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
- 格式:ppt
- 大小:5.14 MB
- 文档页数:40
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护理常规
【疾病概述】
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是血浆中脂的量和质异常。
由于脂质不溶或微溶于水,必须与蛋白质结合成脂蛋白才能在血液中循环运转,因此血脂异常实为脂蛋白异常血症。
血脂异常一方面可表现为高脂血症,另一方面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也是一种血脂异常的表现。
【护理问题】
1.知识缺乏;
2.潜在并发症:冠心病、脑卒中;
【护理措施】
1.饮食与运动指导:加强生活方式干预,目的是降低冠心病、脑卒中的危
险因素。
(1)制定个体化的饮食行为干预主要包括食物的选择;低热量饮食;高纤维饮食;戒烟限酒四个方面。
(2)运动指导:根据患者的生活方式、习惯、运动量、体重的不同制定科学的运动。
提倡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方式,如快步走、慢跑、游泳、做体操、太极拳、骑自行车等,每天坚持30分钟,每周5次以上,运动后以微汗、不疲劳、没有不适反应为宜,持之以恒,循序渐进。
2.用药护理:指导患者正确服用调脂药物,不可自行减量或停药,并密切观察药物副作用,及时处理。
定期复查。
【健康教育】
1.疾病预防指导:提倡均衡饮食、避免肥胖。
劳逸结合、避免不良生活习惯。
45岁以上或有高危家族史的人群定期监测血脂水平,以早发现,早治疗。
2.疾病知识指导
3.用药指导与病情监测。
代谢疾病的实验诊断—血脂脂蛋白血脂和脂蛋白异常血症脂类代谢紊乱的疾病可以由遗传因素引起,可因环境因素导致,也可继发于其他疾病。
目前对脂质代谢紊乱与疾病关系的研究已从脂质和脂蛋白水平进入载脂蛋白、脂蛋白受体、相关酶、基因等的研究。
多数血脂和脂蛋白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子。
1、血脂测定与动脉粥样硬化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等测定已广泛用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血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领域,但是必须了解这些项目只能用于评估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和由其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程度,而不能对这类疾病如CHD作出诊断;但是对于遗传性异常脂蛋白血症等类疾病,则必须用这些试验作为诊断指标。
⑴危险因素的概念:人体的某些生理特征对某些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人们就称这些特征为某种疾病的危险因素。
现在都很重视血脂水平和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实际上血脂就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但只能用于估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而不能用做特异性的诊断指标。
以冠心病(CHD)为例,CHD是一种多因素疾病,血脂异常只是CHD的发病因素之一,不是所有CHD患者血脂都增高,也不是所有血脂增高者都必然患CHD,所以它对CHD来说不能做为一个诊断指标,只能作为一个危险因素看待。
其它脂质和脂蛋白测定如HDL-C、LDL-C、apoA、ApoB等也都是属于危险因素而非诊断指标。
⑵血脂检查的临床应用血脂检测是临床常用的检验指标之一,血脂代谢异常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临床血脂检测主要用于:①作为健康普查指标,预防和早期发现高脂蛋白血症,起监控作用;②协助判断动脉粥样硬化,进行病情观察和指导治疗;③评价冠心病,脑梗塞等动脉粥样硬化疾患的危险度;④对少见的遗传性脂蛋白异常性疾病进行诊断;⑤对继发性血脂异常的疾病进行监测和评估;⑥监测和评价饮食和药物治疗效果;⑦其他。
⑶血脂试验项目的选择:血清中主要的脂质有TG、TC,脂蛋白有HDL、LDL、VLDL、Lp(a),临床上可以分别选择测定这几种脂蛋白。
血脂异常相信不少网友听说过“高血脂”,但是较少人知道血脂异常。
其实,高血脂属于血脂异常的一种。
那么,究竟什么是血脂异常?小编详细解释给你听。
血脂异常就是人体内血脂代谢异常,实际上是脂蛋白的代谢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目前大多数医院的化验,主要包括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升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
那么,血脂又是什么呢?血脂主要指血浆内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血脂虽仅占全身脂类的极小部分,但因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故备受公众关注。
高血脂症在我国已不少见,据调查成人中血总胆固醇(TC)或甘油三酯(TG)升高者约占10%至20%,甚至儿童中也有近10%者血脂升高,而且高血脂症的发生率还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这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饮食习惯发生改变等原因有密切关系。
从原因上分,一类是由遗传因素所决定;另一类则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因素。
后一类占大多数。
主要由四方面因素造成:1、生活方式,包括膳食营养、体力活动、精神应力、情绪变化、烟酒嗜好等;2、药物作用,诸如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肾上腺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等;3、内分泌代谢障碍,主要有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肥胖、高尿酸血症等;... 血脂异常的危害血脂主要指血浆内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血脂虽仅占全身脂类的极小部分,但因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故备受公众关注。
血脂异常会对身体产生怎么样的影响?当血浆总胆固醇>5.72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64mmol/L,或甘油三酯>1.7mmol/L时,即称为“高脂血症”或“高脂蛋白血症”。
然而,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0.91mmol/L)在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方面与“高脂血症”具有同样的危险性。
有研究指出,尽管很多人都听说过高脂血症,但在血脂异常者中能坚持治疗,并治疗达标者仅占10%;特别是冠心病人中达到治疗目标值的更低,只有5%。
【内科学】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血脂、载脂蛋白和脂蛋白●乳糜微粒(CM)●颗粒最大,密度最小●CM 不能进入动脉壁内,一般不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但易诱发急性胰腺炎●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VLDL 的主要功能是把内源性 TG 运送到肝外组织,同时向外周组织间接或直接运送 CH●低密度脂蛋白(LDL)●由 VLDL 和 IDL 中的 TG 水解形成;是胆固醇含量最多的脂蛋白●LDL 的主要功能是将 CH 转运到肝外组织,与 LDL 受体结合,介导 CH 的摄取和利用●高密度脂蛋白(HDL)●HDL 的主要功能是将 CH 从周围组织转运到肝脏进行再循环或以胆酸的形式排泄,此过程称为 CH 逆转运●低 HDL-C 是 ASCVD 的独立危险因素●LP(a)●Lp( a)是 ASCVD 的独立危险因素●血脂异常分类●表型分类●病因分类●原发性血脂异常●占血脂异常的绝大多数●继发性血脂异常●临床分类●病因和发病机制●原发性血脂异常●继发性血脂异常●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库欣综合征、肝肾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骨髓瘤、多囊卵巢综合征、过量饮酒等可引起继发性血脂异常●某些药物长期应用可引起继发性血脂异常●临床表现●黄色瘤、早发性角膜环和眼底改变●动脉粥样硬化●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病史、饮食和生活习惯、用药史和家族史●筛查●血脂筛查的重点人群●有血脂异常、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家族史,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早发冠心病或其他动脉粥样硬化病史●有 ASCVD 病史●有多项 ASCVD 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过量饮酒以及吸烟史)●有皮肤或肌腱黄色瘤●鉴别诊断●甲减●多表现为Ⅱ a 型(单纯高胆固醇血症)或Ⅱb 型(混合型高脂血症)●甲减对 TC 及 LDL-C 影响最大,对 TG 、 HDL-C 及 VLDL影响较小●库欣综合征●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引起血脂异常的主要机制是低白蛋白血症导致脂蛋白合成增加、分解减少●SLE●治疗●治疗原则●根据 ASCVD 危险程度决定干预策略●将降低LDL-C作为首要干预靶点●调脂首选他汀类药物●当血清TG≥1. 7mmol/L 时,首先应用非药物干预措施,包括治疗性饮食、减轻体重、减少饮酒、戒烈性酒等●对于严重高 TG 血症(空腹TG≥ 5. 7mmol/L)病人,应首先考虑使用降 TG和 VLDL-C 的药物(如贝特类、高纯度鱼油或烟酸)●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饮食控制●增加运动●药物治疗●他汀类●他汀类药物适用于高CH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和ASCVD●少数接受大剂量治疗的病人可出现转氨酶升高、肌痛、肌炎、血清肌酸激酶升高,极少数可发生横纹肌溶解而致急性肾衰竭●肠道CH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适用于高 CH 血症和以 TC 升高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普罗布考●普罗布考明显降低 HDL-C,但被认为可改变后者的结构和代谢,提高其逆向转运 CH 的能力。
118血脂异常,你知道多少马才伦近年来,“三高”被越来越多的朋友所熟知,就是“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
我们所说的高血脂就是血脂异常,是指血液中拥有过高的甘油三酯、胆固醇,或者拥有过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一、血脂异常的危害经过研究发现,在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中就包括血脂异常。
在临床上,可以分为四类血脂异常:混合型高脂血症、低密度脂蛋白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以及高胆固醇血症。
患上冠心病的主要原因就是血脂异常。
冠心病是因为胆固醇形成的粥样斑块沉积、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导致血管腔变得狭窄,进而减少了冠脉血流,导致缺氧缺血的现象在心肌出现。
这些斑块就好比悬在头顶的刀,随时可能落下。
一旦斑块破裂,会迅速堵塞动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
与冠心病相同,过高的“坏”胆固醇水平也会使斑块出现和堆积在脑血管壁中,在脑血管硬化后会对脑血管内皮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使出血性脑中风出现。
或者可能形成栓子式血栓瘀滞脑血管,导致脑栓塞和脑血栓。
人体脂肪代谢与糖代谢之间存在的联系非常密切,所以,血脂异常经常在糖尿病患者身上发生。
血脂异常出现在糖尿病患者身上,会提高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患病以及死亡概率。
进行降糖治疗只能让微血管并发症得到减少,如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而对胆固醇进行降低则能够使大血管并发症显著降低。
此外,高胆固醇血症还会使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速度增加,对人体的肠动脉产生影响,会导致腹痛、便秘、消化不良等症状出现。
在形成肠动脉血栓时,会出现剧烈的腹胀、腹痛甚至肠壁坏死等症状。
在对肾脏产生影响时,会导致肾功能衰竭、肾动脉硬化出现。
在对人体的下肢动脉产生影响时,可能会有间歇性跛行、下肢麻木的症状出现。
如果有血栓发生,会有肢体糜烂、坏死出现。
在影响到眼部时,可能使眼部血管堵塞,将会在不同程度上对视力产生影响。
二、哪些人群容易出现血脂异常喜欢吃油炸食物、动物内脏、肥肉的人群;中老年人群;不喜欢运动的人群;肥胖或者体重超标人群;经常过量饮酒的人群;有家族性高脂血症的人群;长期精神压力太大、情绪紧张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