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子宫并前置胎盘剖宫产65例临床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69.29 KB
- 文档页数:2
瘢痕子宫患者再次妊娠分娩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瘢痕子宫患者再次妊娠剖宫产特点及注意事项。
方法:选取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132例作为观察组,均行剖宫产。
另外选取同期非瘢痕子宫妊娠剖宫产孕妇132例作为对照组。
对两组孕妇的分娩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观察组产程明显长于对照组,出血量多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产妇均按照剖宫产手术方法生产。
观察组产妇术中根据子宫瘢痕的情况合理选择手术切口。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粘连,术中应尤其注意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手术方法:该类产妇的剖宫产重点在于分离粘连,难点在于分离腹直肌与前鞘以及如何进入腹腔。
根据腹直肌与前鞘的解剖关系及特点,宜在前鞘中线处切入,使腹直肌或粘连的腹膜充分显露。
应采用推剪刀的方法分离切口,切忌手撕切口,导致粘连肌纤维发生断裂,从而发生广泛渗血及严重组织伤。
在分离切口上缘的腹直肌和前鞘时,宜采用纱布行钝性分离,必要时可用剪刀配合行钝性分离,也可用手术刀切开。
在分离时应对分离程度按照胎儿的大小进行评估,确保能将胎儿取出为宜,不可分离太过。
1.3 观察指标统计两组孕妇的产程、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以及住院时间并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19个月;产前超声检查无瘢痕缺陷;患者愿意接受阴道试产且具有良好的医疗监护设备和抢救条件时可以进行阴道试产[7]。
但是对于曾经有较大的子宫手术史或子宫破裂史的患者;有剖宫产指征者以及不具备良好的监护设备和抢救条件时则建议行剖宫产手术。
在行剖宫产时,应尤其重视对粘连的分离技巧[8]。
应查清楚产妇的粘连具体位置、粘连的紧密程度,综合分析粘连对手术操作的影响程度,采取对应的手术操作方法[9],确保能顺利取出胎儿,且对产妇的伤害最小化[10]。
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对比
孙绮
【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年(卷),期】2018(010)019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以及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在我院剖宫产分娩的120例产妇,分为实验组(60例,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和对照组(60例,非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对比两组分娩情况.结果实验组子宫破裂率(8.3%)、前置胎盘率(11.7%)、胎盘植入率(13.3%)、胎盘粘连率(13.3%)等均高于对照组0%、1.7%、3.3%、1.7%.结论相对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而言,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产妇具有更高的分娩风险,临床一定要严格把握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指征,尽可能建议产妇选择阴道分娩.
【总页数】2页(P104-105)
【作者】孙绮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盐城 224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9
【相关文献】
1.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对比 [J], 王海红
2.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对比 [J], 袁爱萍
3.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对比 [J], 花蕾蕾
4.对比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情况 [J], 孙姣;吴微;张巧玲
5.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对比 [J], 孙荣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前置胎盘合并瘢痕子宫行剖宫产62例临床分析与治疗进展作者:王艳改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7期【摘要】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对孕产妇的影响及治疗方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12年5月收治62例前置胎盘合并瘢痕子宫孕妇,以此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62例单纯前置胎盘孕妇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和胎盘手术出血量、胎盘植入、胎盘粘连等情况。
结果对照组胎盘粘连和胎盘植入发生率高,出血量大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前置胎盘;瘢痕子宫;剖宫产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101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596-01近几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多,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时的并发症也逐渐增多,其中前置胎盘是较严重的并发症,而且可能并发胎盘植入常致严重的产科大出血,甚至危胁孕产妇的生命。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6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瘢痕子宫并发前置胎盘患者62例,选取62例单纯前置胎盘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平均年龄29岁,既往1次剖宫产56例,2次剖宫产6例,据前例剖宫产最长12年,最短1年,随机抽取62例单纯前置胎盘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分析,平均年龄28岁。
1.2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胎盘植入率、子宫切除率、术中出血量>1000ml发生率等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检验标准α=0.05,P2讨论随着剖宫产技术的提高,剖宫产的安全性也有了明显提高,剖宫产已成为抢救孕产妇及围产儿生命的有效手段,其剖宫产发生率有上升趋势。
有资料报道,目前国内医院剖宫产占分娩总数的40%-70%[1],比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15%明显要高。
瘢痕子宫是其远期并发症之一,有1次以上剖宫产史的妇女再次妊娠发生前置胎盘的风险增加2.6倍。
剖宫产病例分析剖宫产是一种通过腹壁切口进入子宫,将胎儿和胎盘从子宫内取出的方法,常被用于高风险孕产妇或胎儿出生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对剖宫产的疾病情况进行分析,以及可能影响产妇和胎儿的并发症。
1. 剖宫产的常见适应症剖宫产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 产妇骨盆异常,如前置胎盘或骨盆狭窄;- 胎儿异常,如臀位、横位或骶尾位;- 孕妇患有疾病,如妊娠期糖尿病或妊娠期高血压;- 先前试产不成功或出现并发症。
2. 剖宫产的并发症尽管剖宫产是一项常见的手术,但仍存在一些潜在的并发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术后感染:由于手术切口可能会被细菌感染,因此需要进行术后抗生素治疗。
- 出血:手术中,剖宫产会切断子宫和其他组织的血管,导致术后出血的风险。
- 呼吸问题:新生儿可能会面临呼吸困难,需要接受特殊的护理和监测。
- 子宫瘢痕:剖宫产手术可能会导致子宫的瘢痕形成,对于以后的孕产可能会造成一定的风险。
3. 剖宫产的疾病分析剖宫产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胎儿窒息、产妇盆腔造成的损伤等疾病的发生。
然而,它本身也引发了一些特定的疾病和并发症,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和警惕。
3.1 剖宫产后腹腔感染剖宫产手术中,由于切口进入了腹腔,细菌容易进入切口,导致感染。
这一并发症的症状通常在术后一周内出现,如发热、脓液渗漏或切口红肿。
防止感染的关键是术后规范使用抗生素、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合理使用引流管以及术后适当的愈合。
3.2 子宫瘢痕破裂剖宫产手术后,子宫瘢痕破裂是一种潜在的、但相对较少见的并发症。
这种并发症通常发生在子宫收缩力过强的情况下,会导致子宫破裂。
妇女在剖宫产术后应定期进行产后检查,以便及时检测子宫瘢痕破裂的风险。
3.3 呼吸系统并发症剖宫产可能增加新生儿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风险,例如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新生儿肺炎。
这些并发症通常需要新生儿特别的监护和治疗,以确保他们的呼吸系统能够健康运作。
4. 剖宫产的注意事项剖宫产手术虽然很常见,但仍然需要我们在术前和术后注意以下几点:- 了解手术风险:产妇需要充分了解剖宫产手术可能引发的潜在风险和并发症。
瘢痕子宫分娩方式的研究进展【摘要】综述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利弊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探讨阴道分娩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关键词】瘢痕子宫、分娩方式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及子宫肌瘤病的年轻化,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也随之增加,其分娩方式已成为产科临床突出的问题。
临床要求既要尽可能的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再次剖宫产给母儿造成的不良影响,又要预见和避免可能发生的子宫破裂对母儿导致的危害。
瘢痕子宫是指剖宫产手术或肌壁间肌瘤剥除术后的子宫。
一、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对母儿的主要影响如下。
子宫破裂、产后出血、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并发症增加:瘢痕子宫孕妇行剖宫产分娩时,损伤、感染、粘连加重、切口愈合不良等手术并发症增加。
另外,还可导致早产及新生儿病率及死亡率增加等。
二、瘢痕子宫不同分娩方式的利弊与可行性:总结其利弊如下:①剖宫产率的大幅上升使母婴近远期病率上升,而产妇及新生儿病死率均不能相应下降。
②再次剖宫产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重要因素。
③瘢痕子宫由于盆腔粘连使再次手术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大为增加,同时再次手术可使原有腹腔粘连加重,切口痛、慢性盆腔痛、子宫活动受限发生率明显增加。
此外,多次手术子宫内膜损伤破坏或腹腔种植,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的机会,临床上偶可见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的报道。
而阴道分娩可避免再次手术对子宫的创伤,减少盆腹腔粘连,减少感染,预防切口愈合不良。
④由于粘连及瘢痕,组织弹性欠佳,暴露不充分,易造成剖宫产术中取胎头困难;同时也增加了新生儿的窒息率。
而分娩过程中子宫有规律的收缩,能使胎肺得到锻炼,有利于出生后呼吸的建立,促进肺成熟,而很少发生肺透明膜病;分娩时宫缩和产道的挤压作用,可将胎儿呼吸道内的羊水和黏液排挤出来,使新生儿湿肺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大大减少;免疫球蛋白G(IgG)在自然分娩过程中可由母体传给胎儿,而剖宫产儿缺乏这一获得抗体的过程,因而阴道分娩的新生儿具有更强的抵抗力[1]。
⑤阴道分娩产妇产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低。
一、报告背景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上升,瘢痕子宫已成为临床常见问题。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存在诸多风险,如瘢痕妊娠、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子宫破裂等,严重威胁母儿健康。
为降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风险,本报告对某地区瘢痕子宫情况进行评估。
二、评估方法1. 数据来源:收集某地区近三年内瘢痕子宫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孕次、剖宫产次数、手术方式、并发症等。
2. 评估指标:根据临床经验和相关文献,选取以下指标进行评估:(1)年龄:年龄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风险密切相关,年龄越大,风险越高。
(2)孕次:孕次越多,剖宫产次数越多,瘢痕子宫风险越高。
(3)剖宫产次数:剖宫产次数与瘢痕子宫风险呈正相关。
(4)手术方式:不同手术方式对瘢痕子宫的影响不同,如子宫下段横切口、子宫下段纵切口等。
(5)并发症: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子宫破裂等。
三、评估结果1. 年龄分布:瘢痕子宫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5-40岁,占85%。
2. 孕次与剖宫产次数:孕次与剖宫产次数呈正相关,孕次≥3次的患者,剖宫产次数≥2次。
3. 手术方式:子宫下段横切口患者占比最高,达70%,其次为子宫下段纵切口。
4. 并发症:瘢痕子宫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其中前置胎盘发生率最高,达35%,其次为胎盘植入(15%)和子宫破裂(10%)。
四、结论与建议1. 结论:某地区瘢痕子宫患者年龄集中在25-40岁,孕次与剖宫产次数呈正相关,手术方式以子宫下段横切口为主,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2. 建议:(1)加强瘢痕子宫患者的孕期监测,特别是孕晚期,关注子宫下段瘢痕及胎盘附着情况,早期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2)对有生育需求的瘢痕子宫患者,建议在孕前进行详细评估,包括年龄、孕次、剖宫产次数、手术方式等,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3)加强瘢痕子宫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再次妊娠风险的认知,降低再次妊娠风险。
(4)积极开展多学科会诊,加强产科、妇科、遗传科等科室之间的协作,为瘢痕子宫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