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红细胞形态及管型应用于肾病诊断的临床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59.50 KB
- 文档页数:3
尿红细胞形态联合尿蛋白定量检验在肾病中的临床意义分析秦菊,赵正杰△(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云南 昆明)摘要:目的探索尿红细胞形态联合尿蛋白定量检验在肾病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在2017年6月22日至2018年6月22日期间选取120例对照组健康体检者,120例观察组疑似肾病患者,所有受检者均进行尿蛋白定量检验、尿红细胞形态检测。
结果观察组畸形红细胞(95.65±3.62)%、均一型红细胞(98.46±4.23)%、尿蛋白定量(154.45±12.33)mg/24h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尿红细胞形态联合尿蛋白定量诊断在肾病患者中特异性、敏感性、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5.00%、98.00%、2.00%、5.00%。
结论对肾病患者实施尿红细胞形态联合尿蛋白定量检测效果显著。
关键词:尿红细胞形态;尿蛋白定量;检验;肾病;分析中图分类号:R446.12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8.64.083本文引用格式:秦菊,赵正杰.尿红细胞形态联合尿蛋白定量检验在肾病中的临床意义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4):128,130.0 引言肾脏疾病主要特征为蛋白尿、血尿,根据病因可分为非肾小球性和肾小球性,其中非肾小球性患者包括急性尿路感染、肾结核、膀胱肿瘤、尿路结石[1];非肾小球性包括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肾小球动脉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炎。
为了了解肾病患者病情进展,还需加强实验室指标的检测,目前常用的两项指标包括尿红细胞形态、尿蛋白定量,其具有操作简单、无创性、经济实惠等优势,可为后期治疗方案拟定提供依据[2]。
而本文旨在探索加强肾病患者的尿红细胞形态联合尿蛋白定量检验临床意义,具体见下文描述。
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此次研究人员选择120例疑似肾病患者(观察组)、1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均在2017年6月22日至2018年6月22日期间收集。
慢性肾炎血尿患者尿红细胞形态结果分析【摘要】慢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患者常表现为血尿。
本文针对慢性肾炎血尿患者的尿红细胞形态进行了综合分析。
首先从慢性肾炎患者尿红细胞形态特点入手,探讨其数量统计和形态变化,并进一步探讨尿红细胞形态结果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
对尿红细胞形态结果的临床意义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其临床应用展望。
通过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慢性肾炎患者血尿中尿红细胞形态的特点及其临床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慢性肾炎、血尿、尿红细胞形态、结果分析、数量统计、形态变化、疾病进展、临床意义、总结、临床应用展望1. 引言1.1 慢性肾炎血尿患者尿红细胞形态结果分析慢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肾脏疾病,其中血尿是一个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
血尿患者的尿红细胞形态结果分析对于了解疾病的发展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尿红细胞形态在临床诊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反映出患者的肾脏病变程度及疾病的进展情况。
通过分析慢性肾炎患者尿红细胞的形态特点,可以了解尿红细胞的数量、形态和大小等参数,进一步判断肾脏功能受损程度。
对血尿患者尿红细胞数量的统计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患者的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慢性肾炎血尿患者尿红细胞形态结果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通过分析尿红细胞形态变化,可以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对慢性肾炎血尿患者尿红细胞形态结果的细致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
是肾脏疾病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慢性肾炎患者尿红细胞形态特点分析慢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患者出现血尿是其常见症状之一。
血尿患者尿液中的红细胞形态变化特点是诊断该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
1.形态不规则:慢性肾炎患者尿液中的红细胞形态通常呈现出不规则的形状,有的呈现为圆形,有的有凹陷,有的呈现出分裂或溶解的特征。
尿蛋白测定与尿红细胞形态在慢性肾脏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疾病通过尿蛋白测定与尿红细胞形态诊断的价值。
方法将2019年4月—2020年4月本院接治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资料抽取71份进行分析,所选患者均接受尿蛋白测定与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对诊断工作的效果进行观察。
结果患者蛋白尿测定结果检出率为90.14%,患者尿红细胞学形态检查结果符合率为87.32%于慢性肾炎的对比上两种检查的符合率相同,其余对比无统计差异(P>0.05)。
结论慢性肾脏疾病通过尿蛋白测定与尿红细胞形态诊断均能获得较好的相符性,帮助医生对患者的疾病类型和病情状态进行判断,为后期的治疗提供理论上的参考,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慢性肾脏疾病;尿蛋白测定;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urineprotein and urine red blood cell morphology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Methods the data of 71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9 to April 2020 were analyzed. All the selected patients underwent urine protein determination and urine red cell morphology examination, and the effect of diagnosis was observed. Results the detection rate of proteinuria was 90.14%, and the coincidence rate of urine red cell morphology was 87.32%. The coincidence rate of the two tests was the same in the comparison of chronic nephritis, and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theother comparisons (P > 0.05). Conclusion the measurement of urine protein and the morphological diagnosis of urine red blood cell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an obtain a good agreement,which can help doctors judge the disease type and state of the patient,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later treatment.[Key words] chronic kidney disease; Urine protein determination; Morphological examination of urine red blood cells慢性肾脏疾病是当前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患者病情周期较长,正常的工作生活受到的影响较大,如不及时进行治疗,任由病情发展,会逐渐对其肾脏功能造成损伤,牵连其他器官组织,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1】。
尿红细胞形态观察的临床应用与评价
施岚;吴亚君;达展云;陈晓岚;范亚平
【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年(卷),期】2005(6)12
【摘要】目的:应用和评价尿中异形红细胞诊断血尿来源与性质.方法:119例血尿患者(89例来自肾小球疾病,30例来自非肾小球疾病)在显微镜下观察变形红细胞形态和百分率,对照肾小球性血尿诊断标准,分别统计诊断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尿异形红细胞诊断肾小球性血尿的敏感度86.5%、特异度93.3%,而G1细胞的诊断敏感度59.6%、特异度100%.结论:普通光学显微镜法观察尿中红细胞形态用于鉴别血尿来源与性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同时G1细胞百分率可以作为诊断肾性血尿的特异性指标.观察尿红细胞形态的同时,应考查尿渗透压、酸碱度的变化,以及有无病理管型,综合分析检查结果后再作出判断,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总页数】2页(P712-713)
【作者】施岚;吴亚君;达展云;陈晓岚;范亚平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研究室,南通,22600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研究室,南通,22600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研究室,南通,22600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研究室,南通,22600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研究室,南通,226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
【相关文献】
1.对尿红细胞形态观察的体会 [J], 董瑞东
2.相差显微镜尿红细胞形态观察的临床价值 [J], 张婵
3.相差显微镜尿红细胞形态观察的临床价值 [J], 张婵;倪妮
4.尿红细胞平均容积和形态观察在单纯性血尿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J], 许凯声;沈汉超;江明瑾
5.70例血尿红细胞形态观察及探讨 [J], 戴莉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64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第23卷第4期2008年7月JModLabMed。
V01.23,No.4,Jul.20082.4蛋白样品是否与明胶酶蛋白上样缓冲液混合保存对MMP一9和MMP一2活性的影响在蛋白样品保存方式建立过程中,我们对明胶酶蛋白上样缓冲液是否对MMP一9和MMP一2的活性造成影响进行了研究。
我们将新鲜组织提取蛋白后分为两组,一组与明胶酶蛋白上样缓冲液混合保存,另一组单独保存,然后一起用酶谱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两者没有明显区别(图5)。
图5明胶酶墨自上样缓冲液对MMP一9和MMP一2的活性的影响3讨论国内外有很多实验室都已经用各种方法展开金属蛋白酶在各种肿瘤中的检测,但是都局限于实验室,未能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测。
我们用酶谱法对提取的食管癌组织蛋白进行了蛋白上样量梯度检测,发现在对组织进行MMP一9和MMP一2活性检测时所需的蛋白量很少,只需10弘g,从而对微量组织就可以检测MMP一9和MMP一2活性,加之其简单快捷和成本低廉的特点,将其应用于临床活体检测具有广阔前景,如食管拉网细胞和食管内窥镜活检,为食管癌早期诊断提供了一个参考指标。
由于此检测所需组织微量,还可作为食管癌术后化疗和其它治疗的监控和疗效的参考指标。
然而,此项检测方法在广泛应用于临床前还需反复大量验证。
我们同时发现MMP一9和MMP一2对长期低温保存(一20℃),明胶酶上样缓冲液和反复冻融均不敏感,这样可在一定时间内收集病人活体标本于一20℃(无需保存在一70℃),然后集中用酶谱法对提取的食管癌组织的蛋白进行MMP一9和MMP一2活性的检测,临床实验室就可以展开此种工作,为在临床展开关于食管癌MMP一9和MMP一2的回顾性调查研究提供了便利。
我们在研究食管癌中MMP一9和MMP一2表达时对适宜的蛋白上样量进行了相应探索,以肉眼可见清晰蛋白条带为标准,包括所有明胶酶活性形式,适宜的蛋白上样量为10pg,也为临床或其它研究者检测食管癌组织中的MMP一9和MMP一2提供了一个参考标准。
尿液红细胞相位分析在肾病诊断中的应用目的探讨分析尿液红细胞相位分析在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肾病患者,对其血尿结果的红细胞相位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包括尿红细胞形状分布,畸形红细胞率,尿红细胞色度分布以及尿红细胞宽度分布等,希望从以上分析中可以找出区分非肾小球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性血尿的医学决定水平。
结果当畸形红细胞率大于70%,尿红细胞形状分布小于50%时,可以将肾小球性血尿以及临床符合率提升至95%;当畸形红细胞率小于30%,尿红细胞形状分布大于80%时,非肾小球性血尿与临床符合率能够达到95%。
结论在诊断肾病患者时,采用尿液红细胞相位分析诊断方式具有显著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诊断上推广使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analysis of urine erythrocyte phase in the diagnosis of nephropathy. Methods 1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nephropathy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7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and the erythrocyte phase index of blood and urine results were reviewed,mainly including the distribution of urine red blood cell shapes,abnormal erythrocyte rate,distribution of erythrocyte chromaticity,RBC width distribution,and the medical determination level of glomerular hematuria and non-glomerular hematuria was analyzed. Results When the abnormal erythrocyte rate > 70% and urinary red blood cell shape 80%,the coincidence rate of non- urine erythrocyte phase with the clinic reached 95%. Conclusion The value of analysis of urine erythrocyte phase in the diagnosis of nephropathy is obvious,which is worth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diagnosis.[Key words] Erythrocyte phase;Urine;Nephropathy;Diagnosis value医学上包括的肾脏疾病类型主要有先天性多囊肾,膜性肾病,红斑狼疮肾病,过敏性紫癫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以及隐匿性肾炎等[1]。
慢性肾炎血尿患者尿红细胞形态结果分析
慢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尿频、尿痛、尿血等症状。
尿红细胞
形态结果分析是诊断慢性肾炎的重要指标之一。
以下是对慢性肾炎患者尿红细胞形态结果
的分析。
1. 尿红细胞形态:
尿红细胞形态是指尿液中红细胞的形状、大小和数量。
正常人的尿液中存在少量红细胞,但在慢性肾炎患者中,尿红细胞数量明显增多。
2. 尿红细胞形态异常:
在慢性肾炎患者的尿液中,尿红细胞形态可能出现以下异常:
a. 大型畸形红细胞:指直径大于正常红细胞的畸形红细胞。
这种畸形红细胞可能是
肾小球被破坏后在尿液中漏出的红细胞。
c. 球形红细胞:指尿液中出现的完全圆形的红细胞。
这种红细胞形态异常常见于肾
小球疾病或肾小球损伤。
3. 形态异常与肾脏疾病的关系:
尿红细胞形态异常可以反映患者肾脏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大型畸形红细胞和马赛
克红细胞常见于肾小球肾炎或慢性肾病。
球形红细胞多见于膜性肾病、局灶性节段性肾小
球硬化和肾病综合征等疾病。
糖尿红细胞则常见于糖尿病肾病。
尿红细胞形态异常的严重程度也与肾脏损害的程度有关。
形态异常越明显,代表肾脏
疾病的严重程度越高。
慢性肾炎血尿患者的尿红细胞形态结果分析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些重要的参考信息,有助于诊断和治疗患者的肾脏疾病。
但需要注意的是,尿红细胞形态结果只是辅助诊断指标,必须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尿红细胞形态及管型在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目的研究尿红细胞形态和管型在肾病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对2008年3月~2010年2月入住笔者所在医院及门诊的162例肾病患者进行尿红细胞形态和管型的测定,管型测定的具体方法需采用非浓缩蛋白电泳来分析。
结果分析尿红细胞形态和管型,依据尿蛋白电泳图和临床诊断符合率达到88.9%,红细胞形态检查符合率达到91.5%,尿红细胞形态检测和管型检查之间运用χ2检验,两种检测方法对肾病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尿红细胞形态和管型的检测能很好地为肾病的临床诊断提出依据,并可对具体的病情有所提示。
标签:尿红细胞形态;管型;肾病肾病的种类繁多,包括有急性肾炎、慢性肾炎、IgA肾炎、隐匿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多囊肾等,引起肾病的原因也有多种,常见的有细菌病毒的感染、遗传、免疫机制的受损、药物的损伤等。
肾病患者的典型临床症状有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和水肿等[1]。
对肾病检查常为尿常规、血清检查和肾功检查等,本文通过对尿红细胞形态和管型与肾病诊断的关联分析,说明了对尿红细胞形态和管型的检测能很好地为肾病的临床诊断提出依据,并可对具体的病情有所提示。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2008年3月~2010年2月入住笔者所在医院及门诊的162例肾病患者进行尿红细胞形态和管型的测定,162例肾病患者中,男90例,女72例,年龄最大者92岁,最小者为15岁,平均(45±2.3)岁。
按照肾病的种类来统计,其中肾小球疾病患者有73个,肾病综合征27个,急性肾炎患者35个,其他种类的肾病患者如慢性肾炎、IgA肾病、隐匿性肾炎等总共27例[2]。
肾病患者的典型临床症状有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和水肿等。
1.2方法采用非浓缩蛋白电泳来分析,尿蛋白分型有肾小球型、肾小管型、混合型、生理型等。
尿红细胞计数与形态检查,红细胞形态分型有均一型红细胞、混合型红细胞和非均一型红细胞。
尿红细胞形态在鉴别肾性与非肾性血尿中的临床价值发表时间:2013-02-26T13:18:46.0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36期供稿作者:吴丹虹[导读] 目的通过观察尿中红细胞大小、血红蛋白分布和形态特征,辅助鉴别肾性及非肾性血尿。
吴丹虹(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检验科 200240)【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尿中红细胞大小、血红蛋白分布和形态特征,辅助鉴别肾性及非肾性血尿。
方法采用Leica-DM2000相差显微镜,对我院已临床诊断的402例门诊及住院患者血尿标本进行镜下红细胞形态观察,计数100个红细胞,计算畸形红细胞百分率,并将血尿分为均一性和非均一性,进行结果分析。
结果肾性组与非肾性组血尿红细胞形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1)。
肾性血尿红细胞以非均一性为主,占90.48%;非肾性血尿红细胞以均一性为主,占78.21%;混合性血尿,肾性组占9.52%,非肾性组占21.79%。
红细胞变异率>80%时,肾性血尿所占百分率为78.57%;当变异率<20%时,非肾性血尿所占百分率为100%。
结论应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尿红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实验标本来源方便、操作简单、快捷经济、无创伤性,对鉴别肾性与非肾性血尿具有十分重要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红细胞形态相差显微镜血尿【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6-0116-02 血尿是泌尿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常常是患者就诊的首发症状。
对于血尿患者,明确其血尿的来源部位是临床医生关心的首要问题。
1979年国外首先应用相位差显微镜检查尿中红细胞形态,首次发现肾性血尿红细胞的形态多样和大小不等,而非肾性血尿多为形态和大小正常的红细胞,两者明显不同。
经过国内外临床实验观察均肯定了它的诊断价值。
近年来研究报道血尿的相差显微镜检查被认为是鉴别肾性和非肾性血尿的一种快捷简便而又无创伤的初筛方法。
尿液红细胞形态学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与研究摘要】目的:在临床治疗中采用尿液红细胞形态学检测的临床效果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肾小球疾病、慢性肾病、肾病综合征以及肾功能衰竭临床患者54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剧烈运动、经血污染、泌尿系结石或者感染、腹部闭合伤以及腰部摔伤导致肾脏损伤的患者54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其尿液红细胞形态,分析其检测结果。
结果:检验后,研究组患者的红细胞分型差距较大,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对于肾脏疾病的患者给予尿液红细胞形态学检查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区分患者肾脏病变的程度,对于确诊泌尿系统出血位置和红细胞分型有着较大的意义。
【关键词】尿液红细胞形态学;检测;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44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5-0029-02【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urine erythrocyte morphological examination in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s Fifty-four patients with renal disease, chronic kidney disease, nephrotic syndrome and renal failure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group. During the same period, severe exercise, blood circulation, urinary stones or infection, abdominal closed injury and waist drop were selected. 54 cases of renal injury caused by renal injury as a control group, to detect the urine red blood cell morphology, analysis of the test results. Results After the test, the erythrocyte typ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different,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urinary erythrocyte morphological examination is obvious for patients with kidney disease, which can effectively distinguish the degree of renal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renal disease. It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diagnosing urinary bleeding position and red blood cell type.【Key words】Urine erythrocyte morphology; Detection; Clinical application 肾脏疾病对患者的影响较大,当患者出现肾脏疾病而不能及时发现和治疗时,则容易使得疾病继续发展,形成肾衰竭,严重时导致患者死亡。
慢性肾炎血尿患者尿红细胞形态结果分析【摘要】慢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其中血尿是一个常见症状。
本文主要介绍了慢性肾炎血尿患者尿红细胞形态结果分析的相关内容。
首先介绍了慢性肾炎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然后详细讨论了尿红细胞形态分析方法。
接着对慢性肾炎患者尿红细胞形态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可能的病因。
对治疗方案进行了讨论,并总结了慢性肾炎血尿患者尿红细胞形态结果的相关内容。
未来的研究方向也进行了展望,希望可以为慢性肾炎血尿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
本文对慢性肾炎血尿患者尿红细胞形态结果的分析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探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这一疾病。
【关键词】慢性肾炎、血尿、尿红细胞、形态分析、临床特征、诊断方法、病因分析、治疗方案、结论、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慢性肾炎血尿患者尿红细胞形态结果分析慢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患者常出现血尿症状。
血尿中的红细胞形态可以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特别是对于慢性肾炎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尿红细胞形态结果分析是通过镜检观察尿液中红细胞的形态特征,包括大小、形状、颜色等,结合数量统计和分类分析,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肾脏病变程度和病因。
在慢性肾炎血尿患者中,尿中红细胞形态通常呈现不规则、聚集、变形等异常表现,这些变化往往与肾小球滤过膜的破坏、肾小管损伤等情况密切相关。
通过对患者尿红细胞形态的详细分析,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肾脏功能和病情进展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将从慢性肾炎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尿红细胞形态分析方法,慢性肾炎患者尿红细胞形态结果分析,病因分析,治疗方案探讨等方面全面展开,希望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2. 正文2.1 慢性肾炎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慢性肾炎是指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负责性慢性炎症的疾病,通常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炎症过程导致肾小球和肾小管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不可逆的改变。
患者常出现持续性血尿、蛋白尿,并逐渐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临床检验—尿液红细胞形态特征及临床意义一、概述1、未染色的正常红细胞为双凹圆盘形,淡黄色,直径约7~8um。
2、尿液红细胞形态变化受渗透压、pH及在体外放置的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①高渗尿液:红细胞皱缩,体积变小,似锯齿形、棘形或桑樵状。
②低渗尿液:红细胞胀大,血红蛋白溢出,仅留下细胞膜,成为大小不等的空环形或面包圈样,称为影形红细胞、环形红细胞或红细胞淡影。
③酸性尿液:红细胞膜脂质内层面积增加,体积变小。
④碱性尿液:红细胞膜脂质外层面积增加,细胞肿胀,边缘不规则,容易溶解破裂。
3、尿液异常形态红细胞见下表。
表:尿液异常形态红细胞4、新鲜尿液中红细胞形态对于鉴别肾小球源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有重要价值。
5、检查时不仅要注意红细胞数量,还必须注意其形态的改变。
如尿液外观未见红色,离心尿液红细胞>3个/HP,称为镜下血尿。
6、可利用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和普通光学显微镜,经细胞活体染色后观察尿液中红细胞,可将血尿分为三种类型。
(1)均一性红细胞血尿均一性红细胞血尿多为非肾小球性血尿,大部分红细胞(>70%)为正常红细胞或单一形态红细胞。
红细胞外形及大小正常,呈双凹圆盘形,细胞膜完整,偶见影形红细胞或棘形红细胞,但异常形态种类不超过2种。
均一性红细胞血尿主要见于肾小球以下部位和泌尿道毛细血管破裂的出血,红细胞未受肾小球基底膜挤压,故形态正常。
来自肾小管的红细胞虽受pH及渗透压变化的作用,但因时间短暂,变化轻微,故也呈均一性红细胞血尿。
图:均一性血尿红细胞(未染色)(2)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多为肾小球性血尿,即变形红细胞性血尿。
尿液中畸形红细胞(>70%)的类型在2种以上。
表现为红细胞大小改变、形态异常和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分布及含量变化。
红细胞体积可相差3~4倍,可见大红细胞、小红细胞、棘形红细胞、皱缩锯齿形红细胞、影形红细胞、半月形红细胞、颗粒形红细胞等,其血红蛋白含量不一。
尿中红细胞形态检验与临床应用
高华
【期刊名称】《实用医技杂志》
【年(卷),期】2001(8)8
【摘要】@@ 在尿液的日常检验中经常遇到有血尿、肾病及尿路结石、肾肿瘤膀胱癌、前列腺炎、尿路外伤等均可有血尿产生,尤其在肾病中尿中红细胞的形态学检验可帮助鉴别肾小球肾病和非肾小球肾病,可省去了各种复杂的项目检查.
【总页数】1页(P566)
【作者】高华
【作者单位】山东省德州市人民医院,253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
【相关文献】
1.尿中红细胞形态在肾小球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卢新兆;黄晓华
2.尿中红细胞形态在鉴别新鲜血尿和陈旧血尿中的作用 [J], 李利峰;张海滨
3.血和尿中红细胞的MCV及观察尿红细胞形态在血尿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J], 陈树添
4.尿液红细胞形态检验的临床应用 [J], 余仕金;曾乐一;苗蜀广
5.尿中红细胞形态及红细胞体系分布宽度检测对血尿诊断意义 [J], 姜永威;刘玉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