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铆接和铆接-----------结构装配共202页
- 格式:ppt
- 大小:23.02 MB
- 文档页数:202
飞机制造中的装配连接技术在飞机制造中,装配连接质量直接影响飞机结构抗疲劳性能与可靠性,高性能航空器连接结构必须采用先进的连接技术,如先进焊接技术、胶接技术、扩散连接技术以及先进的机械连接技术。
目前国外在装配连接技术上使用了激光辅助定位、计算机辅助光学经纬仪系统进行装配对接、应用计算机辅助钻削系统并采用机器人化的装配单元大大提高飞机结构抗疲劳性能,减少了操作人员数目,延长飞机的使用寿命。
其主要的连接技术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动钻铆技术自动钻铆技术并不是一项新技术,但其发展一直未曾间断。
国外目前现役军、民用飞机的自动钻铆系数分别达到17%和75%以上,大量采用无头铆钉干涉配合技术,新型紧固件有无头和冠头铆钉、钛环槽钉、高锁螺栓、锥形螺栓以及各种单面抽钉等,80%铆接和100%的不可卸传剪螺栓连接均采用干涉配合,而且孔壁还要进行强化。
自动钻铆技术从70年代起就在国外普遍采用,如波音民机的壁板机铆系统已达60%-75%,麦道军机也已达17.5%,但是真正的全自动钻铆还需要解决工件定位和校平问题。
近年来,铆接正向机器人和包含机器人视觉系统、大型龙门式机器人、专用柔性工艺装备、全自动钻铆机和坐标测量机组成的柔性自动化装配系统发展。
如B767、B777采用了翼梁自动装配系统,提高效率14倍,费用降低90%,废品率降低50%。
而且由于进一步的改进使钻铆工具能够到达以前难以达到的部位。
如通过采用特制的紧固件,只在部件的单边需要工具,与通常的C型机在部件两边进行连接有所不同,克服了工具难以到达部位所产生的问题。
另外,军用飞机和民用飞机在自动连接方面有所不同,民用飞机由于部件大、紧固件种类少较易实现自动化,而军用飞机由于部件尺寸小且复杂、紧固件种类多而较难实现自动化装配,如麦道军用飞机公司的紧固件自动化装配程度只有大约17.5%,他们的努力的目标是达到20%。
以F-18为例,把一纵梁连接到四分之一板上需要三种铆钉,每一种铆钉都需要重新安装工具,这样在安装工具上要花费很多时间,而且大多数自动化装配设备都是固定在车间内的,不仅大且不具备柔性,鉴于这种原因,促进了手动钻孔、手动铆接机等工具的使用范围。
飞机机械维修基本技能飞机机械维修基本技能Basic skills of aircraft mechanical maintenanceBasic skills of aircraft mechanical maintenance铆接常用工具及设备介绍制窝工具介绍 制孔工具介绍 1 2 铆接工具介绍3目录CONTACT制窝工具介绍 制孔工具介绍 1 2 铆接工具介绍3目录CONTACT制孔工具介绍1.风钻普通风钻:用于开敞环境直角风钻:用于狭窄环境风动工具:是用压缩空气做动力的金属加工工具,用于钻孔、锪窝和铣切。
按照所带动工具不同分为:风钻,风动锪窝钻、风铣等。
2.风钻内部构造3.直柄麻花钻3.直柄麻花钻制窝工具介绍 制孔工具介绍 1 2 铆接工具介绍3目录CONTACT制窝工具介绍1.锪窝锪窝:在车床、钻床或其他机床上用专门刀具,对工件上已加工的孔刮平端面或切出锥形、圆柱形凹坑的方法。
简称“锪”。
制窝工具介绍1.锪窝钻2.锪窝深度限制器锁紧环 调整环 限位套 导柱锪窝钻3.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先安装锪窝钻。
(2)通过限动器齿状部分螺纹调整锪窝深度。
(3)调深度时,应在非工件上试锪,沉头窝深度合格后再用于产品锪窝。
(4)工作中不得随意拆卸、捶击,保证锪窝限制器的正常使用。
4.窝的质量要求(1)蒙皮上窝的深度应比铆钉头最小高度小0.02-0.05mm;(2)锪窝的表面应光滑,不允许有棱角和划伤;(3)锪窝限制器造成零件表面的痕迹、凹陷、轻微机械损伤等的深度应不大于材料包覆层的厚度,这种窝的数量应不大于铆钉排内窝数的3%。
制窝工具介绍 制孔工具介绍 12铆接工具介绍3 目录 CONTACT铆接工具介绍1.铆枪铆枪铆枪冲头(铆壳)2.铆枪结构3.铆枪使用方法及维护事项1.开工前先从进气嘴处注入少量润滑油。
2.应保持规定的进气压力。
3.应“先顶紧,后开枪。
”4.利用防护弹簧将冲头与枪身连接牢靠,避免冲头飞出,损伤人或产品。
飞机铆接装配与机体修理学习指南目录一、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2)二、课程定位 (2)三、课程学习内容和学时分配 (3)四、学习方法 (8)学习指南一、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学习《飞机铆接装配与机体修理》课程作用旨在培养学生飞机铆接、飞机装配和飞机机体修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课程设计采用工学结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将“工作”和“学习”两个不同事物融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岗位工作所必须需要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为课程设计依据;教学过程体现工作过程,包含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和评价反馈,将知识点项目化,所有的知识点归纳总结,融入项目化的教学当中。
本课程主要通过飞机铆接装配基础、普通铆接、密封铆接、部件对接等内容培养学生的飞机铆接知识、装配知识和修理知识,为全面培养学生飞机铆接装配职业素质奠定基础。
通过9个学习情境30项任务培养学生的飞机铆接装配工具的使用能力、飞机铆接基本技能、飞机装配基本技能和飞机修理能力。
本课程通过航空企业文化、质量管理、6S管理以及航空事故警示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飞机铆接装配职业素质。
二、课程定位本课程是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机体铆接、机体装配和机体修理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培养铆装钳工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把学生培养成为懂理论,通技能和能创新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学习本课程应当具备航空工程技术概论,机械制图与航空识图,飞机构造和装配钳工实训等知识为基础,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进一步巩固飞机机体铆接、机体装配和机体修理的基本技能,是学生成为一个具有一定铆接技能,装配技能和修理技能的准职业人。
三、课程学习内容和学时分配学习情境一学习情境三6学习情境五学习情境六学习情境七学习情境八学习情境九四、学习方法(一)对于高职学生1.课前预习在讲解新内容之前,提前利用业余时间预习新情境的内容,这样老师在讲解的时候就能得心应手。
2.实践技能学习老师在进行实践项目的讲解时,一定要注意听讲,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不能错过一个细节,也可以作好记录;在遇到不会的问题时,要及时要及时向老师请教,在实践训练时,一定要积极动手操作,反复练习,如果课堂实训时间不足情况下,也可以利用实训室开放日到实训室训练。
一文读懂航空连接技术:飞机上的工艺秘密!连接技术是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连接技术主要是由焊接技术、机械连接和粘接技术三大类组成。
特别是在飞机的制造,发动机制造生产中,连接技术是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技术,同时不断涌现的新科技的新成果赋予了先进连接技术新的起点。
焊接技术时代的发展使得连接技术总是时时需要面对来自各个方面不同的挑战。
挑战之一就是新型材料的出现对连接技术提出的挑战。
新型的材料的挑战也成为连接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许多新型材料,比如碳-碳复合材料、陶瓷、耐热合金、钛合金、金属基、陶瓷基等的连接,特别是异种材料之间的连接,普通的焊接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实际运用各方面性能的需要,因此一些新型的连接技术应运而生。
焊接技术在航空工业中,焊接技术被广泛用于航空发动机结构中。
焊接结构在喷气发动机零件总数所占比例已经超过50%,焊接的工作量占发动机制造总工时的10%左右。
在飞机结构中,采用焊接技术的有F111的机翼支撑梁,“狂风”、F14的钛合金中央翼盒、机翼盒形梁及整体壁办等结构。
F22后机身前、后梁采用了热等静压钛合金铸件的电子束焊接结构。
前苏联20世纪60年代研制的米格-25机体结构的80%是焊接,焊点达到140万个。
俄罗斯凭借其高水平的焊接技术、系统的焊接结构研究成果,将结构设计、选材和焊接技术的发展,紧密结合,在飞机制造中大量采用焊接技术。
70年代初研制出的苏-27飞机极具代表性,焊接技术的应用几乎遍及全机,除了常规的TIG焊用于飞机导管、某些铝合金构件:点焊用于蒙皮、组合梁、框等零件的高强铝合金构件焊外,广泛采用焊接新技术。
米格-25机体广泛使用焊接技术苏-27飞机应用焊接技术电弧焊电弧焊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焊接方法。
它包括:手弧焊、埋弧焊、钨极气体保护电弧焊、等离子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等。
绝大部分电弧焊是以电极与工件之间燃烧的电弧作热源。
在形成接头时,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填充金属。
前言“飞机铆接装配工艺学”是主要介绍各种铆接装配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特点及工具设备的使用等知识。
这个论文主要包括:飞机铆接装配的定位,飞机铆接的制孔方法,铆接的分类和工艺过程,铆接的技术要求和铆接的质量检查及质量分析,共五章。
铆接是目前飞机上应用最广泛的连接形式,与其它连接形式相比较,铆接有许多特点,如工艺方法比较简单、连接强度比较稳定可靠、适用于在比较复杂结构上的连接、操作简便、质量便于检查、故障易于排除等,到现在还没有一种连接形式能完全取代它。
铆接装配劳动量约占飞机制造的30%以上,铆接劳动量约占铆接装配的70%左右。
铆接的种类很多,除常规的普通铆接之外还有各种形式的特种铆接,近年来铆接技术发展较快,特别是在国外,如干涉配合铆接、抽芯铆钉铆接、环槽铆钉铆接等。
这些新型连接形式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较高,提高了铆缝的抗疲劳性,有的还可获得良好的密封性能。
从现在发展形势来看铆接仍是飞机结构连接的主要形式,并占有十分总共要的地位。
现代飞机发展迅速,结构日趋复杂。
要求飞机具有升限高,飞行速度快、起飞重量大等性能,飞机结构要在大负荷下工作。
为了保证飞行安全和减轻飞机结构重量,在不断地寻找新的连接方法、新的结构和新的工艺技术。
摘要本论文主要介绍了飞机钣金铆接装配的概念、原理和特点。
更进一步介绍了飞机部件装配生产工艺过程和连接技术的主要内容。
飞机装配是将飞机零件按产品图样和设计技术条件的要求,以一定装配顺序和方法逐步装配成飞机的过程。
从装配定位孔的基准定位件的选择、画线、制孔、孔的质量检查和孔的技术检验要求。
然后进行飞机铆接,先要选择铆接材料,分析材料的各个性能,选好铆钉头进行铆接的工艺过程。
还要对铆接的各个技术要求的严格控制。
最后进行铆接的质量检查及分析。
目录第一章:飞机铆接装配定位的方法 (3)一、基准件定位法 (3)二、画线定位法 (3)三、装配孔定位法 (4)四、装配型架定位法 (4)第二章:飞机铆接的制孔位置和方法 (5)第一节:确定孔的位置 (6)一.按图样尺寸划线 (6)二.按样板划线 (6)三.按导孔钻孔 (6)四.按钻模钻孔 (6)第二节:制孔的方法 (6)一.冲孔 (6)二.钻孔 (6)三.铰孔 (7)四.拉孔 (7)五.孔的质量检查 (7)第三章:铆接的分类和工艺过程 (9)一.普通铆钉的种类、代号和材料 (9)二.铆钉长度的选择 (10)三.铆接的工艺过程 (10)第四章:铆接的技术要求 (11)一.铆钉孔位置的技术要求 (11)二.铆钉孔的技术要求 (12)三.铆钉窝的技术要求 (12)第五章:铆接的质量检查分析 (13)一、铆接质量检查 (13)二、铆接质量分析 (14)三、铆接分解 (14)第一章:飞机铆接装配定位的方法飞机装配过程中的首要问题是确定零件,组合件之间的相对位置。
飞机制造中铆接技术的“进化版”——电磁铆接铆接简述在飞机制造装配中,常见的连接技术有螺栓连接,铆钉连接,铰接和焊接等,但是铆接无疑是使用最多的连接技术,原因是:飞机机身不可能用钢铁,用的是高强度铝合金,铝合金遇高温会融化,变软,变形,所以飞机机身连接时不好用焊接的,只能用铆接或者是螺栓连接。
其中铆钉占的比重是最大的,一架飞机所用的铆钉更是成千上万。
随着航空制造业的发展,飞机部件连接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对铆接的技术要求也是越来越高。
无形之中,推动着铆接技术不断向前发展,出现了液压铆接技术、自动铆接技术、电磁铆接技术等。
今天就研究比较热门的电磁铆接来给大家介绍一番:电磁铆接的原理钛合金材料为满足大飞机高可靠性、长寿命的要求,复合材料、钛合金等新材料在飞机结构中所占比例将愈来愈大。
传统铆接工艺已难以满足这些新材料的工艺要求。
于是便需要寻求一种新的工艺方法——电磁铆接技术,来满足飞机制造中新型工艺的要求。
电磁铆接原理图电磁铆接是电磁成形方法的一种,但与一般的饭金电磁成形又不完全相同,成形过程相对更为复杂。
电磁铆接不是利用电磁力直接成形,而是在电磁成形设备中增加了一个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和电磁放大器调制器。
放电时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之间产生强的涡流磁场,并产生强的冲击力。
强的涡流磁场铆接时冲击力的加载速率极高,并以应力波的形式传播,因而也叫应力波铆接。
应力波在放大器中传播并经过反射和折射,使铆钉在极短的时间内微秒级完成塑性成形。
电磁铆接的成长电磁铆接现在可谓是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制造业。
主要是电磁铆接技术在铆接难成形材料及复合材料结构方面有传统铆接方法无法取代的优势,己在A340、A380及波音系列飞机上得到应用。
但提起其发展历程也是步履维艰,其达到今天的普及也是前辈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踩出来的。
1958年世界上出现第一台电磁成形设备,后来电磁成形工艺在美国、前苏联、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航空、宇航和汽车等工业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