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基础-立体构成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37
立体构成基本型
立体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之一,它研究的是三维空间中的形体组合与构成。
在立体构成中,基本型是指最基础、最简单的几何形态或抽象形态,这些基本型是构筑复杂立体结构的基础元素。
常见的立体构成基本型包括:
1.立方体(Cube):具有六个正方形面的三维形状。
2.球体(Sphere):所有点到中心的距离相等的三维圆形物体。
3.圆柱体(Cylinder):由一个矩形绕其一边旋转形成的立体图形,
有上下两个圆形底面和一个侧面。
4.圆锥体(Cone):由一个三角形或扇形绕其一直线边旋转而成,
有一个圆形底面和一个逐渐变小直至汇成一点的侧面。
5.棱柱(Prism):由一个多边形沿一条与其不平行的直线旋转而成,
有两个相同的多边形底面和多个侧面。
6.棱锥(Pyramid):由一个多边形沿着一个顶点向远离该顶点的方
向延伸形成的一系列射线旋转而得,有一个多边形底面和多个斜面最终汇聚于一个顶点。
除了以上几何体外,还有其他更复杂的立体构成基本型,如椭圆柱、椭圆锥、环状体等。
通过对这些基本型的研究、切割、组合、变形等手法,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立体造型,为设计师提供无限的设计灵感和表现手段。
立体构成是研究空间立体造型的学科,是进行立体设计的专业基础,通过立体构成的学习和训练去了解和掌握立体造型的构成方法,认识到立体设计中形式美规律,从而提高其设计能力和审美能力。
从总的划类可分为点材、线材、面材、块(体)材构成。
二、立体构成的构成要素空间:物理空间——实空间心理空间——虚空间形态:基本要素:点、线、面、体色彩:三度空间的物质形态的表面色彩。
应用:物质材料的本色。
人为处理的色彩肌理:材料表面的纹理。
构造组织给人们的心理感知反映。
1.形态的本质分类立体构成中,形态元素的研究很重要。
形态不等于形状,它是指立体物的整个外貌,由无数个角度、体面形成的形状,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概念体。
如果对自然界各种形态详加注意,从微观到宏观,还涉及到造型与环境之间的空间形态关系。
形态的分类分为自然形态和人工形态两方面。
2.形态的空间意识什么是形态的空间意识?立体构成中除了造型形态的实体之外,还有一种虚拟的空间形态。
这种空间形态几乎涉及一切艺术设计领域。
中国古代老庄哲学中就十分¡空¡¡无¡的美学观念,认为“无”形比有形更富有表现力。
中国古典建筑中最讲究通透,这种内外合一把建筑的实体与空间自然融合的方式,可以丰富空间的层次和对景物的情思。
3.形态的构成元素a. 点的元素点是立体构成中最基本的元素,它具有求心性和醒目性,在视觉艺术信息的传达中总是先取得心理的表象。
点的体积有大有小,形状多样,排列成线,放射成面,堆积成体。
点的空间表现:空为虚,实为体,两点含线,三点含面,四点含体。
b.线的元素立体构成中线的语言是非常丰富的。
就线的形态而言有粗细、长短、曲直、弧折之分;断面又有圆、扁、方、棱之别;线的材质感觉上有软硬、刚柔,光滑、粗糙的不同;从构成的方法看有垂直构成、交叉构成、框架构成、转体构成、扇形构成、曲线构成、弧线构成、乱线构成、回旋构成、扭结构成、缠绕构成、波状构成、抛向构成、绳套构成等。
立体构成设计知识点总结立体构成设计是指通过巧妙地运用形状、空间、色彩等元素,创造出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的设计效果。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一些关于立体构成设计的知识点,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设计技巧。
一、构成元素1. 形状:形状是立体构成设计的基本元素之一。
通过使用不同的形状,可以创造出不同的层次感和立体效果。
常见的形状有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设计师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形状进行组合和排列。
2. 空间:空间感是立体构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因素。
通过合理运用正、负空间的概念,可以使设计作品看起来更加立体和有层次感。
正确把握空间的运用,可以使设计作品更加吸引人的眼球。
3. 色彩:色彩对于立体构成设计非常重要。
通过善于运用颜色的对比和层次,可以使设计作品更有立体感。
同时,色彩的运用还可以起到引导视线、强化层次的作用。
二、构成原则1. 对比:对比是立体构成设计中常用的原则之一。
通过对比不同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可以产生明显的层次感和对比效果,使设计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2. 重复:重复是另一个常用的构成原则。
通过重复相同的元素,可以使设计作品看起来更有统一感和连贯性,同时也可以强化所要表达的主题和信息。
3. 接近:接近是指将相似的元素放置在一起,创造出视觉上的一致性和融合感。
通过接近的原则,可以使设计作品看起来更加和谐和平衡。
三、构成技巧1. 透视:透视是立体构成设计中常用的技巧之一。
通过合理运用透视原理,可以使设计作品具有立体感和深度感,给人一种空间延伸的效果。
2. 叠加与重叠:通过叠加和重叠不同的元素,可以创造出立体感和层次感。
这种技巧常用于平面设计、立体模型等领域。
3. 阴影与光影:阴影与光影的处理对于立体构成设计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地运用阴影和光源,可以制造出晕染、明暗对比等效果,增加设计作品的层次感。
四、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立体构成设计,以下是一个案例分析:假设我们要设计一张广告海报,宣传一款新的汽车。
基础-立体构成讲义2011年内部版本1.概论1.1设计基础的产生和发展设计基础是由20世纪初现代主义设计教育的发展而出现的。
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影响了当代设计和设计教育并为后续设计发展奠定了基础。
现代主义主要特征是:1)功能主义特征。
2)形式上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
3)具体设计上重视空间的考虑,特别强调整体设计考虑,强调以模型为中心的设计规划。
4)重视设计对象的费用和开支,把经济问题放到设计中,从而达到实用、经济的目的。
构成现代主义设计的主要团体有:基础-立体构成讲义2011年内部版本1、1919-1933年德国建立的包豪斯设计学院标志着现代设计的诞生,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豪斯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
代表人物是格罗佩斯、伊顿、康定斯基、莫霍里·纳吉、阿尔伯斯。
2、荷兰风格派。
荷兰风格派又称新造型主义画派,于1917~1928年由蒙德里安等人在荷兰创立。
其绘画宗旨是完全拒绝基础-立体构成讲义2011年内部版本使用任何的具象元素,只用单纯的色彩和几何形象来表现纯粹的精神。
其特点是:1)把传统的建筑、家具和产品设计、绘画、雕塑的特征完全剥除,变成最基本的集合结构单体,或者称为元素。
2)把这些几何结构单体进行结构组合,形成简单的结构组合,但在新的结构组合当中,单体依然保持相对独立性和鲜明的可视性。
3)对于非对称行的深入研究于运用。
4)非常特别地反复应用横纵几何结构和基本原色和中性色。
代表人物是蒙德里安、凡·杜斯伯格、里特威尔德。
3、俄国构成主义。
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又名结构主义;发展于1913~20年代。
构成主义是指由一块块金属、玻璃、木块、纸板或塑料组构结合成的雕塑。
强调的是空间中的势(movement),而不是传统雕塑着基础-立体构成讲义2011年内部版本重的体积量感。
构成主义接受了立体派的拼裱和浮雕技法,由传统雕塑的加和减,变成组构和结合;同时也吸收了绝对主义的几何抽象理念,甚至运用到悬挂物和浮雕构成物,对现代雕塑有决定性影响。
出版稿件摄质量章第一章计算机辅助室内设计的基本原理节第一节计算机辅助设计与。
小节一、室内设计的。
小标题1.小要点要求:(1)正文中小点①正文计算机辅助室内设计的基本原理计算机辅助室内设计的基本原理计算机辅助室内设计的基本原理计算机辅助室内设计的基本原理计算机辅助室内设计的基本原理立体构成(工业设计基础课程教材)(草稿)目录概述 (1)第一节构成的概念及其分类 (1)一、构成的起源 (1)二、“构成”的定义 (1)三、构成的分类 (2)第二节立体构成的概念 (2)第三节《立体构成》的教学目的 (3)第四节立体构成的特征 (4)一、无框架 (4)二、力感 (4)三、有光影 (4)四、“四次元”性(亦可谓“四维”性) (4)第五节立体构成与设计 (5)第一章立体构成的要素 (6)第一节立体的本质 (6)第二节实体与虚体 (6)一、实体的种类 (7)二、虚体的种类 (7)第三节形态与形态要素 (8)一、形态的分类 (8)二、形态的基本要素 (9)第四节立体构成的美学原则 (12)一、主次与重点 (12)二、比例与尺度 (12)三、稳定与均衡 (13)五、节奏与韵律 (14)第二章立体构成的材料 (16)第一节材料的种类 (16)一、主要用于主体的材料 (16)二、主要用于辅助的材料 (17)三、主要用于连接的材料 (17)第二节材料的加工方法 (17)一、减切加工 (17)二、连接加工 (17)三、变形加工 (18)四、材料的后处理 (18)第三章面材构成 (19)第一节从平面到半立体的构成 (19)第二节面材的立体构成 (22)一、面材的插接构成 (22)二、面材的曲面构成: (22)三、面材的仿生构成 (24)第四章线材的立体构型 (26)第一节认识线材 (26)一、线材 (26)二、线材的种类 (26)三、线材在立体造型中的重要作用 (27)第二节线材的立体构型 (27)一、软质线材的立体构型 (27)第五章体(块材)的立体构成 (30)第一节块材的种类 (30)一、角块(体) (30)二、方块(体) (30)三、球块(体) (30)第二节块材的构成 (31)一、块材的部位变化 (31)二、块材的组合构成 (32)第六章综合立体构成 (34)第一节形体的综合 (34)一、线、框组合 (34)二、线与面组合 (34)三、线与块的组合 (34)四、面与块的组合 (35)第二节材料的综合 (35)一、硬质综合 (35)二、软质综合 (35)三、异材综合 (36)第三节空间的综合 (36)一、空间维度的组合 (36)二、静动空间的组合 (36)三、环面空间的组合 (36)第七章立体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37)主要参考文献 (38)概述第一节构成的概念及其分类一、构成的起源“构成”一词来源于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它是指一种基本的设计思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