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光照图的判读
- 格式:doc
- 大小:700.50 KB
- 文档页数:6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难点点拨】日照图也叫光照图,即太阳光线照射在地球表面所形成的白昼和黑夜的分布图形。
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日照图的形式变化较多,该类试题能很好地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很大,对日照图的判读属于高考复习中不能回避和必须熟练掌握的主干知识,归纳和总结这类试题的题型和解题技巧显得尤其重要。
在日照图上通常涉及下列问题:1.判断半球及地球自转的方向:(1)东西半球:明确20°W和160°E两条经线把地球分为东西两半球。
(2)南北半球:北极上空看地球逆时针方向自转,南极上空看地球顺时针方向自转。
2.画晨昏线或太阳光线: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相互垂直。
3.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要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就要判断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经度。
(1)纬度位置:一般有三种情况,即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和赤道上,判断的依据是观察极圈内的昼夜状况。
(2)经度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地方时12点所在的经线上。
4.日期、节气(季节):由日照图确定日期和节气(季节),日期主要有四种: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时,日期为9月23日或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
北半球对应的节气依次是夏至、秋分或春分、冬至;季节是夏季、秋季或春季、冬季,此处应注意节气和季节的区别。
判断推理的过程是:由极圈内的昼夜状况到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再到日期节气(季节)。
5.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1)太阳直射点上的太阳高度为90°,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等于0,昼半球的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的太阳高度小于0。
(2)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一是纬度分布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二是季节分布规律:夏至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光照图的综合判读一、知识讲解1.常见光照图日照图即光照图,是太阳光线照射在地球表面所形成的昼与夜的分布图。
常见光照图有侧视图、俯视图、矩形图、局部图和变式图等。
如下所示:2.光照图判读三要素光照图的判读三要素是太阳光线、晨昏线和昼夜半球。
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光照图都具备这三个要素。
大多数图中并没有太阳光线,可以通过昼半球的分布推测太阳光线的来源;甚至有的图中没有标出昼夜半球的分布,仅已知某条线是晨昏线,这时就需要判读晨昏线,进而判断昼夜半球的分布。
3.光照图的判读方法光照图判读要抓住“点、线、面、角”的关系(1)两线——晨线、昏线①晨昏线: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晨昏线是球面大圆,与太阳光线垂直。
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
②晨线:由西向东,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界线,如下图中AB ︵。
③昏线:自西向东,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界线,如右图中BC ︵。
(2)六点——晨赤点、昏赤点、极昼切点、极夜切点、夜弧中点、昼弧中点光照图上的时间信息往往是隐藏着的,需要同学们“挖掘”,关键在于找出并确定太阳光照图上重要的六个时间点,如下图所示:(3)点线关系①晨昏线与纬线相切于晨昏北(南)点。
晨昏线与赤道相互平分。
②只在春分日和秋分日时,晨昏线为南北走向,即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如图1);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晨线为西北-东南走向(如图2中AB),昏线为东北-西南走向;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晨线为东北-西南走向,昏线为西北-东南走向。
③晨昏北点到北极点的纬度差=晨昏南点到南极点的纬度差=直射点到赤道的纬度差=直射点的纬度数。
④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切点的纬度之和始终等于90°(互余)。
(4)面面关系①二至日时晨昏圈平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为66°34′。
②二分日时晨昏圈平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为90°。
晨昏圈平面与某一经线圈所在平面重合。
③地球公转轨道面始终与赤道面呈23°26′的夹角。
光照图的判读与应用【精讲精练】考点1.光照图判读【精讲】例1.读图回答问题:(1)当AB为晨线时,是________前后,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DF为昏线,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
(3)当AC为晨线,此日是_________________节气。
(4)若DE为晨线,此刻北京时间是________点,当北京时间是8点正,DF是________线。
(5)当H处于正午太阳高度为23026,,G处区时为6点,则此时昏线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2月22日AB是晨线,北极圈以北地区发生极夜现象(2)23o 26‘N(3)冬至日(4)20 晨(5)DF或AC【精练】读图,图中阴影部分为l8日,其余为l9日,涂黑部分刚好是极夜范围,A处70°N,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的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2)在图中用斜线画出既是东半球,又是中纬度的区域,说出该区域此时的昼夜长短情况___________。
(3)请在图中画出昏线。
【答案】(1)200S,600E(2)绘图见下图北半球部分昼短夜长,南半球部分昼长夜短(3)(3)绘图见下图【强化训练】读下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
回答1~2题。
1.若此刻西半球为夜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 )A.700E B.900E C.700W D.1100W2.此日在( )A.3月21日前后B.6月22日前后C.9月23日前后D.12月22日前后下表反映了某地一旗杆不同日期(二分二至日)的日影朝向,据表回答3~5题。
3.该地可能位于( )A.赤道B.00~23026''N C.00~23026''S D.23026''~66034'' N4.据观测,该地正午日影朝南的天数为10天,则该地的纬度是( )A.180N B.180S C.220N D. 220S5.当该旗杆日影朝正北时,北京时间为B日15时30分,则此刻全球属于B日的范围为( ) A.全球的1/2 B.小于全球的1/2 C.大于全球的3/4 D.小于全球的3/4下为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且晨昏线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恰好重合。
高中地理光照图的判读规律高中地理光照图的判读规律总结如下:1、确定南北极:⑴、侧视图:一般说来,上北下南。
⑵、极视图:①、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方向自转。
②、自转方向与东经度增大方向一致,与西经度减小方向一致。
2、确定方向:⑴、经线指示东西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为东,与自转方向相反为西)。
⑵、纬线指示南北方向(指向北极为北方,指向南极为南方)。
3、确定经线和纬线:⑴、数字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
⑵、数字往自转方向减小的是西经。
⑶、数字往北极方向增大的是北纬。
⑷、数字往南极方向增大的是南纬。
⑸、东西两半球分界线为西经20和东经160。
⑹、西经20往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东经160则正相反。
4、确定晨线和昏线:晨昏线(圈)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⑴、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夜为昏线。
⑵、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昼为晨线。
5、确定日期和季节:⑴、北极圈内极昼,或南极圈内极夜为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
⑵、南极圈内极昼,或北极圈内极夜为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
⑶、晨昏线(圈)与经线重合,或北极、南极无极昼极夜为春分或秋分,日期分别为3月21日或9月23日。
6、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一天中,太阳依次直射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某条纬线上的点,但在某时刻只能直射其中一点。
A、直射的经线:⑴、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平分昼半球经线的度数,也就是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
⑵、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0点,在地球上与该经线背对的那条经线地方时为12点。
B、直射的纬线:⑴、北极圈内极昼或南极圈内极夜,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⑵、南极圈内极昼或北极圈内极夜,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⑶、晨昏线过南北极点,或晨昏线(圈)与某一条经线圈重合,太阳直射赤道。
⑷、北半球昼长夜短,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全球昼夜平分,直射点在赤道。
7、确定地方时:确定地方时,一般要参考下列几点的地方时。
⑴、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点,该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都为6点。
专题复习——光照图的判读一、以极地俯视光照图来掌握光照图的基本判读二.光照图的基本要素——点、线、面、角1.两线——晨线、昏线(1)晨线:自西向东,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界线,如图1中AB。
(2)昏线:自西向东,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界线,如图1中BC。
2.五点——晨赤点、昏赤点、晨昏北点、晨昏南点、太阳直射点(1)晨赤点: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00。
如图2中C点。
(2)昏赤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18:00。
如图2中A点。
(3)晨昏北点:晨线与昏线在北半球的交点,也是晨(昏)线上最北的点。
北点(图2中D点)0时北昼,北点12时北夜(当晨昏北点为0:00时,其北方为极昼;当晨昏北点为12:00时,其北方为极夜)。
(4)晨昏南点:晨线与昏线在南半球的交点,也是晨(昏)线上最南的点。
南点0时南昼,南点12时南夜。
(5)太阳直射点:即日心和地心的连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如图2中B点)。
太阳高度为90°,地方时为12:00。
它与晨赤点、昏赤点的经度差为90°。
3.点线关系(1)晨昏线与纬线相切于晨昏北(南)点。
晨昏线与赤道相互平分。
(2)只在春分日和秋分日时,晨昏线为南北走向,即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如图3);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晨线为西北—东南走向(如图4中AB),昏线为东北—西南走向;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晨线为东北—西南走向,昏线为西北—东南走向。
(3)晨昏北点到北极点的纬度差=晨昏南点到南极点的纬度差=直射点到赤道的纬度差=直射点的纬度度数。
(4)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切点的纬度之和始终等于90°(互余)。
4.面面关系(1)二至日时晨昏圈平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为66°34′。
(2)二分日时晨昏圈平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为90°。
晨昏圈平面与某一经线圈所在平面重合。
(3)地球公转轨道面始终与赤道面呈23°26′的夹角。
5.角度关系(1)二至日,晨昏圈与地轴夹角为23°26′。
2020年精编地理学习资料光照图的判读与应用这一内容在高考中出现频率极高,几乎每年必考,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此类题目一般结合时事、生活应用等,利用光照图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特点来判断晨昏线及其应用、确定太阳直射点、判断昼夜长短、计算时间和正午太阳高度等。
热点题型一光照图的判读原理与方法例1、如图中MQ、MN、NQ分别为晨线、纬线、经线的一部分,P点的纬度为30°N,M与N的经度差为30°,此时M点的地方时为5点。
据此完成4~5题。
4.Q点的纬度可能是( )A.0° B.20°NC.30°S D.35°S5.有关该日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M点正午太阳高度大于P点B.Q点的昼长等于M点的夜长C.N点的日出时物体影子朝向西北D.P点昼长大于14小时【提分秘籍】光照图是利用晨昏线表达的昼夜分布图,图形复杂多样,千变万化,往往是高考能力考察的重要切入点。
判读光照图时要“以不变应万变”,即抓住光照图的入手点进行分析。
1.紧紧抓住光照图的三个“点”在光照图中往往会出现一个或几个至关重要的点,它们分别是直射点、交点、切点。
这几个点往往隐藏了经度、纬度、地方时等重要条件或特征,并且相互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它们是解题的关键点。
因此读光照图时,要紧抓这几个点,挖掘隐藏条件或信息。
别是太阳直射点坐标确定。
其中,前者可由三个点的地方时确定,后者则由三个点的位置关系确定。
2.仔细参考光照图的三种“现象”在光照图中通常会出现极昼、极夜、昼夜平分(或晨昏线圈与经线圈重合)三种现象。
通过极地昼夜现象可判断节气。
(1)若在光照图中发现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或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时,就可以断定此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反之则为北半球冬至日。
(2)若在光照图两个极圈以内地区无极昼或极夜现象,但只要有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或昼夜平分(赤道除外)时,则可以断定是春分日或秋分日。
光照图的判读⑴光照图的判读要求①了解图上点、线、面之间的关系;②理解地球自转、公转规律及其经纬网地图的读图方法和地球形状的特点;③了解时区、日界线的划分和区时的概念;④关键是判断太阳直射点位置和晨昏线位置。
⑵光照图的重要的点、线、面点:球心、南北两极点、太阳直射点;线:南北回归线、赤道、南北极圈、地轴、各条经线(尤其是0°经线和180°经线)、晨昏线、太阳光线(尤其是直射点的太阳光线);面:黄道平面、赤道平面。
⑶光照图上点、线、面的关系(几何关系)①地轴、直射点太阳光线一定通过球心;②太阳光线所示的平面即为黄道平面,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呈23026/的夹角;③各纬线圈与赤道平行、与各经线相互垂直;④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⑤太阳光线与晨昏线相互垂直;⑥晨昏线与各纬线既可垂直,也可斜交;与极圈内的各纬线还可相切、相离(出现极昼或极夜);与赤道平分(即赤道与晨昏线的两交点经度相距180°—赤道昼夜平分);与各经线既可斜交,也可重合;⑦太阳直射点永远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的点也永远位于极圈内;⑧晨昏线把相交的各纬线圈分为昼弧和夜弧(计算各纬度的昼夜长短即判断昼弧和夜弧的弧长),如果与各纬线垂直时则晨昏线必定通过南北两个极点,且该天昼夜平分。
⑷光照图上的数量关系各经线纬线的度数、各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各纬度的昼夜长短、各条经线的地方时和各时区的区时、各纬线的弧长大小、球面上各点的经纬度位置等。
⑸光照图上的动态变化地球公转过程中受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发生季节变化,南北极圈内产生极昼和极夜现象⑹光照图的类型平面图:赤道侧面光照图(昼夜、全昼、全夜、部分昼或部分夜)、极地光照图(全部、部分)、中纬地区上空斜视光照图;立体状图:真正的立体光照图较少,中纬地区上空斜视光照图有立体感;地图式光照图:通过一定的地球投影的经纬网地图上作出晨昏线的图。
地球运动试题集——光照图判读右图所示区域在北半球。
弧线a为纬线,Q、P两点的经度差为90°;弧线b为晨昏线,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
回答1~3题。
1.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A.5时 B.15时 C.9时 D.19时2.若此时为7月份,图中M点的纬度数可能为A.55°N B.65°N C.75°N D.85°N3.若Q地的经度为0°,此时正是北京日出。
这个季节A.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 B.长江下游枫叶正红C.长城沿线桃红柳绿 D.南极地区科考繁忙右图表示北半球某区域。
a 为纬线,b 为晨昏线。
b 线中 M 点纬度值最大,N、P 两点纬度值相等。
回答 4—5 题。
4.M 点的纬度最低为A.71.5°N B.66.5°N C.61.5°N D.56.5°N5.若 Q、R 两点相距 60 个经度,且 R 点为 30°E,图示区域为夏半年。
此时北京时间为A.6 时 B.8 时 C.18 时 D.20 时右图中a为纬线,P、Q两地经度相同,相距800千米。
完成6~7题。
6.若Q地5时30分日出,a的纬度为15°,这时的月份可能是A.12月B.2月C.6月D. 10月7.若P地19时太阳已落,Q地仍夕阳西下,这一季节A.长江流域油菜花盛开B.美国大平原麦翻金浪C.潘帕斯草原绿野千里D.尼罗河进入丰水期右图中X、Y分别为晨昏圈与纬线圈的切点。
据图回答8-9题。
8. X、Y两点情况相同的是A. 太阳所在方向B.所在时区C. 正午太阳高度D.白昼长短9. 太阳直射点正向什么方向运动?能确定的是A. 向北B.向南C.向东D.向西右图为经纬网图。
图中A点位于68°S,AB为晨昏线的一段;此刻,北京处于白昼;近期,C地日出时刻越来越早。
据题设条件回答10-11题。
10.此刻,与北京日期不相同...的是A.圣保罗B.华盛顿C.开普敦D.莫斯科11.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该日,大约在7月中旬B.该日,C地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C.该季节,正值尼罗河枯水期D.该季节,马达加斯加岛白昼比塔斯马尼亚岛长右图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
专题复习——光照图的判读一、以极地俯视光照图来掌握光照图的基本判读".二.光照图的基本要素——点、线、面、角1.两线——晨线、昏线(1)晨线:自西向东,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界线,如图1中AB。
(2)昏线:自西向东,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界线,如图1中BC。
2.五点——晨赤点、昏赤点、晨昏北点、晨昏南点、太阳直射点(1)晨赤点: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00。
如图2中C点。
~(2)昏赤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18:00。
如图2中A点。
(3)晨昏北点:晨线与昏线在北半球的交点,也是晨(昏)线上最北的点。
北点(图2中D点)0时北昼,北点12时北夜(当晨昏北点为0:00时,其北方为极昼;当晨昏北点为12:00时,其北方为极夜)。
(4)晨昏南点:晨线与昏线在南半球的交点,也是晨(昏)线上最南的点。
南点0时南昼,南点12时南夜。
(5)太阳直射点:即日心和地心的连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如图2中B点)。
太阳高度为90°,地方时为12:00。
它与晨赤点、昏赤点的经度差为90°。
3.点线关系(1)晨昏线与纬线相切于晨昏北(南)点。
晨昏线与赤道相互平分。
(2)只在春分日和秋分日时,晨昏线为南北走向,即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如图3);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晨线为西北—东南走向(如图4中AB),昏线为东北—西南走向;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晨线为东北—西南走向,昏线为西北—东南走向。
,(3)晨昏北点到北极点的纬度差=晨昏南点到南极点的纬度差=直射点到赤道的纬度差=直射点的纬度度数。
(4)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切点的纬度之和始终等于90°(互余)。
、4.面面关系(1)二至日时晨昏圈平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为66°34′。
(2)二分日时晨昏圈平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为90°。
晨昏圈平面与某一经线圈所在平面重合。
(3)地球公转轨道面始终与赤道面呈23°26′的夹角。
5.角度关系(1)二至日,晨昏圈与地轴夹角为23°26′。
(2)二分日,晨昏圈与地轴夹角为0°。
三.光照图的综合判读~1.确定地球自转方向(1)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2)根据晨昏线判断:说明:①若图中AB为昏线,BC为晨线,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北极点;②若AB为晨线,BC为昏线,则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南极点。
2.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1)确定经度:①根据光照图中已知经线的地方时找到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
②从光照图中直观看出平分昼半球的经线。
{(2)确定纬度:①从光照图中直观看出平分昼半球的经线。
②根据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来确定。
直射点纬度与该纬线的纬度互余。
若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为α,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90°-α。
温馨提示:太阳直射点一定与出现极昼现象的地区处于同一半球。
3.确定日期和季节(1)根据晨昏线判断:①晨昏线经过南北两极,与某一经线圈重合,与所有经线圈垂直相交,可判定这一天为春分日或秋分日。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可判定这一天是夏至日。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可判定这一天是冬至日。
(2)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
4.确定日出日落(1)确定时间:①晨线上的各地同时日出,昏线上的各地同时日落。
②某地经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为该地日出地方时;某地经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为该地日落地方时。
(2)确定方向:)①太阳直射赤道时,即春、秋分日,全球各地(除极点外),日出正东方,日落正西方。
②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③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④正好出现极昼的地方,北半球正北升起,正北落下;南半球正南升起,正南落下。
5.确定地方时(1)经过赤道与晨线交点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经过赤道与昏线交点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
(2)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与之相对组成经线圈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0时(或24时)。
(3)过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点的那条经线的地方时,要么是0时,要么是12时。
切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的是0时,切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的是12时。
、6.确定昼夜长短(1)确定昼长和夜长:光照图中,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分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昼长等于该纬线昼弧所跨的时间数,夜长等于该纬线夜弧所跨的时间数。
(2)确定昼夜长短:同一纬线上的各地昼弧(或夜弧)是等长的,若昼弧大于夜弧,则昼长夜短,若昼弧小于夜弧,则昼短夜长。
(3)确定极昼极夜范围:晨昏线与哪个纬线圈相切,该纬线圈与极点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现象出现时间正好相反。
7.确定正午太阳高度太阳直射纬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其他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从这条纬线向南、向北递减。
温馨提示:非全图的光照图,若不能准确判读,最好的方法是补全图。
光照图的变式图,若不好分析,最好画出常规图帮助分析。
~四.光照图的绘制与转换1.光照图的绘制方法(1)先在太阳光直射点处画一个垂直于球面的箭头,表示直射光线。
以夏至日图为例说明直射光线的画法:用直尺对好圆心与北回归线的一个端点,垂直于晨昏线,在圆的外侧画一条线段,即直射光线。
(2)用若干个彼此平行、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太阳光线。
(3)任何节气的光照图,晨昏线与太阳光线都是垂直的。
(4)冬、夏至日的光照图上,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
(5)在冬、夏至日图上画黄道面(要用一条直线表示,不必用平行四边形表示),将太阳光线延长即可。
黄道面要经过的三个重要的点是:北回归线的一个端点、圆心、南回归线的另一个端点。
(6)地球的地轴和黄道面可以延长到圆的外边,其他的线(经纬线、晨昏线)都不要画出圆外。
、(7)画冬、夏至日光照图时,如果地轴是倾斜的,太阳光线应画水平,如下图所示:2.光照图的转换(1)图图转换的空间思维法解决日照图问题,需要足够的立体几何知识基础,要能够把平面图转换成立体图,也要能把立体图转换成平面图。
前面列举的侧视图、立体图和俯视图要能够相互转换,在进行图形转换时要能够将一幅图的点正确转绘到另一幅图上。
如下图:(2)对称思维法很多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在南北半球、昼夜半球都存在对称现象。
因此,在解决许多实际问题时都要用到对称思维。
例如:①当66°34′N以北出现极昼现象时,66°34′S以南一定出现极夜现象;晨昏圈与70°N相切时,它一定同时与70°S相切。
*②晨昏圈一定平分赤道。
由此可以推出,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00。
③一天的正午为12:00,上午和下午的时间等长,日出与日落时间关于正午对称。
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就是夏季;北半球为春季,南半球为秋季。
反之亦然。
⑤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区域外)日出方位均为东北,日落方位就一定是西北;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区域外)日出方位均为东南,日落方位就一定是西南。
⑥北半球某纬度的昼长与南半球同纬度夜长相等。
理论上,某地昼长最大值与昼长最小值之和为24小时。
(3)添加辅助线的割补思维法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常常利用局部日照图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要正确解答此类试题,应树立“全局”观点,即把局部图恢复为整体图。
局部图一般均可用“补”的办法回归至全图。
试题命制者之所以要将一个本来完整的图形割下一块来,就是为了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而我们应将陌生的图形还原成我们熟悉的图。
例如:下面图1中A、B两点分别是晨线、昏线与30°N纬线圈的交点。
图2是利用添加辅助线法还原的日照图全图。
巩固练习¥(2015·合肥一检)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经线MO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据此完成1~2题。
1.此时,下列四个城市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A.海口B.拉萨 C.合肥 D.北京2.此时,北京时间最接近( )A.3时20分 B.15时20分 C.2时 D.14时右图所示区域为东半球、北半球,此时M地有极昼现象,M点为晨昏线与其所在纬线的切点。
读图回答3~4题。
3.此时国际标准时间是( )A.1时20分 B.6时40分 C.9时20分 D.15时20分…4.下列地理现象在此时可能发生的是( )A.华北平原的小麦正处于播种期 B.北京时间13时左右,M地烈日当空C.伦敦居民看见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D.珀斯多阴雨天气读甲、乙两幅日照图,甲图和乙图为同一时刻的日照情况,回答5~6题。
5.由图推测,此时与太阳直射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地理坐标是( )A.20°N,120°W B.20°S,120°WC.20°N,60°E D.20°S,60°E6.关于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地此日的昼长为14小时 B.此日后,Q地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C.M地位于Q地的东南方向 D.M地的陆地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读某时刻局部日照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完成7~8题。
7.图示时刻( )A.太阳直射75°W经线 B.北京时间为15时C.伦敦正值日出 D.新的一天范围正好占全球的2/38.此季节( )A.潘帕斯草原草木葱郁 B.北极上空极光绚丽多彩.C.密西西比河流域正值雨季 D.加拿大枫叶正红(2015·泉州质检)下图中L为北半球某一纬线,K为晨昏线,晨线与昏线分别交L于M、N。
读图完成9~10题。
9.若MN经度差为120°,此时,晨线交赤道于Q点。
当Q点日落时,M的地方时为( )A.17:00 B.18:00C.20:00 D.21:0010.若MN的经度差减小,则( )A.L纬线的纬度减小 B.海口地面物体正午日影渐长C.北京日出更偏东北 D.K线最高纬度昼夜长短不变'11.(2015·上海十三校联考)下图为圆柱投影图,阴影部分为黑夜。
读图回答问题。
(1)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________。
P点的纬度是________。
(2)A、B、C三点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____。
(3)这一天地球上极夜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4)如果A点的时间为19点20分,B点所属时区是________。
(5)此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________(方向)移动,北半球白昼将怎样变化(6)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什么12.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