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地理选考.考点分布与难度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277.00 KB
- 文档页数:12
浙江选考地理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地球在宇宙中[知识要点]一.地球的宇宙环境1、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统称为天体。
按照其物质组成、质量大小、运动规律,可分为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等主要的类型。
最基本的天体类型是恒星和星云,它们的区别如下:2、天球:以观测者为球心,半径无穷大的假想圆球。
人们在说明天体的位置和运动的时候,把天体在天球上的投影看成是它们本身。
3、星座;为了便于认识恒星,把天球分成若干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全天共分为88个星座。
在北天极的周围有大熊、小熊和仙后三个星座,北半球中高纬度终年可见。
北半球中纬度9月初21时左右,天顶附近可见天琴、天鹅、天鹰等星座。
4、天体系统: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互相绕转,形成不同级别的系统。
(如下图所示)5、太阳概况(和地球对比)太阳大气层的一切活动,总称为太阳活动。
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周期都是7、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中心在高温高压下,发生核聚变反应,即四个氢原子核聚变为一个氦原子核。
在核聚变过程中,太阳要损耗一些质量而放出大量的能。
8、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系中,其他的天体都在太阳引力作用下绕太阳公转(如下图所示)。
9、九大行星的运动具有共面性、同向性和近圆性三大特征。
10、九大行星按其结构特征可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三大类。
11、地球上具有生命的条件:(1)适当的日地距离和长短适宜的自转周期,使地球有适当的温度和液态水,有利于生命物质的存在;(2)地球具有适当的体积和质量,其引力可以吸住大气层中的各种气体,并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所需的大气。
二、地球和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经纬网: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
人们可以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位置和方向,量算两点间的距离。
地理高三选考知识点浙江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是中国最具经济实力的发达省份之一。
地处中国东经117°19′-123°01′,北纬27°12′-31°31′之间,东临东海,南界福建,西连江苏、安徽,北靠上海。
浙江省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地理知识点。
一、地理概况浙江省总面积101,800平方千米,辖11个地级行政区。
浙江地势东高西低,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5%,平原面积约为25%。
浙江省境内有钱塘江穿境而过,该省地势从北向南逐渐升高,中部山地与南部平原交错分布。
二、自然资源浙江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其地质构造多样,存在镁、铅、锌、煤炭、铁矿等矿产资源。
同时,浙江是中国四大生态系统之一的长江三角洲之一,拥有众多湖泊、河流和湿地资源。
其中,西湖是浙江省最著名的湖泊之一,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湖泊之一。
三、气候特点浙江省气候温和湿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和多雨。
全省年平均气温为16-18℃,降水量分布不均,东部沿海地区降水较多,西部山区相对较少。
浙江省是中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适宜各种农作物的种植和养殖。
四、经济发展浙江省经济发展迅速,是中国最活跃的经济区域之一。
浙江省拥有发达的制造业、服务业和信息技术产业,是中国最大的私营经济省份。
该省重点发展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同时也有发达的旅游业和金融服务业。
浙江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门户,拥有众多的港口和海关。
宁波港、杭州湾港口和舟山港等都是中国最重要的港口之一,承担着大量的货物运输任务。
五、人文景观浙江省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历史和文化底蕴深厚。
其中,杭州市的西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浙江还有奉化的三江口古镇、宁波的天一阁、温州的瓯北古温州城等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浙江省还有许多名山大川,如黄山、天目山、九华山等,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浙江高三选考地理知识点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是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科目之一。
在高三阶段,学生除了要掌握地理学科的整体知识体系外,还需要重点关注浙江高考地理选考的知识点。
本文将针对浙江高三选考地理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帮助同学们理清思路,做好备考准备。
一、人口与城市1. 人口与发展- 人口变化与分布- 人口迁移与流动- 人口老龄化与家庭结构变化2. 城市化与城市体系- 中国城市体系结构与区域分布- 城市化进程与影响- 城市土地利用与规划3. 城市发展与规划- 城市发展的模式与特点- 可持续城市发展- 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管理二、资源与环境1.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能源与能源危机- 水资源与水问题- 陆地资源与利用2. 生态环境与保护-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生物多样性与保护- 环境问题与治理3. 灾害与防治- 自然灾害及其形成原因- 灾害评价与预警- 灾害减灾与保护三、区域可持续发展1. 区域经济与区域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区域发展的功能与特点- 区域发展的政策与规划2. 区域差异与协调发展- 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原因- 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 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与实践3. 区域合作与一体化发展- 区域合作的意义与模式- 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与影响- 浙江省的区域合作与一体化发展四、地球与地图1. 地球运动与地理坐标- 地球的运动形式与影响- 地理坐标与地球坐标系- 地图投影与地图误差2. 地球的结构与构造- 地球的内部结构与特点- 地球板块构造与运动- 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3. 地理信息与地理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与地理信息技术- 遥感与环境监测- 地理信息的应用与发展综上所述,浙江高三选考地理知识点主要包括人口与城市、资源与环境、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及地球与地图等内容。
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应注重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进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查阅教材、复习笔记、解题训练等。
希望同学们能够有一个高效而顺利的备考过程,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考试内容与要求
1.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湘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地理1、地理2、地理3等模块的有款内容。
2.对所列考试内容的考察程度不超过《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地理》(2014版)规定的要求。
考试内容与要求见下表。
难易度:由简单到难——蓝、绿、黄、红
地理1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理2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
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地理2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浙江省2023年6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模拟考试地理试题一、选择题组读某国本土人口密度示意图(图中柱子越高表示人口密度越大,实线构成的U字形边界被称为该国人口“胡焕庸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国人口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人口分布均衡,城乡人口密度差距小B.人口分布不均,大平原人口密度最大C.人口分布不均,亚热带人口密度最大D.人口分布不均,U字形内人口密度小2.关于该国四个区域人口分布特征形成的主导因素正确的是()A.①气候和地形B.②水源和植被C.③气候和地形D.④土壤和水文下图是贵州省双河洞地区喀斯特地貌演变及水系变迁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目前阶段所示地区()A.岩石类型多为玄武岩B.因地壳抬升形成干谷C.地表水下渗导致地下水埋深变深D.流水作用导致地表更加崎岖4.该喀斯特地貌区经济发展曾经困难重重,其原因可能是()①气候干旱②热量不足③土壤贫瘠④耕地紧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国家公园是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以保护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的特定区域。
2021年10月12日,在昆明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上,中国正式宣布设立首批国家公园,下表为我国首批部分国家公园及所在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首批国家公园中()A.①——湿地遍布,冻土发育B.②——草原广袤,物种丰富C.③——地势平坦,起伏较小D.④——全年高温,降水均匀6.推进国家公园建设()A.需加大兴建旅游设施B.应将治理大气污染作为首要任务C.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D.利于培养社会公众的生态文明观在秘鲁南部的沿海地区一个距海岸仅0.5千米的山坡上,有一张长12米、高4米的大网,下方有水槽可以把网上流下的水引向一个蓄水池。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当地居民利用此设施收集的水资源及成因是()A.积雪融水,冬季低温积雪量大B.雨水,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富C.冰川融水,山地高耸冰川广布D.海雾,寒流流经海雾频发,水汽充足8.图中海区水温异常升高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秘鲁渔场增产B.印尼上升气流加强C.智利降水增加D.西太平洋台风偏多下图是我国某城市月均热岛强度和气象用电量强度季节分布图。
浙江省地理高考知识点分布浙江省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个省份,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东临东海,背倚青山,素有“山水江南”之称。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浙江省具有丰富多样的地理特点和资源,成为地理科目考试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本文将从地理学科的角度,探讨浙江省地理高考知识点的分布情况。
首先,浙江省的自然地理特点是地理考试中的重点内容。
浙江地处亚热带和温带的过渡地带,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
在山地方面,浙江省拥有诸多重要的山脉,如天目山、西南山脉等,这些山脉在地质构造、气候变化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
同时,浙江省的河流网络也非常发达,如钱塘江、乌溪河等,这些河流对于浙江的水资源和交通运输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浙江省还有许多热门的自然景观,如千岛湖、雪窦山等,这些景观也是地理考试中的热点内容。
其次,浙江省的经济地理特点也是高考地理中的重要内容。
浙江省是中国的沿海经济发达省份之一,拥有发达的制造业和服务业。
地处东海之滨,浙江省沿海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和港口条件,成为国际贸易和海上运输的重要门户。
浙江省还有许多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如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保税区等,这些园区和开发区的兴起为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此外,浙江省还拥有许多知名的产业集群,如浙江制造、浙江港口、浙江经济等,对于地理考试中的产业布局和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浙江省的人文地理特点也是高考地理中的重点内容。
浙江省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和文化资源,如西湖、灵隐寺等,这些文化景观对于地理考试中的人文地理知识点有重要的涵盖。
浙江省还有许多古镇和文化村落,如周庄、西塘等,这些古镇和文化村落以其独特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和研究者。
此外,浙江省还拥有许多知名的文化名人,如宋庆龄、钱学森等,他们的生平事迹和学术成就也是高考地理考试的重点内容。
综上所述,浙江省地理高考知识点的分布可以从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等多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1课时地球仪与地图三要素【考试标准】节次考试内容地球仪与地图三要素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2.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见图例和注记考点一经纬网及其应用(必考)[基础梳理]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必考)由图可知,地球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故其形状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经线与纬线(必考)经线纬线图示概念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线特点形状半圆形;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且每个经线圈均可平分地球圆形;每一条纬线均可自成纬线圈,只有赤道能平分地球长度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赤道最长,约4万千米,两极收缩成一个点。
南、北纬度数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关系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间隔任意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赤道上最大,向两极递减任意两条纬线间的间隔处处相等指示方向南北东西、3.经度与纬度(必考)经度纬度实质某地经线所在的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二面角某地和地心的连线(即该地的地球半径)与赤道平面构成的线面角图示起始位置本初子午线(0°经线) 赤道(0°纬线) DAWEN BROTHER PRINTING COMPANY判断从0°经线向东、西各划分180°,向东为东经,越向东度数越大;向西为西经,越向西度数越大从赤道向南、北各划分90°,以北为北纬、越向北度数越大;以南为南纬,越向南度数越大半球划分20°W~0°~160°E为东半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其他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两者东西经度相反,经度和是180°。
已知一条经线的度数为X,那么与它正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的度数Y=180°-X(X、Y所属的东西经度不同)北半球某地的纬度数等于该地看北极星的仰角,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思维点拨]球面上对称点的确定(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相反,数值相等。
1月浙江选考地理命题思路及试题评析地理试卷按照《考试说明》的考试内容、知识层次和难度要求命制。
特点如下:(一)保持知识结构稳定突出主干知识考核试卷题型、题量、分值分配保持稳定。
具体内容和分值是:必修部分占85%,突出了自然界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区域产业活动及区域认知等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核;选修部分占15%,其中《自然灾害》《环境保护》内容分布较合理。
选择题设问角度多、选项灵活规整、涉及面广,非选择题设问切口小、指向明确。
(二)精选内容、把控难度体现选考特点本次试卷是学考和选考分离的第一次考试。
试题设计以能力立意为主,凸显地理学科能力考查为主旨的指导思想。
试卷难度与近年选考大体持平。
试题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重点落实地理学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掌握情况,如大气运动、地壳运动、地理环境差异性、农业区位、工业区位、交通区位、地理信息技术等。
试题情景、素材选取角度广泛,生动活泼。
(1)关注国家方针政策与区域发展的联系,如取材长江经济带中的皖江城市带的发展、城市发展与河流的关系等。
(2)关注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如取材世界最大的露天铜矿的开发、中亚棉花种植等。
(3)关注日常生活中所蕴藏的地理知识,如取材于现实生活的订餐、北菜南运、地铁的建设、茶农给茶树撑起遮阳棚、天象观测等。
(4)关注科技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如取材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金融等信息产业的集聚、正午、午夜太阳高度角观测、互花米草与海洋保护等。
(5)关注自然地理原理规律与区域特征的联系,如取材鄱阳湖与长江的补给关系、中亚棉花出口基地等;(6)关注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取材于教材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等。
试题选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也突出了地理学科服务于生产、生活的理念。
选考题坚持能力立意,重点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地理学科素养。
既考查学生对人地关系的关注,又有利于引导地理教学对可持续发展理念培养的重视,试题综合性、区域性等特点突出。
2020年1月浙江省选考试卷分析——地理目录一试卷综述 (2)二知识分布 (3)三、教材分值 (4)四、题型分值 (4)五、难易占比 (5)六、试题分析 (8)特别感谢贺伟(解放)陈思妤(解放)一、试卷综述自2014年9月开始,浙江省成为高考改革试点。
地理学科采用单科试卷,等级赋分,一年"两试",现已组织了9次单科考试,已完成两届多学生的高考改革探索。
随着全国高考改革的深入推进,作为高考改革前沿的浙江地理试题备受关注。
从2019年1月起,浙江将每年4、10月选考时间改为1、6月,届时6月将于主课目共同高考,这也避免了高中学生为了高考反复冲刺。
这次1月份地理选考是时间调整后的第一次考试,题目题型有变化,分值占比也有变化。
试卷分析将为今年6月选考起到一个很大的参考作用,不管试卷题型分布以及难易程度对于现在的高二学生来说都有很大的帮助和借鉴作用。
二、知识分布三、教材分值四、难易占比五、题型分析1、总体评价首先,本次试卷从结构上来说,本次试卷还是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选择题共25道占55分,非选择题共4道大题10小题,占45分,从分值上来看经过调整选择题分值占比提高,选择题重要性加大。
其次,从考试考察的知识点来说,涉及知识点全面且细致,包含了必修一至必修三的各项知识点内容,对同学们综合掌握能力的要求较大。
同时在选择题方面,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学科素养,学会用地理学科思维去分析不同类型的考察内容,应对不同的试题要求。
选择题中有14道题目涉及考察自然地理内容,自然地理作为地理学科中的重难点,尤其不能被我们忽视,更不能知难而退。
试卷的非选择题部分每小题所占分值有所扩大,地理学科在非选择题上答题要求按点作答,并且十分注重专业术语的运用,如果同学们在作答过程中,术语不够规范将会损失不少分数。
然后,我们从题型上看,选择题中,原因型题目7道,占比较去年减少,可见分析地理现象成因是学好地理必备素质之一,体现学科特点地理学科最主要的特点是区域性和综合性,浙江选考试卷中,均能在情境设置和问题设置等方面很好地体现这两个特点。
2022年6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地理试卷和答案解析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近年来,全球冰川消融日益严重。
我国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成员跟随科学家在青藏高原某地利用无人机研究冰川消融,并拍摄了冰川消融后的地貌照片。
完成1、2题。
1.下列四幅照片,属于此次拍摄的是()A.①B.②C.③D.④2.在用无人机研究冰川消融的过程中,可以()A.利用GPS模拟冰川移动B.利用RS监测冰川面积变化C.运用GIS测定冰面温度D.运用VR获取冰川厚度信息如图为世界局部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
完成3、4题。
3.洋流()A.①②均是暖流B.①②均是寒流C.①是寒流,②是暖流D.①是暖流,②是寒流4.受图示洋流影响()A.甲海域存在大型渔场B.乙群岛出现荒漠景观C.丙沿岸冬季降温明显D.丁海域地热资源丰富如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
完成5、6题。
5.图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A.①B.②C.③D.④6.图中甲处()A.岩层受挤压形成向斜构造B.受断层影响下陷形成谷地C.因岩浆活动地表出露喷出岩D.因外力作用地下埋藏变质岩如图为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的主要来源分布图,图中线条宽度与流入人口占比相关,线条越宽占比越高。
完成7、8题。
7.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主要来源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A.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D.东北地区8.甲省人口流入长三角城市群主要考虑()①工资水平②空间距离③土地价格④环境质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人工湿地是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主要利用微生物、植物等对污水进行自然净化的处理技术。
如图为某人工湿地处理微污染水的流程图。
完成9、10题。
9.与污水处理厂相比,该人工湿地系统可以()A.降低污水处理成本B.减少土地占用面积C.不受季节变化影响D.加快污水处理速度10.在湿地保护生态修复中,较为合理的途径是()A.引进外来物种,扩大滩涂种植B.河道种植芦苇,修复水生植物C.增加水域面积,扩大养殖规模D.河道整治清游,清除全部河滩如图为世界局部图。
高一地理学考知识点浙江浙江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东南沿海地区。
作为一个沿海省份,浙江的地理特点和资源分布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点。
下面将对浙江省的地理知识点进行介绍。
一、地理位置与气候浙江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临东海,南界福建,西接江西,北连安徽,总面积约10.18万平方公里。
浙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二、地形地貌浙江地形复杂多样,主要分为山地、丘陵、平原区。
其中,以天目山、玉皇山、江郎山、终南山等为代表的群山连绵不绝,山脉起伏,形成了浙江山水画卷的美景。
此外,浙江还有众多的湖泊,如西湖、千岛湖等,湖泊面积广阔,景色优美。
三、水系和水资源浙江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主要有钱塘江、南京直河、新安江等重要水系。
其中,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也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最大的河流之一,流经杭州市。
此外,浙江的地下水资源丰富,是重要的水源地之一。
四、土壤资源浙江拥有丰富的土壤资源,主要为松石土、紫色土、红壤和水稻土。
其肥沃的土壤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使浙江成为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
五、经济发展浙江是中国经济发达的省份之一,具有典型的沿海经济特征。
浙江以制造业和外贸业为主导,特别是近年来以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迅猛著称。
杭州、宁波、温州等城市是浙江的经济中心,也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城市之一。
六、旅游资源浙江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著名的旅游景点有西湖、灵隐寺、千岛湖、普陀山等。
这些景点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为浙江的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结:地理学考察浙江省的地理知识点,我们可以了解到浙江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地貌、水系和水资源、土壤资源、经济发展以及旅游资源等方面的情况。
这些知识点揭示了浙江的地理特点和资源优势,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浙江、学习地理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此为模拟回答,实际内容请根据自己的知识进行拓展)。
2020.1——2022.6六次地理选考知识点分析内容2020.12020.72021.12021.62022.12022.6合计地球运动44444424★天气气候★16★8★9★16★14★4★67★地形地质★7★5★10★8★6★10★46河流(水循环)69743332海洋04004412生物(自然带)62424422土壤40042212人口00446418★农业★11★8★13★10★4★9★55工业48765434城乡129724640交通07★12★153441服务业0003407资源0604★18★2452灾害4810281042环境812684442区域发展168584041 3S技术22223213
2020.1——2022.6六次地理选考区域图分析年份区域图
2022年6月欧洲西部海域、长江中下游、阿留申群岛、东欧平原、东南亚、黄淮地区、哈萨克斯坦、南方五省
2022年1月
美国西海岸、北美北部、北印度洋、
江汉谷地、大兴安岭农牧交错带、韩国、东北
2021年6月马尔代夫、墨西哥湾沿岸、青甘宁地区、西北太平洋、西非、珠江三角洲
2021年1月所罗门群岛、世界板块分布图、非洲西部、南部非洲、我国东部、河西走廊、我国东部、日本、我国西部
2020年7月德雷克海峡、美国、河南、青藏高原、欧洲西部、西江流域
2020年1月长江三角洲、雅鲁藏布江流域、我国北方地区、我国东部、中亚、我国南方地区、南美洲。
2021 年1 月浙江省地理选考试卷总评一、考情分析:2021 年1 月6 日至1 月8 日,浙江省进行选考,据统计全省共有55 万考生参考。
根据浙江省教育考试院通知,自2020 年1 月起,浙江省新高考将实行新一轮改革。
改革内容变动较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考、选考时间调整。
选考试卷分值结构发生改变:选择题20+5 道,1-20 题,每道题 2 分,21-25 题,每道题3 分,共计55 分。
填空题 2 道,包括填空和简答两种考试形式,共计20 分。
综合题2 道,每道题分数不定,共计25 分。
学考、选考时间调整解读:从2020 届学生开始:学考时间:调整为每年的 1 月份和6 月底7 月初;选考时间:调整为高三第一学期末的 1 月份和高考时间。
两次选考时间调整:从11 月初调整到来年1 月;从4 月上旬调整到6 月上旬,第二次选考时间和高考时间同步。
先高考后选考(7-8 号语数英高考,9-11 日选考)对于浙江省广大的艺术生来说,复习上尤其存在着压力。
很多艺术类院校都是12 月-来年3 月陆续组织考试,但每年的1 月就要选考第一次考试,对于这部分艺术生来说,根本来不及准备第一次选考,可以说是浪费了一次考试机会。
对于第二次6 月份的考试来说,准备的时间也最多不超过3 个月,想考高分,需要高一高二有很扎实的基础,否则高中三年的知识临时抱佛脚复习,对于学生来说,压力十分巨大。
除此之外,2020 年的省属三位一体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
二、试卷分析总体难度中等偏上,对地理知识点的系统性把握要求比较高;同时对知识点的细节理解、过程推理能力的锻炼特别重要。
这要求我们在平常复习的过程中,回归基础,自己能够列出知识树,从树干到枝节完整梳理;每个知识点的推理过程也要清晰,平常复习静下心推理。
本次考试比较新颖的地方是选择中出现的非洲区域地理,对不同视角观看地图,抓住核心信息判断等至关重要,但考查的知识点基本还是在平常复习的范围内。
浙江选考地理.考试内容与要求
1.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湘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地理1、地理2、地理3以及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六《环境保护》等模块的有关内容。
2.对所列考试内容的考察程度不超过《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地理》(2014版)规定的要求。
考试内容与要求见下表。
难易度:由简单到难——蓝、绿、黄、红
试卷结构:
1.考试内容分布
考试内容为《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地理》(2014版)中必修模块的内容,以及选修模块地理五和选修地理六中的相关内容。
其中必修部分约占85%,选修部分约占15%。
2.考试要求分布
理解、简单应用试题约占40%,综合应用试题约占60%。
3.试题类型分布
题型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中选择题约占60%,非选择题约占40%。
地理1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理2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
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地理3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
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