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灸治疗支气管哮喘其皮肤反应与疗效的关系及皮肤反应的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182.59 KB
- 文档页数:2
支气管哮喘天灸治疗技术天灸治疗法通过药物敷贴穴位,使药物由表及里,循经内达脏腑,以调节气血阴阳、扶正祛邪,体现内病外治之功。
天灸疗法对于本病有较好的预防复发作用。
适应症:1、符合“支气管哮喘”西医诊断及中医“哮证”缓解期和发作期属“寒哮症”诊断标准。
2、急性发作期属轻、中度者,非急性发作期属间歇性及轻、中度者。
治疗方法:1、药物制备:白芥子40%、细辛40%、甘遂10%、延胡10%共研细末,用时以老姜汁调和成1×1×1立方厘米的药饼,用5平方厘米的胶布贴于穴位上。
2、取穴:(1)肺俞、胃俞、志室、膻中(2)脾俞、风门、膏肓、天突(3)肾俞、定喘、心俞、中脘背部穴位均取双侧。
1次1组,3组交替使用。
3、方法及疗程:将药物贴于穴位上,每次贴药1小时,10天贴1次,治疗3个月,共9次。
不良事件及处理方法:可能引起并发症,出现局部皮肤严重红肿、大水泡、溃烂、疼痛,皮肤过敏,低热。
贴药后局部皮肤红肿,可外涂皮宝霜、皮康霜等减缓刺激;皮肤局部水泡或溃烂者应避免抓挠,保护创面或涂搽烫伤软膏、万花油、红霉素软膏等。
皮肤过敏可外涂抗过敏药膏,如症状严重前来医院处理。
三、辨证论治哮喘治疗,应分发作期和缓解期。
发作时治标,攻邪为主,分寒、热而施;缓解期治本,扶正为主,别肺、脾、肾而治。
1、发作期(1)热哮证:呼吸急促,喉中哮鸣,胸高气粗,张口抬肩,痰黄稠胶黏,胸闷烦躁,或发热面赤,口干便秘。
治宜清热化痰,降气平喘。
常用定喘汤加减。
(2)冷哮证:呼吸急促,喉中哮鸣,胸膈满闷如窒,痰白稀或黏,或伴恶寒发热。
苔白,脉浮紧。
治宜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常用射干麻黄汤或冷哮丸加减。
2、缓解期(1)肺气亏虚证:气短声低,咳痰清稀色白,面色淡白,平素自汗,怕风,易感冒。
舌淡,苔白,脉细弱或虚大。
治宜补肺固卫。
常用玉屏风散加减。
(2)脾气亏虚证:倦怠乏力,食少便溏,面色萎黄,平素痰多。
舌淡胖,苔白,脉弱。
治宜健脾化痰。
天灸治疗支气管哮喘技术天灸治疗支气管哮喘技术广东省中医院刘炳权主任医师1.定义天灸治疗支气管哮喘技术是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专家组在古籍记载的基础上,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规范出来的一项技术,对支气管哮喘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2.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符合“支气管哮喘”西医诊断及中医“哮证”缓解期和发作期属“寒哮证”,排除有禁忌症的患者。
禁忌症:(1)合并有严重的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疾病者;(2)哮喘持续状态或病情划分为重度、危重患者;(3)孕妇、血证、发热及皮肤对药物特别敏感者。
3.治疗原理天灸疗法通过药物敷贴穴位,使药物由表及里,循经内达脏腑,以调节气血阴阳、扶正祛邪,体现内病外治之功,起到温肺行气、祛痰平喘的作用。
选用膀胱经背腧穴及任脉穴位来治疗,选穴依据是:(1)哮证与肺脾肾相关的中医病机;(2)膀胱经背部穴位和任脉穴主治特点和性能;(3)远近和前后配穴原则;(4)三组穴位均有补益肺脾肾、理气平喘的作用,多组交替防止单一穴位刺激所致皮损及穴位耐受现象出现。
临床研究表明该方法可明显改善支气管哮喘症状,调整呼吸运动,增强抗过敏性,同时亦调整了呼吸通道的阻力和呼吸膜的通透性,从而改善肺功能。
现代研究发现天灸可加快外周循环,促进免疫细胞的再循环及向淋巴组织移动,增强对局部免疫反应的诱导和巨嗜细胞的吞噬功能;IgE是哮喘特异性体质标志,该疗法可使哮喘患者IgE显著下降。
4.临床技术操作(1)药物的准备:白芥子40%、细辛40%、甘遂10%、延胡10%共研细末,用时以老姜汁调和成1×1×1立方厘米的药饼,用5平方厘米的胶布贴于穴位上。
(2)取穴:哮证病位在肺,发病与外邪侵袭及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
因此选用膀胱经背俞穴及任脉穴。
第一组穴位:肺俞、胃俞、志室、膻中。
肺俞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胃俞位于背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志室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膻中为位于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天灸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技术作者:孔尧其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3年第24期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及分期标准参照1997年第二次中华医学会呼吸学分会全国哮喘会议(青岛)上提出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诊断标准①反复发作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和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有关。
②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③上述症状可经治疗后缓解或自行缓解。
④症状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试验阳性。
a,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
b,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百分比(FEV1.0%)增加>15%;且FEV1.0增加绝对值>200ml]。
c,最大呼气流量(PEF)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20%。
⑤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胸闷、咳嗽。
分期标准①急性发作期:气促、咳嗽、胸闷等症状突然发生,常有呼吸困难。
②缓解期: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4周。
病情分度标准哮喘急性发作期病情分度:①轻度:步行、上楼时气短,可平卧,讲话连续成句,呼吸频率轻度增加,无辅助呼吸肌活动和三凹征,双肺闻及散在哮鸣音,无出汗,可有焦虑或尚安静,脉率2受体激动剂后PEF占正常预测值或本人平素最高值>70%,PaO2正常,PaCO22>0.95。
②中度:稍事活动气短,喜坐位,讲话常有中断,呼吸频率增加,可有辅助呼吸肌活动和三凹征,双肺闻及响亮、弥漫哮鸣音,有出汗,时有焦虑或尚安静,脉率100—120次份,使用β2受体激动剂后PEF占正常预测值或本人平素最高值50%~70%,PaO260~80mmHg,PaCO22>0.95。
③重度:休息时气短,端坐呼吸,讲话单字,呼吸频率常>30次,分,常有辅助呼吸肌活动和三凹征,双肺闻及响亮、弥漫哮鸣音,大汗淋漓,常有焦虑或尚安静。
天灸疗法佐治儿童支气管哮喘合并(一)【摘要】目的探讨天灸疗法联合吸入激素治疗轻、中度儿童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0例轻、中度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儿童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和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天灸疗法。
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布地奈德每天吸入总剂量和每天平均剂量减量情况,对两组总有效率和总治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治疗组在加用天灸疗法后布地奈德吸入量减少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两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比较亦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
结论天灸疗法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儿童轻、中度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不仅能明显缓解哮喘和鼻炎症状,还可减少糖皮质激素吸入量,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且无不良反应。
【关键词】儿童哮喘;过敏性鼻炎;布地奈德气雾剂;天灸支气管哮喘是小儿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尽管早期吸入激素被作为治疗小儿哮喘病的第一线药物,但仍有部分哮喘患儿症状不能被满意控制,尤其是对于合并有过敏性鼻炎的哮喘患儿,存在着持续的鼻炎症状(鼻塞、流涕等),而且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减量困难。
2004年7月至2006年10月,我科应用天灸疗法联合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和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小儿哮喘,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80例病例均是我院儿科门诊2004年7月前已确诊的轻、中度哮喘患儿,诊断和分度均按照文献1]的标准。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42例,其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13岁,平均(9±2)岁;病程最短6月,最长8年6月,平均(3±1)年。
合并常年性过敏性鼻炎30例(71.4%),季节性过敏性鼻炎12例(28.6%)。
对照组38例,其中男24例,女14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12岁,平均(9±3)岁;病程最短8月,最长7年9月,平均(2.6±1)年。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6572·临床研究·穴位贴敷不同皮肤反应对防治支气管哮喘发作的影响瞿慧(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摘要:目的研究穴位贴敷不同皮肤反应对防治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诊治支气管哮喘120例,根据中药贴敷后皮肤反应情况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比较治疗前后各组的血清免疫蛋白E、A、G、M及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 EOS)变化情况。
结果 3组EOS、IgE 、IgG等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治疗后中度组和重度组的EOS、IgE均明显低于轻微组(P<0.05),重度组治疗后IgM明显高于轻微组治疗后(P<0.05)。
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可适度把握皮肤反应以调节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以抑制IgE的合成,从而减轻气道炎症反应,提高IgM、IgA、IgG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力。
关键词:穴位贴敷;皮肤反应;支气管哮喘发作中图分类号:R562.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65.0560 引言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该病病程长且容易反复发作,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负担。
穴位贴敷由于其高效性和操作简便性被广泛应用于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中,有研究认为该种疗法的有效率大多在90%以上[1]。
穴位贴敷主要依靠白芥子刺激皮肤从而促进药物经皮肤吸收,以便最大限度发挥药效。
所以,中药贴敷的皮肤反应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疾病的治疗效果。
笔者现结合临床实例,探讨中药贴敷的皮肤反应对支气管哮喘防治的影响,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
本研究中120例资料均来自于经我院中医科、呼吸科或儿科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且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具体资料为:男63例,女57例,年龄4~69岁,平均(36.5±4.6 )岁,病程1~20年,平均(8.3±1.5)年。
天灸治疗支气管哮喘技术2007-10-31 03:42:01| 分类:外治 | 标签: |举报 |字号大中小订阅Ⅰ项目介绍一)项目背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了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提高基层医院及中医药技术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决定在“十五”期间投资巨额专项资金实施“中医临床实用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项目”(简称“百项中医临床实用技术”)。
该项目计划在5年内在全国筛选100项中医特色突出、临床实用、确有疗效的中医(含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技术进行系统整理,在进行多中心、前瞻性评价临床效应和建立规范的临床研究方法和技术标准后,向全国推广。
“天灸治疗支气管哮喘技术”,系“百项中医临床实用技术”之一。
(二)技术介绍本技术是由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实施、由以广东省中医院刘炳权主任医师为组长的专家组,经过多年的临床验证而总结出来的,是一种简便易行、疗效确切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方法。
课题组经多中心、大样本、随机方法研究,并以安慰剂穴位敷贴进行对照观察,结果表明天灸治疗组远近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远期疗效(总有效率85.5%)优于近期疗效(总有效率60.6%),且复发率亦低于对照组。
1.定义天灸治疗支气管哮喘技术是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专家组在古籍记载的基础上,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规范出来的一项技术,对支气管哮喘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2.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符合“支气管哮喘”西医诊断及中医“哮证”缓解期和发作期属“寒哮证”,排除有禁忌症的患者。
禁忌症:1)合并有严重的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疾病者;2)哮喘持续状态或病情划分为重度、危重患者;3)孕妇、血证、发热及皮肤对药物特别敏感者。
3.治疗原理天灸疗法通过药物敷贴穴位,使药物由表及里,循经内达脏腑,以调节气血阴阳、扶正祛邪,体现内病外治之功,起到温肺行气、祛痰平喘的作用。
选用膀胱经背腧穴及任脉穴位来治疗,选穴依据是:1)哮证与肺脾肾相关的中医病机;2)膀胱经背部穴位和任脉穴主治特点和性能;3)远近和前后配穴原则;4)三组穴位均有补益肺脾肾、理气平喘的作用,多组交替防止单一穴位刺激所致皮损及穴位耐受现象出现。
穴位贴敷后不同皮肤反应对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的影响探讨摘要: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不同皮肤反应的疗效。
方法:对79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夏季穴位贴敷治疗,共3次。
按用药后皮肤反应程度分为A组(无皮肤反应)24例,B组(皮肤红斑)30例,C组(皮肤起泡)25例。
观察三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年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及血清IGE水平的变化,并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A组总有效率83.3%,B组86.7%,C组88.0%。
三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三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
C组治疗后血清IGE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
治疗后A组与B组血清IGE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
治疗后C组血清IGE水平明显高于A、B组(P<0.05)。
结论:穴位贴敷后皮肤反应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与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有关,皮肤起泡对提高血清IGE水平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穴位贴敷后;不同皮肤反应;支气管哮喘;疗效影响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79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均为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中医科患者,根据贴敷后的不同皮肤反应程度分为A组(皮肤无反应)24例、B组(皮肤红斑)30例和C组(皮肤发泡)25例。
A组中男10例,女14例;平均年龄为(49±11)岁;平均病程为(10.78±9.80)年。
B组中男11例,女19例;平均年龄为(50±11)岁;平均病程为(11.48±11.76)年。
C组中男9例,女16例;平均年龄为(50±11)岁;平均病程为(12.17±15.78)年。
3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2.1穴位贴敷取大椎、天突、肺俞 (双) 、心俞 (双) 、膈俞 (双) 、脾俞 (双) 、肾俞(双) 。
天灸疗法贴敷时间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刘庆元;吴新民;欧吏秀;张国花;孙晓燕【摘要】目的:探讨天灸疗法的贴敷时间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方法:将2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 A 组(9~10 h)35例,B 组(7~8 h)60例,C组(5~6 h)60例,D 组(2~4 h)65例。
比较天灸疗法不同贴敷时间对临床的疗效。
结果:不同贴敷时间组患者疗效比较,4组组间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以C组(5~6 h)患者疗效最佳,优于其他组治疗效果(P<0.05)。
不同贴敷时间组患者VAS评分比较,4组组间术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组组间治疗后1周、3个月时VAS 评分差异明显,尤其以 C 组患者 VAS 评分最低(P<0.05)。
结论:使用天灸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其疗效和贴敷时间关系密切。
因此在进行天灸疗法时,一定要掌握好贴敷时间,以尽量减少患者皮肤不适感。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attach time and skin reaction on curative effect of crude herb moxybustion. Methods:220 bronchial asthma patients with simple random method were divided into A(9-10 h)group with 35 patients,B(7-8 h) group with 60 patients,C(5-6 h) group with 60 pa-tients and D(2-4 h) group with 65 patients. The curative effects of four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Compaed the curative effect of different attach time of patients,the curative effect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four groups (P<0. 05). Especially curative effect of patients in 6 h group was best,and far better than the other groups in therapeutic effect (P<0. 05). Comparing VAS score of different attach time groups,difference between four groups in pre-operative VAS scores was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four groups 1 week and 3 months after treatment in VAS score wassignificant,especially VAS score in C group patients was the lowest,and was far lower than other groups (P<0. 05). Conclusion:Using crude herb moxybustio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supplemented by some nursing measures,and the curative effect has no relation with the patient′s skin reaction,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at-tach time. So in the crude herb moxybustion therapy,we must grasp the good post apply time,in order to minimize skin discomfort of patient.【期刊名称】《护理实践与研究》【年(卷),期】2014(000)008【总页数】3页(P1-3)【关键词】天灸;贴敷时间;护理;疗效【作者】刘庆元;吴新民;欧吏秀;张国花;孙晓燕【作者单位】523900 东莞市广东省东莞市虎门中医院;523900 东莞市广东省东莞市虎门中医院;523900 东莞市广东省东莞市虎门中医院;523900 东莞市广东省东莞市虎门中医院;523900 东莞市广东省东莞市虎门中医院【正文语种】中文天灸疗法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由医师辩证确定方药、穴位,护士按中医护理技术规范实施操作和观察护理,其中护理干预对天灸疗效的发挥同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