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第七周 巧算年龄
- 格式:docx
- 大小:41.03 KB
- 文档页数:12
第十七讲 巧算年龄 姓名:知识回顾:1、和差问题:(和+差)÷2=较大数 (和-差)÷2=较小数2、和倍问题:具体数量的和÷倍数的和=单位“1”的量3、差倍问题:具体数量的差÷倍数的差=单位“1”的量年龄问通常以和差、和倍、差倍的形式出现。
有些是这种问题的综合。
需要注意的是:1、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保持不变的;2、年龄的倍数关系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例1、妈妈今年36岁,儿子今年12岁。
问:几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2倍?练习1、小红今年11岁,爸爸今年41岁。
问:几年前爸爸的年龄正好是小红年龄的4倍?2、爷爷今年60岁,孙子今年6岁。
问:再过多少年,爷爷的年龄正好是孙子年龄的3倍?例2、妈妈今年的年龄是女儿年龄的4倍;3年前妈妈和女儿年龄的和是39岁。
问:妈妈和女儿今年各多少岁?分析:今年她们的年龄和是( )岁。
练习1、今年小明和妈妈的年龄和是42岁;6年前,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14倍。
问:小明和妈妈今年各是多少岁?分析:6年前,他们的年龄和是( )岁。
412、今年小芳和妈妈的年龄和是38岁,3年前妈妈的年龄比小芳的年龄的9倍还多2岁。
问:小芳和妈妈今各是多少岁?分析:当倍数正好是9倍时,他们的年龄和是()岁。
例3、今年小亮的年龄是小红的2倍,6年前,小亮的年龄是小红的5倍。
问:小亮和小红今年各是多少岁?分析:可以转化为差倍问题。
假设今年的倍数关系还是5倍,那么小亮的年龄应增加6×5=30岁,实际上少增加了30-6=24岁;倍数少了5-2=3倍。
练习、1、15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7倍,10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2倍。
问:父亲和儿子今年各是多少岁?2、小明的爸爸今年28岁,妈妈今年26岁。
问:再过多少年,爸爸和妈妈的年龄和是80岁?3、哥哥今年16岁、弟弟今年13岁。
当两人的年龄和是45岁时,哥哥和弟弟各是多少岁?。
第一讲:最优化问题例题:用一只平底锅煎鸡蛋,每次只能放两个,煎一个需要2分钟(规定正反面各需要1分钟)。
问煎三个至少需要多少分钟?【思路导航】先将两个鸡蛋同时放入锅中一起煎,1分钟后两个都熟了一面,这时可将一个取出,另一个翻过去。
再放入第三个,又煎了1分钟,将两面都煎好的那个取出,把第三个翻过去。
再将第一个放入,再煎1分钟就全部都好了。
所以,煎三个至少需要3分钟。
【练习题:】1、用一只平底锅做煎饼,每次能同时放两块饼,如果煎一块饼需要4分钟(正反两面各需2分钟),问煎2004块饼至少需要几分钟?2、家里来了客人,妈妈要给客人沏茶,洗水壶要一分钟,烧开水要10分钟,洗茶杯要2分钟,取茶叶要1分钟,泡茶要2分钟。
为了让客人早点喝到茶,你来设计,如何安排所需时间最少?3、老师分别要和甲、乙、丙三个人谈话,和甲谈要8分钟,和乙要谈5分钟,和丙要谈6分钟。
甲、乙、丙三位同学同时到办公室,老师应该如何安排和他们谈话的次序,使他们三人所花的总时间最少?总时间是多少分钟?4、用34厘米的钢丝围成一个长方形,长和宽的长度都是整厘米数,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最大是多,j hbtyy 6少?第二讲:巧妙求和【知识讲解】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
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第一项称为首项,最后一项称为末项。
数列中的个数称为项数。
从第二项开始,后项与其相邻的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后项与前项的差称为公差。
我们需要记住三个公式:通项公式:第N项=首项+(项数—1)×公差项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求和公式:总和=(首项+末项)×项数÷2【练习题】1、有一个数列4、10、16、……52,这个数列共有多少项呢?(提示:项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2、有一个等差数列3,7,11,15,……,这个等差数列的第100项是多少?提示:第N项=首项+(项数—1)×公差3、有这样的一个数列1,2,3,4,……,99,100,请你求出这数列各项相加的和。
五年级奥数~巧算年龄
年龄问题变化关系的三个基本规律:
1. 两人年龄的倍数关系是变化的量;
2. 每个人的年龄随着时间的增加都增加相等的量;
3. 两个人之间的年龄差不变。
年龄问题的解题要点是:
1. 入手:分析题意从表示年龄间倍数关系的条件入手理解数量关系;
2. 关键:抓住“年龄差”不变;
3. 解法:应用“差倍”、“和倍”或“和差”问题数量关系式;
4. 陷阱:求过去、现在、将来。
(题1)妈妈今年36岁,儿子今年12岁,问几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儿子的2倍?
(题2)卡尔今年14岁,爸爸41岁,几年前爸爸的年龄是卡尔的4倍?
(题3)妈妈今年的年龄是女儿的4倍,3年前妈妈和女儿的年龄和是39岁。
问妈妈、女儿今年各多少岁?
(题4)今年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3年前,爸爸和儿子的年龄和是44岁。
问:爸爸、儿子今年各是多少岁?
(题5)米德的爸爸今年28岁,妈妈今年26岁,再过多少年,他的爸爸和妈妈年龄之和为80岁?
(题6)欧拉的爸爸今年27岁,他的妈妈今年26岁,再过多少年,他的爸爸和妈妈年龄之和为73岁?
(题7)今年欧拉的年龄是卡尔的5倍,3年后欧拉的年龄是卡尔的2倍。
今年欧拉和卡尔各是多少岁?
(题8)今年阿派的年龄是卡尔的3倍,3年后阿派的年龄是卡尔的2倍。
阿派和卡尔今年各多少岁?
(题9)父、母、子三人今年的年龄和为70岁,而10年前三人的年龄和为46岁,父亲比母亲大4岁。
求三人今年各多少岁?。
巧算年龄的基本公式
巧算年龄的基本公式是3a+3=2(a+3)。
年龄指一个人从出生时起到计算时止生存的时间长度,通常用年岁来表示。
此外,常见的计算年龄的公式还有:
1. 简单减法法:即用当前年份减去出生年份,得到的差值即为年龄。
2. 月份计算法:将当前日期与出生日期进行比较,如果出生日期的月份大于当前日期的月份,则年龄需减一;如果出生日期的月份小于当前日期的月份,则年龄不需减一。
3. 生肖计算法:以出生年份所对应的生肖为基础,每经过一个相同的生肖年,就增加一岁。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同计算方法的适用性和准确性可能有所不同,请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五年级数学培优-巧算年龄【专题分析】年龄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有趣的数学问题,在解答年龄问题时,必须注意以下三个特点:1、两人的年龄差不变。
2、同时都增加同一自然量。
3、定差的两量,随着年份的变化,倍数关系也发生变化。
【名题精讲】例1、爸爸今年43岁,儿子今年11岁,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3倍?分析:儿子出生后,无论在哪一年,爸爸和儿子的年龄差总是不变的,这个年龄差是43-11=32岁。
所以,当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3倍时,儿子是32÷(3-1)=16岁,因此,16-11=5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3倍。
(43-11)÷(3-1)=16(岁)16-11=5(年)答:5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3倍。
妈妈今年36岁。
儿子今年12岁,问几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儿子的2倍?例2、妈妈今年的年龄是女儿的4倍,3年前,妈妈和女儿的年龄和是39岁。
问妈妈和女儿今年各是多少岁?分析:从3年前到今年,妈妈女儿都长了3岁,他们今年的年龄和为:39+3+3=45岁。
于是,这个问题可以转化成为和倍问题来解决。
所以今年女儿是45÷(1+4)=9岁,妈妈今年9×4=36岁。
(39+3+3)÷(1+4)=9(岁)9×4=36(岁)答:妈妈今年36岁,女儿今年36岁。
今年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3年前,爸爸和儿子的年龄和是44岁,问爸爸、儿子今年各是多少岁?例3、今年小红的年龄是小梅的5倍,3年后小红的年龄是小梅的2倍,小红和小梅今年各是多少岁?分析:3年后,小红和小梅各长了3岁,假如小红年龄还是小梅的5倍,小红要增长5×3=15岁,但只长了3岁,少了12岁,就少了5-2=3倍,所以3年后小梅是12÷3=4岁,今年是4-3=1岁。
(3×5-3)÷(5-2)=4(岁)4-3=1(岁)1×5=5(岁)答:小红今年5岁,小梅今年1岁。
今年小亮的年龄是小玲的2倍,6年前小亮的年龄是小玲的5倍,小亮和小玲今年各是多少岁?例4、丽丽的爸爸今年28岁,妈妈今年26岁,再过多少年,她的爸爸和妈妈的年龄之和为80岁?分析:两人的年龄和每年增加2岁,先求出今年爸爸和妈妈今年的年龄和:28+26=54(岁)再求出80比54岁多80+54=26岁,26里面包含多少个2岁,就经过了多少年。
小学四年级奥数巧算年龄例题及练习题【篇一】例题:爸爸今年43岁,儿子今年11岁。
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3倍?分析与解答:儿子出生后,无论在哪一年,爸爸和儿子的年龄差总是不变的,这个年龄差是43-11=32岁。
所以,当爸爸的年龄是儿子3倍时,儿子是32÷(3-1)=16岁,因此16-11=5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3倍。
练习题:1、妈妈今年36岁,儿子今年12岁。
几年后妈妈年龄是儿子的2倍?2、小强今年15岁,小亮今年9岁。
几年前小强的年龄是小亮的3倍?3、爷爷今年60岁,孙子今年6岁。
再过多少年爷爷的年龄比孙子大2倍?【篇二】例题:甜甜的爸爸今年28岁,妈妈今年26岁。
再过多少年,她的爸爸和妈妈的年龄和为80岁?分析与解答:两人的年龄和每年增加2岁,先求今年爸爸和妈妈的年龄和:28+26=54岁,再求80比54多80-54=26岁。
26里面包含多少个2,就是经过的年数。
所以,再过26÷2=13年爸爸和妈妈的年龄和为80岁。
练习题:1、蜜蜜的爸爸今年27岁,她的妈妈今年26岁。
再过多少年,她爸爸和妈妈的年龄和为73岁?2、林星今年8岁,爸爸今年34岁。
当他们的年龄和为72岁时,爸爸和林星各多少岁?3、今年爸爸56岁,儿子30岁。
当父子的年龄和为46岁时,爸爸和儿子各是多少岁?【篇三】例题:妈妈今年的年龄是女儿的4倍,3年前,妈妈和女儿的年龄和是39岁。
妈妈和女儿今年各多少岁?分析与解答:从3年前到今年,妈妈和女儿都长了3岁,她们今年的年龄和是:39+3×2=45岁。
于是,这个问题可转化为和倍问题来解决。
所以,今年女儿的年龄是45÷(1+4)=9岁,妈妈今年是9×4=36岁。
练习题:1、今年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3年前,爸爸和儿子的年龄和是44岁。
爸爸和儿子今年各是多少岁?2、今年小丽和她爸爸的年龄和是41岁,4年前爸爸的年龄恰好是小丽的10倍。
巧算年龄D30提示年龄问题是一类与计算有关的问题,它通常以和倍、差倍或和差等问题的形式出现,有些年龄问题往往是和、差、倍数等问题的综合,需要灵活的加以解决。
解答年龄问题,要灵活运用以下三条规律:1.无论是哪一年,两人的年龄差总是不变的。
2.随着时间的向前或向后推移,几个人的年龄总是增加或减少相等的数量。
3.随着时间的变化,两人年龄之间的倍数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举例1芳华今年10岁,她爸爸今年36岁。
芳华几岁时,爸爸的年龄正好是她的3倍?【创造力思维】由题意可知,爸爸的年龄比芳华大36-10=26(岁),而且这个年龄差是不会改变的。
也就是说当爸爸的年龄是芳华的3倍时,爸爸还比芳华大26岁。
根据差倍问题的解法便可求出芳华那时的年龄。
(36-10)÷(3-1)=13(岁)答:芳华13岁时,爸爸的年龄正好是她的3倍。
举例2妈妈今年的年龄是女儿的4倍,3年前,妈妈和女儿的年龄和是39岁,问妈妈、女儿今年各是多少岁?【创造力思维】从3年前到今年,妈妈和女儿都长了3岁,他们今年的年龄和为39+3×2=45(岁)。
于是,这个问题可以转化成为和倍问题来解决,所以,今年女儿是45÷(1+4)=9(岁),妈妈今年是9×4=36(岁)。
(39+3×2)÷(1+4)=9(岁)9×4=36(岁)答:女儿今年9岁,妈妈今年36岁。
举例3今年小红的年龄是小梅的5倍,3年后小红的年龄是小梅的2倍,小红和小梅今年各是多少岁?【创造力思维】3年后,小红和小梅各长3岁,假如小红年龄还是小梅5倍,小红要增长3×5=15(岁),但只长了3岁,少12岁,就少5-2=3倍,所以3年后小梅是12÷3=4(岁),今年是4-3=1(岁)。
(3×5-3)÷(5-2)=4(岁)4-3=1(岁)1×5=5(岁)答:小红今年5岁,小梅今年1岁。
巧算年龄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目标:灵活解决有关年龄一类的问题②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实际生活中得以运用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构建数学模型教学重点:知道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在实际生活中得以运用[知识引领与方法]解答年龄问题,要灵活运用以下三条规律:1.无论是哪一年,两人的年龄差总是不变的2.随着时间的向前或向后推移,几个人的年龄总是在减少或增加相等的数量3.随着时间的变化,两人年龄之间的倍数关系也会发生变化[例题精选及训练]【例1】爸爸今年43岁,儿子今年11岁,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3倍?提示:儿子出生后,无论在哪一年,爸爸和儿子的年龄差总是不变的,这个年龄差是43-11=32岁。
当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3倍时,儿子是32÷(3-1)=16岁,因此16-11=5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3倍。
练习:1.妈妈今年36岁,儿子今年12岁,问几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儿子的2倍?2.小红今年14岁,爸爸41岁,几年前爸爸的年龄是小红的4倍?3.爷爷今年60岁,孙子今年6岁,再过多少年爷爷的年龄比孙子大2倍?【例2】妈妈今年的年龄是女儿的4倍,3年前妈妈和女儿的年龄和是39岁。
问妈妈、女儿今年各多少岁?提示:从3年前到今年,妈妈和女儿都长了3岁,她们今年的年龄和为39+3×2=45岁。
于是这个问题可以转化为和倍问题来解决。
今年女儿是45÷(1+4)=9岁,妈妈今年是9×4=36岁。
练习:1.今年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3年前爸爸和儿子的年龄和是44岁。
问爸爸、儿子今年各是多少岁?2.今年爷爷和孙子的年龄和为83岁,4年后爷爷的年龄是孙子的6倍。
问爷爷和孙子今年各是多少岁?3.今年小芳和妈妈的年龄和是38岁,3年前妈妈的年龄比小芳的9倍多2岁。
小芳和妈妈今年各是多少岁?【例3】今年小红的年龄是小梅的5倍,3年后小红的年龄是小梅2倍。
今年小红和小梅各是多少岁?提示:3年后小梅和小红各长3岁,假如小红的年龄还是小梅的5倍,小红要增长5×3=15岁,但只长了3岁,少了12岁,就少5-2=3倍,所以3年后小梅是12÷3=4岁,今年是4-3=1岁。
适合7岁小朋友的数学速算法
对于7岁的小朋友,数学速算法可以帮助他们快速地解决问题,提高数学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以下是一些适合7岁小朋友的数学速算法:
1. 乘法口诀表:教孩子背诵乘法口诀表,让他们掌握基本的乘法计算方法。
2. 手指速算法:通过将数字与手指的对应关系,快速计算出结果。
例如,99-12=?可以这样算:12个9减去1个9是11个9,即99-12=87。
3. 十位数和个位数法:通过将两位数拆分成十位数和个位数,然后利用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进行计算。
例如,23+34=?可以这样算:20+30=50,
3+4=7,50+7=57,所以23+34=57。
4. 交叉相乘法:用于计算乘法和除法。
例如,99x4=?可以这样算:
9x4=36,6x4=24,36+24=60,所以99x4=396。
5. 分组法:将数字分组进行计算,适用于加减混合运算。
例如,=?可以这样算:(1+3+5+=-10。
6. 转化法:将不易直接计算的数字转化为容易计算的数字,例如将分数转化为小数或整数进行计算。
这些速算法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情况,但在适当的场合下使用可以帮助孩子快速得出答案。
同时,这些方法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年级年龄问题口诀
一年级的学生通常是6-7岁,正是他们开始适应小学学习生活
的阶段。
在这个年龄段,他们对年龄的概念和理解也会逐渐形成。
为了帮助他们记忆和理解年龄问题,可以使用以下的口诀:
一年级年龄问题口诀:
一岁开学爱上学,二岁幼儿园踏入校。
三岁四岁笑个够,五岁快乐一小学。
六岁七岁能自学,做小小学生最骄傲。
参考内容:
1. 一岁开学爱上学:一岁是指一个婴儿出生一年后。
开学是指孩子开始上学,享受学习的乐趣。
2. 二岁幼儿园踏入校:二岁是指一个孩子出生两年后。
幼儿园是孩子们进入学校的第一个阶段,开始接触社交和学习。
3. 三岁四岁笑个够:三岁是指一个孩子出生三年后,四岁是指出生四年后。
这个阶段的孩子们常常天真活泼,笑声不断,享受着自由快乐的幼儿园时光。
4. 五岁快乐一小学:五岁是指孩子出生五年后。
五岁时,孩子们即将进入小学阶段,开始接受系统的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5. 六岁七岁能自学:六岁是指孩子们出生六年后,是小学的第一年。
七岁是指孩子们出生七年后,是小学的第二年。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开始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能够自己完成一些课程和作业。
6. 做小小学生最骄傲:这句话强调了孩子们成为小学生的自豪感和骄傲感,他们已经进入了正式的学习阶段,融入学校大家庭。
通过以上的口诀,一年级的学生可以记住每个年龄阶段的特点和对应的学习事物,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年龄的理解。
这种简单而有趣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巧算年龄问题(公开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简单的周期问题》中的例7“巧算年龄问题”。
例7通过呈现一幅“祖孙三代”的图片,引出一个实际问题:已知爷爷、爸爸和孙子年龄的比是5:3:1,今年爷爷65岁,问孙子几岁?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探讨并发现:年龄之和一定,年龄的差也一定。
用这个规律可以解决类似的年龄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经历探索并发现年龄的差一定这个规律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和等式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发现并掌握年龄的差一定的规律。
难点: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幅“祖孙三代”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已知爷爷、爸爸和孙子年龄的比是5:3:1,今年爷爷65岁,请问孙子几岁?”2. 探索规律(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2)学生交流解题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年龄之和一定,年龄的差也一定的规律。
3. 例题讲解出示例7:“已知爷爷、爸爸和孙子年龄的比是5:3:1,今年爷爷65岁,问孙子几岁?”(1)学生独立解答,展示解题过程。
(2)教师点评并讲解解题方法,强调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4. 随堂练习出示练习题:“已知爷爷、爸爸和孙子年龄的比是4:2:1,今年爷爷48岁,问孙子几岁?”学生独立解答,教师点评并讲解答案。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如下:年龄之和一定年龄的差一定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第68页的第12题。
2. 选做: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更多类似的年龄问题,试着找出答案。
答案:1. 孙子15岁。
巧算年龄年龄问题是一类与计算有关的问题,它通常以和倍、差倍或和差等问题的形式出现,有些年龄问题往往是和、差、倍数等问题的综合,需要灵活的加以解决。
解答年龄问题,要灵活运用以下三条规律:1、无论是哪一年,两人的年龄差总是不变的。
2、随着时间的向前或向后推移,几个人的年龄总是在减少或增加相等的数量。
3、随着时间的变化,两人年龄之间的倍数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例1、爸爸今年43岁,儿子今年11岁,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3倍?思路导航:儿子出生后,无论在哪一年,爸爸和儿子的年龄差总是不变的,这个年龄差是43-11=32(岁)。
所以,当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三倍时,儿子是32÷(3-2)=16(岁),因此,16-11=5(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3倍。
(43-11)÷(3-1)=16(岁)16-11=5(岁)答:5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3倍。
即时练习:(1)妈妈今年36岁,儿子今年12岁,问几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儿子的2倍?(2)小强今年15岁,小亮今年9岁,问几年前小强的年龄是小亮的3倍?(3)爷爷今年60岁,孙子今年6岁,再过多少年爷爷的年龄比孙子大两倍?例2、妈妈今年的年龄是女儿的4倍,3年前,妈妈和女儿的年龄和是39岁。
问妈妈、女儿今年各是多少岁?思路导航:从3年前到今年,妈妈和女儿都长了3岁,他们今年的年龄和是:39+3×2=45(岁)。
于是,这个问题可以转化为和倍问题来解决,所以,今年女儿是45÷(1+4)=9(岁),妈妈今年是9×4=36(岁)。
(39+3×2)÷(1+4)=9(岁)9×4=36(岁)答:女儿今年9岁,妈妈今年36岁。
即时练习:(1)今年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3年前,爸爸和儿子的年龄和是44岁。
问爸爸、儿子今年各是多少岁?(2)今年小丽和她爸爸的年龄和是41岁,4年前爸爸的年龄恰好是小丽的10倍,小丽和爸爸今年各是多少岁?(3)今年小芳和她妈妈的年龄和是38岁,3年前妈妈的年龄比小芳的9倍还多2岁,小芳和妈妈今年各是多少岁?例3、今年小红的年龄是小梅的5倍,3年后小红的年龄是小梅的2倍,小红和小梅今年年龄各是多少岁?思路导航:3年后,小红和小梅各长3岁,假如小红年龄还是小梅的5倍,小红要增长5×3=15(岁),但只长了3岁,少12岁,就少5-2=3倍,所以3年后小梅是12÷3=4(岁),今年是4-3=1(岁)。
第7讲巧算年龄探究必备年龄问题是一类与计算有关的问题,它通常以和倍、差倍或和差等问题的形式出现。
有些年龄问题往往是和、差、倍数等问题的综合,需要灵活地加以解决。
解答年龄问题,要灵活运用以下三条规律:1、无论是哪一年,两人的年龄差总是不变的;2、随着时间的向前或向后推移,几个人的年龄总是在减少或增加相等的数量;3、随着时间的变化,两人的年龄之间的倍数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探究过程【典例1】爸爸今年43岁,儿子今年11岁。
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3倍?【思路点拨】儿子出生后,无论在哪一年,爸爸和儿子的年龄差总是不变的,这个年龄差是43-11=32岁。
所以,当爸爸的年龄是儿子3倍时,相差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两倍,就能求出儿子的年龄,也就算出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3倍。
尝试解答:【典例2】妈妈今年的年龄是女儿的4倍,3年前,妈妈和女儿的年龄和是39岁。
妈妈和女儿今年各多少岁?【思路点拨】从3年前到今年,妈妈和女儿都长了3岁,她们今年的年龄和是:39+3×2=45岁。
于是,这个问题可转化为和倍问题来解决。
先算出今年女儿的年龄,再算出妈妈今年的年龄。
尝试解答:【典例3】今年小红的年龄是小梅的5倍,3年后小红的年龄是小梅的2倍。
小红和小梅今年各多少岁?【思路点拨】小红和小梅的年龄差是不变的,因此两人的年龄差是小梅今年的5-1=4倍,也是3年后小梅年龄的2-1=1倍,即:小梅今年的年龄+3=小梅今年的年龄×4。
所以,先算出小梅今年的年龄,再算出小红今年的年龄。
尝试解答:【典例4】甜甜的爸爸今年28岁,妈妈今年26岁。
再过多少年,她的爸爸和妈妈的年龄和为80岁?【思路点拨】两人的年龄和每年增加2岁,先求今年爸爸和妈妈的年龄和:28+26=54岁,再求80比54多80-54=26岁。
26里面包含多少个2,就是经过的年数。
尝试解答:【典例5】小英一家由小英和她的父母组成。
小英的父亲比母亲大3岁,今年全家年龄总和是71岁,8年前这个家的年龄总和是49岁。
今年三人各多少岁?【思路点拨】已知8年前这个家的年龄总和是49岁,这个条件中8年与49岁看上去有一个是多余的,有的同学可能认为8年前这个家的年龄总和应该是71-(1+1+1)×8=47岁,但这与题中所给的条件49不一致。
为什么呢?这说明8年前小英还没有出生。
这相差的2岁就是8年前与小英年龄的差。
由此可以求出小英今年的年龄。
今年父母的年龄和为71-6=65岁。
已知小英的父亲比母亲大3岁,所以能够先算出今年父亲的年龄,再算今年母亲的年龄。
尝试解答:同步探究:1、小强今年15岁,小亮今年9岁。
几年前小强的年龄是小亮的3倍?2、爷爷今年60岁,孙子今年6岁。
再过多少年爷爷的年龄比孙子大2倍?3、今年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3年前,爸爸和儿子的年龄和是44岁。
爸爸和儿子今年各是多少岁?4、今年小芳和她妈妈的年龄和是38岁,3年前妈妈的年龄比小芳的9倍多2岁。
小芳和妈妈今年各多少岁?5、今年小亮的年龄是小英的2倍,6年前小亮的年龄是小英的5倍。
小英和小亮今年各多少岁?6、今年爸爸56岁,儿子30岁。
当父子的年龄和为46岁时,爸爸和儿子各是多少岁?7、父、母、子三人今年的年龄和为70岁,而10年前三人的年龄和为46岁,父亲比母亲大4岁。
求三人今年各多少岁。
8、吴琪一家由吴琪和他的孪生姐姐吴林还有他们的父母组成,其中父亲比母亲大2岁。
今年全家的年龄和是64岁,5年前全家的年龄和是52岁。
求今年每人的年龄。
我的收获:我的新问题:课间分享:阿基米德(约公元前287~212年)——希腊物理学家、数学家。
阿基米德的父亲是一位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特别喜爱数学。
有一次,国王请他去测定金匠刚刚为其做好的王冠是纯金的还是掺有银子的混合物,并且告诫他不得毁坏王冠。
起初,阿基米德茫然不知所措。
直到有一天,当自己泡到一满盆洗澡水里时,溢出水量的体积等于他身体浸入水中的那部分体积。
那么,如果把王冠浸入水中,根据水面上升的情况算出王冠的体积与等重量金子的体积相等,就说明王冠是纯金的;假如掺有银子的话,王冠的体积就会大一些。
他兴奋地从浴盆中跃出,全身赤条条地奔向皇宫,大喊着:"我找到了!找到了!"他为此而发明了浮力原理。
除此之外,他还发现了著名的杠杆原理。
伴随着这一发明,还产生了一句众所周知的名言:"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
"在阿基米德的老年岁月里,他的祖国与罗马发生战争,当他住的城市遭劫掠时,阿基米德还专心地研究他在沙地上画的几何图形,凶残的罗马士兵刺倒了这位75岁的老人,伟大的科学家扑倒在鲜血染红了的几何图形上……阿基米德死后,人们整理出版了《阿基米德遗著全集》,以永远缅怀这位科学巨匠的伟大业绩。
第8讲简单推理探究必备解答推理问题,要从许多条件中找出关键条件作为推理的突破口。
推理要有条理地进行,要充分利用已经得出的结论,作为进一步推理的依据。
探究过程典例1 一包巧克力的重量等于两袋饼干的重量,4袋牛肉干的重等于一包巧克力的重量,一袋饼干等于几袋牛肉干的重量?思路点拨:根据“一包巧克力的重量=两袋饼干的重量”与“4袋牛肉干的重量=一包巧克力的重量”可推出:两袋饼干的重量=4袋牛肉干的重量。
因此,就能推算出一袋饼干等于几袋牛肉干的重量。
尝试解答:典例2 一头象的重量等于4头牛的重量,一头牛的重量等于3匹小马的重量,一匹小马的重量等于3头小猪的重量。
一头象的重量等于几头小猪的重量?思路点拨:根据“一头象的重量等于4头牛的重量”与“一头牛的重量等于3匹小马的重量”可推出:“一头象的重量等于12匹小马的重量”,而“一匹小马的重量等于3头小猪的重量”,因此,就能推算出一头象的重量等于几头小猪的重量。
尝试解答:典例3 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18○+□=10思路点拨:在第一个算式中,3个○相加的和是18,所以○代表的数是:18÷3=6,又由第二个算式可求出□代表的数。
尝试解答:典例4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2○+○+△+△+△=56思路点拨:由第一个算式可知,△比○多2;如果将第二个算式的○都换成△,那么5个△=56+2×2,△=12,再由第一个算式可知○代表什么。
△+△+△-□-□=12□+□+□-△-△=2典例5 甲、乙、丙三人分别是一小、二小和三小的学生,在区运动会上他们分别获得跳高、跳远和垒球冠军。
已知:二小的是跳远冠军;一小的不是垒球冠军,甲不是跳高冠军;乙既不是二小的也不是跳高冠军。
问:他们三个人分别是哪个学校的?获得哪项冠军?思路点拨:由“二小的是跳远冠军”可知垒球、跳高冠军是一小或三小的;因为“一小的不是垒球冠军”,所以一小一定是跳高冠军,三小的是垒球冠军;由“甲不是跳远冠军”,“乙既不是二小的也不是跳高冠军”可知,他们三个人分别是哪个学校的?获得哪项冠军?尝试解答:同步探究:1、3包巧克力的重量等于两袋糖的的重量,12袋牛肉干的重量等于3包巧克力的重量,一袋糖的重量等于几袋牛肉干的重量?2、一头牛一天吃草的重量和一只兔子9天吃草的重量相等,也和6只羊一天吃草的重量相等。
已知一头牛每天吃青草18千克,一只兔子和一只羊一天共吃青草多少千克?3、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32△ -□=204、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8□+□+○+○=205、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78△+△+○+○+○=726、有三个女孩穿着崭新的连衣裙去参加游园会。
一个穿花的,一个穿白的,一个穿红的。
但不知哪一个姓王、哪一个姓李、哪一个姓刘。
只知道姓刘的不喜欢穿红的,姓王的既不是穿红裙子,也不是穿花裙子。
你能猜出这三个女孩各姓什么吗?7、小兔、小猫、小狗、小猴和小鹿参加100米比赛,比赛结束后小猴说:“我比小猫跑得快。
”小狗说:“小鹿在我前面冲过终点线。
”小兔说:“我们的名次排在小猴前面,小狗在后面。
”请根据它们的回答排出名次。
8、五个女孩并排坐着,甲坐在离乙、丙距离相等的座位上,丁坐在离甲、丙距离相等的座位上,戌坐在她两个姐姐之间。
请问谁是戌的姐姐?我的收获:我的新问题:课间分享:从死亡线上生还的人传说古代有一个阴险狡诈、残暴凶狠的国王。
有一次他抓到一个反对者,决意要将他处死。
虽说国王心中早已打定注意,然而嘴上却假惺惺地说:“让上帝的旨意决定这个可怜人的命运吧!我允许他在临刑前说一句话。
如果他讲的是假话,那么他将被绞死;只有他的话使我缄默不言,那才是上帝的旨意让我赦免他。
”在这番冠冕堂皇话语的背后,国王的如意算盘是:尽管话是由你讲的,但判定真话、假话的权在我,该绞该斩还不是凭我的一句话!的确,如果判断的前提只凭国王孤立的一句话,那么这位反对者是必死无疑的了。
然而愚蠢的国王无论如何没有料到,要是判断真话或假话的前提是指自己所说话的意思,那么情况完全变了样。
聪明的囚犯正是利用这一点,使自己获释的。
亲爱的读者,你猜得到国王的反对者说了一句什么样的话吗?可能你已经猜到了,也可能你还在思考。
好!让我告诉你,犯人所说的话是:“我将被绞死。
”对这句话国王能怎么判断呢?如果他断言这句话是“真话”,那么此时按规定犯人应当处斩,然而犯人说的是自己“将被绞死”,因而显然不能算为“真话”。
又若国王判定此话为“假话”,那么按说假话的规定,犯人将被受绞刑,但犯人恰恰就是说自己“将被绞死”,这岂不表明他的话是真的吗?可见也不能断为假话。
由于国王无法自圆其说,为了顾全自个儿的面子,只好让犯人得到自由。
第9讲容斥原理探究必备容斥问题涉及到一个重要原理——包含与排除原理,也叫容斥原理。
即当两个计数部分有重复包含时,为了不重复计数,应从它们的和中排除重复部分。
容斥原理:对n个事物,如果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按性质a分类与性质b分类(如图),那么具有性质a或性质b的事物的个数=Na +Nb-Nab。
探究过程典例1 一个班有48人,班主任在班会上问:“谁做完语文作业?请举手!”有37人举手。
又问:“谁做完数学作业?请举手!”有42人举手。
最后问:“谁语文、数学作业都没有做完?”没有人举手。
求这个班语文、数学作业都完成的人数。
思路点拨:完成语文作业的有37人,完成数学作业的有42人,一共有37+42=79人,多于全班人数。
这是因为语文、数学作业都完成的人数在统计做完语文作业的人数时算过一次,在统计做完数学作业的人数时又算了一次,这样就多算了一次。
所以,就能算出这个班语文、数作业都完成的人数。
尝试解答:典例2 某班有36个同学在一项测试中,答对第一题的有25人,答对第二题的有23人,两题都答对的有1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