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美脲治疗Ⅱ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37.83 KB
- 文档页数:2
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分析|治疗糖尿病格列美脲【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格列美脲(万苏平)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对140例T2DM 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格列美脲和格列苯脲进行临床治疗,观察格列美脲和格列苯脲治疗糖尿病患者后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C肽等指标的变化。
结果格列美脲和格列苯脲的降糖效果相似,但格列美脲治疗后餐后C肽无升高,两种药物对体重、血压、血脂影响不大,不良反应也轻微。
结论格列美脲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备选降糖药物。
【关键词】格列美脲;2型糖尿病;降血糖药文章编号:1003-1383(2007)02-0129-02中图分类号:R 587.1文献标识码:A 格列美脲(Glimepiride,商品名:万苏平,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种新的磺脲类(SU)降糖药物,具有胰内及胰外双重作用[1],能有效地改善胰岛素抵抗(IR)引起的代谢紊乱状态。
本研究对T2DM患者应用格列美脲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1.对象所有入选T2DM的诊断按1999年WHO[2]的诊断标准。
入选前FBG≥7.0 mmol/L,和/或11.1 mmol/L≤2 hBG<16.7 mmol/L。
磺脲类降糖药物继发失效,伴严重心肝肾脑等重要脏器病变、肠胃吸收障碍性疾病、妊娠试验阳性或哺乳、酗酒或吸毒史,严重应激状态,对低血糖反应迟钝,对磺胺类、磺脲类药物过敏者排除入选。
共入选140例,随机分为格列美脲组(治疗组)84例,其中男58例,女26例,平均年龄56.3±15.6岁;格列苯脲组(对照组)56例,其中男39例,女17例,平均年龄57.6±16.3岁。
两组的基本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方法实验前无降糖药物治疗者直接进入试验,曾服用磺脲类药物者停用一周为洗脱期;期间FBG>11.1 mmol/L和/或2hBG>16.7 mmol/L则退出筛选;用其他降糖药者维持原治疗方案不变,已有的降脂、降压、减肥等治疗方案也不变;筛选时间为12周。
格列美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在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1],至2013年,IDF估计,60-79岁人群中超过19%患有糖尿病,即1.34亿人群,截止2035年,这一数字预计超过2.52亿。
当前许多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并不理想,因此,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而言,安全有效的降糖方案尤为重要。
本文对我院单纯饮食和运动治疗或使用二甲双胍治疗且剂量稳定1个月以上血糖控制不理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格列美脲进行疗效观察评价。
1 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符合WHO1999年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年龄60~75岁,单纯饮食和运动治疗或用二甲双胍治疗且剂量稳定1个月以上,无急性代谢并发症,13.5mmol/L≥空腹血糖(FBG)≥7.8mmol/L,和/或16.7≥2hBG≥11.1。
对磺脲类药物过敏或近1个月用过磺脲类药物者,或正接受胰岛素治疗者明显肝肾疾病,胃肠功能吸收不良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或雌、孕激素治疗及怀孕哺乳期妇女,已知酗酒或药物依赖者排除。
1.2药品:格列美脲由赛诺菲(北京)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亚莫利,批号:3JB077,规格2mg。
二甲双胍由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格华止,批号:1309080,规格:0.5g。
1.3给药方案:①剂量调整期(0~2个月):所有入选患者开始时均给予格列美脲1mg,每日早餐前5分钟顿服,以后每2周随访1次。
FBG>7.0mmol/L且患者无低血糖反应,将其剂量每天增加1mg,最大剂量为每天4mg。
FBG>3.3且≤7.0mmol/L,且患者无低血糖反应,其剂量维持不变。
FBG≤3.3mmol/L和/或有明显低血糖反应,其剂量在原剂量基础上减少1mg,若原剂量为每天1mg,患者退出。
②治疗维持期(2~4个月):每月随访1次,除非患者出现明显低血糖反应,随访时格列美脲剂量不作调整,维持第2个月时所用药物剂量至第4个月末。
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观察目的分析格列美脲对2型糖尿病(T2DM)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接诊的86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临床资料回顾分析,86例患者给予格列美脲1~8 mg降糖治疗,疗程为12w,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糖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测量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与治疗前的测量值比较有明显的变化。
但是血浆胰岛素、总胆固醇水平与治疗前无显著变化,同时对于患者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没有产生不良影响。
结论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明显,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降糖药物。
标签:格列美脲;2型糖尿病;安全性;临床观察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高,因此有效的临床降糖药物备受关注。
其中格列美脲以其独特的药理动力学特点已经成为新一代的口服降糖药物,在临床的使用中较为普遍,与其他的磺酰脲类药物比较,格列美脲具有较强的胰外作用,起效快速,药效维持时间较长,同时每日只需服用一次,并且具有药物剂量小等特点[1]。
我院结合2011年3月~2013年3月接诊的86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使用格列美脲进行降糖,观察临床结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接诊的86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所有患者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其中男40例,女46例,年龄43~81岁,平均年龄(55±3.8)岁,所有患者的病程为6个月~12年,所有患者的空腹血糖≥7. 1mmol/L,餐后2 h血糖在11. 1~16. 7mmol/L,均排除严重心、肝、肾疾病、胃肠道功能障碍、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2 方法格列美脲(亚莫利,赛诺菲安万特制药有限公司)1 mg/d为起始剂量,8 mg/d为最大剂量,总疗程12w,前4w为剂量调整期,根据随访结果调整用药,每次增减剂量为1 mg,后8w持续规律用药至疗程结束。
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其药理作用分析格列美脲是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物,常见商品名为“格列美脲片”。
它属于双胰岛素抑制剂,通过抑制胰岛素抗性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来降低血糖水平。
格列美脲已经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临床效果和药理作用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其药理作用进行全面的分析。
1. 降糖效果显著格列美脲具有显著的降糖效果,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
研究表明,格列美脲能够减少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血糖峰值,改善血糖控制。
长期使用格列美脲还可以减少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患者的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
2. 保护胰岛β细胞格列美脲能够保护胰岛β细胞,延缓其功能的衰退。
研究发现,格列美脲可以减少胰岛β细胞的凋亡,促进其再生和增殖,改善胰岛素分泌功能。
这对于延缓糖尿病的进展和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非常重要。
3. 减少心血管并发症风险1. 抑制肝糖原合成格列美脲可以抑制肝糖原的合成,降低肝脏对葡萄糖的产生。
这能够减少肝脏释放的葡萄糖,降低空腹血糖水平,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2. 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格列美脲能够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提高胰岛素在肌肉组织中的作用。
这能够增加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降低血糖水平,改善糖尿病的代谢紊乱。
3. 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格列美脲可以提高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胰岛素的作用。
它通过调节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增加胰岛素受体的表达和活性,提高细胞对胰岛素的响应能力。
4. 抑制胰岛素分解格列美脲能够抑制肠道内胰岛素的分解和降解,延长胰岛素的作用时间,增强其降糖效果。
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其药理作用主要表现为抑制肝糖原合成、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抑制胰岛素分解。
这些作用共同作用于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糖尿病的代谢紊乱,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格列美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其药理作用分析格列美脲(又名格列美伦)是一种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口服药物。
它属于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能够增加胰岛素分泌,并减少糖脂生成,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在临床应用中,格列美脲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其疗效和安全性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和药理作用进行分析。
一、临床效果1.1 降低血糖水平研究表明,格列美脲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尤其在餐后血糖控制方面效果更显著。
其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DPP-4酶的活性,延长胰岛素素样增生多肽-1(GLP-1)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IP)的半衰期,增加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肝糖原合成,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
1.2 减轻胰岛素抵抗除了降低血糖水平外,格列美脲还可以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状况。
研究表明,长期使用格列美脲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减少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抵抗,从而使得胰岛素更容易发挥作用,降低血糖。
1.3 保护胰岛细胞功能格列美脲还具有保护胰岛细胞功能的作用,能够减少胰岛素分泌细胞的凋亡,促进新的β-细胞的形成,并减少慢性高血糖对胰岛素分泌细胞的损伤,从而延缓糖尿病的进展。
1.4 减轻体重与一些其他口服降糖药物相比,格列美脲不会导致体重增加,甚至在一些研究中还显示出一定程度的减重效果。
这一点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很多患者同时伴有肥胖问题。
1.5 降低心血管风险研究发现,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还能够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包括心脏病发作和中风。
这是由于格列美脲除了降低血糖外,还能够改善血压、脂质代谢和体重等因素,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1.6 安全性良好格列美脲作为口服降糖药物,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在临床应用中,除了一些常见的副作用外,如头痛、胃肠道不适等,很少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而且,与其它类似药物相比,格列美脲对胰岛素和肝功能的影响较小,长期使用也可以耐受。
格列美脲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探讨目的分析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在该院就诊的首次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随机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共纳入96例,观察组共纳入92例。
对照组给予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给予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每位患者随访至入组后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控制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用量分别为(5.7±0.3)mmol/L、(7.4±0.5)mmol/L,(5.6±0.2)%,(36.4±3.3)U,优于对照组的(7.1±0.4)mmol/L、(8.8±0.9)mmol/L、(6.8±0.4)%、(44.3±3.9)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血糖达标率为95.7%(88例)vs. 83.3%(80例),低血糖发生率[4.3%(4例)vs14.6%(14例)],体重增加发生率[6.5%(6例)vs18.8%(1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格列美脲用于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联合用药血糖控制效果明确,能减少胰岛素用量,并减轻不良反应,可提高用药安全性。
标签:格列美脲;2型糖尿病;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随着社会老龄化和人们生活工作压力的变化,糖尿病患病人数越来越多。
并且,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需要终生用药,且慢性并发症往往给你患者带来巨大的烦恼。
目前胰岛素治疗是该病的重要部分,二作为一种常见的降糖药物,格列美脲具有显著疗效[1]。
该次2016年1月—2017年6月对188例患者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讨论了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用于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在该院就诊的首次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随机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
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与药理作用研究格列美脲是一种口服抗糖尿病药物,属于磺酰脲类药物,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
它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和减少肝脏对葡萄糖的输出来降低血糖浓度。
格列美脲在临床应用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并且被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
本文将探讨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与药理作用,并对其研究进行综述。
1. 格列美脲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除了降低血糖水平外,格列美脲还具有保护胰岛素分泌功能的作用。
研究表明,长期使用格列美脲可以减少胰岛素的分泌,保护胰岛素的功能,延缓胰岛素抵抗的发展,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具有积极的保护作用。
格列美脲还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可以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2. 格列美脲的药理作用格列美脲的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激活肝细胞内的受体,抑制肝糖原酶的活性,抑制肝脏对葡萄糖的输出,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格列美脲还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能力,降低血糖水平。
与其他磺酰脲类药物相比,格列美脲具有选择性更强,作用更快,药效更持久的特点,可以更好地降低血糖浓度,减少胰岛素抵抗。
格列美脲还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对肾脏和肝脏的影响较小,可以长期使用。
3. 格列美脲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尽管格列美脲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但在临床应用中仍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低血糖、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等,一些患者可能还会出现肝功能异常和心血管事件。
在使用格列美脲时,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避免过量使用,特别是在有肝功能异常或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中应慎重使用。
格列美脲在临床应用中与其他药物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的出现。
患者在使用格列美脲时应向医生咨询,避免与其他药物发生不良反应。
格列美脲是一种有效的口服抗糖尿病药物,能够有效降低血糖浓度,并具有保护胰岛素分泌功能的作用,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显著。
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格列美脲的疗效研究-内科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2型糖尿病是临床常见代谢紊乱性疾病,表现胰岛功能损伤,呈进行性发展,是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格列美脲属于临床第三代磺酰脲类药物,药理作用独特,起效迅速。
为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及药理,笔者以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以格列美脲治疗,现将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76 例 2 型糖尿病患者均于2013-03-2014-02期间到长春市双阳区妇幼保健所就诊,男性42例,女性34例;年龄35~70岁,平均(62.72.8)岁;合并高血压20例,冠心病10例;按照就诊顺序编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 纳入标准[1]患者与WHO相关诊断标准相符;空腹血糖(FPG)7.0 mmoL/L,饭后2 h血糖(2 hPG)11.1 mmoL/L,低于16.7 mmoL/L;排除肝肾功能异常,药物过敏或有禁忌证患者;患者治疗前未使用胰岛素治疗,服用降糖药物无效果;未合并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均知情此次研究。
1.3 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抗凝、降脂、控制血压等常规治疗,未服用其他治疗药物。
对照组患者饭前30 min 口服30 mg格列喹酮,tid;治疗组患者饭后30 min口服2 mg格列美脲,bid.两组患者治疗期间,2 d监测一次血糖,根据患者血糖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治疗时间3个月。
1.4 观察组指标观察两组患者FPG、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
1.5 疗效判定[2]显效:自诉症状消失,血糖恢复正常;有效:自诉症状改善明显,血糖得到控制,未恢复正常;无效:自诉症状未改善,血糖升高。
不良反应:低血糖,血糖测定3.9 mmol/L.1.6 统计学处理采取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2检验,P0.05表示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其药理作用分析一、临床效果1. 降血糖效果显著格列美脲是一种口服降糖药物,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肝糖异生和提高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浓度。
多项临床试验证实,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
2. 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格列美脲还可以改善机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从而有助于降低血糖浓度。
临床研究表明,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情况,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3. 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除了降低血糖外,格列美脲还有助于降低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一些临床试验证明,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如心脏病、中风等,并且对于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二、药理作用1.抑制肝糖异生格列美脲能够通过抑制肝糖异生,降低肝脏对血糖的产生,减少血糖在体内的生成。
它主要通过抑制糖异生酶的活性,降低肝脏对葡萄糖的合成,从而起到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
2.提高葡萄糖利用率格列美脲可以提高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率,促进胰岛素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它主要是通过激活骨骼肌中的葡萄糖转运蛋白,促进葡萄糖的进入细胞内,提高血糖的利用率。
3.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格列美脲还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增加胰岛素在体内的水平,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它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素的分泌,提高胰岛素对葡萄糖的利用水平,加速血糖的降解和利用。
4.调节脂质代谢格列美脲还可以调节机体脂质代谢,降低血脂水平,改善血管功能,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它主要通过调节脂蛋白代谢,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保护心血管系统。
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与药理作用研究【摘要】格列美脲是一种常用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本文旨在探讨其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药理作用和效果。
通过分析格列美脲的药理作用,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降低血糖、改善胰岛功能等方面的机制。
临床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展示了格列美脲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同时分析影响因素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其治疗效果。
结论指出,格列美脲是一种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并且具有良好的药理作用,为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治疗选择。
本研究对于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助于进一步提升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关键词:格列美脲,2型糖尿病,药理作用,治疗效果,临床研究,实验结果,影响因素,结论1. 引言1.1 研究背景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人数逐年增加。
高血糖是2型糖尿病的核心病理生理基础,因此控制血糖水平对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至关重要。
格列美脲是一种口服降糖药物,属于胰岛素分泌素类药物,能够通过增加胰岛素的分泌而降低血糖水平。
近年来,对于格列美脲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效果和药理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仍存在一些争议。
本文旨在探讨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与药理作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对格列美脲的药理作用、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研究方法和结果的综合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这一药物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机制,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科学的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格列美脲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效果与药理作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的治疗方案。
通过对格列美脲的药理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可能的副作用。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影响因素的探讨,可以为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应用格列美脲提供参考,提高其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开展,进一步完善格列美脲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指南,为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康复率。
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张春红【摘要】目的探讨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药理解作用.方法选取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1~2 mg(半片~1片)格列吡嗪治疗,每天1次,试验组患者口服2.5~20 mg格列美脲治疗,每天1次,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观察指标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格列美脲是一种较为有效且安全的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6(022)006【总页数】2页(P145-146)【关键词】2型糖尿病;格列美脲;临床疗效【作者】张春红【作者单位】江西 344900 广昌县人民医院药剂科【正文语种】中文格列美脲是第三代磺脲类降糖口服药物,该药物具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用药剂量小、药效持续时间长、治疗效果好等优势,因而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格列美脲在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上,具有给药次数少、患者耐受性好、治疗效果理想等优势,因而得到了临床医师和患者的广泛认可与关注[1]。
本研究就对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广昌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男130例,女70例,年龄43~78岁,平均(61.3±11.5)岁,病程1~10年,平均(6.5±2.3)年。
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单双数,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0例。
2组观察对象基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100例观察对象口服1~2mg(半片~1片)初始计量的格列吡嗪(扬子江药业生产,批号:20073592),每天1次,每天最大给药剂量为2mg,治疗中期将药物剂量调整为每天1~4mg(半片~2片),每天最大给药剂量为6mg,连续治疗27d为1个疗程。
·医药论坛·糖尿病新世界2015年2月糖尿病新世界DIABETES NEW WORLD2型糖尿病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及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
高热量饮食、肥胖、缺乏体力活动是引起该病的主要环境因素,血脂异常、高血压等也可诱发疾病;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膳食可引起糖尿病。
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噻唑烷二酮类、双胍类、苯甲酸衍生物类、磺脲类等。
格列美脲为磺脲类药物之一。
现搜集2013年4月—2013年12月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78例,对其格列美脲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总结性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对照组平均年龄是(56.36±5.78)岁,最大者66岁,最小者43岁,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是22例、17例,共39例。
实验组平均年龄是(57.02±4.57)岁,最大者67岁,最小者44岁,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是23例、16例,共39例。
1.2方法1.2.1对照组治疗时应用格列硅酮,3次/d,30~60mg/次,餐前0.5h 服用,治疗共1个月。
1.2.2实验组治疗时应用格列美脲,1次/d,初始用量为1mg,早餐前0.5h 服用。
治疗期间,对患者血糖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按照血糖情况逐渐增加用量,每日最大剂量应<6g。
治疗共1个月。
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对实验组与对照组FBG、HbAlc、2hBG 进行测定,并准确记录,对比分析。
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比较。
1.3统计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 )表示,进行t 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2.1观察指标治疗前,对照组FBG 是(10.32±2.36)mmol/L,HbAlc 是(9.16±1.38)%,2hBG 是(14.83±2.73)mmol/L;实验组FBG 是(10.35±2.33)mmol/L,HbAlc 是(9.09±1.42)%,2hBG 是(14.58±2.87)mmol/L。
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其药理作用分析引言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两种。
2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造成的高血糖症状。
人群中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因此有效的管理和治疗尤为重要。
格列美脲是一种口服药物,能够降低血糖水平。
本文旨在探讨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以及其药理作用。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目前,糖尿病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和运动。
药物治疗是糖尿病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
一般来说,糖尿病药物还可分为以下几大类:1. 胰岛素类药物:包括长效、中效、短效和超短效胰岛素,可通过注射方式使用。
这类药物适用于1型糖尿病或2型糖尿病无法通过口服药物获得控制的患者。
2. 口服药物:包括磺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促泌剂、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等。
这类药物通过口服方式使用,主要目标是控制血糖水平。
3. 其他药物:例如肠促胰岛素样肽-1、抗凝剂、利尿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与其他类别的药物一起使用,但它们的糖调节作用较小。
口服药物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主要手段之一,而格列美脲是其中一种口服药物。
格列美脲简介格列美脲是一种口服二甲双胍类药物,具有降低血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和抑制肝糖原分解等作用。
格列美脲可以提高胰岛素的作用效果,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其作用机制包括抑制肝糖分解和口腔摄取碳水化合物时减慢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
临床研究一些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证明,格列美脲可以通过口服的方式治疗轻度、中度和重度2型糖尿病。
在这些研究中,患者在口服药物后6个月内的空腹血糖水平均显著降低。
其中,静息血糖更是下降超过2mmol/L,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也有所下降。
另外,在口服药物8周后就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降糖作用。
相对于其他口服药物,格列美脲的优势主要在于:1. 低风险性:由于抗和胃肠副作用较小,因此患者易于遵守治疗方案。
2. 可控性强:格列美脲可以保持较长的半衰期,因此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
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发表时间:2012-09-27T17:17:40.54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0期供稿作者:周延平贾萍[导读] 探讨应用格列美脲(万苏平)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周延平贾萍(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 473000)【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格列美脲(万苏平)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2011年2月收治入院的T2DM患者140例临床资料,并将14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观察组采用格列美脲治疗,对照组采用格列苯脲进行治疗,观察格列美脲和格列苯脲治疗糖尿病患者后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C肽等指标的变化。
结果:格列美脲和格列苯脲的降糖效果相似,但格列美脲治疗后餐后C肽无升高,两种药物对体重、血压、血脂影响不大,不良反应也轻微。
结论:格列美脲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备选降糖药物。
【关键词】格列美脲 2型糖尿病降血糖药糖尿病患病率的迅速增长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卫生保健问题,所以关于糖尿病的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格列美脲是一种新的磺脲类(SU)降糖药物,具有胰内及胰外双重作用[1],能有效地改善胰岛素抵抗(IR)引起的代谢紊乱状态。
本文报告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为期3个月的疗效观察,副作用的评判及其应用前景。
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根据 2008年-2011年2月收治入院的T2DM患者140例,其中,男87例,女53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3.5±11.30)岁,病程1个月~23年,平均(4.2±0.7)年。
首次发现经饮食控制不佳者8例,最近数月中服用中等量降糖药物(主要为者)18例。
两组的基本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 治疗方案所有患者进行药物观察前测定对照血糖(空腹,餐后2h)。
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与药理作用研究格列美脲(Glimepiride)是一种二代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物,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
下面将对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和药理作用进行研究。
一、效果研究:1. 降糖效果:格列美脲通过增加胰岛β细胞的胰岛素分泌来降低血糖水平。
研究表明,格列美脲可以显著降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从而改善病人的糖代谢水平。
2. 控制血糖波动:格列美脲具有较长的药物半衰期和持久的降糖效果。
研究发现,格列美脲可以减少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保持血糖稳定水平,从而降低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 促进体重控制:格列美脲在治疗糖尿病的对体重的影响相对较小。
一些研究显示,与其他口服降糖药物相比,格列美脲不会导致体重显著增加,甚至能使患者体重有所下降。
二、药理作用研究:1. 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格列美脲通过与胰岛β细胞上的ATP敏感的钾通道结合,抑制该通道的开放,导致细胞内钾离子浓度增加,从而引起胰岛素的释放。
格列美脲还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胰岛素的生物利用度。
2. 抑制肝糖原的分解:格列美脲可以通过抑制糖原磷酸化酶的活性,减少肝糖原的分解,减少肝脏对血糖的输出,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3. 提高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格列美脲可以通过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糖的转运和利用,降低血糖水平。
这主要是通过增加胰岛素受体的表达和激活细胞内的胰岛素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4. 减少胰岛素抵抗:格列美脲还可以通过减少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提高胰岛素的功能,改善胰岛β细胞的功能,从而改善糖尿病的病理过程。
格列美脲是一种常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的口服降糖药物,通过多种药理作用来降低血糖水平,改善糖代谢,控制血糖波动,促进体重控制。
不同病人对格列美脲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使用格列美脲治疗糖尿病时,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还需注意格列美脲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禁忌症,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其药理作用分析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
格列美脲是一种糖尿病口服降糖药,被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
本文将对格列美
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其药理作用进行分析。
格列美脲是一种选择性DPP-4抑制剂,通过抑制二肽基肽酶-4(DPP-4)的活性,增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在体内的浓度,从而提高胰岛素分泌和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进而降低血糖水平。
与其他降糖药物相比,格列美脲的优势在于其副作用较小,可以有效
控制血糖平稳性,降低低血糖的风险。
临床研究表明,格列美脲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具有显著的降糖效果。
一项持续12周的研究显示,与安慰剂相比,格列美脲治疗组的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降低。
将格列美脲与其他
糖尿病药物联合使用,也能够进一步改善血糖控制效果。
一项比较研究发现,与二甲双胍
单药治疗相比,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能够更有效地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除了降糖效果,格列美脲还具有一些其他的药理作用。
研究发现,格列美脲能够改善
胰岛β细胞功能,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并且能够减轻胰岛素抵抗。
格列美脲还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减少胰岛细胞的凋亡,保护胰岛功能。
格列美脲还可以改善血脂代谢和
对体重的影响。
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其药理作用分析格列美脲是一种口服降糖药物,经美国FDA批准上市后,被广泛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本文旨在探讨格列美脲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其药理作用。
格列美脲主要通过抑制肠道中α-葡萄糖苷酶,降低餐后血糖峰值,并促进胰岛素分泌和肝脏的葡萄糖利用。
目前已经有多项临床研究证实,格列美脲对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1.1 降低血糖水平格列美脲可使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降低,同时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也显著降低。
据报道,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胍联合使用可使糖化血红蛋白下降4%-6%。
1.2 保护β细胞功能格列美脲除了促进胰岛素分泌外,还可通过防止β细胞凋亡,保护β细胞功能。
一项研究表明,格列美脲可使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同时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谷丙转氨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提示其具有保护肝脏功能的作用。
1.3 促进体重的下降使用格列美脲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降低血糖的同时,也能够促进体重的下降。
一项研究表明,使用格列美脲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体重变化幅度为-0.75±2.35kg,与安慰剂组相比差异显著。
2.药理作用2.1 抑制α-葡萄糖苷酶格列美脲是一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以抑制肠道中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从而减少糖类在小肠内的消化吸收,使得餐后血糖峰值和总体血糖水平降低。
2.2 促进胰岛素分泌格列美脲可与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结合,在细胞内引起KATP通道的抑制,从而导致胰岛素分泌细胞的静息膜电位降低,胰岛素分泌增加。
2.3 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格列美脲可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并抑制肝脏对葡萄糖的产生。
格列美脲增加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同时增加脂肪组织的敏感性和酯化作用。
总之,格列美脲是一种口服降糖药物,可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
其主要作用是抑制α-葡萄糖苷酶,促进胰岛素分泌和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
使用格列美脲的2型糖尿病患者除了能够显著降低血糖水平,还能够减轻胰岛素抵抗,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并降低体重等。
格列美脲治疗Ⅱ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谢伦君
【期刊名称】《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年(卷),期】2010(000)002
【摘要】目的评价格列美脲对单纯饮食或用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治疗不满意的Ⅱ型糖尿病的疗效。
方法入选患者给予格列美脲1~4mg每日早餐前顿服,疗程4个月,试验前、后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和肝肾功能。
结果格列美脲治疗4个月后空腹和餐后2h血糖平均分别下降1.3mmol/L和1.8mmol/L,糖化血红蛋白平均下降1.8%,治疗后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无变化。
结论格列美脲可以进一步降低单纯饮食控制或应用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治疗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空腹和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且不增加空腹胰岛素水平。
【总页数】2页(P40-41)
【作者】谢伦君
【作者单位】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63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1
【相关文献】
1.二甲双胍、格列美脲、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2.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3.格列美脲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
临床疗效观察4.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84例临床疗效观察5.格列美脲联合吡格列酮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与药理作用研究
一、药理作用
1.促进胰岛素分泌
格列美脲是一种ATP敏感性钾通道阻滞剂,可以抑制胰岛素分泌细胞的K+通道开放,细胞膜内的钙离子浓度升高,激活膜上钙离子通道,导致胰岛素分泌增加,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2.增强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格列美脲可以调节胰岛素与细胞膜的结合,从而增强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糖更容易被清除,从而达到降糖的效果。
3.抑制肝糖原的分解
格列美脲可以抑制肝糖原酶的活性,减少糖原的分解,从而减少肝脏糖原的释放,进一步降低血糖水平。
二、治疗效果
1.降低血糖水平
与安慰剂相比,格列美脲可以显著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
一项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随机双盲研究表明,格列美脲治疗组的空腹血糖降低率为23.5%,而安慰剂组仅为8.6%。
2.改善胰岛素分泌和靶组织敏感性
格列美脲治疗还可以改善胰岛素分泌和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使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的基础上更加容易控制血糖水平。
3.降低长期并发症风险
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可能出现一系列的长期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病、眼病和神经病变等。
格列美脲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这些并发症的风险,从而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