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海安上湖新城计划书-3
- 格式:pdf
- 大小:8.52 MB
- 文档页数:59
合肥运湖新城规划方案概述合肥运湖新城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滨湖新区北部,总面积约为55平方公里,是滨湖新区未来重点发展区域之一。
该区域规划为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将打造成为合肥市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城市发展的新引擎。
作为未来一个特色鲜明的城市新区,合肥运湖新城规划方案从人文、环保、科技等多个角度出发,全面规划了该区域的发展蓝图。
发展目标1.打造成为合肥市科技创新中心和现代服务业中心,推动湖南省产业集群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2.建设成为城市规划的示范,全面提升合肥市的城市建设水平。
3.推动合肥市实现“清洁产业、清洁生产、清洁生活”的目标,建设生态城市。
规划纲要城市结构合肥运湖新城将分为中心区、创新区、产业区和生态区,中心区包括政府行政中心和商业中心,创新区设置研发中心和孵化器,产业区是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区,生态区则是以湖泊和森林为主的生态保护区。
交通规划合肥运湖新城的交通规划以人性化、智慧化、绿色化为设计理念,提倡多种交通方式的混合使用。
同时,合肥运湖新城的路网将采用分级分区的设计,保证各个区块之间流通畅通。
生态环保作为生态城市,合肥运湖新城也将注重生态保护和开发利用。
城市将建设大型生态公园、生态湖泊等生态保护区,进行生态环境的修复和重建。
同时,新城将采用线性公园和绿道的设计,推广低碳生活。
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新兴城市,合肥运湖新城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新城规划中,将充分考虑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交通等公共设施建设,保证基础设施的完整性和高效性。
城市安全合肥运湖新城的城市安全也将是规划的重要主题。
规划将配备现代化的城市安全设施,确保城市安全风险的预防和及时应对。
同时,新城将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保障市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结语合肥运湖新城规划方案是合肥市未来发展的重要引领,同时也是整个区域发展的新起点。
规划方案的实施将为合肥市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推动,也将为新城市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海安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总则(⼀)规划重点1、加强区域协调落实南通市域空间发展战略,加强与周边城市在产业协作、城镇发展、空间利⽤、环境保护等⽅⾯的衔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促进产业转型突出第⼀产业发展特⾊化、规模化;加快第⼆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三产服务业的层次,培育现代服务体系。
3、交通引导发展充分利⽤铁路枢纽,打造区域性物流枢纽和综合客运枢纽;优化内外交通衔接,以枢纽引导产业发展和空间聚集。
4、低碳⽣态引领以资源承载⼒和⽣态环境容量为前提,节约、⾼效使⽤⼟地、⽔、能源,严格保护⽣态环境,⾛低碳⽣态发展之路。
5、城市特⾊彰显从城市风貌形态、⽂化内涵、历史底蕴、景观形象和功能特征中进⾏挖掘探索,通过研究、归纳、提升,充分彰显城市特⾊,提升城市品质。
(⼆)规划范围1、规划区海安县域⾏政辖区范围,总⾯积1183.57平⽅公⾥。
2、城区北到⼈民西路—连申线—北三环,东跨沈海⾼速公路以东经三⼗四路,南到沿海⼤道—新长铁路-上湖南侧,西⾄204国道,规划⽤地范围约100平⽅公⾥,其中城市建设⽤地76.99平⽅公⾥。
(三)规划期限近期:2012年~2015年;中期:2016年~2020年;远期:2021年~2030年;远景:展望⾄本世纪中叶。
⼆、县域城乡统筹规划(⼀)城乡统筹⽬标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体化为⽬标,⼒破城乡⼆元结构;优化城乡空间结构,综合安排资源利⽤和产业布局,彰显城乡的功能、⽂化和特⾊差异;合理布局各类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护城乡开敞空间的功能、⽂化和特⾊差异;合理布局各类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护城乡开敞空间和⽣态环境,改善城乡⼈居环境和⽣活⽔平,引导城乡经济社会全⾯协调可持续发展。
(⼆)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将海安建设成为“经济发达、⽂化繁荣、⽣态⽂明、社会和谐、⼈民安康”的现代枢纽物流商贸中⼼。
⾄2015年,建成全⾯更⾼⽔平⼩康社会;⾄2020年,基本现代化进⼀步得以提升;⾄2030年,全⾯实现现代化。
江苏镇海新城规划方案1. 简介江苏镇海新城位于大海之滨的南通市海门区,是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新兴城市。
该城市以创新经济、智慧城市、生态环保为主要发展方向,以打造发展格局、特色文化、现代产业、和谐社区为目标,制定了规划方案。
2. 市场定位江苏镇海新城的市场定位是“创新发展,智慧城市”。
该市定位于全国知名创新产业集聚区,推动人才聚集和创新驱动发展。
同时,以营造宜居宜业的住区、城市品质建设、生态环保为主要发展目标,打造现代化城市形象。
3. 总体规划江苏镇海新城对未来的规划重点是创新、服务和环保。
根据这些重点和市场定位,制定了以下规划:3.1 环保与生态建设江苏镇海新城规划了丰富多彩的绿地和公共休闲空间,形成了“一街两绿带”、“港区森林”等众多自然景观区。
在城市居民区和产业区切换的边界设置了绿带,打造了更舒适、更美丽的城市环境。
此外,还完成了城市内河道、马路、排水等公共设施的建设,极大的提高了城市的环保能力。
3.2 城市设施建设江苏镇海新城的城市规划高度整合了城市公共设施,大力提升了城市发展水平。
主要设施有:•交通设施:规划了现代化、智能化的道路交通系统•能源设施:规划了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大力发展绿色能源•水利设施:规划建设了城市排水、供水和激光打钻等水务设施•电信、信息设施:利用高速光纤网络,实现高效互联,加速信息交流和智能化服务3.3 建筑设计建筑设计上,江苏镇海新城以“创新、友善、未来”的设计理念为方向。
各个建筑和工程都融入了江苏镇海新城的整体定位,具备了良好的美学价值和建筑科技。
3.4 文化遗产保护江苏镇海新城规划还注重了文化遗产保护。
新城的多个区域保存了许多历史建筑和文物。
规划了文化主题公园、书店等文化设施,以推动文化艺术发展。
4. 结论江苏镇海新城规划的实施,是中国城市更新和经济转型的新篇章。
城市规划是整体的,对于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和保护工作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江苏镇海新城规划的成功将成为未来城市以创新经济、智慧城市、生态环保为主要发展方向,以打造发展格局、特色文化、现代产业、和谐社区为目标,打造现代化城市形象的典范。
海安新城造城开始正昌集团获得了永安路两侧六幅地同时承建体育中心、职教中心10218460海天下发表于:10-08-19 20:51[第3版 08-20 12:31↓][只看该作者]造城运动拉开序幕文:大海来源:海安楼市网时间:2010-8-19 11:23:12点击:196近日,海安全民关注许久的海安体育中心、海安县职教中心即将全面开工建设。
据可靠消息,江苏正昌集团在刚刚结束的海安国土局组织的土地出让竞买中,一举夺得了的永安路两侧六幅近45万平米的土地,加上此前正昌控股企业金昌地产在该区域即将投入开发建设的40万平方米的万豪国际,正昌累计在海安体育中心、海安县职教中心周边土地储备的待开发面积将超过150万平方米。
作为土地出让的重要条件,正昌同时取得海安体育中心、海安县职教中心的总承包权,工程总占地面积1050亩,总建筑面积约19万平方米,除将兴建一个可以容纳10000人的主会场上,还将兴建一个1000座大型游泳中心、4000座的体育馆、94亩的体育公园以及网球场、篮球场等室外设施。
职教中心新校区一期工程2011年9月正式开学,体育中心也将于2012年年底竣工。
近水楼台先得月,随着海安新城规划的出台和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南部区域被定位为休闲、旅游、体育、科技为主的高品质生活区,不断提升和刷新整个片区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水平,配套、交通、环境、教育等硬件设施都将得到升级,而片区地位升级、设施升级等将提升片区的物业价值,正昌集团的大手笔,作为海安新一代造城运动的巅峰之作,第一体量大盘的发展商,将责无旁贷的肩负起代言体育中心板块的历史重任。
----------------------江苏省海安职业教育中心校、海安体育中心规划总平图体育馆找寻海安人思考的家园驻泊海安人心灵静谧的港湾就进入“海安漫思”/b600924/board.asp展示江苏县级城市风彩展示江苏县级城市人文历史魅力!就进入"江苏县级城市论坛"江苏县级城市论坛0顶0踩2200元~!陈东井婚礼跟拍都市生活相关文章更多>>∙[海安漫思] 110提醒:学生暑假谨防几类...∙[海安漫思] 在新时代电器买空调的要注意..∙[海安漫思] 章台柳(二)∙[海安漫思] 再来一瓶的尴尬,与去苏果超..∙[海安漫思] 海安城管开展“进企业、校园..∙[海安漫思] 110提醒:学生暑假谨防几类...∙[海安漫思] 惊!七星湖今晨淹死一人!提..∙[海安漫思] 南京是座很奇异的城市宜家每天一款限时特惠开始啦汽车频道创新改版你在扼杀孩子的创造力!西祠亲子频道专家团来啦10218460海天下发表于:10-08-19 20:52 [只看该作者]第2楼以下是引用第1楼海天下的话:容纳10000人的主会场...1万人体育场,小了点啊找寻海安人思考的家园驻泊海安人心灵静谧的港湾就进入“海安漫思”/b600924/board.asp展示江苏县级城市风彩展示江苏县级城市人文历史魅力!就进入"江苏县级城市论坛"江苏县级城市论坛◤让新娘为之疯狂的性感礼服◢14609468liyang090发表于:10-08-19 21:07 [只看该作者]第3楼希望能真正为民办事啊。
长江新城规划方案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向外拓展,形成了城市群现象。
其中,规划精细、发展迅速的城市群无疑是更有前景的发展方向。
长江新城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城市群。
长江新城位于长江经济带与中部崛起的接口地带,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
本文将介绍长江新城规划方案,旨在为该区域的顺利发展提供提案。
总体规划基本情况长江新城总面积达到2000平方公里,是一座综合性的大城市。
规划区位于长江经济带的中心位置,涉及南京、合肥、武汉、长沙、重庆等多个省份,跨越10个重要的经济区间。
规划目标长江新城的规划目标是要打造成为一个以新型城市体系为核心,具有国际化视野、高科技含量、绿色生态、文化多元等特点的现代化城市。
其主要目标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群•繁荣发展的科技创新中心•物资流通中心和人才集聚中心•具有高效服务的智慧城市规划原则为了实现上述规划目标,长江新城的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建设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经济适度的城市•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城市群的互联互通能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城市布局城市中心区长江新城的城市中心区总面积约为80平方公里。
该区域将是城市的行政、商业、文化等重要功能区,包括市政府办公区、商业中心区、文化娱乐区、创业孵化区等。
该区域可带动周边的城市发展,成为长江新城的核心。
新型产业区长江新城将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端研发等新型产业,以此带动整个城市和城市群的发展。
新型产业区的规划范围包括整个城市边界以内的区域。
特别是南部、东部和西部这些地区,应重点发展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现代物流等产业。
生态绿色区长江新城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在规划中,应大力发挥生态优势,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生态绿色区的规划范围包括城市边界以外的区域,以构建生态文明城市为目标,带领全国发展生态文化。
城市交通长江新城的城市交通包括市内公共交通和城际公共交通两种。
无锡南湖新城规划方案一、简介无锡南湖新城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南部,紧邻南湖风景区。
该规划方案是无锡市政府为适应城市发展需要,在市区南部规划新建的一座现代化城市。
该规划方案以城市绿地、文化场馆、商业综合体等为核心建设内容,力求打造一座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二、规划范围及主要内容1.规划范围无锡南湖新城规划范围:南至南湖,西至锡南高速公路,东至宜兴县,北至长江。
总面积约40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约50万人。
2.主要内容1.大型公园:依托南湖风景区,规划建设一个面积约10平方公里的大型公园,包括南湖新城公园、杨梅田公园、桃花潭公园等。
公园内建设休闲运动设施、文化活动中心、游乐场等,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
2.文化场馆:规划建设南湖大剧院、南湖博物馆、南湖图书馆等大型文化场馆,为市民提供更多文化活动和知识传播的场所。
3.商业综合体:规划建设南湖商业中心、南湖国际购物中心等商业综合体,其中南湖商业中心将建设为以高档酒店、美食街、品牌服装、文化娱乐等为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
4.住宅小区:规划建设多个住宅小区,其中规划建设南湖公馆、南湖花园、南湖水岸等高档住宅小区,为市民提供更舒适、便捷、安全的居住环境。
5.学校和医院:规划建设多所优质学校和现代化医院,提供更优质的教育和医疗服务。
三、规划思路和定位1.规划思路无锡南湖新城规划的核心思路是“人本、生态、智慧、和谐”。
规划强调城市建设必须以人为本,坚决把人民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同时注重保护和建设城市生态环境,使城市具有更高的生态品质;借助现代化科技手段,构建智慧城市,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和便捷性;最终实现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
2.规划定位无锡南湖新城规划定位为一个现代化城市,旨在打造一个生态、文化、宜居、和谐的城市。
规划主题是“综合发展、产业优化、环境优美、公共配套完善、管理先进、文化繁荣、信息普及”。
四、实施步骤和保障1.实施步骤无锡南湖新城规划将分为三个实施阶段:•第一阶段(2019年-2022年):重点建设南湖公园、南湖商业中心、南湖大剧院等一批设施和项目。
目录1 区域概况 (1)1.1自然条件 (1)1.1.1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1)1.1.2地形地质及工程地质状况 (1)1.1.3 气候概况 (2)1.1.4 水系概况及水文特征 (2)1.2社会经济 (4)1.2.1社会概况 (4)1.2.2 国民经济概况 (4)1.2.3 交通运输 (6)1.2.4 主要资源情况 (6)1.3水环境质量现状 (7)1.3.1通扬运河水质状况 (7)1.3.2 栟茶运河水质状况 (8)1.3.3 新通扬-通榆运河水质状况 (9)1.3.4 串场河水质水质状况 (9)1.3.5 洋港河水质现状 (10)1.3.6 其它河流水质现状 (11)1.4饮用水源地水质现状 (11)1.4.1地表水源 (11)1.4.2地下水源 (13)1.6水环境现状及主要问题 (14)1.6.1 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14)1.6.2 城镇污水处理水平相对滞后 (15)1.6.3 工业污水未能稳定达标排放 (15)1.6.4 底泥季节性悬浮释放,加剧水体污染 (15)1.6.5 河流水动力条件不足,水体自净能力下降 (15)1.6.6 其它因素 (16)2 规划依据及原则 (17)2.1规划依据 (17)2.2规划原则 (18)2.3水环境规划的总体目标 (18)2.4规划范围与工作期限 (18)3 点源污染控制措施 (19)3.1重点排污工业污染源及入河污染量分析 (19)3.2海安县生活污染 (22)3.2.1海安人口现状及预测 (22)3.2.2生活污染现状 (23)3.2.3生活污染预测 (24)3.3污水处理现状与规划 (25)3.3.1排水区域划分 (25)3.3.2污水处理厂管网规划与建设 (26)3.4主要问题 (27)3.4.1重点污染源企业污水达标排放率低 (27)3.4.2污水配套管网建设滞后 (27)3.4.3污水处理厂建设相对滞后 (28)3.4.4 其它公共设施排污量易被忽视 (29)3.5点源污染控制对策措施与重点任务 (30)3.5.1总体思路 (30)3.5.2 控制重点工业污染源 (30)3.5.3 提高生活污水处理率 (32)4 面源污染控制措施 (33)4.1化肥、农药施用情况 (33)4.2畜禽养殖与水产养殖 (34)4.2.1 畜禽养殖 (35)4.2.2 水产养殖 (37)4.3城区地表径流 (38)4.4面源污染控制措施 (39)4.4.1总体思路 (39)4.4.2总体目标 (39)4.4.3对策措施与重点任务 (40)5 内源污染控制措施 (43)5.1内源污染现状 (43)5.1.1 航运污染 (43)5.1.2垃圾污染 (44)5.1.3 河道底泥释放 (45)5.2内源污染控制 (48)5.2.1清淤污染控制及底泥处置 (48)5.2.2航运污染控制 (49)5.2.3垃圾污染控制 (49)5.2.4 水面保洁管理 (49)6 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 (50)6.1水环境功能区划 (50)6.2排污现状 (51)6.2.1 全县范围入河排污量 (51)6.2.2 水源地汇水区入河排污量 (53)6.2.3 城区“三河”入河排污量 (56)6.3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 (59)6.3.1 水污染控制规划 (59)6.3.2 水源地保护规划 (61)6.3.3 清水及尾水通道规划 (64)6.3.4 水环境重点工程 (64)6.3.5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 (65)7 河道沿岸带生态系统建设 (69)7.1河道沿岸生态带建设的要求 (69)7.2河滩湿地保护工程 (69)7.3河道整治段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 (70)7.4河道沿岸及滨河道路网绿地建设工程 (70)7.5生物多样性保护 (71)7.6景观建设 (71)8 规划实施 (73)8.1年度计划 (73)8.1.1 2007年计划 (73)8.1.2 2008年计划 (74)8.1.3 2009年计划 (75)8.1.4 2010年计划 (75)8.2政策措施 (76)8.2.1 建立良性运行机制 (76)8.2.2 建立相应职能管理部门 (77)8.2.3 法制保障 (77)8.3组织与管理 (77)8.3.1 入河排污口管理 (78)8.3.2 制定水环境污染防治规划 (79)8.3.3 管理体制 (80)8.3.4 饮用水源地面源管理 (81)8.3.5 加强河道的施工过程管理 (82)9 环境监管系统建设 (83)10 投资与效益 (85)10.1投资估算 (85)10.2年度建设资金安排 (85)10.3日常运营管理费用预测 (85)10.4资金筹措与运行管理模式 (86)10.5工程产生的社会与环境效益 (87)附图、附表目录1、区域水系图、城区水系图2、海安县主要功能区河道水质现状图3、城区水系优化图4、河道淤积现状图5、主要河道断面形式和护坡规划图6、城区污水处理系统分区图7、补水活水现状图和规划图8、补水活水运行成本分析表9、主要工程量一览表1 区域概况1.1 自然条件1.1.1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海安县位于江苏省中南部,属长江三角洲边缘地带,东经120°12′~120°53′,北纬31°21′ ~31°53′,东临黄海,南望长江,西通扬泰,北接盐阜,分别与如东县、如皋市、泰兴市、姜堰市相临,境内海岸线长8.55km,全县总面积为1107.95平方km,东西最大距离为71.1km,南北最大距离为39.35km,总人口94.7万人,下辖14个乡镇。
海安新华农贸市场规划方案1. 引言海安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县级市,农产品种类丰富,市场需求量大。
然而,由于海安地区原有的农贸市场已经老旧、布局不合理,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本文将提出一份海安新华农贸市场的规划方案,旨在打造一个现代化、便利化的农贸市场,提升海安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规划目标- 打造现代化农贸市场:通过引进先进的市场设施和技术,提升农贸市场的档次和品质。
- 优化市场布局:合理规划市场的区域划分,提高市场的利用率和便利度。
- 提升农产品品质:加强农产品质量管控,确保市场上的农产品质优价廉。
- 改善市场环境: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提升消费者的舒适度和购物体验。
3.规划内容3.1 市场总体布局- 市场总占地面积为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000平方米。
- 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划分市场为农产品交易区、餐饮区、休闲娱乐区、服务区等不同功能区域。
- 配套建设停车场、公共卫生间等基础设施。
3.2 农产品交易区- 设立农产品展示区:用于展示各类农产品,设置存储设施确保农产品新鲜度。
- 设置交易摊位:提供摊位给农民和农产品供应商,方便他们销售农产品。
- 引入电子交易设备:提供电子交易设备,方便买卖双方进行交易和支付。
3.3 餐饮区- 设立有机农产品餐饮区:推广有机农产品,提供优质健康的有机农产品餐饮服务。
- 引进各地特色小吃:引进各地特色小吃,丰富消费者的选择。
- 提供餐饮园区:设立餐饮园区,增加就餐舒适度,提供休闲区域。
3.4 休闲娱乐区- 设立休闲娱乐设施:设置儿童游乐区、休闲花坛、休息亭等设施,提供消费者休闲娱乐场所。
- 定期举办农产品节:举办农产品节,邀请各地农产品供应商前来展示和销售农产品,增加市场的活力和知名度。
3.5 服务区- 提供便民服务:设置ATM机、充电桩等便利设施,方便消费者的生活需求。
- 建设公共卫生间:提供公共卫生间,确保市场环境卫生。
4.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进行市场调研,确定市场规划方案。
无锡太湖新城规划介绍第一篇:无锡太湖新城规划介绍无锡太湖新城规划介绍区位:太湖新城位于无锡城市南部。
五街道(滨湖、雪浪、太湖、华庄、新安)两园区(科教园、太科园)现状:新城范围:北起梁塘河,南至太湖,西邻梅梁湖景区,东至京杭大运河,总面积15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规模为80万,就业岗位约50万。
建设用地规模约95.7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用地约54.3平方公里。
太湖新城是无锡新的城市中心,是一太湖新城是无锡新的城市中心,是一个开放式、生态型的现代化新城。
主个开放式、生态型的现代化新城。
主要功能定位为行政商务中心、科教创要功能定位为行政商务中心、科教创意中心和休闲宜居中心,是无锡行政意中心和休闲宜居中心,是无锡行政办公、金融机构、企业总部、专业服办公、金融机构、企业总部、专业服务的集聚区。
务的集聚区。
规划结构规划形成“一核”(行政文化及商务金融核心区)、“一带”(环太湖山水风光带)、“两园两区”(太湖国际科技园、科教产业园及核心区两侧的生活区)太湖新城以华谊路和蠡湖大道为界,自东往西分为东区、中心区和西区。
西区中区东区华谊路以东,高浪路以南以太湖国际科技园为载体,重点建设高新技术研发园、大学科技园、软件园、数码设计园、创意研发园。
中区华谊路以西、蠡湖大道以东重点建设太湖新城商务中心、市民中心及各类居住社区。
蠡湖大道以西蠡湖大道以西以山水城旅游度假区、科教以山水城旅游度假区、科教产业园为载体,重点发展创产业园为载体,重点发展创意产业和生态休闲旅游业。
意产业和生态休闲旅游业。
WEASTSECTION核心区位于太湖新城中心部位,北至高浪路,南至太湖,东至贡湖大道,西至立信大道,总面积约11平方公里。
核心区集中了市级行政办公、金融商务、文化休闲等公共设施。
中心区“十一五”建设目标基本完成55平方公里内主要干道和重点绿化环境建设,基本完成水系整治和基础设施配套,完成市民中心、会展中心等大型公共设施的建设,完成300万平方米以上农民安置房和300万平方米以上商品房建设,初步形成现代化新城框架和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