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教案-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精品
- 格式:doc
- 大小:533.34 KB
- 文档页数:126
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步行18里这篇文章写的是发生在父子之间的故事。
由于儿子的迟到加上说谎,让父亲彻底失望,所以父亲坚持要步行回家,儿子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再也没有说过谎的故事。
一起看看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欢送查阅!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7个字,会写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讲述的故事内容,能复述课文。
3.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做人要真诚,不要说谎话。
教学重点:认识7个字,会写10个生字。
教学难点:初步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做人要真诚,不要说谎话。
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一、了解版块特点。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版块---体验真诚(板书)。
2.你对真诚是怎样理解的揭示课题:步行18里。
二、初读课文:1.师范读课文,生注意画出容易读错的字音。
2.汇报字音:“吾〞字需要正音,不能读成“w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把这个字音读错了,这一点必须强调;“闷〞字是多音字,引导学生注意书中所给的提示;3.根据预习,在小组内交流预习情况。
4.全班交流:自主解决生字。
5.交流其他预习内容,质疑。
三、再读课文:1.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
读准字音。
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3.理清文章写作顺序。
四、布置作业,小结:熟读课文,练写生字。
板书设计:步行18里兼歉谎罪吾抑谅闷均沮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7个字,会写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讲述的故事内容,能复述课文。
3.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做人要真诚,不要说谎话。
教学重点:学会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
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做人要真诚,不要说谎话。
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一、回忆课文:1.昨天我们学习了步行18里这篇课文,谁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这节课继续学习步行18里,板书课题。
二、分析课文:1.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父子的三次对话,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并找出这三次对话,分别体会父子的心情。
长春版四年级语文教案长春版四班级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感受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周恩来同志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
4.学习通过具体语言、动作反映人物的性格和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体会人物的品格的方法。
2.知道成语故事表达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1.收集相关的背景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一、引入:1.同学们,有关周总理,你都知道哪些?(学生拿出课前搜集的资料沟通。
)2.敬爱的周总理在一次乘坐飞机前往重庆的途中由于飞机遇到冷气包裹,情况十分危险。
在这生与死的紧要关头,周总理却义无反顾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伟人的崇高精神境界。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准字音,画出生字新词。
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恩派顾皖狱兀汹舱负搏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惹僵甸坠缓措讯挣读一读:惹人喜爱坚贞不屈千山兀立不知所措冻僵斧劈刀削搏击长空波涛汹涌沉甸甸坠落从容沉着鼓舞慈爱恶劣危险多音字:重降2.检查自学情况:认读生字卡片。
3.小声读课文,整体感知。
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是什么?结果怎样?用自己的话概括。
(本文讲的是周恩来同志乘飞机到重庆去,同行的除了工作人呢员外,还有小扬眉。
中途,飞机遇到寒流,情况十分危急,机长命令跳伞,小扬眉没有伞,周恩来把自己的伞包让给小扬眉的事。
赞扬了周恩来同志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
4.快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2):周恩来从延安乘机到重庆去。
第二部分(3-6):飞机遇险,周恩来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别人。
第三部分(7):飞机脱险后,机舱内一片欢腾。
5.试着给每一部分加一个小标题。
(一)遇险前(二)遇险时(三)遇险后三、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老师介绍当时的历史背景,理解词语“气候恶劣”,并用它造个句。
2024年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本册教材中的生字词,能正确读写并理解含义。
理解课文内容,能流畅朗读课文,并理解其中表达的主要思想和情感。
培养学生基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技能,包括阅读理解、短文写作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会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语文学习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把握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图。
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深层次阅读和写作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化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相关话题的导入,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好奇心。
简短回顾上节课内容,为学生做好知识铺垫。
2. 自主学习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尝试理解文章内容。
标记不理解的词汇或句子,准备提问和讨论。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共同探究课文中的难点和疑点。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4. 讲解与点拨教师系统讲解课文内容和重点知识。
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5. 巩固练习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包括填空、选择、简答等。
学生完成练习,教师点评并讲解错误原因。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布置课后作业,明确下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预习要求。
7. 作业与延伸设计层次分明的课后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进行拓展阅读和写作实践。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真实或模拟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个性化教学法: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辅导方案。
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字,继续学习运用多种方法识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语气。
3、体会幽默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体会导游怎样恰如其分地利用幽默来化解矛盾、调节气氛的。
教学难点感受幽默是一种智慧,它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事先准备几个幽默小故事教学过程自主设计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聪明机智而且幽默的小男孩甘罗,谁来说一说你对这个小男孩的看法。
引导学生感受幽默的作用。
不同角度看问题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语言也如此,轻轻的一席话有时可以驱散乌云,点亮心情,让人神清气爽。
有一个很棒的导游就总是能在任何时候都能带给游客好心情,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吧!二、随文识字,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词义,解决部分问题。
2、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这个故事,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注意读出人物的语气。
3、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自学生字情况。
4、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及问题。
第二课时一、指名读课文,理解课文1、找四名同学读课文,指导朗读,谈一谈你对这名导游的印象。
2、课文中哪两句话最能体现导游的机智、幽默?3、这样转怒为喜的事你能举出一个例子来吗?二、解决问题1、导游是个怎样的人?(善解人意、风趣幽默)2、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导游的话?3、假如你是导游,当游客遇到下面的情况时,你会怎么说?(1)游客的帽子被风吹落山谷。
(2)集合的时间已经过了,大家都很着急,一位游客却姗姗来迟。
三、作业联系课文及自己的经验,以个人为单位“出谋划策”。
四、板书设计:风趣的导游善解人意导游风趣幽默和颜悦色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清晰”、“魅力”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的创造力________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得到启示。
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案标题:《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案目标:1. 熟练掌握《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所涉及的知识点和技能。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型。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其能够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知识。
2.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能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教学准备:1. 《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及教辅资料。
2.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3. 学生练习册、作业本等学习资料。
4. 小组合作学习的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
2. 通过提问或讲解,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2. 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重要句型,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的核心内容。
3. 运用教材中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三、合作学习(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
2. 分发小组合作学习的材料,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合作。
3.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合作成果。
四、个人巩固(10分钟)1. 学生个人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和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巡视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五、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2. 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和写作任务。
2. 强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以便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的内容,提高了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长春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长春版四班级上册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体会甘罗的聪慧机智,感受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
2、认识7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积累“不慌不忙”“胡言乱语”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能通过表演体会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引导学生体会甘罗的聪慧机智。
教学难点通过人物的动做,语言感悟甘罗的聪慧机智。
教学准备事先收集有关甘罗的资料教学过程自主设计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了解甘罗这个人吗?甘罗是中国历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他年仅十二岁时就已经是秦国的宰相,并且凭着自己的智慧周旋于王侯之间,很受秦王的赏识和重用。
是一个才能出众的小神童。
同学们,想了解甘罗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甘罗》,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倾听,整体感知课文。
了解文章中出现了几个人物?(甘罗的爷爷甘茂、甘罗、秦王)2、围绕着这三个人发生了什么事。
(甘茂是秦国的宰相,有一次秦王要吃公鸡下的蛋难为大臣们,甘茂的孙子甘罗听说后想出了个办法,解救了大家。
)3、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4)事情的起因(5-9)事情的经过4、默读课文,快速圈出本课要学的生字,小组内汇报学习情况,对于不理解的字词可以提出来,全班共同解决。
第二课时一、再读课文、深化理解内容,感受甘罗的聪慧、机智、勇敢。
1、学习第一部分(1)请学生合作读1-4自然段(2)通过这一部分内容,你了解到秦王是个怎样的君主?甘罗的爷爷甘茂又是一个怎样的臣子?(3)甘罗得知秦王难为百官的事后,他又是怎么说的?可见甘罗是个怎样的人?(4)再读第一部分。
甘罗真的有办法帮助爷爷和大臣们吗?接着学习第二部分。
2、学习第二部分(1)请学生读5-9自然段。
用“——”画出甘罗的动作、语言的句子。
(2)练习读5自然段。
(3)第二天甘罗替爷爷上朝了。
他是怎么做的?这里你想对甘罗说点什么?(4)当秦王看到甘罗后,这一国之君的反应怎样?请同学们读第6自然段。
1童年的愿望1—1等我也长了胡子教学目标:1.学习10个一类生字。
2.了解诗歌大意,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儿童的心愿得不到大人理解时的遗憾和无奈。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生字, 理解诗歌大意。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基础知识:蜘:zhi 虫8 蜘蛛:节肢动物,肛门尖端的突起能分泌黏液,黏液在空气中凝成细丝,用来结网捕食昆虫。
生活在屋檐和草木间。
蛛:zhu 虫 6 蜘蛛、蛛网、蛛丝马迹蚂:ma 虫 3 蚂蚁:昆虫,雌蚁和雄蚁有翅膀,工蚁和兵蚁没有。
在地下筑巢,成群穴居。
蚂蟥、蚂蚁啃骨头、蚂蚁搬泰山蚁:yi 虫 3 蚁后、蚂蚁蝌:ke 虫9 蝌蚪:蛙或蟾蜍等两栖动物的幼体,黑色,椭圆形,像小鱼。
蚪:dou 虫 4 蝌蚪屁:pi 尸 4 臀部屁股、屁滚尿流(形容非常惊恐或狼狈的样子)、屁话股:gu 月 4 大腿股票、股东、股份、一股泉水、一股香味、一股敌军搬:ban 扌10 迁移搬家、搬迁、搬动、搬运、搬弄是非、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骗:pian 马9 用谎言或诡计使人上当;欺骗。
骗人、受骗、骗局、骗取、骗子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诗歌,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导入:1.出示男孩图片,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2.出示男孩长胡子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与上幅图有什么不同。
3.男孩子什么时候会长胡子?(长大后)4.你长大后想做些什么?5.这个小男孩长大后想干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有趣的小诗歌——《等我也长了胡子》。
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指读,要将课文读准确。
学习生字。
1.认读词语:蜘蛛、蚂蚁、蝌蚪,为“蛛”、“蚁”扩词。
2.认读词语:屁股,提醒学生注意“股”的第六笔是横折弯。
分别扩词。
3.认读生字:搬、骗。
注意“搬”的写法。
分别扩词。
4.复习巩固生字。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指读诗歌,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节诗的意思。
诗歌共有5小节1.小作者希望自己长出胡子, 当上爸爸。
2.“我”要跟儿子一起去探险。
长春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学习三种体会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联系上下文、抓重点词句、标点符号。
根据自己对文中人物心理活动的体验,个性感情朗读课文,明白在生活中,做人要老实,不说谎话,同时体会父亲为了教育孩子,以身作那么的良苦用心。
一起看看长春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欢送查阅!长春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学习三种体会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联系上下文、抓重点词句、标点符号。
2、根据自己对文中人物心理活动的体验,个性感情朗读课文,3、明白在生活中,做人要老实,不说谎话,同时体会父亲为了教育孩子,以身作那么的良苦用心。
教学重点:学习三种体会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并根据自己的体验,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父亲步行18里的目的和课文揭示的道理。
课时分配:二课时(本课为第二课时)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交代本课教学任务。
今天,我们一同学习步行18里(学生齐读课题) 这篇课文很感人,回忆一下,主要讲了什么交代任务:文中的父亲是用步行十八里的方式教育儿子,下面,我们共同走进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揣摩人物的心理,读好课文。
过渡:下面,把书翻到80页,默读课文,把文中描写父亲的语句画下来并把自己的体会,在对应的文字旁做适当的标注。
(板书:揣摩人物心理)二、抓描写父亲的语句,揣摩人物心理,朗读重点句子。
第一处:我把车开到和父亲约好的地方,看见父亲很有耐性地..等候着。
1、学生汇报,引导学生抓“很有耐性地等候〞。
2、请同学们再快速浏览一下课文,父亲是在什么情况下“很有耐性地等候〞请你联系书中语句答复。
(1)联系第一段“我已经迟到两个小时!〞小结:大家看这句的符号是感慨号,看出在我的眼中,2个小时的时间真的很长。
(2)还可联系5段。
父亲已经知道我没有去按时取车的情况下,“耐心地等待〞。
3、这真是一位有耐心的父亲。
在这样长的时间,在知道孩子已经犯了错误的情况下,父亲仍然在有耐性地等待,谁来读一读这一句,读出父亲的耐心。
长春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篇长春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人物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甘罗的巧妙之处。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还记得陶行知的《小孩儿不小歌》吗?我们一起背诵一遍。
2.背得真好,虽然我们的年龄尚小,但是我们的聪明才智不容每一个成年人忽视。
就拿我国古代来说吧,就曾涌现出许多聪明的孩子。
同学们,你们能举出一些吗?3.教师补充;四岁让梨的孔融,五岁属文的方仲永,六岁咏《鹅》的骆宾王,七岁称象的曹冲,八岁砸缸的司马光。
--------4.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聪明的小男孩甘罗。
(板书课题:甘罗)二.检查预习情况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预习了课文,下面老师就想考考你们。
1.请几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黑板出示习题:读准下面的词语,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宰相唉声叹气教唆代替宫殿施礼捣乱3.回答下面的问题(1)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主要人物?围绕上面几个人物发生了什么事?(2)哪几个自然段写了事情的起因,哪几个自然段写了事情的经过?学生汇报交流。
4.预习中,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教师板书问题)三.深入理解课文1.学习第一部分(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其中的成语来。
(2)学生找出“唉声叹气”并用自己的话说明意思,再用这个词造个句子。
(3)指导学生用关切的语气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爷爷,到底为什么事发愁呢?(4)从文中哪个自然段可以知道,画一画。
请学生汇报。
(5)你能体会爷爷此时的心情吗?教师适当指导,让学生试着读一读,其他同学评价。
教师板书:公鸡下蛋(6)得知爷爷唉声叹气的原因,甘罗什么表现,他说了什么?从中我们能够体会出什么呢?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部分过渡:甘罗真的有办法帮助爷爷和大臣们吗?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呢?(1)请同学读第五自然段,找出一个成语“不慌不忙”体会出什么?(胸有成竹)甘罗对于什么胸有成竹呢?请一名同学读第六自然段。
(2)看到甘罗,秦王为什么不高兴?学生汇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