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纺织品常规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1.16 MB
- 文档页数:13
纺织品整理一、名词解释1.★砂洗整理:是通过化学和物理机械作用,使蚕丝织物表面产生一层均匀纤细绒毛的加工工艺。
2.★缩水率:指经规定方法洗涤和干燥后,洗涤前后经向(或纬向)长度的变化与洗涤前长度之比的百分率。
(前-后/前)×100%。
3.★织缩:指纱线长度(L1)与该长度纱线所织成的织物长度(L2)的相对比值。
(L1-L2/L2)×100%。
4.★水洗尺寸变化率:指经规定方法洗涤和干燥后,洗涤后前经向(或纬向)长度的变化与洗涤前长度之比的百分率。
(后-前/前)×100%5.★氯损:N-羟甲基酰胺类整理剂整理的织物在洗涤过程中,如遇NaOCI或水中的有效氯,大部分整理剂都会产生吸氯现象。
吸氯后的整理织物经高温熨烫后便发生不同程度的脆损,称为氯损。
6.★吸氯泛黄:含氮树脂整理的织物在水洗过程中,如遇NaOCI或水中的有效氯会发生吸氯和泛黄现象。
7.★限氧指数:也称极限氧指数,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使材料恰好能保持燃烧状态所需氮氧混合气体中氧的最低浓度。
用LOI表示:LOI=[O2/(O2 +N2)]×100%。
8.★释放甲醛:经N-羟甲基化合物整理的织物,在一定湿度条件下,分解出来的甲醛。
9.★2.游离甲醛:含氮树脂的初缩体整理浴中未与氨基结合的甲醛。
10.★闪点:当物质加热分解所产生足够数量的可燃性气体与明火接触而刚好点燃时的温度。
11.★着火点:如果达到闪光点时可燃性气体能不断地产生,则火燃温度会升高而持续燃烧使物质刚好能达到着火的温度。
12.★轧纹整理:用刻有花纹的轧辊轧压织物,使织物表面产生凹凸花纹的效果。
有轧花和拷花两种类型。
13.★轧光整理:一般分为普通轧光、摩擦轧光、叠层轧光等,都是通过机械压力、温度、湿度的作用,借助于纤维的可塑性,将织物表面压平、纱线压扁,以提高织物表面光泽及光滑平整度。
14.★卫生整理:是通过化学键合、化学粘合、吸附、非极性范德华力结合等作用,使卫生整理剂固着在纤维或织物上,从而使织物获得所需要的抗菌防臭、抑菌、防霉等性能的加工过程。
6、织物的整理(后处理、整理)机织物、针织物及其他各类织物下织机后,须经过染整加工,如练漂、染色或印花整理等工序处理,才能成为投放市场的纺织商品。
在这里讲的整理内容系指织物经漂、染、印加工后为改善和提高织物品质的最后加工整理。
近年来织物的后整理发展迅速,它已以单纯地发挥纤维固有特性和效果不耐久的整理向着运用新型整理剂和设备,赋予织物更优良性能和持久性效果的方向发展,如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在性能与外观上的互仿。
通过后整理使织物获得纤维本身原先并不具备的功能等。
一、织物后整理按其整理目的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个方面(织物整理的目的);织物整理的目的概括起来说就是使织物“完美化”,具体归纳如下:(1)使织物规格化。
使织物门幅整齐,尺寸形态稳定(符合规定标准)如(拉)幅整理,防缩防皱整理和热定型等,称为定性整理。
(2)改善织物手感。
如硬挺整理、柔软整理等。
这类整理可用机械方法、化学方法或三者共同作用处理织物,以达到整理目的。
(3)改善织物外观。
如光泽、度、悬垂性等。
有轧光整理、增光整理以及其他改善织物表面的整理。
(4)其他服用性能的改善(赋予织物的新的特点)。
如阻燃、拒水、化纤织物的亲水性,防静电,防起毛起球等整理。
织物后整理根据上述要求,其加工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机械后整理和化学后整理。
通常将利用湿、热、力(力、压力)和机械作用来完成整理目的加工方法称为一般机械后整理。
而利用化学药剂与纤维发生化学反应,改变织物物理化学性能的称为化学整理,但二者并无截然界线。
例如柔软整理既可籍一般机械整理方法进行。
也要用上柔软剂的方法获得整理效果,但大多数是两种方法同时进行。
上述是按织物整理加工的工艺性质来分的,还有就是按织物整理效果来分。
这种分类方法是以织物保持整理效果的程度来区分的,具体可分为暂时性整理、半耐久性整理和耐久性整理三种。
1、暂时性整理保持织物整理效果时间较短的称暂时性整理,如:轧花整理、上浆整理等。
2、半耐久性整理保持织物整理效果时间居中等水平的称半耐久性整理。
纺织常规知识点总结大全一、纺织基础知识1. 纺织的定义纺织是指用纱或丝等纤维制成的各种织物,包括棉、麻、丝、毛、化纤等各种不同的纤维材料。
2. 纺织的起源纺织是人类最早的手工艺之一,早在史前时代,人类就已经开始使用各种原始的纤维材料,如植物纤维和动物毛发,制作简单的织物和服装。
随着社会的发展,纺织技术也不断进步,从最初的手工纺纱,到后来的机械纺纱和化纤纺纱,纺织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3. 纺织的分类按照纤维材料的不同,纺织可以分为棉纺织、麻纺织、丝织织、毛纺织和化纤纺织等几种类型。
根据不同的用途,纺织可以分为服装纺织、家居纺织、工业纺织等不同的领域。
4. 纺织的生产流程纺织的生产流程主要包括纺纱和织造两个环节。
纺纱是将原料纤维进行加工,制成纱线的过程;织造是将纱线通过织布机等设备,编织成织物的过程。
5. 纺织的基本工艺纺织的基本工艺包括纺纱、纺织、印染等环节。
其中纺纱是将原料纤维进行加工,制成纱线的过程;纺织是将纱线通过织布机等设备,编织成织物的过程;印染是在成品织物上进行印花和染色等装饰处理的工艺。
二、纺织原料1. 棉纤维棉纤维是植物纤维中的一种,是以棉花为原料提炼而成的。
棉纤维质地柔软,吸湿性强,透气性好,穿着舒适,并且具有很好的保暖性能。
因此,棉纺织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2. 麻纤维麻纤维是植物纤维中的一种,主要是指亚麻和黄麻。
麻纤维质地坚韧,耐磨性好,透气性强,适合夏季穿着,可以制成各种服装和家居用品。
3. 丝绸丝绸是由蚕丝、蜘蛛丝等昆虫纤维制成的织物,具有光泽柔软、手感细腻、透气性好等特点。
丝绸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纤维之一,被誉为“纺织之王”。
4. 毛纤维毛纤维主要由羊毛、兔毛、羊驼毛等动物的毛发提炼而成,具有保暖性能好、弹性大、手感柔软等优点,适合制作冬季服装和冷天用品。
5. 化纤化纤是指通过化学方法从石油、天然气、煤等原料中提炼得到的合成纤维。
化纤具有耐磨损、易保养、易加工等特点,适合制作各种工业和家居用品。
纺织品功能整理范文纺织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它们不仅仅是覆盖身体的衣物,还有许多其他的功能。
下面是对纺织品的功能进行整理。
保护功能:纺织品作为衣物,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保护人体。
它们能够遮风挡雨,保护身体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
例如,羽绒服能够保持身体温暖,雨衣能够防止水分进入身体,防晒衣能够防止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等等。
舒适性功能:纺织品的舒适性功能是指它们对人体的舒适感。
不同的纺织品材料具有不同的舒适性能,例如,棉织品柔软透气,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能够让人感到舒适。
而丝绸则具有柔滑细腻的质感,给予人一种轻爽的感觉。
保暖功能:许多纺织品能够提供保暖的功能。
羊毛纺织品、羽绒服等能够保持体温,防止热量散失,提供温暖的感觉。
此外,一些纺织品还加入了特殊的保暖材料,如保暖背心内部加入发热材料等,以提供更好的保暖效果。
透气性功能:透气性是指纺织品对空气的渗透能力。
一些纺织品能够通过细微的孔隙让空气通过,达到通风效果。
这样的纺织品能够保持皮肤的干燥,防止汗液在皮肤上积聚,减少出汗导致的不适感。
吸汗功能:许多纺织品具有吸湿性能,能够吸收汗液,保持皮肤的干爽。
这样的纺织品通常采用天然纤维制成,如棉、麻等。
吸汗功能的纺织品适合夏季穿着,能够减少因汗液引起的不适感。
防紫外线功能:一些纺织品具有防紫外线的功能,能够阻挡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这些纺织品通常采用特殊的材料或添加防晒剂,如防晒服、防晒帽等。
它们能够有效地防止紫外线的照射,保护皮肤免受伤害。
防水功能:防水功能的纺织品通常采用特殊的材料或处理技术使其具有防水性能。
如雨衣、雨鞋等,能够防止水分渗透,保持身体干燥。
除了以上列举的功能外,纺织品还有很多其他的功能,如阻燃、抗菌、防蚊虫等。
这些功能多是通过在纺织品中添加特殊的化学物质或经过特殊的处理工艺实现的。
总而言之,纺织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基本的保护功能到各种特殊的功能,纺织品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舒适。
织物一般整理一、手感整理纺织物的手感与纤维原料,纱线品种,织物厚度、重量、组织结构以及染整工艺等都有关系。
就纤维材料而言,丝织物手感柔软,麻织物硬挺,毛呢织物膨松粗糙有弹性。
本节手感整理仅指硬挺整理与柔软整理。
(一)硬挺整理硬挺整理是利用能成膜的高分子物质制成整理浆浸轧在织物上,使之附着于织物表面,干燥后形成皮膜将织物表面包覆,从而赋予织物平滑、厚实、丰满、硬挺的手感。
硬挺整理也称为上浆整理。
浆料有淀粉及淀粉转化制品的糊精、可溶性淀粉,以及海藻酸钠、牛胶、羧甲基纤维素(CMC)、纤维素锌酸钠、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酸等。
上述浆料也可以根据要求混合使用。
配制浆液时,还同时加入填充剂,用以增加织物重量,填塞布孔,使织物具滑爽、厚实感。
常用滑石粉、高岭土和膨润土等为填充剂。
为防止浆料腐败,还加入苯酚、乙萘酚之类的防腐剂。
色布上浆时应加入颜色相类似的染料或涂料。
用淀粉整理剂上浆后不耐洗涤,只能获得暂时性效果。
采用合成浆料上浆,可以获得较耐洗的硬挺效果。
例如,用醇解度较高、聚合度为1700左右的聚乙烯醇作为棉织物上浆剂,整理后在80℃以下水温洗涤时,有较好的耐洗性,手感也较滑爽、硬挺。
疏水性合成纤维,则以选用醇解度和聚合度较低的聚乙烯醇为宜。
涤棉混纺织物,可采用这两类聚乙烯醇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
用纤维素锌酸钠浆液处理织物,再通过稀硫酸处理,纤维素锌酸钠便分解析出纤维素,沉积在织物表面,可获得耐洗性好、硬挺的仿麻整理效果。
此外,一些热塑性树脂乳液,如聚乙烯、聚丙烯酸的乳液,织物浸乳这类乳液,烘干后在织物表面形成不溶于水的连续性薄膜而牢固附着,随树脂品种不同可赋予织物以硬挺或柔软的手感,合成浆料也可与天然浆料混合应用。
织物上浆整理视上浆料多少及要求采用浸轧式上浆、摩擦面轧式上浆及单面上浆等方法。
织物上浆后一般多用烘筒烘燥机烘干,但应防止产生浆斑或浆膜脱离现象。
单面上浆时织物上的浆料量高,更应考虑防止上述现象产生。
纺织常规知识点总结一、纤维材料1.1植物纤维植物纤维是指从植物中提取的纤维素材料,常见的有棉、亚麻、大麻等。
棉纤维具有吸湿性好、透气性好、手感柔软等特点,是制作夏季服装的理想原料。
亚麻纤维具有光泽好、抗菌性强、透气性好等特点,是高档床上用品的主要原料之一。
大麻纤维具有耐磨性好、强度高、耐候性强等特点,适合用于制作户外装备等。
1.2动物纤维动物纤维是指从动物身上提取的纤维材料,常见的有羊毛、丝绸等。
羊毛具有保暖性好、柔软舒适等特点,是制作冬季服装的主要原料。
丝绸具有光泽好、手感柔滑、透气性好等特点,是高档礼服的主要原料之一。
1.3人造纤维人造纤维是指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的纤维材料,常见的有聚酯、聚酰胺、人造棉等。
聚酯具有耐磨性好、易清洗、防皱性好等特点,适合用于制作户外装备、工装等。
聚酰胺具有强度高、弹性好等特点,适合制作弹性布料、内衣等。
人造棉是一种新型的人造纤维材料,具有舒适性好、吸湿性好、透气性好等特点,是未来纺织品的发展方向之一。
1.4功能纤维功能纤维是指通过特殊加工技术赋予纤维特殊功能的纤维材料,常见的有防紫外线纤维、防菌抗菌纤维、抗静电纤维等。
防紫外线纤维具有抗紫外线、保护皮肤等功能,适合用于户外运动服装、防晒衣等。
防菌抗菌纤维具有抑制细菌生长、减少异味等功能,适合用于内衣、袜子等。
抗静电纤维具有抗静电、不粘毛等功能,适合用于工装、防静电服装等。
二、纺织工艺2.1纺纱纺纱是将原料纤维进行加工处理,使其成为可供织机织造的纱线的过程。
纺纱工艺包括开松、精梳、牵伸、精纺等环节,其中精纺是最终得到的纯净的纱线产品。
不同的纱线产品适用于不同的织机织造工艺,如精梳纱适用于织制高档面料、贴身内衣等,粗纱适用于织制粗布等。
2.2织造织造是将纱线经过织布机的编织过程,形成纺织品的过程。
织机分为水力织机、气力织机、电力织机等,根据不同的织造方式可以得到不同的织物效果。
常见的织造方式包括平纹、斜纹、提花、印花等,每种织造方式都有其特殊的纹理效果。
第六章纺织品常规整理一、概述织物整理:通过物理、化学或物理和化学联合的加工方法,改善织物的外观和内在质量,提高其服用性能或赋予特殊功能的加工过程。
●广义:下机坯布所经过的一切改善和提高品质的处理过程●实践:常将练漂、染色和印花以外的加工过程称为织物整理,多在染整加工后期实施,常称为“印染后整理”整理目的(1) 稳定门幅、降低缩水率、稳定形态。
属于此类整理的有定幅、防缩防皱和热定形等,称为定形整理。
(2) 改善织物手感:如硬挺整理、柔软整理等。
这类整理可采用机械方法、化学方法或二者共同作用处理织物,以达到整理目的。
●(3) 改善织物外观:如光泽、白度、悬垂性等。
有轧光整理、增白整理及其他改善织物表面性能的整理。
●(4) 特种功能整理:如棉织物的阻燃、拒水、卫生整理;化纤织物的亲水性、防静电、防起毛起球整理等。
整理的分类●按照纺织品整理效果的耐久程度,可分为(1)暂时性整理Ÿ纺织品仅能在短时间内保持整理效果,经水洗或在使用过程中,整理效果很快降低甚至消失,如上浆、暂时性轧光或轧花整理等●(2)半耐久性整理●Ÿ整理效果能耐较温和及较少次数的洗涤●(3)耐久性整理●整理效果能耐多次洗涤或较长时间应用而不易消失●如树脂整理、柔软剂柔软整理、耐久性轧光等整理方法●(1)物理机械方法●利用水分、热量、压力、拉力等物理机械作用●如拉幅、轧光、起毛、磨毛、蒸呢、热定形、机械预缩等●(2)化学方法●化学助剂与纤维发生物理或化学结合●如硬挺整理、柔软整理、树脂整理以及阻燃、拒水、亲水整理等●(3)物理机械和化学方法●同时获得上述两种方法的整理效果●如耐久性轧光(轧纹、电光)整理二、机械整理● 2.1 定幅(拉幅)整理存在问题:在加工过程中,织物在湿热状态下受到反复的拉伸和多次中间干燥的环节,织物经向伸长而纬向收缩,尺寸不够稳定,并呈现出幅宽不匀、布边不齐、纬斜及烘筒烘干后产生的“极光”和手感粗糙等原理:利用棉、粘胶、蚕丝、羊毛等吸湿性较强的亲水性纤维,在潮湿状态下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以及利用合成纤维的热塑性,将其门幅缓缓拉宽至规定的尺寸,从而消除部分内应力,调整经纬纱在织物中的形态,使织物的门幅整齐划一,纠正纬斜;同时织物经烘干和冷却后获得较为稳定的尺寸(主要指纬向),符合印染成品规格要求●设备:拉幅机●皮带式:棉织物,定形效果差,很少使用●布铗链式:棉织物,不能超喂处理,处理温度较低,最高90~110●针板式:蚕丝、羊毛和合成纤维及其混纺织物,可进行超喂处理,烘房温度较宽,最高可至200●针板/布铗链两用式:适应上述所有纤维,温度范围50~250●拉幅机一般由给湿、拉幅和烘干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并附有整纬等辅助装置●拉幅只能在一定尺寸范围内进行,过分拉幅将导致织物破损,而且勉强过分拉幅后缩水率也不能达到标准。
第六章纺织品常规整理一、概述●织物整理:通过物理、化学或物理和化学联合的加工方法,改善织物的外观和内在质量,提高其服用性能或赋予特殊功能的加工过程。
●广义:下机坯布所经过的一切改善和提高品质的处理过程●实践:常将练漂、染色和印花以外的加工过程称为织物整理,多在染整加工后期实施,常称为“印染后整理”●整理目的(1) 稳定门幅、降低缩水率、稳定形态。
属于此类整理的有定幅、防缩防皱和热定形等,称为定形整理。
●(2) 改善织物手感:如硬挺整理、柔软整理等。
这类整理可采用机械方法、化学方法或二者共同作用处理织物,以达到整理目的。
●(3) 改善织物外观:如光泽、白度、悬垂性等。
有轧光整理、增白整理及其他改善织物表面性能的整理。
●(4) 特种功能整理:如棉织物的阻燃、拒水、卫生整理;化纤织物的亲水性、防静电、防起毛起球整理等。
整理的分类●按照纺织品整理效果的耐久程度,可分为●(1)暂时性整理Ÿ纺织品仅能在短时间内保持整理效果,经水洗或在使用过程中,整理效果很快降低甚至消失,如上浆、暂时性轧光或轧花整理等●(2)半耐久性整理●Ÿ整理效果能耐较温和及较少次数的洗涤●(3)耐久性整理●整理效果能耐多次洗涤或较长时间应用而不易消失●如树脂整理、柔软剂柔软整理、耐久性轧光等整理方法●(1)物理机械方法●利用水分、热量、压力、拉力等物理机械作用●如拉幅、轧光、起毛、磨毛、蒸呢、热定形、机械预缩等●(2)化学方法●化学助剂与纤维发生物理或化学结合●如硬挺整理、柔软整理、树脂整理以及阻燃、拒水、亲水整理等●(3)物理机械和化学方法●同时获得上述两种方法的整理效果●如耐久性轧光(轧纹、电光)整理二、机械整理● 2.1 定幅(拉幅)整理●存在问题:在加工过程中,织物在湿热状态下受到反复的拉伸和多次中间干燥的环节,织物经向伸长而纬向收缩,尺寸不够稳定,并呈现出幅宽不匀、布边不齐、纬斜及烘筒烘干后产生的“极光”和手感粗糙等●原理:利用棉、粘胶、蚕丝、羊毛等吸湿性较强的亲水性纤维,在潮湿状态下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以及利用合成纤维的热塑性,将其门幅缓缓拉宽至规定的尺寸,从而消除部分内应力,调整经纬纱在织物中的形态,使织物的门幅整齐划一,纠正纬斜;同时织物经烘干和冷却后获得较为稳定的尺寸(主要指纬向),符合印染成品规格要求●设备:拉幅机●皮带式:棉织物,定形效果差,很少使用●布铗链式:棉织物,不能超喂处理,处理温度较低,最高90~110●针板式:蚕丝、羊毛和合成纤维及其混纺织物,可进行超喂处理,烘房温度较宽,最高可至200●针板/布铗链两用式:适应上述所有纤维,温度范围50~250●拉幅机一般由给湿、拉幅和烘干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并附有整纬等辅助装置●拉幅只能在一定尺寸范围内进行,过分拉幅将导致织物破损,而且勉强过分拉幅后缩水率也不能达到标准。
●通过拉幅可以消除织物部分内应力,调整经纬纱在织物中状态,使织物幅宽整齐划一,纬向获得较为稳定的尺寸。
●配备有整纬器的拉幅机还可以纠正前工序造成的纬斜。
含合成纤维的织物需在高温时定幅。
2.2 轧光、电光和轧纹整理●均属改善织物外观的机械整理●轧光、电光:增进织物光泽为主●轧纹:使织物具有凹凸花纹的立体效果●棉织物不显示出良好光泽:表面不太平滑,纱线起伏较大,表面有纤毛,对光线呈漫反射●通过机械压力、温度、湿度的作用,借助于纤维的可塑性,使织物表面压平,纱线压扁,纤毛压伏,以提高织物表面光泽及光滑平整度。
●加工历史长,加工工艺简单,产品风格独特●只是利用机械加工,效果不持久。
一经下水洗涤,光泽花纹等都将消失。
如与树脂整理联合加工,即可获得耐久性轧光、电光、轧纹整理。
(1)轧光整理●轧光机主要由重叠的软硬辊筒组成,辊筒数目分2~10根不等,可根据不同整理要求,确定软硬辊筒数量与排列方式。
织物穿绕经过各辊筒间轧点,即可烫压平整而获得光泽。
●轧光时硬辊筒加热温度为80~110℃,温度愈高光泽愈强,冷轧时织物仅表面平滑,不产生光泽。
●织物经过给湿后平幅通过轧光机,经湿热压作用,使织物光泽增加,手感柔软●叠层轧光●五辊以上轧光机,如配备一组6~10套导辊的导布架,即可选行叠层轧光,利用织物多层通过同一轧点相互压轧,使纱线圆匀,纹路清晰,手感柔软,有似麻布光泽,●摩擦轧光●是利用轧光机上摩擦辊筒的表面速度与织物在机上运转时线速度的差速作用。
●在三辊摩擦轧光机上,上面的摩擦辊一般比下面的两根辊筒超速30%~300%,利用摩擦作用使织物表面磨光,同时将织物上交织孔压没并成一片(如纸状),可以给予织物很强的极光,布面极光滑,手感硬挺,类似蜡光纸,也常称作油光整理。
织物轧光时应控制织物含水率为10%~15%。
●(2)电光整理●电光机是用表面刻有一定角度和密度斜纹线的硬质钢辊和另一根有弹性的软辊组成。
●硬辊内部可以加热,在加热及一定含湿条件下轧压织物,在织物表面压出平行而整齐的斜纹钱,从而对入射光产生规则的反射,获得如丝绸般的高光泽表面。
●电光硬辊筒表面斜线密度因纱的粗细而异,纱支细的织物宜用较大密度,以8~10根/mm斜线为最普遍。
●刻纹线的斜向应与织物表面上主要纱线的捻向一致。
Ÿ横贡缎织物后整理多经过电光整理。
●(3)轧纹整理●轧纹硬辊表面刻有阳纹花纹,软辊则刻有与硬辊相对应的阴纹花纹,两者互相吻合。
●分为轧花和拷花●织物通过刻有对应花纹的软硬辊,在湿、热、压力作用下,产生凹凸花纹。
●轻式轧纹机亦称为拷花机,硬辊为印花用紫铜辊,软辊为丁腈橡胶辊筒(主动辊筒),拷花时硬辊刻纹较浅,软辊没有明显对应的阴纹,拷花时压力也较小,织物上产生的花纹凹凸程度也较浅,有隐花之感。
2.3 防缩整理●纺织品如果在松弛状态下落水和洗涤后,织物的经纬向发生明显的收缩,这种现象称为缩水。
●通常以织物按试验标准洗涤前后的经向或纬向的长度差,占洗涤前长度的百分率来表示该织物经向或纬向的缩水率。
●分为经向和纬向缩水率●湿处理反复多次,第一次湿处理的缩水率最大(称为初次收缩率),以后再经多次洗涤,后续收缩率较少●缩水导致纺织品的变形和走样,影响服用性能2.3.1 织物缩水机理●(1)纤维吸湿溶胀呈现各向向异性●纤维吸湿性越强,各向异性越明显●如棉纤维充分吸湿后,当纤维中无内应力时,其长度增加1%~2%,直径则增加20%~23%●(2)纤维在纺丝成型、纺纱、织造和染整加工工程中,受外力拉伸,形成高度取向的分子构象,水分子削弱了大分子链段之间的作用力,长度发生回缩●捻度越高,紧密程度随之增高,纱的直径增大显著,纱收缩越多。
●(3)纱线溶胀和长度收缩●纤维吸湿导致直径增大,受加捻作用,绕纱轴半径增加,纱线长度缩短●(4)织缩的改变●织缩是指纱线长度与该长度纱线所织成织物长度的相对比值●纱线在构成织物组织时的屈曲起伏,是产生织缩的原因●纱线在织物中屈曲越多、屈曲波越大,织物的织缩越大●纱线吸湿后,直径增大,屈曲波增大,织缩增加,织物长度和幅宽缩小。
●织物缩水是纤维。
纱线、织物三部分变化共同构成的。
●织物织缩是造成织物大幅度缩水的主要原因,织缩变化的动力来源是纤维的溶胀和松弛。
●织物经润湿再干燥后,曾经因吸湿膨胀的纤维与纱线恢复到原来粗细,但由于纤维间、纱线间摩擦阻力关系,织物仍将保持收缩时的状态,所以经过浸湿后自然干燥的织物,其面积往往缩小,厚度增加,表面不平。
●对于一般织物来说,由于染整加工中经向常受张力而伸长,织缩减小,因此印染成品的经向缩水率常较大。
当经纱由于拉伸处于较挺直状态时,将迫使纬纱增加弯曲程度来围绕经纱,造成纬向织缩增大。
织物中纬纱长度是一定的,因此只有幅宽变窄以适应此变化,若织缩过大,以后且经定幅拉至成品幅宽也不能保持稳定,将会造成纬向缩水率增大。
2.3.2 防缩整理方法●(1)定形法●通过消除内应力或纱线间粘连达到防缩目的●棉及棉型织物可通过“丝光”或“树脂整理”获得●丝光可以改变纤维聚集态结构,调整织物内应力分布,释放内应力,使织物获得稳定的尺寸。
但丝光后织物应避免再经历过强的张力作用。
●树脂整理在纤维大分子链段之间形成稳定交联,因内应力造成的缩水明显降低,同时,封闭部分羟基,降低纤维吸湿性,各向异性下降。
(2)机械预缩法●主要是解决经向缩水问题,使织物纬密和经向织缩调整到一定程度而使织物具松弛结构。
经过机械预缩的织物,不但“干燥定形”形变很小,而且在润湿后,由于经纬间还留有足够余地,这样便不会因纤维溶胀而引起织物的经向长度缩短,也就是消除织物内存在着的潜在收缩,使它预先缩回,这样便能降低成品的缩水率。
●工作原理●关键部件是具有一定弹性和厚度的橡胶毯或毛毡。
●具有一定厚度的弹性材料在弯曲变形时,弯曲内外两侧将出现外侧拉伸、内侧压缩的形变●如果使织物紧贴于弹性材料表面,则织物会随着橡胶毯的变形而被拉伸或被压缩●若只利用其压缩效应,则实现对织物的预缩作用●织物上的水分和适当温度可增加纤维的可塑性,增进对织物的压缩作用●含湿棉织物紧贴在橡胶毯表面,将随其发生形变,使织物受到压缩,织物纬纱密度增加、经向收缩。
●a处橡胶毯伸长,到两辊相接触处,开始变为压缩●p处橡胶毯受压有微小伸长,随着轧延作用消失,产生回缩,使织物紧压于承压辊,并带动织物回缩。
●橡胶毯离开承压辊时,织物必须立即远离,以防被拉伸。
●Ÿ(3)松弛水洗法●Ÿ通过水洗松弛过程促使织物预缩,是加工水洗布类产品常用手段●Ÿ设备:溢流式喷射染色机、转鼓式工业洗衣机●Ÿ(4)松式柔软整理机●Ÿ利用高压气体的冲击和驱动力,对织物纤维进行机械的甩打和膨化处理,产生揉搓作用,结构变得疏松。
ŸAIRO-1000型3.手感整理——柔软整理●Ÿ手感整理根据不同用途可分为柔软整理(内衣等)和硬挺整理(领衬等)●Ÿ柔软整理可以改变纺织品的手感,使产品柔软而更具舒适性和时尚感。
●Ÿ成为影响纺织品销售的主要因素之一●Ÿ天然纤维具有天然的柔软性,但在染整加工过程中,油蜡去除和纤维损伤,织物粗糙、光泽萎暗●Ÿ合成纤维手感差,经过高温热定形,手感更加粗糙●Ÿ所有纺织品在后整理时都要进行柔软整理分为机械整理和化学柔软整理●(1)机械柔软整理方法:●松弛织物结构,织物预缩机、AIRO-1000型●多次屈曲和轧压降低织物的刚度,轧光机●增加织物表面的丰满度和蓬松度,磨毛机和起绒机等●(2)化学整理的方法主要有柔软剂、砂洗和生物酶处理3.1 柔软剂的柔软整理●(1)柔软机理●织物柔软性与摩擦系数的关系很大●织物纤维摩擦系数可分为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
●静摩擦系数低,意味着纤维或织物握在手中时,用很小的力就能使纤维之间开始滑动●动摩擦系数低,则表示对维持纤维或织物滑动所需的力越小,获得柔软和平滑的手感●柔软性的改善与降低静摩擦系数的关系更大。
●平滑作用主要是降低纤维之间的动摩擦系数●柔软作用是指在降低纤维之间的动、静摩擦系数的同时,更多地降低静摩擦系数●(2)柔软剂种类●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过去常用于纤维素纤维织物,现已很少使用●阳离子应用较广泛,主要用于纤维素纤维、羊毛、蚕丝和合成纤维,有一定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