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和脂蛋白异常血症考试重点总结
- 格式:docx
- 大小:32.12 KB
- 文档页数:2
高脂血症考点总结概述血脂异常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甘油三酯(TG)水平高于正常范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
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随血胆固醇的长期增高,冠心病事件的发生率增加,而降低血胆固醇可以减轻动脉粥样斑块,减少冠心病事件。
天使在高处(HDL——high——高密度脂蛋白)恶魔在地狱(LDL——low——低密度脂蛋白)高脂血症简易分型分型TC TG HDL-C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脂异常意义判断血清TC5.20mmol/L(200mg/dl)以下合适范围5.23~5.69mmol/L(201~219mg/dl)边缘升高5.72mmol/L(220mg/dl)以上升高血清LDL-C3.12mmol/L(120mg/dl)以下合适范围3.15~3.61mmol/L(121~139mg/dl)边缘升高3.64mmol/L(140mg/dl)以上升高血清HDL-C1.04 mmol/L(40 mg/dl)以上合适范围0.91mmol/L(35mg/dl)以下减低血清TG1.70mmol/L(150mg/dl)以下合适范围1.70mmol/L(150mg/dl)以上升高【处理要点】高脂血症的防治可分为非药物措施和药物措施。
非药物治疗措施包括饮食和其他生活方式的调节,用于预防血脂过高,也是高脂血症治疗的基础。
表开始治疗标准值及治疗目标值[mmol/L(mg/dl)](一)饮食调节目的:保持合适的体重,降低过高的血脂方式:控制总热卡量;减低脂肪,尤其是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减少饮酒和戒烈性酒。
(二)可选药物种类及用法1.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
2.苯氧芳酸类非诺贝特;苯扎贝特;吉非罗齐。
高血脂知识点总结一、高血脂的相关概念1.1 血脂的组成血脂是指血液中的脂肪类物质,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磷脂等。
它们是人体的重要营养成分,但在过量、不平衡的情况下就会产生危害。
1.2 高血脂的概念高血脂是指血浆中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升高,是一种代谢性疾病。
1.3 高血脂的分类高血脂主要分为三类:血清甘油三酯升高、胆固醇升高、血清脂蛋白异常等。
二、高血脂的病因2.1 饮食因素过量饮食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特别是动物脂肪和反复油炸食品会影响血脂的代谢,导致高血脂。
2.2 生活方式缺乏运动、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等,会导致血脂的紊乱,引发高血脂。
2.3 遗传因素个体遗传因素是导致高血脂的一个重要原因,家族史中有高血脂病史的人更容易患病。
2.4 其他疾病肥胖、糖尿病等慢性代谢性疾病容易伴随高血脂的出现。
三、高血脂的危害3.1 心脑血管疾病长期高血脂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包括冠心病、高血压、中风等。
3.2 脂肪肝高血脂会导致肝脏受损,进而发生脂肪肝,对肝脏造成损害。
3.3 其他慢性病高血脂还可影响胰岛素分泌,导致胰岛素阻抗和糖尿病的发生,并与肾脏病变、视网膜病变等慢性疾病有关。
四、高血脂的预防和治疗4.1 合理膳食适量减少摄入热量和脂肪,限制摄入富含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食物,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4.2 合理运动增加体育锻炼,有益于促进体内脂肪分解和消耗,有助于控制血脂的水平。
4.3 药物治疗对于已经患有高血脂的患者,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的药物治疗,如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等。
4.4 管理其他慢性病对于伴随其他慢性病的高血脂患者,需积极控制其他疾病的进展。
4.5 戒烟限酒戒烟限酒对于控制高血脂的恢复也是十分重要的。
五、高血脂的相关知识5.1 血脂检测在高血脂的控制中,血脂检测是非常重要的,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脂蛋白等的检测。
脂代谢及高脂蛋白血症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广泛存在于人体中。
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都是疏水性物质,不能直接在血液中被转运,也不能直接进入组织细胞中。
它们必须与血液中的特殊蛋白质和极性类脂(如磷脂)一起组成一个亲水性的球状巨分子,才能在血液中被运输,并进入组织细胞。
这种球状巨分子复合物就称作脂蛋白。
血脂代谢就是指脂蛋白代谢,而参与这一代谢过程的主要因素有载脂蛋白、脂蛋白受体和脂酶。
一、脂蛋白(一)组成:游离胆固醇及胆固醇酯称为总胆固醇(TC)。
不同脂蛋白含有的载脂蛋白种类、数量均有区别。
(二)结构:脂蛋白均为球状颗粒表层:磷脂、游离胆固醇、载脂蛋白—极性物质内核:甘油三酯、胆固醇酯—非极性物质(三)脂蛋白的分类脂蛋白的密度从CM到HDL由小变大,而分子的大小则由大变小。
1.CM:来源于食物脂肪,含外源性甘油三酯近90%,密度最低。
正常人空腹12h后采血时,血浆中无CM。
餐后以及某些病理状态下血浆中含有大量的CM时,血浆外观混浊。
将含有CM的血浆放在4℃静置过夜,CM会自动漂浮到血浆表面,形成一层“奶酪”,这是检查有无CM 存在最简单实用的方法。
CM中的载脂蛋白主要是Apo AⅠ和C,其次是含有少量的Apo AⅡ、AⅣ、B48。
2.VLDL:VLDL中甘油三酯含量占一半以上。
CM和VLDL统称为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RLP)。
由于VLDL分子比CM小,空腹12h的血浆是清亮透明的,当空腹血浆中甘油三酯水平超过3.3mmol/L (300mg/dl)时,血浆呈乳状光泽直至混浊,但不上浮成盖。
VLDL中的载脂蛋白含量近10%,其中ApoC为40%~50%,ApoB100为30%~40%,ApoE为10%~15%。
3.IDL:IDL是VLDL向LDL转化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与VLDL相比,其胆固醇的含量明显增加。
正常情况下,血浆中IDL含量很低。
最新的研究表明,IDL是一种有其自身特点的脂蛋白,应将其与VLDL和LDL区别开来。
《血脂异常指南》复习题一。
单选题1。
血液中含胆固醇最多的脂蛋白是()A。
乳糜微粒(CM) B。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C。
低密度脂蛋白(LDL) D。
高密度脂蛋白(HDL)2.血液中含甘油三酯最多的脂蛋白是()A.乳糜微粒(CM) B。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C。
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3。
关于高密度脂蛋白(HDL)的结构和功能叙述错误的是()A.HDL是结构复杂的巨大分子,体积最大。
密度最大;B。
颗粒大小。
组成.功能极不均一;C。
50%蛋白质。
30%磷酸。
25%胆固醇。
5%三酰甘油;D.具有抵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
4。
关于载脂蛋白AI(Apo AI)和载脂蛋白B(apoB)叙述正确的是()A.血清apo AI可以反映LDL水平,与血清LDL—C水平呈明显正相关;B.血清apo B主要反映HDL水平,与血清HDL-C水平呈明显正相关;C。
两者都正确;D。
两者都不正确。
5。
我国成人血清胆固醇(TC)水平约()mmol/LA.3。
24B.4.68C.5。
46 D。
6.106。
我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建议,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年检测一次空腹血脂A。
3 B。
4 C.5 D。
67。
我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指导思想:在进行调脂治疗时,应将降低()作为首要目标A.甘油三酯(TG)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8。
脂质代谢异常按照起因分类可以分为原发性高脂血症和()。
A.继发型高脂血症 B。
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C.混合性高脂血症 D。
高胆固醇血症9.关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制叙述错误的是()A。
动脉粥样硬化的启动始于高密度脂蛋白的氧化.糖化;B。
巨噬细胞进入动脉内膜,吞噬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形成泡沫细胞;C。
泡沫细胞坏死以后,形成胆固醇的晶体;D.脂蛋白颗粒沉积,诱发瀑布炎症反应.10.关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叙述错误的是()A。
LDL-C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必备因素;B。
【内科学】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血脂、载脂蛋白和脂蛋白●乳糜微粒(CM)●颗粒最大,密度最小●CM 不能进入动脉壁内,一般不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但易诱发急性胰腺炎●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VLDL 的主要功能是把内源性 TG 运送到肝外组织,同时向外周组织间接或直接运送 CH●低密度脂蛋白(LDL)●由 VLDL 和 IDL 中的 TG 水解形成;是胆固醇含量最多的脂蛋白●LDL 的主要功能是将 CH 转运到肝外组织,与 LDL 受体结合,介导 CH 的摄取和利用●高密度脂蛋白(HDL)●HDL 的主要功能是将 CH 从周围组织转运到肝脏进行再循环或以胆酸的形式排泄,此过程称为 CH 逆转运●低 HDL-C 是 ASCVD 的独立危险因素●LP(a)●Lp( a)是 ASCVD 的独立危险因素●血脂异常分类●表型分类●病因分类●原发性血脂异常●占血脂异常的绝大多数●继发性血脂异常●临床分类●病因和发病机制●原发性血脂异常●继发性血脂异常●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库欣综合征、肝肾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骨髓瘤、多囊卵巢综合征、过量饮酒等可引起继发性血脂异常●某些药物长期应用可引起继发性血脂异常●临床表现●黄色瘤、早发性角膜环和眼底改变●动脉粥样硬化●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病史、饮食和生活习惯、用药史和家族史●筛查●血脂筛查的重点人群●有血脂异常、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家族史,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早发冠心病或其他动脉粥样硬化病史●有 ASCVD 病史●有多项 ASCVD 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过量饮酒以及吸烟史)●有皮肤或肌腱黄色瘤●鉴别诊断●甲减●多表现为Ⅱ a 型(单纯高胆固醇血症)或Ⅱb 型(混合型高脂血症)●甲减对 TC 及 LDL-C 影响最大,对 TG 、 HDL-C 及 VLDL影响较小●库欣综合征●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引起血脂异常的主要机制是低白蛋白血症导致脂蛋白合成增加、分解减少●SLE●治疗●治疗原则●根据 ASCVD 危险程度决定干预策略●将降低LDL-C作为首要干预靶点●调脂首选他汀类药物●当血清TG≥1. 7mmol/L 时,首先应用非药物干预措施,包括治疗性饮食、减轻体重、减少饮酒、戒烈性酒等●对于严重高 TG 血症(空腹TG≥ 5. 7mmol/L)病人,应首先考虑使用降 TG和 VLDL-C 的药物(如贝特类、高纯度鱼油或烟酸)●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饮食控制●增加运动●药物治疗●他汀类●他汀类药物适用于高CH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和ASCVD●少数接受大剂量治疗的病人可出现转氨酶升高、肌痛、肌炎、血清肌酸激酶升高,极少数可发生横纹肌溶解而致急性肾衰竭●肠道CH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适用于高 CH 血症和以 TC 升高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普罗布考●普罗布考明显降低 HDL-C,但被认为可改变后者的结构和代谢,提高其逆向转运 CH 的能力。
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题库3-2-10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通过血生化检查脂蛋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禁食12~14小时后抽血B.禁食4小时后抽血C.禁食6~8小时后抽血D.禁食10~12小时后抽血E.禁食6小时后抽血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胆固醇体内代谢的主要去路是在肝中转化为()。
A.脂肪酸B.维生素EC.胆汁酸D.类固醇E.乙酰乙酸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合成VLDL的主要场所是()。
A.胃黏膜B.脂肪C.肝脏D.肾脏E.大脑皮质/ 手游模拟器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甘油磷脂合成最活跃的组织是()。
A.肺B.肾脏C.肝脏D.肌肉E.小肠黏膜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胆固醇合成的场所是()。
A.肌肉B.小肠黏膜C.肝脏D.肾脏E.肺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目前认为中国人血清TC的合适范围为()。
A.4.20mmol/LB.6.20mmol/LC.2.20mmol/LD.5.20mmol/LE.3.20mmoL/L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关于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描述错误的是()。
A.主要由肝合成,其次是小肠B.主要功能是将内源性甘油三酯运送至肝外组织C.在VLDL合成过程中ApoC是主要的D.VLDL是LDL的主要前体物质E.血浆VLDL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关于高密度脂蛋白(HDL)描述错误的是()。
A.HDL颗粒最小,密度最高B.主要作用是在血浆中促进乳糜微粒和VLDL分解并合成胆固醇酯C.HDL主要在肝合成,部分来自小肠乳糜微粒的代谢D.HDL又可分为两个亚型,HDL2较HDL3更小E.HDL被认为是抗动脉粥样硬化因子。
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考点【病史采集】1.引起本症的基础病(如糖尿病、甲减和粘液性水肿,肾病综合征,肝病、胰腺炎、痛风、异常球蛋红血症等)的起始、治疗经过和治疗效果。
2.有否长期应用女性避孕药。
3.有否长期饮酒。
4.饮食、营养状况。
5.家族成员状况。
【体格检查】1.全面各系统体检及基础病的专科检查。
2.黄色瘤、老年环。
【实验室检查】1.一般的实验室检查与基础病的专科实验室检查。
2.血清外观,完全澄清或有否顶层呈“奶油样盖”。
3.血脂测定、胆固醇,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
4.脂蛋白电泳。
【诊断及分型】本证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
必须从有关疾病、家族史、饮食习惯等因素中探测考虑到此可能性,而进一步检查,方能确诊高脂蛋白血症并分型。
I型:高乳糜微粒血症,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异常或轻度增高。
II型:高β脂蛋白血症,低密度脂蛋白(LDL)异常增高。
Ⅱ2b型VLDL也增高,Ⅱa型VL DL正常。
III型:“漂浮β”或“阔β”带型,血浆中胆固醇含量异常高和异常电泳迁移率的VLDL。
IV型:高前一β脂蛋白症,LVDL增高,LDL不增高且无乳糜微粒存在。
V型:高前一β脂蛋白血症和乳糜微粒血症VLDL增高。
根据血胆固醇和甘油含量将高脂血症推测为各种类型的高脂蛋白血症: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II型,大部分为IIa型。
单纯性TG增高血症——IV型,偶见III型。
胆固醇增高,TG1.65~4.4mmol/L(150~400mg/dl)——各种类型,主要属IIb型。
胆固醇增高,TG4.4~11mmol/L(300~1000mg/dl)——IV、V型,极少数为III型。
胆固醇增高,TG>11mmol/L(1000mg/dl)——V型,极少数为I型。
【治疗原则】1.原发病治疗。
2.控制饮食和体力活动:I型:低脂饮食(20~30g/d)。
II型:低脂,低胆固醇饮食、控制总热量。
III、IV、V型:低脂、低胆固醇饮食,限制总热量及糖。
血脂相关概念和血脂异常分类考试1:下列哪项不属于血脂(D)A.甘油三酷B.磷脂C.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D.磷酸酯2:关于脂蛋白说法正确的是(A)A.核心是甘油三酯和/或胆固醇脂B.核心是磷脂和胆固醇C.外裹甘油三酷D.外裹甘油三酯和载脂蛋白3:下列选择中不属于脂蛋白的是(D)A.LDLB. HDLC.VLDLD. Нb4:乳糜微粒富含(D)A.脂蛋白B.磷脂C.胆固醇D. 甘油三酯5:血浆中体积最小的脂蛋白是(D)A.乳糜微粒(CM)B.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C.低密度脂蛋白(LDL)D.高密度脂蛋白(HDL) 6:关于高密度脂蛋白(HDL)的结构和功能叙述错误的是(A)A.HDL是结构复杂的巨大分子,体积最大、密度最大B.颗粒大小、组成、功能极不均一B.50%蛋白质、30%磷酸、25%胆固醇、5%三性甘油 D.具有抵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7:关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制叙述错误的是(A)A.动脉粥样硬化的启动始于高密度脂蛋白的氧化.糖化B.巨噬细胞进人动脉内膜,吞噬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LDL) ,形成泡沫细胞C.泡沫细胞坏死以后,形成胆固醇的晶体D.脂蛋白颗粒沉积,诱发瀑布炎症反应8:关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叙述错误的是(C)A.LDL-C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必备因素B. LDL-C是动脉样硬化进展的罪魁祸首B.LDL-C水平与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生无关D. LDL-C水平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呈线性相关9:以下关于对高密度脂蛋白(HDL)叙述正确的是(D)A.HDL可将胆固醇从周围组织转运到肝脏进行再循环或以胆酸的形式排泄B.HDL还具有抗炎、抗氧化和保护血管内皮功能C.HDL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浆脂蛋白D.以上都对10:血清胆固醇(Tc)是指血液中各种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总和,请问影响TC水平的主要因素有(D)A.年龄与性别 B.饮食习惯 C.遗传因素 D.以上都是11:关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叙述错误的是(D)A.LDL-C浓度基本能反映血液LDL总量B.LDL-C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脂质危险因素C.一般情况下,LDL-C与TC相平行D.不能用LDL-C取代TC作为对冠心病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危险性评估12:影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下的因素有(D)A.严重营养不良者B.肥胖者C.长期吸烟者D.以上都是13:下列关于我国血脂异常的分布特点哪项是正确的(D)A.血清TC和LDL-C升高率是城市显著高于农村B.TC和LDL-C升高率在男性和女性都随年龄增高,到50~69岁红到高峰C.TC和LDL-C高率50岁以前男性高于女性,50岁以后女性明显增高D.以上都是14:下列关于对高密度脂蛋白(HDL)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的叙述不正确是(D)A. HDL是高密度脂蛋白颗粒,是体内抗动脉粥样硬化物质B. HDL-C是HDL颗粒中所含的胆固醇C.临床上易于测得HDL-C ,用HDL-C间接反映HDL水平D. HDL-C相当于HDL15:关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叙述错误的是(D)A.降低LDL-C可减少缺血性事件的发生B.降低LDL-C可减少冠心病发生的风险C. LDL-C是冠心病的致病性危险因素D. LDL-C的降低可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但不能逆转。
血脂蛋白知识点总结血脂蛋白是一种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的脂质运载蛋白,它在人体内参与了很多重要的生理活动,包括运送和代谢脂质、抗氧化、调节免疫系统等。
因此,对血脂蛋白的了解对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高脂血症等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血脂蛋白的结构、功能、测定和相关疾病进行详细的总结和介绍。
第一部分:血脂蛋白的结构1. 血脂蛋白的分类血脂蛋白是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的复合物,根据其密度和脂质成分的不同,主要可分为乳糖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超低密度脂蛋白四种类型。
2. 血脂蛋白的组成血脂蛋白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质两部分组成,蛋白质部分包括载脂蛋白、磷脂、胆固醇等,而脂质部分则主要包括三酸甘油酯、胆固醇酯等。
3. 血脂蛋白的结构血脂蛋白的结构主要由一些特定的蛋白质组成,这些蛋白质在分子量、构造和密度上都有所不同,从而决定了血脂蛋白的种类和功能。
第二部分:血脂蛋白的功能1. 运输脂质血脂蛋白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运输脂质分子,将脂质从肝脏运往身体各个组织和细胞,从而满足身体对脂质能量的需求。
2. 代谢脂质血脂蛋白还能够促进脂质在体内的代谢,包括脂质的氧化、裂解和重组等代谢过程,这些过程对于人体内的脂质平衡非常重要。
3. 抗氧化血脂蛋白还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它可以清除自由基和氧化物质,并保护人体内各种重要分子免受氧化损伤。
4. 调节免疫系统血脂蛋白还能够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促进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平衡,从而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第三部分:血脂蛋白的测定1. 血脂蛋白的检测方法目前常用的血脂蛋白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免疫测定法、电泳法和光学测定法等,其中免疫测定法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
2. 血脂蛋白的检测指标血脂蛋白的检测指标主要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四个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反映人体内脂质的代谢情况和心血管健康状况。
第四部分:与血脂蛋白相关的疾病1. 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是指人体内脂质水平过高的一种疾病,它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严重影响人的健康。
⾎脂异常和载脂蛋⽩异常⾎脂、载脂蛋⽩和脂蛋⽩乳糜微粒(CM)颗粒最⼤,密度最⼩CM 不能进⼊动脉壁内,⼀般不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但易诱发急性胰腺炎极低密度脂蛋⽩(VLDL)VLDL 的主要功能是把内源性 TG 运送到肝外组织,同时向外周组织间接或直接运送 CH 低密度脂蛋⽩(LDL)由 VLDL 和 IDL 中的 TG ⽔解形成;是胆固醇含量最多的脂蛋⽩LDL 的主要功能是将 CH 转运到肝外组织,与 LDL 受体结合,介导 CH 的摄取和利⽤⾼密度脂蛋⽩(HDL)HDL 的主要功能是将 CH 从周围组织转运到肝脏进⾏再循环或以胆酸的形式排泄,此过程称为 CH 逆转运低 HDL-C 是 ASCVD 的独⽴危险因素LP(a)Lp( a)是 ASCVD 的独⽴危险因素⾎脂异常分类表型分类病因分类原发性⾎脂异常占⾎脂异常的绝⼤多数继发性⾎脂异常临床分类病因和发病机制原发性⾎脂异常继发性⾎脂异常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库欣综合征、肝肾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髓瘤、多囊卵巢综合征、过量饮酒等可引起继发性⾎脂异常某些药物⻓期应⽤可引起继发性⾎脂异常临床表现⻩⾊瘤、早发性⻆膜环和眼底改变动脉粥样硬化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病史、饮⻝和⽣活习惯、⽤药史和家族史筛查⾎脂筛查的重点⼈群有⾎脂异常、冠⼼病或动脉粥样硬化家族史,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早发冠⼼病或其他动脉粥样硬化病史有 ASCVD 病史有多项 ASCVD 危险因素(⾼⾎压、糖尿病、肥胖、过量饮酒以及吸烟史)有⽪肤或肌腱⻩⾊瘤鉴别诊断甲减多表现为Ⅱ a 型(单纯⾼胆固醇⾎症)或Ⅱb 型(混合型⾼脂⾎症)甲减对 TC 及 LDL-C 影响最⼤,对 TG 、 HDL-C 及 VLDL影响较⼩库欣综合征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引起⾎脂异常的主要机制是低⽩蛋⽩⾎症导致脂蛋⽩合成增加、分解减少SLE治疗治疗原则根据 ASCVD 危险程度决定⼲预策略将降低LDL-C作为⾸要⼲预靶点调脂⾸选他汀类药物当⾎清 TG≥1. 7mmol/L 时,⾸先应⽤⾮药物⼲预措施,包括治疗性饮⻝、减轻体重、减少饮酒、戒烈性酒等对于严重⾼ TG ⾎症(空腹 TG≥ 5. 7mmol/L)病⼈,应⾸先考虑使⽤降 TG 和 VLDL-C的药物(如⻉特类、⾼纯度⻥油或烟酸)治疗性⽣活⽅式⼲预饮⻝控制增加运动药物治疗他汀类他汀类药物适⽤于⾼CH⾎症、混合型⾼脂⾎症和ASCVD少数接受⼤剂量治疗的病⼈可出现转氨酶升⾼、肌痛、肌炎、⾎清肌酸激酶升⾼,极少数可发⽣横纹肌溶解⽽致急性肾衰竭肠道CH吸收抑制剂(依折⻨布)适⽤于⾼ CH ⾎症和以 TC 升⾼为主的混合型⾼脂⾎症普罗布考普罗布考明显降低 HDL-C,但被认为可改变后者的结构和代谢,提⾼其逆向转运 CH的能⼒。
血脂和脂蛋白异常血症考试重点总结
一、概述
血脂异常指血浆中脂质量和质的异常。
》血浆中胆固醇升高
》甘油三酯升高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二、脂蛋白
根据脂蛋白密度大小的不同分为: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间密度脂蛋白(I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
三、血脂
血脂是血浆中所有脂质的总称。
与临床密切相关的血脂主要有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其他还包括游离脂肪酸(FFA)和磷脂等。
四、血脂异常的分类
1.继发性或原发性高脂血症继发性高脂血症是指由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的血脂异常。
在排除继发性高脂血症后,即可诊断为原发性高脂血症。
2.高脂血症的表型分型法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了高脂血症分型,共分为6型,如Ⅰ、Ⅱa、Ⅱb、Ⅲ、Ⅳ和Ⅴ型。
从实用角度出发,血脂异常可进行简易的临床分型。
血脂异常的临床分型
3.高脂血症的基因分型法:相当一部分高脂血症患者存在单一或多个遗传基因的缺陷。
由于基因缺陷所致的高脂血症多具有家族聚集性,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4.诊断标准
五、血脂异常的治疗
1.生活方式干预:饮食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是血脂异常治疗的基础。
2.药物治疗:临床上供选用的调脂药物可分为5类: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类、树脂类、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主要调脂药物的比较
例题
高三酰甘油血症不宜选用的药物是
A.胆酸螯合树脂类
B.烟酸类
C.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D.氯贝丁酯类
E.亚油酸及其复方制剂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