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学知识总结及公式
- 格式:doc
- 大小:215.50 KB
- 文档页数:2
电学知识点公式总结电学是研究电荷、电流、电场、电势和电磁感应等现象的一门学科。
它包括电场、电流、电路、电磁感应等多个内容,其中包含了很多重要的公式。
本文将从电场、电流、电路和电磁感应等方面,总结一些重要的公式,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一、电场1. 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点电荷q在距离r处产生的电场强度E为:E = k * q / r^2其中,k为电场常数,k = 8.99 * 10^9 N·m^2/C^2。
2. 均匀带电直线产生的电场均匀线电荷密度λ产生的电场强度E为:E = k * λ / r其中,r为距离线电荷的距离。
3. 均匀带电圆环产生的电场均匀圆环产生的电场强度E为:E = k * Q * z / (z^2 + R^2)^(3/2)其中,Q为圆环的总电荷量,R为圆环的半径,z为距离圆环轴线的垂直距离。
4. 均匀带电球面产生的电场均匀球面电荷密度σ产生的电场强度E为:E = k * σ / r其中,σ为球面的电荷密度,r为距离球心的距离。
二、电流1. 电阻定律电流I和电阻R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欧姆定律表示:I = U / R其中,U为电压,R为电阻。
2. 电阻的串并联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关系如下:串联:R = R1 + R2 + ...并联:1/R = 1/R1 + 1/R2 + ...3. 电功率公式电功率P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P = U * I = I^2 * R = U^2 / R其中,U为电压,I为电流,R为电阻。
4. 瞬时功率电路中瞬时功率P(t)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P(t) = U(t) * I(t)其中,U(t)为瞬时电压,I(t)为瞬时电流。
三、电路1.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和电流分配串联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分配关系如下:U = U1 + U2 + ...I1 = I2 = ... = I并联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分配关系如下:U1 = U2 = ... = UI = I1 + I2 + ...2. 电容器充放电电容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充电:U(t) = U0 * (1 - e^(-t/(RC)))I(t) = U0 / R * e^(-t/(RC))放电:U(t) = U0 * e^(-t/(RC))I(t) = -U0 / R * e^(-t/(RC))其中,U(t)为瞬时电压,I(t)为瞬时电流,U0为最大电压,R为电阻,C为电容,t为时间。
高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一、电荷与电场1. 电荷的性质- 电荷是物质的一种基本性质,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 电荷的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电荷的总量是恒定的。
2. 库仑定律- 描述了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 公式:$F = k \frac{|q_1 q_2|}{r^2}$,其中 $F$ 是力,$k$ 是库仑常数,$q_1$ 和 $q_2$ 是电荷量,$r$ 是两点电荷之间的距离。
3. 电场- 电场是电荷周围存在的力场,可以用电场线表示。
- 电场强度 $E$ 定义为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力,公式为 $E = \frac{F}{q}$。
4. 电势能与电势- 电势能是电荷在电场中由于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 电势是电势能与电荷量的比值,公式为 $V = \frac{U}{q}$。
5. 电容器- 电容器是一种存储电荷和电能的器件。
- 电容 $C$ 定义为单位电压下电容器存储的电荷量,公式为 $C = \frac{Q}{V}$。
二、直流电路1. 欧姆定律- 描述了电阻、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公式为 $V = IR$,其中$V$ 是电压,$I$ 是电流,$R$ 是电阻。
2. 串联与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中,电阻器一个接一个地连接,电流相同。
- 并联电路中,电阻器并排连接,电压相同。
3. 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电路中任意节点的电流之和为零。
-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电路中任意闭合回路的电压之和为零。
4. 电阻的计算- 串联电阻的总电阻为各个电阻之和。
- 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倒数之和。
三、电磁学1. 磁场- 磁场是由运动电荷产生的,可以用磁力线表示。
- 安培定律描述了电流和磁场之间的关系。
2. 电磁感应-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变化的磁场会在导体周围产生电动势。
-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试图抵消磁场变化的效果。
3. 交流电- 交流电(AC)是电流和电压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 交流电的峰值、有效值和频率是描述交流电特性的重要参数。
初三电学知识点总结一、电荷与电场1. 电荷:物质的基本性质之一,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2. 元电荷:电荷的基本单位,所有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3. 库仑定律:描述两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定律,公式为 $F = k\frac{|q_1 q_2|}{r^2}$,其中 $F$ 为作用力,$k$ 为库仑常数,$q_1$ 和 $q_2$ 为两电荷量,$r$ 为两电荷间距离。
4. 电场:电荷周围存在的特殊物质,对电荷产生作用力。
5. 电场强度:描述电场强弱的物理量,公式为 $E = \frac{F}{q}$,其中 $E$ 为电场强度,$F$ 为电场力,$q$ 为试探电荷。
6. 电场线:形象描述电场分布的曲线,从正电荷出发指向负电荷。
二、电路基础1. 电路:由电源、导线和负载组成的闭合路径,电流通过电路传输电能。
2. 电源:提供电压的装置,如电池、发电机等。
3. 导线:传输电能的介质,通常由金属制成。
4. 负载:消耗电能的设备,如灯泡、电机等。
5. 电流: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形成的物理量,单位为安培(A)。
6. 电压:电势差,驱动电荷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单位为伏特(V)。
7. 电阻: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量,单位为欧姆(Ω)。
三、欧姆定律1. 欧姆定律:描述电阻、电流和电压之间关系的基本定律,公式为$V = IR$,其中 $V$ 为电压,$I$ 为电流,$R$ 为电阻。
2. 串联电路:电阻或其他元件首尾相连形成的电路,电流相同,电压分配与电阻成正比。
3. 并联电路:电阻或其他元件头尾相接形成的电路,电压相同,电流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四、电能与电功1. 电能:电能是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所做的功,单位为焦耳(J)。
2. 电功:电流通过导体时所做的功,公式为 $W = UIt$,其中$W$ 为电功,$U$ 为电压,$I$ 为电流,$t$ 为时间。
3. 电功率:单位时间内电能转换的速率,公式为 $P = UI$,其中$P$ 为电功率。
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知识点及公式总结1、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在串联、并联电路的中的规律:(☆☆☆☆☆) 电流:◆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I=I 1=I 2◆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I 1+I 2并联电路分流,该支路电流的分配与各支路电阻成反比。
即:1221R RI I = I 1R 1=I 2R 2 电压:◆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电源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U=U 1+U 2串联电路分压,各用电器分得的电压与自身电阻成正比。
即: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和电源电压相等。
U=U 1=U 2电阻:◆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总电阻要比任何一个串联分电阻阻值都要大。
(总电阻越串越大)R=R 1+R 2◆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分电阻的倒数和。
总电阻要比任何一个并联分电阻阻值都要小。
(总电阻越并越小)R=R 1R 2/R 1+R 2(上乘下加)或: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的电阻倒数之和。
即:◆因此几个电阻连接起来使用,要使总电阻变小就并联;要使总电阻变大就串联。
◆如果n 个阻值都为 R 0 的电阻串联则总电阻R=nR 0◆如果n 个阻值都为 R 0 的电阻并联则总电阻 R=R 0/n电功:◆串联电路:总电功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之和。
即:W 总=W 1+W 2+…Wn电流通过各个用电器所做的电功跟各用电器的电阻成正比,即:2121R RW W =◆并联电路:总电功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之和。
即:W 总=W 1+W 2+…Wn电流通过各支路在相同时间内所做的电功跟该支路的电阻成反比。
即:1221R RW W = 电功率:◆串联电路:总电功率等于各个用电器实际电功率之和。
即:P 总=P 1+P 2+…P n各个用电器的实际电功率与各用电器的电阻成正比,即:◆并联电路:总电功率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
即:P 总=P 1+P 2+…P n各支路用电器的实际电功率与各个支路的电阻成反比。
物理电学公式归纳总结在物理学中,电学是一个重要的分支,研究电荷、电场、电流、电势等与电有关的现象和性质。
电学公式是描述电学现象的数学表达式,它们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电学问题。
本文将对常见的物理电学公式进行归纳总结,以供参考和学习。
一、电荷和电场1. 库仑定律库仑定律描述了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电力相互作用。
其数学表达式为:F = k * (q1 * q2) / r^2其中,F表示电力的大小,k是库仑常数,q1和q2分别是两个点电荷的电量,r是它们之间的距离。
2. 电场强度电场强度描述了电场中电荷所受到的力的大小。
它的定义是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所受到的力的大小。
电场强度与电荷和距离的关系可以由库仑定律推导得到:E = k * q / r^2其中,E表示电场强度,k是库仑常数,q是电荷的大小,r是距离。
3. 电场线密度电场线密度表示单位长度上电场线的数量。
它定义为:λ = dN / ds其中,λ表示电场线密度,dN是长度为ds的电场线上的电荷数。
二、电势和电势能1. 电势差电势差描述了电场中两点之间的电势能差异。
电势差的定义是单位正电荷从一个点移动到另一个点所做的功。
其数学表达式为:VAB = -∫E • dl其中,VAB表示A点到B点的电势差,E表示电场强度,dl表示位移矢量。
2. 电势能电势能是电场对电荷所做的功。
电势能可以通过电势差来计算:ΔU = q * ΔV其中,ΔU表示电势能的改变,q表示电荷的大小,ΔV表示电势差。
3. 电势电势是在电场中某一点单位正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
电势可以通过电势差进行计算:V = -∫E • dl其中,V表示电势,E表示电场强度,dl表示位移矢量。
三、电流和电阻1.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I = V / R其中,I表示电流,V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2. 功率功率是单位时间内所消耗或产生的能量。
电路中的功率可以通过电流和电压来计算:P = V * I其中,P表示功率,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初中物理总复习――电学知识总结及公式Q=ne e =1、610-19C电子数n n=通过各处的电量都相等。
即:Q=Q1=Q2=…=Qn通过干路中的电量等于各支路电量之和,即Q总=Q1+Q2+…+Q n电流(I)安培(A)毫安( mA )1A=103mA=106 uA国际主单位安培(A)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电量的多少。
I=1安培=Q=I t(I c=1AIS)t=(IS=)工具:电流表安培表--0-0、6A 0-3A使用方法:1、须与电器串联使用。
2。
电流须从“+”进,“-”出。
3。
不能测超量程的电流。
4。
估计不出电流大小可用最大量程试触法试测。
1、测串联电路中的电流2、测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
即:I=I1=I2=I3…=I n1、干路中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即:I=I1+I2+I3…+I n2、并联分流,该支路电流的分配与各支路电阻成反比。
即:I1R1=I2R2电压(U)千伏(Kv)伏(V)毫伏(mV)1kV=103V=106mv=109uv国际主单位伏特(V)电压是电源正负极间电势的差值、是使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U=1伏特=W=UQ(1J=1V1C)Q=(1C=)工具:电压表(伏特表)0-3V, + -0-1、5V。
-------使用方法:1、须知并联在电路中使用。
2、可直接接在电源两极测电源电压。
3、电流须从“+”进,从“-”出。
4、不能测超量的电压。
5、估计不出电压大小时可用试触法试测。
测串联电路中L1L2的电压V1测L1V2测L2测并联电路中的电压V测L1L2和电源电压1、总电压等于各个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即U总=U1+U2+…Un2、串联分压,各用电器分得的电压与自身电阻成正比。
即1、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干路中无电器)。
即:U总=U1=U2=…Un电阻(R)兆欧(MΩ)千欧(KΩ)欧姆(Ω)1MΩ=103KΩ=106Ω国际主单位欧姆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
电学知识点及公式总结1、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在串联、并联电路的中的规律:电流:◆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I=I 1=I 2◆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I 1+I 2并联电路分流,该支路电流的分配与各支路电阻成反比。
即:1221R RI I = I 1R 1=I 2R 2 电压:◆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电源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U=U 1+U 2串联电路分压,各用电器分得的电压与自身电阻成正比。
即: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和电源电压相等。
U=U 1=U 2电阻:◆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总电阻要比任何一个串联分电阻阻值都要大。
R=R 1+R 2◆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分电阻的倒数和。
总电阻要比任何一个并联分电阻阻值都要小。
R=R 1R 2/R 1+R 2(上乘下加)或: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的电阻倒数之和。
即: ◆因此几个电阻连接起来使用,要使总电阻变小就并联;要使总电阻变大就串联。
◆如果n 个阻值都为 R 0 的电阻串联则总电阻R=nR 0◆如果n 个阻值都为 R 0 的电阻并联则总电阻 R=R 0/n电功:◆串联电路:总电功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之和。
即:W 总=W 1+W 2+…Wn 电流通过各个用电器所做的电功跟各用电器的电阻成正比,即:2121R RW W =◆并联电路:总电功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之和。
即:W 总=W 1+W 2+…Wn电流通过各支路在相同时间内所做的电功跟该支路的电阻成反比。
即:1221R RW W = 电功率:◆串联电路:总电功率等于各个用电器实际电功率之和。
即:P 总=P 1+P 2+…各个用电器的实际电功率与各用电器的电阻成正比,即: ◆并联电路:总电功率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
即:P 总=P 1+P 2+…P n各支路用电器的实际电功率与各个支路的电阻成反比。
即:1221R RP P =2、公式:◆电流(A): I=U/R (电流随着电压,电阻变)◆电压(V): U=IR (电压不随电流变。
⾼中物理电学基本公式有哪些 对于⾼中物理电学知识的学习,应该以电学实验为基础,通过切实的实际操作从⽽更加直观的观察到相应的电学原理,下⾯是店铺给⼤家带来的⾼中物理电学基本公式,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物理电学公式 ⾼中物理电场公式 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N),k:静电⼒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与反作⽤⼒,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 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 {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 5.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 {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向的距离(m)} 6.电场⼒:F=qE {F:电场⼒(N),q:受到电场⼒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 7.电势与电势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 8.电场⼒做功: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所做的功(J),q:带电量(C),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做功与路径⽆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向的距离(m)} 9.电势能:EA=qφA {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 10.电势能的变化ΔEAB=EB-EA {带电体在电场中从A位置到B位置时电势能的差值} 11.电场⼒做功与电势能变化ΔEAB=-WAB=-QuAb (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做功的负值) 12.电容C=Q/U(定义式,计算式) {C:电容(F),Q:电量(C),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 13.平⾏板电容器的电容C=εS/4πkd(S:两极板正对⾯积,d: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ε:介电常数) 14.带电粒⼦在电场中的加速(V0=0):W=ΔEK或qU=mVt2/2,Vt=(2qU/m)1/2 15.带电粒⼦沿垂直电场⽅向以速度V0进⼊匀强电场时的偏转(不考虑重⼒作⽤的情况下)类平抛运动;垂直电场⽅向:匀速直线运动L=V0t,平⾏电场⽅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at2/2,a=F/m=qE/m ⾼中物理恒定电流公式 1.电流强度:I=q/t{I:电流强度(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的电量(C),t:时间(s)} 2.欧姆定律:I=U/R {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Ω)} 3.电阻、电阻定律:R=ρL/S{ρ:电阻率(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积(m2)} 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内+U外{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Ω),r:电源内阻(Ω)}; 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功率(W)};6.焦⽿定律:Q=I2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7.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W=Q,因三此W=Q=UIt=I2Rt=U2t/R;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P出/P总{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U:路端电压(V),η:电源效率} 9.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P、U与R成正⽐) 并联电路(P、I与R成反⽐) 电阻关系(串同并反) R串=R1+R2+R3+ 1/R并=1/R1+1/R2+1/R3+ 电流关系 I总=I1=I2=I3 I并=I1+I2+I3+ 电压关系 U总=U1+U2+U3+ U总=U1=U2=U3 功率分配 P总=P1+P2+P3+ P总=P1+P2+P3+ 10.欧姆表测电阻:(1)电路组成 (2)测量原理 两表笔短接后,调节R0使电表指针满偏,得Ig=E/(r+Rg+R0);接⼊被测电阻Rx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 Ix=E/(r+Rg+R0+Rx)=E/(R中+Rx);由于Ix与Rx对应,因此可指⽰被测电阻⼤⼩ (3)使⽤⽅法:机械调零、选择量程、欧姆调零、测量读数{注意挡位(倍率)}、拨off挡。
电学基本公式及规律总结1.电学基本公式: (1)欧姆定律:I=R U ,推导式:U=IR 、R=IU 。
(2)电功的计算公式:W=Pt = UIt ,结合欧姆定律的推导式:W=I 2Rt =RU2t(3)电功率的公式:P =tW = UI ,结合欧姆定律的推导式:P == I 2R =R U 2。
(4)焦耳定律:Q=I 2Rt ,在纯电阻电路中Q= UIt =RU2t 。
典型例题:例1 (2014•成都)将标有“2.5V 0.3A ”字样的灯泡甲和“3.8V 0.3A ”字样的灯泡乙,分别串联和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5V 的电源两端,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串联时,两灯都能正常发光 B . 串联时,甲灯比乙灯更亮 C . 并联时,通过两灯的电流相等 D . 并联时,甲灯的实际功率比乙灯的实际功率大解:由I=得,R=,两灯泡额定电流相等,额定电压高的电阻大,即灯R 甲<R 乙;(1)两灯串联时,如两灯串联接入电路,电流相等,电阻大的分得的电压高,两灯的电压和为电源电压2.5V ,故都不能正常发光;故A 错误;由P=UI,I=可得P=I2R,R1<R2,所以P甲<P乙,L甲的实际功率小于L乙的实际功率,故B错误;(2)两灯并联时,电压相等,R1<R2,由I=可知,通过甲的电流大于乙的电流,故C错误;D、两灯并联时,电压相等,由P=UI,I=可得P=,R甲<R乙;所以甲的实际功率大于乙的实际功率;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功率公式和串联特点的灵活应用,关键是知道额定电压下灯泡的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相等.例2(2014•成都)将阻值为R甲=40Ω和R乙=10Ω的两个电阻串联后接在电源上,相同时间内,两电阻中产生热量较多的是R甲(或甲).若将两电阻并联后接在4V的电源上,1min内两电阻产生的总热量为120J.解:已知R甲>R乙,根据焦耳定律Q=I2Rt,两个电阻串联后,通过的电流相等,相同时间内,电阻R甲中产生热量较多;两电阻并联,由Q=I2Rt、I=得,Q甲===24J,Q乙===96J,共产生的热量Q=Q甲+Q乙=24J+96J=120J.故答案为:R甲(或甲);120.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特点的掌握和利用焦耳定律比较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熟记电路特点,灵活运用焦耳定律公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高中物理电学公式大全电学公式在高中物理知识中所占比重较大,是高中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
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高中物理电学公式,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物理电场公式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 {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5.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 {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6.电场力:F=qE {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7.电势与电势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8.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9.电势能:EA=qφA {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10.电势能的变化ΔE AB=EB-EA {带电体在电场中从A位置到B位置时电势能的差值}1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ΔEAB=-WAB=-QuAb (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12.电容C=Q/U(定义式,计算式) {C:电容(F),Q:电量(C),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1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εS/4πkd(S:两极板正对面积,d: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ε:介电常数)1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V0=0):W=ΔEK或qU=mVt2/2,Vt=(2qU/m)1/215.带电粒子沿垂直电场方向以速度V0进入匀强电场时的偏转(不考虑重力作用的情况下)类平抛运动;垂直电场方向:匀速直线运动L=V0t,平行电场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at2/2,a=F/m=qE/m高中物理恒定电流公式1.电流强度:I=q/t{I:电流强度(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t:时间(s)}2.欧姆定律:I=U/R {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Ω)}3.电阻、电阻定律:R=ρL/S{ρ:电阻率(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内+U 外{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Ω),r:电源内阻(Ω)};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功率(W)};6.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7.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W=Q,因三此W=Q=UIt=I2Rt=U2t/R;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P出/P总{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U:路端电压(V),η:电源效率}9.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 并联电路(P、I与R 成反比)电阻关系(串同并反) R串=R1+R2+R3+ 1/R并=1/R1+1/R2+1/R3+电流关系 I总=I1=I2=I3 I并=I1+I2+I3+电压关系 U总=U1+U2+U3+ U总=U1=U2=U3功率分配 P总=P1+P2+P3+ P总=P1+P2+P3+10.欧姆表测电阻:(1)电路组成 (2)测量原理两表笔短接后,调节R0使电表指针满偏,得Ig=E/(r+Rg+R0);接入被测电阻Rx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Ix=E/(r+Rg+R0+Rx)=E/(R中+Rx);由于Ix与Rx对应,因此可指示被测电阻大小(3)使用方法:机械调零、选择量程、欧姆调零、测量读数{注意挡位(倍率)}、拨off挡。
高中物理电学公式对于高中物理电学知识的学习,应该以电学实验为基础,通过切实的实际操作从而更加直观的观察到相应的电学原理,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物理电场公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迎合}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4.真空点(源)电荷构成的电场e=kq/r2 {r:源电荷至该边线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5.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 {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6.电场力:f=qe {f:电场力(n),q:受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7.电势与电势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8.电场力作功: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a至b时电场力所搞的功(j),q:磁铁量(c),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作功与路径毫无关系),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9.电势能:ea=qφa {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10.电势能的变化δeab=eb-ea {带电体在电场中从a边线至b边线时电势能的差值}1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δeab=-wab=-quab (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12.电容c=q/u(定义式,排序式) {c:电容(f),q:电量(c),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1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εs/4πkd(s:两极板正对面积,d: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ε:介电常数)1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快速(v0=0):w=δek或qu=mvt2/2,vt=(2qu/m)1/215.带电粒子沿垂直电场方向以速度v0进入匀强电场时的偏转(不考虑重力作用的情况下)类平抛运动;垂直电场方向:匀速直线运动l=v0t,平行电场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at2/2,a=f/m=qe/m1.电流强度:i=q/t{i:电流强度(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t:时间(s)}2.欧姆定律:i=u/r {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ω)}3.电阻、电阻定律:r=ρl/s{ρ:电阻率(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内积(m2)}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内+u外{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ω),r:电源内阻(ω)};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功率(w)};6.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7.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w=q,因三此w=q=uit=i2rt=u2t/r;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p出/p总{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u:路端电压(v),η:电源效率}9.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 并联电路(p、i与r成反比)电阻关系(串同并反) r串=r1+r2+r3+ 1/r并=1/r1+1/r2+1/r3+电流关系 i总=i1=i2=i3 i并=i1+i2+i3+电压关系 u总=u1+u2+u3+ u总=u1=u2=u3功率分配 p总=p1+p2+p3+ p总=p1+p2+p3+10.欧姆表测电阻:(1)电路组成 (2)测量原理两表笔短接后,调节r0并使电表指针满偏,得ig=e/(r+rg+r0);互连被测电阻rx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ix=e/(r+rg+r0+rx)=e/(r中+rx);由于ix与rx对应,因此可指示被测电阻大小(3)采用方法:机械调零、挑选量程、欧姆调零、测量读数{特别注意挡位(倍率)}、挥off压。
高中物理电学公式总结
一.电场
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
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
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
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
5.匀强电场的场强E=U AB/d
6.电场力:F=qE
7.电势与电势差:U AB=φA-φB,U AB=W AB/q=-ΔE AB/q
8.电场力做功:W AB=qU AB=Eqd
9.电势能:E A=qφA
10.电势能的变化ΔE AB=E B-E A
1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ΔE AB=-W AB=-qU AB (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
12.电容C=Q/U(定义式,计算式)
1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εS/4πkd
1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V o=0):W=ΔE K或qU=mV t2/2,V t=(2qU/m)1/2
15.带电粒子沿垂直电场方向以速度V o进入匀强电场时的偏转(不考虑重力作用的情况下) 类平垂直电场方向:匀速直线运动L=V o t(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极板中:E=U/d) 抛运动平行电场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
at2/2,a=F/m=qE/m。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及公式总结_中考物理1、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在串联、并联电路的中的规律:(☆☆☆☆☆)电流:◆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I=I1=I2◆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I1+I2并联电路分流,该支路电流的分配与各支路电阻成反比。
即:I1R1=I2R2电压:◆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电源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U=U1+U2串联电路分压,各用电器分得的电压与自身电阻成正比。
即:◆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和电源电压相等。
U=U1=U2电阻:◆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总电阻要比任何一个串联分电阻阻值都要大。
(总电阻越串越大)R=R1+R2◆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分电阻的倒数和。
总电阻要比任何一个并联分电阻阻值都要小。
(总电阻越并越小)R=R1R2/R1+R2(上乘下加)或: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的电阻倒数之和。
◆因此几个电阻连接起来使用,要使总电阻变小就并联;要使总电阻变大就串联。
◆如果n 个阻值都为R0 的电阻串联则总电阻R=nR0◆如果n个阻值都为R0 的电阻并联则总电阻R=R0/n电功:◆串联电路:总电功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之和。
即:W总=W1+W2+...Wn电流通过各个用电器所做的电功跟各用电器的电阻成正比,即:◆并联电路:总电功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之和。
即:W总=W1+W2+...Wn电流通过各支路在相同时间内所做的电功跟该支路的电阻成反比。
即:电功率:◆串联电路:总电功率等于各个用电器实际电功率之和。
即:P总=P1+P2+...Pn各个用电器的实际电功率与各用电器的电阻成正比◆并联电路:总电功率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
即:P总=P1+P2+...Pn各支路用电器的实际电功率与各个支路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电流(A):I=U/R(电流随着电压,电阻变)◆电压(V):U=IR(电压不随电流变。
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电阻(Ω):R=U/I(对于此公式不能说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高中物理电学公式总结一.电场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5.匀强电场的场强E=U AB/d6.电场力:F=qE7.电势与电势差:U AB=φA-φB,U AB=W AB/q=-ΔE AB/q8.电场力做功:W AB=qU AB=Eqd9.电势能:E A=qφA10.电势能的变化ΔE AB=E B-E A1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ΔE AB=-W AB=-qU AB (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12.电容C=Q/U(定义式,计算式)1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εS/4πkd1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V o=0):W=ΔE K或qU=mV t2/2,V t =(2qU/m)1/215.带电粒子沿垂直电场方向以速度V o进入匀强电场时的偏转(不考虑重力作用的情况下) 类平垂直电场方向:匀速直线运动L=V o t(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极板中:E=U/d) 抛运动平行电场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at2/2,a=F/m=qE/m二、恒定电流1.电流强度:I=q/t2.欧姆定律:I=U/R3.电阻、电阻定律:R=ρL/S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6.焦耳定律:Q=I2Rt7.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W=Q,因此W=Q=UIt=I2Rt=U2t/R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P /P总出9.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 并联电路(P、I与R成反比) 电阻关系(串同并反)10.欧姆表测电阻(1)电路组成(2)测量原理(3)使用方法(4)注意事项11.伏安法测电阻电流表内接法:电流表外接法:三、磁场1.磁感应强度是用来表示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单位:(T),1T=1N/A2.安培力F=BIL;3.洛仑兹力f=qVB(注V⊥B);质谱仪4.在重力忽略不计(不考虑重力)的情况下,带电粒子进入磁场的运动情况(掌握两种):(1)带电粒子沿平行磁场方向进入磁场:不受洛仑兹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V=V0 (2)带电粒子沿垂直磁场方向进入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四、电磁感应1.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计算公式: 1)E=nΔΦ/Δt(普适公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2)E=BLV垂(切割磁感线运动)3)E m=nBSω(交流发电机最大的感应电动势)4)E=BL2ω/2(导体一端固定以ω旋转切割)2.磁通量Φ=BS3.感应电动势的正负极可利用感应电流方向判定{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由负极流向正极}五、交变电流(正弦式交变电流)1.电压瞬时值e=E m sinωt 电流瞬时值i=I m sinωt;(ω=2πf)2.电动势峰值E m=nBSω=2BLv 电流峰值(纯电阻电路中)I m=Em/R总3.正(余)弦式交变电流有效值:E=E m/(2)1/2;U=U m/(2)1/2;I=I m/(2)1/24.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压与电流及功率关系U1/U2=n1/n2;I1/I2=n2/n1;P入=P出5.在远距离输电中,采用高压输送电能可以减少电能在输电线上的损失:P损′=(P/U)2R。
高中物理电学公式归纳总结(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中物理电学公式归纳总结有没有同学们因为物理知识的学习而苦恼不已呢?下面就由本店铺来给大家整理一份关于高中物理电学公式的归纳总结吧,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学习这门功课,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提升成绩。
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知识点及公式总结1、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在串联、并联电路的中的规律:(☆☆☆☆☆)电流:◆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I=I 1=I 2◆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I 1+I 2并联电路分流,该支路电流的分配与各支路电阻成反比。
即:1221RRI I = I 1R 1=I 2R 2电压:◆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电源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U=U 1+U 2 串联电路分压,各用电器分得的电压与自身电阻成正比。
即:◆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和电源电压相等。
U=U 1=U 2电阻:◆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总电阻要比任何一个串联分电阻阻值都要大。
(总电阻越串越大)R=R 1+R 2◆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分电阻的倒数和。
总电阻要比任何一个并联分电阻阻值都要小。
(总电阻越并越小)R=R 1R 2/R 1+R 2(上乘下加)或: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的电阻倒数之和。
即:◆因此几个电阻连接起来使用,要使总电阻变小就并联;要使总电阻变大就串联。
◆如果n 个阻值都为 R 0 的电阻串联则总电阻R=nR 0 ◆如果n 个阻值都为 R 0 的电阻并联则总电阻 R=R 0/n电功:◆串联电路:总电功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之和。
即:W 总=W 1+W 2+…Wn电流通过各个用电器所做的电功跟各用电器的电阻成正比,即:2121RR W W =◆并联电路:总电功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之和。
即:W 总=W 1+W 2+…Wn电流通过各支路在相同时间内所做的电功跟该支路的电阻成反比。
即:1221R R W W =电功率:◆串联电路:总电功率等于各个用电器实际电功率之和。
即:P 总=P 1+P 2+…P n各个用电器的实际电功率与各用电器的电阻成正比,即:◆并联电路:总电功率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
即:P 总=P 1+P 2+…P n各支路用电器的实际电功率与各个支路的电阻成反比。
高中物理电学公式总结大全一.电场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5.匀强电场的场强E=U AB/d6.电场力:F=qE7.电势与电势差:U AB=φA-φB,U AB=W AB/q=-ΔE AB/q8.电场力做功:W AB=qU AB=Eqd9.电势能:E A=qφA10.电势能的变化ΔE AB=E B-E A1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ΔE AB=-W AB=-qU AB(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012.电容C=Q/U(定义式,计算式)1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εS/4πkd1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V o=0):W=ΔE K或qU=mV t2/2,V t=(2qU/m)1/215.带电粒子沿垂直电场方向以速度V o进入匀强电场时的偏转(不考虑重力作用的情况下) 类平垂直电场方向:匀速直线运动L=V o t(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极板中:E=U/d) 抛运动平行电场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at2/2,a=F/m=qE/m二、恒定电流1.电流强度:I=q/t2.欧姆定律:I=U/R3.电阻、电阻定律:R=ρL/S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6.焦耳定律:Q=I2Rt7.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W=Q,因此W=Q=UIt=I2Rt=U2t/R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P出/P总9.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 并联电路(P、I与R成反比) 电阻关系(串同并反)10.欧姆表测电阻(1)电路组成(2)测量原理(3)使用方法(4)注意事项11.伏安法测电阻电流表内接法:电流表外接法:三、磁场1.磁感应强度是用来表示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单位:(T),1T=1N/A2.安培力F=BIL;3.洛仑兹力f=qVB(注V⊥B);质谱仪4.在重力忽略不计(不考虑重力)的情况下,带电粒子进入磁场的运动情况(掌握两种):(1)带电粒子沿平行磁场方向进入磁场:不受洛仑兹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V=V0 (2)带电粒子沿垂直磁场方向进入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四、电磁感应1.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计算公式: 1)E=nΔΦ/Δt(普适公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2)E=BLV垂(切割磁感线运动)3)E m=nBSω(交流发电机最大的感应电动势)4)E=BL2ω/2(导体一端固定以ω旋转切割)2.磁通量Φ=BS3.感应电动势的正负极可利用感应电流方向判定{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由负极流向正极}五、交变电流(正弦式交变电流)1.电压瞬时值e=E m sinωt 电流瞬时值i=I m sinωt;(ω=2πf)2.电动势峰值E m=nBSω=2BLv 电流峰值(纯电阻电路中)I m=Em/R总3.正(余)弦式交变电流有效值:E=E m/(2)1/2;U=U m/(2)1/2;I=I m/(2)1/24.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压与电流及功率关系U1/U2=n1/n2;I1/I2=n2/n1;P入=P出5.在远距离输电中,采用高压输送电能可以减少电能在输电线上的损失:P损′=(P/U)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