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子宫及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疗效对比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3
剖腹产指征标准
剖腹产手术是有严格的手术指征的,具体的标准如下:
1. 胎儿窘迫:因胎儿存在急、慢性窘迫不能经阴道分娩者。
2. 瘢痕子宫:2次或多次剖宫产史后再妊娠者。
3. 胎位异常:横位、初产足月单胎臀位,估计胎儿体重在3500克以上。
4. 前置胎盘及前置血管者。
5. 多胎或双胎妊娠,第一胎非头位。
6. 脐带脱垂,胎儿有存活能力,不能迅速经阴道分娩者。
7. 胎盘早剥。
8. 孕妇存在严重的合并症或并发症,如合并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子痫、急性脂肪肝等,不能承受阴道分娩者。
9. 妊娠合并巨大儿,估计胎儿体重大于4250克。
10. 孕妇的骨盆畸形或狭小、高龄初产、患有严重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曾经做过剖宫产或子宫手术,以及此次不适合自然产的,如产程停滞、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引产失败、子宫破裂等情况也应该实施剖宫产。
以上是剖腹产的指征标准,具体是否需要剖腹产需要根据孕妇和胎儿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手术的风险知多少瘢痕子宫从字面上我们就能够明白,是指子宫有瘢痕,而导致女性出现这种瘢痕主要是由于子宫手术所造成的,最常见的手术是剖宫产。
随着我国全面开放的二胎政策,大多数育龄女性都加入到了“备妈妈”这支队伍中,其中不乏曾有过剖宫产史的女性,但是他们在备孕过程中或者是孕期中常常会受到子宫瘢痕的影响,会觉得自己还能够在怀上孩子吗?或者是在怀孕之后会不会出现子宫破裂的现象呢?更有甚者会担心自己这次到底能不能生。
那么,到底瘢痕子宫再次实施剖宫产手术会存在什么风险呢?有哪些注意事项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有关瘢痕子宫的相关内容吧!1.什么是瘢痕子宫?实际上,瘢痕子宫指的是以前有过剖宫产史或者是实施过子宫手术,比如子宫肌瘤剔除术等,最终导致子宫留下了疤痕。
在临床上,导致女性子宫出现瘢痕的原因较多,其中常见的原因有子宫肌瘤剔除术、剖宫产术、人流术或者是清宫术中导致子宫穿孔。
目前,随着宫腔镜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子宫纵膈手术或者是粘连分解而伤害到子宫肌层的患者都应当将其归于瘢痕子宫。
2.瘢痕子宫者再次分娩时应用剖宫产手术会出现什么并发症?当瘢痕自子宫者再次进行剖宫产手术会引发许多并发症,主要分为近期并发症与远期并发症,其中近期并发症主要有器官损伤、盆腹腔粘连、感染、血栓形成、产后出血等;而远期并发症主要有子宫破裂、前置胎盘、切口妊娠、缺口憩室、盆腔粘连等。
(1)产后出血相较于初次破宫产而言,瘢痕子宫者若再次进行剖宫产更容易产生出血现象,导致其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四点,其一是由于原切口瘢痕化,所以弹性变化,很容易引发切口延长、撕裂;其二是由于盆腹腔组织的粘连,在分离时容易造成出血;其三是由于子宫瘢痕很容易造成子宫破裂而出血;其四是由于瘢痕会对子宫的收缩力造成影响,据相关资料显示,相较于阴道分娩而言,剖宫产分娩的出血量是其1倍至2倍,甚至于更大。
(2)感染相较于第一次剖宫产而言,瘢痕子宫者再次实施剖宫产手术更容易出现术后感染现象。
文章编号:WHR202001031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对比孙荣华山东省禹城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山东禹城 251200【摘 要】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对比。
方法:在本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产妇中抽取78例,根据产妇剖宫产史,将全部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产妇,对照组产妇(非瘢痕子宫剖宫产),观察组产妇(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
对比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指标;对比两组母婴结局。
结果: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产后恶露持续时间均多于对照组产妇(犘<0.05);观察组产妇胎盘粘连(10.26%)、巨大儿(7.69%)、产程异常(10.26%)、宫缩乏力(12.82%)、子宫破裂(5.13%)等出现率均高于对照组产妇的(0.00%、2.56%、5.13%、2.56%、0.00%),两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犘<0.05)。
结论:通过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对比,发现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风险、母婴并发症出现率均高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
所以,需鼓励首胎产妇接受阴道分娩,鼓励瘢痕子宫产妇接受阴道试产。
【关键词】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非瘢痕子宫剖宫产;临床对比 在临床中,剖宫产为处理产科威胁母婴安全的一种助产形式,其不仅利于协助产妇分娩,也利于降低分娩疼痛感,提升母婴安全度。
近些年,随着剖宫产术指征日益放宽,剖宫产技术愈发成熟,剖宫产率也随之获得大幅提高,然与此同时,剖宫产术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也随之得到了提升,特别是行剖宫产后,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剖宫产分娩之后,很容易产生子宫破裂、及盆腔粘连等诸多并发症,严重影响母婴健康。
基于此,本文作者主要研究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对比,现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本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产妇中抽取78例,根据产妇剖宫产史,将全部产妇分为对照组(非瘢痕子宫剖宫产)与观察组(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每组39例产妇,对照组产妇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27.6±7.7)岁,孕周36~40周,平均孕周(39.2±1.6)周,体质量47~75kg,平均体质量(59.9±2.8)kg;观察组产妇年龄24~39岁,平均年龄(28.1±7.6)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9±1.8)周,体质量48~76kg,平均体质量(60.3±3.1)kg。
再次剖宫产采用两种剖宫产术式的效果对比引言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剖宫产术已成为一种非常常见的分娩方式。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下需要再次剖宫产的产妇来说,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对于母婴的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
目前,常见的剖宫产手术方式包括经疤痕下剖宫产和低横切剖宫产。
本文将对这两种剖宫产术式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经疤痕下剖宫产经疤痕下剖宫产(Classical Cesarean Section,CS)是指在子宫上段疤痕处作切口,其优点是操作技术相对简单,手术时间短,适用于急诊剖宫产。
经疤痕下剖宫产术式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即易发生术后子宫破裂,术后瘢痕子宫破裂的发生率远高于低横切剖宫产。
低横切剖宫产低横切剖宫产(Lower Segment Cesarean Section,LSCS)是指在子宫下段作切口,相对于经疤痕下剖宫产,低横切剖宫产具有明显的优势。
低横切切口位于子宫下段,术后子宫破裂的风险较小;由于子宫下段的柔软组织较多,术后伤口愈合速度较快,恢复也相对较快;LSCS术式适用范围广泛,适合于一般的常规剖宫产。
效果对比在再次剖宫产的选择过程中,经疤痕下剖宫产和低横切剖宫产的选择成为了产妇和医生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就手术效果而言,两种手术方式各有其优势和劣势。
经疤痕下剖宫产的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适用于急诊剖宫产,但易发生术后子宫破裂的缺点是不可忽视的。
而低横切剖宫产术式的术后疼痛轻、术后伤口愈合速度快、术后子宫破裂的风险低等优点,使得它成为一种更为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综合评价通过对经疤痕下剖宫产和低横切剖宫产的效果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选择再次剖宫产手术方式时,由于经疤痕下剖宫产易发生术后子宫破裂等并发症,因此更多地应该考虑低横切剖宫产这一手术方式。
具体手术方案还应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医生的经验以及医院条件等因素来综合考虑。
结语再次剖宫产的手术方式对于产妇和婴儿的健康和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瘢痕子宫阴道试产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瘢痕子宫阴道试产是指在子宫子宫瘢痕部位已经存在的情况下,通过阴道分娩进行助产的一种方式。
由于子宫瘢痕会增加分娩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对于这类情况的孕妇来说,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瘢痕子宫阴道试产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进行深入分析。
我们来看一下瘢痕子宫阴道试产的可行性。
瘢痕子宫是指在子宫内壁存在疤痕组织,通常是由于之前的剖宫产术或其他子宫手术所留下的瘢痕。
对于孕妇来说,在存在子宫瘢痕的情况下选择阴道分娩是可能的,但需要严格的筛选条件和监测措施。
根据美国妇产科学院(ACOG)的指南,一般可以考虑进行瘢痕子宫阴道试产的情况包括:子宫瘢痕位置不是在前置胎盘或者离子宫口较远的位置;孕妇没有其它禁忌症或并发症,比如胎盘早剥或胎盘植入瘢痕处。
孕妇的所选并不具有引起胎盘功能障碍的胎儿生长指标。
在这些条件下,瘢痕子宫阴道试产是可行的。
我们来探讨瘢痕子宫阴道试产的安全性。
瘢痕子宫阴道试产的安全性问题其实是许多人担心的焦点。
一般来说,瘢痕子宫阴道试产本身并不比剖宫产术更加危险。
ACOG的指南中也指出,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瘢痕子宫阴道试产并没有比剖宫产术更高的风险。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孕妇和胎儿来说,如果在瘢痕子宫阴道试产过程中出现并发症,后果是更加严重的。
在这一点上,临床医生需要对孕妇进行严格的个体化评估,选择最合适的分娩方式。
在瘢痕子宫阴道试产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测孕妇和胎儿的生命体征,并随时做好剖宫产术的准备。
只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并且在医护人员具备足够的经验和技能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瘢痕子宫阴道试产。
瘢痕子宫阴道试产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行的,在严格的监测和措施下也是相对安全的。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孕妇来说,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一点上,医生和孕妇需要做到充分的沟通和理解,共同做出正确的决策。
在临床实践中,也需要医护人员具备足够的经验和技能,来保障瘢痕子宫阴道试产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对比
孙绮
【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年(卷),期】2018(010)019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以及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在我院剖宫产分娩的120例产妇,分为实验组(60例,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和对照组(60例,非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对比两组分娩情况.结果实验组子宫破裂率(8.3%)、前置胎盘率(11.7%)、胎盘植入率(13.3%)、胎盘粘连率(13.3%)等均高于对照组0%、1.7%、3.3%、1.7%.结论相对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而言,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产妇具有更高的分娩风险,临床一定要严格把握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指征,尽可能建议产妇选择阴道分娩.
【总页数】2页(P104-105)
【作者】孙绮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盐城 224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9
【相关文献】
1.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对比 [J], 王海红
2.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对比 [J], 袁爱萍
3.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对比 [J], 花蕾蕾
4.对比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情况 [J], 孙姣;吴微;张巧玲
5.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对比 [J], 孙荣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疤痕子宫剖宫产术80例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3-08-19T16:57:51.3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1期供稿作者:邹建丽[导读] 随着临床相关检查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剖宫产人数的逐年增加。
邹建丽(如皋普惠薛窑医院 226541)【摘要】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临床疗效和相关注意事项。
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到2011年9月住院的80例晚孕疤痕子宫孕妇行剖宫产术,对患者治疗效果、术中注意事项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等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本组80例晚期妊娠疤痕子宫患者剖宫产术后母婴恢复良好,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疤痕子宫患者行剖宫产应术前进行详细的手术前评估,合适的子宫下段横切口位置及切开方式选择,仔细细致的处理膀胱及相关粘连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关键词】疤痕子宫剖宫产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7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1-0208-02 近年来,随着临床相关检查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剖宫产人数的逐年增加,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患者也成增加趋势[1]。
由于疤痕子宫引起的子宫肌层和内膜改变及术后腹腔粘连等因素,增加了再次行剖宫产的手术风险。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到2011年9月住院的80例疤痕子宫孕妇行剖宫产术患者,对疤痕子宫孕妇再次行剖宫产术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所有患者为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住院的晚期妊娠疤痕子宫孕妇,孕妇年龄在21-41岁,孕周35-41周,其中既往已有二次剖宫产史者3例,本次妊娠距前次妊娠间隔时间为≤2年的有5例,2-5年31例,≥5年44例,术中发现合并有膀胱及腹腔粘连11例,术前患者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系统,心电图等无异常。
1.2 手术方法:手术选取在连续性硬膜外麻醉下进行。
手术常规进腹,暴露子宫下段,取子宫原横切口上1-2cm处切开子宫浆膜层及肌层一小口约2cm,破膜,吸尽羊水。
临床研究癜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与非癜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比较贺月红江苏省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泰州225321【摘要】目的:探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结局。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56例产妇,根据患者是否伴有剖宫产史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研究组有剖宫产史,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产妇,对照组以往没有剖宫产史,为非瘢痕子宫初次剖宫产产妇,比较两组剖宫原因、剖宫产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情况及术后情况等。
结果:两组剖宫产原因均以社会因素、胎位异常、产程异常等因素为主,其中研究组各个因素构成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 <0. 05;研究组手术耗时(62. 4±10. 6)min、术中出血量(385. 0±100. 3)mL、术后2h出血量(100. 6±20. 6)mL、产后恶露持续时间(52. 5±10. 5)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P <0. 05。
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产妇风险相对比较高,临床上应综合考虑,慎重选择。
【关键词】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临床结局由于剖宫产可在短时间内结束产妇分娩,很大程度上 减少了多种因素对母婴的影响,也大大减轻了产妇的疼痛 感,因此,受到广大女性青睐[1]。
正是由于人们对剖宫产的盲目推崇,导致剖宫产的几率越来越高,随着二胎政策 的开放,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情况也不断增加,而剖宫产 后再次妊娠产妇会出现很多并发症,例如子宫破裂、前置 胎盘、胎盘置入等,对母婴安全造成威胁,加之,产妇及家 属过分相信剖宫产对母婴的安全性,阴道试产失败再行剖 宫产带来的疼痛等社会因素,进而促使再次妊娠产妇分娩 时多选择剖宫产[2],为进一步探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 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初次剖宫产的术中及术后情况,本文 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56例产妇,作 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一、报告背景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上升,瘢痕子宫已成为临床常见问题。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存在诸多风险,如瘢痕妊娠、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子宫破裂等,严重威胁母儿健康。
为降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风险,本报告对某地区瘢痕子宫情况进行评估。
二、评估方法1. 数据来源:收集某地区近三年内瘢痕子宫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孕次、剖宫产次数、手术方式、并发症等。
2. 评估指标:根据临床经验和相关文献,选取以下指标进行评估:(1)年龄:年龄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风险密切相关,年龄越大,风险越高。
(2)孕次:孕次越多,剖宫产次数越多,瘢痕子宫风险越高。
(3)剖宫产次数:剖宫产次数与瘢痕子宫风险呈正相关。
(4)手术方式:不同手术方式对瘢痕子宫的影响不同,如子宫下段横切口、子宫下段纵切口等。
(5)并发症: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子宫破裂等。
三、评估结果1. 年龄分布:瘢痕子宫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5-40岁,占85%。
2. 孕次与剖宫产次数:孕次与剖宫产次数呈正相关,孕次≥3次的患者,剖宫产次数≥2次。
3. 手术方式:子宫下段横切口患者占比最高,达70%,其次为子宫下段纵切口。
4. 并发症:瘢痕子宫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其中前置胎盘发生率最高,达35%,其次为胎盘植入(15%)和子宫破裂(10%)。
四、结论与建议1. 结论:某地区瘢痕子宫患者年龄集中在25-40岁,孕次与剖宫产次数呈正相关,手术方式以子宫下段横切口为主,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2. 建议:(1)加强瘢痕子宫患者的孕期监测,特别是孕晚期,关注子宫下段瘢痕及胎盘附着情况,早期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2)对有生育需求的瘢痕子宫患者,建议在孕前进行详细评估,包括年龄、孕次、剖宫产次数、手术方式等,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3)加强瘢痕子宫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再次妊娠风险的认知,降低再次妊娠风险。
(4)积极开展多学科会诊,加强产科、妇科、遗传科等科室之间的协作,为瘢痕子宫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医疗服务。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与非疤痕子宫剖宫产的对比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对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与非疤痕子宫剖宫产进行比较分析。
在研究背景部分,我们探讨了这一话题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在研究目的部分,我们明确了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接着,在我们分别讨论了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的风险因素和非疤痕子宫剖宫产的优势与风险。
我们还比较了手术方式的选择、术后并发症以及孕妇及新生儿健康状况。
在我们总结了研究结果,提出了临床启示和进一步研究建议。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促进对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和非疤痕子宫剖宫产的更深入了解。
【关键词】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非疤痕子宫、剖宫产、风险因素、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孕妇健康、新生儿健康、研究结论、临床启示、进一步研究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与非疤痕子宫剖宫产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两种剖宫产方式,对比分析二者的优劣势及影响因素,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减少患者的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孕妇及新生儿的健康状况。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在剖宫产术后形成瘢痕子宫的情况下进行,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包括瘢痕子宫破裂、子宫粘连、出血量增多等并发症的风险较大。
而非疤痕子宫剖宫产相对来说风险较小,顺利度较高。
不同类型剖宫产在手术方式选择、术后并发症、孕妇及新生儿健康状况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需要进行深入比较和研究。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与非疤痕子宫剖宫产的风险和优势,为临床医生和孕妇提供参考依据,以达到更好地保障孕妇和新生儿的健康。
具体目的包括:1. 梳理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的风险因素,探讨其对产妇和胎儿的影响;2. 分析非疤痕子宫剖宫产的优势和风险,比较其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的差异;3. 探讨手术方式的选择对于产妇和胎儿的影响,为临床医生提供建议;4. 比较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处理方法,评估两种手术方式的安全性;5. 检测孕妇及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分析两种手术方式对其的影响,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子宫切口癜痕妊娠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比较朱素文天津市蓟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天津301900)〔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应用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 2016年2月医院收治的66例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产妇的所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产妇分 为参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3例。
参照组产妇治疗中给予MTX化疗,也就是肌内注射大剂量甲氨喋呤,试验组产 妇治疗中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与清宫术,并且配合子宫切口瘢痕病灶切除术,对比两组产妇干预后各项指标的 情况。
结果试验组各项指标(出血量、包块消失时间、血压(3-HGG直降正常、住院时间、治愈率、不良反 应率)等均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中实行不同治疗方法 具有不同的效果,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与清宫术以及病灶切除术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不同治疗方法;疗效〔中图分类号〕R711.7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 -2376 (2017) 14 -0026 -02子宫切口瘢痕妊娠属于异位妊娠,随着剖宫产率的提升, 其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
因该疾病目前还没有十分明确的病 因,临床研究中还没有治疗的有效方式[1];因此,本研究旨在 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应用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中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子宫切口瘢痕 妊娠产妇中选取66例,经临床诊断后确认既往手术方式均是 子宫下段横切口,并且经B超检查后显示瘢痕妊娠,然后在 经盆腔磁共振检查后得到确认。
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产妇 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33例。
试验组中,年龄20 ~ 42岁,平均(32. 14 ±3.25)岁;参照组中,年龄21 ~43岁,平均 (31.24 ±3.27)岁。
两组产妇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〇.〇5)。
瘢痕子宫及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疗效对比
摘要目的探究瘢痕子宫与非瘢痕子宫在剖宫产中的不同临床疗效。
方法980例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其中400例二次剖宫产产妇作为瘢痕子宫组,580例行剖宫产的初产妇作为非瘢痕子宫组。
对比两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新生儿体质量、Apgar评分。
结果非瘢痕子宫组产妇的手术时间(38.6±6.4)min、术中出血量(185.2±35.6)ml均明显小于瘢痕子宫组(63.8±7.2)min、(254.5±42.6)ml,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瘢痕子宫组新生儿体质量(3.41±0.84)kg、Apgar評分(8.28±1.05)分,与非瘢痕子宫组(3.35±0.76)kg、(8.34±1.26)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会导致手术出血量的增加,手术时间的延长,增加手术风险。
关键词瘢痕子宫;非瘢痕子宫;剖宫产
在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术以及子宫畸形矫治术等术后常常会导致子宫瘢痕产生,其中在剖宫产手术中子宫瘢痕最为常见[1]。
随着近几年剖宫产手术的大大增加,再次剖宫产也成为了剖宫产指征的的前列,但在剖宫产术后极易造成子宫切口形成瘢痕,这种瘢痕子宫会在孕妇再次妊娠时大大增加再次剖宫产的难度。
为此,本研究选取本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9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式探究非瘢痕子宫剖宫产与瘢痕子宫剖宫产之间的区别,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9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00例二次剖宫产产妇作为瘢痕子宫组,580例行剖宫产的初产妇作为非瘢痕子宫组。
瘢痕子宫组产妇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28.6±5.8)岁,
孕龄36~41周,平均孕龄(38.8±1.9)周。
非瘢痕子宫组产妇年龄23~37岁,平均年龄(28.5±4.7)岁,孕龄37~41周,平均孕龄(38.9±1.7)周。
两组年龄、孕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瘢痕子宫组剖宫产产妇采取切除原手术瘢痕切开腹壁的方式进行。
瘢痕为腹壁纵切口者,切除瘢痕后可顺利到达腹膜层。
部分腹壁与腹膜出现粘连现象,因此可稍作分离或不作分离直接开腹。
瘢痕为腹壁横切口者,在切除皮肤瘢痕后,于脂肪层切开一小口,钝性撕开,横形剪开筋膜。
非瘢痕子宫组剖宫产产妇则采用子宫下段横切口的方式进行,缝合腹膜。
1. 3 观察指标及评分标准对比两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新生儿体质量、Apgar评分。
Apgar评分标准涉及以下方面:①皮肤颜色:全身皮肤
呈粉红色为2分,手脚末梢出现青紫色为1分,全身呈青紫色为0分。
②心搏速率:心搏有力>100次/min为2分,心搏微弱0.05)。
3 讨论
剖宫产是目前临床医学中常见的产科手术,也是目前解决难产及其他产科并发症的有效手段[2]。
近年来,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逐渐增多。
就本实验研究资料看,瘢痕子宫剖宫产的孕妇年龄呈偏大趋势。
此外,有过一次以上剖宫产的产妇会形成瘢痕子宫,为了防止自然分娩时子宫出现破裂,不少产妇会选择再次剖宫产。
就目前来看,剖宫产术主要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第一次手术留下的粘连问题。
从本组瘢痕子宫组产妇的剖宫产手术时间可以发现,产妇手术时间明显延长就是因为二次手术需要分离粘连造成的,时间的延长无疑就会加大术中出血量,这也表明瘢痕子宫剖宫产的风险要大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非瘢痕子宫组产妇的手术时间(38.6±6.4)min、术中出血量(185.2±35.6)ml均明显小于瘢痕子宫组(63.8±7.2)min、(254.5±42.6)ml,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瘢痕子宫剖宫产的风险要大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这一结论也与胡小柳[3]在《瘢痕子宫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38例的临床对比分析》中提到的瘢痕子宫在修复时,由于子宫体与子宫下段的修复特点不同,因此上下宫壁薄厚不一,易导致宫缩乏力、切口撕裂等增加手术中出血量的现象,增加手术风险的结论非常相似。
再行剖宫产手术时,临床医师要严格掌握剖宫产的指征,认真评估产妇手术的风险,以降低剖宫产的可控性风险,保证母婴安全[4,5]。
另外,加强孕期保健,控制胎儿体重,减少巨大儿的发生,加强助产技术,降低剖宫产率,可以降低远期并发症,进一步保障母婴安全。
参考文献
[1] 陈琴,戴文娟,何雪美. 对比分析对瘢痕子宫与非瘢痕子宫孕妇进行剖宫产手术的疗效. 当代医药论丛,2014(8):252-253.
[2] 吴迪. 瘢痕子宫与非瘢痕子宫患者剖宫产术后的对比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18-19.
[3] 胡小柳. 瘢痕子宫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38例的临床对比分析.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7):157-158.
[4] 林敏. 瘢痕子宫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临床对比分析. 当代医学,2015(18):44-45.
[5] 夏嘉红. 瘢痕子宫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临床对比探析. 中国卫生产业,2014(2):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