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格局的演变
- 格式:ppt
- 大小:839.00 KB
- 文档页数:32
世界格局的演变趋势
1. 多极化:随着世界各地实力的增强和国际格局的转变,世界已经开始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2. 互联网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的高速传递,互联网已经成为连接全球的主要方式之一,为全球各国的发展和交流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3. 环保可持续性:环保可持续性已经成为全球环境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措施,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4. 新兴市场: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在过去几十年中发展迅速,他们的崛起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5. 地缘政治变化:世界各地的地缘政治形势变化,例如冷战结束和苏联解体,对世界格局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6. 文化多样性: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加强了文化多样性的趋势。
7. 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对世界格局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也加速了世界的发展。
专题五世界格局的演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形成过程:1、巴黎和会——凡尔赛体系(1)时间:年(2)操纵国及首领:、、(3)性质:,从《凡尔赛和约》关于方面的规定最能体现出来。
(4)内容:战胜国与国签署了《》,对德国的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问题做出了规定。
(5)对中国的影响:《凡尔赛和约》规定在中国的全部权益由继承。
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引发了反帝爱国的。
(6)影响: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统治的新秩序。
(7)国际联盟:年成立,被控制。
2、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体系(1)背景:协调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在地区的矛盾。
操纵国:。
(2)时间:年——年(3)地点:美、英、法、日、中等九国在召开。
(4)内容:签署了《》,规定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原则。
(5)影响:(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3、结果:通过和,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 ”。
二、经济大危机及罗斯福新政1、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时期:1924——1929年。
(原因)2、经济大危机①时间:年②导火线: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暴跌。
③国家:从开始,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④特点:。
3、危机的影响:①广大人民深受其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就业工人工资大幅度下降,②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危机。
③加剧了国际局势的紧张,加速了的爆发。
4、罗斯福新政①时间:年,罗斯福宣布实行新政。
②直接目的:消除③根本目的:维护美国的制度。
④特点:⑤中心措施:对的调整、颁布了,大力兴建等。
⑥影响:。
三、法西斯集团的建立(一)德、意、日法西斯的暴行1、德国纳粹政权的建立:⑴建立过程:1933年上台,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形成。
⑵恐怖统治措施:①制造,打击和迫害共产党和进步人士。
②解散工会和其它一切政党。
③加强控制,焚毁。
④大肆迫害。
2、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①时间:1922年,②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
世界格局的三次演变世界格局指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状态,它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同时随着构成国际关系间重要国家力量对比的变化而变化。
在这里,结合世界现代史有关内容,谈一下世界格局的三次演变,剖析其变化特点以及由此引起的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助于从整体上把握国际格局的发展脉络。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世纪20年代到二战前)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8年11月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各国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重新瓜分世界,调整在世界特别是在欧洲、亚洲的秩序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这样就构成了帝国主义国际关系的新格局。
1919年帝国主义召开巴黎和会,会议由英、法、美三国操控,先后与战败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和约,形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秩序。
1921年至1922年帝国主义国家召开了华盛顿会议,主要是调解在东亚、太平洋的矛盾,特别是美日之间的矛盾。
这次会议签订了《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等文件,最终构成了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的国际关系结构。
由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构成的帝国主义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史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它建立了战后帝国主义的世界和平秩序,但这个秩序极不巩固,不仅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矛盾,而且导致许多新矛盾的产生,潜伏着深刻的危机。
随着二战爆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随之破裂。
二、两极格局(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初)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集团的失败而告终。
在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则成为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由于意识形态和不同的国家利益,美苏从战时盟友关系转变为战后敌对关系。
经过二战,美国实力大增,妄图称霸世界,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演讲,表示援助希腊、土尔其,抵制共产主义的扩张,公开打出了反共反苏旗号,被称为“杜鲁门主义”;随后对西欧实施经济援助的“马歇尔计划”;建立了军事政治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这些构成了冷战政策的主要内容。
专题世界格局的演变供稿人:犍为二中彭素蓉(此稿仅供老师参考,不足之处敬请指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一、16世纪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在欧洲。
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以欧洲为中心,英国占主导地位,东方从属西方的格局开始形成。
2.第二阶段:特征:列强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霸权。
3.第三阶段:特征:为争夺世界霸权,帝国主义之间矛盾加剧。
美国参战,开始插手干预欧洲事务。
日、美使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冲击。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关系的中心开始由欧洲向它的两侧——美国和苏俄转移。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所有条约或协定的总称。
确立:①1919年1月,英法美等国在巴黎召开会议(实质是分赃会议),签订包括)在内的一系列和约,形成凡尔赛体系。
②1921年,美日对德《凡尔赛和约》(内容p44等九国代表在华盛顿召开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限制海军军备以及远东和太平洋地)和一系列条约,形成华盛顿体系。
区问题;签订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内容p46打破:经济危机(1929——1933)引发政治危机,德、日等国为摆脱危机建立法西斯专政,对外侵略扩张,法西斯的侵略扩张逐渐打破了凡——华体系。
崩溃:凡尔赛体系结束:二战的爆发。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
华盛顿体系结束: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评价:(1)凡尔赛体系建立起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
(2)华盛顿体系承认美国占优势的基础上,建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体系。
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必然崩溃。
这是体系内部多种矛盾斗争的必然结果。
(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确立了资本主义战后统治新秩序,客观上维护了世界形势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世界格局演变知识点总结一、古代世界格局古代世界格局主要以国家和地区为基本单位,受到地理环境和军事力量的制约。
在这一时期,世界格局主要表现为一些大型帝国的兴起和崩溃,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波斯、古希腊、古罗马等。
1. 古埃及古埃及是世界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位于亚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
古埃及以其丰富的农业和发达的手工业而闻名,同时也是一个极为宗教化的帝国。
其世界格局主要表现为强大的国家集权和君主专制制度。
2. 古巴比伦古巴比伦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代表。
作为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国家之一,古巴比伦以其发达的商业和农业而闻名。
古巴比伦的世界格局主要表现为各个城市国家之间的权力斗争和外交纷争。
3. 古波斯古波斯是古代伊朗高原的中心地区,以其强大的帝国和宗教文化而著称。
古波斯的世界格局主要表现为以波斯王权为核心的政治体系和扩张主义的外交政策。
4. 古希腊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位于地中海东岸的巴尔干半岛。
古希腊的世界格局主要表现为城邦制度和多民族国家之间的政治冲突。
古希腊以其发达的哲学、政治、艺术和科学而闻名。
5. 古罗马古罗马是欧洲历史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曾经统治了整个地中海地区和欧洲大陆的大部分地区。
古罗马的世界格局主要表现为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完善的行政管理体系。
古罗马以其发达的城市和道路建设而闻名。
二、中世纪世界格局中世纪是世界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标志着封建制度的兴起和经济文化的繁荣。
在这一时期,世界格局主要表现为地域性和种族性的政治体系,以及各种宗教的传播和文化交流。
1. 封建制度中世纪的世界格局中,封建制度起着关键的作用。
封建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不同地区展现出不同的形式,如欧洲的封建领主制和东亚的封建农奴制。
封建制度以其土地所有制和世袭贵族等特点而闻名。
2. 宗教传播中世纪的世界格局中,宗教传播也是一个重要的特征。
尤其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传播,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基督教的传播导致了欧洲的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而伊斯兰教的传播促进了阿拉伯世界的繁荣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