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临床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81.83 KB
- 文档页数:3
脾虚湿盛肥胖症治疗方
脾虚湿盛肥胖症治疗方
【症状表现】身体沉重,易水肿,头部、面部油腻,不爱喝水,喝水后胃胀、恶心,舌胖大、有齿痕,苔水滑,口水多,易疲惫、乏力,腹部胀闷,大便不成形,阴雨天症状加重。
【治法】温阳化饮、健脾利湿。
【方名】苓桂术甘汤。
【处方组成】茯苓18克生白术12克桂枝12克炙甘草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
【全方释义】茯苓:健脾气、渗水湿、消已聚之湿、杜生湿之源;桂枝:温心阳、化气行水、平冲降逆;白术:健脾升清、燥湿消肿、治生痰之源以治其本;炙甘草:温中扶正、培土制水、缓燥湿渗利之品流失津液太过、调和全方。
【临床应用】本方为健脾祛湿的基础方,凡辨证为脾虚湿重类型者,无论减肥还是祛湿,均可用本方做为底方,辨证加减应用,效佳。
苓桂术甘汤在脾胃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苓桂术甘汤在临床脾胃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
方法: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脾胃病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各48例,分别给予其常规西医治疗与苓桂术甘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甲组治疗总有效率与疾病复发率分别为75%、6.25%,同乙组的95.83%、0%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乙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甲组(P<0.05)。
结论:针对临床脾胃病患者情况,给予其苓桂术甘汤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脾胃病;苓桂术甘汤;生活质量;复发率在临床上,脾胃病为一种多见消化系统疾病,如胃下垂、慢性胃炎与便秘等,若临床干预不及时,造成病情逐步恶化,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乃至生命安全。
针对该类患者,临床多采用西医治疗,虽能较好改善患者胃肠功能,获得一定治疗效果,但伴随治疗时间的延长,后期疾病复发率较高,整体预后效果不是很好。
故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苓桂术甘汤在该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于2018年9月-2020年11月收治的98例脾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均经临床诊断确诊,无药物治疗禁忌证,未合并其它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对本次研究药物过敏者;伴有肾脏或肝脏等功能疾病者;伴有精神或意识障碍者;采取数字随访法将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各48例,甲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均在34-70岁间,平均年龄为(48.9±3.4)岁;乙组,男30例,女18例,年龄均在33-70岁间,平均年龄为(49.3±4.1)岁。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比较,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甲组被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即每次口服20mg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产出,国药准字字号H20046379),每日1次,口服0.6g枸橼酸铋钾片(丽珠集团丽珠制药产产出,国药准字号H10900084),每日2次,口服10mg吗丁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产出,国药准字号为H10910003),每次3次[1]。
加味苓桂术甘汤联合短期禁食治疗单纯性肥胖患者的安全性研究柯斌;师林;张俊杰;孟君;陈丁生;秦鉴【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科技》【年(卷),期】2013(020)002【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加味苓桂术汤联合短期禁食对单纯性肥胖患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评价该疗法对人体的安全性及健康维护优势,探讨人类合适的禁食时长.方法:将78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以加味苓桂术甘汤联合短期禁食治疗,对照组以单纯短期禁食治疗,疗程为1周.观察禁食前后体重、腰围、体重指数(BMI)、临床症状及生理生化指标的改变.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体重、腰围、BMI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血尿酸上升,甘油三酯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其中乏力、腹胀、失眠、口淡、饥饿感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两组患者生理生化指标大致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结论:中药联合短期禁食可以明显降低单纯性肥胖患者体重、腰围、甘油三酯,5天的短期禁食对人体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总页数】3页(P112-114)【作者】柯斌;师林;张俊杰;孟君;陈丁生;秦鉴【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51008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中药加味苓桂术甘汤联合短期禁食对肥胖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影响分析 [J], 范晓辉;曹世霞2.中药加味苓桂术甘汤联合短期禁食对肥胖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影响分析 [J], 范晓辉;曹世霞3.加味苓桂术甘汤联合短期禁食对脾虚痰湿型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 [J], 柯斌;师林;张俊杰;孟君;陈丁生;秦鉴4.加味苓桂术甘汤联合短期禁食治疗肥胖合并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 [J], 柯斌;师林;张俊杰;孟君;陈丁生;秦鉴5.周末禁食联合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研究 [J], 沈维增; 廖圣榕; 梁炳君; 黄伟旋; 秦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临床探索苓桂术甘汤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疗效郝鑫 (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中医医院内科,陕西延安 717200)摘要:目的:探究苓桂术甘汤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疗效 。
方法:以我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脾胃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参照组给予西药治疗,研究组给予苓桂术甘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
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
结论:苓桂术甘汤治疗脾胃病,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苓桂术甘汤;脾胃病;安全性;脾胃病为临床常见病,主要症状为胃脘部疼痛,伴随纳呆、恶心呕吐、泛酸等症状,属中医“胃脘痛”范畴。
临床常采用西药脾胃病治疗,但仍存在一定的复发率,给患者带来痛苦。
本研究旨在探究苓桂术甘汤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我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脾胃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
参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39~65岁,平均年龄(54.85±6.67)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23±0.98)年。
研究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37~64岁,平均年龄(54.98±6.54)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4.56±0.87)年。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参照组给予西药治疗,如吗丁啉、硫糖铝、奥美拉唑等,持续治疗14 d。
研究组给予苓桂术甘汤治疗,组方:茯苓15 g,延胡索15 g,乌贼骨15 g,桂枝20 g,白芍20 g,白术30 g,生姜9 g,甘草5 g,厚朴、枳实各10 g,开水煎煮,热水温服,1剂/d,300 ml/剂,分早晚2次服用,持续治疗14 d。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
张梦侬:加味苓桂术甘汤的临床运用苓桂术甘汤为《伤寒论》专治痰饮病的主方。
其病机为中焦阳虚,脾失健运,气不化水,聚湿而为痰饮。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以之主治伤寒误用吐下,损伤中阳,水气上逆之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头眩短气,身为振摇;在《金匮要略》中以之治中阳不足,饮停心下痞坚等。
证虽不一,病机相同,故均以一方治之。
在临床中,张师常用其治"胃炎"、"血吸虫肝病"、"胃溃疡"、"癖积"、"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
一、治胃炎病例付某,女,68岁。
初诊:1965年5月6日。
主诉:胃脘痞痛2年。
现病史:1963年初发生胃脘痞痛,逐渐加重,伴纳少腹胀、口干欲饮,时作恶心、嗳气,大便稀溏,一日一行,为黄稀便。
经武汉某医院诊断为慢性胃炎。
自述1963年春节即生此疾。
检查:舌淡红,苔黄腻,脉滑,上脘痞硬,压痛明显。
分析:经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窃思本病起于春节,饮食所伤可知。
实为饮食损伤脾胃之阳,中阳不运,痰食内阻,日久化热,痰热互结,而成本病。
中医诊断:胃痛。
西医诊断:慢性胃炎。
治则玉温运中阳,健脾和胃,清热涤痰,消食化积。
方药:苓桂术甘汤合小陷胸汤加味。
茯苓20克,桂枝15克,白术、甘草、全瓜蒌、法半夏、黄连、枳实各10克,吴茱萸5克,焦三仙各10克。
3剂。
二诊:19155年5月10日。
服上方后,泻下酱油色大便,继之转为黄便。
胃脘痞胀,亦渐递减。
今日痞胀基本已除,胃口亦开,食量倍增,口干欲饮、恶心、呕吐均平。
仍拟上方服3剂。
二、治"胃溃疡"病例蒋某,男,42岁。
初诊:1965年3月2日。
主诉:胃脘疼痛已4年。
现病史:述1963年春,酒醉后,即生胃痛。
反复发作,逐渐加重。
现中脘有一硬块,胸脘连腹饱闷胀痛,纳食减少,形体日瘦,精神疲乏,四肢困重。
武汉某医院诊断为胃小弯溃疡。
临床论著苓桂术甘汤配合艾灸治疗中年女性单纯性肥胖的疗效观察王苑1,黎丽娴2,冯欣欣1(1. 广州市南沙区中医医院妇产科;2. 内科,广东广州 511462)摘要: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配合艾灸对中年女性单纯性肥胖的影响。
方法选取门诊72例中年女性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健康生活指导,治疗组在健康生活指导基础上加用苓桂术甘汤与艾灸治疗,对比两组体质指数与临床疗效的变化。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体质指数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5%(P<0.05)。
结论苓桂术甘汤配合艾灸治疗可改善中年女性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苓桂术甘汤;艾灸;中年女性;单纯性肥胖单纯性肥胖患者逐年增多,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是威胁现代人健康的重要慢性病,尤其是中年女性患者居多,中医病机以痰湿为主,《金贵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中提到:“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1],本研究主要采用苓桂术甘汤配合艾灸治疗中年女性单纯性肥胖患者,观察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资料诊断标准参照1998年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本院门诊及住院部治疗的72例中年女性单纯性肥胖患者,按就诊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37例,年龄(42.6±8.8)岁;对照组35例,年龄(44.6±6.7)岁;组间基础资料比较中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1.2.1对照组给予健康生活指导,包括饮食、运动控制等,需记录饮食和运动日记,以保证两组受试者在实验期间控制饮食和运动活动保持一致。
疗程为3个月。
1.2.2治疗组在健康生活指导的基础上加用苓桂术甘汤(茯苓12 g、桂枝6 g、炒白术10 g、炙甘草10 g),1剂/d,一起放入茶杯用开水泡,当茶饮服用。
龙源期刊网 苓桂术甘汤的临床应用作者:吴金莲来源:《家庭医学》2007年第05期苓桂术甘汤源自于《伤寒论》,由茯苓、桂枝、自术、炙甘草组成。
功能为通阳化气、健脾利水。
笔者在临床上用以治疗多种疾病,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冠心病盛某,男,心忡、气促、胸闷、乏力,劳累或活动后加剧,伴头晕、手足欠温。
舌质淡,苔薄白,脉沉数无力。
心电图符合冠心病的诊断。
用苓桂术甘汤加味:茯苓10克,桂枝10克,白术10克,栝蒌10克,煅龙骨、煅牡砺各15克。
服用5剂后,心悸、胸闷等症明显减轻。
服此方加减20余剂,上述症状消失,心电图正常。
美尼尔氏综合征赵某,女,眩晕反复发作,间隙时间长短不一,有时数月发作一次,有时一月发作数次。
发作时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耳鸣,恶心,有时吐出痰涎。
其形体肥胖,舌苔白稍腻,脉沉滑,显示痰湿内蕴之象。
以苓桂术甘汤加味:茯苓10克,白术10克,桂枝6克,炙甘草5克,党参10克,钩藤15克,石决明10克。
服五剂后,头晕、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明显减轻,但仍痰多。
再用原方加减五剂,复诊时病症尽除。
为巩固疗效,再服五剂,以后未再发作。
慢性支气管炎伍某,男,咳嗽反复发作十余年,每年冬季为甚。
咳嗽、气喘,痰多而稀白,胸脘痞闷,食纳不香。
舌淡,苔白,脉弦滑。
以苓桂茯苓术甘汤加味:茯苓10克,桂枝10克,白术10克,法夏10克,党参10克,杏仁10克,炙甘草6克。
服药20余剂,症状基本控制,精神转佳。
冠心病心衰容某,男,胸闷、气促、心悸,夜间阵发性憋气感,不能平卧。
随后出现双下肢水肿,腹胀,尿少,以“冠心病”、“心衰3级”收住院。
舌质淡,舌体胖,苔白,脉沉数无力。
胸部透视:心脏向左下扩大,双肺纹理稍增粗。
心电图提示慢性冠脉供血不足,左房压力过重。
以苓桂术甘汤合真武汤加减:苓皮15克,白术10克,附片10克,泽泻20克,桂枝10克,白芍12克,杏仁10克,炙远志6克。
服5剂后腹部移动性浊音消失。
上方加党参15克,栝蒌10克,服20剂后,自觉症状基本消失,食纳增进,精神转佳而出院。
苓桂术甘汤脾虚加重的良方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脾虚的毛病,如果患者的脾虚总是不断加重,那么就会出现精神状态不佳,食欲不好,失眠多梦等不适症状,甚至还会引发一些疾病出现。
面对这种情况,患者就可以使用苓桂术甘汤来调理身体,这样就能有效的消除脾虚带来的各种不适症状。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脾虚的困扰。
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轻,那么可能只是出现食欲不好,精神状态不佳,湿气重,早上起床累等症状。
如果患者的症状比较严重,那么就会诱发身体患上一些疾病。
面对这种情况,患者就可以使用苓桂术甘汤来调理身体,这样就能看到显著的健脾效果,身体的不适症状也会逐渐消失。
苓桂术甘汤是一款祛湿的方剂,主要是由白术,茯苓,甘草和桂枝这四种中草药熬制而成的。
如果患者在脾虚加重时服用这款方剂,就能达到健脾,温阳,利湿,化饮等多种功效。
这样就能帮助患者补益中阳不足的问题,还能有效的缓解患者气短,咳嗽,胸肋支满,心悸,舌苔白滑,目眩等多种异常症状。
随着苓桂术甘汤在患者体内不断发挥它的药效,患者的身体就会越来越健康,脾脏功能也会逐渐恢复正常。
不过,由于大多数患者还会伴有一些其他症状,所以如果患者能在这款方剂的基础上增加一些中草药,那么就能达到更好的健脾效果。
如果患者的脾虚比较严重,那么还可以在苓桂术甘汤中添加适量的人参,这样就能加强这款方剂的药效。
如果患者每天总是分泌出大量的痰液,那么就可以在苓桂术甘汤的基础上增加半夏和陈皮两种中药材。
如果患者总是出现眩晕的症状,那么就可以在苓桂术甘汤的基础上增加泽泻这味药材。
如果患者总是觉得气短,那么就可以在苓桂术甘汤的基础上增加五味子,细辛和干姜这几味药材。
如果患者还伴有惊悸的症状,那么就可以在苓桂术甘汤的基础上增加牡蛎,龙骨这两味药材。
在了解上述内容之后,患者就可以确定如果自己的脾虚变得更严重时,该如何运用苓桂术甘汤来调治身体,这样患者身体上的不适症状就会逐渐缓解。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服药期间应该注意忌口,避免服用影响药效的食物。
俞募配穴法穴位埋线联合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脾虚痰浊型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研究佚名【摘要】目的观察俞募配穴法穴位埋线联合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脾虚痰浊型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脾虚痰浊型单纯性肥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进行饮食、运动干预,对照组给予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俞募配穴法穴位埋线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体重、腰围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MI、体重及腰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BMI、体重及腰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俞募配穴法穴位埋线联合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脾虚痰浊型单纯性肥胖的疗效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9(013)013【总页数】2页(P145-146)【关键词】俞募配穴;穴位埋线;加味苓桂术甘汤;脾虚痰阻;单纯性肥胖【正文语种】中文肥胖既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又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意外以及肿瘤等疾病的诱因之一,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
全球肥胖人群已经达21亿[1],我国是肥胖发生率上升最快的国家[2],其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通常所说的肥胖是以BMI>26 体重 (kg)/[身高 (m)]2为诊断切点的单纯性肥胖[3],无内分泌疾病或找不到可能引起肥胖的特殊病因。
肥胖无特效治疗方法,中药口服、穴位埋线等中医药治疗具有简便廉价、副作用小等优点,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对本院收治80例脾虚痰浊型单纯性肥胖患者的资料进行整理,探究俞募配穴法穴位埋线联合加味苓桂术甘汤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80例脾虚痰阻单纯性肥胖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各40例。
苓桂术甘汤治疗脾胃病的效果研究摘要:目的:探究苓桂术甘汤治疗脾胃病的效果。
方法:本研究于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选取80例脾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对比法进行治疗。
其中,40例患者接受了苓桂术甘汤治疗,作为实验组;另外40例患者接受了传统治疗方法,作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的症状缓解、生活质量改善等指标。
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对照组患者的症状缓解程度相对较低,并未出现显著的生活质量改善。
结论:苓桂术甘汤对脾胃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
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苓桂术甘汤能更有效地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需进一步开展大规模、多中心的研究来验证本研究的结果,并探究其作用机制和安全性。
关键词:苓桂术甘汤;脾胃病;效果引言在现代社会中,脾胃病成为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
为了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人们开始关注传统中医药方剂的应用。
苓桂术甘汤作为一种具有很长历史的中医药方,被广泛应用于脾胃病的治疗。
本文旨在探讨苓桂术甘汤的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选取了80例脾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另外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纳入标准:1.年龄在成年范围内的脾胃病患者;2.符合脾胃病的临床诊断标准;3.愿意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严重的心脏、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疾病;2.孕妇或哺乳期妇女;3.具有严重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的患者;4.对苓桂术甘汤或研究过程中可能使用的药物过敏或禁忌;5.具有其他严重疾病或并发症的患者。
1.2方法对照组接受传统治疗方法,实验组接受苓桂术甘汤治疗,具体如下:(1)药材配方: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选取适量的药材制成药物。
苓桂术甘汤的基本组成为:茯苓10g,白术6g,桂枝3g,甘草3g。
(2)药物煎煮:将以上药材放入煎药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用小火煎煮30分钟,至煎出药液。
加味茯苓汤治疗儿童期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究儿童期单纯性肥胖症患儿治疗中加味茯苓汤的治疗效果。
方法自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儿童期单纯性肥胖症患儿中选取7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进行饮食及运动调整控制;观察组患儿使用加味茯苓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儿用药后血脂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加味茯苓汤在儿童期单纯性肥胖症患儿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肥胖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推广。
关键词:儿童期肥胖症;加味茯苓汤;单纯性肥胖症肥胖症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患儿日常饮食的摄入量严重超出患儿的体能消耗,导致患儿身体内大量脂肪存积,体质量超标且未有内分泌系统疾病,则认定为单纯性肥胖症,由于儿童处于成长的重要时期[1],不宜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本次研究自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儿童期单纯性肥胖症患儿中选取7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使用加味茯苓汤进行治疗,对所有患儿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探究儿童期单纯性肥胖症患儿治疗中加味茯苓汤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儿童期单纯性肥胖症患儿中选取7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35例,男患儿17例,女患儿18例;年龄8-15岁,平均年龄(12.25±2.03)岁;对照组35例,男患儿16例,女患儿19例;年龄7-15岁,平均年龄(12.65±2.49)岁;所有儿经体重、身高、腰围及体质等检查符合儿童期单纯性肥胖症的诊断标准,超标准体质量均在20%左右;所有患儿均未见内分泌系统疾病及肥胖相关遗传性疾病。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儿进行饮食及运动调整控制,患儿饮食以低盐、低脂、低糖为主,多食用高纤维食物,减少每餐进餐量,同时根据患儿实际情况制定相适合的运动计划;观察组患儿使用加味茯苓汤进行治疗,药物配方分别为白术、熟大黄、陈皮、决明子、茯苓、苍术、制半夏、桂枝、焦神曲、山药[2],根据患儿年龄配以相适合的药量,如患儿同时伴有严重积食情况需增加焦麦芽以及焦山楂进行治疗,所有药物混合以后以水煎服,每剂药煎2次,每日一剂,每剂分2次服用,连续治疗两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儿童体质改善情况[3]。
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硕士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石鹤峰主任医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特别加以注明引用的内容外,论文中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并致谢。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特此声明。
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已完全了解河南中医学院有关保留、使用硕士学位论文的相关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机构送交本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
本人授权河南中医学院可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论文(注: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声明)。
特此声明。
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年月日年月日摘要目录摘要 (1)英文摘要 (2)前言 (4)对象与方法 (6)1一般资料 (6)2病例标准选择 (6)3治疗方法 (8)4观察指标 (9)5疗效评定 (9)6安全性评价标准 (10)7 统计学分析 (10)结果与分析 (11)1 两组基本资料比较 (11)2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 (12)讨论 (16)1现代医学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认识 (16)2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与炎症 (17)3 胰岛素抵抗与脂代谢紊乱 (17)4中医学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18)5苓桂术甘汤加味方义分析与现代药理研究 (21)6临床疗效分析与机理 (23)7展望与不足 (24)结论 (25)致谢 (26)参考文献 (27)附录1脾虚痰湿型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临床观察表 (30)附录2中医证侯量化评分表 (32)附录3临床观察知情同意书 (35)附录4文献综述 (36)附录5论文以及科研情况 (42)1 3敏疏糖胶囊改善痰瘀阻滞型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2摘要目的:探讨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脾虚痰湿型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
苓桂术甘汤的功能主治概述苓桂术甘汤是一种传统中医方剂,由苓、桂、术、甘等药材组成。
它具有独特的药效和功能,被广泛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苓桂术甘汤的功能主治,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中药方剂。
功能主治苓桂术甘汤主要具有以下功能主治:1. 利湿除痹苓桂术甘汤可通过利尿作用,帮助排除体内湿气,同时具有温中散寒的功效,能够有效缓解湿痹疼痛。
它常用于治疗湿阻经络、关节疼痛等湿痹症状。
2. 调理脾胃苓桂术甘汤中的术、苓等药材具有健脾胃、促进消化的作用。
该方剂能够增强脾胃功能,改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常用于辅助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各种症状。
3. 缓解水肿苓桂术甘汤具有利水的作用,能够减少体液潴留和水肿。
它常被用于治疗水肿、浮肿等症状,特别是由于湿气停留引起的水肿,有较好的疗效。
4. 平补心气苓桂术甘汤中的甘草具有滋补心气的作用,能够缓解心血不足导致的疲倦、心慌等症状。
它常被用于治疗心血虚弱、气虚等心脏病问题。
5. 调经止痛苓桂术甘汤还具有调节月经、止痛的功能。
它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问题,能够有效缓解症状,调节月经周期。
6. 平安安神苓桂术甘汤中的甘草具有平抑安神的作用,能够缓解焦虑、失眠等神经系统症状。
它常被用于治疗情绪不稳、失眠多梦等问题。
用法用量苓桂术甘汤的用法用量为:每次15克,水煎服。
注意事项在使用苓桂术甘汤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孕妇慎用,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本方剂中任何药物过敏者禁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注意调节饮食,避免辛辣食物和油腻食物,有利于药效的发挥;•严密保存,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小结苓桂术甘汤是一种常用的中医方剂,具有多种功效和功能。
它主要用于湿痹、脾胃问题、水肿、心血不足、月经问题和神经系统问题等。
在使用时,需要遵循正确的用法用量,并注意相应的注意事项。
如果出现不适或有其他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
了解苓桂术甘汤的功能主治,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传统的中药方剂。
一、引言苓桂术甘汤,源于《金匮要略》,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
该方由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四味中药组成,具有温阳化饮、健脾利湿的功效。
广泛应用于治疗脾胃虚弱、痰饮内阻、心悸、眩晕、胸痹等病症。
本文将针对苓桂术甘汤的治疗方案进行探讨。
二、方剂组成及药理作用1. 方剂组成苓桂术甘汤由以下四味中药组成:(1)茯苓:味甘、淡,性平。
具有健脾利湿、宁心安神、清热解毒等功效。
(2)桂枝:味辛、甘,性温。
具有温经散寒、温阳化饮、活血通络等功效。
(3)白术:味甘、苦,性温。
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功效。
(4)甘草:味甘,性平。
具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解毒等功效。
2. 药理作用(1)茯苓:具有利尿、抗炎、抗氧化、抗肿瘤、调节免疫等作用。
(2)桂枝:具有抗炎、镇痛、抗菌、抗病毒、抗氧化等作用。
(3)白术:具有调节胃肠功能、抗炎、抗肿瘤、抗氧化、调节免疫等作用。
(4)甘草:具有抗炎、镇痛、抗菌、抗病毒、抗氧化、调节免疫等作用。
三、治疗病症及适应症1. 治疗病症(1)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神疲乏力等。
(2)痰饮内阻:咳嗽、痰多、胸闷、心悸等。
(3)心悸:心慌、胸闷、气短、失眠等。
(4)眩晕: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
(5)胸痹:胸痛、胸闷、气短、心悸等。
2. 适应症(1)慢性胃炎、胃溃疡等脾胃虚弱性疾病。
(2)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痰饮内阻性疾病。
(3)心律失常、心悸等心血管疾病。
(4)眩晕、头痛等神经系统疾病。
(5)胸痹、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四、治疗方案1. 药物剂量(1)茯苓:10-15克。
(2)桂枝:6-10克。
(3)白术:10-15克。
(4)甘草:3-5克。
2. 煎煮方法(1)将药材洗净,放入煎药壶中。
(2)加入适量清水,浸泡30分钟。
(3)大火煮沸,转小火煎煮30分钟。
(4)煎煮完成后,去渣取汁,分早晚两次服用。
3. 服用方法(1)餐后服用,每次1剂。
(2)若病情较重,可适当增加剂量,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