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0掺减水剂混凝土配合比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2
C50 掺减水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设计依据及参考文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2、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2-1.设计要求C50。
2-2.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根据JGJ/T55-2000;混凝土配制强度:fcu.o≥fcu.k+1.645δδ为6MPafcu.k 为50 MPa由fcu.o≥50+1.645×6≥59.9(MPa)3、配合比基本参数的选择3-1.水灰比(W/C)根据JGJ/T55-2000计算W/C=a a f ce/(f cu.o+a a.a b.f ce)其中a a 为0.46、a b 为0.07f ce 为42.5*1.13=48.02MPa由此,W/C=0.36。
3-2.坍落度的选择根据该C50 配合比使用部位,查表,坍落度选为50~70mm。
3-3用水量选择(m wo):根据坍落度数值、结构钢筋密集程度,选用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用水量m wo选用195kg。
实际使用中,掺用宁波奥立赛建材有限公司OLS200型高效减水剂,掺量1.5%。
该减水剂减水率达10%以上,设计中考虑10%的减水率,故计算用水量为:m O=195*(1-0.1)=176kg。
3-4.水泥用量(Mco):Mco=176/0.36=489kg3-5.砂率的选择根据坍落度查表,砂率选为28%。
3-6.砂用量(Mso):根据试验选用每m3混凝土拌合物重量(Mcp)为2400kg,用砂量Mso=(Mcp-Mwo-Mco- Mc 外)*0.28 = 639kg3-7.碎石用量(Mgo):Mgo=Mcp-Mwo-Mco-Mso =1296kg3-8.配合比:根据上面计算得水泥:水:砂: 碎石:减水剂300 :162 :639 :1296 :3.001 : 0.54 : 2.13: 4.32 :1%4、调整水灰比:调整水灰比为0.48,用水量取为163kg,水泥用量为Mco=163/0.48=340kg,按重量法计算砂、石用量分别为:Mso=625kg,Mgo=1269kg5、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试用配合比1 和2,分别进行试拌:配合比1:水泥:水:砂:碎石:减水剂= 300:162 :639 :1296 :3.00 kg/m3= 1: 0.54: 2.13 : 4.32 :1%;试拌材料用量为:水泥:水:砂:碎石:减水剂= 7 : 3.78 : 14.91 : 30.24:0.070kg; 拌和后,坍落度为70mm,达到设计要求;配合比2:水泥:水:砂:碎石:减水剂= 340 : 163 : 625 : 1269 : 3.40 kg/m3= 1 : 0.48 :1.84 : 3.73 : 1%试拌材料用量为:水泥:水:砂:碎石:减水剂= 8 : 3.84 : 14.72 : 29.84 :0.08kg拌和后,坍落度仅45mm,达到设计要求。
一、设计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二、设计目的和要求(1)设计坍落度180±20mm;(2)混凝土设计强度为30MPa°三、材料(1)水泥:P.042.5,28d胶砂抗压强度48.6MPa,安定性合格;(2)砂:II区中砂,细度模数2.6;(3)碎石:最大粒径25mm,连续级配;(4)外加剂:聚竣酸高性能减水剂,固含量12%,掺量1.8%,减水率25%;(5)粉煤灰:F-H级粉煤灰,细度18.3%,需水量比99%;(6)粒化高炉矿渣粉:S95级,流动度比98%,28d活性指数101%;(7)拌和水:饮用水。
四、配合比设计计算(一)计算配制强度(fbu,O)由于缺乏强度标准差统计资料,因此根据《规程》表4.0.2选择强度标准差O为5.0MPa o表4.0.2C25-C45C5O-C55Σ 4.0 5.0 6.0根据公式fcu,02fcu,k+1.645B式中:fcu,0——混凝土试配强度(MPa)fcu,k ----- 设计强度(MPa)6 ----- 标准差,取5试配强度:fcu,0=fcu,k+l∙645σ230+1.645X5238.2(MPa)(二)混凝土水胶比(W/B)(1)确定矿物掺合料掺量应根据《规程》中表3.0.5-1的规定,并考虑混凝土原材料、应用部位和施工工艺等因素来确定矿物掺合料掺量。
表最大掺量(%)采用硅酸盐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0.404535粉煤灰>0.404030粒化高炉矿渣≤0.406555粉>0.405545钢渣粉—3020磷渣粉—3020硅灰—1010≤0.406555复合掺合料>0.405545注:1采用其它通用硅酸盐水泥时,宜将水泥混合材掺量20%以上的混合材量计入矿物掺合料;2复合掺合料各组分的掺量不宜超过单掺时的最大掺量;3在混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矿物掺合料时,矿物掺合料总掺量应符合表中复合掺合料的规定。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一、设计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二、设计目的和要求1、设计坍落度180±20mm;2、混凝土设计强度为30MPa。
三、组成材料1、水泥:P.042.5,28d抗压强度47MPa;2、砂:II区中砂,细度模数2.7;3、碎石:5~25mm合成级配碎石(5~10mm;10~25mm=30%:70%);4、外加剂: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掺量1.8%,减水率25%;5、粉煤灰:F-II级粉煤灰;6、粒化高炉矿渣粉:S95级;7、拌和水:饮用水。
四、配合比设计计算(1)计算配制强度(fcu,0)根据公式fcu,0≥fcu,k+1.645δ式中:fcu,0——混凝土试配强度(MPa)fcu,k——设计强度(MPa)δ——标准差,取5试配强度fcu,0=fcu,k+1.645σ=30+1.645×5=38.2(MPa)(2)混凝土水胶比(W/B)W/B=ɑa×fb/(fcu,0+ɑa×ɑb×fb)式中:ɑa,ɑb——回归系数,分别取0.53,0.20,fb——胶凝材料强度。
已知,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为47.0MPa,方案一,粉煤灰掺量为30%,影响系数取0.75,则胶凝材料强度为:47.0×0.75=35.3MPa;方案二,矿粉、粉煤灰双掺,各掺20%,影响系数:粉煤灰取0.8矿粉取0.98。
则胶凝材料强度为:47.0×0.8×0.98=36.8MPa;由水胶比公式求得:方案一:W/B=0.53×35.3/(38.2+0.53×0.20×35.3)=0.45。
方案二:W/B=0.53×36.8/(38.2+0.53×0.20×36.8)=0.46。
(3)确定用水量碎石最大粒径为25mm,坍落度75~90mm时,查表用水量取210kg,未掺外加剂、坍落度180mm时单位用水量为:(180-90)/20×5+210=232.5kg/m3。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过程一、设计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2、施工图纸等相关标准。
二、设计目的和要求1、设计坍落度180±20mm。
2、混凝土设计强度为30MPa。
三、组成材料1、水泥:P.042.5,28d抗压强度47MPa。
2、砂:II区中砂,细度模数2.7。
3、碎石:5~25mm合成级配碎石(5~10mm;10~25mm=30%:70%)。
4、外加剂: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掺量1.8%,减水率25%。
5、粉煤灰:F-II级粉煤灰。
6、粒化高炉矿渣粉:S95级。
7、拌和水:饮用水。
四、配合比设计计算1、计算配制强度(fcu,0)根据公式 fcu,0 ≥ fcu,k+1.645δ式中:fcu,0——混凝土试配强度(MPa)fcu,k——设计强度(MPa)δ——标准差,取5试配强度 fcu,0 = fcu,k+1.645σ = 30+1.645×5 = 38.2(MPa)2、混凝土水胶比(W/B)W/B = ɑa×fb/(fcu,0+ɑa×ɑb×fb)式中:ɑa,ɑb——回归系数,分别取0.53,0.20,fb——胶凝材料强度。
已知,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为47.0MPa,【方案一】:粉煤灰掺量为30%,影响系数取0.75,则胶凝材料强度为:47.0×0.75=35.3MPa;【方案二】:矿粉、粉煤灰双掺,各掺20%,影响系数:粉煤灰取0.8矿粉取0.98。
则胶凝材料强度为:47.0×0.8×0.98=36.8MPa;由水胶比公式求得:方案一:W/B=0.53×35.3/(38.2+0.53×0.20×35.3)=0.45。
方案二:W/B=0.53×36.8/(38.2+0.53×0.20×36.8)=0.46。
3、确定用水量碎石最大粒径为25mm,坍落度75~90mm时,查表用水量取210kg,未掺外加剂、坍落度180mm时单位用水量为:(180-90)/20×5+210=232.5kg/m3。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唐山迁安市东西区第三通道工程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30,坍落度设计要求为120~160mm。
水泥采用唐山冀东水泥厂生产的强度等级为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碎石采用迁安山江生产的最大粒径为31.5mm的碎石,混凝土用砂采用中砂,外加剂采用唐山丰南区荣飞建材厂生产的RF-7萘系高效减水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2.5%减水率为25%。
一、初步计算配合比:设计要求混凝土立方抗压强度标准值f cu。
k=30MPa,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取δ=5.0则:f cu。
0=f CU。
k+1.645δ=30+1.645Χ5=38.2MPa2、水胶比W/Ba、计算水胶比W/B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r)1、fce=r c f CU。
g =32.5Х1.12=36.4粉煤灰影响系数r和粒化高炉矿渣粉影响系数rf b= r f r c fce=1*1*36.4=36.4b 、因为本单位没有混凝土回归系数统计资料,其回归系数按表查取式中αа,α b — 回归系数,查下表:αа,αb 回 归 系 数 表查表回归系数为a a =0.53 a b =0.2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60时,混凝土水胶比易按下式计算: W/B=(a a 。
f b )/(f cu 。
0+a a 。
a b 。
f b )=0.53Х36.4/(38.2+0.53Х0.20Х36.4)=0.46C 、为了保证混凝土必要的强度和耐久性,同时满足施工时拌和物的和易性,采用水灰比W/C=0.431、确定单位用水量m wo 和外加剂用量m wo=m /wo (1-β) D 、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干硬性和朔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1)水灰比在0.40~0.80范围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按下两表选取:干硬性混凝土用水量(Kg/m3)塑性混凝土用水量(Kg/m3)2)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C30配合比设计计算书一、执行标准:1、JGJ55-201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2、DB33T999-2016 《公路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3、JTG/T F50-2011 《公路桥梁技术规范》,4、设计图纸。
二、原材料1、水泥:嘉善天凝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生产P.O 42.52、粉煤灰:平湖月松建材生产F类Ⅱ级灰3、外加剂:嘉兴宁春生产NC-1高性能减水剂,减水率25%。
4、细集料:洞庭湖产中砂,细度模数2.775、粗集料:上海产4.75-16mm、15-31.5mm碎石6、水:地表水二、配合比设计(一)、计算初步配合比1、确定混凝土的配置强度(f cu.0)已知设计强度f cu.k=30.0KPa,标准差σ=5.0MPa 即 f cu.o=f cu.k+1.645σ=30+1.645×5.0=38.2MPa2、计算水胶比(W/B)已知配制强度f cu.0=38.2MPa,水泥28d强度f ce=γ cf ce.g=1.16×42.5=49.3MPa,粉煤灰掺量为20%,超量系数为1.2,影响系数为γf为0.8,胶凝材料28d抗压强度f b=49.3×0.8=39.44MPa,回归系数a a=0.53,a b=0.20,则W/B=(a a×f b) / (f cu.o+a a×a b×f b)=(0.53×39.44)/ (38.2+0.53×0.20×39.44)=20.903 / 42.381 = 0.49设计图纸要求水胶比最大不能超过0.45,取W/B=0.453、选定单位用水量(m wo)已知要求塌落度为140-180mm,故设初始计塌落度应为160mm。
碎石采用4.75-31.5mm连续级配,根据JGJ55-2011,查5.2.1-2表选单位用水量为205Kg,由于实验用砂为中砂,故未掺外加剂时,单位用水量为:M wo=205+(180-90)×5/20=230 (kg)当掺减水率为25%的高性能减水剂NC-1,单位用水量为:M w=230×(1-25%) = 172 (kg)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m bo)(1) 按强度要求计算单位用灰量:已知单位用水量M w=172(Kg),水灰比W/B=0.45,则M bo=M w / (W/B) = 172 / 0.45 = 382 (Kg)粉煤灰掺量为20%,超量系数为1.2,则粉煤灰用量M fo=m bo×20% = 382×20%×1.2 = 92 (Kg)则实际水泥用量m co=m bo-m fo = 290 (Kg)(2)按设计图纸校核水泥用量,计算的单位用灰量大于C30混凝土要求的最小用灰量(380Kg),符合要求。
【干货推送】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强度详解,历年都会考一、设计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2、施工图纸等相关标准二、设计目的和要求1、设计坍落度180±20mm;2、混凝土设计强度为30MPa。
三、组成材料1、水泥:P.042.5,28d抗压强度47MPa;2、砂:II区中砂,细度模数2.7;3、碎石:5~25mm合成级配碎石(5~10mm;10~25mm=30%:70%);4、外加剂: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掺量1.8%,减水率25%;5、粉煤灰:F-II级粉煤灰;6、粒化高炉矿渣粉:S95级;7、拌和水:饮用水。
四、配合比设计计算1、计算配制强度(fcu,0)根据公式fcu,0≥fcu,k+1.645δ式中:fcu,0——混凝土试配强度(MPa)fcu,k——设计强度(MPa)δ——标准差,取5试配强度fcu,0= fcu,k+1.645σ=30+1.645×5=38.2(MPa)2、混凝土水胶比(W/B)W/B=ɑa×fb/(fcu,0+ɑa×ɑb×fb)式中:ɑa,ɑb——回归系数,分别取0.53,0.20,fb——胶凝材料强度。
已知,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为47.0MPa,方案一:粉煤灰掺量为30%,影响系数取0.75,则胶凝材料强度为:47.0×0.75=35.3MPa;方案二:矿粉、粉煤灰双掺,各掺20%,影响系数:粉煤灰取0.8矿粉取0.98。
则胶凝材料强度为:47.0×0.8×0.98=36.8MPa;由水胶比公式求得:方案一:W/B=0.53×35.3/(38.2+0.53×0.20×35.3)=0.45。
方案二:W/B=0.53×36.8/(38.2+0.53×0.20×36.8)=0.46。
3、确定用水量碎石最大粒径为25mm,坍落度75~90mm时,查表用水量取210kg,未掺外加剂、坍落度180mm时单位用水量为:(180-90)/20×5+210=232.5kg/m3。
C30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一,技术标准水泥混凝土设计等级:C30试验依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公路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规程》《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配制强度:Rp =R+1.645σ=30+1.645σ=38.2MPaσ值混凝土强度等级≤ C20 C25-C45C50-C55σ 4.0 5.0 6.0二,原材料水泥:葛洲坝三峡牌P.O42.5各项指标满足规范要求。
(报告附后)粗集料:郧县贯通石场5-16mm:16-31.5mm。
比例按65%:35%粒径37.5 31.5199.5 4.75 2.36级配范围0 0-515-4570-9090-10095-100合成级配0 3.0 44.789.097.899.3细集料:金沙公司河沙,细砂粒径 4.75 2.36 1.180.60.30.15Mx 筛分结果98.896.4 83.463.826.4 6.6 2.20外加剂:江苏特密斯,掺量为1.0%三,试验室配合比试验设计坍落度为160-200mm,根据配合比进行试验,当坍落度满足设计要求时,水胶比及水泥用量满足规范要求。
根据配合比进行试验,测定28d抗压强度。
四,结果原材料水泥细集料粗集料粉煤灰水外加剂配合比3307471135 83165 4.1四川川桥试验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南水北调环湖南路HH01工地试验室二零一二年四月二十日C30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说明书一,技术要求水泥混凝土设计等级:C30依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设计标准:Rp =R+1.645σ=30+1.645σ=38.2MPa二,原材料(1)水泥:中国葛洲坝水泥有限公司,三峡P.O42.5(2)粗骨料:贯通石场,5-16掺65%.16-31.5mm掺35%,5-31.5mmII 级配碎石。
细集料:金砂公司,汉江河砂(3)水:饮用水(4)外加剂:江苏特密斯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掺1.0%三,施工范围:白鹤观大桥桩基四,设计计算(1)配制强度:f cu.o=f cu.k+1.645*σ=30+1.645*5=38.225MPa(2) 计算水胶比:W/B=αa*f ce/(f cu.o+αa*αb*f ce)=0.53*42.5*1.16*0.75/ (38.225+0.53*0.2*42.5*1.16)Kg/m=0.45(3) 选用单位用水量:拌合物坍落度160-200mm,掺入1.0%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后的单位用水量为W=165kg/m³(4) 计算胶凝材料用量m co=m wo/W/B=165/0.45=367㎏,粉煤灰掺量20%,粉煤灰用量=367*0.20=73Kg/m,水泥用量m co=m B o-m F o=367-73=294Kg/m(5) 假定砼容重:2400kg,选择砂率:41%,计算砂石用量m so+m go=2400-m co-m wo=2400-367-165=1868kg/m³计算砂用量:(m co+m go)*0.41=766kg/m³计算碎石用量:1868-766=1102kg/m³基准配合比为:m co:m wo:m so:m go:减水剂=294:73:766:1102:165:3.67(6) 按质量法配合比为:基准配合比A组m co:m wo:m so:m go=294:73:165:766:1102:3.67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经过试验室结果确定水胶比0.40和0.42和0.44B组m co:m wo:m so:m go:外加剂=330:83:165:747:1135:4.13C组m co:m wo:m so:m go:外加剂=314:79:165:755:1087:3.93D组m co:m wo:m so:m go:外加剂=300:75:165:763:1097:3.75故选定B组水胶比0.40的配合比作为试验7天,28天抗压强度,配合比B 组m co:m wo:m so:m go:外加剂=330:83:165:747:1135:4.13四川川桥试验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南水北调环湖南路HH01工地试验室二零一二年四月二十日水泥混凝土(砂浆)配合比试验报告编号:C -079—□□□—□□□□试验: 复核: 审核:试验单位 四川川桥工程试验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南水北调环湖南路HH01工程工地试验室合 同 号 HH01 试样名称 C30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规程 JGJ 55-2011 试样来源室内配比报告日期2010年4月20日使用部位 白鹤观大桥桩基 水胶比 40%砂率42% 强度等级 配制强度(MPa)要 求 稠 度拌合及捣实方法C3038.2坍落度 160-200mm 维勃 S使 用 材 料水 泥 细骨料粗骨料 外 加 剂报告编号 001 报告编号001报告编号 001名称报告编号含固量(%) 品 牌三峡牌 品 种 河砂品 种碎石 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 001强度等级 P.O42.5 细度模数 2.20 最大粒径31.5YJ-1水剂配 合 比 选 定 结 果理论配合比 每立方米混凝土(砂浆)用料(Kg ) (质量比)水泥细骨料 粗骨料 水 外加剂 粉煤灰 1:2.26:3.44:0.50:0.01:0.25 330747 11351654.1383试件强度试件尺寸 长×宽×高(mm ) 龄期 (d ) 实测 (MPa) 折算 (MPa) 龄期 (d) 实测 (MPa) 折 算(MPa)150*150*150 7 38.2 28 40.9 150*150*150 7 37.4 28 40..9 150*150*150740.3 28 41.7 平 均38.7平 均 41.2密 度(g/cm 3)2.464结 论 监 理编号:C-082—□□□—□□□□试验单位四川川桥工程试验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南水北调环湖南路HH01工程工地试验室合同号HHO1试样名称砼试件试验规程JTG E30-2005试样来源室内配合比试验日期2012年3月30日试验审核试件编号外观描述制件日期试压日期龄期(天)试件尺寸(cm)破坏荷载(kN)抗压强度(MPa)换算强度(MPa)设计强度等级单值平均值1完好20123.2320123.30715*15*15861.2438.238.738.7C302842.5537.4 3907.0640.3结论依据JTGF80/1-2004的要求,此组试件强度大于1.15倍的设计要求。
C30水下砼配合比计算书一、本配合比组成材料:碎石(4.75~31.5)㎜:闸口镇大湖石场碎石,表观密度ρg=2712㎏/m3江砂:合浦石湾镇埒底砂场江砂,表观密度ρs=2675㎏/m3水泥:兴业县葵阳镇海螺P.O42.5级,强度采用42.5Mpa。
粉煤灰:北海市电厂Ⅱ级粉煤灰外加剂:湘潭市宏远工贸有限责任公司HF-Ⅱ缓凝高效减水剂拌和用水:砼拌和站井水试配结果使用部位:桥梁桩基。
二、设计要求砼设计强度等级C30,强度标准差值σ=5,砼由机械拌和和振捣,施工要求坍落度为180~240㎜,试确定该砼的设计配合比及施工配合比三、设计计算1.C30砼配制强度f cu,of cu,o=f cu,k+1.645σ=30+1.645*5=38.2Mpa强度标准差取值表2、水灰比W/C=(a a*f ce)/(f cuo+a a*a b*f ce)=(0.46*42.5)/(38.2+0.46*0.07*42.5)=0.49回归系数a a、a b选用表3、单位用水量坍落度为180~220㎜,碎石最大粒径为31.5㎜,取m wo=242kg,考虑外加剂的实际减水率为15%,即m wo=242*(1-15%)=206kg塑性混凝土的用水量(㎏/m3)4、单位水泥用量m co=m wo/(W/C)=206/0.49=420㎏5、砂率βs的确定按碎石公称最大粒径31.5㎜,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水下砼砂率应控制在40~50%之间,即βs=43%6、计算砂m so和碎石m go的用水量(1)假定砼湿表观密度为2450㎏/m3(ρcp=2450㎏/m3、βs=43%)m so=(ρc p-m c o-m wo)*βs=(2450-420-206)*43%=784㎏m go =ρc p-m c o-m wo-m so=1043㎏7、掺合物用量:本配合比采用15%的粉煤灰用量,超量系数1.2(减少15%的水泥用量)1)计算掺粉煤后的水泥用量m co/ =420*(1-15%)=357kg2)计算掺合物(粉煤灰)用量m f=420*15%=63㎏3)根据掺合物(粉煤灰)的超量系数,计算砂用量m f/=63*1.2=76 kg则砂用量为m s o/=784-(357/3.1+76/2.2-420/3.1)*2.675=746 kg8、外加剂(湘潭市宏远工贸有限责任公司HF-Ⅱ缓凝高效减水剂):根据外加剂的掺量在1.0~1.5%之间,取1.3% 即357*1.3%= 4.64kg四、确定基准配合比:水泥:水:砂:碎石:掺合物(粉煤灰):外加剂=357:206:746:1040:76:4.64= 1: 0.49:2.09:2.91:0.21:0.013五、试拌与调整1、根据基准配合比进行试拌25L砼各种材料用量水泥: 357*0.025=8.925㎏水: 206*0.025=5.15㎏砂: 746*0.025=18.65㎏碎石: 1040*0.025=26.00㎏(2#料:18.20kg 3#料:7.80kg)掺合物(粉煤灰): 76*0.025=1.90㎏减水剂(HF-Ⅱ缓凝高效减水剂):4.64*0.025=0.116kg1)实测密度(kg./m3):①②③平均:2)实测坍落度(mm):①②③平均:2、用水量不变,减少0.03的水灰比,即W/C=0.46水: m W0= 206 kg水泥:m C0=206/0.46= 448kg砂:m so=(2450-448-206)*43%=772㎏碎石:m go=2450-448-206-772=1024㎏掺合物用量:采用15%的粉煤灰用量,超量系数1.2(减少15%的水泥用量)1)计算掺合物(粉煤灰)后的水泥用量m co/ =448*(1-15%)= 381 kg2)计算掺合物(粉煤灰)用量m f=448*15%= 67㎏3)根据掺合物(粉煤灰)的超量系数,计算砂用量m f/=67*1.2= 80 kg则砂用量为m s o/=772-(381/3.1+80/2.2-448/3.1)*2.675=733 kg 4)外加剂(湘潭市宏远工贸有限责任公司HF-Ⅱ缓凝高效减水剂):根据外加剂的掺量在1.0~1.5%之间,则381*1.3%= 4.95 kg5)确定配合比水泥:水:砂:碎石:掺合物(粉煤灰): 外加剂=381: 206: 733: 1024: 80: 4.95= 1: 0.46: 1.92:2.69: 0.21:0.013配制25L砼试拌各种材料用量:水泥: 381*0.025=9.525㎏水: 206*0.025=5.15㎏砂: 733*0.025= 18.325㎏碎石: 1028*0.025=25.60㎏(2#料:17.92kg 3#料:7.68kg)掺合物(粉煤灰): 80*0.025=2.00㎏外加剂(HF-Ⅱ高效减水剂):4.95*0.025=0.124kg1)实测密度(kg./m3):①②③平均:2)实测坍落度(mm):①②③平均:3、用水量不变,增加0.03的水灰比,即W/C=0.52m W0= 206 kgm c0=206/0.52=396 kgm so=(2450-396-206)*43%= 795㎏m go=2450-396-206-795 = 1053㎏掺合物用量:采用15%的粉煤灰用量,超量系数1.2(减少15%的水泥用量)1)计算掺粉煤后的水泥用量m c0/=396*(1-15%)= 337 kg2)计算掺合物(粉煤灰)用量m f=396*15%= 59㎏3)根据粉煤灰的超量系数,计算砂用量m f/=59*1.2= 71 kg则砂用量为m so/=795-(337/3.1+71/2.2-396/3.1)*2.675= 760 kg 4)外加剂(HF-1高效减水剂)根据外加剂的掺量在1.0~1.5%之间,则337*1.3%= 4.38 kg5)确定配合比水泥:水:砂:碎石:掺合物(粉煤灰):外加剂= 337:206:760:1053: 71:4.38= 1:0.54:2.26:3.12: 0.21:0.013配制25L砼试拌各种材料用量:水泥: 337*0.025=8.425㎏水: 206*0.025=5.15㎏砂: 760*0.025=19.00㎏碎石: 1053*0.025=26.325㎏(2#料:18.428kg 3#料:7.897kg)掺合物(粉煤灰): 71*0.025=1.775㎏外加剂(HF-1缓凝高效减水剂):4.38*0.025= 0.110 kg1)实测密度(kg./m3):①②③平均:2)实测坍落度(mm):①②③平均:中国云南路建集团股份公司玉铁NO13标项目部试验室。
C30 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设计依据1、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2、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3、GB/T50146-2014《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4 、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5、GB/T50081-2016《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6 、GB/T 50082-20097 、JTG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8 、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二、设计要求及用途1 、设计标号:C302 、设计坍落度:180-220mm3 、使用部位:桩基4 、根据普通砼设计规程,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 =5.0MPa ,机械拌和。
三、组成材料1 、水泥:故城山水水泥有限公司,P.O42.5 ;2、砂:行唐辉育砂厂,II 区中砂,mx=2.7 ;3 、碎石:济南鲁平建材有限公司5-10mm 、10-20mm 、16-31.5mm 碎石;碎石掺量分为5-10mm :10-20mm :16-31.5mm=20% :50% :30% ,经掺配后合成筛分,级配符合5-31.5mm 碎石连续级配要求;4 、水:饮用水,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5、粉煤灰:山东华能德州电力实业总公司,F 类Ⅰ级;6 、外加剂:德州中科新材料有限公司,ZK-T9H 缓凝型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推荐掺量为1.0%四、设计步骤1、计算试配强度fcu.0=fcu,k+1.645 σ=30+1.645 ×5.0=38.2Mpa2 、计算基准混凝土(不掺粉煤灰的普通混凝土)的材料用量:(1)确定水胶比(W B)aa=0.53 ab=0.20 yf=0.85 rc=1.16 fce,g=42.5W/B=aa × fb/(fcu,o+aaabfcc)=0.53 × 0.85 × 1.00 × 1.16 ×42.5/38.2+(0.53 ×0.20 ×0.85 ×1.00 ×1.16 ×42.5)=0.52根据经验选定W/B=0.42 。
C30混凝土配合比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P42.5 外加剂:减水剂(减水率20%)粗骨料:碎石(31.5mm)细骨料:中砂一、确定试配强度f cu.o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f cu.k=30MPa,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5f cu.o=f cu.k+1.645·σ=30+1.645×5=38.23MPa二、确定水灰比W/Ca、计算水泥实际强度采用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f ce暂无资料,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按常规γc=1.13f ce=γc·f ceg=1.13×42.5=48.025MPab、计算水灰比W/C因为本单位没有混凝土回归系数统计资料,其回归系数按表查取αa=0.46,αb=0.07W/C=αa·f ce/(f cu.o+αa·αb·f ce)=0.5553≈0.56三、确定单位用水量m wo根据碎石最大粒径(20mm)及塌落度(35-50mm)查表,1m ³混凝土的用水量为m wo=195㎏,掺入水泥用量的0.75%减水剂后经试拌,减水率达20%,用水量m wo=195×(1-20%)=156㎏四、确定单位水泥用量m co根据确定的单位用水量m wo和确定的水灰比W/C值,计算水泥用量m com co=m wo/W/C=156/0.56=278㎏五、确定砂率值为了保证混凝土拌合料的和易性,确定砂率为βs=37%六、计算碎石、砂的用量采用质量法外加剂=278×0.75%=2.09㎏假定混凝土1m³重量为2450㎏m so+m go=2450-m co-m wo-减水剂=2450-278-156-2.09=2014㎏砂用量m co=2014×37%=745㎏碎石用量m go=2014-745=1269㎏混凝土初步配合比:A水泥∶砂∶碎石∶水∶减水剂278 745 1269 156 2.091 2.68 4.56 0.56 0.0075B水灰比增加0.05水泥∶砂∶碎石∶水∶减水剂256 ∶ 753 ∶ 1283 ∶ 156 ∶ 1.921 2.94 5.01 0.61 0.0075C水灰比减少0.05水泥∶砂∶碎石∶水∶减水剂306 ∶ 735 ∶ 1251 ∶ 156 ∶ 2.301 2.40 4.09 0.51 0.0075。
C 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与说明一. 计算依据: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TJ55-2000》 2.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3.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 二. 材料来源:1. 水泥:采用采用江西泰和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玉华”牌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2. 碎石:采用井冈山鹅岭隧道1号斜井采石厂的碎石。
碎石按19~31.5mm 30%、9.5~19mm55% 4.75~9.5mm 15%比例掺配成符合规范的连续级配碎石。
3. 砂:采用泰和同兴砂场中砂,细度模数为2.61。
4. 外加剂:采用南昌金凯公司生产的JK-1聚羟酸缓凝高效减水剂,掺量为0.8%。
5. 水:饮用水。
6. 坍落度100~160mm ,砂率为40% 三、计算步骤:1、 砼试配强度计算:fcu.o=fcu.k+t б=30+1.645×5=38.2Mpa 2、 计算水灰比:49.00.15.4207.046.02.380.15.4246.0ααα,=×××+××=+=ceb a ocu cea f ff C W取W/C=0.443、 选用每立方米砼用水量:m wo =220kg 因为掺用0.8%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减水率为25%。
m wo =m wo (1-β)=220×(1-0.25)=165 kg 4、 计算水泥用量:kg cw m m wo co 37544.0165===5、 确定砂率为40%6、 假定砼容重为2400kg/m 37、 计算砂、砂砼重:m so +m G o =2400-165-375=1860 kg 8、 计算砂用量:m so =1860×0.40=744kg 9、 计算碎石用量:m G o =1860-744=1116 kgm (19-31.5mm )=1116×30%=335 kgm (9.5-19mm ) =1116×55% =614kgm (4.75-9.5mm )=1116×30%=167 kg10、 材料用量比例:水泥用量 砂用量 碎石用量 水用量 外加剂19~31.5 9.5~19 4.75~9.5375 744 335 614 167 165 3.00 比例 : 1 : 1.98 : 2.98 : 0.44 0.00811、以此配合比为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少水灰比,通过混凝土配合比拌和试验,并分别将拌合物制件、标准养护,详见下表:。
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JGJ55-200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2、JTJ053-94《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3、JGJ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4、大广高速松原至双辽(吉蒙界)段施工图设计二、工程要求:1、强度等级:C302、坍落度:70-90mm3、拌合及振捣方法:机械4、部位:桥涵三、材料:1、水泥:长春亚泰(鼎鹿牌)P.O42.5水泥2、砂:桑树台老黄砂场,细度模数2.973、石子:碎石,最大粒径26.5mm,4.75-26.5mm连续级配,4.75-9.5mm20%、9.5-19mm60%,19-26.5mm20%4、水:饮用水5、外加剂:北京科硕建材有限公司KS-6高效缓凝减水剂,掺量0.85%四、砼配合比设计步骤:⑴、试配强度:f cuo=f cuk+1.645σ=30+1.645×5=38.2⑵、计算水灰比:W/C=a a●fce/fcu,o+a a●a b●fce=0.46×37.4/38.2+0.46×0.07×37.4=0.44fce=rc●fce.g=1.15×32.5=37.4结合以往施工经验和设计图纸等要求,故采用计算水灰比W/C=0.44⑶、根据掺加外加剂情况及结合多次试拌结果来看。
故选择用水量:Mw0=190Kg/m3⑷、计算水泥用量:Mc0=Mw0/w/c =190/0.44=432Kg/m3⑸、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和试拌情况,选择砂率:βs0=37%⑹、计算每立方米砂、碎石用量,设砼容重为:Mcp=2400Kg/m3即:432+Mg 0+Ms0+190=240037%=Ms0/(Ms0+Mg0)×100%解之得:Ms0=658Kg/m3Mg0=1120Kg/m3⑺、初步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432:658:1120:1901 :1.52:2.59:0.44掺减水剂,掺量为1%,减水率为16%,用水量为160Kg/m3,水泥用量为364Kg/m3水灰比不变则:水泥:砂:碎石:水:减水剂364:694:1182:160:3.0941:1.91:3.25:0.44:0.0085试拌校正:根据JGJ55-200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当混凝土表观密度实测值与计算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计算值的2%时,该配合比即为设计配合比。
C30砼配合比设计设计说明:该C30混凝土设计坍落度80-100mm,用于地基碎石最大粒径选择31.5mm(方孔筛)。
一、水泥品种水泥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二、各种集料来源碎石:采用5-16mm、16-31.5mm二种粒级的碎石.砂:河沙。
水:当地井水三、各种集料级配及组合计算调整比例为:16-31.5mm碎石:5-16mm碎石=40:60。
四、组成设计参数的选定级组成材料用量的确定。
1、试配强度取σ=5MPa.由公式f cu,o=f cu,k+1.645σ=30+1.645×5=38.2MPa2、计算水胶比(W/C)W/C=αa·f ce/(f cu,o+αaαb f ce)=0.53×42.5×1/(38.2+0.53×0.2×42.5×1)=0.53(注:αa、αb为回归系数,αa=0.53,αb=0.2)综合考虑取水胶比为0.50。
3.单位用水量该C30混凝土要求坍落度为80-100mm,计算的单位用水量:m wo =205+[(100-90)/20]×5=207.5Kg/m3m wa= m wo(1-β)=207.5×(1-14%)=178 Kg/m3取单位用水量m wa=178 Kg/m3。
4.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m co= m wa/(W/C)=178/0.50=356Kg/m3按耐久性符合最小水泥用量要求,符合规范及图纸设计文件文件要求。
5.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减水剂用量为356×2.5%=8.9 Kg/m36.水下灌注桩混凝土砂率宜为40%-50%,取砂率βs=44%。
7.采用质量法计算碎石及砂的用量(M s0, M G0)单方用水量M w0=178kg/m3,胶凝材料用量M b0=356kg/m3,减水剂用量M a0=8.9Kg/m3,砂率βs=44%。
假定混凝土拌合料表观密度M cp=2420kg/m3,则356+ M g0+M s0+178+8.37=2420M s0/(M g0+M s0)=0.44得M s0=825M g0 =1050即各种材料用量为:m wa=178Kg/m3m co=356Kg/m3m so=825 Kg/m3m go=1050 Kg/m3外加剂=8.9Kg/m3(其中16-31.5mm碎石:5-16mm碎石=30:70)减水剂固含量为36%,则实际加水为178-(8.9*64%)=172 Kg/m3该混凝土理论配合比为:水胶比=0.50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减水剂=356:825:1050:178:8.9=1:2.31:2.95:0.50:0.025减水剂固含量为36%,则实际加水为178-(8.9*64%)=172 Kg/m3(其中16-31.5mm碎石:5-16mm碎石=30:70)五.混凝土的试配、调整与确定根据理论计算的配合比进行试拌,根据拌和效果及以往经验调整配合比为: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减水剂=356:825:1050:178:8.9=1:2.31:2.95:0.50:0.025减水剂固含量为36%,则实际加水为178-(8.9*64%)=172 Kg/m3(其中16-31.5mm碎石:5-16mm碎石=30:70)根据调整后的配合比重新进行试拌,并检查拌合物的性能,测定拌合物的坍落度为95mm,粘聚性、保水性较好,并测拌合物1小时坍落度为80mm。
掺粉煤灰C30减水砼配合比一、设计依据:1、JGJ55—200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2、JTG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3、JTJ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规范》。
二、工程要求:1、强度等级:C302、混凝土坍落度:140-160mm;3、拌和方法:机械、捣实方法:机捣。
4、使用部位:搭板、墩台盖梁、墩台身、耳背墙等。
三、材料要求:1、水泥:赤峰远航PO 42.5,密度:ρ=3.0 g/cm ³2、砂:中砂,细M X=2.72,产地:五间房密度:ρ=2.59g/cm ³3、碎石产地:水库碎石场,5—10mm掺量11%,10—20掺量55%,20—40mm掺量34%。
4、水:饮用水。
5、外加剂:天津雍阳缓凝高效减水剂,型号:VNF—5特1#掺量为胶凝材料的0.7%,密度:ρ=1.2 g/cm ³6、粉煤灰产地:兰旗电厂、密度:ρ=2.35 g/cm ³四、基准砼配合比计算方法:1、砼的试配强度:R h=R0+1.645σ=30+1.645×5=38.225MPa2、计算水灰比:W/C= Aα×f ce/(R h+Aα×A b×f ce)= 0.46×42.5/(38.225+0.46×0.07×42.5)= 0.49由于掺减水剂选W/C=0.433、根据骨料最大粒径及塌落度140-160mm选用用水量为W=190kg/m ³按减水率16%计算W=Wp(1-βw)=190×(1-0.16)=160kg/m ³4、计算水泥用量:减水剂密度1.2g/cm ³,在保持砼强度和塌落度不变的情况下可节约水泥10%,βc取0.1。
K p(减水剂调整)=1.11C0= W×K P (1-βc) /w/c=160×1.11×(1-0.1) /0.43=372kg/m ³5、砂率:取βs=36%6、砂石用量:用水量体积V w =W0/ρw=160(L)水泥用量体积V c=C0/ρ c=372/3.0=124减水剂用量体积V=C0K J/ρJ=372×0.007/1.2=2.2空气含量体积假设含气量为2.1%V k=1000×A J%=1000×2.1%=21(L)V S+V G=1000-(160+124+2.2+21)=693(L)接下列联立方程:S0/2.59+G0/2.654=693S0/(S0+G0)=36%解方程:S=656kg/m³G=1161kg/m³7、计算初步配合比C0: S:G:J:W372: 656:1161:2.6:1608、等量替代法配合比计算1、取F=8%×372=30kg/m³水泥C=C0-F=372-30=342kg/m³2、粉煤灰砼用水量W(假定需水比100)W=W(C+F)/C0=160×372/372=160(需水量)3、水泥和粉煤灰与浆体体积(V P)应按下式计算:ρ粉=2.35V P= C/r+F/r+W/r=342/3.1+30/2.35+160=110+13+160=2834、砂料和石料的总体积V a=1000(1-α)-V p=1000(1-2%)-283=6975、选用与基准砼相同砂率(R S),砂料S和石料GS= V a×Q S*r S=697×36%×2.59=650 kg/m³G= V a×(1-Q S)×rg=697×(1-36%)×2.654=1184 kg/m³调整后的配比为:C0: F : S:G:J:W342: 30: 650: 1184: 2.6: 160五、按用水量不变,水灰比增减0.03分别再调整两种配比,选取W/C为0.46,减水剂掺量为胶凝材料的0.6%,砂率为37%的混凝土的配制.1、砼的试配强度:R h=R0+1.645σ=30+1.645×5=38.225MPa2、计算水灰比:W/C= Aα×f ce/(R h+Aα×A b×f ce)= 0.46×42.5/(38.225+0.46×0.07×42.5)= 0.49由于掺减水剂选W/C=0.463、根据骨料最大粒径及塌落度140-160mm选用用水量为W=190kg/m ³按减水率16%计算W=Wp(1-βw)=190×(1-0.16)=160kg/m ³4、计算水泥用量:减水剂密度1.2g/cm ³,在保持砼强度和塌落度不变的情况下可节约水泥10%,βc取0.1。
C30细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设计要求1、泵送C30细石普通混凝土2、坍落度200±20mm3、和易性良好,无泌水、无离析现象,易泵送,易施工。
4、28天抗压强度符合强度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二、原材料要求水泥: P.O42.5级;砂:混合中砂(特细沙与人工砂各3:7),属Ⅱ区颗粒级配;碎石:5~10mm连续粒级; (5~10mm连续粒级);掺合料: II级粉煤灰;外加剂:高效减水剂;水:饮用水。
三、计算步骤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ƒcu ,0)依据JGJ55-2011表4.0.2标准差σ质的规定,C30混凝土5.0 MPa。
则C30混凝土的配制强度为:ƒcu ,0 = 30+1.645×5.0 =38.2MPa2、计算水胶比(1)计算水泥28天胶砂抗压强度值f ce =γc f ce = 1.16 × 42.5 = 49.3MPa(2)计算胶凝材料28天胶砂抗压强度值f b = γf f ce = 0.78×49.3 = 38.5MPa(粉煤灰掺量20%)(3)计算水胶比W/B=αa f b/(f cu,0+αaαb f b)=0.53x38.5/(38.2+0.53x0.20x38.5)=0.483、确定用水量(m wo)依据JGJ55-2011第5.2.1条规定,用水量可依表5.2.1-2选取,取用水量为230kg。
由于高效减水剂减水剂率为18%,则试验单方混凝土用水量取190kg。
4、确定胶凝材料用量m bo =190/0.48=395.8㎏/m3 取值m bo =390㎏/m35、确定掺合料用量(m fo)依据JGJ55-2011表3.0.5-1和5.1.3的规定粉煤灰掺量取21%,则每立方m fo =390×0.22=78.0㎏/m3 取值m fo=80kg6、确定水泥用量(m c)m c =39-80=310㎏/m37. 计算减水剂用量选取掺量为1.8%,得:.m a1 = m b o ×0.018 =7.02㎏/m38、确定砂率依据JGJ55-2011第5.4.2.3的规定,因使用人工砂,所以砂率取值为49%。
1、设计依据及参考文献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J64-200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国内公路招标文件范本》之第二卷技术规范(1)
2、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
2-1.设计要求C30。
2-2.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
根据JGJ/T55-2000;混凝土配制强度:
fcu.o≥fcu.k+1.645δ
δ为5MPa
fcu.k为30 MPa
由fcu.o≥30+1.645×5
≥38.2(MPa)
3、配合比基本参数的选择
3-1.水灰比(W/C)
根据JGJ/T55-96及图纸和技术规范(1)
W/C=a a f ce/(f cu.o+a a.a b.f ce) a a为0.46
a b为0.07
f ce为42.5*1.1=46.75MPa
由此,W/C=0.54。
3-2.坍落度的选择
根据该C30配合比使用部位,查表,坍落度选为35~50mm。
3-3.砂率的选择
根据坍落度查表,砂率选为33%。
3-4.用水量选择(m wo):
根据坍落度数值、结构钢筋密集程度,选用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用水量m wo选用180kg。
实际使用中,掺用山西黄河外加剂厂UNF-2A型高效减水剂,掺量1%。
该减水剂减水率达10%以上,设计中考虑10%的减水率,故计算用水量为:m O=180*(1-0.1)=162kg。
3-5.水泥用量(Mco):
Mco=162/0.54=300kg
3-6.砂用量(Mso):
根据试验选用每m3混凝土拌合物重量(Mcp)为2400kg,
用砂量Mso=(Mcp-Mwo-Mco- Mc外)*0.33 = 639kg
3-7.碎石用量(Mgo):
Mgo=Mcp-Mwo-Mco-Mso =1296kg
3-8.配合比:
根据上面计算得
水泥:水:砂 : 碎石:减水剂
300 :162 :639 : 1296 :3.00
1: 0.54 : 2.13: 4.32 :1%
4、调整水灰比:
调整水灰比为0.48,用水量取为163kg,水泥用量为Mco=163/0.48=340kg,按重量法计算砂、石用量分别为:Mso=625kg,Mgo=1269kg
5、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
试用配合比1和2,分别进行试拌:
配合比1:水泥:水:砂:碎石:减水剂= 300:162 :639 :1296 :3.00 kg/m3
= 1: 0.54: 2.13 : 4.32 :1%;
试拌材料用量为:水泥:水:砂:碎石:减水剂 = 7 : 3.78 : 14.91 : 30.24:0.070 kg; 拌和后,坍落度为70mm,达到设计要求;
配合比2:水泥:水:砂:碎石:减水剂 = 340 : 163 : 625 : 1269 : 3.40 kg/m3
= 1 : 0.48 :1.84 : 3.73 : 1%
试拌材料用量为:水泥:水:砂:碎石:减水剂 = 8 : 3.84 : 14.72 : 29.84 :0.08 kg 拌和后,坍落度仅45mm,达到设计要求。
6、经强度检测(数据见试表),第1、2组配合比强度均达到试配强度要求,综合经济效益因素,确定配合比为第2组,即:
水泥:水:砂:碎石 : 减水剂
8.0 : 3.840 : 14.72 : 29.84 : 0.080 kg
1 : 0.48 :1.84 : 3.73 : 1%
340 : 163 : 625 :1269 : 3.4 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