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核磁共振与化学位移
- 格式:ppt
- 大小:849.50 KB
- 文档页数:19
核磁化学位移影响因素
1. 分子结构:分子的几何结构、轨道能量以及化学键等对核磁共振的化学位移有直接影响。
2. 电子云密度:周围电子云的密度和形状对核磁共振的化学位移也有影响,因为电子云对原子核的磁场产生局部屏蔽和脱屏蔽效应,从而改变了相应的磁场强度。
3. 分子环境:分子内或外的溶剂分子、配体分子、表面催化剂等都会对化学物质的化学位移产生影响。
4. 磁场强度:核磁共振技术中磁场强度会对化学位移产生影响,强磁场中化学位移会更大。
5. 小分子的挠曲和旋转:对于一些小分子,分子的挠曲和旋转会导致某些原子或分子团体的化学位移发生变化。
6. 离子态/氢键形成:当反应物发生离子态或氢键形成时,化
学位移也会发生变化。
7. 分子运动:温度、压力等条件的改变也会对分子的运动造成影响,从而对化学位移产生影响。
NMRNMR(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为核磁共振。
是磁矩不为零的原子核,在外磁场作用下自旋能级发生蔡曼分裂,共振吸收某一定频率的射频辐射的物理过程。
核磁共振波谱学是光谱学的一个分支,其共振频率在射频波段,相应的跃迁是核自旋在核蔡曼能级上的跃迁。
国内叫NMR,国外叫MR,因为国外比较避讳Nuclear这个单词。
目录基本原理核磁共振应用核磁共振发展动向二维核磁共振波谱的基本原理划分区域基本原理自旋量子数I不为零的核与外磁场 H0相互作用,使核能级发生2I+1重分裂,此为蔡曼分裂。
核磁共振是1946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布洛赫(F.Block)和哈佛大学珀赛尔(E.M.Purcell)各自独立发现的,两人因此获得195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50多年来,核磁共振已形成为一门有完整理论的新学科。
核磁共振应用核磁共振适合于液体、固体。
如今的高分辨技术,还将核磁用于了半固体及微量样品的研究。
核磁谱图已经从过去的一维谱图(1D)发展到如今的二维(2D)、三维(3D)甚至四维(4D)谱图,陈旧的实验方法被放弃,新的实验方法迅速发展,它们将分子结构和分子间的关系表现得更加清晰。
在世界的许多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集团,都可以听到核磁共振这个名词,包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大集团。
而且它在化工、石油、橡胶、建材、食品、冶金、地质、国防、环保、纺织及其它工业部门用途日益广泛。
在中国,其应用主要在基础研究方面,企业和商业应用普及率不高,主要原因是产品开发不够、使用成本较高。
但在石油化工、医疗诊断方法应用较多。
核磁共振发展动向20世纪后半叶,NMR技术和仪器发展十分快速,从永磁到超导,从60MHz到800MHz的NMR谱仪磁体的磁场差不多每五年提高一点五倍,这是被NMR在有机结构分析和医疗诊断上特有功能所促进的。
现在有机化学研究中NMR已经成为分析常规测试手段,同样,在医疗上MRI(核磁共振成像仪器)亦成为某些疾病的诊断手段。
影响核磁共振化学位移的因素以及核磁共振波谱法在现实中的应用核磁共振(NMR)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化学、材料科学等领域。
在核磁共振波谱法中,化学位移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反映了原子核周围电子环境的性质。
本文将详细解释影响核磁共振化学位移的因素,并介绍核磁共振波谱法在现实中的应用。
一、影响核磁共振化学位移的因素:1.电子环境:核磁共振化学位移受到原子核周围电子环境的影响。
电子环境的变化可以通过局部磁场的变化来表征,从而导致化学位移的改变。
2.化学键类型:不同类型的化学键对核磁共振化学位移有不同的影响。
例如,芳香环中的氢原子通常具有较低的化学位移值,而饱和脂肪烃中的氢原子则具有较高的化学位移值。
3.电子密度:原子核周围的电子密度越高,其所感受到的局部磁场也越强,导致化学位移值偏向低场。
4.电荷分布:原子核周围的电荷分布对化学位移也有影响。
正电荷越强,其所感受到的局部磁场也越强,导致化学位移值偏向高场。
5.分子结构和环境:分子结构和环境的变化会导致化学位移的改变。
例如,溶剂效应、氢键形成、分子构型的变化等都会对化学位移产生影响。
二、核磁共振波谱法在现实中的应用:1.化学结构鉴定:核磁共振波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化学结构鉴定技术。
通过分析样品的核磁共振谱图,可以确定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官能团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2.反应动力学研究:核磁共振波谱法可以用于研究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过程。
通过跟踪反应物或产物的化学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可以得到反应速率、活化能等重要参数。
3.化学平衡研究:核磁共振波谱法可用于分析化学平衡系统。
通过测量不同反应物或产物的化学位移,可以确定平衡体系中各组分的相对浓度。
4.药物研发和药代动力学:核磁共振波谱法在药物研发和药代动力学方面有广泛应用。
它可以用于确定药物的结构、鉴定代谢产物,并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5.无机化学研究:核磁共振波谱法在无机化学研究中也有重要应用。
它可以用于分析金属配合物的结构、配位方式以及配位键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