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深圳绿色住宅
- 格式:pdf
- 大小:1.50 MB
- 文档页数:31
住宅绿色建筑等级要求
住宅绿色建筑等级要求如下:
1. 绿色建筑等级标准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2.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由七类指标组成: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运营管理。
3. 每类指标都包含控制项和评分项。
绿色建筑应该满足所有控制项的要求,并且每类指标的评分项得分不能低于40分。
4. 绿色建筑总得分分别达到50分、60分、80分时,会被分别评定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帮助,此外,获得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可以视为我国绿色建筑的标杆,因此应争取获得最高评级,以达到节能环保的要求。
深圳市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深圳市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包括以下几项:
1. 完成工程设计与合约规定的内容:绿色建筑需要依据建筑施工方案,并依据合同规定,来完成各项指标,验收时需要对照具体的项目,一一进行评判和检验。
2. 相应资料是否完善:所有建筑施工都要有相应的技术档案,并进行存档,以供检查。
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检查需要进行相应记录,以输入到相应的技术档案中去。
检查过程需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一些设计标准进行,看工程质量是否符合文件及合同要求,并撰写竣工验收报告,相关负责人签字确认后存档记录。
3. 问题整改是否到位: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相应的问题,自查或者通过外部机构检查后,需要对相关问题进行整改,确认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步。
监理单位过程中提出的质量评估报告中,也会有相应的问题,工程建设单位应该随时进行整改完成。
4. 其他方面认可是否到位:建筑施工过程还应该由消防、环保和规划部门出具相关认可文件,符合要求后方可验收通过。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标准可能因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深圳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或咨询当地建筑部门工作人员。
绿色建筑住宅案例就说那个万科建的某个绿色住宅项目吧。
一走近这住宅,你就能发现它的特别之处。
从外面看,房子的朝向就很有讲究,它可不是随随便便对着哪个方向的。
这房子的朝向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
这样一来,白天的时候,屋里大部分地方都亮堂堂的,根本不需要开太多灯,既节约了电,又让人感觉特别舒服,就像住在一个被阳光宠爱的小窝里。
再看看屋顶,那上面可不是光溜溜啥也没有。
它装了太阳能板呢!这些太阳能板就像一个个小太阳收集器。
大晴天的时候,它们就可劲儿地吸收阳光,把光能转化成电能。
这些电能就能用来给家里的电器供电啦,什么冰箱、电视,一部分用电就靠这些小小的太阳能板搞定。
感觉就像是房子自己在发电,超神奇的有没有?走进房子里,你会发现窗户也不简单。
这些窗户都是那种双层或者三层玻璃的,中间还充了特殊的气体。
这样的窗户有啥好处呢?冬天的时候,它就像一件超级保暖的外套,把屋里的热量紧紧地锁住,不让它们偷偷溜出去;夏天呢,又能把外面的热气挡在外面,让屋里保持凉爽。
这样一来,空调暖气用得就少了,又省了一笔钱,还环保呢。
还有哦,这住宅的绿化也做得特别棒。
不是只在小区里种几棵树就完事儿了,而是有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从住宅的阳台上开始,就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植物。
这些植物可不仅仅是为了好看,它们还能起到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的作用。
比如说,在干燥的季节,这些植物能释放出水分,让空气变得湿润一些;在闷热的时候,它们又能吸收热量,让周围凉快一点。
而且整个小区里到处都是绿树成荫,花草繁盛,就像住在一个小森林里一样,空气那叫一个清新,每一口呼吸都像是在做一次免费的健康疗养。
这万科的绿色建筑住宅,就像是一个小小的绿色王国,把环保、舒适和节能都融合在了一起,住在里面的人啊,那可真是既享受了现代生活的便利,又为保护地球出了一份力呢。
再给你讲一个德国的被动式住宅案例吧。
这德国的被动式住宅啊,那简直就是绿色建筑界的学霸。
从外面看,它的墙体特别厚,你可别小看这厚厚的墙,它就像是一个超级隔热护盾。
深圳市执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2017 深圳前言为贯彻落实《深圳市绿色建筑促进办法》(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253号),规范深圳市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自查与审查工作,提高我市绿色建筑设计质量和技术水平,受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委托,由深圳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与深圳国研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在原《深圳市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要点(试行)》(2015版)基础上进行修订。
本审查要点修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和吸收了国内绿色建筑审查的成果和经验,结合我市绿色建筑工作的现状和特点,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编制了本审查要点。
本审查要点的主要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 4.审查材料;5.审查要点;附录。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1.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的要求,修订了评价对象、评价建筑类别界定的原则、评价等级的划分以及审查材料和审查要点的内容。
2.修订了绿色建筑设计专篇说明、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报告、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合格意见书的内容。
本审查要点由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负责管理,由深圳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负责具体条文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深圳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地址:深圳市振华路8号设计大厦509;邮政编码:518031;电子邮箱:cjzxgreen@),以便今后修订和完善。
编制单位:深圳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深圳国研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编制人员:唐振忠、李泽武、王蕾、庞观艺、张成绪、许媛媛、陈辉虎、周晓璐、黄旭阳、魏泽科、方聪、刘培、李鑫、袁玉华、许鹏远、杨武、张进、邓萝瑰、张沙沙、吴英诺主要审查人员:刘建平、朱宝峰、邢凤春、田智华、鲁艺、凌智敏1 总则 (1)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5)4 审查材料 (9)4.1 基本要求 (9)4.2 施工图设计要求 (10)4.3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要求 (12)4.4 绿色建筑设计阶段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要求 (13)4.5 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报告要求 (14)5 审查要点 (15)5.1 规划(建筑)专业 (15)5.2 建筑专业 (26)5.3 结构专业 (44)5.4暖通空调专业 (50)5.5 给排水专业 (68)5.6 电气专业 (83)5.7 景观专业 (90)附录 (95)附录A 标准条文按专业划分索引表 (95)附录B 标准条文按顺序划分索引表 (100)附录C 设计阶段不参评条文 (106)附录D 审查流程 (107)附录E 参考标准及政策文件名录 (108)1.0.1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国办发〔2013〕1号)的总体要求,为贯彻执行《深圳市绿色建筑促进办法》(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253号),推进深圳市绿色建筑的发展,规范和统一深圳市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的自查与审查,制定本审查要点。
深圳市执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2017 深圳前言为贯彻落实《深圳市绿色建筑促进办法》(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253号),规范深圳市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自查与审查工作,提高我市绿色建筑设计质量和技术水平,受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委托,由深圳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与深圳国研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在原《深圳市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要点(试行)》(2015版)基础上进行修订。
本审查要点修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和吸收了国内绿色建筑审查的成果和经验,结合我市绿色建筑工作的现状和特点,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编制了本审查要点。
本审查要点的主要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 4.审查材料;5.审查要点;附录。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1.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的要求,修订了评价对象、评价建筑类别界定的原则、评价等级的划分以及审查材料和审查要点的内容。
2.修订了绿色建筑设计专篇说明、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报告、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合格意见书的内容。
本审查要点由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负责管理,由深圳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负责具体条文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深圳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地址:深圳市振华路8号设计大厦509;邮政编码:518031;电子邮箱:cjzxgreen@),以便今后修订和完善。
编制单位:深圳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深圳国研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编制人员:唐振忠、李泽武、王蕾、庞观艺、张成绪、许媛媛、陈辉虎、周晓璐、黄旭阳、魏泽科、方聪、刘培、李鑫、袁玉华、许鹏远、杨武、张进、邓萝瑰、张沙沙、吴英诺主要审查人员:刘建平、朱宝峰、邢凤春、田智华、鲁艺、凌智敏1 总则 (1)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5)4 审查材料 (9)4.1 基本要求 (9)4.2 施工图设计要求 (10)4.3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要求 (12)4.4 绿色建筑设计阶段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要求 (13)4.5 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报告要求 (14)5 审查要点 (15)5.1 规划(建筑)专业 (15)5.2 建筑专业 (26)5.3 结构专业 (44)5.4暖通空调专业 (50)5.5 给排水专业 (68)5.6 电气专业 (83)5.7 景观专业 (90)附录 (95)附录A 标准条文按专业划分索引表 (95)附录B 标准条文按顺序划分索引表 (100)附录C 设计阶段不参评条文 (106)附录D 审查流程 (107)附录E 参考标准及政策文件名录 (108)1.0.1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国办发〔2013〕1号)的总体要求,为贯彻执行《深圳市绿色建筑促进办法》(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253号),推进深圳市绿色建筑的发展,规范和统一深圳市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的自查与审查,制定本审查要点。
深圳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一直以其开放包容、创新发展的城市形象
而闻名。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也逐渐成为深圳建筑行业的重要指导。
首先,深圳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要求建筑物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
境和资源利用,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在选材方面,应优先选择可再生资源和环保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同时,建筑设计还应充分考虑自然通风、采光和节能等因素,以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其次,深圳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强调建筑物的生态环境和健康性能。
建筑物的设
计应充分考虑周边植被、景观和水体,以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同时,建筑内部空间的布局和装饰应注重人体工程学和健康性能,提高居住和工作环境的舒适度和健康性。
另外,深圳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也要求建筑物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环
境适应性和可持续性。
建筑物的运行和维护应考虑到节能、节水、减少污染等因素,以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总的来说,深圳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是建筑行业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
责任和承诺。
通过遵循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可以有效减少建筑物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物的资源利用效率,改善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推动建筑行业向着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在未来,我们相信深圳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将会不断完善和提升,成为深圳建筑
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城市的绿色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打造更美好的城市环境而不懈奋斗!。
深圳市绿色建筑促进办法(2020年)正文:----------------------------------------------------------------------------------------------------------------------------------------------------深圳市绿色建筑促进办法(2013年7月19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253号发布2017年2月8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293号修正2020年3月7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326号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促进绿色建筑发展,推动城市建设转型升级,根据《深圳经济特区建筑节能条例》《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利用条例》《深圳经济特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条例》等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绿色建筑的规划、建设、运营、改造、评价标识以及监督管理。
本办法所称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的建筑。
第三条促进绿色建筑发展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的原则;(二)整体推进、分类指导的原则;(三)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的原则。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建立推行建筑节能和发展绿色建筑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绿色建筑发展的重大问题,监督考核各相关部门的贯彻落实情况。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主管部门),负责制订全市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明确绿色建筑等级比例要求;组织编制绿色建筑技术规范;发布绿色建筑造价标准和相关价格信息;负责对全市绿色建筑实施全过程监督管理。
发展改革、规划和自然资源、财政、科技创新、人居环境、城管、水务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绿色建筑的相关管理工作。
第五条各区人民政府(含新区管理机构,下同)按照市人民政府提出的绿色建筑发展任务和要求,制定本辖区年度实施计划,并组织实施。
绿色建筑住宅小区案例咱今儿个就来唠唠一个超酷的绿色建筑住宅小区,就叫它“绿悠苑”吧。
一、选址与规划的绿色智慧。
这“绿悠苑”的选址可就很有讲究了。
它不在那种嘈杂、污染严重的工业区旁边,而是靠近一片城市里的小公园和天然的河道。
就像住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每天早上打开窗户,那新鲜空气“嗖”地就往屋里钻。
小区的规划也特别人性化。
楼与楼之间的间距啊,那叫一个宽敞,不像有些小区盖得密密麻麻,跟个小森林里插满了筷子似的。
这里每栋楼都能享受到充足的阳光,到了冬天,太阳能暖洋洋地照进屋里,可舒服了。
而且楼与楼的布局还考虑到了风向,夏天那风一吹,小区里就像天然的空调房,比吹风扇还凉快。
二、节能建筑材料的魔法。
走进这个小区的房子,你就能发现不少绿色的小秘密。
先说这墙壁吧,用的可不是普通的砖头。
它是一种新型的保温隔热材料做的,就像给房子穿上了一件超级保暖又透气的羽绒服。
夏天的时候,外面热得像火炉,屋里却凉爽宜人;冬天呢,外面冰天雪地,屋里却暖烘烘的,暖气都能省不少呢。
还有那窗户,可别小看它。
这窗户是双层玻璃的,中间还充了特殊的气体。
密封性能特别好,既隔音又隔热。
晚上外面马路上车水马龙的,关上窗户,屋里安静得就像深山里的小木屋。
三、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大冒险。
“绿悠苑”在水资源利用上,那可是相当的厉害。
小区里有个雨水收集系统,就像一个超级大的水桶。
每次一下雨,雨水就被收集起来了。
这些雨水可没闲着,一部分被用来浇灌小区里的花草树木。
你看那小区里的花园,花草长得郁郁葱葱的,都是雨水的功劳。
还有一部分雨水经过特殊的处理,用来冲洗小区的道路和公共设施。
这就好比让雨水有了新的工作,而且还节省了大量的自来水。
再说那每家每户的废水,像洗菜水、洗澡水之类的,也不是直接就排走了。
而是通过家庭里的小型污水处理设备简单处理后,用来冲厕所。
这一水多用,简直就是水资源利用的小天才。
四、绿色交通的便捷之旅。
在这个小区里,出行也特别绿色环保。
小区里面规划了很多自行车道,还有共享自行车的停放点。
深圳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深圳市建设局二OO七年十月编制说明为了进一步促进绿色建筑在深圳地区的发展,深圳市建设局委托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组织编写本标准。
在编制过程参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建科2007]205号与《深圳市绿色建筑设计导则》等技术内容,同时参考了美国和香港等地区的评价标准。
本标准的基本编写思路:1 本标准的架构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基本一致;2 达标判定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一致,部分指标根据深圳实际情况进行了细化、提高要求或新增加了技术要求,替换了部分不适合深圳地区的评价项:如冷热三联供、功能性材料。
3 相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增加了设计阶段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4 相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增加了创新项以鼓励技术创新。
目 录1 总则 (1)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6)3.1 基本要求 (6)3.2 深圳市绿色建筑评价与等级划分 (6)4 住宅建筑 (1)4.1 节地与室外环境 (1)4.2 节能与能源利用 (3)4.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5)4.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6)4.5 室内环境质量 (8)4.6 运营管理 (9)4.7 创新设计 (10)5 公共建筑 (12)5.1 节地与室外环境 (12)5.2 节能与能源利用 (14)5.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6)5.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8)5.5 室内环境质量 (19)5.6 运营管理 (21)5.7 创新设计 (22)条文说明 (24)1 总则1.0.1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可持续发展,规范深圳市绿色建筑的评价,制定本标准。
1.0.2为科学引导和规范管理绿色建筑评价、评奖与标识工作提供更明确的技术依据,本标准依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建科2007]205号与《深圳市绿色建筑设计导则》的内容和要求编制,适用于指导深圳市绿色建筑设计创新奖、深圳市绿色建筑创新奖的评审和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建造及运行管理。
深圳绿色建筑指标1、节地◆ 1小区人均用地控制指标为高层不高于15m 2,中高层不高于20m 2,多层不高于25m 2,低层不高于37m 2;◆ 2组团人均用地控制指标为高层不高于11m 2,中高层不高于16m 2,多层不高于20m 2,低层不高于30m 2。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 ◆乡土植物的选用比率及常用植物的选用比率符合:乡土植物占总植物数量的比率≥60%; 场地内主要树种产地与运输范围在500km 范围内。
◆用地面积5万㎡以上的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35%,用地面积5万㎡及以下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30%; ◆2公共绿地满足集中绿地的基本要求,宽度不小于8m ,面积不小于400㎡。
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1.5m 2。
◆用地面积大于25万m 2的住区不实施封闭管理。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 ◆实测或模拟证明用地面积15万m 2以上的住区夏季热岛强度不大于0℃,用地面积15万m 2及以下的住区夏季热岛强度不大于1.5 ℃; 硬质地面遮荫率不小于30%;铺路材料太阳能吸收率小于0.7; ◆减少地面停车比例,除低层、多层住宅外,地面停车率不超过10%。
◆用地面积15万㎡以上的住区应进行自然通风数值模拟设计; ◆建筑物周围人行区距地1.5m 高处,人行及活动区域的风速放大系数不大于2,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低于5m/s 。
◆每100m²绿地上乔木量不应少于3株,灌木量不少于10株; ◆2每100m²硬质铺地上乔木量不应少于1株; ◆3选用木本植物种类丰富度满足:住区规模≤5万㎡时不少于45种,住区规模5~10万㎡时不少于55种,住区规模≥10万㎡时不少于60种。
2、节能◆《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 ◆《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 19577-2004、《单元式空气调节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 19576-2004, ◆1楼梯间照明功率密度不大于10 W/m 2,走廊照明功率密度不大于5 W/m 2,电梯厅照明功率密度不大于15 W/m 2,地下车库照明功率密度不大于5 W/m2建筑主入口照明功率密度不大于100W/m,建筑其他主入口照明功率密度不大于70W/m。
一、设计依据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062.《绿色建筑评价规范》SZJG 30-20093.《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 229-20104.《深圳市绿色建筑设计指南》5.《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01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7.《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8.《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9.《建筑幕墙》GB21086-200710.《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201211.《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6-200812.《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0151-200813.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建筑节能法律、法规二、工程概况1.申报绿色建筑的区域范围示意图:(应注明北向角度)2.项目用地面积:m23.项目建筑面积,其中地上:m2,地下:m2,计入容积率面积m2,容积率4.是否有旧建筑:有□ 无□三、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措施汇总建设目标及关键绿色设计指标建设目标国家星级一星□ 二星□ 三星□深圳等级铜□银□金□铂金□关键绿色设计指标建筑节能率50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10可再生能源利用率10 可再循环材料利用比例10一、规划设计技术措施必须说明内容1.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1) 场地设计充分保留与利用场地内有环保价值和资源再利用价值的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筑物与构筑物等;(2) 根据国家及深圳相关规定保护场地内有较高生态价值的树木、水塘、水系,确实需要改造的,工程结束后,须生态复原。
2.场地建筑场地选址无洪灾、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
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建筑选址符合国家和深圳市的相关安全规定。
(1) 对用地的选址与水文状况做出分析,用地位于洪水水位之上或有可靠的城市防洪设施,防汛能力达到《防洪标准》GB 50201的要求,充分考虑到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2) 用地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要求;(3) 选址周围土壤氡浓度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的要求。
绿色建筑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比国标多出的术语风速放大系数Wind speed amplification建筑物周围离地面高1.5m处的风速与开阔地面同高度风速之比穿堂风Cross ventilation在风压作用下,室外空气从建筑物一侧进入,穿过内部,从另一侧流出的自然通风现象。
单侧通风One-side ventilation依靠同一面墙上开启的外门窗进行室内外空气交换的通风方式。
外窗综合外遮阳系数Overall outside shading coefficient of window各朝向各个外窗的建筑外遮阳系数按照窗口面积的加权平均值。
采光系数Daylight factor在室内给定平面上的一点,由直接或间接地接收来自假定和已知天空亮度分布的天空漫射光而产生的照度与同一时刻该天空半球在室外无遮挡水平面上产生的天空漫射光照度之比。
再生水Reclaimed water污、废水经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后回用的水。
当二级处理出水满足特定回用要求,并已回用时,二级处理出水也可称为再生水。
人工湿地水处理系统Constructed wetland for water treatment人为地在有一定长宽比和地面坡度的洼地里将石、砂、土壤、煤渣等一种或几种介质按一定比例构成基质作为填床料,并有选择性地植入植物的生态水处理系统。
综合径流系数Overall runoff coefficient综合径流系数是规定区域内的径流雨水量与降雨量的比值。
基本规定的不同4.1.3 对新建、扩建与改建的居住建筑或公共建筑设计阶段的评价,应在其施工图设计完成后进行。
(国标无此条例)4.2.1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等六类指标组成。
附件3:《深圳市绿色建筑设计导则》基本条文及审查要求一、基本条文:〔一〕居住建筑基本条文1、方案和扩初设计说明中应有绿色建筑设计专篇。
〔〕2、场地设计应保留与利用场地内有环保价值和资源再利用价值的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筑物与构筑物等。
〔〕3、居住用地人均控制指标应符合《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要求。
〔〕4、建筑布局应紧凑,且应满足《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中有关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要求。
〔〕5、住区规划应有利于自然通风,住区风环境应有利于过渡季、夏季的自然通风。
〔〕6、住区绿化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住区的绿地率不应低于30%。
(2)绿化物种应选择适宜深圳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
(3)绿化设计应乔、灌、草结合,选用绿量大的植物,构成复层结构的植物群落,每100m²绿地上乔木量不应少于3株。
(4)木本植物种类满足:住区规模≤5万㎡时不少于45种,住区规模5~10万㎡时不少于55种,住区规模≥10万㎡时不少于60种。
〔〕7、住区内透水地面面积比不应小于45%。
()8、地下空间应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9、住区出入口的设置应方便居民充分利用公共交通网络,其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应超过500m。
() 10、人行道系统应综合考虑遮荫、休憩、排水、防滑、无障碍等措施()11、住区应配套自行车停车场〔库〕,停车位不应小于3辆/10户。
住户停车距离不大于100m。
()12、建筑造型应简约,无大量纯装饰性构件。
()13、每套住宅应设阳台。
()14、卧室、起居室〔厅〕、书房、厨房应设置外窗,每套住宅至少有1个卫生间设有外窗。
房间的采光系数不低于《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的规定。
()15、楼板和分户墙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45dB。
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声压级不大于70dB。
户门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30dB;外窗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25dB,沿街时不小于30dB。
住宅绿色建筑专篇(住宅类)住宅绿色建筑专篇第一篇项目基本情况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2、建设单位3、建设地点4、建设规模、层数、高度(可以是指标表的形式)5、绿色星级目标二、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设计任务书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6、《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7、《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深圳经济特区建筑节能条例》2006.119、《深圳市节约用水条例》2005.310、《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11、《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041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13、《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14、《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15、《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SJG10-200316、《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SJG 15-200517、《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18、《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工程设计规范》GB50019-200419、《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0、《深圳经济特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条例》1993.1221、《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 118-8822、《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20012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24、《绿色照明工程技术规程》DBJ01-607-20012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6、《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27、《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 50400-20062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9、《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30、《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31、《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3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3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3-200234、《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3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7-200136、《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标准》GB18580∽18588-200137、《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20013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GB 50011-200139、《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40、《居住区智能化系统配置与技术要求》CJ/T174-200341、《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42、《深圳市建筑智能化系统等级评定方法》。
深圳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项目1. 建科大楼(绿色建筑示范)建科大楼国家可再生能源利用城市级示范工程项目。
是华南地区首个大规模综合运用绿色、节能技术设计建造的办公建筑示范楼。
作为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新办公大楼,该项目肩负着深圳地区节能绿色示范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展示的重要功能。
项目通过综合对比分析和模拟运算,在整体绿色生态理念的指导下,将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充分整合,建设成一个适宜南方地区、具有可推广、示范意义开放式综合示范平台。
项目面积:18170平方米建设地点:深圳市福田区梅林中康路建设单位: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2. 深圳市体育新城安置小区(绿色建筑示范)深圳市体育新城安置小区拟建为全国安置房示范小区。
利用模拟技术优化小区单体设计、降噪、照明,并根据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应用技术,采用了半集中式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分布于屋顶和建筑立面,用温差控制方式启动集热与供热水系统循环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技术,经计算机模拟计算小区节能率>50%。
项目面积:平方米建设地点:深圳市龙岗区中心城建设单位:深圳市龙岗区建筑工务局3. 深圳市高新区软件大厦(绿色建筑示范)深圳市高新区软件大厦采用了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等技术,优化室内环境设计,采用绿色施工、生物多样、生态复原性等一系列措施,是深圳市绿色建筑示范项目之一。
项目面积:平方米建设地点:深圳市高新园区建设单位: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领导小组办公室4. 万科城四期(绿色建筑示范)万科城四期是万科近年来在绿色建筑方面的代表项目之一,是国家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之建筑节能示范项目、中荷可持续示范项目。
该项目成熟运用多项绿色建筑技术措施,实现建筑节能65%,可再生能源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达到5%以上。
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精度,极大地减少建造阶段能源、资源消耗,实现建造阶段的节能环保。
项目面积:.45平方米建设地点:深圳市福田区梅林路63号建设单位:深圳市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5. 深圳市南山区档案信心大厦(绿色建筑示范)作为深圳市绿色建筑示范项目之一,深圳市南山区档案信心大厦由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将技术成熟的太阳能的电能转化充分利用,使之成为一座低能耗办公大楼。
深圳经济特区绿色建筑条例【发文字号】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41号【发布部门】深圳市人大(含常委会)【公布日期】2022.03.28【实施日期】2022.07.01【时效性】尚未生效【效力级别】经济特区法规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四十一号)《深圳经济特区绿色建筑条例》经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2022年3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7月1日起施行。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2年3月28日深圳经济特区绿色建筑条例(2022年3月28日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和建设第三章运行和改造第四章性能和评价第五章促进和保障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推动绿色低碳城市建设,打造可持续发展先锋,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深圳经济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深圳经济特区内从事与绿色建筑相关的规划、建设、运行、改造、拆除及其监督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包括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
第三条绿色建筑各项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统筹规划、标准引领、因地制宜;(二)以人为本、节能低碳、健康宜居;(三)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公众参与。
在建筑全寿命期内,应当在保证使用功能和室内环境质量的前提下,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能源和资源消耗,降低碳排放。
第四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绿色建筑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绿色建筑发展的重大问题,将绿色建筑发展工作情况列为综合考核评价指标。
市住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住房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和监督管理全市绿色建筑活动,制订全市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编制绿色建筑地方技术规范和标准。
附件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证书编号规则
一、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证书编号说明
建筑类型:公共建筑P 住宅建筑R 工业建筑I
混合功能建筑M
评价阶段:设计阶段D 运行阶段O
建筑星级:1、2、3
建筑所在地区编号:40(深圳)
序号:按顺序001、002……(注:由深圳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统一编号。
)
评价机构编号:按英文字母顺序编号,深圳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深圳市绿色建筑协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分别采用字母A、B、X、C。
二、深圳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证书编号说明
建筑类型:公共建筑P 住宅建筑R
评价阶段:建成阶段E运行阶段O
建筑等级:铂金级P、金级G、银级S、铜级B
建筑所在地区编号:
区属编号区属编号
福田区01 宝安区06
罗湖区02 龙华区07
南山区03 光明新区08
盐田区04 大鹏新区09
龙岗区05 坪山区10
前海合作区11
序号:按顺序001、002……(注:由深圳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统一编号。
)
评价机构编号:按英文字母顺序编号,深圳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采用字母“A”,深圳市绿色建筑协会采用字母“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