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测量》任务书
- 格式:doc
- 大小:147.00 KB
- 文档页数:3
工程测量》课程实习任务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实验十:地形图测绘一、目的与要求1. 熟练掌握常用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量距仪器、绘图仪器)的配合使用;掌握控制导线的布设、施测和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计算方法;2. 根据测量相关规范及施测场地的实际情况,设计控制导线的布置形式以及合理布设控制点(控制点个数不小于8个);3. 运用经纬仪测图法(topographic mapping with transit)测绘地物、地貌碎部特征点(碎部点个数不少于120个);4. 运用正确的符号、注记方法绘制地物,熟练运用等高线法描绘地貌的高低起伏状况。
根据国家有关测绘规范的要求,正确绘制大比例尺地形图;5. 能运用测量的理论知识解决测量中发生的实际问题。
二、实习计划与主要仪器1. 实验学时:一个月(约24~40学时)2. 主要设备:经纬仪及配套三脚架1套水准仪及配套三脚架1套图板及配套三脚架1套塔尺2把30m钢卷尺1把半圆仪1把测钎5支记录板1块记录表若干(网上下载打印)油性记号笔、木桩等若干(自备)三、测量内容10级各组详见附图黑框部分。
所有测绘场地均以待测区域的外围道路的外侧为测量、绘图边界。
四、主要测绘依据1)《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28-96);2)《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3)《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4)《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5)教学课本。
五、实验工作成果1.地形图(铅笔稿图、硫酸纸墨线图各一份)1)符合国家测量、绘图有关规范的要求;2)比例尺采用1:500;3)基本等高距可根据地形起伏情况和规范要求选择,建议:1#区域h=0.2m,2#区域h =0.5m,3#区域h=0.2m,4#区域h=0.5m,5#区域h=0.2m;4)图纸实际图幅为50cm×50cm;按照要求预留图框和图标(图框右下脚绘制要求,见附表1)。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标题: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准确的测量数据是保证道路质量和安全的基础。
本指导书将详细介绍道路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常用仪器、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工程人员进行准确、高效的测量作业。
一、基本原理1.1 测量基准:确定测量基准是道路工程测量的第一步,通常选取道路两侧的边坡或路基作为基准线。
1.2 测量精度:道路工程测量的精度要求较高,通常在毫米级别,需要选择合适的仪器和方法进行测量。
1.3 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工程人员需要了解误差的来源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正。
二、常用仪器2.1 全站仪:全站仪是道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高精度测量仪器,能够同时测量水平角和垂直角,适用于各种复杂地形。
2.2 GPS定位系统:GPS定位系统可以实现高精度的位置定位,适用于大范围的道路测量和定位。
2.3 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道路的长度和高度,是道路工程中常用的测量工具。
三、测量方法3.1 横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是道路工程中常用的测量方法,用于确定道路的横截面形状和坡度。
3.2 纵断面测量:纵断面测量用于测量道路的纵向坡度和高程变化,是道路设计和施工中重要的数据来源。
3.3 曲线测量:曲线测量是为了确定道路设计中的曲线半径和转向角度,需要精确的测量数据支持。
四、注意事项4.1 安全第一:在进行道路工程测量时,工程人员需要注意安全,遵守相关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测量作业安全进行。
4.2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如天气、地形等会影响测量精度,工程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时间和方法。
4.3 数据记录:测量数据的准确记录是道路工程测量的关键,工程人员需要及时记录和整理测量数据,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五、总结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准确的测量数据是保证道路质量和安全的基础。
工程人员需要熟悉测量原理、选择合适的仪器和方法,并注意安全和数据记录等方面,才能完成高质量的测量作业,为道路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工程测量任务书一、工程名称:二、工程位置:三、承担单位:四、测量任务书1、作业依据(1)《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规划设计阶段SL197-97);(2)《测绘技术设计规定》(ZBA75001-89);(3)《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4)《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GB17942-2000);(5)《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DJ9-85);(6)《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ZBA76002-87);(7)《测绘新产品质量评定标准》(ZBAA75003-89);(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9)《全球定位系统(GBS)测量规范》(CH2001-92);(10)《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1001-91)。
2、要求、任务及工作量(1)任务:桥址附近地形图、桥址处横断面测量图。
(2)平面控制:坐标采用北京五四坐标系。
(3)高程控制:采用四等水准作为测区的高程控制,为保证成果的准确性,水准线路应从国家三等或三等以上的水准点接测。
布网方式应采取附合线路,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4)具体测量要求:①地形测量:地形图测量应准确测出河段堤防堤脚线、堤顶道路;河道边线两侧各300m范围内现有路、沟、河、塘等地形;桥址上下游150m内,各种建筑物杆线及其它地面附属物的具体位置及数量。
测图比例尺为1:2000。
②横断面测量:沿桥梁中心线进行测量,遇特殊断面加测。
河道横断面测量范围为河道中心线两侧各350m。
横断面图的比例为:纵1:100;横1:1000。
遇有桥梁、河道转弯处、共界断面及较狭窄等较特殊地形,断面适当加密,并测出水面高程及淤泥深度。
五、要求完成日期:测量成果于***年***月***日提供,提供书面勘测报告和电子文件。
六、附件和附图:图-1 1:2000地形图、图-2桥址处河道横断面图、七、备注:1)。
2)八、审核意见:审核:日期:编制:日期:。
工程测量综合实训模块化教学任务书班级:姓名:学号:2017级各专业《工程测量综合实训》模块化教学实训任务书(实训类)总课时:24课时(强化班)实训项目一:1:500地形图测绘(24学时)一、实训的目的、作用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熟练使用水准仪,在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一次较全面、系统的训练,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及提高操作技能。
1.掌握用草图法测绘数字地形图的实施方法。
2.明确选择地形特征点的要领。
3.测图比例尺为1:500,等高距为0.5m。
二、内容及项目(一)内容:在实训场地布设闭合导线网,模拟起始坐标和北方向(或给出两个已知控制点)。
学生分组进行平面控制测量(闭合导线测量)利用全站仪采用测回法获取角度和导线边长。
利用水准仪对闭合导线进行三等水准测量,进行高程控制测量。
模拟起始点高程数据,推算各点的高程。
采用全站仪结合RTK进行碎步测量获取地形。
(二)任务:利用全站仪、水准仪对需要获取的地块布设闭合导线进行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
再利用全站仪结合RTK进行碎步测量获取地形。
(三)步骤:1.对所测区域布设闭合导线2.利用全站仪进行平面控制(闭合导线)导线测量3.模拟北方向和起始坐标推算导线各点坐标4.利用自动安平式水准仪对测区闭合导线进行高程控制(四等水准)测量5.模拟起算高程推算各控制点高程6.利用全站仪结合RTK对测区进行碎步测量获取简单地形图利用全站仪进行导线角度、边长测量7.内业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完成地形草图绘制三、实训项目的基本知识(一)四等水准测量1.观测黑面:利用十字丝的上、下、中丝获得后视尺黑面刻划数字上黑、下黑和a黑;利用十字丝的上、下、中丝获得前视尺黑面刻划数字上黑、下黑和b黑;2.观测红面:利用十字丝的中丝获得后视尺、前视尺的红面刻划数字a红和b 红。
观测程序:"a黑--b黑--b红--a红",即"a尺黑面-b尺黑面-b尺红面-a尺红面"。
工程测量任务方案怎么写一、背景和目的工程测量是工程施工前的重要准备工作,它是确保工程施工精度和质量的关键环节。
工程测量任务方案的目的是明确工程测量的范围、内容、程序和要求,为工程测量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指导和依据。
二、测量范围本次工程测量任务范围主要包括工地内的水平角测量、垂直角测量、距离测量,以及工程地质勘察、地形测绘等方面的相关测量工作。
三、测量内容1.水平角测量在工地内进行水平角测量是为了确定工地内各建筑物、构筑物的方位,为后续施工定位提供依据。
2.垂直角测量垂直角测量是为了确定工地内各建筑物、构筑物的高度,为后续施工高度控制提供依据。
3.距离测量距离测量是为了确定工地内各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距离,为后续施工间距控制提供依据。
4.地质测量地质测量是为了确定工地内地质结构、勘察地质条件,为后续基础施工提供依据。
5.地形测绘地形测绘是为了了解工地内地势状况、地理环境,为后续工程规划和设计提供依据。
四、测量程序1.准备工作确定工程测量任务的范围、内容和要求,并进行必要的前期调查和勘测工作。
2.测量设备和工具准备准备必要的测量仪器、设备和工具,保证测量工作所需的准备充分。
3.测量点的确定在工地内确定测量点的位置和数量,确保测量点的选取符合实际测量需要。
4.数据采集和处理对测量点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形成相应的测量数据和图件。
5.成果提交将测量成果提交给工程相关部门,为后续施工和设计提供测量数据和依据。
五、测量要求1.测量精度测量数据和成果的精度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测量安全在进行测量工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测量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测量设备的完好性。
3.测量保密测量数据和成果属于工程机密信息,测量人员要严格遵守保密要求,确保测量工作的机密性和安全性。
六、总结本次工程测量任务方案明确了工程测量的范围、内容、程序和要求,为工程测量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工程测量实习任务书(一)目的与要求工程测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测量实习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实习将已学过的理论知识作一次系统的实践,巩固和拓宽测量理论知识。
进一步训练学生掌握常用测绘仪器的操作技能和土木工程专业的基本测绘理论和计算技术。
通过仪器练习、导线测量、控制测量等实践,培养学生相应的测、绘、算的能力,提高学生建筑施工组织、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测量问题的能力。
要求掌握常用测绘仪器测量的原理和操作,计算技能,测设步骤;掌握控制测量,碎部测量,地形图测绘以及施工放样等基本方法和技术,并提交合格的技术资料。
(二)实习仪器与器具(以小组为单位)DJ6经纬仪一台,DS3水准仪一台,全站仪一台,水准尺一只,钢尺(皮尺),铁锤,垂球等各一把(个),标杆2只,木桩若干。
(三)实习内容与时间安排(1周)1.布置任务,领取仪器,检校仪器,选点(0.5天)2.水准测量(1.5天)每组按测量规范要求完成四等水准测量的外业和内业工作。
作业需从附录中任意选取水准点,完成2根附合、1根闭合导线,每根至少测5站(不含附录中的点位),每根长约300m的水准线路测设任务,并画出线路简图,列出点号,高程数据,并完成路线的高程辅助计算。
3.导线测量(2.5天)每组按测量规范要求完成导线测量,主要工作为现场选点,经纬仪(全战仪)测角,钢尺量距,并进行导线计算,作业需从附录中选取控制点完成2根附合、1根闭合导线测设任务。
每根导线至少测4站(不含附录中的点位),每根长约200m的导线测设任务,并画出线路、水平角简图,列表记录点号,坐标,高程数据,完成路线的辅助计算。
4.技术总结报告与考核(1.5天)这一项内容包括资料整理,每人把实习作为一个生产项目写出技术结束报告,作为实习考核的主要内容;指导教师根据实习情况进行书面或实践考核,并进行成绩评定。
道路测量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道路测量工程是为了测量和设计道路工程的尺寸、位置和地形等相关信息,以确定道路的布局和设计标准。
本次施工计划涉及测量线路总长约50公里,包括一般道路、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等不同类型的道路。
施工内容主要包括道路线路勘测、地形测量、地质勘探、设计标高和设计曲线等方面的工作。
二、施工方案1. 施工准备(1)确定施工范围和目标:根据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要求,确定道路施工的具体范围和目标。
(2)人员组织:选派专业测量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合理分工,确定各自的工作任务和责任。
(3)设备准备:准备各种测量设备和工具,包括测距仪、水准仪、地形仪、GPS定位仪等。
(4)材料购买:准备测量所需的各类材料,包括地图、水准点、控制点等。
2. 施工流程(1)道路线路测量:根据设计图纸和地形特点,确定测量线路的起点和终点,设置控制点和水准点,进行直线和曲线部分的测量。
(2)地形测量:利用地形仪、GPS定位仪等设备,对测量线路的地形进行详细测量,确定地形特点和地形高差。
(3)地质勘探: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进行地质勘探工作,确定地质构造和岩层情况。
(4)设计标高和曲线:根据地形测量和地质勘探结果,确定道路设计标高和曲线参数,制定道路设计方案。
(5)施工验收:对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数据和结果进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3. 安全措施(1)施工期间,工作人员应佩戴安全帽、安全鞋等个人防护用品,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2)在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标志,明确标识危险区域和施工范围,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3)定期检查和维护测量设备和工具,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施工质量。
4. 环境保护(1)施工期间,减少噪音和粉尘等环境污染物的产生,确保施工现场的环境卫生。
(2)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土壤和水质的监测,确保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
5. 施工总结(1)施工结束后,对测量数据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确定测量精度和施工质量,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标题: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准确的测量数据能够保证道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为道路工程测量人员提供一份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帮助他们在测量过程中做到准确、高效。
一、测量前准备1.1 确定测量任务:在开始测量工作之前,要明确测量的具体任务和要求,包括测量范围、精度要求等。
1.2 检查测量仪器:确保测量仪器的正常运转,包括测距仪、水准仪等,需要时进行校准和调试。
1.3 制定测量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测量方案,包括测量路线、测量方法等。
二、测量过程2.1 设置基准点:在测量开始前,需设置好基准点,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2 进行测量:按照事先制定的测量方案进行测量工作,保持仪器的稳定和准确性。
2.3 记录数据:在测量过程中及时记录数据,包括测量时间、地点、测量数值等,以备后续分析和比对。
三、数据处理3.1 数据清洗:对测量数据进行清洗和处理,去除异常值和误差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2 数据分析:对清洗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得出结论和结果,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3.3 数据报告:将数据处理结果整理成报告形式,清晰明了地呈现给相关人员,以便他们了解测量情况。
四、质量控制4.1 定期检查: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转。
4.2 人员培训:对测量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其测量技术和操作水平。
4.3 质量审核:定期对测量数据进行质量审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安全注意事项5.1 注意测量环境:在进行测量工作时要注意周围环境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5.2 使用防护装备:在测量过程中要使用相应的防护装备,保护自身安全。
5.3 遵守规定:遵守相关的测量规定和标准,确保测量工作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结语: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只有做好测量工作,才能保证道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项目测量任务书一、任务背景在进行任何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测量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测量,可以获取项目所需的各种数据和信息,为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提供依据。
本次任务旨在对项目进行测量,确保项目的准确性和质量。
二、任务目的1. 确定项目的实际尺寸和位置,为项目的规划和设计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2. 监控项目的施工进度和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3. 提供准确的测量数据,为项目的验收和结算提供依据。
三、任务内容1. 测量范围:本次任务涉及项目的整体测量,包括但不限于土地面积、建造物尺寸、地形地貌等。
2. 测量方法: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测量方法,包括现场测量、GPS测量、激光测距等。
3. 测量工具:根据测量范围和方法的要求,准备相应的测量工具和设备,包括测量仪器、测量工具、标志物等。
4. 测量过程:按照测量范围和方法的要求,进行测量工作。
确保测量过程准确、可靠,并记录测量数据。
5. 数据处理: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相应的测量报告和图纸。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6. 任务验收:完成测量工作后,进行任务验收。
确保测量结果符合项目要求,并满足测量精度要求。
四、任务要求1. 任务时间:根据项目的进度安排,合理确定测量任务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2. 任务人员:根据测量范围和复杂程度,确定合适的测量人员和团队。
确保测量人员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3. 任务安全:在进行测量工作时,要注重安全,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4. 任务报告:完成测量工作后,要及时编写测量报告,包括测量过程、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等内容。
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五、任务风险1. 天气因素:恶劣的天气条件可能会影响测量工作的进行,需要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2. 测量误差:测量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需要通过合理的测量方法和仪器,以及数据处理方法来减小误差。
3. 人员安全:在进行测量工作时,需要注意人员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道路工程测量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某城市X街道改造工程,改造范围为X街道从A路到B路,总长约3公里,宽度约30米。
改造工程主要包括道路平整、排水系统改善、人行道铺设、路灯安装等一系列工程。
为保障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需要对改造区域进行详细的测量,以确定施工的具体位置和范围。
二、测量范围1. 道路平整区域:主要包括道路车辆行驶道路和停车道道路,测量范围为改造区域内整个道路宽度的范围。
2. 排水系统改善区域:包括改造区域内的雨水排水设施、污水排水设施,测量范围为排水系统的布置位置和管道走向。
3. 人行道铺设区域:包括改造区域内的人行道布置位置和尺寸。
4. 路灯安装区域:包括改造区域内路灯的布置位置和高度。
三、测量目的1. 确定施工范围:通过测量确定改造工程的具体范围,以便后续施工人员进行施工。
2. 确定施工位置:通过测量确定各项施工工序的具体位置,包括道路平整、排水系统改善、人行道铺设、路灯安装等。
3. 确定装置尺寸:通过测量确定各项施工的尺寸和位置,以便后续工程的施工。
四、测量方法本工程测量将采用以下方法:1. 道路平整区域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确定道路平整的位置和高程,以完成道路改造施工。
2. 排水系统改善区域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确定排水系统的位置和高程,以便排水系统的改善施工。
3. 人行道铺设区域测量:采用激光测距仪进行测量,确定人行道的尺寸和位置,以便人行道铺设施工。
4. 路灯安装区域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确定路灯的位置和高度,以便路灯的安装施工。
五、测量步骤1. 道路平整区域测量步骤:(1)确定测量起点和终点,编制测量图纸。
(2)安装全站仪,进行道路平整区域的水平和垂直测量。
(3)记录测量结果,制作道路平整区域的测量报告。
2. 排水系统改善区域测量步骤:(1)确定排水系统改善范围,编制测量图纸。
(2)安装全站仪,进行排水系统改善区域的水平和垂直测量。
(3)记录测量结果,制作排水系统改善区域的测量报告。
道路测量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与目标本次道路测量工程旨在为XX市新建道路项目提供准确的测量数据,确保道路施工的精度与质量。
工程范围包括道路全线的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纵横断面测量等。
预期成果应满足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和规范,为道路施工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持。
二、测量准备工作现场踏勘:详细了解道路走向、地形地貌、周边建筑物等情况,为测量工作做好准备。
资料收集:收集相关地图、地形图、已有控制点资料等,为测量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人员组织:组建专业的测量团队,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
三、测量设备与技术设备:采用高精度全站仪、水准仪、测距仪等先进测量设备。
技术:采用现代测量技术,如RTK测量技术、数字化测量技术等,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
四、测量方法与步骤平面控制测量:根据工程需求,设立合适的控制点,采用全站仪进行观测,获取平面坐标数据。
高程控制测量:利用水准仪和测距仪,进行高程测量,获取各控制点的高程数据。
纵横断面测量:沿道路中线进行纵横断面测量,获取道路线形和纵横断面数据。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检查:对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检查,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数据处理:采用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生成测量成果图表和报告。
数据分析: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评估测量成果的质量和精度。
六、质量保证措施设备校准:定期对测量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设备性能稳定可靠。
重复观测:对关键控制点进行重复观测,提高测量成果的可靠性。
质量控制: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对测量数据进行全程监控和审核。
七、安全与环保要求安全教育:对测量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现场安全:遵守现场安全规定,佩戴安全防护用品,确保测量工作安全进行。
环保要求:遵循环保法规,减少测量工作对环境的影响,如合理处理废弃测量器材等。
八、施工配合与协调与施工单位密切配合:与施工单位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确保测量数据及时准确地传递给施工单位。
与设计单位协调:与设计单位保持密切联系,根据设计要求调整测量方案和数据处理。
项目测量任务书一、任务概述本次项目测量任务旨在对某建筑项目进行测量工作,确保项目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本任务书将详细介绍测量的范围、目标和方法,并提供相应的数据和结果。
二、任务范围本次测量任务的范围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 地形测量:测量项目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地势高程等情况,包括地表特征、地形起伏、地势高低等。
2. 建筑测量:测量项目建筑物的尺寸、面积、体积等参数,包括建筑物的平面布局、立面结构、楼层高度等。
3. 环境测量:测量项目周边环境的情况,包括道路、交通、绿化、水域等情况。
4. 基础测量:测量项目基础设施的情况,包括道路、桥梁、管道等的位置、尺寸、高程等参数。
三、任务目标本次测量任务的主要目标如下:1. 确定项目所在地的地形地貌,为后续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2. 确定项目建筑物的尺寸、面积、体积等参数,为建筑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
3. 了解项目周边环境的情况,为项目规划和环境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4. 测量项目基础设施的位置、尺寸、高程等参数,为工程施工和设备安装提供参考。
四、测量方法本次测量任务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1. 野外测量:使用全站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对地形、建筑物、环境等进行实地测量,获取准确的数据。
2. 遥感测量:利用航空摄影、卫星影像等遥感技术获取项目区域的空间信息,辅助测量工作。
3. 文献调查:收集相关地图、图纸、资料等进行分析和比对,获取更全面的测量数据。
五、数据处理与结果1. 数据处理:收集的测量数据将进行仔细的整理和处理,包括数据校正、精度评定等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测量结果:根据测量数据的处理结果,生成相应的测量报告和图纸,包括地形图、建筑平面图、立面图等,为后续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六、安全与保障措施在进行测量工作时,我们将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并采取必要的保障措施,确保测量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七、时间安排本次测量任务预计在XX年XX月XX日开始,预计耗时为XX天。
道路测量的书摘要:一、道路测量概述二、道路测量的主要任务和方法三、道路测量中的关键技术四、道路测量的应用领域五、我国道路测量的发展现状与展望正文:一、道路测量概述道路测量是指在道路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对道路的平面位置、高程、线形、纵断面、横断面等进行精确测量的技术活动。
它是道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道路的规划、设计和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二、道路测量的主要任务和方法1.主要任务:道路测量的主要任务包括确定道路中线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测定道路横断面的几何形状和尺寸、检测道路的线形和纵断面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等。
2.方法:道路测量方法主要包括全站仪测量、GNSS测量、测距仪测量、水准测量、断面仪测量等。
全站仪测量具有测量速度快、精度高、能同时进行三维测量等优点;GNSS测量适用于长距离、大规模的道路测量;测距仪测量适用于中长距离的道路测量;水准测量主要用于测定道路高程;断面仪测量适用于道路横断面测量。
三、道路测量中的关键技术1.数据处理与分析:道路测量数据量大,需采用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以满足道路设计和管理的要求。
2.测量自动化:利用自动化测量设备,如全站仪、GNSS接收机等,提高道路测量的效率和精度。
3.测量软件:采用专业的道路测量软件,如AutoCAD、Civil 3D等,实现道路测量数据的快速采集、处理和可视化。
四、道路测量的应用领域1.道路工程规划与设计:道路测量为道路工程规划与设计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2.道路工程施工与管理:道路测量用于监督施工过程中的道路工程质量,确保道路工程的顺利完成。
3.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道路测量为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支持。
4.道路养护与维修:道路测量有助于及时发现道路病害,为道路养护与维修提供依据。
五、我国道路测量的发展现状与展望1.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道路测量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全站仪、GNSS测量等先进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测量精度与效率不断提高。
第6章道路工程测量概述:公路的勘测设计一般是分阶段进行的,通常按其工作的顺序可划分为可行性研究、初测、定测三个阶段。
道路的初测:初步测量又称踏勘测量,简称初测,根据已经批准的计划任务书和视察报告,对拟定的几条路线方案进行初测,初测阶段的测量工作有导线测量、水准测量和地形测量。
导线测量:初测导线的选点工作是在插大旗的基础上进行的。
导线点的位置应满足以下几项要求:(1)尽量接近线路通过的位置。
大桥及复杂中桥和隧道口附近,严重地质不良地段以及越岭哑口地点,均应设点。
(2)地层稳固,便于保存。
(3)视野开阔,测绘方便。
(4)点间的距离以不小于50m且不大于400m为宜。
(5)在大河两岸及重要地物附近,都应设置导线点。
(6)当导线边比较长时。
应在导线边上加设转点,以方便测图。
导线利用全站仪观测,水平角观测一个测回,一般观测左、右角以便检核。
公路勘测中要求上、下半测回角值相差:高速及一级公路为±20″,二级及以下公路为±60″。
导线边用全站仪往返观测。
公路水准测量公路水准测量的任务是沿着线路设立水准点,测定各水准点的高程,并在此基础上测定导线点和桩点的高程。
前者称为基平测量,后者称为中平测量。
初测阶段,要求每1~2km设立一个水准点,在山区水准点密度应加大,遇有300m以上的大桥和隧道、大型车站或重点工程地段应加设水准点。
水准点应选在离线路100m的范围内,设在未被风化的基岩或稳固的建筑物上,亦可在坚实地基上埋设。
其标志一般采用木桩、混凝土桩或条石等,也可将水准点选在坚硬稳固的岩石上,或利用建筑物基础的顶面作为其标志。
基平测量应采用不低于S3的水准仪用双面水准尺、中丝法进行往返测量,或两个水准组各测一个单程。
读数至mm,闭合差限差为±40 (mm)(L为相邻水准点之间的路线长度,以km计),限差符合要求后,取红黑面高差的平均数作为本站测量成果。
L基平测量视线长度≤150m,满足相应等级水准测量规范要求。
道路测量方案范文道路测量是指对公共道路进行测量和测绘的过程,为城市规划、道路施工、交通管理等提供基础数据和空间信息。
道路测量方案是指在测量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技术和程序等的详细规划和安排。
一、前期准备1.设立测量任务组,明确测量目标、范围和要求,并组织成员进行培训,确保每个成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分析测量区域的地形特点和道路网络的结构,编制测量方案,包括遥感测量、现场测量、数据处理等环节的具体内容和流程。
3.确定测量仪器和设备的种类、规格和数量,并进行校准和检测,确保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二、遥感测量1.遥感数据获取:根据测量目标和范围,选择合适的遥感数据源,如卫星遥感影像、航空遥感影像等,获取所需数据,并对其进行预处理,包括图像配准、镶嵌、大气校正等。
2.遥感数据解译:利用遥感影像解译软件,对道路特征进行提取和分类,如道路宽度、道路等级、道路交叉口等,生成道路线矢量数据和属性信息。
三、现场测量1.控制测量:根据遥感数据生成的道路线矢量数据,选取控制点在现场进行测量,采用全站仪、GPS等设备,进行坐标测量和定位精度控制。
2.页面测量:在测量区域的各个路段,采用全站仪、电子经纬仪等设备进行道路线的详细测量,包括道路中心线、道路宽度、道桥、隧道等。
3.属性测量:除了测量道路线几何属性外,还需要对道路的其他属性进行测量,包括道路名、道路等级、路口数量、交通信号灯等。
四、数据处理1.数据整理:将遥感数据和现场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和汇总,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创建数据库或地理信息系统(GIS),存储和管理测量数据。
2.数据处理: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间的叠加、拓扑关系的建立、属性的提取和统计等,生成关键点、道路线、道路网等可视化图形和统计数据。
3.数据质量检查:对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包括逻辑检查、精度检查等,纠正和修正数据中的错误,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五、成果展示1.地图绘制:根据测量数据和要求,绘制道路地形图、道路分布图、道路密度图等,包括道路线、标志、标线、交叉口等图形元素的绘制。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标题: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过程中不可或者缺的环节,准确的测量工作可以保证道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为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提供指导,匡助工程师们更好地进行测量工作。
一、测量前准备工作1.1 确定测量目的:在进行测量前,需要明确测量的目的,例如道路设计、施工等。
1.2 准备测量工具:包括测距仪、水准仪、全站仪等,确保工具的准确性和完好性。
1.3 制定测量计划:根据测量目的和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测量计划,包括测量路线、测量方法等。
二、测量现场操作2.1 确定基准点:在测量现场确定基准点,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2 进行测量:按照测量计划和方法进行实际测量操作,注意测量过程中的误差和校正。
2.3 记录数据:及时记录测量数据,包括测量点坐标、高程等信息,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3.1 数据处理:对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校正等操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2 数据分析:根据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测量结果,如道路线型、坡度等信息。
3.3 数据报告:将测量结果整理成报告形式,包括测量数据、分析结果等内容,便于后续工作的参考和使用。
四、质量控制与验收4.1 质量控制:在测量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包括数据校核、误差分析等操作,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2 验收工作:对测量结果进行验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对,确保测量结果符合要求。
4.3 整改与完善:根据验收结果进行整改和完善工作,保证测量结果的质量和可靠性。
五、安全注意事项5.1 安全意识:在进行测量工作时,要时刻保持安全意识,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5.2 保护设备:在使用测量工具时,要注意保护设备,避免损坏或者丢失。
5.3 环境保护:在测量现场要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或者破坏。
结论: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准确的测量工作可以保证道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任务书
一、项目题目
湖南城市学院南门公路勘测与施工放样
二、目的要求
团队成员在所给定的区域内独立地完成一条公路的外业勘测工作。
三、项目俯视图
四、主要工作内容
1、高程控制测量(2周)
2、平面控制测量(2周)
3、区域地形图测绘(3周)
4、公路中线详细测设(中平测设、公路横断面测设) (3周)
五、主要步骤和方法
(一)高程控制测量
1、沿线布置水准点;
2、按照四等水准测量方法进行高程控制测量;
3、撰写高程控制测量报告。
(二)平面控制测量
1、沿线布置到导线点(可以与水准点重合);
2、完成图根导线测量。
3、撰写导线控制测量报告
(三)区域地形图测绘
1、测绘区域地形图。
(四)公路选线与定线
1、认真阅读地形图,查清路线带的地形、地物特征,并找出起点、终点以及中间控制点。
2、根据路线起点、终点以及中间控制点,在地形图上进行选线,通过比选,最终确定公路中线的位置。
3、在选定的公路上,测量交点坐标,交点间距、计算出偏角。
(五)公路中线测设
1、根据地形、地物和相关规范的要求确定平面线半径、计算出平曲线要素、公路里程等。
2、按照20米的间距在实地上或地形图上定出各个中桩的位置。
(六)公路中基平测设
1、测量各个中桩的地面高程,依此点绘纵断面地面线;
2、纵断面图设计。
(比例:里程1:2000,高程1:200)。
(七)公路横断面测设
1、测量各个中桩的横断面;
2、绘制横断面地面线。
六、完成项目要求
1、要求综合系统自学基础课、专业课相关知识,依照部颁的有关设计规范,独立完成本项目的具体任务。
2、掌握公路的外业勘测内容及方法,掌握勘测过程中原始资料采集的内容和方法,基本掌握公路勘测的程序与方法。
3、要求能独立、认真地完成项目的内容。
4、所有提交的资料(包括文件和图表)要求按《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用电脑打印,必须是A3图幅,最后全部装订成一册。
5、项目文件必须做好封面(也要求用电脑打印),封面上有项目名称、姓名、专业、指导老师等内容。
七、主要参考资料
1.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8.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9.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10.交通运输部部颁其他技术标准和规范、规程
注:要求以上的规范和标准为最新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