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质量管理(讲义)
- 格式:pptx
- 大小:749.99 KB
- 文档页数:145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基本知识一、概述:1.质量管理小组的定义:1.1 QC 小组就是质量管理小组,它是英文Quality Control 的英文缩写。
1.2 QC 小组的定义在生产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环绕企业的方针目标及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到经济效益和人的素质为目的,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
①人员:凡是企业的职工,不管是高层、中层,技术、管理工人。
②活动课题:环绕着企业的方针开展活动的小组。
③活动目的:提高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④活动方法:多种多样的方法强调科学性。
强调PDCA 循环,用PDCA 循环体现了管理职能,是有目标的管理,没有目标的管理是盲目的QC 小组的含义说明它和企业中的班组是有区别的,班组是企业按专业分工划分的劳动组织的的一种形式,QC 小组是自愿结合和行政组织的,可以是本班组的,也可以跨车间、跨部门。
2.QC 小组课题的分类:QC 小组要解决的问题不少,为了便于对QC 小组活动进行指导,在成果交流和发表时便于管理,可把QC 小组课题分为五个类型:现场型、管理型、攻关型、服务型、创新型;前四种归纳为问题解决型。
问题解决型:攻关型、现场型,管理形、服务型。
创新型:创新型2.1 现场型:人员组成:以班组或者工序现场的职工为主组成的(生产工人占60%以上)。
活动目的:以稳定工序质量、改进产品质量,降低物质消耗,改善生产环境,提高工作质量,解决现场、班组的质量问题。
活动范围:生产现场、运输和服务现场。
小组特点:①人多面广。
在我国强调以这种为主,也就是强调QC 小组成员以“现场工人为主体”。
②课题小,涉及问题集中,对象比较明确,活动比较容易,活动周期较短,较易出成果。
《消除集气管过热》《实现ABS 高胶粉料工业化试生产》2.2 攻关型:人员组成:大多数是由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三结合”组成。
活动目的:解决质量关键问题。
小组特点:①课题难度大,活动时间长。
质量管理体系讲义1、关于质量管理体系的几个基本概念。
2、质量管理原则。
3、为什么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4、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管什么?5、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是什么?一、基本概念1、质量:客体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体系:系统,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3、质量方针:由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组织关于质量的宗旨和方向。
4、管理体系:组织建立方针和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一个管理体系可以针对单一的领域或几个领域,如质量管理、财务管理或环境管理。
管理体系规定了组织的结构、岗位和职责、策划、运行、方针、惯例、理念、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管理体系的范围可能包括整个组织,也可能只是组织中的一个或几个部门。
5、质量管理体系:管理体系中关于质量的部分。
质量管理体系包含的范围可用“三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来概括.6、愿景:由最高管理者发布的对组织的未来展望。
7、使命 :由最高管理者发布的组织存在的目的。
8、战略: 实现长期或总目标的计划。
二、质量管理原则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概述:质量管理的首要关注点是满足顾客要求并且努力超越顾客期望。
依据:组织只有贏得和保持顾客和其他有关相关方的信任才能获得持续成功.与顾客相互作用的每个方面,都提供了为顾客创造更多价值的机会。
理解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有助于组织的持续成功.主要益处可能有:(1)提升顾客价值;(2)增强顾客满意;(3)增进顾客忠诚;(4)增加重复性业务;(5)提高组织的声誉;(6)扩展顾客群;(7)增加收入.2、领导作用概述:各级领导建立统一的宗旨和方向,并创造全员积极参与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的条件.依据:统一的宗旨和方向的建立,以及全员的积极参与,能够使组织将战略、方针、过程和资源协调一致,以实现其目标。
主要益处可能有:(1)提高实现组织质量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2)组织的过程更加协调;(3)改善组织各层级、各职能间的沟通;(4)开发和提高组织及其人员的能力,以获得期望的结果.3、全员积极参与概述:整个组织内各级胜任、经授权并积极参与的人员,是提高组织创造和提供价值能力必要条件.依据:为了有效和高效地管理组织,各级人员得到尊重并参与其中是极其重要的,通过表彰、授权和提高能力,促进在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过程中的全员积极参与。
TQC全面质量管理知识讲义
1.TQC 的概要
●TOTAL:总合的,全公司的
●QUALITY: 1.制品品质
品质 2.服务的质量 =与顾客要求的符合度
3.工作的质量
●CONTROL: 1.管理=SDCA
※管理(经营) (预防、保全)
2.改善=PDCA =符合手段
(达成目标)
※经营「管理」的想法(MANAGEMENT)
改善、革新
ACTION处置 A P PLAN计划
CHECK点检 C D DO 实施
ACTION处置 A S STANDARD标准
CHECK点检 C D DO实施
管理 (维持)
三要素
.市场、顾客为中心(请问顾客、受教)
1.思想 = .事实(现场、现品、数据)重视
(依据事实)
.基于事实运作PDCA(SDCA),改善工作的方法与过程2.手法 = .调查事实的工具(QC七大手法、统计手法等)
.QC手法
.方针管理活动(问题、课题解决)
3.活动 = .日常管理活动(预防、保全)
.品管圈活动(自主管理)。
首先,欢迎大家参加2005年全国质量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考试考前辅导。
我们这门课是《质量专业综合知识》,根据2005年考试大纲的要求,全书的内容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部分,掌握部分的考试内容占50%以上,熟悉部分的考试内容大于了解部分的考试内容。
质量管理涉及的名词、概念较多,在考试中,考生往往会因为对基本概念模糊而出现失分的现象,因此我们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对基本的概念一定要作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第一讲质量和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一、内容提要:主要介绍质量的概念和质量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术语。
二、重点、难点:掌握质量、质量特性的概念和内涵,管理的职能及质量管理的相关定义和理念。
三、本讲中概念较多,考试时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出现概率较高,一般不会出现综合分析题。
大纲要求:一、质量的基本知识1.掌握质量的概念(含相关术语:组织、过程、产品、要求、顾客、体系、质量特性等)2.熟悉质量特性的内涵3.熟悉质量概念的发展二、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1.掌握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2.熟悉管理层次和技能3.掌握质量管理的定义(含相关术语: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4.熟悉质量管理的发展5.熟悉质量管理专家的质量理念(休哈特、戴明、朱兰、石川馨等关于质量的理念)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一、质量的基本知识(—)质量的定义及其要点1.质量的定义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如何正确全面的理解质量,则要明确:(1)关于“固有特性”特性:可区分的特征;可以有各种类别的特性,如感观的特性(如:气味、色彩等);时间的特性(如:准时性、可靠性);行为的特性(如礼貌)等。
固有:指在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
如螺栓的直径就是螺栓的一个固有特性,生产率是机器的一个固有特性。
它们都是在产品制作完毕时就具有了本质的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特性。
赋予特性:是完成产品后因不同要求而对产品所增加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