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绿色专篇——建筑专业
- 格式:doc
- 大小:79.00 KB
- 文档页数:11
参考样式一江苏省公共建筑施工图绿色设计专篇(建筑)一、项目名称:二、项目概况:注:停车库建筑面积为地上、地下自行车库和汽车库建筑面积总和。
三、设计依据1.《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GJ32/T173-2014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3.《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5.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96-20106.《江苏省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4年版)7.当地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的批文:8.国家、省、市现行的法律、法规、其它相关标准和规定四、场地规划与室外环境: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总用地面积m2,总建筑面积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m2,地上建筑面积m2)。
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
2)地下建筑面积与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与建设用地面积比率%。
3)机动车停车数(地上停车数、地下停车数),停车方式。
非机动车停车数,停车方式。
2.本项目场地内无超标排放的污染源。
3.场地内无障碍停车位辆,占总停车位比例%,无障碍停车位位于。
4.场地内道路系统便捷顺畅,满足消防、救护及减灾救灾等要求。
5.景观环境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停车场、人行通道和广场应种植高大乔木提供遮阳,机动车停车场遮阴率不应小于20%;室外非机动车停车场应设置遮阳避雨措施。
2)场地内应结合绿化景观设计完善步行道系统,提供配套的休憩设施,并综合考虑遮荫、排水要求。
3)人行通道应安全、舒适,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且与场地外人行通道无障碍连通。
4)室外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率不应小于50%,透水铺装垫层应采用透水构造做法;室外机动车停车场采用植草砖做透水地面时,镂空面积比不应低于40%。
5)景观绿地设计应以乡土植物开发利用为主,兼顾引种,丰富城市绿地系统树种多样性,本地植物种数不宜低于70%。
6)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进行多种植物的合理配植;种植应当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采用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绿化;绿化用地内绿化覆盖率应大于70%。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1.现行的有关国家规范规范及标准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2.办公建筑设计规范(GJ67-2006)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5.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7.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8.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9.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8484-2008)10.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12.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14.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20052-2013)15.湖北省绿色建筑省级认定技术条件(试行)16.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17.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18.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19.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2.项目基本概况719所东区项目民品科研楼位于武昌区首义路街中山路450号。
由2层地下室,23层办公楼组成,建筑分类均为一类,耐火等级均为一级。
地下主要为配套设备用房及汽车库,地上1-23为办公用房,采用分体空调。
经济技术指标:规划净用地面积13773.6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4119.78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8383.35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45736.43平方米其中:消防控制室73.22平方米物业用房153.43平方米建筑密度16.69%容积率 3.32绿地率35%停车位376辆其中:地面停车193辆地下停车183辆项目位置:719所东区项目民品科研楼位于武昌区首义路街中山路450号。
杭州市民用建筑绿色与节能设计施工图专篇(居住建筑)项目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证书等级:证书编号:项目负责人(设计总负责):设计人员一览表图纸目录(居住建筑)(可根据各设计单位图号编码方式编写)共页第页设计总负责人(设计总负责):完成日期:年月图纸目录(居住建筑)(可根据各设计单位图号编码方式编写)共页第页设计总负责人(设计总负责):完成日期:年月杭州市民用建筑绿色与节能设计施工图专篇(居住建筑)-总表工程编号项目编号绿电施-01杭州市民用建筑绿色与节能设计施工图专篇-电气专业工程编号项目编号绿电施-01杭州市民用建筑绿色与节能设计施工图专篇-电气专业目次1总体说明 (02)2杭州市民用建筑绿色与节能设计专篇-总表填写说明 (04)3杭州市民用建筑绿色与节能设计专篇-建筑专业填写说明 (06)4 杭州市民用建筑绿色与节能设计专篇-结构专业填写说明 (34)5 杭州市民用建筑绿色与节能设计专篇-给排水专业填写说明 (40)6杭州市民用建筑绿色与节能设计专篇-暖通专业填写说明 (44)7杭州市民用建筑绿色与节能设计专篇-电气专业填写说明 (60)总体说明:1、本专篇是以我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33/1092-2016中《浙江省绿色建筑设计表》为蓝本,结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及《浙江省绿色建筑自评表》中相关内容,进行梳理、整合;根据《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版中的施工图设计说明对(建筑节能设计说明、绿色建筑设计说明)要求,进行编制的;可作为建筑施工图说明中的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专篇。
2、专篇按建筑设计的专业划分,将其中的设计理念、技术措施及方法,进行提炼;分解到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设计及暖通设计专业图纸中;形成独立的绿色设计专篇子项。
3、针对《建筑绿色与节能设计施工图专篇》条款简约特性及工程项目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为方便使用者精准使用;特配套编制本《建筑绿色与节能设计施工图专篇填写说明》;通过对《建筑绿色与节能设计施工图专篇》各条款来源、依据材料及备注等内容,以列表形式,对专篇中内容逐条进行说明与诠释。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民用建筑)一、设计依据1.《成都市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审查技术要点》(2019版)二、工程概况倒班宿舍项目位于成都市金堂县范围,建筑占地面积:1470.56m2,总建筑面积:5936.92m2,此新建项目为一栋4层楼的建筑,主要功能为食堂(一层)和宿舍(二至四层)。
本项目以成都市绿色建筑一星级为建设目标,通过总体规划和建筑单体优化设计,优先采用低投高效的被动式技术,与周边生态系统取得动态平衡,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提高生产环境舒适性,同时将绿色环保的理念贯穿到项目设计、施工、运营的全寿命周期。
三、绿色建筑设计目标按照绿色建筑的基本原理: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即从规划设计开始到项目的施工建造、营运管理直至未来的拆除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社会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室内外空间环境,开发单位应在本项目绿色设计完成后,重点观注并督促施工企业和物业管理分别在施工期间、营运期间均应满足下述原理所对应的各评价标准中相关技术条款要求。
在开发单位的配合下按照绿色建筑相关标准要求进行专项装修。
四、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措施汇总(一)建筑(二)结构(三)给排水附表4 水系统规划设计评审表(设计单位盖章)年月日注:1、除“审查结论”栏外,本表由设计单位填写,盖章后与其他设计文件资料同时提交施工图审查机构。
2、施工图审查机构负责检查《水系统规划设计评审表》的相关内容在施工图设计文件中的落实情况。
3、施工图设计文件未落实《水系统规划设计评审表》指标,且影响项目绿色设计审查,判定为“不符合”。
(四)暖通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的IPLV(C)值应比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能效限定值提高16%;3、燃煤和燃油燃气锅炉的额定热效率应比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规定值分别提高6%和4%。
房间空气调节器和家用燃气热水炉,其能效等级满足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1级要求。
山西省绿色民用建筑设计专篇(示范)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说明1、为更好推动我省绿色建筑发展,指导我省绿色建筑设计,依据山西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04/T 335-2017),编制我省《山西省绿色民用建筑设计专篇(示范)》,以下简称“《设计专篇》”。
2、本《设计专篇》适用于我省新建、改(扩)建的绿色民用建筑的设计,各项目可结合工程实际参考使用。
当保障性住房执行《绿色保障性住房技术导则》时,可依据《绿色保障性住房设计专篇(示范)》执行。
3、本《设计专篇》为通用格式,所有设计阶段参评的条文全部列出,各工程可根据项目功能和工程设计内容,将项目得分项和不参评项在措施表中列出,并根据项目实际设计内容编写相应设计作法,不参评项应说明不参评理由。
4、《设计专篇》中斜体字为对技术措施描述要求的说明解释,实际工程设计专篇中应删去,以具体措施描述代替。
5、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项目应当在施工图设计文件中编制《绿色建筑设计专篇》。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应汇总各专业内容,作为一个独立说明纳入施工图中。
山西省绿色民用建筑设计专篇(示范)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2、建设地点:3、建设单位:4、建筑功能:5、建设情况:(注明:新建、既有建筑改造、扩建)6、总用地面积:m2,净用地面积:m2。
7、总建筑面积: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m2,地下建筑面积m2。
8、容积率:,绿地率:%9、建筑层数:地上层,地下层10、建筑高度:米11、结构型式:结构12、抗震设防烈度:13、居住户数:户(注明:用于住宅)14、居住人数:人(注明:用于住宅)15、机动车停车位:个16、非机动车停车位:个二、本项目绿色建筑设计情况:本项目所有控制项均满足山西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1 —— 2 —(DBJ04/T335-2017)的要求,且每类指标的评分项得分均不小于40分,执行了绿色建筑标准。
同时总得分达到____分,自评本项目可达到绿色建筑____星级要求。
《建筑绿色与节能设计专篇》
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建筑绿色与节能设计。
你们想想,咱们住的房子、上课的教室、玩耍的公园,这些建筑要是能又绿色又节能,那该多好呀!
那什么是建筑绿色与节能设计呢?简单说,就是让建筑在建造和使用的时候,对环境好,还能省能源。
比如说,在建筑外面多种些树和花草。
有个小区,周围种了好多大树,夏天的时候,房子里都不那么热,能少开空调,省电又凉快。
还有用节能的材料。
像保温效果好的砖头、能隔热的玻璃。
我知道有个房子,用了特殊的玻璃,冬天屋里的热气跑不出去,夏天外面的热气进不来,可神奇啦!
在设计房子的时候,让阳光能照进来,这样白天就不用开灯,也能省不少电呢。
而且,收集雨水用来浇花、冲厕所,也是节能的好办法。
有个学校,建了专门收集雨水的池子,用雨水把校园里的花草养得美美的。
再说说通风。
设计好的通风口,让新鲜空气能进来,屋子里就不用一直开着风扇、空调。
给你们讲个故事。
有个村子,盖新房的时候用了绿色节能的设计,房子冬暖夏凉,电费水费都花得少,村民们可高兴啦!
建筑绿色与节能设计好处可多啦。
能保护环境,让咱们的地球更美丽。
还能省钱,让大家的生活更轻松。
同学们,以后咱们要是有机会设计自己的房子,一定要记得用绿色节能的方法哟!
希望咱们身边能有越来越多这样的好建筑,让咱们的生活更美好!
怎么样,同学们,是不是觉得建筑绿色与节能设计很有趣呀?。
滨海公寓保障性安居工程
绿色(一星)住宅建筑设计专篇
一、工程概况
滨海公寓位于厦门市同安滨海新城中部,西洲路以南,滨海大道以北,东临城市绿化带及埭头溪,西临思明工业园。
建设总用地面积:89356.490平方米,由三个地块组成,其中:A1-1用地面积:38935.884平方米,A1-2用地面积:25489.202平方米, A1-3用地面积:24931.404平方米。
地块总建筑面积: 262258.4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08059.83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 54198.57平方米。
地上规划为14~ 32层的高层建筑及一集中商业、幼儿园、社区服务中心等。
总户数为2470户。
本项目列为厦门市2011年首批开工建设的保障性安居工程,以解决本市中低收入家庭.新就业职工及外来务工人员等其他群体的居住困难问题。
旨在为市民构建一个环境优美、舒适的居住区。
二、福建省绿色建筑一星级达标项数要求
根据《福建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 13-118-2010)的规定,滨海公寓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绿色建筑的达标项数中,所有控制项均要
三、绿色建筑设计一星级评估分析
根据以上评估分析,滨海公寓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绿色建筑一星级的达标项数在采用一些绿色技术方案后,本项目在设计阶段能实现绿色建筑一星级。
为此,会增加一些设施的投入,引起造价的增加。
建议由专业的评估与检测机构对本项目的绿色方案进行优化,以达到最少的投资,以取得最佳的效果。
建筑设计住宅建筑绿色专篇建筑专业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项目方案设计绿色建筑申报细则中新天津生态城管理委员会建设局2009年6月绿色建筑申报细则第一条为加强对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工程项目绿色建筑方案设计的评审,根据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及《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评价细则》、《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评价表》,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在中新天津生态城所辖范围内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
第三条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工程项目方案设计的编制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和制图标准。
设计文件要完整,文字说明、图纸内容要准确清晰,整个文件经过严格校审,避免“错、漏、碰、缺”。
第四条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需到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建设局提交绿色建筑方案设计评审申请。
第五条申请绿色建筑奖项是建设单位的自愿行为。
申请方需在方案设计阶段向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建设局提交申报绿色建筑等级的申请。
第六条绿色建筑方案设计评审需提交以下设计文件:建设单位应向管委会报送建筑方案设计(含绿色建筑方案设计)文本两份,同时还应报送电子文件。
报送由设计单位提供有关数据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天津市建筑设计院所提供的相关检测报告。
第七条为科学引导和规范管理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项目方案设计的评审,提供更明确的技术要求,依据《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强制项条款中有关方案设计阶段中的内容,特编制出:《绿色建筑设计专篇》(见附件一)《住宅建筑方案评审要点》(见附件二)《公共建筑方案评审要点》(见附件三)。
第八条建设单位需将绿色建筑的评审结果送达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建设局备案。
附件一绿色建筑设计专篇本项目设计申报绿色建筑,等级为白金奖□金奖□银奖□工程概况1.建筑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建设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建设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总用地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住宅用地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建用地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总建筑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住宅建筑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建建筑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建筑层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建筑高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居住户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居住人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人均居住用地指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居住小区的绿地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机动车停车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非机动车停车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建筑结构体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主要墙体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审意见:全部达标□有未达标项□通过□修改后通过□不通过□附件二住宅建筑方案评审要点附件三公共建筑方案评审要点。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住宅)一、绿色建筑设计依据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2. 《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 55015-20213.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20124. 《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5.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20106.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20137.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20168.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 50555-20109. 《住宅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范》JGJ 298-20131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 18920-202011. 《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 50014-202112. 《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 50013-20181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 50015-201914.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15.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151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1617.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1318. 《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 163-200819. 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二、绿色建筑设计目标本项目以绿色建筑设计目标为一星,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为评价标准,通过优化总体布局和建筑单体设计,优先采用高效合理的技术,为人们创造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等,同时又能提高人居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主要绿色建筑技术应用1、一星级基本技术要求(1)围护结构主要节能措施采用隔热性能更好的墙体材料,外窗材料考虑采用断桥铝隔热性能更好的窗框材料,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提高 5%以上或空调负荷降低 5%。
(2)本项目外窗气密性、抗风等级、水密性满足国家有关规定和《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15 的要求。
上海住宅项目绿色建筑专篇绿色建筑是在建筑设计、施工、使用和拆除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影响、生态效益和资源利用的建筑方式。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绿色建筑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大都市,也积极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一系列的住宅项目都在积极倡导和应用绿色建筑的理念。
绿色建筑在上海的住宅项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绿色建筑注重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在上海的住宅项目中,太阳能光伏板等可再生能源设备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居民提供清洁、可持续的能源。
同时,绿色建筑还注重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优先选择环保、低碳的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上海的住宅项目中,使用了很多环保的建筑材料,如绿色砖、环保涂料等,保证了居民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绿色建筑在上海的住宅项目中注重节能减排。
绿色建筑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减少能源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
上海的住宅项目中,采用了很多节能技术,如建筑外墙的保温材料、高效节能的照明系统等,有效地降低了能源的消耗。
同时,绿色建筑还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利用,通过收集雨水、利用污水处理等方式,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了对水资源的浪费。
绿色建筑在上海的住宅项目中还注重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健康性。
绿色建筑通过合理的室内设计和空气净化系统,提供了良好的室内环境质量。
上海的住宅项目中,注重采光和通风的设计,保证了室内空气的新鲜和流动。
同时,绿色建筑还注重使用环保的装修材料,避免使用含有有害物质的材料,保证了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绿色建筑在上海的住宅项目中也注重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通过合理的社区规划和设计,提供了良好的社区环境和公共设施。
上海的住宅项目中,注重绿地和公园的建设,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同时,绿色建筑还注重社区的交通规划,鼓励居民步行和骑行,减少对汽车的依赖,降低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
上海的住宅项目中绿色建筑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利用可再生能源、节能减排、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和社区环境,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绿色建筑专篇在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资源短缺成为了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绿色建筑应运而生,成为了建筑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绿色建筑,简单来说,就是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的理念涵盖了多个方面。
首先是能源的高效利用。
通过采用先进的隔热材料、合理的建筑朝向和窗墙比设计,减少建筑物在冬季的热量散失和夏季的热量吸收,从而降低采暖和制冷的能源需求。
太阳能光伏板的应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建筑提供部分能源供应。
地源热泵系统则利用地下的稳定温度,实现高效的供暖和制冷。
在水资源的节约方面,绿色建筑也有出色的表现。
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将雨水收集起来,经过处理后用于灌溉、冲厕等非饮用用途。
高效的节水器具,如低流量水龙头和马桶,能够在不影响使用效果的前提下,显著减少用水量。
建筑材料的选择也是绿色建筑的重要环节。
优先选用本地生产的、可回收利用的材料,不仅减少了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还降低了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压力。
例如,使用再生钢材、木材纤维板等材料,既环保又经济。
室内环境质量对于居住者的健康和舒适度至关重要。
绿色建筑通过良好的通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新鲜、流通。
采用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装修材料,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合理的采光设计,让自然光线充分进入室内,减少人工照明的需求,同时也能提升人们的心情和工作效率。
绿色建筑还注重土地的合理利用。
通过紧凑的建筑布局和高效的空间规划,减少土地的浪费。
在城市中,建设高层和多层建筑,增加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建筑面积。
在郊区,结合地形地貌进行设计,尽量减少对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
绿色建筑的发展带来了众多好处。
从环境角度看,它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化。
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保护生态平衡,为子孙后代留下更美好的地球。
对于社会而言,绿色建筑提供了更健康、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绿⾊建筑设计专篇(建筑)绿⾊建筑设计专篇(建筑)⼀、设计依据1.依据性⽂件规划部门的选址意见书(⼟地出让合同)建设项⽬环境影响报告表⽤地红线图项⽬可⾏性研究报告(项⽬申请报告)的⽴项批⽂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绿⾊建筑要求的批⽂2.主要法规(应根据建筑类型选⽤公建或住宅建筑适⽤的规范)《绿⾊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民⽤建筑绿⾊设计规范》JGJ/T229-2010《公共建筑绿⾊设计标准》DGJ08-2143-2014《住宅建筑绿⾊设计标准》DGJ08-2139-201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107-2012《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205-2011《上海市公共建筑绿⾊设计施⼯图⽂件审查要点》《上海市住宅建筑绿⾊设计施⼯图⽂件审查要点》⼆、⼯程概况1.建筑总量⽤地⾯积:m2;总建筑⾯积:m2;容积率:;绿地率: % ⼟地使⽤性质为(在□中打√):□住宅⽤地□公共设施⽤地□⼯业⽤地□住宅建筑□公共建筑⾃⾝有⽇照要求的住宅建筑:□低层住宅□多层住宅□⾼层住宅⾃⾝有⽇照要求的公共建筑:□托⼉所、□幼⼉园、□⼤、中⼩学校教学楼、□医院病房楼、□养⽼院住宿楼、□宿舍周边敏感建筑:□住宅□学校教学楼□医院病房楼□养⽼院住宿楼□宿舍场地内的危险源:□易燃易爆危险源□含氡⼟壤□危险化学品□电磁辐射场地内的污染源:□废⽓□废⽔□油烟□垃圾□其他2.建筑单体概况表1 建筑单体概况(可根据单体数量增加序号)3.绿⾊技术概况(在□中打√)1)光环境:□建筑玻璃幕墙□夜景照明;2)⾬⽔设施:□下凹绿地□⾬⽔花园□硬质场地透⽔铺装□其他:3)⽴体绿化:□屋顶绿化□外墙垂直绿化;4)节约材料:□⼟建与装修⼀体化□⼯业化预制构件□可变换功能的室内空间采⽤可重复使⽤隔断□整体化定型厨房□整体化定型卫⽣间□可再利⽤材料□可再循环材料5)专项声学设计:□报告厅□⼤型会议室□多功能厅□剧场□体育馆□演播厅□其他6)室内热环境:□可调节外遮阳1.绿⾊建筑等级:□⼀星级;□⼆星级;□三星级;2.绿⾊建筑评分计算表: (应根据建筑类型分别选⽤评分表)表2-A公共建筑评分计算表表2-B住宅建筑评分计算表四、场地规划与室外环境⾊建筑技术选项表3 场地规划与室外环境有关的绿⾊建筑技术选项(根据住宅、公建不续表3 场地规划与室外环境有关的绿⾊建筑技术选项(根据住宅、公建注:1 表中内容可根据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及达标选项删减;2屋顶绿化应在备注栏中填写绿化类型(简单式、花园式、组合式)及覆⼟厚度。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绿色建筑是目前建筑界非常热门的话题,它强调对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设计旨在通过使用节能、环保和可再生材料,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负担,并为用户提供健康、舒适的室内空间。
本文将着重探讨绿色建筑设计的几个方面,包括节能、材料选择、景观设计和室内空气质量。
节能是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原则之一。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采用节能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首先,在建筑外墙的设计上,使用高效的绝缘材料来改善建筑的隔热性能,减少热量的散失。
此外,采用双层玻璃窗户和窗帘等措施,可以降低室内外温度的传导,实现室内温度的稳定。
此外,还可以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建筑供电,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
材料选择也是绿色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以可再生材料和回收材料为主要选择,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消耗。
例如,使用木材的时候可以选择来自可持续林业的认证木材,这样有助于保护森林资源。
另外,回收利用建筑废弃物也是一个重要的环保措施。
通过对废弃建筑材料的再生利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同时还能避免建筑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景观设计在绿色建筑中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通过合理的植被布局和种植选择,可以实现自然景观的呈现,提供舒适的室外环境。
例如,选择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可以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同时还可以提供遮阳和降温的作用。
此外,合理设计排水系统,将雨水回收利用,用于灌溉和冲洗等用途,也是绿色景观设计的一项重要措施。
通过景观设计,建筑可以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最后,室内空气质量对于绿色建筑设计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采用低污染材料和空气净化系统,可以达到室内环境的净化和改善。
例如,选择低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涂料和家具,可以减少室内有害气体的释放,提供更健康的室内环境。
此外,在建筑设计中加入室内绿化和自然采光的元素,也可以增强室内空气的流通和质量,提高用户的舒适感。
住宅绿色建筑专篇(住宅类)住宅绿色建筑专篇第一篇项目基本情况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2、建设单位3、建设地点4、建设规模、层数、高度(可以是指标表的形式)5、绿色星级目标二、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设计任务书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6、《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7、《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深圳经济特区建筑节能条例》2006.119、《深圳市节约用水条例》2005.310、《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11、《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041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13、《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14、《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15、《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SJG10-200316、《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SJG 15-200517、《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18、《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工程设计规范》GB50019-200419、《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0、《深圳经济特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条例》1993.1221、《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 118-8822、《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20012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24、《绿色照明工程技术规程》DBJ01-607-20012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6、《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27、《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 50400-20062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9、《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30、《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31、《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3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3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3-200234、《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3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7-200136、《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标准》GB18580∽18588-200137、《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20013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GB 50011-200139、《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40、《居住区智能化系统配置与技术要求》CJ/T174-200341、《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42、《深圳市建筑智能化系统等级评定方法》。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上海地区,居住建筑)一、依据性文件1、依据性文件、批文名称规划部门的选址意见书(土地出让合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用地红线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的立项批文2、常用国家规范、标准及条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 55015-2021《建筑环境通用规范》55016-2021《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通用规范》GB 55020-2021《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GB 7106-2019《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50016-2014《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2013《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2010《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20163、上海地方标准、技术规程、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按工程所在地调整相应地方规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GJ 08-2090-2020《居住建筑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GJ 08-2139-2021《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 08-205-2015《上海市绿色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1年修订版)》沪建建材[2021]337号二、工程概况2.1 建筑总体建设地点: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容积率:;绿地率:%;土地使用性质(在□中打√):□住宅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建筑类型:□公共建筑□居住建筑自身有日照要求的公共建筑:□托儿所、□幼儿园、□大、中小学校教学楼、□医院病房楼、□养老院住宿楼、□宿舍周边敏感建筑:□住宅□学校教学楼□医院病房楼□养老院住宿楼□宿舍场地内的危险源:□易燃易爆危险源□含氡土壤□危险化学品□电磁辐射场地内的污染源:□废气□废水□油烟 垃圾□其他2.2 建筑单体概况表2.2 建筑单体概况(可根据单体数量增加序号)2.3 绿色技术概况(在□中打√)雨水设施:□下凹绿地□雨水花园□硬质场地透水铺装□其他:立体绿化:□屋顶绿化□外墙垂直绿化;节约材料:□土建与装修一体化□工业化预制构件□可变换功能的室内空间采用可重复使用隔断□整体化定型厨房□整体化定型卫生间□可再利用材料□可再循环材料室内热环境:□可调节外遮阳三、绿色建筑等级3.1 绿色建筑等级:□基本级; 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四、绿色建筑技术要求1.安全耐久1.1.1本项目位于上海市宝山区沈杨村花卉基地一期西侧,顾陈路以南,顾村镇蕴藻浜北侧,祁连山路东侧。
深圳市绿色专篇(民用建筑设计阶段)一、基本情况1.建筑类型:居住建筑 公共建筑 综合性建筑2. 绿色建筑建设目标: 基本级 一星级 二星级 三星级3. 装配式建筑评分:4. 建筑现状: 新建建筑 改建建筑 扩建建筑二、设计依据1. 《深圳经济特区绿色建筑条例》21.《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3.《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SJG 45-2018 2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4.《深圳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SJG 44—2018)2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21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2016 2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186.《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 151-20082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7.《建筑幕墙》GB/T 21086-2007 2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8.《民用建筑能耗标准》GB/T 51161-2016 2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9.《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GB/T 7106-201928.《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10.《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29.《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准》JGJ28611.《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19762-20073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12.《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19761-202031.《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213.《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1455-20193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1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13 3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15.《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2013 34.《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应用技术标准》JGJ/T4581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 51348-2019 35.《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技术规程》DBJ1517.《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20052-202036.《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深化设计技术规程》DBJ/T1518.《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 50555-2010 37.《深圳市关于大力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若干措施》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 38.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相关标准20.《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 39. 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项目情况自行补充)三、建筑节能施工图设计说明(居住建筑)(一)节能计算软件及版本清华斯维尔建筑节能计算分析软件版本:PKPM建筑节能计算分析软件PBECA 版本:天正建筑节能计算分析软件TBEC(广东版) 版本:其他:(二)节能评定结果1.节能合规性判定2.建筑碳排放计算结果(三)建筑节能热工设计1.外墙热工性能:外墙外表面平均太阳辐射吸收系数:ρ≤外墙平均传热系数K: W/(㎡·K)平均热惰性指标D:2.外窗(包括透明幕墙)、玻璃门及天窗外窗可开启面积:;最不利房间位置、名称;其外窗(包括阳台门)的可开启面积A ;该房间地面面积B ;该房间外窗总面积C ;A/B= ;A/C= ;C/B= ;该房间外窗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外门窗面积统计及遮阳系数的计算详节能计算书。
住宅建筑绿色专建筑专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居住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文明的城市,宜居的家园,成为社会和人民共同呼吁的目标,所以我们的住宅建筑一定要有绿色专建筑专业。
住宅建筑绿色专建筑专业是在美学、生态、材料、能源、结构等方面兼顾的综合型的专业。
住宅建筑绿色专建筑专业设计的住宅建筑产品,根据大众生活感受与认知强烈的“环保、健康、舒适、安全”等特点来设想和策划,以控制建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室内环境的质量与舒适性为目标与使命。
住宅建筑绿色专建筑专业的学术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绿色材料、建筑节能、室内环境。
绿色材料研究的是在住宅建筑的环保理念推动下,如何选择使用更为环保的建材。
不仅仅是选用回收材料,还要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将它们放入具有时尚感的建筑设计之中。
在建筑材料的性能方面,要求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能够轻易地回收或是成为土壤有机肥料或是可用于再使用之中。
同时,建筑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隔热,防水,隔音等多项性能,能够为住宅建筑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建筑节能则是绿色专建筑专业必不可少的主题,它的研究体现在从住宅建筑的整体结构设计、外墙外保温、绿化种植、以及利用太阳能,利用环保技术和方法,不断地研究建筑能源中节能减排等问题,希望能够在提高住宅能源利用率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在室内环境研究方面,住宅建筑绿色专建筑专业要求设计师要根据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考虑自然光、昼夜节律、空气质量、声音等相关因素综合设计,营造出一个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并且让住户能感受到这种安全舒适的状态,使他们能够在这里生活和工作支持更好的表现。
综上所述,住宅建筑绿色专建筑专业在全球范围内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绿色建筑变得越来越受关注。
通过使用环保材料和技术,住宅建筑绿色专建筑专业设计的住宅建筑产品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还能够提高住宅舒适度和节能效率,让人们真正地感受到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家。
住宅建筑绿色专篇——建筑专业
绿色建筑申报细则
中新天津生态城管理委员会建设局 2009年6月
绿色建筑申报细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工程项目绿色建筑方案设计的评审,根据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及《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评价细则》、《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评价表》,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在中新天津生态城所辖范围内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
第三条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工程项目方案设计的编制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和制图标准。
设计文件要完整,文字说明、图纸内容要准确清晰,整个文件经过严格校审,避免“错、漏、碰、缺”。
第四条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需到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建设局提交绿色建筑方案设计评审申请。
第五条申请绿色建筑奖项是建设单位的自愿行为。
申请方需在方案设计阶段向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建设局提交申报绿色建筑等级的申请。
第六条绿色建筑方案设计评审需提交以下设计文件:
建设单位应向管委会报送建筑方案设计(含绿色建筑方案设计)文本两份,同时还应报送电子文件。
报送由设计单位提供有关数据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天津市建筑设计院所提供的相关检测报告。
第七条为科学引导和规范管理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项目方案设计的评审,提供更明确的技术要求,依据《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强制项条款中有关方案设计阶段中的内容,特编制出: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见附件一)
《住宅建筑方案评审要点》(见附件二)
《公共建筑方案评审要点》(见附件三)。
第八条建设单位需将绿色建筑的评审结果送达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建设局备案。
附件一绿色建筑设计专篇
本项目设计申报绿色建筑,等级为白金奖□金奖□银奖□工程概况
1.建筑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建设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建设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总用地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住宅用地面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建用地面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总建筑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住宅建筑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建建筑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建筑层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建筑高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居住户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居住人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人均居住用地指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居住小区的绿地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机动车停车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非机动车停车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建筑结构体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主要墙体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审意见:全部达标□有未达标项□
通过□修改后通过□不通过□
附件二
住宅建筑方案评审要点
附件三
公共建筑方案评审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