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描写的作用(用)
- 格式:ppt
- 大小:1.48 MB
- 文档页数:23
环境描写在⽂章中起到什么作⽤?⽼穆解析提到环境描写,⼤多数学⽣⾸先想到的是它的作⽤。
不错,环境描写的考点本⾝就不多,主流的考点就俩:⼀个是环境描写的⼿法;⼀个是环境描写的作⽤。
我们先来了解⼀下,何谓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指对⼈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然环境的描写。
(1)⾃然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季节、⽓候,天⽓、景物等。
(2)社会环境包括建筑场所、居室陈设、⼈际关系、民俗风情等。
那么,环境描写在⽂章中究竟有何作⽤呢?请⼤家接着往下看!⽼穆⽀招环境描写作⽤主要体现在四个⽅⾯,如下:(1)环境⽅⾯交代故事发⽣的时间、地点,季节,天⽓等,揭⽰作品的时代背景。
(2)⼈物⽅⾯渲染……氛围,烘托⼈物……⼼情(形象)、展⽰(体现)⼈物……性格(3)情节⽅⾯推动情节发展,为下⽂……作铺垫(伏笔);与上⽂或下⽂相照应。
(4)主题⽅⾯深化⽂章的主旨,寄托了作者……的感情可能到这⼉,有的同学⼼⾥会嘀咕:“穆⽼师,这个太简单啦!初中时就学会了,⾼考还会考吗?”穆⽼师在这统⼀回复:“考!”同学们,现在考试选材、命题的趋向是什么呢?穆⽼师真诚地告诉⼤家,三个⽅向:(1)传统化(2)⽣活化(3)现代化⽐如,2018年江苏卷现代⽂阅读部分考查的是凌叔华的⼩说《⼩哥⼉俩》,⽂章就涉及这三个趋向:(1)⽂章内容⽣活化(2)⽂章主题传统化(3)答题思路现代化咱们闲⾔少叙,《⼩哥⼉俩》是如何考查环境描写作⽤的呢?与普通的环境描写作⽤题有何不同呢?穆⽼师为⼤家分析如下:⼀、⽂章内容⼆、⽂章所涉及到的环境描写作⽤题14.分析⼩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对情节发展的作⽤。
(4分)[ 分析 ] 命题⼈并没有直接问你“景物描写有何作⽤”,⽽是问你“景物描写对情节发展有何作⽤”,看似简单,实则更难!我们都知道,景物描写作⽤题,要从⼈物、环境、情节、主题四个⽅⾯答题,但如果只从情节⼀个⽅⾯去答题,要求我们考⽣对知识点掌握的更加细致。
三、试题解析景物描写对情节发展的作⽤,只有两个⽅⾯:⼀是铺垫,⼀是伏笔。
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故事的真实性。
2.渲染营造某种气氛,为后边内容作铺垫。
3.反应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4.推动情节的发展。
5.烘托人物的心情,衬托人物心理。
6.深化主题。
7.暗示人物......的命运!5.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故事的真实性。
6.渲染营造某种气氛,为后边内容作铺垫。
7.反应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8.推动情节的发展。
8.烘托人物的心情,衬托人物心理。
9.深化主题。
10.暗示人物......的命运!9.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故事的真实性。
10.渲染营造某种气氛,为后边内容作铺垫。
11.反应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12.推动情节的发展。
11.烘托人物的心情,衬托人物心理。
12.深化主题。
13.暗示人物......的命运!13.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故事的真实性。
14.渲染营造某种气氛,为后边内容作铺垫。
15.反应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16.推动情节的发展。
14.烘托人物的心情,衬托人物心理。
15.深化主题。
16.暗示人物......的命运!17.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故事的真实性。
18.渲染营造某种气氛,为后边内容作铺垫。
19.反应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20.推动情节的发展。
17.烘托人物的心情,衬托人物心理。
18.深化主题。
19.暗示人物......的命运!2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故事的真实性。
22.渲染营造某种气氛,为后边内容作铺垫。
23.反应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24.推动情节的发展。
20.烘托人物的心情,衬托人物心理。
21.深化主题。
22.暗示人物......的命运!25.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故事的真实性。
26.渲染营造某种气氛,为后边内容作铺垫。
27.反应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28.推动情节的发展。
23.烘托人物的心情,衬托人物心理。
24.深化主题。
25.暗示人物......的命运!29.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故事的真实性。
30.渲染营造某种气氛,为后边内容作铺垫。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在小说中环境描写有以下作用:
1 、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交代人物活动场所。
在小说的里,一般会有社会环境的描写,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故事的真实性。
2、渲染营造某种气氛,为后边内容作铺垫。
一般来讲,每篇小说都有一种感情基调,每篇作品也有一种特定的氛围,作家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渲染故事的气氛,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感染读者。
3 、烘托人物的心情,衬托人物心理。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候也能烘托人物丰富的心理,凸显人物心理活动,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
4、交代人物身份,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人都活动生存在一定的环境中,环境既是人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又影响着人的性格和气质。
5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小说的情节发展与环境描写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环境描写以情节为依据,而情节发展又离不开环境描写。
6 、深化主题。
7 、象征或暗示。
环境描写的四种作用
环境描写是一种文学手法,可以用来描写场景、气氛、景色等,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深刻,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和理解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
以下是环境描写四种作用:
1. 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和环境:通过环境描写,可以让读者了解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气候、人员、物品等信息,更好地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的行为。
2.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环境描写可以用来渲染气氛,让读者感受到小说中所描述的场景氛围,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物情感和行为。
例如,“一片漆黑的夜空中,只有一盏烛光照亮了房间,使得主人公的境地更加艰难”。
3. 突出人物特征:环境描写也可以用来突出人物特征,让读者更加了解人物的性格、外貌、行为等。
例如,“她穿着一身黑色的披风,披散着一头乌黑的长发,走起路来非常轻盈”,通过环境描写和人物特征的描写,读者更加形象地理解了人物。
4.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环境描写可以起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并对未来场景进行预测。
例如,“随着夜幕降临,敌人的进攻也愈发激烈”,通过环境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战斗的激烈程度,并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环境描写的五大作用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一、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例如:“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白杨》首段便交代了地点:使人初步感受到大戈壁的荒凉与贫瘠,为下文爸爸的沉思做了铺垫.另外如《孔乙己》中开头对鲁镇酒店的格局的描写也是如此.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例如“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的环境描写,渲染了悲哀的气氛,衬托出人们悼念周总理的极其沉痛的心情.另外如《故乡》中对故乡景象的描写,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而鲁迅《药》一文结尾一段:时令虽已是清明,然而天气仍“分外寒冷”,“歪歪斜斜”的路旁是“层层叠叠”的丛冢;这里没有生机,只有“支支直立”的枯草发出“一丝发抖的声音”;这里没有啼鸣的黄莺,只有预兆不祥的乌鸦,而且“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这里借助环境描写渲染出了坟场阴冷、悲凉的气氛.三、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例如《心愿》一文,在点明“我”在一个假日去巴黎的一座街道公园看书之后,交代了“我”周围的环境以及“我”由花丛联想到北京一事,表达了作者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四、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例如《一夜的工作》一文写周总理工作的环境:“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可以看出,总理生活多么简朴.又如《穷人》一文中写道“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这间渔家的小屋却温暖而舒适.”由此可知,桑娜是个十分勤劳的人.另外如《驿路梨花》中对小茅屋的描写,则写出了人们的热心与善良.五、推动情节的发展.例如:《曹操煮酒论英雄》中“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聚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一句,因为天气的变化,引出了对“龙”的评论,从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当然,一段具体的环境描写,它的作用往往是多方面的,这需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综合分析,切忌生硬地把它归结为某一种作用.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并限制其活动的特定场所,它决定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同时,人物性格有时也反作用于环境.写故事性较强的记叙文,除情节外,也要写好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写好这两种环境,可较好地烘托人物,进而充分、明确地表达中心.运用环境描写要做到:目的明确——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具体生动——给人身临其境之感;抓住特征——写出独具特色的景物.客观描写是比较真切地再现景物原形的描写,通过写景来写情,即我们所说的“借景抒情”.主观描写是指作者带着主观情感去写客观景物,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主观感情融入景物之中,这在写作中称做“寄情于景”.自然环境是文中常见的描写对象.社会环境,可以是居室陈设、布局、人物活动场所及当地风土人情等等.场面则是特定的时间与场合内人物活动的总面貌.写故事性较强的记叙文,要写好环境.有人说要画好两幅画,即围绕人物活动的一幅“风景画”和另一幅“风俗画”.例如,西边天际出现了比胖娃娃的脸蛋还要红还要娇嫩的粉红色.太阳的周围最红,红得那样迷人.红色向四下蔓延着,蔓延了半个天空,一层比一层逐渐淡下去,直到变成了灰白色.天空中飘浮着柔和的、透明的、清亮的、潮乎乎的空气. “好雨知时节”,在这群芳斗妍时悄然发生.那妖艳欲滴的牡丹,在春雨的滋润下,越发显出国色天香,倾国倾城的美貌.花瓣上滚动着一颗颗露珠,裹着它那诱人的色彩,悄然无声的滴落,带着余香钻进草丛.小草儿也傲立起头,冒出针尖似的小脑袋,如刚出生的小孩子,在春雨的滋润下,透着可爱的绿,新生的绿,在雨水的拥抱中茁壮成长.草间上那一点灵动的色彩,似明珠,如翡翠,镶嵌在单纯的绵绸上.鸟儿低飞,在春雨潇潇下时,在树梢婉转地唱.鸟语花香,风光无限好!烟雨蒙蒙,炊烟缕缕.山镇被春雨笼罩着,山也朦胧,花也俊俏,如诗如画,若虚若实,让人如痴如醉.雾蒙蒙的,湿润润的,春之妩媚在此线路无遗.你看那一脉远山,如同一眉青黛,而又若隐若现,被这润润的春雨裹上一层半透明的面纱.山上绿油油的一片,融入这朦胧的天地,绿得诱人,亮得耀眼,充满了勃勃生机.。
环境描写的作用与好处
1. 环境描写能让你身临其境呀!就像里对霍格沃茨的描写,让我们仿佛真的走进了那个神秘的魔法世界。
2. 环境描写的好处可多啦!它可以烘托气氛呀,比如说恐怖小说里对黑暗森林的描写,那阴森的感觉,哎呀,吓人!就像你走在那片森林里一样。
3. 环境描写能让人物更鲜活呢!比如中对桑菲尔德庄园的描写,让简·爱的形象更加立体了,这不是很神奇吗?
4. 环境描写是故事的好帮手哟!像里对梁山泊的描写,让那些英雄好汉的故事更加精彩了,难道不是吗?
5. 环境描写的作用大着呢!它可以让你感受到不同的情感呀,比如对温馨家园的描写会让你心里暖暖的,这效果多棒啊!
6. 环境描写能给你带来特别的感受哦!像里对奇妙世界的描写,让我们也想跟着爱丽丝去冒险,多有意思呀!
7. 环境描写是很重要的呀!它可以让故事更有魅力,比如对古老城堡的描写,充满了神秘的气息,是不是很吸引人?
8. 环境描写的好处可不容忽视呢!它可以让你对一个地方印象深刻,就像对美丽的海滨城市的描写,让你一直想去看看,对吧?
9. 环境描写能增加故事的真实感呀!像对繁华都市街头的描写,让你
感觉自己就在那里,这多厉害!
10. 环境描写有着神奇的魔力哟!它可以改变整个故事的氛围,比如对寒冷冬天的描写,让你都能感觉到那份寒冷,太神奇了吧!
我觉得环境描写真的太重要啦!它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故事,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氛围,给我们带来特别的阅读体验呢!。
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一、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例如:“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白杨》首段便交代了地点:使人初步感受到大戈壁的荒凉与贫瘠,为下文爸爸的沉思做了铺垫。
另外如《孔乙己》中开头对鲁镇酒店的格局的描写也是如此。
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
例如“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
”《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的环境描写,渲染了悲哀的气氛,衬托出人们悼念周总理的极其沉痛的心情。
另外如《故乡》中对故乡景象的描写,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而鲁迅《药》一文结尾一段:时令虽已是清明,然而天气仍“分外寒冷”,“歪歪斜斜”的路旁是“层层叠叠”的丛冢;这里没有生机,只有“支支直立”的枯草发出“一丝发抖的声音”;这里没有啼鸣的黄莺,只有预兆不祥的乌鸦,而且“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这里借助环境描写渲染出了坟场阴冷、悲凉的气氛。
三、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例如《心愿》一文,在点明“我”在一个假日去巴黎的一座街道公园看书之后,交代了“我”周围的环境以及“我”由花丛联想到北京一事,表达了作者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例如《一夜的工作》一文写周总理工作的环境:“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可以看出,总理生活多么简朴。
又如《穷人》一文中写道“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这间渔家的小屋却温暖而舒适。
”由此可知,桑娜是个十分勤劳的人。
另外如《驿路梨花》中对小茅屋的描写,则写出了人们的热心与善良。
五、推动情节的发展。
例如:《曹操煮酒论英雄》中“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聚雨将至。
从人遥指天外龙挂”一句,因为天气的变化,引出了对“龙”的评论,从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另外如《边城》中写道:“天已快夜,别的雀子似乎都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
环境描写的作用有哪些用处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作用不一,下面是整理的两种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起来看看吧!环境描写的作用有哪些用处1环境描写的作用1.自然环境(景物描写)描写(1)渲染气氛。
(1)烘托人物形象。
(3)推动情节发展。
(4)暗示社会环境。
(5)揭示或深化作品主题。
2.社会环境(1)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
(2)渲染故事的环境气氛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3)烘托人物的突出特点社会环境描写,能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
(4)暗示人物的前途命运对比、烘托。
(5)推动情节的发展变化。
(6)深化小说的主题思想。
2环境描写的方法一、自然环境描写的角度与手法:(1) 描写的技巧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起烘托作用,相得益彰)、虚实结合(“实”指现实存在的事物。
“虚”指作者想象和联想)、正侧描写、细节描写、工笔(对对象多用笔墨做细致入微地刻画)和白描(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精练的语言,寥寥数笔就写出活生生的形象来,表现出自己对事物的感受)等。
(2)从修辞角度看借助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来描写。
(3)从写景角度看①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形、声、色、味等角度对景物进行具体细致地描写);②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俯视仰视、平视,等等;③写景顺序——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
二、社会环境描写手法常用描写技巧:A点面结合(“面”是指场景的整体,“点”是指场景中的个别情景,一般是指场景中作者描写最为突出的部分。
点面结合,要求场景的描写既要注意整体,又要突出重点。
)B简笔勾勒(也就是白描)C细描(可以用精细的笔墨对环境进行描写,是整个场景熠熠生辉。
)。
景物描写的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3、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作铺垫)
4、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他感到非常难为情。
他把头藏到翅膀里面,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
他想起他曾经怎样被人迫害和讥笑过,而现在他却听到大家说他是美丽的鸟中最美丽的一只。
紫丁香在他面前把枝条垂到水里去。
太阳照得很温暖,很愉快。
他竖起羽毛,伸出他细长的颈,从内心发出一个快乐的声音:
“当我还是一只丑小鸭的时候,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幸福!”
1、找出选段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答:环境描写句“紫丁香在他面前把枝条垂到水里去。
太阳照得很温暖,很愉快。
”作用:渲染了美好愉快的气氛,烘托了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后的愉快、幸福的心情。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这句对黄河燕山的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名师导航》P37
答:①渲染了行军神速、紧张激烈的战争气氛
②渲染了悲伤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选文开头描写窗外“大作的狂风和刺骨的雪花”,有什么作用?(4分)
答:用恶劣的天气烘托母亲劳动的艰苦(2分),也为下文写“我”不愿意跟着妈妈去上班埋下伏笔(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