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各种介质流速推荐值
- 格式:xls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4
国内外有关标准关于燃油类产品安全流速的有关规定防止静电、闪电和杂散电流引燃的措施C、初流速应限制在1m/s以下;E、灌装速度应控制在7m/s和下式所得值二者较小值之下:v=0.5/d;F、装载后测量或采样前,应至少保持1min时间;G、对于孔径小于100μm(细于100目)的过滤器或筛网,其下游至少保持30s2.7.4对产生静电荷的控制油品电导率小于50PS/m时,v<0.8/d,其余同样遵守2.5之规定3海运作业3.2对静电荷产生的控制初装速度限制在1m/s以下,直至舱室内的输入口浸没在油内0.3~2m,方可加快装载速度。
4储罐4.2产生静电荷的控制b)在装油管浸没在油中0.6m或两倍管径之前,速度限制在1m/s以下;d)避免大量空气或其它夹带气体随液体泵入储罐。
2、NFPA77-1993关于处理防静电措施的建议4-3储罐4-3.2防护措施(b)灌装管尽量接近罐底,把液体的湍流减小到最低限度。
原则上应使灌入的液流呈水平,以减轻对罐底水或沉积物的冲击;(c)在实际可能情况下,应该使从管口流入储罐的液体的线流速保持在1m/s,同时管口应没入液面之下;(d)应该尽量把罐底的水排掉,因为当液流或罐底存在不能混合的液体(如水)时,静电密度或单位体积中带的静电量将会增加;(e)用泵向有蒸汽的储罐泵送液体时,应减少夹带的空气和其它气体,因为穿过可燃性液体的气泡会在罐内产生静电,并在液体表面释放出自由电荷。
4-7汽车罐车和油船4-7.2油船和油轮在储油船和船舱装卸油时油船和海岸之间也不用电缆连接。
3、BS5958-1991防静电技术规范第一部分总体考虑8液体中的静电8.1.1在管中流动的单一相液体对于电导率很小、容易产生静电危险的液体,有一些经验关系式可以计算出在管路很长的条件下液体产生的最大电流,其广泛采用的是Schon方程:is=Kv2d2(K—常数,4μAs2/m4)。
如果用电荷密度表示,上式可以推出下列近似式:η=5v,即:当v=1~10m/s 时,η=5~50μC/m3。
介质安全流速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国内外有关标准关于燃油类产品安全流速的有关规定1、API2003-1991防止静电、闪电和杂散电流引燃的措施C、初流速应限制在1m/s以下;E、灌装速度应控制在7m/s和下式所得值二者较小值之下:v=0.5/d;F、装载后测量或采样前,应至少保持1min时间;G、对于孔径小于100μm(细于100目)的过滤器或筛网,其下游至少保持30s的静电释放时间。
油品电导率小于50PS/m时,v<0.8/d,其余同样遵守2.5之规定3海运作业3.2对静电荷产生的控制初装速度限制在1m/s以下,直至舱室内的输入口浸没在油内0.3~2m,方可加快装载速度。
4储罐4.2产生静电荷的控制b)在装油管浸没在油中0.6m或两倍管径之前,速度限制在1m/s以下;d)避免大量空气或其它夹带气体随液体泵入储罐。
2、NFPA77-1993关于处理防静电措施的建议4-3储罐4-3.2防护措施(b)灌装管尽量接近罐底,把液体的湍流减小到最低限度。
原则上应使灌入的液流呈水平,以减轻对罐底水或沉积物的冲击;(c)在实际可能情况下,应该使从管口流入储罐的液体的线流速保持在1m/s,同时管口应没入液面之下;(d)应该尽量把罐底的水排掉,因为当液流或罐底存在不能混合的液体(如水)时,静电密度或单位体积中带的静电量将会增加;(e)用泵向有蒸汽的储罐泵送液体时,应减少夹带的空气和其它气体,因为穿过可燃性液体的气泡会在罐内产生静电,并在液体表面释放出自由电荷。
4-7汽车罐车和油船4-7.2油船和油轮在储油船和船舱装卸油时油船和海岸之间也不用电缆连接。
3、BS5958-1991防静电技术规范第一部分总体考虑8液体中的静电对于电导率很小、容易产生静电危险的液体,有一些经验关系式可以计算出在管路很长的条件下液体产生的最大电流,其广泛采用的是Schon 方程:is=Kv2d2(K—常数,4μAs2/m4)。
介质安全流速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国内外有关标准关于燃油类产品安全流速的有关规定1、API2003-1991防止静电、闪电和杂散电流引燃的措施C、初流速应限制在1m/s以下;E、灌装速度应控制在7m/s和下式所得值二者较小值之下:v=0.5/d;F、装载后测量或采样前,应至少保持1min时间;G、对于孔径小于100μm(细于100目)的过滤器或筛网,其下游至少保持30s的静电释放时间.油品电导率小于50PS/m时,v<0.8/d,其余同样遵守2.5之规定3海运作业3.2对静电荷产生的控制初装速度限制在1m/s以下,直至舱室内的输入口浸没在油内0.3~2m,方可加快装载速度.4储罐4.2产生静电荷的控制b)在装油管浸没在油中0.6m或两倍管径之前,速度限制在1m/s以下;d)避免大量空气或其它夹带气体随液体泵入储罐.2、NFPA77-1993关于处理防静电措施的建议4-3储罐4-3.2防护措施(b)灌装管尽量接近罐底,把液体的湍流减小到最低限度.原则上应使灌入的液流呈水平,以减轻对罐底水或沉积物的冲击;(c)在实际可能情况下,应该使从管口流入储罐的液体的线流速保持在1m/s,同时管口应没入液面之下;(d)应该尽量把罐底的水排掉,因为当液流或罐底存在不能混合的液体(如水)时,静电密度或单位体积中带的静电量将会增加;(e)用泵向有蒸汽的储罐泵送液体时,应减少夹带的空气和其它气体,因为穿过可燃性液体的气泡会在罐内产生静电,并在液体表面释放出自由电荷.4-7汽车罐车和油船4-7.2油船和油轮在储油船和船舱装卸油时油船和海岸之间也不用电缆连接.3、BS5958-1991防静电技术规范第一部分总体考虑8液体中的静电对于电导率很小、容易产生静电危险的液体,有一些经验关系式可以计算出在管路很长的条件下液体产生的最大电流,其广泛采用的是Schon方程:is=Kv2d2(K—常数,4μAs2/m4).如果用电荷密度表示,上式可以推出下列近似式:η=5v,即:当v=1~10m/s时,η=5~50μC/m3.混合液体经过管子泵送时,静电产生的过程原理与单一相液体一样.由于混合液体互相接触面积增大,电荷产生的速度可能会比单一相液体快,然而不易对电荷产生的速度进行计算.细目的粒子过滤装置可产生大量的静电.离开过滤器的液体电荷密度一般在10~5000μC/m3之间.当液体电导率较低(低于50pS/m以下)时,且管路中还有其它液相时,可以采用1m/s的流速注入储存罐内.而在灌注作业的初始阶段是很可能存在有第2液相的.当管路中没有其它液相时,目前尚不能确定出所有操作时所应当采取的流速上限.根据目前的知识,在任何情况下流速都不应超过7m/s4、BS5958-1991防静电技术规范第二部分对特殊工业生产的具体建议13船只(油轮)和驳船13.1总的说明13.2接地作业方法与油轮和驳船有关的装载、测量和取样等各种液体处理作业,都会因为产生静电而引发火灾危险.要避免这些危险,应遵循第13.2小节至第13.6小节中所给出的建议去做.13.3装载作业方法但是经验显示,当前管道系统设计的流速限制足以保证作业的安全.目前还没有数据显示流速小于等于7m/s时会产生危险.13.4过滤器安装在货舱管道系统上游处的细目过滤器可能会产生大量的电荷.应按照第16条的建议中给出的方法来处理过滤器产生的电荷.注:16.3对过滤器下游驻留时间的规定是:电导率(r)小于2pS/m的液体,驻留时间应达到3T(T≈50/r);对电导率更低的液体,T应为100s.5、AS1020-1970南澳大利亚静电规范大量液体输送时,与喷射或溅射过程不同,液体产生静电的速率取决于它的电导率,但不存在任何可予计的准确关系(a)具有高分子量的污染物在未曾有效的增加导电率的情况下,就会正常的增加静电的产生.这特别适用于溶解为胶质的污染物,如橡胶和沥青;(b)夹带水:在干净的未精制或已精制的石油产品中的夹带水的存在将大大的增加产品的静电产生趋势.当管径恒定时,静电起电会随速度而增加.如果,例如粗糙的管表面或障碍物引起湍流时,也会增加静电的产生.已经发现乙醚、二硫化碳的净的静电静电产生速率特别高,而以下每种液体却分别逐个减小:某些笨的同系物、汽油、煤油、其它石油烃、某些氯化氢类、脂、酮和醇.6.9避免高流速对于非导电烃如果流速v(m/s)和管径d(m)能使v2d不超过0.64m3/s2,就会使它的带电限制到一个安全水平.6.20切换装油指把液体装入预先装有不同蒸汽压的液体的罐中或舱中的过程.一般说,对于电导率大体相同的液体,静电产生将会显着的增加.15与液体有关的各种工艺过程15.4油船和驳船的装卸油船和驳船必须按石油标准规范安全实施和/或美国石油学会规范RP2003的有关要求进行.6、静电安全指南(日)1988(1)防止液体飞散(2)限制初期速度在下列灌装的初期,要将灌装管内的流速限制在约1m/s以内.(a)用导管灌装时,其前端开口处要完全浸于液体中;(b)由罐体侧面灌装时,液体要高出入口灌上部一个管径的高度;(c)用悬浮罐时,要使浮顶部分完全浮在液面上;(d)配管内液体中混入水、空气等不溶性物质时,要将不溶性物质完全由配管中排出.(3)限制最大流速(a)关于导电率在10-10S/m以下的可燃性液体最大流速的限制值,可以由下式计算:;最大值7m/s以下.设σ=0.8pS/m,表2.1为此种场合的计算例.表2.1 最大流速的限制值配管内径(mm)80100150200250L≤2.9m时的流速(m/s)4.83.82.51.92.4L≥7.2m时的流速(m/s)6.04.03.0804.81003.86.01502.54.02001.93.02502.4(b)设备经常在一定的条件范围内使用,如果长期能安全使用,可以根据经验决定最大流速,但是最大流速要限制在10m/s以下.另外,导电率在10-10S/m以上的液体,最大流速也要限制在10m/s以下.(4)防止水分等的混入可燃性液体中含有水分、空气时,会增加配管内的带电,并会引起罐内沉降带电和浮起带电,所以要以下列措施极力防止它们的混入(a)输送液体之前,要尽量排出管内的水分、空气等;(b)要尽量频繁的排出滞留于罐底的水;(c)用液泵输送时,不要由负压部分吸入空气.(5)微孔过滤器(a)微孔过滤器要尽量设置在配管的上流部位,通过其后(下流)的配管来松弛带电电荷.此种场合微孔过滤器下流部配管长度所需的最小值,由下式计算:Z=3vε/k.此长度不能实现时,要使液体在配管内滞留时间(Z/v)达到30s以上.7、国际油轮和油码头安全指南(第三版)ICS国际海运联盟OCIMF石油公司国际海事论坛IAPH国际港口协会7.4静电储集性货油的装卸(a)在往各个油舱装油的最初阶段,支油管中的货油流速不得超过1m/s.在喷溅和表面紊乱现象停止后,可根据船型、岸管路和泵系等的设计把流速提高到最大许可值,同时要不断对输油作业进行合理的控制.如果有输油流速方面的国家级规则,则应遵循之.(b)在装油期间和装完毕后30分钟内,不得往油舱内的货油浸放任何金属沉浸件、空档测量器件或采样器,更不得将它们遗留在舱内.一般来说,在任何时候均可使用完全不附带金属零件的非导体器具.然而,用来牵连投放器件的绳索,必须是天然纤维制成的而不是人造纤维材料.(c)众所周知,用纸浆、纤维素或玻璃纤维制成的微孔过滤器,能产生很高的静电容量.如果,在岸方管道系统中装有这类微孔滤器,则应严格控制装载定额,使货油离开过滤器口到进入油舱的时间不得少于30秒.由于液体中的空气和/或气泡能产生静电,所以,应该使用扫舱泵和排泄器以尽量避免在油液中混入空气或油气.对于上述几节规定需要作一些补充,即往岸边油罐输入静电储集性油类时,应把初始阶段的流速严格控制在1m/s.直到罐内的油层高度已没过油罐入口而不致产生油液扰动时止.对油罐的侧部入口(水平入口)来说,货油没过入口已达到合格(不在有液体扰动)程度,是指入口的顶端和货油表面的距离已超过0.6m的情况而言;对于下弯型入口则指管道的较下端口到货油表面的距离已超过入口管径的两倍的情况而言;对于下弯型入口管,相对来说需要更大的距离才能避免液体扰动.对于浮顶式油罐,则应保持初始阶段的流速,直到罐顶开始浮动时止.这个规定也适用固定罐顶的内浮式油罐.8、GB12158-1990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4.3液态物料防护措施a、灌装铁路罐车时,液体在鹤管内的容许流速按下式计算:vD≤0.8b、灌装汽车罐车时,液体在鹤管内的容许流速按下式计算:vD≤0.5式中:v—流速;D—鹤管内径.5.2物体带电安全管理界限9、GB13348-92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4预防静电危害的基本方法4.1静电接地4.2改善工艺操作条件4.3采用静电消除器4.4采用抗静电添加剂5预防静电灾害的技术措施5.1油罐5.2汽车罐车5.3铁路罐车5.4油轮和舶船10、GB16994-1997油品码头安全技术基本要求Ω,上限不得大于2500kΩ.11、SH/T3108-2000炼油厂全厂性工艺及热力管道设计规范3.2管径及流速的确定(1)为防止静电引起火灾或爆炸,当油品电导率小于50pS/m时,油品管道的设计流速应符合下列规定:a轻质油品油罐入口管道的流速应小于4m/s.式中v——油品的流速(m/s);d——管道的直径(m).d添加了抗静电添加剂的油品,当其电导率大于50pS/m时,或在管道出口附近安装了静电消除器的情况下,可提高流速,但不得大于10m/s.e管道出口前有过滤网(网的目数大于100目)或过滤器(过滤精度高于30μm)时,应使过滤器出口至管道出口的流动时间大于30s.f轻质油中的游离水或污染物含量较高时,流速应小于1m/s.4、对输送催化油浆等含有固体颗粒的液体管道,介质流速不宜小于0.9m/s..12、SH3097-2000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4.6码头(1)输油臂或输油管上,使用绝缘法兰或一段不导电软管,其阻值在2.5×104Ω~2.5×106Ω之间;(2)船与岸的人行通道不能全金属连接;(3)码头护舷设施与靠泊轮船之间应绝缘;(4)岸上一侧的金属物只能与码头岸上的接地装置相连.13、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1995)第二篇安全技术管理五、易燃、可燃液体静电安全管理规定第五条甲、乙类液体进入贮罐和槽车时,初流速不得大于1m/s.当入口管浸没200mm后可提高流速,最高不得超过6m/s.甲、乙类液体含游离水、有机杂质以及两种以上油品混送时的初流速亦不得超过1m/s.甲、乙类液体经过添加抗静电剂,或有专门静电消除器与静电报警仪同时具备的,流速可为6m/s.当液体输送管线上装有过滤器时,甲、乙类液体输送自过滤器至装料之间应有30s的缓和时间.第十二条为防止人体带静电产生电击或放电,引起可燃性物质着火、爆炸等事故的发生,必须消除人体静电.第二十六条装卸栈台、码头区的接地系统4、栈台至装卸油船之间和管线之间不做电气连接(包括跨接电缆),应在装油管线上设105~108Ω的绝缘法兰或装设绝缘管段.14、GB/T15626-1995散装液体化工产品港口装卸技术要求4.2流速要求。
常用流体流速选择管道内流速常用值/(m/s)管道内流速常用值/(m/s)流体种类应用场合管道种类平均流速备注水一般给水主压力管道2~3低压管道0.5~1泵进口0.5~2.0泵出口1.0~3.0工业用水离心泵压力管3~4离心泵吸水管DN250 1~2 DN250 1.5~2.5往复泵压力管1.5~2往复泵吸水管1给水管道内流速常用值/(m/s)流体种类水应用场合一般给水泵进口泵出口工业用水管道种类主压力管道低压管道离心泵压力管离心泵吸水管往复泵压力管往复泵吸水管给水总管排水管冷却凝结冷水管热水管凝结水泵吸收管凝结水泵出水管自流xx管一般液体高粘度液体低粘度粘度50mt;">·sDN25 DN50DN100粘度100 mt;">·sDN50 DN100DN200DN25粘度1000 mt;">·sDN50 DN100DN200气体低压高压压缩空气压气机烟道压气机进气管平均流速2~3 0.5~10.5~2.01.0~3.03~4DN2501~2DN2501.5~2.51.5~2<11.5~30.5~1.01.5~2.51~1.50.5~11~20.1~0.31.5~3.00.5~0.91.0~1.60.5~0.70.7~1.01.2~1.60.1~0.20.16~0.250.25~0.350.35~0.5510~208~152~7~1020~30MPa备注压气机输气管一般情况饱和蒸汽DN<50 DN>70DN<100锅炉、汽轮机DN=100~200 DN>200过热蒸汽DN<100 锅炉、汽轮机DN=100~200 DN>200~20 <8<1515~3025~3530~4020~4030~5040~60。
国内外有关标准关于燃油类产品安全流速的有关规定1、API2003-1991防止静电、闪电和杂散电流引燃的措施C、初流速应限制在1m/s以下;E、灌装速度应控制在7m/s和下式所得值二者较小值之下:v=0.5/d;F、装载后测量或采样前,应至少保持1min时间;G、对于孔径小于100μm(细于100目)的过滤器或筛网,其下游至少保持30s的静电释放时间。
2.7.4对产生静电荷的控制油品电导率小于50PS/m时,v<0.8/d,其余同样遵守2.5之规定3海运作业3.2对静电荷产生的控制初装速度限制在1m/s以下,直至舱室内的输入口浸没在油内0.3~2m,方可加快装载速度。
4储罐4.2产生静电荷的控制b)在装油管浸没在油中0.6m或两倍管径之前,速度限制在1m/s以下;d)避免大量空气或其它夹带气体随液体泵入储罐。
2、NFPA77-1993关于处理防静电措施的建议4-3储罐4-3.2防护措施(b)灌装管尽量接近罐底,把液体的湍流减小到最低限度。
原则上应使灌入的液流呈水平,以减轻对罐底水或沉积物的冲击;(c)在实际可能情况下,应该使从管口流入储罐的液体的线流速保持在1m/s,同时管口应没入液面之下;(d)应该尽量把罐底的水排掉,因为当液流或罐底存在不能混合的液体(如水)时,静电密度或单位体积中带的静电量将会增加;(e)用泵向有蒸汽的储罐泵送液体时,应减少夹带的空气和其它气体,因为穿过可燃性液体的气泡会在罐内产生静电,并在液体表面释放出自由电荷。
4-7汽车罐车和油船4-7.2油船和油轮在储油船和船舱装卸油时油船和海岸之间也不用电缆连接。
3、BS5958-1991防静电技术规范第一部分总体考虑8液体中的静电8.1.1在管中流动的单一相液体对于电导率很小、容易产生静电危险的液体,有一些经验关系式可以计算出在管路很长的条件下液体产生的最大电流,其广泛采用的是Schon方程:is=Kv2d2(K—常数,4μAs2/m4)。
管道内流速常用值/(m/s)管道内流速常用值/(m/s)流体种类应用场合管道种类平均流速备注水一般给水主压力管道2~3 低压管道~1 泵进口~ 泵出口~ 工业用水离心泵压力管3~4 离心泵吸水管DN250 1~2 DN250 ~ 往复泵压力管~2 往复泵吸水管 1 给水管道流速选择原则一、液体工艺介质类别最大允许压降流速kg/cm2/100m m/s (1) 一般~液体密度<1600kg/cm2 ~液体密度<800kg/cm2 ~液体密度<320kg/cm2 ~粘度(cp) 管径(mm) ~25 ~50 ~100 ~25 ~50 ~100 ~25 ~50 ~100 ~200 ~25 ~50 ~100 ~200 ~ (2) 泵吸入口饱和液体~过冷液体~(3) 泵排出口0~60m3/h ~60~160m3/h ~>160m3/h ~(4) 容器、塔器底部排出管线~(5) 再沸器入口~(6) 冷凝器出口~(7) 冷却管线~(8) 塔器供液管线~二、气体工艺介质类别最大允许压降流速kg/cm2/100m m/s(1) 一般压力等级> kg/cm2 G ~~ kg/cm2G ~~ kg/cm2G ~~ kg/cm2G ~~ kg/cm2G ~真空~换气用风道横置~竖置~排烟烟道内~烟筒内~(2) 压缩机进口管线~排出管线~(3) 塔器周边管线> kg/cm2G ~ ~~ kg/cm2G ~ ~真空~ ~三、水类别最大允许压降口径(mm) 流速kg/cm2/100m m/s(1) 一般~25 ~50 ~100 ~150 ~200 ~250 ~300 ~400 ~>500 ~ (2) 泵吸入口~(3) 泵排出口~离心泵~往复泵~(4) 锅炉给水~(5) 冷却水~四、蒸汽类别最大允许压降流速kg/cm2/100m m/s(1)一般(2)压力等级~ kg/cm2G ~~ kg/cm2G ~~ kg/cm2G ~> kg/cm2G ~(2) 过热蒸汽口径(mm)>200 ~100~200 ~<100 ~(3) 饱和蒸汽口径(mm)>200 ~100~200 ~<100 ~(4) 乏汽排汽管(从受压容器中排出)排汽管(从无压容器中排出) ~排汽管(从安全阀排出) ~表一流体类别及情况常见流速范围(m/s)自来水表压左右)压缩空气(表压以下)10-25工业供水(表压以下)压缩空气10锅炉给水(表压以上)>3空压机吸入管<10-15油及粘度较高的液体空压机排除管20-25过热水 2送风机吸入管10-15烟道气(烟道内)3-6送风机排出管15-20烟道气(烟道外)3-4车间通风换气(主管)4-15饱和水蒸气(表压以下)20-40车间通风换气(支管)2-8饱和水蒸气(表压以下)40-60往复泵吸入管(水类液体)饱和水蒸气(表压3MPA以上)80往复泵排出管(水类液体)1-2蛇管入口饱和水蒸气30-40离心泵吸入管(水类液体)化工设备的排气管20-25离心泵排出管(水类液体)一般气(体常压)10-20真空管道<10表二某些流体在管道中的常用流速范围适宜流速的大小与流体性质及操作条件有关。
1. 生活给水管道流速:摘自《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 3.6.9 生活给水管道的水流速度,宜按表3.6.9采用。
表3。
6。
9 生活给水管道的水流速度(也是参考5.5.8规定。
)表5.5.8 水管道的流速以下摘自教科书《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考虑到经济流速因素,设计时给水管道流速应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生活或生产给水管道,不宜大于2.0m/s,当防噪声要求,且管径不大于25mm时,流速可采用0.8~1.0m/s;消火栓系统,消防给水管道,不宜大于2.5m/s;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给水管道,不宜大于5.0m/s,但其配水只管在个别情况下,可控制在10 m/s以内。
2. 室外消防给水管流速:摘自《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60—92第7.3.14条工艺装置区或罐区的消防给水干管的管径,应经计算确定,但不宜小于200mm。
独立的消防给水管道的流速,不宜大于5m/s。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给水管流速:摘自《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GB 50084—20019. 2 管道水力计算9. 2. 1 管道内的水流速度宜采用经济流速,必要时可超过5m/s,但不应大于10m/s。
9. 2. 1条文说明:采用经济流速是给水系统设计的基础要素,本条在原规范第7.1.3条基础上调整为宜采用经济流速,必要时可采用较高流速的规定。
采用较高的管道流速,不利于均衡系统管道的水力特性并加大能耗;为降低管道摩阻而放大管径、采用低流速的后果,将导致管道重量的增加,使设计的经济性能降低。
原规范中关于“管道内水流速度可以超过5m/s,但不应大于10m/s”的规定.是参考下述资料提出的:我国《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三册)建议,管内水的平均流速,钢管允许不大于5m/s;铸铁管为3m/s。
4. 给水水泵房:1.消防水池补给水管流速:摘自《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第8.6.2条第2点:2 补水量应经计算确定,且补水管的设计流速不宜大于2.5m/s;2. 给水泵进出水管流速:摘自《室外给水规范GB 50013-2006》:6.3.1 水泵吸管及出水管的流速,宜采用下列数值;1 吸水管直径小于250mm时,为1.0~1.2m/s;直径在250~1000mm时,为1.2~1.6m/s;直径大于1000mm时,为1.5~2.0m/s。
表33-5常用介质流速的推荐值介质名称流速/(m/s)介质名称流速/(m/s)饱和蒸汽主管支管30~40 20~30低压蒸汽 <1.0M P a(绝)15~20中压蒸汽1.0~4.0M P a(绝)20~40高压蒸汽4.0~12.0M P a(绝)40~60过热蒸汽主管支管40~6035~40一般气体常压10~20高压乏气80~100蒸汽加热蛇管入口管30~40化工设计常用介质流速的推荐值m s m s 氧气0.1~3.0M P a3.0~10.0M P a4.0~15.03.0~5.0车间换气通风 主管 支管4.0~15.02.0~8.0风管距风机 最远处 最近处1.0~4.08.0~12.0压缩空气 0.1~0.2M P a 10~15压缩气体 真空0.1~0.2M P a(绝) 0.2~0.6M P a (绝) 0.6~1.0M P a (绝) 1.0~2.0M P a (绝) 2.0~3.0M P a (绝) 3.0~25.0M P a (绝)5.0~10.08.0~12.010~2010~158.0~10.03.0~6.00.5~3.0煤气2.5~15.08.0~10.0(经济流速)煤气 初压200mmH 2O0.75~3.00煤气 初压6000mmH 2O(上主支管长50~100m )3.0~12.0半水煤气 0.01~0.15M P a(绝)10~15烟道气 烟道内 管道内3.0~6.03.0~4.0氯化甲烷 气体 液体202氯乙烯二氯乙烯三氯乙烯2乙二醇2苯乙烯2二溴乙烯 玻璃管1自来水 主管0.3M P a 支管0.3M P a 1.5~3.51.0~1.5工业供水 <0.8M P a 1.5~3.5压力回水0.5~2.0水和碱液 <0.6M P a 1.5~2.5自流回水 有黏性0.2~0.5黏度和水相仿的液体取与水相同自流回水和碱液0.7~1.20锅炉给水 >0.8M P a >3.0蒸汽冷凝水0.5~1.5凝结水(自流)0.2~0.5气压冷凝器排水1.0~1.5油及黏度大的液体0.5~2.0黏度较大的液体(盐类溶液)0.5~1.0液氨真空<0.6M P a<1.0M P a ,2.0M P a0.05~0.30.3~0.50.5~1.0盐水1.0~2.0制冷设备中的盐水0.6~0.8过热水2海水,微碱水 <0.6M P a 1.5~2.5氢氧化钠 0~30%30%~50% 50%~73%21.51.2四氯化碳2工业烟囱(自然通风)2.0~3.0实际3~4石灰窑窑气管10~12乙炔气P N =0.02~0.15M P a 中压乙炔 P N ɤ2.5M P a 高压乙炔<8ɤ4氨气 真空0.1~0.2M P a (绝) 0.35M P a(绝) <0.6M P a <1.0~2.0M P a15~258~1510~2010~203.0~8.0氮气 5.0~10.0M P a(绝)2~5变换气 0.1~1.5M P a (绝)10~15真空管<10真空度650~710mmH g 的管道80~130废气低压 高压20~3080~100化工设备排气管20~25氢气 ɤ3.0M P a ɤ15氮气体 液体10~251.5氯仿 气体 液体102氯化氢气体(钢衬胶管) 液体(橡胶管)201.5溴气体(玻璃管) 液体(玻璃管)101.2硫酸88%~93%(铅管) 93%~100%(铸铁管,钢管)1.21.2盐酸(衬胶管)1.5离心泵吸入口 排出口1~21.5~2.5往复式真空泵 吸入口13~16最大25~30油封式真空泵 吸入口10~13空气压缩机 吸入口 排出口10~1515~20m s m s 通风机 吸入口 排出口10~1515~20旋风分离器 入气 出气15~254.0~15结晶母液 泵前速度 泵后速度2.5~3.53~4齿轮泵 吸入口 排出口<1.01.0~2.0往复泵(水类液体) 吸入口 排出口0.7~1.01.0~2.0黏度50c P 的液体(ϕ25mm 以下)0.5~0.9黏度50c P 的液体(ϕ25~50mm )0.7~1.0黏度50c P 的液体(ϕ50~100mm )1~1.6黏度100c P 的液体(ϕ25mm 以下)0.3~0.6黏度100c P 的液体(ϕ25~50mm )0.5~0.7黏度100c P 的液体(ϕ50~100mm )0.7~1.0黏度1000c P 的液体(ϕ25mm 以下)0.1~0.2黏度1000c P 的液体(ϕ25~50mm )0.16~0.25黏度1000c P 的液体(ϕ50~100mm )0.25~0.35黏度1000c P 的液体(ϕ100~200mm )0.35~0.55易燃易爆液体<1注:表中数据摘自化工工艺设计㊁热力管道设计与安装手册㊁化学世界等文献㊂。
工艺系统专业工程设计同统一规定(常用各种介质流速推荐值)2012.2.3序号介质工作条件或管径范围流速m/s1 过热蒸汽DN<100 20~402 DN=100~200 30~503 DN>200 40~604 二次蒸汽二次要利用时15~305 二次不利用时606 高压乏汽80~1007 乏汽排气管:从受压容器排出808 排气管:从无压容器排出15~309 压缩气体P≤0.3MPa8~1210 P=0.3~0.6MPa 10~2011 P=0.6~1MPa 10~1512 P=1~2MPa 8~1213 P=2~3MPa 3~814 P=3~30MPa 0.5~315 氧气P=0~0.05MPa 5~1016 P=0.05~0.6MPa 6~817 P=0.6~1MPa 4~618 P=2~3MPa 3~419 煤气管道长50~100米20 P≤0.027MPa0.75~321 P≤0.27MPa8~1222 P≤0.8MPa3~1223 半水煤气P=0.1~0.15MPa 10~1524 天然气3025 烟道气烟道内3~626 管道内3~427 石灰窑窑气10~1228 氮气P=5~10MPa 2~529 氢氮混合气P=20~30MPa 5~1030 氨气P=真空15~2531 P<0.3MPa 8~1532 P<0.6MPa 10~2033 P<2.0MPa 3~834 乙烯气P=22~150MPa 5~635 乙炔气P<0.01MPa 3~436 P<0.15MPa 4~8(最大)37 P<2.5MPa 最大438 氮气体10~2539 液体 1.540 氯仿气体1041 液体 242 氯化氢气体(钢衬胶管)2043 液体(橡胶管) 1.544 溴气体(玻璃管)1045 液体(玻璃管) 1.246 氯化甲烷气体2047 液体 248 氯乙烷 249 二氯乙烷50 三氯乙烷51 乙二醇 252 苯乙烯 253 二溴乙烯玻璃管 154 水及粘度相似的液体P=0.1~0.3MPa 0.5~255 P≤1MPa0.5~356 P≤8MPa2~357 P≤20~30MPa 2~3.558 自来水主管P=0.3MPa 1.5~3.559 支管P=0.3MPa 1.0~1.560 锅炉给水P>0.8MPa 1.2~3.561 蒸汽冷凝液0.5~1.562 冷凝水自流0.2~0.563 过热水 264 海水,微碱水P<0.6MPa 1.5~2.565 粘度较大的液体粘度0.05Pa.SDN25 0.5~0.966 DN50 0.7~1.067 DN100 1.0~1.668 粘度0.1Pa.S DN25 0.3~0.669 DN50 0.5~0.770 DN100 0.7~1.071 DN200 1.2~1.672 粘度1Pa.S DN25 0.1~0.273 DN50 0.16~0.2574 DN100 0.25~0.3575 DN200 0.35~0.5576 液氨P=真空0.05~0.377 P≤0.6MPa0.3~0.878 P≤2MPa0.8~1.579 氢氧化钠浓度0~30% 280 30~50% 1.581 50~73% 1.282 四氯化碳 283 硫酸浓度88~93%(铅管) 1.284 93~100(铸铁管,钢管) 1.285 盐酸 1.586 氯化钠无固体 1.587 带有固体2~4.588 排除废水0.4~0.889 泥状混合物浓度15% 2.5~390 浓度25% 3~491 浓度65% 2.5~392 气体鼓风机吸入管10~1593 鼓风机排出管15~2094 压缩机吸入管10~2095 压缩机排出管:96 P<1.0MPa 8~1097 P=1.0~10MPa 10~2098 P>10MPa 8~1299 往复式真空泵吸入管13~16100 往复式真空泵排出管25~30101 水及粘度相似的液体往复式泵吸入管0.5~1.5102 往复式泵排出管1~2103 离心泵吸入管(常温) 1.5~2104 离心泵排出管(70~110℃)0.5~1.5 105 离心泵排出管 1.5~3106 高压离心泵排出管3~3.5107 齿轮泵吸入管≤1108 齿轮泵排出管1~2。
管径/流速/流量对照表2管道内流体常用流速范围和一般工程设计中的压力降控制值2.1管道内各种介质常用流速范围管道内各种介质常用流速范围见表 2.1。
表中管道的材质除注明外,一律为钢。
该表中流速为推荐值。
2.2管道压力降控制值管道压力降控制值见表 2.2—1和表2.2—2。
该表中压力降值为推荐值。
油■&粘度载大的液伸牯度O.OSPa *s例250. 5^0,9ZM500.7 -1.0加1腕L0 1 .&粘JtOJPa • s側25OJ-0.6测00.5 -0.7/W1000.7 T.0例200 1 2 T.6牯度[旳・S硕E0.1 ・O2隔Q0.16 D.25QV1QG0.25 0.35恥2000.35 仇55IE 胡孚曲□舉确 说71 £7£ 弓A,毗關"出口用却 魅朋¥曲□辛舉翩扇口申卅霸雪 (羊)即駛強O (皐)珂购弓旷灯 农门旳阳賜旳 易罩骨晞田辱風?H*縮血超衍h 唯从華09 AW^OOLlit?0L0W7£6冈PIW:旱口阳痒S皋口粮羹引耳 TOL/^dl対彳羽日剜乍刃斷超丫曹他鎌璨為耶哦田觀7刑虫昂如卫屈琶工醫一 1一瓷乙诧*<L6—LE005肥)《硼M 暮移立,圖澤厠番邺科7 Eli (E6—££LD9 Q9)I 里•梢聊禅建馬)Hf 欄网離VTU 话(&(LB —OEQOS 旳} t 虫謝桩嶄?TU 誌卜础樺网盂期②去工2—2 锂ID伽理七臼」汁上匕扌堆脸(虫。
2.1 管道内各种介质常用流速范围
管道内各种介质常用流速范围见表 2.1 。
表中管道的材质除注明外,一律为钢。
该表中流速为推荐值。
2.2 管道压力降控制值
管道压力降控制值见表 2.2—1 和表 2.2—2。
该表中压力降值为推荐值。
凹
>#
篙
油毘粘度技大的液休粘^0.05Pa ・s
0.5^0.9
/W500.7-1.0
1・X 1.6
粘度0. IPa s
0<3-0,6
awo O.E-OJ
AVIOO0.7 1 C
ZW20O 1.2 1』
粘度IP N* s
WE0.1-0.2
ZW500.16 025
DAHCO0.250.35
DA2000.35 0.55
HA嫌址应嚳騷(氧气站魅计畝血」(GB §0030—
③氧HiK堰盧•飙(<A站也计幔題》CGB 50177—33). >»乙陀严f乙恤聲设计罐施卜(GB
60031—81)h
^2.2-1 一服丄•程设it■的曹道母力降拧制渲
管迪类别盟A;厚擦压力降总压力降
kPa/100m kPa
液体
泵进口管8
泵出口普:
/W40- R053
豳070
测n oo哎以上50
燕汽和气体
公用物料总・按进口压力的典公用捞料支管检堆口压力的Z%
冷编机进口彗J
XMOkPn (表)y 3,5
/<>350k?a(S) 3.5-7乐縮机出口笛14 - 20
蒸汽按进口西力的血
Z1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国内外有关标准关于燃油类产品安全流速的有关规定1、API2003-1991防止静电、闪电和杂散电流引燃的措施C、初流速应限制在1m/s以下;E、灌装速度应控制在7m/s和下式所得值二者较小值之下:v=0.5/d;F、装载后测量或采样前,应至少保持1min时间;G、对于孔径小于100μm(细于100目)的过滤器或筛网,其下游至少保持30s 的静电释放时间。
油品电导率小于50PS/m时,v<0.8/d,其余同样遵守2.5之规定3海运作业3.2对静电荷产生的控制初装速度限制在1m/s以下,直至舱室内的输入口浸没在油内0.3~2m,方可加快装载速度。
4储罐4.2产生静电荷的控制b)在装油管浸没在油中0.6m或两倍管径之前,速度限制在1m/s以下;d)避免大量空气或其它夹带气体随液体泵入储罐。
2、NFPA77-1993关于处理防静电措施的建议4-3储罐4-3.2防护措施(b)灌装管尽量接近罐底,把液体的湍流减小到最低限度。
原则上应使灌入的液流呈水平,以减轻对罐底水或沉积物的冲击;(c)在实际可能情况下,应该使从管口流入储罐的液体的线流速保持在1m/s,同时管口应没入液面之下;(d)应该尽量把罐底的水排掉,因为当液流或罐底存在不能混合的液体(如水)时,静电密度或单位体积中带的静电量将会增加;(e)用泵向有蒸汽的储罐泵送液体时,应减少夹带的空气和其它气体,因为穿过可燃性液体的气泡会在罐内产生静电,并在液体表面释放出自由电荷。
4-7汽车罐车和油船4-7.2油船和油轮在储油船和船舱装卸油时油船和海岸之间也不用电缆连接。
3、BS5958-1991防静电技术规范第一部分总体考虑8液体中的静电对于电导率很小、容易产生静电危险的液体,有一些经验关系式可以计算出在管路很长的条件下液体产生的最大电流,其广泛采用的是Schon方程:is=Kv2d2(K—常数,4μAs2/m4)。
如果用电荷密度表示,上式可以推出下列近似式:η=5v,即:当v=1~10m/s 时,η=5~50μC/m3。
以下摘自教科书《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考虑到经济流速因素,设计时给水管道流速应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生活或生产给水管道,不宜大于2.0m/s,当防噪声要求,且管径不大于25mm时,流速可采用0.8~1.0m/s;消火栓系统,消防给水管道,不宜大于2.5m/s;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给水管道,不宜大于5.0m/s,但其配水只管在个别情况下,可控制在10 m/s以内。
经济流速:经济流速是指在设计供水管道的管径时使供水的总成本(包括铺设管路的建安费、水泵站的建安费、及水泵抽水的经营费之总和)最低的流速。
介质为水时用于一般给水:主压力管道流速:2至3m/s低压管道0.1至1m/s工业用水:离心泵压力管3至4m/s离心泵吸水管1至2m/s(管径小于250)1.5至2.5m/s(管径大于250)5 m.给水总管1.5至3m/s,排水管0.5至1m/s冷水管1.5至2.5m/s1. 生活给水管道流速:摘自《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 3.6.9 生活给水管道的水流速度,宜按表3.6.9采用。
表3。
6。
9 生活给水管道的水流速度(也是参考5.5.8规定。
)表5.5.8 水管道的流速以下摘自教科书《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考虑到经济流速因素,设计时给水管道流速应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生活或生产给水管道,不宜大于2.0m/s,当防噪声要求,且管径不大于25mm时,流速可采用0.8~1.0m/s;消火栓系统,消防给水管道,不宜大于2.5m/s;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给水管道,不宜大于5.0m/s,但其配水只管在个别情况下,可控制在10 m/s以内。
2. 室外消防给水管流速:摘自《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92第7.3.14条工艺装置区或罐区的消防给水干管的管径,应经计算确定,但不宜小于200mm。
独立的消防给水管道的流速,不宜大于5m/s。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给水管流速:摘自《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GB 50084—20019. 2 管道水力计算9. 2. 1 管道内的水流速度宜采用经济流速,必要时可超过5m/s,但不应大于1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