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云剂和塑化剂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4
台湾不法商家用化工原料塑化剂替代用于食品加工的起云剂,以减少成本,提高食品的感观效果,而这种化学物质的毒性比三聚氰胺高20倍。
在面对“色香味形”都超级完美的食品时,人们对现代食品工业背后致命的诱惑,应该倍加警惕为降低成本,台湾最大的起云剂供货商昱伸香料有限公司,违法添加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酯(dehp),致使悦氏等多家知名运动饮料及果汁、酵素饮品受到污染。
近日,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了台湾受塑化剂污染的问题企业及产品的最新名单,数量猛增至812种,涉及245家企业。
这个愈演愈烈的食品安全危机的本质是,生产厂家把不该用于食品加工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用来替代食品添加剂――起云剂,从而造成大量食品被污染。
起云剂看起来很美根据目前情况,受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污染的食品非常广泛,甚至连幼儿使用的感冒糖浆,及美容化妆品都传出含此类有毒物质。
要了解塑化剂,就要先知道起云剂。
“起云剂”是台湾的叫法,在中国大陆它被称为“乳化剂”。
乳化剂是一大类表面活性剂,可以使乳浊液稳定。
原因是,乳化剂可以分散在油水两种物质相面,形成薄膜或双电层,阻止分散相的小液滴互相凝结,使形成的乳浊液比较稳定。
常用的乳化剂有肥皂、阿拉伯胶、烷基苯磺酸钠等。
然而,一些乳化剂也可用作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于互不相溶的油(疏水性物质)和水(亲水性物质)类食品中,让油、水两相表面张力降低,形成保护膜,从而让油类物质能均匀地稳定在水中,同时,让水性物质均匀地稳定在油中。
所以,饮料(运动饮料、果汁及果冻)、乳制品、糕点、面食等都可以添加乳化剂,从而让食品看起来蓬松、发软、发泡,对食品有湿润、柔滑和保质作用,也让液态食物外观看起来溶液均匀,并控制溶液的结晶、沉淀等变化,改变食品的质量、味道和口感。
以面包为例,常用的改善面包品质的乳化剂有硬脂酰乳酸钠、硬脂酰乳酸钙、双乙酰酒石酸单甘油酯、蔗糖脂肪酯、蒸馏单甘酯等。
在面包制作的过程中添加这些乳化剂可使烘烤出来的面包更筋道(有韧性)、蓬松和体积增大,同时也能让面包较长时间保持新鲜,并提高面包的柔软度和酥脆性。
一、什么是起云剂?起云剂是台湾产复配食品添加剂的名称,通常是由阿拉伯胶、乳化剂、棕榈油及多种食品添加物混合制成,其主要目的是帮助食品乳化,并起到改善产品口感和其他感官品质的作用。
二、什么是塑化剂?塑化剂在我国大陆地区称为增塑剂,可被添加到塑料聚合物中增加塑料的可塑性,种类可达百余种。
此次台湾地区不法企业添加的是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是一类常见的增塑剂,包括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等。
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严禁违法添加到食品中。
卫生部6月1日发布2011年第16号公告将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列入第六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黑名单。
三、起云剂为何含有塑化剂/增塑剂?据台湾方面调查,不法厂商为了降低成本,在起云剂中非法添加DEHP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代替起云剂中的棕榈油,使得采用不法厂商生产的"起云剂"作为原料生产的食物、饮料等产品受到污染。
四、DEHP和DINP对健康有什么危害?DEHP和DINP急性毒性均较低。
动物试验发现长期大量摄入DEHP和DINP,会产生内分泌干扰作用,可造成生殖和发育障碍,并能诱发动物肝癌。
由于增塑剂广泛用于食品包装、医疗卫生用品、油漆等工业产品中,环境、饮用水中也存在极其微量的DEHP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通常情况下,人群日常暴露水平极低,对人体健康尚无明显影响。
但是,部分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长期大量摄入将影响生殖和发育,目前尚无证据表明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对人类具有致癌性。
五、四查进入体内的DEHP和DINP能排出吗?实验结果显示,进入体内的DEHP和DINP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可以被人体排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DEHP和DINP具有蓄积性。
动物试验发现,绝大部分DEHP在24-48小时内会随尿液或粪便排出体外。
48小时内停止摄入含有DEHP之产品,体内DEHP浓度便会快速下降。
起云剂和塑化剂区别*导读:起云剂和塑化剂是什么?他们是一种东西吗?他们有什么区别呢?也许我们根本就不知道,下面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个问题。
起云剂是食品起云剂和塑化剂是什么?他们是一种东西吗?他们有什么区别呢?也许我们根本就不知道,下面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个问题。
起云剂是食品添加剂,作用为调和乳化与增稠许多饮料的卖点在于味道、黏度,甚至色调。
因为许多味道是脂溶性的,需要存在于油中。
要把油均匀分布到水中,就需要乳化剂的帮助。
但油比水轻,所以油滴会上浮而导致分层,又需要加入一些食品胶来增稠。
这样,可以把油、乳化剂、增稠剂进行均质化处理,得到浓缩的黏稠乳液。
把它们加到饮料或者其他液体食物中,就会产生均匀的外观和良好的口感与风味。
这样的浓缩乳液,就是台湾所说的起云剂。
显然,生产起云剂的任何一种原料都可以有不同的选择。
用合法合格的原料,可以做出安全合法的产品来。
不过,能够起到相同作用的物质,食品原料总是比工业原料贵得多。
使用非食用物质来代替食品原料,永远是黑心厂家铤而走险的致富通道。
塑化剂的DEHP才是真正的杀手物质这次起云剂事件就是如此。
作为塑化剂的DEHP是一种工业原料,用于增加聚氯乙烯塑料的塑性,也就是改变它硬和碎的不良品质。
在起云剂中,黑心厂家用它来代替昂贵的食品原料。
如果拿它与三聚氰胺事件相比的话,起云剂相当于牛奶,而DEHP 相当于三聚氰胺。
DEHP对于健康的危害有相当广泛的动物实验数据,不过对于人体的健康风险,无法进行试验研究,只是根据动物实验数据来估计。
美国FDA收集了15项DEHP安全性的研究,逐一进行了审查评估,最后确定其中的三项结果最为可靠。
在口服的方式下,对动物不产生任何影响的最高剂量为每天每公斤体重3.7毫克。
考虑到人的个体差异、人类与动物的差异以及实验数据的不确定性,FDA采取了一个100左右的安全系数,确定口服摄入的安全上限为每天每公斤体重0.04毫克。
对于一个50公斤的人,相当于每天两毫克。
起云剂与增塑剂主要原料起云剂是一种合法食品添加物,它的常用原料为风味油、单体香油、增重剂、乳化稳定剂、乳化剂、水阿拉伯胶、棕榈油及多种食品添加物。
主要应用于饮料和奶类制品中。
制备方法中国专利CN200410081674.5 公开了一种起云剂及其制备方法,其摘要如下:发明公开了一种起云剂,其组分中有β-环化糊精、山梨醇、辛癸酸甘油酯、变性淀粉,有与辛癸酸甘油酯、变性淀粉经乳化均质后,形成水油粒子在0.5μm~2μm之间的乳浊液体系的松香酸甘油酯、蒸馏水,还有柠檬酸和楦竺糖甙提取物。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起云剂的制备方法,依次有制备水相、制备油相和配制乳化香精步骤,在配制乳化香精步骤中是先加入包埋剂β-环化糊精,再边高速搅拌,边滴加油相料液。
本发明能有助于释放与保留果汁饮料的香气,包埋果汁饮料的异味、杂味,也能增强果汁饮料口感的润滑性、厚实感,尤其是有效改良果汁饮料的天然感观,显著提高果汁饮料的品质质量。
本发明不仅适用于冷灌装果汁饮料,而且适用于热灌装果汁饮料。
台湾事件首次发现2011年5月24日,台湾地区有关方面向国家质检总局通报,发现台湾“昱伸香料有限公司”制售的食品添加剂“起云剂”含有化学成分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该“起云剂”已用于部分饮料等产品的生产加工。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是一种普遍用于塑胶材料的塑化剂,在台湾被确认为第四类毒性化学物质,为非食用物质,不得用于食品生产加工。
英文名:Di-(2-ethylhexylPhthalate (DEHP)中文名: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或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酞酸双(2-乙基己基)酯分子式:C24H38O4.CAS编号:117-81-7结构式:DEHP结构式无色无臭液体。
不溶于水,溶于乙醚,乙醇,矿物油等。
DEHP是邻苯二甲酸酯的一种,实际上就是通常所说的DOP。
(dioctyl phthalate )由辛醇或异辛醇(2-EH)和邻苯二甲酸制成,所以被称为DEHP。
起云剂是什么?台湾“起云剂”事件详解近些天,“起云剂”事件在台湾闹得沸沸扬扬,被称为30年来,台湾最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当地媒体将其比作台湾版的“三聚氰胺”事件。
消息一出,公众哗然,因为加在了食品里,便纷纷痛骂“食品添加剂”。
河南省卫生监督局局长张伟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台湾的“起云剂”事件,让公众又一次误会了食品添加剂。
“起云剂”事件的祸根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被称为“塑化剂”的非法添加物。
“起云剂”是食品添加剂,这是台湾地区的叫法,在大陆,“起云剂”叫乳化剂或稳定剂,允许用在食品中,不超过最大剂量,对人体无害。
但生产“起云剂”的黑心厂商在“起云剂”里加了“塑化剂”,塑化剂不是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有害,属于非法添加物。
因为“起云剂”使用范围广泛,包括果汁、果冻、益生菌,乳酸菌、运动饮料等,台湾的“起云剂”加了“塑化剂”,牵涉到几百种饮料品牌。
■非法添加物“塑化剂”为什么加入到“起云剂”里?今年4月,台湾有关部门对食品进行例行抽检。
检查人员从一款“净元益生菌”产品中检出了“塑化剂”。
经追查发现“塑化剂”来自昱伸公司所供应的食品添加剂“起云剂”内,而昱伸公司,是台湾最大的“起云剂”供应商。
随后,检查人员把检查范围扩大,发现问题很严重,统一企业、白兰氏、悦氏等知名厂商无一幸免,都使用昱伸公司的“起云剂”。
问题产品不仅涉及运动饮料、水果饮料、茶饮料,就连水果糖浆、乳酸菌咀嚼片也通通卷入其中。
塑化剂普遍用于塑胶材料中,在台湾被认为是第四类毒性化学物质,是一种不得用于食品生产加工的物质。
台湾的食品生产厂家,为什么要把“塑化剂”加到“起云剂”里呢?这先要从“起云剂”的作用说起。
我们喝的果汁饮料,多数不是100%的纯果汁,但是看上去很好看,很像全汁饮料,其实,它是加了“起云剂”,即咱们说的乳化剂或稳定剂。
商场卖的果汁饮料,果汁含量多数只有10%甚至更低,如果单纯把果汁和水进行勾兑,看上去跟纯水差不了多少,既不好看,也不好喝。
塑化剂事件2011年5月,台湾食品药物管理部门杨姓研究员在地方卫生局送来的药物抽样本中,发现异样讯号。
食品药物管理部门旋即主动与地方卫生单位及检调单位共同进行调查,往上追查源头,检验十余种原料后,发现是其中之一种昱伸香料有限公司制售之食品添加物“起云剂”所造成,同一时刻亦往下调查受影响的产品。
一时间,在海峡两岸掀起一场“塑化剂风波”。
起云剂是一种乳化剂,常使用于果汁、饮料、果冻和优格粉末,让饮料避免油水分层,看起来更均匀,属于合法的食品添加物。
但是DEHP是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中的一种,专家称塑化剂(DEHP)是一种环境荷尔蒙,对人体毒性虽不明确,但它广泛分布于各种食物内,其毒性远高于三聚氰胺,在体内必须停留一段时间才会排出,会危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长期下来恐怕会造成免疫力及生殖力下降。
之后,该事件有愈演愈烈之势,从饮料领域蔓延至药品领域,牵涉甚广,影响极大。
台湾已列为第四类毒性化学物质,不得添加在食品里。
2011年6月1日卫生部紧急发布公告,将邻苯二甲酸酯(也叫酞酸酯)类物质,列入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1、什么是塑化剂?增塑剂,又称塑化剂(台湾汉语,就是大陆汉语之增塑剂)。
是工业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在塑料加工中添加这种物质,可以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可合法用于工业用途。
2011年5月起台湾食品中先后检出DEHP、DINP、DNOP、DBP、DMP、DEP 等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成分,药品中检出DIDP。
截止6月8日,台湾被检测出含塑化剂食品已达961项。
2、塑化剂的成分塑化剂的成分是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二酯,是一种有毒的化工业用塑料软化剂,属无色、无味液体,添加后可让微粒分子更均匀散布,因此能增加延展性、弹性及柔软度,常作为沙发、汽车座椅、橡胶管、化妆品及玩具的原料,属于工业添加剂。
塑化剂多年来被非法广泛使用到食品、药品中,被称为“翻版三聚氰胺”。
什么是“起云剂”,与“塑化剂”是何关系
江苏天一智能设备有限公司严循东
2011年6月8日
台湾食品“塑化剂事件”余波未了。
6月6日,祸首台湾“昱伸公司”老板赖俊杰供称,不仅饮料和保健食品,面包、蛋糕等烘焙食品中也普遍掺入起云剂。
起云剂究竟为何物?塑化剂又是何物?黑心起云剂到底有哪些危害?
起云剂和塑化剂,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物质。
起云剂又叫浑浊剂、乳浊剂、增浊剂,是指将具有一定香气强度的风味油,以细微粒子的形式乳化分散在由阿拉伯胶、变性淀粉和水等组成的水相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水包油体系。
常见原料是阿拉伯胶、乳化剂、棕榈油或葵花油,其中最重要的原料是棕榈油等植物油、植物脂肪。
这主要是在台湾地区使用的一种食品添加剂,在中国大陆并没有“起云剂”的叫法,这种添加剂相当于大陆“增稠剂”和“稳定剂”两种食品添加剂的混合体。
它本来是一种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而塑化剂是一种含有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的普遍用于塑胶材料的化学物质,在台湾被确认为第四类毒性化学物质,并非食用物质,不得用于食品生产加工。
台湾此次“塑化剂事件”,就是不良厂家“昱伸公司”在制造起云剂时偷梁换柱,用塑化剂取代成本贵5倍的棕榈油。
除了成本低,塑化剂的增稠效果和稳定效果比植物油的效果更好。
在食品添加剂中添加塑化剂的行为,与工业酒精勾兑、苏丹红、三聚氰胺事件类同,都是极其恶劣的制假行为和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
塑化剂的作用
一、塑化剂的作用是什么二、塑化剂有哪些种类和成分三、塑化剂有哪些危害
塑化剂的作用是什么1、塑化剂的作用是什么
塑化剂,一般也称增塑剂。
增塑剂是工业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在塑料加工中添加这种物质,可以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可合法用于工业用途。
生产厂商用一种常见的增塑剂代替棕榈油配制的起云剂也能产生和乳化剂相似的增稠效果。
起云剂的作用是在溶液中起到乳化、增稠、稳定作用,使不易相溶的水油溶液能够形成混合均匀的胶状分散体。
现在生产的果汁饮料中常常掺杂有果肉、原汁等多种不易溶于水的成分,如果不添加起云剂就容易在瓶底出现杂质和沉淀。
但是,业内人士指出,某些塑化剂并不属于食品香料原料。
2、塑化剂有什么作用机理
塑化剂的作用机理是增塑剂分子插入到聚合物分子链之间,削弱了聚合物分子链间的应力,结果增加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移动性、降低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结晶度,从而使聚合物的塑性增加,也就是对抗塑化作用的主要因素聚合物分子链间的应力和聚合物的分子链的结晶度,而他们则取决于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和物理结构。
3、塑化剂按其作用方式可以分哪种类型
塑化剂按其作用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即内塑化剂和外塑化剂。
内塑化剂实际上是聚合物的一部分。
一般内塑化剂是在聚合物的聚合过程中所引入的第二单体。
由于第二单体共聚在聚合物的分子结构中,降低了聚合物分子链的有规度,即降低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结晶度。
例如氯乙烯-酯酸乙烯共聚物比氯乙烯均聚物更加柔软。
内塑化剂的使用温度范围比较。
起云剂、乳化剂、塑化剂和增塑剂知识介绍台湾起云剂曝光后,大陆食品企业和检测机构均含糊其词,称产品原料产自大陆没有从台湾进货。
据台湾涉案人称,台湾用有毒工业塑化剂生产起云剂已30年。
大陆难道没有吗?我告诉大家,台湾叫起云剂,大陆称为乳化剂,台湾叫塑化剂,大陆称为增塑剂。
大陆饮料大都含乳化剂,增塑剂根本就没列入检测项目。
一、事情起因:台湾食品有毒“塑化剂”风波愈演愈烈近日,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部分食品添加剂“起云剂”中添加有害人体的塑化剂DEHP,DEHP是一种常用的化工原料,因具有一定毒性被禁止在食品中使用。
而台湾一些黑心商人为降低成本,添加剂“起云剂”中用DEHP取代昂贵的棕榈油,DEHP可能会破坏人的生殖机能和神经功能,影响到人的代谢,甚或致癌。
调查数字显示,全台可能受塑化剂污染产品已近500项,运动饮料、果汁、茶饮、果酱果冻、胶锭粉剂等5大类食品受污染的情况尤为严重,甚至连幼儿使用的感冒糖浆都传出含塑化剂。
台湾因有毒塑化剂引起的食品、保健品安全风波持续蔓延,不只果汁、饮料遭污染,就连果酱、浓糖果酱、益生菌粉等产品也下架回收,影响层面广,让入行三四十年的食品科学教授坦言,“从未如此担忧过”,简直比三聚氰胺更恐怖,堪称30年来最严重食品掺毒事件。
起云剂和塑化剂究竟是什么二、名词解释:什么是塑化剂?塑化剂学名邻苯二甲酸脂(DEHP),是一种工业用塑料软化剂,主要让座垫软硬适中,包括沙发、汽车座椅均会使用。
DEHP最早曾用于香料,作用是让油水融合、质量稳定,香气更持久,不过,台湾“环保署”于1999年将DEHP列为第四级毒性物质,确认它有一些毒性,为不安全物质,规定不得添加在食品里。
塑化剂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有哪些三、塑化剂对人体的主要危害:导致性别错乱,男性生殖器短小1、导致儿童性别错乱塑化剂类似人工荷尔蒙,长期累积,或造成小孩性别错乱,包括生殖器变短小、性征不明显。
2、危害男性生殖能力DEHP大多用于塑胶材质,属环境荷尔蒙,会危害男性生殖能力。
不能将塑化剂与食品添加剂混为一谈“起云剂”消息一出,公众哗然,因为加在了食品里,便纷纷痛骂“食品添加剂”。
台湾的“起云剂”事件,让公众又一次误会了食品添加剂。
“起云剂”事件的祸根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被称为“塑化剂”的非法添加物。
“起云剂”是食品添加剂,这是台湾地区的叫法,在大陆,“起云剂”就是乳化剂或稳定剂,允许用在食品中,不超过最大剂量,对人体无害。
但生产“起云剂”的黑心厂商在“起云剂”里加了“塑化剂”,塑化剂不是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有害,属于非法添加物。
其实,台湾的“起云剂”就是大陆所说的稳定剂、乳化剂,是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广泛用于果汁饮料、运动饮料、乳制品、果冻等食品领域。
台湾黑心厂商在“起云剂”里加的塑化剂,不是食品添加剂,不允许添加到食品中,属于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剂有着本质的区别。
“食品添加剂不是好东西”的看法,是一种误解,食品安全形势严峻,并不是食品添加剂本身的问题,而是人为地非法添加非食品用材料或者超量、超范围添加食品添加剂。
生活中,食品添加剂无处不在,家里蒸馒头用的碱面,豆腐里的卤水都是食品添加剂。
因为它们能改善食品品质,所以允许使用。
正是有了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我们的饮食才能如此多样化,南方的水果才能运到北方长时间不坏,饮料、罐头才能放几个月甚至好几年不变质。
翻开我国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你会发现很多让你吃惊的食品添加剂,比如高锰酸钾、滑石粉、咖啡因、石膏等,这些既不能吃又或许有毒的物质,为什么要列入食品添加剂的行列呢?人吃了,会不会中毒呢?食品行业只要合理使用添加剂,对人体就不会造成伤害。
因为对人体有无伤害,除了物质本身外,还取决于量,也就是说“毒物即剂量”。
砒霜毒性很大,但只吃进去了几微克,根本不会对人造成伤害,也就谈不上“中毒”了。
三聚氰胺虽然不是食品添加剂,国家仍然允许1000克婴幼儿配方乳粉中有不超过1毫克的三聚氰胺,因为这个量极微小,不会给人体带来伤害,可以忽略不计。
起云剂和塑化剂
起云剂和塑化剂有啥区别?
起云剂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剂
沈阳福茂来食品有限公司技术员庞翰山介绍,正规的起云剂应使用阿拉伯胶、乳化剂、棕榈油或葵花油以及淀粉等食品添加剂,按照一定配方和步骤复配而成,并计算到合适的用量用于食品中。
其作用是在溶液中起到乳化、增稠、稳定作用,使不易相融的水油溶液能够形成混合均匀的胶状分散体。
常用在运动饮料、果汁、茶饮、果浆果酱类、粉状胶体中来防止出现沉淀,并能增加口感。
是一种合法的复合食品添加剂。
和老百姓常说的浑浊剂、乳浊剂、增浊剂作用类似。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讲师唐海云介绍,"正规的起云剂是果汁类饮料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而碳酸饮料中就不必添加了。
"
唐海云说,"因为现在的果汁饮料中常常掺杂有果肉、原汁等多种不易溶于水的成分,如果不添加起云剂就容易在瓶底出现杂质和沉淀。
另外加入一定量的起云剂还有助于释放与保留果汁饮料的香气,包埋果汁饮料的异味、杂味,也能增强果汁饮料口感的润滑性、厚实感,尤其是有效改良果汁饮料的天然感观,显著提高果汁饮料的品质。
"
塑化剂属于工业添加剂不能吃
唐海云介绍,这次台湾所称的"塑化剂"实际上名称是增塑剂,学名叫"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二酯",简称DEHP,是一种毒性大于三聚氰胺的化工塑料软化剂;属无色、无味液体,添加后可让微粒分子更均匀散布,因此能增加延展性、弹性及柔软度,常作为沙发、汽
车座椅、橡胶管、化妆品及玩具的原料,属于工业添加剂,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谁能想到塑化剂会被添加到食品中啊?因为这种物质本身并不是人体可食用的添加剂。
"针对"塑化剂"事件,庞翰山表示:这次事件中黑心商人为节约成本,在起云剂制造过程中以次充好,用塑化剂取代成本贵5倍的棕榈油来牟取暴利。
这实在让人防不胜防。
也正因为"防不胜防",塑化剂也并不在现有食品安全检测项目范围内,我国并没有控制塑化剂的规范标准。
"食品中掺杂工业原料实在害人不浅。
"庞翰山最后说,"希望国家能早日将塑化剂检测也纳入到食品药品的日常监控中去,让百姓放心。
"
塑化剂有啥危害?
台湾学者称塑化剂伤害人类基因
高雄医学大学药学院院长李志恒指出,塑化剂会对人体的生殖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带来危害,例如危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可能造成儿童性别错乱,长期大量摄取还会导致肝癌。
塑化剂DEHP作用类似人工荷尔蒙,体内长期累积高剂量,可能会造成小孩性别错乱,包括生殖器变短小、性征不明显。
台北林口长庚医院临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梁表示,塑化剂有环境荷尔蒙成分,含有类似女性荷尔蒙作用,会危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师范大学研究团队发现,塑化剂会造成基因毒性,伤害人类基因,长期食用对心血管危害最大,对肝脏和泌尿系统也有很大伤害,而且被毒害之后,还会通过基因遗传给下一代。
台湾师范大学助理教授沈林琥、高雄医学大学教授李水龙研究团队利用生物信息及毒理基因组学分析16种不同塑化剂,比对大鼠、小鼠、人基因,经过一年时间,分析出这些塑化剂暴露产生的基因交互作用会造成心脏、肝脏和肾脏毒性,对人类心血管威胁最大,其次是肝脏、泌尿系统疾病,第四才是生殖方面。
李水龙认为,过去查不出塑化剂与心脏等疾病有关,可能是因为部分学者专家使用鼠类作为实验对象,而鼠类的心跳一分钟500到700下,人心跳只有70到90下,因此无法查知塑化剂会导致心脏疾病。
如何尽量避免摄入塑化剂
专家建议:尽量减少使用塑料餐具
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授徐克成建议,市民应学会从生活中避免塑化剂污染,比如,尽量减少保鲜膜的使用,使用时特别要注意和油脂隔开,因为塑化剂易溶于油脂。
带饭的上班族应该带玻璃或者陶瓷餐具,微波加热塑料饭盒时,高温也会促使塑化剂析出,从而危害身体。
为啥食品中要加添加剂?
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无害
记者调查中,多位市民都一致提出了以下问题:"为什么现在食品添加剂越来越多?难道不加不行吗?"带着此问题记者采访了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尚文学。
"可以这样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
"尚文学表示:现在食品添加剂被很多人误解并'妖魔化'了。
一个合格的食品添加剂是要经过反复试验论证后才能被投入使
用,而其用量范围也都是经过试验后才确定下来的。
现在中国食品安全形势这么严峻,并不是食品添加剂本身的问题,而是人为地非法添加非食品用材料或者超量、超范围添加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就是不好的东西"其实是一种误解。
尚文学说,"我国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食品营养强化剂也属于食品添加剂。
用这个定义来看我们过去发面用的水碱,蒸包子用的酵母都是食品添加剂。
因为它们能改善食品品质和加速食品加工工艺。
另外保持、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也是食品添加剂的一个重要作用。
还有,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也研究出了不少新的食品添加剂,而这些大多是对人体无害、有的甚至有保健功能,比如硒多糖、曲红等。
另外为了满足特殊人群需要(如糖尿病人)我们也不得不加入一些木糖醇等食品添加剂。
"
"食品行业有一个规则叫 '量即是毒',限量的添加剂是可以通过人体自然代谢排掉的。
其实国内外对食品添加剂都有严格规定和审批程序。
只要严格按照国家批准的品种、范围、计量使用添加剂。
安全是有保障的。
"尚文学最后说,"目前一些不法商人为了牟取暴利添加一些未经测试的添加剂,这是我们该唾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