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变量实验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35
中考物理总复习《控制变量法》专项提升练习题(附答案)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研究物理问题时经常用到科学的研究方法,如探究“真空能否传声”就是在实验基础上进行理想推理而得出结论,研究以下问题的方法与此方法相同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B.分子热运动C.电阻上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D.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2.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用小车运动的路程来反映小车所受阻力的情况,下列研究问题的方法中与之相同的是()A.通过水流来初步认识电流B.用光线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C.通过小方桌陷入沙中的深度来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D.保持电阻不变,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3.下列对于科学研究方法,说法错误的是()A.探究平面镜成像时,用一根完全一样的蜡烛与像重合来确定像的位置——等效替代法B.在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的概念——类比法C.探究琴弦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琴弦材料、长度、粗细、松紧的关系——控制变量法D.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铃声变小,从而得出真空不能传声——“实验+推理”的方法4.我们在学习物理知识时,学到很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下列用到转换法的是()A.探究动能的影响因素时,通过木块被撞的远近来判断小车动能的大小B.探究重力势能与高度的关系时,让同一重物从不同的高度落下C.牛顿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D.在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重力的关系时,控制滑轮组所提升的重物不变5.为了便于研究磁场,物理学中引入了“磁感线”来描述磁场的分布情况,下列研究问题的方法与此相同的是()A.认识电流时,我们可以用水流来类比B.用光线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C.研究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与分电阻关系时,用一个电阻代替几个分电阻D.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6.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实验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基础上的.下列实验中与此研究方法相同的是()A.甲图: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B.乙图: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C.丙图:探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D.丁图: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7.科学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探究实验,在探究光反射定律实验中,通过沿法线向后折纸板观察后折的纸板上没有反射光,分析得到“三线共面”的结论。
题型03 控制变量法探究实验1.A、B、C三只小烧杯内分别依次盛有一定体积的浓氨水、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按如图所示进行探究活动,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B.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C.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D.浓氨水易挥发,氨气易溶于水【答案】A【解析】A、酚酞试液在蒸馏水中不变色,说明水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B、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C、酚酞试液放在空气不变红,说明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D、盛有一定体积的浓氨水、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罩在一起,酚酞试液会变红,是因为浓氨水易挥发,氨气易溶于水。
2.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如图四个实验。
实验I、Ⅳ中小花变红,实验Ⅱ、Ⅲ中小花不变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D.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答案】D【解析】A、由实验的现象可知,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说法正确;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说法正确;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说法正确;D、上述实验说明碳酸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和醋酸不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说法不正确。
3.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小李同学做了如图实验,其中不合理的是()A.步骤①B.步骤②C.步骤③D.步骤④【答案】C【解析】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以借助指示剂,石蕊遇酸性溶液会变红,酚酞遇酸性溶液和中性液体不变色,所以实验中应用紫色的石蕊试液,不能用无色的酚酞试液,所以步骤③不合理。
4.(2019·德州)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②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B.①中使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D.①③对比说明红磷着火点高于白磷【答案】C【解析】A、①白磷在空气中,②白磷在水中,则①②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故A正确;B、热水通过铜把温度传给了白磷,则①中使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故B正确;C、烧杯中的热水不但起提高温度的作用,而且还具有隔绝氧气的作用,故C不正确;D、相同的温度和氧气浓度,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则①③对比说明红磷着火点高于白磷,故D正确。
专题复习十三控制变量法一、专题概述自然界发生的各种物理现象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因此影响物理学研究对象的因素在许多情况下并不单一,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交错、共同起作用的。
为了弄清事物变化的原因和规律,需要分别控制多个因素中的某一个因素变化,而其他因素不变,只研究某个量与多个因素中的一个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在中考中考查的类型主要有两种:一是给出实验数据尝试应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归纳物理量与某一因素的关系;二是应用控制变量法去设计实验。
解答运用控制变量法的题目,关键是要明确控制不变的量和要研究的需要改变的量。
二、典题剖析【例1】小兰在观察小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控制条件编号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A 钢20 0.3B 钢20 0.7C 尼龙丝30 0.5D 铜40 0.5E 尼龙丝40 0.5(1)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_________的琴弦(写字母代号)。
(2)探究的过程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①实验研究;②分析归纳;③提出问题(或猜想);④得出结论等。
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______(只填写数字代号)。
思路点拨:(1)想要探究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就要保证除了弦的粗细之外其他的因素相同;(2)根据科学探究过程的七个基本环节确定即可。
解:(1)A、B (2)③①②④规律总结:控制变量的思想在本题有突出的体现,由于数据多、次序不一致,寻找时要有耐心,将可能的因素先作好标记可以更快捷地找出答案。
【例2】在同一水平桌面上放有长方体铁块和铜块各一个,如图3—13—1所示,现想探究铁块和铜块的下表面谁更粗糙,请你只利用一个量程满足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
“控制变量法”复习-掌门1对1一、课题:启发—互动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回顾两年的物理学习中应用控制变量法的知识内容;(2)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能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学会拟订实验方案,尝试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保持对物理的兴趣,乐于探究与发现,喜欢参与观察,从中找出规律,并享受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回顾两年的物理学习中应用控制变量法的知识内容,并掌握用控制变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学会拟定实验探究方案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请同学们看下面一个问题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探究。
请一位同学上台演奏吉他,老师也拨动琴弦。
现在请同学们一起讨论一下:吉他琴弦音调的高低跟琴弦的什么有关?帮助小华解决这个问题:师问:经过讨论,你们小组认为吉他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什么因素有关?请说说你们的猜想:猜想1:猜想2:猜想3:…………师:针对以上猜想,根据两年来的学习,当我们在研究一个量与多个量的关系时,我们一般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生答:控制变量法。
师问:在这里,我们该如何运用该方法呢?控制哪个量?改变哪个量?(二)知识回顾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在两年的物理学习中,在哪些知识的学习中我们曾经用到了控制变量法,请同学们来汇报一下你们复习的情况,你们查到了多少个知识点。
(学生汇报查找情况)1、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2、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3、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4、探究电流通过导体的发热功率跟什么因素有关;5、探究电磁铁的磁性跟什么因素有关;6、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7、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8、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9、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0、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1、内能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12、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1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4、探究斜面机械效率;15、探究通电导体的受力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16、探究不同物质的比热容;17、探究物体吸收太阳能的本领与颜色的关系;………师:现在我们从上述的知识点中再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如何运用控制变量法。
中考科学复习控制变量法(1)分析比较序号1与2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2)分析比较序号为_____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是: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3)上述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做_______。
2.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用若干个同种材料的不同物体放在同一水平细沙面上,进行了三组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分别如表1、表2、表3所示。
实验时,他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通过比较,发现每一组实验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组之间却不同,第一组凹陷程度最大,每二组其次,每三组最小。
表1表2表3(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3与6)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比较______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1、表2、表3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表是某同学做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部分数据记录:(2)分析实验1、2、3,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是研究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时所画的实验情况示意图,以下对此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甲图说明质量相同的小球从斜面上不同高度滚到水平面上速度相同B.乙、丙两图说明:当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多C.甲、乙两图说明:当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多D.甲、丙两图说明:当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多6.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
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根据实(1)分析比较_________(填烧杯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同;(2)分别分析比较1与2和3与4两烧杯的实验记录,结合(1)中的结论,然后归纳可得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多少与_____________-有关系。
2023年中考物理实验方法专项复习:控制变量法问题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______,并通过调整_____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 ___;(4)由以上要点总结二力平衡的条件为:作用在___________上的两个力,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则这样的两个力称为平衡力;(5)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2.周末,朋友们一起去湖边“打水漂”,小梦边玩边思考“打水漂”的飞溅次数与什么因素有关?他猜想可能与投射时的角度和速度有关,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选择相似的石子进行了如下的实验:(1)小梦控制投射速度一定,分别以不同角度(与水平方向夹角)投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当投射速度一定时,______ ___(2)为了探究“打水漂”的飞溅次数与速度的关系,小梦应使投射角度____,改变投射的______,从而改变石子的入水速度。
他发现当投射速度较小时,石子无法打出水漂,而投射速度越大,打出水漂的次数越多。
在实验时小梦选了形状、大小、材质都相似的石块是为了_____ 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