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囊Paget病35例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233.75 KB
- 文档页数:3
阴囊炎性癌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阴囊PAGET病,湿疹样癌所属部位:生殖部位就诊科室:男科,肿瘤科,外科,泌尿外科病症体征:瘙痒,红斑样皮疹,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结痂疾病介绍:什么是阴囊炎性癌?阴囊炎性癌是怎么回事?阴囊炎性癌又称阴囊PAGET病(PAGETS DISEASE),湿疹样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易被误诊为湿疹,皮炎或股癣,一般多在50~60岁以后发病,进展缓慢,病程长达数年至数十年以上,恶性程度低于鳞癌,预后相对较佳症状体征:阴囊炎性癌有什么症状?以下就是关于阴囊炎性癌有哪些症状的详细介绍: 1.局部皮肤瘙痒,糜烂,渗液,结痂,脱痂后仍有糜烂渗液,皮损范围逐渐扩大。
2.皮肤病变均表现为红斑样皮损,微隆于正常皮肤,边界清楚,但不规则如地图状,病灶表面粗糙,可见结痂,糜烂或渗液,少数见丘疹,色素沉着,病变的周边与正常皮肤有分界。
3.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多为炎症性,必要时活检以排除肿瘤转移。
化验检查:阴囊炎性癌要做什么检查?以下就是关于阴囊炎性癌检查的详细介绍:病理学检查:在表皮的基底层或棘层下部找到PAGET细胞为诊断依据。
鉴别诊断:阴囊炎性癌的诊断方法有哪些?阴囊炎性癌要做什么鉴别诊断?以下就是关于阴囊炎性癌鉴别诊断的详细介绍:诊断根据阴囊皮损和活检诊断不难,对反复发作的阴囊湿疹,久治不愈的皮损,应尽早去组织活检。
鉴别诊断1.阴囊皮肤癌(鳞癌) 有长期从事化学工业的病史,肿瘤为单发或多发的疣状或扁平隆起,腹股沟部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活检可明确诊断。
2.阴囊湿疹发病可能与过敏因素有关,患者阴部瘙痒,阴囊表面有软痂,反复发作者皮肤增厚,粗糙呈苔藓样,抗过敏治疗有效,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并发症:阴囊炎性癌的并发症有哪些?以下就是关于阴囊炎性癌并发症的详细介绍:乳腺外PAGET病约有35%患者并发附属器官癌,27%患者并发其他部位或内脏癌,如直肠癌,前列腺癌等。
治疗用药:治疗阴囊炎性癌的药物有哪些?阴囊炎性癌的药物治疗法有哪些?以下就是关于阴囊炎性癌治疗的详细介绍:(一)治疗早期及时的阴囊局部广泛切除术是首选的治疗,切除范围应达到肉眼所见肿瘤病变周围正常皮肤2CM以外的阴囊壁全层,包括表皮、真皮直到睾丸鞘膜壁层,深层组织受侵犯者应将睾丸精索一并切除。
“凡大医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孙思邈以下为本文具体内容:阴囊派杰病一概述阴囊派杰病(阴囊Paget病),又被称为阴囊湿疹样癌或阴囊炎性癌,属于皮肤附属器(包括毛发、汗腺、皮脂腺和指/趾甲)来源的肿瘤,为表皮内腺癌。
1874年Paget 首先报告了15例患者在乳腺头和乳晕部发生慢性湿疹,久治不愈,2年内这些患者都发生了癌变。
1881年Thin将其命名为湿疹样癌。
1889年Croker首先报告了发生于阴茎和阴囊的湿疹样癌,并将发生在乳腺的湿疹样癌命名为Paget病,而将发生在乳腺外的Paget病统称为乳腺外Paget病,这命名和分类被沿用至今。
乳腺外Paget病的最常见部位是男女外生殖器,此外,还有会阴、腹股沟、肛周、腋下、腘窝、眼睑等部位。
二病因阴囊Paget病的病因未明,可能与炎症、慢性刺激、人乳头状瘤病毒16感染有关。
三临床表现该病多发生在50~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初期阴囊皮肤发红、粗糙、出现小水疱样皮疹。
伴有皮肤瘙痒和烧灼感,也可无症状。
因抓挠皮肤受损至渗液、结痂、脱屑。
如此反复,疾病进展缓慢,病程多长达数年至十余年,最长有30余年的报道。
皮肤病变境界清楚,表现为红斑样脱屑性斑片或斑块,病变皮肤表面可有糜烂、渗液、结痂,甚至可形成溃疡。
常被误诊为阴囊湿疹,久治不愈,皮损范围逐渐扩大。
有些患者伴有病变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但多数腹股沟肿大的淋巴结是感染因素所致,而非转移所致。
四检查取病变处组织做病理学检查,显微镜下在表皮的基底层或棘层下部找到Paget 细胞为诊断依据。
病理学特点:Paget细胞是体积较大的异型性细胞,核大、有显著核仁、胞浆丰富,呈嗜酸性浅染,肿瘤细胞呈单个或小簇状散在分布于表皮全层。
五诊断确诊该病需要取病变处组织做病理学检查。
显微镜下在表皮的基底层或棘层下。
阴囊Paget病病理报告摘要阴囊Paget病是一种少见的肿瘤性疾病,常见于阴囊皮肤和黏膜。
本文对阴囊Paget病的病理特征、发病机制以及诊断方法进行详细探讨。
引言阴囊Paget病是一种罕见的疾病,最早由James Paget于1874年首次描述。
此病通常表现为阴囊皮肤和黏膜的慢性炎症和癌变。
尽管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已经有一些研究对其病理特征和诊断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
病理特征阴囊Paget病在病理学上表现为上皮细胞的异常增殖和异型性。
病理切片观察可见阴囊表皮上存在大量Paget细胞,其细胞核呈现明显的异型性和增大。
此外,病理切片还可见到被异型细胞包围的囊样结构,这些结构常常与表皮下侵袭有关。
发病机制阴囊Paget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有一种理论认为,该病是由于鳞状上皮细胞的向黏液分泌细胞的转变所致。
这种转变可能与基因突变和环境因素有关。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一些激素和生长因子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阴囊Paget病的发展。
诊断方法阴囊Paget病的诊断通常是通过组织活检进行的。
如果患者出现阴囊皮肤的瘙痒、红斑、溃疡等症状,且无法经过常规治疗缓解,应考虑进行组织活检以明确诊断。
病理组织学检查是诊断阴囊Paget病的关键,通过观察病理切片中的Paget细胞和异型细胞形态学特点,可以确诊该疾病。
治疗方法阴囊Paget病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和辅助放疗。
对于早期病例,局部手术切除通常是首选治疗方法。
在手术切除后,辅助放疗可以用来杀灭残留癌细胞,减少复发的风险。
化疗和靶向治疗在阴囊Paget病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结论阴囊Paget病是一种罕见但需要引起重视的疾病。
病理特征的观察和组织活检是诊断该疾病的关键步骤。
在治疗方面,手术切除和辅助放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
虽然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该病,但通过进一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发病机制,为阴囊Paget病的治疗提供更好的方案。
阴囊Paget's病的诊断与治疗(附29例报告)罗金旦;王平;沈柏华;孟宏舟;王逸民;蔡松良【期刊名称】《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7(027)003【摘要】目的探讨阴囊Paget's病的临床表现特点、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87-2006年收治的29例阴囊Paget's病的临床表现、病理、治疗及其预后.患者平均年龄69.4岁,病程平均4.9年.28例行病灶皮肤广泛切除术,1例接受放疗.结果 28例病理可见Paget's病的典型特征.2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个月-16年.3例淋巴结转移者,2例术后2年死于广泛转移,1例未手术接受放疗者5个月后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3例死于心血管疾病;2例分别于术后1年、3年局部复发,再行手术切除;余19例无复发.结论阴囊Paget's病应尽早行活检确诊,局部广泛切除术是首选治疗方法,手术效果好,对局部复发可行二次手术.【总页数】3页(P146-148)【作者】罗金旦;王平;沈柏华;孟宏舟;王逸民;蔡松良【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浙江,杭州,31000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浙江,杭州,31000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浙江,杭州,31000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浙江,杭州,31000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浙江,杭州,31000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浙江,杭州,31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26【相关文献】1.阴囊Paget病的诊断与治疗(附4例报告) [J], 宋伟;程继义;赵勇;牛志宏2.阴囊Paget病的诊断与治疗(附15例报告) [J], 胡滨;庞兆刚3.阴囊Paget病的诊断与治疗(附8例报告) [J], 宋玉明4.阴囊Paget's病的诊断与治疗(附6例报告) [J], 王旭;牛志宏;解现金;徐涛;王法成5.阴囊Paget病的诊断与治疗(附64例分析) [J], 吴正沐;丁强;张元芳;姜昊文;童仕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阴囊Paget病的诊疗分析(附28例报告并文献复习)张墨;王晓彬;单立平;宋永胜【期刊名称】《现代肿瘤医学》【年(卷),期】2009(17)12【摘要】目的:探讨阴囊Paget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其诊断、治疗及预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8例阴囊Paget病的诊治资料,复习相关文献,并进行随访.28例患者术前均经病理活检证实为阴囊Paget病.Ray分期标准,A1期15例,A2期8例,B期5例.手术治疗27例,其中21例行根治性病灶切除术,6例因病灶较大行病灶扩大切除及股部带蒂皮瓣修补术,5例经病理证实腹股沟淋巴结有转移者行单侧或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放疗、化疗1例.结果:术后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术后26例获随访,随访3个月-15年,平均4年.2例分别于术后5个月、1年局部复发,均再次手术治愈.1例术后2年死于多发骨转移.其余无局部复发及转移.结论:阴囊Paget病是一种易发于老年男性的少见恶性肿瘤,极易误诊为阴囊湿疹、皮炎等疾病,确诊需依靠病理检查;治疗以病灶根治切除术为首选方法,早期治疗预后较好.【总页数】3页(P2393-2395)【作者】张墨;王晓彬;单立平;宋永胜【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泌尿外科,辽宁,沈阳,1100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泌尿外科,辽宁,沈阳,1100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泌尿外科,辽宁,沈阳,1100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泌尿外科,辽宁,沈阳,1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26【相关文献】1.侧附鼻的病因学探讨及组织病理观察--文献复习附1例报告 [J], 陈发国;易传勋;张一鸣2.肾上腺淋巴管瘤的诊疗分析(附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J], 张墨;单立平;王晓彬;宋永胜3.阴囊Paget病6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J], 高义胜;王莹;王军;刘亮;宁厚山;高佃军;张玉海4.鞍区曲霉菌性肉芽肿的诊疗分析(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J], 冯大勤;黄玮;杨雷霆;韦玉5.成人输尿管囊肿的诊疗分析(附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J], 延敏博;路静;刘燕;孙华宾;郭振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阴囊Paget's病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张晓萍;郑其乐;林清【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32)016【摘要】目的探讨阴囊Paget's痛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通过对2000~2009年13例阴囊Paget's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常被基层医疗机构长期误诊为阴囊湿疹、神经性皮炎、股癣、基底细胞癌等.阴囊Paget's病进展缓慢,初期表现为阴囊局部皮肤淡红色丘疹、红斑,周围皮肤稍隆起,常伴有瘙痒,长期搔抓后出现皮肤糜烂、溃癌、结痂,迁延不愈;后病损缓慢扩大至阴茎、腹股沟、会阴部皮肤,出现淋巴结转移.12例均行病灶扩大切除术,切除范围包括肉眼可见病变边缘外2 cm,深度达睾丸鞘膜壁层及皮肤深筋膜层.其中10例病灶范围局限行残余阴囊皮肤修复创面,2例病变范围较大,累及腹股沟远侧及会阴部,行大腿或腹部带蒂皮瓣修复创面.5例术中行淋巴结活检,2例阳性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及睾丸精索切除术.11例无复发且长期生存,1例复发,1例死亡.结论早期诊断对阴囊Paget's病尤为重要,若阴囊皮损经治疗3月以上仍迁延不愈,应该行皮肤活检以明确诊断.治疗上应该切除肉眼可见病变外2 cm皮肤,术中应行切缘冰冻病理检查以求完整切除病变.【总页数】2页(P2621-2622)【作者】张晓萍;郑其乐;林清【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病性病分院,350009;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病性病分院,350009;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病性病分院,350009【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阴囊皮瓣在阴茎阴囊部Paget病局部广切术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J], 秦晓健;马春光;林国文;叶定伟;张世林;张海梁;沈益君;朱耀;戴波;施国海;朱一平;肖文军2.阴囊乳腺外Paget病合并阴茎尖锐湿疣伴Bowen病1例 [J], 张晓云;李福伦3.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联合皮肤镜对阴囊Paget病的观察 [J], 竞艳; 李承旭; 费文敏; 崔勇4.阴囊Paget病1例报道 [J], 陈学燕; 李利亚; 林洁; 陈海昕; 苏菲5.髂腹股沟皮瓣联合自体皮片移植修复阴茎阴囊广泛Paget病切除后皮肤缺损 [J], 张鑫;杨欣;毕洪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阴囊Paget氏病(附2例报告)
陈环球;曾志毅
【期刊名称】《江苏医药》
【年(卷),期】1991(000)006
【摘要】阴囊Paget氏病在临床上较少见,常被误诊为阴囊湿疹,本文报告2例。
病例介绍例1,男,53岁,因左侧阴囊搔痒、流水、结痂3年余,在外院诊断为阴囊湿
疹久治不愈。
查:左侧阴囊有φ3cm 溃疡灶,表面有少量脓苔,边缘增厚、结有痂皮。
双侧腹股沟淋巴结不肿大。
病理活检诊断为。
Paget 氏病。
住院后用HPD 光敏治疗,病灶有缩小,2月后局部皮损又现。
活检仍见Paget 氏细胞残留。
继用YAG 激
光局部治疗,仍未愈。
【总页数】1页(P338)
【作者】陈环球;曾志毅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7.21
【相关文献】
1.阴囊Paget氏病4例报告 [J], 王积安;许纯孝
2.阴茎阴囊Paget氏病9例报告 [J], 武宝通;王友宝;夏清建;曲江磊;祝昌明;陈长宜
3.阴囊Paget病的诊疗分析(附28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J], 张墨;王晓彬;单立平;宋永胜
4.阴囊Paget氏病:附9例报告 [J], 贾炜莹;杨德辰
5.阴囊Paget氏病(附6例报告) [J], 茅允成;刘守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阴囊Paget病的临床病理分析
胡玉华;侍孝红;王利
【期刊名称】《交通医学》
【年(卷),期】2007(21)6
【摘要】目的:探讨阴囊Paget病的临床及病理形态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4例阴囊Paget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进行分析.结果:4
例患者的皮损自出现瘙痒至组织学诊断历时6个月至10年.3例局限于表皮,病变
部位深部组织及其他部位均无肿瘤存在,1例真皮及皮下组织内可见浸润性癌.镜下Paget细胞呈巢样、原样或散在分布于表皮内,细胞体积大呈圆形或椭圆形,胞质丰
富而透亮,核大深染,核分裂相易见.免疫组化:CK CEA EMA均阳性,S-100、HMB45、LCA均为阴性.结论:阴囊Paget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手术
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措施,合并深部及内脏癌肿时预后差.
【总页数】2页(P756-757)
【作者】胡玉华;侍孝红;王利
【作者单位】泗阳县人民医院病理科,江苏,223700;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
病理科;泗阳县人民医院病理科,江苏,223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7
【相关文献】
1.阴囊Paget病7例诊治分析 [J], 王向东
2.阴囊Paget病19例临床分析 [J], 贾成林;邵世飚;沈国新
3.阴囊Paget病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征 [J], 邵牧民;孟刚;龚西騟;潘美华;闻祥红
4.新疆阴茎阴囊Paget病10例诊治分析 [J], 杜恒;宋珍珍;马彬;李升平
5.阴囊Paget病11例诊疗分析 [J], 梁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