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在社区中老年人前列腺增生的诊断价值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6
B超在社区中老年人前列腺增生的诊断价值分析【摘要】目的对b超在社区中老年人前列腺增生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前列腺检查的老年人群,共计180例,年龄为51-83岁,平均年龄(66.3±10.2)岁。
其中60岁及以下的42例,设其a组;61-70岁的患者56例,设其为b组;71-80岁的患者31例,设为c组;80岁以上的患者51例,设其为d组。
采用aloka-1000(日)超声诊断仪,对其前列腺增生病症进行检查。
结果 a组检出率为71.2%,b组检出率为77.9%,c组检出率为84.3%,可见前列腺增生症的检出率和年龄组呈正相关。
结论社区医疗机构在进行中老年人群的健康查体时,采用b超对前列腺进行检查具有操作简便、迅速,患者无痛苦等优势,且可以尽早发现前列腺症状,是诊断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 b超;中老年人;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症即俗称的前列腺肥大,该病症常见于老年男性,如果治疗不及时,等患者的病情严重,可能会对患者的上尿道产生影响,甚至会引发肾功损伤,进而导致尿毒症[1]。
因此,目前泌尿男性老年病的最为重要课题之一便是对前列腺增生症的防治和诊断。
在我国,随着社区卫生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由于操作简单、经济合理、灵敏度高等优势,b超诊断技术正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得到进一步的普及和推广。
超声不但可以监测出前列腺的大小,而且可以对病变的具体状况有较为清晰的了解,从而可以更为明确地对前列腺良性增生、炎症和癌肿等各项病变作出鉴别及诊断,超声检查已成为当今诊断前列腺增生症的主要方式之一。
为了对b超在普查中老年性前列腺增生疾病中的价值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笔者对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180例老年人群经腹部超声检查前列腺增生情况进行了观察。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前列腺检查的老年人群,共计180例,年龄为51-83岁,平均年龄(66.3±10.2)岁。
B超检查对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价值分析
叶嘉明
【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
【年(卷),期】2016(029)001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B超检查在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 -2014年10月收住我院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67例 ,均行手术治疗.术前均行B超检查测量前列腺体积及尿动力学检测 ,观察前列腺体积与尿动力学相关指标的关系.并将前列腺体积与术中测量的实际前列腺体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B超测量前列腺体积小于30ml者 ,其尿动力学检查指标均显著优于体积大于30ml者(P<0 .05).术前B超测量的前列腺长、宽、厚度指标与术中实际测量值均无显著差异(P>0 .05).结论:B超检查操作简便 ,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进行明确诊断 ,并可对患者病情程度进行评估.
【总页数】2页(P104-105)
【作者】叶嘉明
【作者单位】洛阳石化医院,河南省洛阳市 47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7+.32
【相关文献】
1.B超检查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诊断的临床研究 [J], 阳成英
2.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运用B超检查的临床诊断分析 [J], 李赟
3.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诊断中B超检查探析 [J], 李斌;黄瑛
4.B超检查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诊断的临床分析 [J], 姜东升;宋志文
5.B超检查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诊断的临床研究 [J], 陆萍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前列腺增生超声诊断与年龄的关系(一)【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前列腺增生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0例年龄50-88岁的人员应用经腹部超声检查前列腺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
结果:50-59岁,60-69岁、70-79岁、80岁以上四组分别为39.5%;62.1%、78.9%、88.6%。
全部表现前列腺移行区增大,部分合并增生结节及结石或囊肿。
结论:超声检查前列腺增生症便捷,有很大的优势;前列腺增生的发生和发展是多因素的,年龄的增加是前列腺增生的决定因素。
【关键词】超声;前列腺增生症;诊断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常见病,一般在50岁后出现症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增。
最初症状夜尿增多,尿频、尿急、尿末滴沥,继之排尿费力、尿流缓慢,最终导致尿潴留、肾积水、肾功能受损,给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带来严重危害1]。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我院2004年6月~2009年11月共观察500例常规前列腺检查患者,年龄50~88岁,分为四个年龄组,50-59岁其169人,60-69岁208人、70-79岁101人、80岁以上22人。
1.2方法:用LOGIQ40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3.5MHz凸阵探头,患者膀胱适度充盈,常规行腹部前列腺扫查,观察前列腺的大小、形态、包膜的完整性及内部回声情况,然后进行分析、记录、摄片。
测量前列腺宽径和前后径时,探头尽力向下倾斜,以取得最大测量值。
2结果正常前列腺的声像图表现(宽×纵×厚)为(4×3×2)cm大小,形态似栗形,包膜完整,内部回声均匀,双侧对称。
50~59岁,60~69岁、70~79岁、80岁以上四组。
检出率分别为39.5%;63.4%、78.9%和88.6%。
前列腺形态改变,各径线可见不同程度增大,以前后径增大更为明显。
全部病例移行区明显增大,外周带边薄,内外腺比例失调,内腺回声均匀。
所有前列腺增生者合并结石较多见(73.2%),有前列腺囊性改变(15.9%)。
B型超声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价值(附306例报告)疗养院男性中老年疗养员多,近年来前列腺疾病的发病率增多。
前列腺超声检查的价值受到广泛重视,腹部超声检查前列腺已成为每位男性疗养员体检的常规项目,为临床提供了有用的诊断信息。
本文就我院自2004年2月~2006年3月,对306名男性疗养员进行前列腺检查,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306名受检者,年龄最小者40岁,最大者86岁,平均年龄63岁。
检出前列腺异常276例,阳性率为90.20%。
采用B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病人适度充盈膀胱,仰卧位,在趾骨联合上方作纵切、横切及各角度扫查,以取得前列腺长径、宽径及厚径,观察前列腺内部回声及包膜等情况。
2 结果在276例异常患者中,前列腺大小正常者158例(占57.25%),其中并发炎症者128例(占46.38%),并发钙化灶者4例(占1.45%),并发结石者4例(占1.45%),并发结石及钙化者18例(占6.52%),并发炎症及结石者2例(占0.72%)。
在276例异常患者中,前列腺增大者118例(占42.75%),其中并发炎症者98例(占35.51%),并发炎症及钙化灶者14例(占5.07%),并发炎症及恶变者1例(0.36%),并发炎症及结石者2例(占0.72%),并发炎症及囊肿者2例(占0.72%)。
3 超声诊断标准3.1 正常前列腺横切呈左右对称的栗子形或新月形,包膜完整呈增强光带,内部回声为散在细小光点,分布均匀,内腺、外腺比例为1∶1。
3.2 前列腺炎前列腺轮廓清晰,外侧对称,内部回声增粗、增强、分布不均匀,或可显示局部有不规则斑点强回声,亦可见小的囊性无回声区。
3.3 前列腺肿大前列腺体积增大,各径线大于正常值(长径:3 cm,宽径:4 cm,厚径:2 cm)上限,包膜完整,亮线连续性清晰,呈增长状结节者表面欠光滑,内部回声光点分布均匀或分布欠均匀,通常中叶肥大明显,严重者出现残余尿或尿潴留。
腹部超声在中老年健康体检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评价(宁波市鄞州区东部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宁波 315000)【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腹部超声在中老年健康体检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评价。
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行健康体检的中老年体检档案1356例,分析汇总应用腹部超声检出的疾病种类和疾病患病率,以掌握腹部超声对于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超声直接或者间接征象,总结疾病的病因和诱因,提出预防性意见,以供临床参考。
结果:1356例中老年体检档案中,应用腹部超声检出疾病数548例,检出率为40.41%(548/1356)。
其中检出的疾病中从高到低患病率为前列腺增生、脂肪肝、胆囊结石、肝囊肿;前列腺增生在中老年健康体检中检出率%,子宫肌瘤在中老年健康体检中检出率%,说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患病也各异。
结论:腹部超声在中老年健康体检中有重要价值意义,可以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及时检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中老年人群健康生存价值。
【关键词】腹部超声;中老年;健康体检;应用【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070-01目前,我国老龄化不断增长,人口老龄化的同时老年病也逐年增加。
中老年人群脏器功能在慢慢退化,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并且常常合并多种,使中老年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1]。
为了更早的对疾病进行干预,很多中老年人每年会定期体检,对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发现疾病早期治疗获得良好预后,未发现疾病做到未病先防,调整身体,颐养天年[2]。
本次研究目的旨在于观察腹部超声检查在中老年健康体中的价值,以供临床参考,取得良好结果,特此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1356例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中老年人,本次研究所选时间为2018年3月-2019年3月。
其中最大年龄89岁,最小年龄41岁,中位年龄(65.0±2.1)岁;男性:772例,占56.93%;女性:584例,占46.07%。
经腹部二维超声诊断前列腺增生症分析体会目的:探讨腹部超声诊断前列腺增生症(BPH)的诊断价值。
方法:应用二维超声经腹部检查对26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与200例健康者的声像图进行分析、对比,并测量其体积以及内外腺比例。
结果:小前列腺增生时前列腺体积变化不大,超声主要表现为内腺增大,内外腺比例较正常前列腺明显增大。
结论:二维超声测量前列腺内外腺比例对诊断前列腺增生有较大帮助,对于体积不大的前列腺增生诊断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标签:经腹二维超声;前列腺增生;诊断前列腺增生又称前列腺肥大,是老年人中一种常见的疾病,一般在50岁后出现症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增。
以下尿路梗阻为主要症状,如尿频、夜尿增多、尿流缓慢、变细、排尿费力、射程短、充盈性尿失禁甚至排尿困难等。
本文对本院经腹部超声检查的26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与200例健康者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分析、对比总结,旨在提高前列腺增生症的超声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60例患者为本院2005年6月~2009年11月经腹部二维超声检查的前列腺增生男性患者,年龄45~81岁,平均67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夜尿多、尿末滴沥、排尿困难、血尿等;对照组200例健康者,年龄20~39岁,平均30岁。
1.2 方法使用東芝纳米-10及迈瑞DC-6超声诊断仪,3.5 MHz凸阵探头,患者膀胱适度充盈条件下,在耻骨联合上区作纵横扫查,观察前列腺大小、形态、包膜及内部回声情况,测量前列腺上下、前后及左右径数值大小,按公式体积(cm3)=π/6×左右径(cm)×前后径(cm)×上下径(cm)[1];根据张德元[2] 报道,将前列腺增生分小、中、大三种类型:①小前列腺增生,左右径稍大,约3~4 cm,底部易触及,上下径3.5~4.0 cm,中央沟浅,前后径约3 cm;②中前列腺增生,左右径约4.5~5.0 cm,底部能触及,上下径4.5 cm,中央沟平,前后径约4 cm;③大前列腺增生,左右径约6 cm,底部不能触及,上下径大于6 cm,中央沟消失,前后径约5 cm。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老龄化趋势的加深,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无副作用的检查方法,B超技术在社区老年人体检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B超技术的原理、在老年人体检中的应用领域和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B超技术是利用超声波的声波在不同组织或器官之间发生反射或传导而形成图像,通过对图像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判断组织或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状态。
在老年人体检中,B超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心脏B超:老年人心脏疾病的发病率较高,B超可以检测心脏的大小、形态、收缩功能、瓣膜功能等,对于心脏病的早期诊断和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2.肝脏B超:肝脏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问题之一,B超可以检测肝脏的大小、形态、血流情况以及肝内结节等,从而判断肝脏是否存在肿瘤、脂肪肝等问题。
3.肾脏B超:老年人肾脏疾病的发生率较高,B超可以检测肾脏的大小、形态、血流情况以及肾内结石等,对于了解肾脏的功能状态和疾病的早期发现具有重要帮助。
4.甲状腺B超:老年人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情况较为常见,B超可以检测甲状腺的大小、形态、结节等,对于甲状腺病的诊断和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5.动脉B超:老年人动脉硬化的发生率较高,B超可以检测血管的形态、血流情况以及血栓等,对于预防和早期发现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在老年人体检中,B超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非侵入性:B超技术无需穿刺或注射,不破坏皮肤和黏膜,对老年人的身体没有任何伤害,非常安全。
2.显示直观:B超图像清晰、直观,医生和老年人都能够直观地观察到器官和组织的形态和功能状态,有利于了解疾病情况。
3.检查快捷:B超检查通常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不需要准备特殊设备,适合老年人的体检需求。
然而,B超在社区老年人体检中也存在一些问题:1.检查器械和专业人员的不足:一些社区可能对B超仪器设备和技术人员比较欠缺,导致老年人无法得到及时的B超检查。
前列腺增生超声诊断与年龄的关系前言前列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男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逐渐增高,而超声诊断是前列腺增生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篇文档将探讨前列腺增生超声诊断与年龄的关系。
前列腺增生概述前列腺增生是指前列腺组织在生理或病理状态下增生所引起的病理改变。
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夜尿次数增多、尿流变弱等。
这些症状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并不威胁生命。
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
超声诊断在前列腺增生中的应用超声诊断前列腺增生是一种无创的、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被广泛用于临床。
常用的超声检查包括B超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B超检查可以较准确地测量前列腺大小,评估前列腺体积与患者症状间的关系,帮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则可提供更加详细的前列腺血流信息,有助于确定前列腺血管异常,引导手术操作。
年龄与前列腺增生关系的研究多项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前列腺增生的病例数也急剧增加,此外,前列腺增生的症状与年龄呈正相关性。
例如,一项研究表明,65岁以上的男性中,有超过80%的人存在前列腺增生。
另一项研究还发现,65岁以上的男性中,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共同出现率很高,提示前列腺增生可能是前列腺癌的高风险因素之一。
超声诊断中年龄的影响因素虽然年龄与前列腺增生的关系被广泛承认,然而,年龄并不是前列腺增生超声诊断的唯一影响因素。
一项研究发现,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会导致前列腺增生的发生率增加,这提示全身性因素可能会影响超声诊断的结果。
此外,前列腺增生的发生和发展还与遗传背景、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也可能影响到超声诊断结果。
结论总之,前列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男性疾病,超声诊断是其重要的诊断方法之一。
年龄是一个关键的影响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
定期接受超声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前列腺增生,采取适当的治疗。
对于特殊人群(如全身性疾病患者),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结合临床表现和超声检查,制定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B超在社区老年人体检中的应用分析发布时间:2022-04-19T01:03:56.294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期作者:鲁晓桐[导读] 分析和探讨超声技术在社区老年人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鲁晓桐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超声技术在社区老年人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在2021年3月至9月期间每月进行两次试点研究。
每个社区只能对老年人进行一次检查。
活动标准主要是55岁以上的人。
体检项目是对肝脏、胆囊、胰腺、肾脏、脾脏和其他腹部器官等腹部器官的B超检查。
根据统计,有1253人参加了B超诊断。
审评员不能相互合作的情况被排除在外。
938例器官疾病。
计算样本的检出率,用于患者疾病分析,结果异常。
结果:在社区体检时,B超检出率为74.86%,检出率很高。
结论:B超在临床上的应用由来已久,在疾病检查过程中成熟,诊断率高。
对于社区中的老年人来说,生病的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B超在健康检查中是一项人口普查,有助于迅速发现潜在疾病,积极治疗这些疾病,并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关键词:社区;老年检查者;B超检查;体检;应用价值前言近年来,随着国家卫生保健水平的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被纳入了基层社区,从而提供了更具体的服务,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人民的健康。
B超越来越多地用于老年人的社区体检,B超检查有助于及早发现老年人的肝损伤、胆汁淤积症和肾损伤,以便迅速治疗,大大提高治愈率,确保老年人的健康。
照顾老年人的健康,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为基层预防性保健提供科学依据。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会议决定,试验将采取社区免费体检的形式,为期六个月,每月两次体检,每人一次,并对腹部器官进行补充检查。
甄选合格的检查人员:55岁以上的人;没有精神疾病;所有病人都可以在研究中合作;通信是可访问的。
总共挑选了1253人参加研究。
所有老年人都被作为实验研究样本,每项研究的结果都有记录。
样本的特点如下:男性57.22%(717/1253),女性42.78%(536/1253),年龄最大为81岁,年龄中位数为65岁,女性子宫超声检查所有样品中使用的超声波仪器、临床试验人员、治疗医生等,对B超结果没有影响(p > 0.05)。
B超在前列腺增生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袁静;霍英杰
【期刊名称】《山西医药杂志》
【年(卷),期】2016(045)012
【摘要】前列腺增生症是男子步入老年后常常发生的一种疾病,该疾病作为前列腺的一种良性病变,目前发病原因不明确。
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发现,患有前列腺增生症的患者会出现诸如尿频、尿急以及尿不尽等临床症状,对老年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同时,该疾病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采取及时的治疗,随着疾病的发展会有发生恶变的可能,最终导致前列腺癌的发生。
【总页数】2页(P1414-1415)
【作者】袁静;霍英杰
【作者单位】065000 廊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超声科;065000 廊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影像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妇科急腹症腹部B超和阴道B超检查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J], 刘会国;于春华;王秀平
2.腹部B超和阴道B超检查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J], 梁秀红
3.B超联合尿动力学检查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段欣; 张倩
4.妇科急腹症腹部B超和阴道B超检查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J], 杨小芹
5.妇科急腹症腹部B超和阴道B超检查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J], 杨小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腹部脏器B超检查在社区老年人体检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社区老年人接受健康体检时,行腹部脏器B超检查的作用及价值探究。
方法:收录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我社区参加健康体检的1.5万例老年人为样本,详细统计老年人体检者的腹部脏器B超检查结果,并回顾性分析腹部脏器B超检出率和性别之间的关联性。
结果:15000例参与此次健康体检的社区老年人,腹部脏器B超共检出异常表现11574例,患病率为77.16%;其中,男性患病率50.67%明显高于女性49.33%,P<0.05。
疾病类型发生率最高的为脂肪肝,患病率远高于其他疾病,且脂肪肝、胆囊结石的检查结果显示女性患病率更高,P<0.05;肾囊肿、胆囊息肉、脾肿大、肝血管瘤、肾结石、肝硬化的检查结果显示男性患病率更高,P<0.05。
结论:社区老年人接受健康体检时,行腹部脏器B超检查的作用及价值显著,有助于各类内脏疾病被早期诊断和治疗,对老年患者的预后水平的生活质量均具有较大的帮助。
【关键词】老年人体检;腹部脏器B超;内脏疾病;诊断本文收录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我社区参加健康体检的1.5万例老年人为样本,通过统计老年人体检者的腹部脏器B超检查结果,来回顾性分析社区老年人接受健康体检时,行腹部脏器B超检查的作用及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录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我社区参加健康体检的1.5万例老年人为样本,其中男性7520例,女性7480例,年龄60-80岁,均值(70.17±8.75)岁;15000例参与此次健康体检的社区老年人,腹部脏器B超共检出异常表现11574例,患病率为77.16%,其中,男性5864例,女性5710例。
1.2方法应用超声诊断仪,将探头频率设置为3.5-5MHz;接受检查前,嘱咐患者禁饮,取平躺体位,给予腹部开展连续性的多切面检查,适当调节探头的深度和时间;检查过程中可指导患者通过变化体位或深呼吸、屏气等方式,来充分暴露隐蔽肝组织。
泌尿超声诊断前列腺增生,测体积、估重量可能更可靠
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中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之一,其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时间延长等,超声作为泌尿系统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可以直观的显示前列腺的形态、内部结构变化,还可直接测量其大小及膀胱残余尿量,因此对于前列腺增生症的诊断也有一定的价值,特别是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检查。
我们都知道,正常的前列腺左右径、上下径、前后径约为4cm、3cm、2cm,但对于超声诊断前列腺增生症,查阅相关文献,却无统一的诊断标准数据,根据《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治疗指南》中的推荐意见及《吴阶平泌尿外科学》中的讲解,超声可通过测量前列腺的前后径、左右径及上下径,按简化的球体体积计算公式,推算前列腺的体积,如按前列腺比重1.05计算,还可推算出前列腺的重量,从而判断前列腺是否增生,并可判断其增生的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前列腺体积=0.52x(前后径x左右径x上下径)
前列腺重量=0.546x(前后径x左右径x上下径)
参考数值(Rous标准):
I度:腺体大小达正常腺体的2倍,估重为20-25g
II度:腺体大小达正常腺体的2-3倍,估重达26-50g
III度:腺体大小达正常腺体的3-4倍,估重达51-75g
IV度:腺体大小超过正常腺体的4倍,估重>75g。
前列腺增生症的超声诊断分析目的:探讨超声对前列腺增生症的诊断价值。
方法:经超声诊断6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全部行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
结果:手术后病理全部证实为前列腺增生,无误诊。
结论:超声可准确显示前列腺大小、形态及内部结构,能够较准确地测定增生的程度及其并发症,为手术提供可靠地临床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标签:前列腺增生症;超声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最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之一[1],是中老年男性中的一种常见病,在我国其发病有日益增长的趋势,发病年龄大都在50岁以后,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病率也不断升高。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主要部位是内腺,有报道也可以发生在前列腺外周区带[2]。
彩色多勒超声诊断BPH是目前公认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为临床提供了科学而准确的诊断信息。
我院对2013年12月~2014年11月收治60例经超声诊断前列腺增生症,并行手术治疗,对患者的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0例前列腺增生男性患者,年龄52~83岁,平均65.5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夜尿多、尿末滴沥、排尿困难、血尿等;1.2方法彩色超声诊断仪,3.5MHz凸阵探头,患者膀胱适度充盈,常规行腹部前列腺扫查,采取仰卧位,在耻骨联合的上方行横、纵、斜三个切面扫查前列腺并测量其横、纵、厚径线。
观察前列腺的大小、形态、包膜的完整性及内部回声情况,然后进行分析、记录、摄片。
测量前列腺宽径和前后径时,探头尽力向下倾斜,以取得最大测量值。
1.3前列腺增生症的超声表现前列腺体积增大,形态饱满,呈球形,向膀胱凸出。
前后径增大程度较横径明显,各径线均超过正常值;内外腺比例异常,内腺增大,回声不均,可呈结节样改变,外腺受压变薄,内外腺比例在2.5:l以上。
实质内,特别是内外腺之间常出现点状或斑状强回声,有的呈弧形排列,其为前列腺结石的表现。
膀胱壁肥厚,可有小梁、小房形成。
对中老年男性腹部彩色超声(彩超)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目的:对中老年男性腹部彩色超声(彩超)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中老年男性群体发病的规律。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1年近两年来我院收治的980例中老年腹部彩色超声检查结果的临床资料,统计980例中不同年龄段的中老年人腹部彩超检查结果中各种疾病的发病率。
结果:疾病检出率为95.3%,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类型依次为:前列腺增生、肝囊肿、肾囊肿、脂肪肝、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肾上腺肿瘤等。
结论:腹部彩色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操作简便易行,且能查出腹部中药器官的常见疾病。
标签:彩超;中老年男性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病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各大医院对中老年病的预防和治疗也越来越重视,腹部彩色超声检查已成为中老年的常规检查项之一。
笔者对我院2010年至2011年近两年来进行的中老年男性腹部彩色超声检查结果予以分析,探讨中老年男性群体发病的规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至2011年近两年来我院进行腹部彩色超声检查的男性患者980例,年龄43~91岁,平均年龄693岁。
其中,43~51岁221例,52~61岁135例,62~71岁243例,72~81岁362例,82岁以上19例。
1.2方法:使用型号为SIEMENS(SONOLINE-G50)的彩色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3、5MHz,被检查的患者空腹8至12小时,检查前患者要充盈膀胱、平卧,腹部彩色超声检查主要检查脾、肝、胰、胆、双肾以及前列腺等器官。
1.3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与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2结果对980例中老年进行彩超检查,正常46例,患疾病934例,疾病检出率95.3%。
其中,前列腺增生342例、肝囊肿201例、肾囊肿112例、脂肪肝100例、胆囊结石89例、胆囊息肉81例、肾上腺肿瘤9例。
3讨论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才能确保身体处于健康状态。
B超检查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诊断的临床分析姜东升;宋志文【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6(14)2【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ultrasound in diagnosis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Methods To collect our hospit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of 50 cases of prostatic hyperplasia patients, B ultrasonic examination for all patients, the clinical examination after the data of all patients were analyzed, and find out B ultrasonic examination for the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hyperplasia of prostate and significance.Results All patients after surgery,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actual weight of prostate and preoperative ultrasound estimated weight difference is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Using ultrasound diagnosis for patients with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is the important method,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目的探讨B超检查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诊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5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实施B超检查,对所有患者临床检查后的资料进行分析,找出B超检查对于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诊断效果以及意义.结果所有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完成后,其前列腺实际重量和术前B超检查的估计重量差异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B超检查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实施诊断的重要方法,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总页数】2页(P6-7)【作者】姜东升;宋志文【作者单位】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山东莱阳265200;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山东莱阳265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7.3【相关文献】1.B超检查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诊断的临床研究 [J], 阳成英2.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运用B超检查的临床诊断分析 [J], 李赟3.B超检查对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价值分析 [J], 叶嘉明4.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诊断中B超检查探析 [J], 李斌;黄瑛5.B超检查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诊断的临床研究 [J], 陆萍秀;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层老年人体检中超声检查的运用价值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的发病规律及其特点,为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对2022年1835例受检者进行肝、胆、胰、脾、双肾、膀胱及前列腺(男性),子宫附件区(女性)超声检查,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1835例体检者中脂肪肝,前列腺增生等较多发生。
腹部超声检查法简单方便,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超声检查;基层老年人;运用价值随着,医学技术和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出现延长,到2015年,我国的人口平均寿命延长到男性74岁,女性77岁。
因此造成的老龄化问题是我国发展过程中面对的的突出性问题。
再加上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使得老年人多多少少会出现一些疾病,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在基层的老年人体检工作中,如何提高体检人员的检查质量,患者的疾病检出率造成极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采取怎样的方式去提升基层老年人的体检质量,以此为当地老年居民在体检时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的体检服务,是现阶段基层老年人体检时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利用超声技术,检测人体的生理或组织结构的数据和形态,与正常情况作对比从而发现疾病,作出诊断的方法。
1资料与方法1.1基础资料从2022年1月至2022年7月期间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体检的居民中选择1835名基层老年人作为主要对象,本次研究的内容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核,且所有老年人及其家属对研究内容完全知晓。
在所选老年人当中,其中男性1013人,女性822人。
年龄最小为63岁,最大为93岁。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①一般资料完整;②自愿入组接受研究;③意识状态正常。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如下:①年龄不足60周岁的社区居民;②意识障碍对象;③精神功能障碍;④中途退出研究;⑤无法配合研究进行;⑥此前在医院确诊腹部疾病;⑦已确诊恶性肿瘤患者。
1.2体检项目包括肝、胆、胰腺、脾、双肾、膀胱、经腹壁前列腺(男性)及子宫附件(女性)。
彩超在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彩超在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选择60例前列腺癌研究对象为研究组,选择60例前列腺增生研究对象为观察组,选择60例体检健康者为参照组。
结果:三组前列腺体积和上下左右径比较,P<0.05。
研究组RI和Vs、PI高于观察组,病灶个数少于观察组,P<0.05。
两组超声影像学特征比较,P<0.05。
结论:彩超可有效鉴别诊断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
关键词: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彩超;鉴别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症状与前列腺增生较为相似,两种疾病均会导致研究对象尿频、尿急,部分研究对象有排尿困难的症状,可对前列腺癌研究对象的病情诊断造成较大影响,尤其是早期前列腺癌研究对象可能被误诊为前列腺增生,导致研究对象的病情持续进展[1]。
彩超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本文对彩超鉴别诊断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的临床价值作探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标准:(1)选择60例前列腺癌研究对象为研究组,选择60例前列腺增生研究对象为观察组,选择60例体检健康者为参照组。
(2)对象纳入时间为2019年1月-2022年2月。
(3)认知正常。
(4)具有完整的个人资料和临床检查报告。
(5)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研究对象的病情经组织病理活检或(及)手术组织活检确诊病情。
排除标准:(1)患有其他泌尿系统疾病。
(2)癌细胞转移性前列腺癌。
(3)精神疾病史。
(4)依从性差,不能正常配合临床研究。
三组研究对象年龄和体重、体质量指数等基础资料比较,P>0.05。
1.2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为研究对象检查,选择腔内探头为研究对象进行经直肠彩超检查,设置探头的频率在5-8MHz间;为研究对象开始检查前灌洗肠道,将研究对象肠道中的排泄物有效清除,嘱咐研究对象喝适量温水以充盈膀胱。
探头经腹部检查研究对象的前列腺组织,包括位置和形态、大小等;经直肠以斜冠状和矢状位等检查研究对象前列腺组织,观察研究对象前列腺的横断面,注意测量前列腺的大小和病灶组织等,了解前列腺组织的内部回声、病变组织的包膜等,仔细分析前列腺组织周围器官的情况,观测病灶组织内的血流、回声等。
B超在社区中老年人前列腺增生的诊断价值分析
【摘要】目的对b超在社区中老年人前列腺增生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前列腺检查的老年人群,共计180例,年龄为
51-83岁,平均年龄(66.3±10.2)岁。
其中60岁及以下的42例,设其a组;61-70岁的患者56例,设其为b组;71-80岁的患者31例,设为c组;80岁以上的患者51例,设其为d组。
采用aloka-1000(日)超声诊断仪,对其前列腺增生病症进行检查。
结果 a组检出率为71.2%,b组检出率为77.9%,c组检出率为84.3%,可见前列腺增生症的检出率和年龄组呈正相关。
结论社区医疗机构在进行中老年人群的健康查体时,采用b超对前列腺进行检查具有操作简便、迅速,患者无痛苦等优势,且可以尽早发现前列腺症状,是诊断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 b超;中老年人;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症即俗称的前列腺肥大,该病症常见于老年男性,如果治疗不及时,等患者的病情严重,可能会对患者的上尿道产生影响,甚至会引发肾功损伤,进而导致尿毒症[1]。
因此,目前泌尿男性老年病的最为重要课题之一便是对前列腺增生症的防治和诊断。
在我国,随着社区卫生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由于操作简单、经济合理、灵敏度高等优势,b超诊断技术正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得到进一步的普及和推广。
超声不但可以监测出前列腺的大小,而
且可以对病变的具体状况有较为清晰的了解,从而可以更为明确地对前列腺良性增生、炎症和癌肿等各项病变作出鉴别及诊断,超声检查已成为当今诊断前列腺增生症的主要方式之一。
为了对b超在普查中老年性前列腺增生疾病中的价值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笔者对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180例老年人群经腹部超声检查前列腺增生情况进行了观察。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前列腺检查的老年人群,共计180例,年龄为51-83岁,平均年龄(66.3±10.2)岁。
根据患者年龄分成4组,其中60岁及以下的42例,设其a组;61-70岁的患者56例,设其为b组;71-80岁的患者31例,设为c组;80岁以上的患者51例,设其为d组。
1.2 检查方式采用aloka-1000(日)超声诊断仪,在监测前患者应先饮用600ml以上的水,并憋尿一小时,通过腹部对前列腺进行探查。
患者在检查时采取仰卧体位,探头在下腹部正中作纵横扫查,声束指向耻骨联合后方,当前列腺图像清晰且面积最大时停止,对其各项数值进行测量。
令患者排尿,再对膀胱无回声区的三个径线进行测量。
1.3 诊断标准前列腺的正常长径为3cm,前后径2cm,横径4cm,内外腺应相等。
首先应对前列腺各径线进行测量,观察其是否大于正常范围,形态是否正常。
通常情况下,前列腺为椭圆形、或类圆
形,向膀胱内突入,包膜轮廓是否清晰,内部回声强弱是否均匀,内外腺是否相等。
正常膀胱前列腺b超图像,见图所示。
2 结果
a组检出率为71.2%,b组检出率为77.9%,c组检出率为84.3%,可见前列腺增生症的检出率和年龄组呈正相关,见表1。
表1 各组前列腺增生检出情况
组别年龄段受检例数检出例数检出率
a组 60岁以下 42 26 61.9%
b组 61-70岁 56 40 71.4%
c组 71-80岁 31 24 77.4%
d组 >80岁 51 43 84.3%
合计 180 133 73.9%
在上述患者中,都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症状,包括排尿困难、尿频、血尿等,经b超检测,患者的测值都超过了正常范围。
3 讨论
3.1 中老年前列腺增生发病情况分析雄性激素最主要的生产腺体即是前列腺,该腺体处于盆腔,包绕尿道,通常为栗子形。
若机体的性激素水平失调、前列腺出现增生,其体积会增大,从而造成排尿障碍,进而引发尿潴留[2]。
据相关研究证明,中老年人是前列腺增生的多发人群,且其发病率往往和年龄成正相关。
该观点与本研究结果相符。
3.2 病因分析导致前列腺增生发病因素有很多,且饱受争议,其中为多数人认可的观点是是因人体性激素失调所致。
当人体逐步进入中老年期,人体机能随之降低,常见有睾丸萎缩,雄性激素分泌量降低等。
由于前列腺包绕尿道,当腺内组织出现萎缩,尿道周围的内腺增生,对外腺和后叶产生压力,从而导致患者尿频、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等症状的出现,严重者可能导致肾衰竭。
此外,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造成人体高脂肪及高热量的食物大量摄入,从而加速细胞的有丝分裂,促使前列腺细胞增生;且上述食物会提高人体内5-羟二十碳四烯酸的生成量,抑制前列腺细胞的死亡,从而进一步加速了前列腺的增生。
3.3 超声表现 b超能够对前列腺的形态、大小、包膜完整性、内部结构变化及与盆腔脏器毗邻等情况进行较为详细观察。
正常的前列腺的声像图应为(4×3×2)cm3,包膜无缺损,栗形,内部回声均匀,两侧对称。
若行b超检测时发现期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出现异常,则应考虑前列腺增生的发生。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腹部b超对前列腺进行探查,操作方式简单,患者接受程度较高,能够较为直观地在声像图上显示前列腺的各项状况,以及各种异常病变,且对列腺和膀胱结石能够进行清晰的检测。
从而为前列腺增生的进一步诊断奠定了基础,有效体现了社区卫生服务的价值。
3.4 健康教育作为一种进行性加重的疾病,前列腺增生患者在患病初期症状一般不明显,当疾病逐步发展,便出现包括尿频、夜
尿多等症状,从而对患者的休息和睡眠造成不利的影响。
当增生的前列腺对尿道产生压迫,从而导致排尿的困难,严重者可能引发尿潴留和血尿等症状。
上述症状不但会给患者道理生理上的痛苦,更会引发精神上的压力,使患者对治疗产生更高的迫切性。
但是,很多中老年患者由于对病理知识的认知程度较浅,在就诊时易出现担心和忧虑。
这就要求社区医师在进行治疗时关注患者的心态,鼓励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情,病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合理的指导,提醒患者关注休息和睡眠状况。
此外应对中老年患者服用的药物进行指导,建议其应尽量少用阿托品、颠茄等抗胆碱能类药物,乙方影响膀胱逼尿肌收缩力而导致的急性尿潴留。
中老年人应每年至少请泌尿科医生摸一次前列腺,以利于前列腺病症能够尽早发现,及时治疗。
综上所述,社区医疗机构在进行中老年人群的健康查体时,采用b超对前列腺进行检查具有操作简便、迅速,患者无痛苦,且可以尽早发现前列腺症状,是诊断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方式。
医疗人员更应对相关经验进行总结归纳,并对临床资料进行联系,此外还应加强对社区中老年人的健康教育。
最终达到提高前列腺增生病症诊断准确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永勤.b超在诊断社区中老年人前列腺增生的价值分析.临床研究,2009,2(3):1489-1490.
[2]张宝龙,纪玉党,王灿岗,等.社区中老年男性前列腺体积相关参数和患病情况分析.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1,9(2):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