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龙湖总部经济区概况简介
- 格式:docx
- 大小:389.22 KB
- 文档页数:6
天津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及31个示范工业园区明细天津市,作为中国的重要沿海城市之一,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
近年来,天津市不断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各示范工业园区的建设,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天津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及31个示范工业园区的明细。
一、天津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政府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开发区之一,旨在吸引外资、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该开发区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总占地面积约98平方公里,拥有优越的港口、交通和资源优势。
经过多年的发展,天津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成为天津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二、天津市31个示范工业园区天津市共有31个示范工业园区,这些园区分布在不同区域,主要涵盖了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
以下是各示范工业园区的名称和主要特点:1、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
2、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主要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
3、天津临港经济区:重点发展港口物流、海洋工程、先进制造业等产业。
4、天津中欧先进制造产业园:主要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
5、天津京津电子商务产业园:主要发展电子商务、互联网+等新兴产业。
6、天津滨海航空航天产业园:重点发展航空航天、新材料等产业。
7、天津滨海旅游度假区:主要发展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等产业。
8、天津开发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主要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9、天津武清开发区:重点发展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产业。
10、天津京津冀人工智能产业园:主要发展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产业。
.....(此处省略21个园区信息,避免繁琐冗长)以上是天津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及31个示范工业园区的详细介绍。
这些园区在天津市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天津市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城市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于家堡金融区地理概况于家堡位于天津市塘沽区海河北岸,东西南三面临海河,北到新港路,规划用地面积3.86平方公里,是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商业区的核心地区,它的西侧是已经开工建设的响螺湾商务区,南侧是未来将要规划建设的生态居住区,东侧为形似鲸鱼的岛屿蓝鲸岛生态区。
于家堡金融区距北京170公里,2011年京津城际高速铁路于家堡站开通后,到北京只需45分钟‚天津大道‛将天津市区与滨海新区中央大道相连,在金融区南侧形成海底链接,落成后可27分钟抵达天津市区。
毗邻天津港、天津经济开发区等,周边以津滨高速、津滨轻轨为代表的公路交通、轨道交通密集。
区域内规划有三纵两横五条地铁线,分别与天津市区、中新生态城等区域连通,将为于家堡金融区提供便捷顺畅的公共交通环境。
发展规划功能定位于家堡金融区的定位是以证券、保险、基金等新金融为主,为滨海新区提供金融服务。
‛规划目标与理念以‚金融主业,复合业态,立体架构,复合功能‛为规划目标,着重突出‚绿色建筑、低碳城市‛的规划亮点和时代特色,从城市综合开发层面开辟了一条节能减碳的道路。
总体规划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边建边用的要求,中心商务商业区计划两年开发启动、三年全面建设、五年初具规模、八年基本建成,用15到20年的时间全面达到规划设计要求和功能定位目标。
两年开发启动即到2008年底完成中心商务商业区的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和于家堡金融区、响螺湾商务区等重点功能区的详细规划、行动规划和城市导则。
建成海河开启桥,开工建设过海河隧道。
响螺湾商务区外省市商务楼开工建设20栋以上,在建工程达200万平方米以上。
三年全面建设即到2009年完成以过海河隧道、中央大道等为代表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以中央大道两侧、响螺湾商务广场、海河沿岸等为重要节点的环境工程建设,建设海洋极地世界、滨海体育中心、青少年科技主题公园、商务商业展示中心、星级酒店、商务写字楼等项目。
五年初具规模即到2011年响螺湾商务区初步建成,外省市商务楼、海洋极地世界、商务商业展示中心等重大项目投入使用。
天津友诚投资有限公司恒富大厦项目简介天津友诚投资有限公司于2008年5月成立,法定代表人:刘敏,注册资金两亿元人民币。
公司下设办公室、工程部、合约成本部、财务部、采购部、后勤部等部门,员工共28人,现正开发项目为响螺湾商务区恒富大厦项目。
恒富大厦项目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响螺湾中心商务区第C-04地块,项目占地9702.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4986.3平方米,其中地上58211平方米,地下16775.3平方米,共设有商业11580平方米,写字楼46631平方米。
建筑密度41.1%,绿化率25%,主楼高度123.0米,为地下2层、地上26层(局部裙房5层)框架-核心筒结构。
使用功能:主楼为办公、裙房为商业用途、地下位停车库及设备用房,共设有车位350个,主楼标准层每层面积1745平方米,辅楼商业一、二层面积1630平方米,三、四、五层每层面积2181平方米。
写字楼按照5A甲级写字楼标准设计,遵循现代、理性、时尚的简约风格,在满足使用功能下,尊重城市规划导则,建筑体量简洁大方,立面元素统一延续,力求让建筑成为城市空间的一员。
项目建设周期为3年,项目总投资为5亿元人民币。
恒富大厦工程于2011年10月30日主体封顶,2012年8月底全部竣工。
设备选用:1、空调系统选用先进的全空气处理方式,商业辅楼采用定风量全空气处理方式;主楼三层及以上办公部分:采用VAV变风量空调系统,空气净化系统。
冷、热源选用长沙远大空调有限公司生产的直燃型吸收式冷温水机组。
2、电梯设置:主楼设有10部高速电梯,商业部分设有三部客梯,8部扶梯,均选用日本三菱电梯。
配置残疾人操作箱、三侧扶手。
3、外延幕墙选用南玻节能玻璃有限公司生产的双银LOW-E玻璃,更节能,更保温。
4.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公共场所、一二层营业场所设置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安全防范系统主机,系统采用矩阵加数字硬盘录像机的前端设备,并配以多台21寸纯平监视器,主监视器采用2台37寸液晶监视器,回放监视器采用2台19寸液晶显示器;末端采用模拟型摄像机,通过高性能同轴电缆将信号传回至监控室,并显示在监视墙上。
于家堡简介地理位置半岛型,位于滨海新区的核心区,整个地块东、西、南三面临海河,从空中看,这块地就像一个钱袋子,是难得的上风上水之地。
它的西侧是已经开工建设的响螺湾商务区,南侧是未来将要规划建设的生态居住区,东侧为蓝鲸岛生态区。
编辑本段自然资源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拥有天然海岸线,码头及塔吊;滨河绿化覆盖良好,有林荫大道,公园等。
将要建多个生态区。
历史沿革于家堡被后人落笔史料,最早可追溯到元末,但语焉不详,只有“临海捕鱼”、“置灶煮盐”的简单字样。
至于如何捕鱼又如何煮盐的文明发祥细节,以及是不是于家堡人才开始的这两项产业发迹,却至今找不到更翔实的证据,历史大概也就是由此随弯就弯了———渔业盐业肇始地域文明遂成了今天的定论。
据对塘沽历史文化有着很深研究的李学韩考证,元末时还没有于家堡这个称谓,到了明初,因为山东文登来此落脚的于英、于潮两兄弟及其后代的发迹,才有了于家堡这个地名。
为了佐证这一由来,他在近作《漫话于家堡》中还有一段颇具传奇的演绎,说是于家兄弟曾经的一次善举,成了奠定于家堡富庶和兄弟俩最终落脚的理由。
尽管这个来自民间的版本令人难以置信,但或多或少能够为于家堡的来龙去脉提供一些蛛丝马迹的线索。
除了传说,关于于家堡的“正史”当然也有,那就是一本于氏家谱,至今完好无损地保存在于家第十四代孙于永礼的手中。
据说这本珍贵的家谱在文革破“四旧”中曾经履险,当时于家人动了毁掉这个家谱的念头,结果被于永礼从灶膛中救出。
不管怎么说,靠着当年富庶的渤海湾,于家堡的的确确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的经历。
于家堡综合枢纽站位于天津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的于家堡金融区北侧,总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地上站房建筑占地1.7万平方米。
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车站公园将与北面的紫云公园相连,使车站既能发挥重要交通枢纽功能,又成为环境优美的“城市客厅”。
作为大型综合性交通枢纽,于家堡高铁站承担了京津城际高速铁路,B1、B2、Z1这3条地铁线以及出租车、私家车、公交车等交通工具的换乘任务。
滨海新区概况一、新区简介二、地理位置与区域优势三、历史沿革四、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 (摘自《自豪滨海》)五、功能区建设 (摘自《自豪滨海》)六、历史古迹七、滨海文化 (摘自《自豪滨海》)1、百花齐放的民间文化2、汉沽飞镲国家非遗3、国内首家、国际最大的藏书票馆4、“八大馇”源远流长5、源于唐山盛于汉沽的评剧八、滨海旅游 (摘自《自豪滨海》)1、大型航母主题公园2、国内最大单体极地海洋馆3、我国最大的人造沙滩景区4、华北首个户外超大精品水上乐园5、亚洲最大室内热带雨林植物景区6、天津最大湿地自然保护区新区概况一、新区简介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岸线153公里,常驻人口263.52万。
地处环渤海经济带和京津冀城市群的交汇点,距首都北京120公里,内陆腹地广阔,辐射西北、华北、东北12个省市区,是亚欧大陆桥最近的东部起点;拥有世界吞吐量第五的综合性港口,通达全球400多个港湾,是东、中亚内陆国家重要的出海口;拥有北方最大的航空货运机场,连接国内外30多个世界名城;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和信息通讯网络,使之成为连接国内外、联系南北方、沟通东西部的重要枢纽。
滨海新区资源丰富,有1214平方公里可供开发利用的盐滩碱地,已探明的渤海海域石油资源总量100多亿吨,天然气储量1937亿立方米,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集中了全国27%的科技资源,蕴藏了巨大的发展潜能。
进入新世纪,滨海新区作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将在推进京津冀和环渤海区域经济振兴、促进东中西互动和全国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努力成为我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三增长极。
国务院对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作出了全面部署,明确了功能定位: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
滨海新区总体情况介绍一、基本情况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岸线153公里,现有常住人口240万人。
滨海新区区位条件优越,地处环渤海经济带和京津冀城市群的交汇点,距首都北京120公里,内陆腹地广阔,辐射中国西北、华北、东北12个省市区,是亚欧大陆桥最近的东部起点;拥有世界吞吐量第五的综合性港口,通达全球400多个港湾,是东、中亚内陆国家重要的出海口;有中国北方最大的航空货运机场,连接国内外30多个世界名城;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和信息通讯网络,使滨海新区成为连接国内外、联系南北方、沟通东西部的重要枢纽。
滨海新区发展资源丰富,有1214平方公里可供开发利用的盐碱荒地,已探明的渤海海域石油资源总量100多亿吨,天然气储量1937亿立方米。
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集中了中国27%的科技资源,可以为滨海新区直接利用。
滨海新区大规模开发建设的理想区域,蕴藏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滨海新区的高度开放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作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涉外经济、金融、科技等十个方面先行试验重大改革措施。
天津市和滨海新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开发开放的政策措施,形成了富有竞争力、较为完整的政策体系。
滨海新区聚集了国家级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和中国面积最大、开放度最高的保税港区,是中国开放度最高、政策最优惠、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近年来,滨海新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统筹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2009年区域生产总值达到3810亿元,增幅23.5%,比重超过天津市的一半;地方财政收入455.6亿元,增长50.3%。
产业基础非常雄厚。
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石油和海洋化工、现代冶金、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主导产业,空客A320大飞机、新一代运载火箭、百万吨乙烯、300万吨造船等引擎项目,构筑起滨海新区现代制造业的四梁八柱,汽车年生产能力达到120万辆,无缝钢管产量位居全国第一,手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比重达到17%,正逐步成为中国最大的航空航天产业基地和世界级石化基地。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简介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中国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创建于1988年,是沈阳市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是辽宁省实施对外开放的特殊经济区。
开发区总占地面积约为31.9平方公里,规划总建筑面积3600多万平方米,现已形成以轻工、电子信息、机械、金属制品、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是辽宁省重要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区域。
开发区具备交通便利、资源优势、人才丰富等特点,已成为沈阳市现代工业集聚区、新型产业发展重要支撑区和对外开放形象窗口。
一、区域资源优势1.地理位置优越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沈阳市中部,北距沈阳市中心约15公里,距桃仙国际机场约40公里,南距大连港口约200公里。
紧靠京哈高速、沈阳环城高速、沈阳机场高速、沈阳大新快速路等国省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及铁路,交通十分便捷。
2.人才资源丰富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集成电路、软件、高端装备制造等一批高技术产业,吸引了大量高端人才在此生活和工作。
同时,开发区还设有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科技创新人才和技术支撑。
3.产业优势明显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制造业为主导,以涵盖轻工、电子信息、机械、金属制品、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科技产业为主要特色,形成了一批能够顺应市场需求的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形成了突出的产业优势。
二、开发区重点发展方向1.推动智能制造升级开发区深入实施“智能制造+”行动计划,积极推动企业实现制造业升级。
目前,已经形成了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圈,以及适合各类企业的项目孵化、技术支撑平台等服务体系。
2.发展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开发区积极开展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推广,建设了全球领先的第三代太阳能电池、石墨烯等新材料产业园区。
致力于培育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电机、光伏通讯等领先企业及产业链龙头企业。
3.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开发区积极推动各行各业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形成多元化的产业组合。
沧州渤海新区情况简介沧州渤海新区是环渤海和京津冀地区年轻而充满活力的战略新兴区域,成立于2007年7月,现辖“一市三园”,即黄骅市、中捷产业园区、南大港产业园区和国家级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2400平方公里,总人口60万,是国务院批复的《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河北举全省之力打造的沿海率先发展增长极。
渤海新区成立以来,紧抓河北沿海发展上升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全力推进港产城互动发展,加快构建“一港(黄骅港)一城(黄骅新城)”、“三组团”(临港商务区组团、南大港组团和南排河组团)、“九园区”发展格局,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是近年来承接腹地产业转移和资源外溢最多的地区之一。
2014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34亿元,同比增长8.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4 0亿元,同比增长18.2% ;全部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公共财政收入完成39.4亿元,同比增长9%。
随着环渤海加速崛起,特别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加快实施,沧州渤海新区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如何打造承接腹地产业转移和资源外溢战略基地,已成为当前摆在我们面前急需破解的重大战略课题。
这也是举办今天这次研讨会的初衷。
我们认为,沧州渤海新区至少应发挥“四大优势”,明确“四个定位:第一,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丰富和产业基础雄厚的比较优势,努力打造重要的国家级新型重化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基地。
尤为重要的是除290平方公里的滩涂和大面积、临港口的浅海外,我们还拥有88万亩建设用地和108万亩的未利用地,一般工业用地平均价格仅是相邻地区的三分之一,这是目前我国沿海临港地区少有的一片可用做工业项目和产业园区建设的“黄金宝地”,竞争优势明显,增值潜力巨大。
立足丰富鲜明的土地资源优势,按照绿色、循环、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新区重点建设了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园区、港城产业园区、中捷石化产业园区、黄骅汽车产业园区、南大港生态产业区、羊二庄物流园区、中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排河海洋经济产业区、黄骅港综合保税区等“九大功能园区”,已聚集形成了以石油化工、冶金装备、商贸物流等主导产业为支撑,以新材料、海洋生物、海洋工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的现代临港产业体系。
目录●环渤海经济圈简介●滨海新区简介●滨海站项目情况介绍⏹滨海站区域位置⏹滨海站背景情况⏹枢纽功能定位⏹客流预测⏹滨海站交通枢纽情况介绍⏹站区规则●开发公司简介●资金平衡方案●项目进展环渤海经济圈简介环渤海经济圈接连东北、华北和华东,狭义上指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三省二市”,广义上延伸到山西和内蒙古中部地区;总面积112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的12%;人口2.6亿,占中国总人口的20%,是中国港口区、工业区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环渤海经济圈位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与亚洲的两大发达国家韩日咫尺相望。
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扩散、由南向北梯次推移的过渡板块,在我国参与全球经济协作及促进南北协调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上个世界末,珠三角和长三角相继崛起,分别称为引领中国经济的第一极和第二极。
新世纪来临,天津滨海新区建设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布局后,环渤海经济圈浮出水面,称为中国北方经济发展的“引擎”,被经济学家誉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引领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
滨海新区简介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产业中心、东北亚物流中枢滨海新区地处环渤海经济带和京津冀城市群的交汇点,内陆腹地广阔,辐射西北、华北、东北12个省市区;是欧亚大路桥的东期待你,拥有世界吞吐量第五的综合性港口,通达全球400多个刚完,是中国与内蒙古共和国签约的出海口岸,也是哈萨克斯坦等内陆国家可利用的出海口;拥有北方最大的航空货运机场,连接国内外30多个世界名城;是中国北方连接国外、联系南北方、沟通东西部的重要枢纽。
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岸线153公里,2010年,滨海新区国民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增长25%;实现工业总产值10653.5亿元,增长33.2%;固定资产投资3352.7亿元,增长34%;常驻人口248万人。
⏹滨海站区域位置滨海站位于滨海新区先进制造业产业区中区,东临泰达开发区和天津港,西临高科技产业园区和空港,距滨海新区核心区12km,距天津滨海国际机场24km,距天津中心城区30km,距塘沽城区新北路约5km,距于家堡金融区11km。
盘锦辽滨沿海经济区简介盘锦辽滨沿海经济区位于盘锦市最南端,辽东湾东北部,大辽河入海口右岸,与东北第二大港口城市营口市中心城区仅一水之隔,是辽宁省沿海经济带中心区域。
盘锦辽滨沿海经济区一期规划面积110平方公里,规划为‚一带两轴两圈五区‛。
‚一带‛指辽河入海口及海滨沿线绿色滨水生态带;‚两轴‛指南北向城市发展轴,东西向景观生态轴;‚两圈‛指船舶制造特色工业圈,内湖旅游商贸黄金经济圈;‚五区‛指金帛湾水城、临海工业区、新港工业区、河畔水乡住区、原生态体验区。
盘锦辽滨沿海经济区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傍河临海、靠港接城,这里既有临海开发之便,又有傍河建设之利,还有依港发展之机。
这里交通便捷,水陆畅通:滨海大道、疏港公路、快速干道与区内路网相接;京沈、沈大、盘海营三条高速公路擦肩而过;盘锦至新港的疏港铁路、沈阳至盘锦的疏港铁路、北京至大连的高速客运铁路正在规划建设之中;盘锦港、营口港、鲅鱼圈港及盘锦新港星布于14海里之内;沈阳、大连、锦州及正在建设的营口机场四个航空港均在两小时车程之内;东北第一大景观桥—辽河特大桥正在建设之中,2010年10月将建成通车。
这‚三条公路、三条高速公路、三条铁路、四个港口、四个航空港‛,构成了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
建设中的滨海大通道将贯穿其境,使这里的交通更为便利。
盘锦辽滨沿海经济区是恰逢国家提出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新一轮沿海开发开放双重机遇形势下发展起来的,是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实施辽宁沿海开发开放战略的现实需要;是盘锦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接续产业的重要载体。
盘锦辽滨沿海经济区前身为盘锦辽滨经济区,组建于2005年12月,这是我市抢抓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辽宁沿海开发开放的双重机遇,主动融入全省‚五点一线‛发展战略格局的重大举措。
三年来,辽滨的广大建设者靠着惊人的发展速度和建设质量,凭借着‚锐意进取、一诺九鼎、团结奋斗、勇于探索‛的辽滨精神,盘锦辽滨沿海经济区强势崛起,昔日的荒原矗立起壮丽的产业园区;这里公路纵横,巨吊林立,电塔成排,厂房连片,吸引了众多有识之士的目光和众多投资者的加盟入驻。
渤龙湖总部经济区情况概述
一、项目简介
渤龙湖总部经济区项目坐落于滨海高新区滨海科技园
中心位置,项目起步区占地面积2.6万平方公里,分为:总部基地区约45万平方米,商务商业区约84万平方米,生态居住区约60万平方米。
项目针对新能源、IT、信息制造、航空航天、生物医药为主导产业的产业总部或区域总部以及研发、销售、资本运营中心等相关产业,依托渤龙湖优美的滨水景观,打造总部汇聚、设施完善、生态和谐的滨海活力地带。
项目地处滨海高新区核心,西临空港经济区,南靠开发区西区。
处于沿海河和京津塘高速公路的城市发展轴上,距天津市中心20公里,距天津滨海国际机场9公里,距京津城际铁路站6公里。
二、四大功能区
【总部基地区】占地48.90公顷,建筑面积44.54万平米,包含一区、二区、三区,以企业办公型产品为主。
【生态居住区】占地38.70公顷,建筑面积55.93万平米,包含一区、二/三区、金领国际,以生态住宅产品为主。
【公益设施区】占地5.89公顷,建筑面积9.68万平米,包含高科技展馆、现代艺术馆、公益设施。
【商业商务区】占地34.97公顷,建筑面积84.4万平米,包含渤龙天地高端商业商务群体、滨水商业区。
三、七大板块
1、总部基地一区
占地面积:约6.4公顷
建筑面积:4.3万平米
项目定位:世界尖端企业总部,建筑单体数量一共为7栋。
进展情况:已完成概念方案设计。
2、总部基地二区
占地面积:约19.3公顷
建筑面积:约22.5万平方米
项目地位:中、高端企业总部。
共有独栋办公楼40栋,户型面积1800-3500平方米;联排办公楼44栋,分别为5层、6层、11层,单层面积约420-590平方米。
容积率1.5,绿化率20%,地上车位446个,地下车位1400个。
进展情况:施工中,预计明年交房。
3、总部基地三区
占地面积:约15.4公顷
建筑面积:约20.5万平方米
项目地位:大中型企业总部兼顾小型或者新兴企业总部需求,项目共38栋建筑,一期产品为4-5层独栋办公楼,单栋可
售面积为1700-2800平方米,平均容积率1.5,绿化率20%,地上车位818个,地下车位995个。
进展情况:施工中,预计明年交房。
4、生态居住-渤龙湾一区
占地面积:约15公顷
建筑面积:约25.3万平方米
项目定位:总部企业办公人员的高端生活居住社区,项目充分利用湖景资源打造20组亲水湖景别墅、12栋观水小高层、15栋景观高层。
其中,双拼、联排别墅户型面积在280-300平方米,小高层及高层户型面积为150-200平方米,地上车位187个,地下车位1104个。
进展情况:施工中,预计明年交房。
5、生态居住-渤龙湾二/三区
占地面积:约7.8公顷
建筑面积:约8.4万平方米
项目定位:主力产品为商务洋房、专家公寓,共17栋,340套,面积区间150-220平方米,绿化率35%,容积率1.1,地上车位175个,地下车位477个。
进展情况:施工中,预计明年交房。
6、生态居住-金领国际
占地面积:17.7公顷
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
项目定位:城市综合体模式的高档社区,紧邻渤龙天地高端商业配套环境,地块内多层和高层分区明确,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与地块内的配套设施组成完善便利的居家生活环境。
进展情况:施工中,预计明年交房。
7、商业商务-渤龙天地高端商业街
占地面积:约33.7万公顷
建筑面积:约84.4万平方米
基本情况:渤龙湖总部经济区内唯一商业配套街区。
首期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地上面积约18万,地下约7万。
产品类型涵盖商铺、写字楼、SOHO、酒店式公寓、商务酒店和商务休闲会所等,其中商铺、商务酒店和商务休闲会所,由海泰控股集团持有,并引进合作方整体经营。
1)商铺及产业旗舰
产业旗舰共2栋,位于渤龙湖庆典广场西侧,分别为7471.51平米和6272.12平米。
商铺共85间,首期对外招
商63间,面积区间为130-1800平米/套。
沿商业内街系二
层为主、局部三层的临街商铺,主要为大型零售、奢侈品、高档服装、科技数码、金融、餐饮、生活类型商户进行招商。
2)商务写字楼
位于商业街两侧,共14栋楼,首层为多功能商务(商
铺),二层以上为办公。
其中首层多功能商务200-700平米共7套,二层以上办公共56套,每层为一个产权单位,面积约为350-800平米/间。
3)SOHO
位于商业街东侧C区,共4栋楼。
首层为多功能商务(商铺),户型区间为230-300平米,共8套。
二层以上为SOHO,共80套,每层5间,面积为86-240平米。
4)酒店与康体中心
康体中心与商务酒店相对而建,为5层建筑,内部设健身、康体、洗浴、SPA等规划分区。
康体中心建筑面积约11760平米,酒店建筑面积约21130平米。
15层结构,约240间客房,是渤龙天地的正中心地标。
5)酒店式公寓
共8栋楼,面积50-100平米,共405套房。
其中一层多功能商务19套,二层以上酒店式公寓386套。
渤龙湖总部经济区整体布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