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生产退料管理流程(Ver1.0)
- 格式:pdf
- 大小:107.89 KB
- 文档页数:1
退料流程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退料流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将不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或者成品退回供应商或者其他适当的地方进行处理或者重新加工的过程。
合理管理退料流程可以有效控制产品质量,降低企业成本,并确保供应链的顺畅运作。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退料流程管理规范,以提高退料流程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退料流程管理规范1. 退料申请a. 退料申请人应填写退料申请表,包括退料物料名称、数量、退货原因等信息,并注明相关部门或者人员的审批意见。
b. 退料申请表应经过相关部门或者人员的审批后方可提交至物料管理部门。
2. 退料审批a. 物料管理部门收到退料申请表后,应按照规定的审批流程进行审批。
b. 审批流程应包括责任人、物料管理部门、质量部门等相关部门的审批环节,确保退料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c. 审批意见应在退料申请表上签字并注明日期,以便后续追溯和记录。
3. 退料处理a. 物料管理部门根据退料申请表中的信息,安排退料物料的处理方式,包括退回供应商、重新加工或者销毁等。
b. 物料管理部门应与供应商或者其他相关部门进行沟通,确保退料物料的准确退回或者处理。
4. 退料记录a. 物料管理部门应建立完整的退料记录,包括退料申请表、退料审批意见、退料物料处理记录等。
b. 退料记录应详细记录退料物料的名称、数量、退货原因、处理方式、退料日期等信息,并进行归档保存。
5. 退料追溯a. 物料管理部门应建立退料物料的追溯机制,确保能够追溯到退料物料的来源、处理过程和去向。
b. 在退料记录中应标明退料物料的批次号、供应商信息等关键信息,以便在需要时进行追溯。
6. 退料效果评估a. 物料管理部门应定期对退料流程进行评估,分析退料的原因和效果,并提出改进措施。
b.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优化退料流程,提高退料流程的效率和准确性。
7. 培训与监督a. 物料管理部门应对相关人员进行退料流程的培训,确保其了解和掌握退料流程管理规范。
b. 监督和检查各部门在退料流程中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退料流程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需要退回供应商的物料情况。
为了规范退料流程,确保退料操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退料处理的效率,制定本《退料流程管理规范》。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和员工,包括生产、采购、质量等相关人员。
三、退料流程1. 退料申请1.1 退料申请人填写《退料申请单》,包括退料物料名称、数量、退货原因等信息。
1.2 退料申请单需经主管审核后方可提交给采购部门。
2. 采购部门处理2.1 采购部门收到退料申请单后,核对退料物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2 采购部门根据退料申请单中的信息,与供应商联系并协商退货事宜。
2.3 采购部门将退货协商结果反馈给退料申请人,并通知其进行下一步操作。
3. 退料操作3.1 退料申请人根据采购部门的通知,按照指定的退货方式进行退料操作。
3.2 退料操作包括将退货物料进行包装、标识,并填写退货单据。
3.3 退料申请人将退货物料和退货单据交给仓库管理员进行入库操作。
4. 仓库管理4.1 仓库管理员收到退货物料和退货单据后,核对物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2 仓库管理员将退货物料进行入库操作,并记录入库信息。
4.3 仓库管理员将退货单据归档,并将入库信息反馈给退料申请人。
5. 财务处理5.1 财务部门根据仓库管理员提供的入库信息,进行退货物料的财务处理。
5.2 财务部门将退货物料的相关财务凭证进行登记和记录。
6. 结案审批6.1 退料申请人根据财务部门提供的财务凭证,填写《退料结案审批单》。
6.2 退料结案审批单需经主管审核后方可提交给财务部门。
6.3 财务部门收到退料结案审批单后,核对相关信息,并进行结案审批。
四、责任与义务1. 退料申请人应准确填写退料申请单,并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
2. 采购部门应及时处理退料申请,并与供应商协商退货事宜。
3. 仓库管理员应核对退货物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进行入库操作。
4. 财务部门应根据入库信息进行财务处理,并及时提供相关财务凭证。
资材物流部-仓库不合格退料管理流程版本:版本:V1.0拟制:审核:会签:批准:目录1流程图 (3)2流程说明 (4)2.1目的 (4)2.2适用范围 (4)2.3流程描述 (4)2.4差异分析 (5)2.5其他说明 (5)2.6安全考虑 (5)2.7工作职能 (5)2.8发生频率 (5)2.9备注 (5)2.10相关报表 (5)1流程图3 / 72流程说明2.1 目的识别不合格品并对其进行控制,以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
2.2 适用范围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合格料。
2.3 流程描述1. 进检不合格物料1.1 进检不合格物料退料流程详见《原材料入库管理流程》。
2. 生产不合格物料2.1 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物料,由生产部物料组统计坏料清单并填写《报验通知单》,通知品管部质检员进行检验。
2.2 经过品质检验,确定属于生产损坏物料的,由生产部自行报废处理,生产部保存相应的报废物料清单和检验报告。
2.3 经过品质判定,坏料属于来料不良的,由生产部物料员整理好不良物料,与物料清单、不合格检验报告一同移交给仓库坏料仓仓管员,仓管员清点物料无误后,在移交表上签名确认,同时将不合格物料整齐摆放在指定的不良品区域,并将物料清单和不合格检验报告交给仓库制单员。
2.4 制单员在系统内将不良物料退入不良品仓,并打印《退货单》,然后将《退货单》交给坏料仓仓管员。
2.5 坏料仓仓管员接到《退货单》后,通知供应商来将退货拉走,并具体跟进退货进度,对于一些超时未退的物料,应及时通知物控员和仓库主管,以求协同尽快解决。
2.6 供应商来拉走退货时,在《退货单》上签名确认,仓管员将《退货单》返回制单员,制单员将《退货单》交财务部审核,货流程结束4 / 72.4 差异分析1. 明确各自责任、加强不合格品的处理效率。
2. 规范不合格退料流程。
2.5 其他说明2.6 安全考虑2.7 工作职能1. 生产部物料员负责不良物料的统计,报验及移交。
退料流程管理规范标题:退料流程管理规范引言概述:退料流程是企业物资管理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合理规范的退料流程管理可以提高物资利用率,减少浪费,提高企业效益。
本文将从退料流程的定义、退料流程管理的重要性、退料流程管理规范的内容和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退料流程的定义1.1 退料流程的概念退料流程是指企业内部将不合格、过期、损坏或者不需要的物资从生产环节或者库存环节中返还至供应商或者其他适当位置的一系列操作和管理活动。
1.2 退料流程的目的退料流程的目的是确保不合格、过期、损坏或者不需要的物资能够及时、准确地返还,并进行相应处理,以减少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
1.3 退料流程的关键步骤退料流程包括物资鉴定、退料申请、退料审批、退料处理和退料记录等关键步骤。
物资鉴定是判断物资是否符合退料条件的过程,退料申请是向上级部门提出退料请求的过程,退料审批是上级部门对退料申请进行审批的过程,退料处理是将退料物资进行分类处理的过程,退料记录是对退料流程进行记录和归档的过程。
二、退料流程管理的重要性2.1 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通过规范的退料流程管理,企业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合格、过期、损坏或者不需要的物资,避免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2 经济成本的降低合理规范的退料流程管理可以减少不合格、过期、损坏或者不需要的物资对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降低企业的经济成本。
2.3 供应链的优化通过退料流程管理规范,企业能够与供应商建立更加密切的合作关系,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稳定性。
三、退料流程管理规范的内容3.1 制定明确的退料管理制度企业应制定明确的退料管理制度,明确退料流程、责任和权限,并将其落实到各个相关部门和岗位。
3.2 建立完善的退料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退料管理制度,包括物资鉴定标准、退料申请流程、退料审批流程、退料处理方式和退料记录要求等。
3.3 加强退料流程的监督和检查企业应加强对退料流程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各个环节按照规定的流程和要求进行操作,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退料流程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退料流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所产生的不合格产品或者过剩材料需要退回供应商或者转移到其他生产线的过程。
为了确保退料流程的高效、规范和可控,制定退料流程管理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二、目的与范围本文旨在规范退料流程,确保退料过程的合法、规范和高效,减少资源浪费和成本损失。
适合于公司所有退料行为,包括不合格产品、过期物料等。
三、流程步骤1. 退料申请(1) 退料发起人填写退料申请表,包括退料原因、退料数量、退料物料信息等,并附上相关证明材料(如不合格报告、检验记录等)。
(2) 退料发起人将退料申请表提交给主管部门审批。
(3) 主管部门审批通过后,将退料申请表转交给采购部门。
2. 退料审批(1) 采购部门收到退料申请表后,进行退料物料的核对和评估,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确认。
(2) 采购部门根据退料物料的评估结果,决定是否批准退料。
(3) 采购部门将退料申请表和审批结果交给主管部门进行最终审批。
3. 退料执行(1) 主管部门审批通过后,将退料申请表交给仓库管理部门。
(2) 仓库管理部门根据退料申请表中的退料物料信息,进行退料物料的准备和标识。
(3) 仓库管理部门将退料物料交给供应商或者转移到其他生产线,并在系统中进行相应的出库和记录。
4. 退料记录与分析(1) 仓库管理部门将退料记录及时录入系统,并保存相关退料证明材料。
(2) 质量部门定期对退料记录进行分析,找出退料原因和频率的规律,并提出改进措施。
(3) 管理部门根据退料记录和分析结果,进行退料流程的优化和改进。
四、责任与权限1. 退料发起人的责任与权限(1) 提供准确、完整的退料申请信息。
(2) 根据流程要求填写退料申请表,并附上相关证明材料。
(3) 配合相关部门进行退料物料的核对和评估。
2. 采购部门的责任与权限(1) 对退料申请进行审核和评估。
(2) 与供应商进行沟通确认退料事宜。
(3) 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批准退料。
退料流程管理规范一、引言退料流程管理规范是为了确保退料过程的规范化和高效化,减少退料环节中的错误和纠纷,提高退料的准确性和效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退料流程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相关要求。
二、退料流程管理流程1. 申请退料1.1 退料申请人填写退料申请单,包括退料物料的名称、规格、数量、退料原因等信息。
1.2 退料申请人将退料申请单提交给相应的部门负责人进行审核。
1.3 部门负责人审核退料申请单,确认退料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1.4 部门负责人将审核通过的退料申请单提交给仓库管理员。
2. 退料审批2.1 仓库管理员收到退料申请单后,进行退料审批。
2.2 仓库管理员核对退料申请单上的退料物料信息与实际库存情况是否匹配。
2.3 若退料物料信息与实际库存情况匹配,仓库管理员将退料申请单提交给财务部门进行财务审批。
2.4 财务部门审核退料申请单,确认退料的财务合规性。
2.5 财务部门将审核通过的退料申请单返回给仓库管理员。
3. 退料执行3.1 仓库管理员根据退料申请单上的物料信息,进行退料操作。
3.2 仓库管理员将退料物料从库存中移除,并记录退料数量和退料日期。
3.3 仓库管理员将退料物料交给质检部门进行质检。
3.4 质检部门对退料物料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
3.5 若退料物料未通过质检,质检部门将退料物料退回给仓库管理员,并填写不合格品报告。
3.6 若退料物料通过质检,质检部门将退料物料交给采购部门进行入库。
4. 退料入库4.1 采购部门接收到通过质检的退料物料后,进行入库操作。
4.2 采购部门将退料物料入库,并记录入库数量和入库日期。
4.3 采购部门将入库信息和相关记录反馈给财务部门。
5. 退料结算5.1 财务部门根据退料的入库信息和相关记录,进行退料结算。
5.2 财务部门核对退料的入库信息和相关记录的准确性。
5.3 财务部门完成退料结算,并将结算结果通知退料申请人和相关部门。
三、退料流程管理规范要求1. 退料申请单必须详细填写退料物料的名称、规格、数量、退料原因等信息,并由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审核。
退料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退料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于不合格或者过剩的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进行退回、处理或重新利用的管理过程。
合理有效的退料管理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退料管理的标准化流程和操作要求。
二、退料管理流程1. 退料申请1.1 退料发起人填写退料申请单,包括退料物料名称、数量、规格、退料原因等信息。
1.2 退料申请单需经过相关部门负责人审批,审批通过后方可进入下一步流程。
2. 退料审核2.1 退料审核人员对退料申请单进行审核,核对退料物料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2.2 如有需要,审核人员可对退料物料进行抽样检测,确保物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2.3 审核人员根据审核结果,决定是否批准退料申请。
3. 退料执行3.1 退料申请获得批准后,退料发起人将退料物料交由仓库管理员进行入库操作。
3.2 仓库管理员对退料物料进行验收,并在系统中进行相应的入库记录。
3.3 验收合格的退料物料,按照规定的存储条件进行妥善保管。
4. 退料处理4.1 对于不合格的退料物料,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如报废、销毁等。
4.2 过剩的退料物料,应及时进行库存调整,确保库存的准确性。
5. 退料记录5.1 退料管理系统应建立完善的退料记录,包括退料申请单、退料审核记录、退料入库记录等。
5.2 退料记录应包含退料物料的名称、数量、规格、退料原因、处理方式等信息,方便后续查询和统计分析。
三、退料管理操作要求1. 退料申请单必须详细填写退料物料的名称、数量、规格以及退料原因,确保信息准确性。
2. 退料申请单需经过相关部门负责人审批,确保退料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3. 退料审核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准确判断退料物料的质量和合规性。
4. 退料物料的入库操作必须由仓库管理员进行,确保入库记录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5. 对于不合格的退料物料,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及时处理,避免对后续生产环节造成影响。
退料流程管理规范一、引言退料流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于不合格或者多余的原材料、半成品或者成品进行退回或者退换的管理流程。
为了确保退料流程的高效、规范和透明,制定本文档,明确退料流程的各个环节和相关责任人,以提高退料流程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退料流程管理步骤1. 退料申请(1) 退料申请人填写退料申请表,包括退料物料名称、数量、不合格原因、退料日期等信息。
(2) 退料申请表需经退料申请人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
(3) 退料申请表提交给仓库管理部门。
2. 退料审核(1) 仓库管理部门收到退料申请表后,进行退料审核。
(2) 仓库管理部门根据退料申请表中的信息,核对库存情况和退料原因的合理性。
(3) 若退料申请合理且库存充足,仓库管理部门将退料申请表转交给质量管理部门进行品质检验。
3. 品质检验(1) 质量管理部门收到退料申请表后,进行品质检验。
(2) 质量管理部门根据退料申请表中的信息,对退料物料进行检验,包括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
(3) 若退料物料符合质量要求,质量管理部门将退料申请表转交给采购部门进行退货手续。
4. 退货手续(1) 采购部门收到退料申请表后,进行退货手续。
(2) 采购部门根据退料申请表中的信息,核对退货物料的数量和质量,与供应商进行退货商议。
(3) 采购部门与供应商达成一致后,进行退货手续,包括填写退货单、退款等。
(4) 采购部门将退货单和相关文件归档,并通知财务部门进行退款操作。
5. 财务处理(1) 财务部门收到退货单后,进行财务处理。
(2) 财务部门核对退货单和相关文件的准确性,进行退款操作。
(3) 财务部门将退货单和相关文件归档,并将退款信息通知相关部门。
6. 退料报废(1) 若退料物料不符合质量要求,质量管理部门将退料物料进行报废处理。
(2) 报废处理包括填写报废单、销毁或者返工等操作。
(3) 报废单和相关文件归档,并通知仓库管理部门进行相应的库存调整。
7. 监督与评估(1) 相关部门定期对退料流程进行监督和评估,以确保流程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退料流程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需要退回供应商的物料。
为了确保退料流程的顺利进行,减少退料带来的损失,制定本退料流程管理规范。
二、目的本管理规范的目的是确保退料流程的规范化和高效化,减少退料过程中的错误和损失,提高企业的退料管理水平和效益。
三、适用范围本管理规范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退料操作的部门和人员。
四、退料申请1. 退料申请人应填写退料申请单,包括以下内容:- 退料物料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 退料原因和退料日期;- 退料申请人及联系方式。
2. 退料申请单应由申请人提交给相应的部门经理进行审批。
五、退料审批1. 部门经理应在收到退料申请单后,按照公司的审批流程进行审批。
2. 部门经理审批通过后,将退料申请单转交给采购部门。
六、退料处理1. 采购部门收到退料申请单后,应核对退料物料的信息,并进行退料处理。
2. 采购部门应与供应商进行沟通,确认退料的方式和时间,并将退料信息及时反馈给申请人和部门经理。
七、退料入库1. 供应商按照约定的时间和方式进行退料,并提供退料凭证。
2. 采购部门收到退料物料后,应进行验收,并将退料物料入库。
3. 入库后,采购部门应及时通知申请人和部门经理,确认退料的完成。
八、退料记录和统计1. 采购部门应建立完善的退料记录和统计系统,记录每次退料的相关信息,包括退料物料、退料数量、退料原因等。
2. 采购部门应定期对退料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九、退料流程的监督和改进1. 公司应设立退料流程监督人,负责对退料流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2. 退料流程监督人应定期组织退料流程的培训和学习,提高相关人员的退料管理水平。
十、风险控制1. 退料申请人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退料操作,确保退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 采购部门应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退料的顺利进行。
3. 公司应定期进行退料流程的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风险问题。
批准退补料管理程序审核页码:1 / 4内容更改历史记录表版次更改日期更改内容的描述编制人/更改人签名A/0 2011.07.01 新版发行请选择需下发此文件的部门□总经办□人事部□财务部□开发部□技术部□计划部□销售部□外贸部□品质部□仓库□采购部□电子车间□灯具部□其他需下发的数量:补充说明:目的:对物料进行管控,及时的对不良品和不合格品做出处理。
范围:生产、品质、仓库人员职责:做好物料管理工作,正确查找退料原因,对退取物料做出正确判断并及时处理相应物料一、供应商退料1、IQC判定为不合格的物料,外包装由IQC标注不合格标识,仓管将其物料存放在退料区。
告知采购,由采购人员通知退料日期,仓库人员给予办理退料手续。
2、IQC判定为不合格的物料,仓库不需填写“原材料入库单”。
3、供应商取不良物料时,仓库开“退料单”退货。
“退料单”有仓库主管签名审核,必要是由副总签字审批。
再由供应商签名确认。
未填写“原材料入库单”但已判定退货的物料的“退料单”不需交财务。
4、供应商所送物料为误送,超送或其他原因,经仓库、采购、副总协商签名后,办理退货手续。
此类退料不计入财务核算范围。
二、生产部退料1、生产部将不良品或良品汇总包装完好后,填写“退料单”连同物料一起交与IQC检验。
“退料单”有生产主管签名审核。
必要是由副总签字审批。
2、IQC对生产部所退之物料品名规格,退料原因进行检验。
如实物与退料单不符IQC有权拒检,直致单物一致为至。
IQC需在“退料单”上注明退料原因(如生产损坏、来料不良等)。
物料外箱有IQC检验标识。
3、IQC签名确认后,物料员将“退料单”交与仓管验收。
仓管对其数量、品质、退料原因等核对无误后,仓管签名验收。
再交与仓库主管审核,然后才能办理入库手续。
4、对物料混装,或者退料原因不清,责任不明的仓管有权拒收,由退料单位搞清原因后才能办理退料手续。
5、“退料单”须备注明物料编码和详细名称,所有损耗补料要求以一换一。
退料流程管理规范一、引言退料是指将已购买但暂时无法使用的物料或产品退回供应商或仓库的过程。
为了确保退料流程的高效和准确性,制定退料流程管理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退料流程的各个环节以及相关规范要求。
二、退料申请1. 退料申请的目的是为了记录退料的原因、数量和物料信息,以便后续的处理和跟踪。
2. 退料申请应包括以下内容:a. 退料原因:详细说明为什么需要退料,例如质量问题、过剩物料等。
b. 退料数量:准确记录需要退料的数量。
c. 物料信息:包括物料名称、规格、批次号等。
d. 申请人信息:包括申请人姓名、部门等。
3. 退料申请应由申请人填写,并经相关部门负责人审批后方可提交。
三、退料审批1. 退料申请提交后,相关部门负责人应及时审批,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批准退料。
2. 退料审批应包括以下内容:a. 退料原因的合理性评估。
b. 退料数量的核实。
c. 物料信息的准确性验证。
3. 审批结果应及时通知申请人,并将审批记录归档。
四、退料处理1. 批准退料后,需要进行退料处理,包括物料的包装、标识和运输等。
2. 退料处理应符合以下规范要求:a. 包装:将退料物料进行适当的包装,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坏。
b. 标识:在包装上标明退料的相关信息,如物料名称、数量、批次号等。
c. 运输: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确保退料物料能够安全、准时地送达供应商或仓库。
3. 退料处理完成后,应将相关记录进行归档。
五、退料跟踪1. 退料跟踪是指对退料流程进行监控和追踪,以确保退料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 退料跟踪应包括以下内容:a. 物料的实际退回情况。
b. 退料的处理进度。
c. 退料的处理结果。
3. 退料跟踪应由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并将跟踪记录进行归档。
六、退料结算1. 退料结算是指根据退料的实际情况进行物料成本的核算和结算。
2. 退料结算应包括以下内容:a. 物料成本的核算:根据退料的数量和成本计算实际的退料成本。
b. 结算方式:根据供应商或仓库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结算方式进行退料结算。
退料流程管理规范一、引言退料流程管理是企业物流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确保退料流程的顺利进行、减少资源浪费、提高企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标准的退料流程管理规范,以确保退料流程的高效、规范和可控性。
二、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为了规范退料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执行要求,确保退料流程的合规性、透明度和高效性。
通过优化退料流程,减少退料时间和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适用范围本文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退料操作的部门和人员,包括但不限于生产部门、仓储部门、质量管理部门等。
四、流程概述退料流程包括退料申请、退料审批、退料出库、退料验收和退料入库等环节。
具体流程如下:1. 退料申请(1)退料申请人填写退料申请表,包括退料物料信息、退料数量、退料原因等。
(2)退料申请人提交退料申请表给退料审批人进行审批。
2. 退料审批(1)退料审批人对退料申请进行审批,包括核实退料物料信息、退料数量和退料原因的合理性。
(2)退料审批人根据审批结果,将退料申请表转发给仓储部门进行退料出库操作。
3. 退料出库(1)仓储部门根据退料申请表中的信息,进行退料出库操作,包括从库存中扣减相应数量的物料、更新库存信息等。
(2)仓储部门将退料物料交给退料申请人,并记录退料出库的相关信息。
4. 退料验收(1)退料申请人对退料物料进行验收,包括核实退料物料的数量、质量和规格等。
(2)如发现退料物料有质量问题或与退料申请不符,退料申请人应及时向质量管理部门报告,并按照相关流程进行处理。
5. 退料入库(1)经过退料验收合格的物料,由退料申请人将其送至仓储部门进行退料入库操作。
(2)仓储部门根据退料物料的信息,更新库存信息,并将退料入库的相关信息记录。
五、职责分工1. 退料申请人的职责包括:(1)填写退料申请表,准确填写退料物料信息、退料数量和退料原因等。
(2)将退料申请表提交给退料审批人进行审批。
(3)对退料物料进行验收,确保退料物料的质量和规格符合要求。
退料流程管理规范一、引言退料流程管理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于不合格或多余的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进行退回、处理和管理的一系列操作。
合理的退料流程管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确保产品质量,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声誉。
本文将详细介绍退料流程管理的标准格式和要求。
二、退料流程管理步骤1. 退料申请生产人员在发现不合格或多余的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时,应填写退料申请表。
申请表中应包含以下信息:- 退料类型: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 退料数量:具体退回的数量;- 退料原因:不合格、过期、多余等;- 退料日期:填写退料申请的日期;- 申请人:填写申请退料的人员姓名。
2. 退料审批退料申请表需提交给相关主管进行审批。
主管应仔细核对申请表中的信息,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批准退料。
审批结果需在申请表上签字确认,并将申请表交给仓库管理人员进行后续操作。
3. 退料处理仓库管理人员根据退料申请表上的信息,对退料进行处理。
具体处理方式包括:- 核对退料数量:核对实际退回的数量是否与申请表上的数量一致;- 检查退料质量:对退回的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进行质量检查,确保符合退料标准;- 记录退料信息:将退料的品名、规格、数量等信息记录在退料记录表中;- 退料处理方式:根据退料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如销毁、重新加工、二次利用等。
4. 退料归档退料处理完成后,相关退料记录和申请表需进行归档。
归档内容包括:- 退料记录表:记录退料的品名、规格、数量、退料日期等信息;- 退料申请表:包括退料类型、退料数量、退料原因、申请人等信息;- 退料审批表:记录退料审批的结果和主管签字确认。
5. 退料追溯退料追溯是指对退料流程进行全程追踪和记录,以便于后期的质量追溯和问题分析。
在退料追溯中,应包括以下内容:- 退料流程记录:记录退料的每个环节和操作人员;- 退料质量检查记录:记录对退料进行的质量检查结果;- 退料处理方式记录:记录对退料的具体处理方式;- 退料归档记录:记录退料的归档情况。
非生产性物料管理程序NON-PRODUCTIVE PARTS MANAGEMENT PROCEDURExxxx-xx-xx发布Issued xxxx-xx-xx实施 Effective 1. 目的本管理规定是为加强非生产性物料管理,包括常用与非常用工具、生产辅助材料、量具、维修产品、化学品、劳防用品及其它常用易耗品等非生产性物料的申请、采购、领用、收发管理等。
以便于生产运营部门及时配备必要生产工具及设备维修等需要物料,同时加强生产核算,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 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所有生产工具、生产辅助材料、量具、维修产品、化学品、劳防用品及其它常用易耗品等非生产性物料的申购、领用、收发。
3. 职责采购部负责采购所有生产工具、生产辅助材料、量具、维修产品、化学品、劳防用品及其它常用易耗品的采购。
仓库或使用部门负责申购所需物料;采购物流部经理负责审核申请需求。
仓库负责所有物料的收发管理。
4. 定义无5. 参考文件无6. 程序和方法6.1. 申请:申请人需填写采购申请单,列明具体的品名、型号和规格(难以描述的产品,最好有样品和图片),审核者需要予以确认。
6.1.1. 直接用于加工生产零件的常用易耗品由仓库管理员根据库存情况提出申请,由仓库主管签字后库管员提交采购员,获采购物流部经理审核批准后采购。
6.1.2. 其它生产辅助材料、包装材料、不常用及专用性强的工具由使用者咨询库存后,库存没有或不足的提出申请,经申请部门领导审核后交仓库库管员提交采购员,获采购物流部经理批准后采购。
6.1.3. 维修电器类由设备主管向仓库咨询库存后,库存没有或不足的提出申请,经生产部经理审核后交仓管员提交采购员,获采购物流部经理批准后采购。
6.1.4. 常用化学品(油漆、机械油、汽油、柴油、皂化油等)和劳防用品,由仓库管理员据库存情况提出申请,经仓库主管签字后由库管员提交采购员,获采购物流部经理审核批准后采购。
6.1.5. 量具由质检部门咨询库存后提出申请,经部门领导审核,获采购物流部经理批准后采购。
退料流程管理规范一、引言退料流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将不合格或多余的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退回供应商或仓库的管理流程。
退料流程的规范化管理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退料流程管理规范,以确保退料流程的顺利进行。
二、退料申请1. 退料申请人员应填写退料申请表,包括以下信息:- 退料物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详细信息;- 退料原因,如质量问题、生产过剩等;- 退料日期及要求退料的截止日期;- 退料人员的姓名、部门等基本信息。
2. 退料申请表应经申请人员本人签字确认,并提交给相关部门经理审核。
三、退料审核1. 相关部门经理应及时对退料申请进行审核,包括以下内容:- 退料原因是否合理;- 退料物料是否符合退料标准;- 退料数量是否准确。
2. 审核结果应在退料申请表上注明,并签字确认。
四、退料处理1. 经审核通过的退料申请,应由相关部门负责人通知仓库管理员进行退料处理。
2. 仓库管理员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退料处理:- 核对退料物料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信息;- 对退料物料进行验收,确保退料物料符合退料标准;- 在退料记录中登记退料物料的详细信息,包括退料日期、退料数量等;- 将退料物料妥善存放在指定区域,并进行标识。
3. 退料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 退料物料的名称、规格型号、批次等信息;- 退料日期、退料数量等信息;- 退料人员的姓名、部门等基本信息;- 退料原因。
五、退料追溯1.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追溯的需要,退料流程应具备退料追溯功能,包括以下要求:- 退料记录应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编号,并妥善保存;- 退料记录应包括退料物料的详细信息,以便于追溯退料物料的来源和去向;- 退料记录应与生产记录、质量记录等相关信息进行关联,以便于全面了解退料物料的使用情况。
2. 在退料记录中,应注明退料物料的去向,如退回供应商、报废等。
六、退料报废1. 对于不合格的退料物料,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报废处理。
退料流程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和管理公司的退料流程,提高退料流程的效率和可控性,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各部门的退料流程管理。
三、流程概述1. 申请退料:部门需要退料时,负责人填写《退料申请单》,说明退料原因、退料数量、退料品种等信息,并提出申请。
2. 审批退料:申请退料的部门负责人提交《退料申请单》至物料管理部门进行审批,物料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对退料申请进行审核,给出审批意见。
3. 验收退料:物料管理部门接收《退料申请单》后,根据实际情况对退料进行验收,如验收通过,通知财务部门进行相关结算工作。
四、具体流程1. 申请退料(1)部门需要退料时,负责人填写《退料申请单》,说明退料原因、退料数量、退料品种等信息,提出申请。
(2)《退料申请单》需明确填写退料的原因,数量,品种等信息,以便后续流程的顺利进行。
(3)申请人在退料申请单上签字确认,并交由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
2. 审批退料(1)部门负责人接到申请后,对《退料申请单》进行审核,确认退料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2)审核通过后,部门负责人提交《退料申请单》至物料管理部门进行审批。
(3)物料管理部门接收《退料申请单》后,根据实际情况对退料申请进行审核,给出审批意见。
3. 验收退料(1)物料管理部门接收到《退料申请单》后,安排工作人员对退料进行验收。
(2)验收时要核对退料的数量、品种和质量等信息,确保退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如果验收通过,物料管理部门通知财务部门进行相关结算工作。
五、职责分工1. 部门负责人:负责审查和签字确认《退料申请单》,确保退料申请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2. 物料管理部门:负责对退料申请进行审核和验收,确保退料的数量和品种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财务部门:在验收通过后,负责进行相关结算工作。
六、制度执行1. 本制度由物料管理部门负责执行,公司全体员工必须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2. 确保财务部门能及时对已验收通过的退料进行结算处理,避免遗漏或延误。
退料的管理制度在生产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原材料或半成品不符合要求无法继续使用的情况,这时就需要进行退料处理。
合理的退料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减少浪费,提高原材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企业的退料管理制度。
二、退料的定义及范围1. 退料是指对于已经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无法继续使用的原材料或半成品进行退回供应商或进行其他处理的行为。
2. 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无法继续使用的原材料和半成品。
三、退料管理流程1. 退料发起:(1)生产部门在发现原材料或半成品不符合要求无法继续使用时,向库房部门提出退料申请。
(2)库房部门接到申请后,核实退料物料种类、数量及批次等信息,并填写退料单,上报生产部门审批。
2. 退料审批:(1)生产部门接到退料申请后,会对退料原因、数量、批次等信息进行审核,确保退料符合企业规定的条件。
(2)经过审核通过后,生产部门在退料单上签字盖章,同意进行退料处理。
3. 退料处理:(1)退料原材料或半成品根据生产部门的要求,将其整理之后送回供应商,或者交由采购部门进行处理。
(2)库房部门在处理完毕后,对退料的情况进行记录,包括退料数量、原因、处理方式等信息,并上传到企业的ERP系统中进行保存。
四、退料管理制度规定1. 退料条件:(1)原材料或半成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无法继续使用。
(2)原材料或半成品超过保质期或失去保质期。
(3)生产计划变更,导致某些原材料或半成品不再需要使用。
(4)其他符合公司规定的退料条件。
2. 退料监管:(1)库房部门负责对退料进行管理,确保退料按照公司规定的流程进行处理。
(2)生产部门提出退料申请时,需提供详细的退料原因、数量、批次等信息。
(3)采购部门负责与供应商进行沟通,确保退料物料能够顺利退回。
3. 退料记录:(1)库房部门负责对退料情况进行记录,包括退料种类、数量、原因、处理方式等信息。
(2)退料记录需要上传到企业的ERP系统中进行保存,以备日后查阅。
退料流程管理规范一、概述退料流程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于不合格产品或者原材料的退回、退换货等操作进行规范化管理的过程。
通过建立退料流程管理规范,可以有效控制退料过程中的风险,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退料流程管理规范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二、退料流程管理规范的内容1. 退料申请退料申请是指生产操作人员在发现不合格产品或者原材料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退料申请的过程。
退料申请应包括以下内容:- 退料原因:清晰描述不合格产品或者原材料的具体问题,如质量不合格、数量超过需求等。
- 退料数量:准确填写退料数量,确保退料数量与实际情况相符。
- 退料日期:填写退料申请的日期,以便后续跟踪和管理。
2. 退料审批退料审批是指上级主管部门对退料申请进行审批的过程。
审批程序应包括以下步骤:- 审核申请内容:审查退料申请的准确性和合理性,确保退料申请符合规定的条件和要求。
- 审批决策:根据申请的情况,决定是否批准退料申请,或者要求进一步调查和核实。
- 审批记录:对每一次退料申请进行审批记录,包括审批人、审批日期和审批结果等信息。
3. 退料处理退料处理是指对批准的退料申请进行具体处理的过程。
退料处理应包括以下步骤:- 退料登记:将退料申请的相关信息进行登记,包括退料单号、退料日期、退料数量等。
- 退料分类:根据退料的性质和处理方式,将退料进行分类,如报废、返修、退换货等。
- 退料处理记录:对每一次退料处理进行记录,包括处理方式、处理结果、处理人等信息。
4. 退料追踪退料追踪是指对退料流程进行跟踪和监控的过程。
退料追踪应包括以下内容:- 退料流程监控:对退料流程进行实时监控,确保退料流程按照规范进行,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 退料信息记录:对退料流程中的关键信息进行记录,包括退料申请、审批、处理等环节的信息,以便后续查询和分析。
- 退料问题分析:对退料流程中浮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退料流程的效率和质量。
苏州春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需求部门审核流程 仓管员/帐务
1V 非生产退料单
非生产部门:非生产领料需求产生,录入系统中,单据类别、部门不可为空,备注详细。
2V 生产部门:生产中节约、工单损耗内报废等料件及时进行退料。
3V 单据列印依系统工作流进行审核。
依单据签核流程送签。
4V
仓管发料、帐务扣帐并存档。
5V 6V
78910
天思集成管理
项目ERP系统
页数:1
模块:非生产领、退料管理制作:王洪梅日期:2012/4/21Ver:1.0
流程描述:非生产退料流程 生产管理
输入/输出:非生产退料单序号手工ERP 输入/输出工作描述
操作说明
进入路径:生产管理--制程生产--非生产料领、退料--非生产退料单数据来源:录入,单据类别、部门不可为空,备注清晰。
责任人员制单人制单人/仓库制单人仓管/帐务。
苏州春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需求部门审核流程 仓管员/帐务
1V 非生产退料单
非生产部门:非生产领料需求产生,录入系统中,单据类别、部门不可为空,备注详细。
2V 生产部门:生产中节约、工单损耗内报废等料件及时进行退料。
3V 单据列印依系统工作流进行审核。
依单据签核流程送签。
4V
仓管发料、帐务扣帐并存档。
5V 6V
78910
天思集成管理
项目ERP系统
页数:1
模块:非生产领、退料管理制作:王洪梅日期:2012/4/21Ver:1.0
流程描述:非生产退料流程 生产管理
输入/输出:非生产退料单序号手工ERP 输入/输出工作描述
操作说明
进入路径:生产管理--制程生产--非生产料领、退料--非生产退料单数据来源:录入,单据类别、部门不可为空,备注清晰。
责任人员制单人制单人/仓库制单人仓管/帐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