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2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5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口语交际引言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沟通能力。
本文将介绍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口语交际练习。
一、教学内容1. 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口语交际教学,学生将能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掌握一些常用口语表达和交际用语;•增强口头表达和沟通的能力;•提高与他人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
2. 教学重点•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沟通能力的培养;•学生对口语交际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对口语表达技巧的掌握。
3. 教学内容概述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日常交际用语的学习:问候、道歉、询问、表扬等;•口语表达技巧的训练:正确使用语调、节奏和语速等;•口语交际的实践:课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
二、教学方法1. 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是本单元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
通过给学生一些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口语表达技巧进行交际,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沟通能力。
2. 归纳总结法在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所学的口语交际内容和技巧。
通过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加深对口语交际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 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是口语交际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通过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模拟的情景中进行口语交际,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沟通能力。
三、口语交际练习1. 练习一:日常问候•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问答练习;•每位代表向另一位代表问候,例如:“早上好!”、“你好!”等;•另一位代表回应问候,并提出相关问题,例如:“你今天过得怎么样?”、“你有什么计划?”等。
2. 练习二:道歉与回应•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两位代表进行道歉与回应练习;•第一位代表向第二位代表道歉,例如:“对不起,我不小心打翻了你的水杯。
”;•第二位代表回应道歉,并提出相关问题,例如:“没关系,你没事吧?需要帮忙清理吗?”。
部编本五年级上册语文口语交际口语交际:父母之爱 1.在交流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建议父母改良教育方法。
2.学会主动与人沟通,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3.与人交流时能尊重和理解对方,能认真、有耐心地倾听别人说话,能抓住要点并简要转述。
4.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做准备,做简单的发言。
l 重点 1.在交流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建议父母改良教育方法。
2.学会主动与人沟通,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与人交流时能尊重、理解对方。
l 难点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做准备,做简单的发言。
1.采用双向互动、多维互动的方式,来训练学生的听说才能,标准学生的口头语言,进步学生的口语交际才能。
2.课本中的三个事例简单明了,在生活中容易找到类似的情形,不仅为学生“口语交际”有感而发提供了情感的触点,而且为学生联络生活谈看法开拓了思路。
所以在口语交际时,要精心创设情境,回归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学习运用语言。
l 教学准备 1.师生搜集有关“父母的爱”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l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多媒体课件导入,激发交际兴趣。
课件出示以下事例:的考试成绩不稳,总是忽高忽低。
这次,没考好,爸爸狠狠地训斥了。
训斥完了,爸爸又说:“我们爱你,所以这么严格要求你。
” 师:同学们,你们有过这种情况吗?你觉得的爸爸爱吗?生自由发言。
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父母的爱呢?下面我们针对这个话题,进展口语交际。
〔板书:父母之爱〕二、阅读事例,说说自己的见解。
1.老师课件出示另外两个事例。
王小雅的妈妈每天都帮她拾掇房间,整理书包,还陪她写作业。
有一次,妈妈连续几天不在家,王小雅不是忘了带文具盒,就是忘了带作业本,自己的房间也是乱七八糟的。
陈敏的爸爸晚上经常和他一起下象棋,周末还带他出去看电影或爬山。
2.学生自由阅读。
3.你怎样对待以上事例中爸爸妈妈的做法?老师课件出示口语交际的要求。
交际要求:〔1〕认真倾听;〔2〕表达清楚;〔3〕文明有礼;〔4〕大胆发言。
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本次口语交际围绕“同读一本书”这一主题来开展班级读书会,让学生在同读一本书的基础上,讨论大家感兴趣的、有价值的话题, 交流读书心得,分享阅读收获,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提高学生引用原文说明观点的能力,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想法的意识。
教材的第一部分,提示学生读书交流的意义。
教材从不同角度列举了读书交流的话题:有交流主要内容、评价主人公、交流阅读感受等方面的话题,引导学生加深对书本内容的理解;有交流从书本内容联想到相似书籍或生活中的人物等方面的话题,引导学生迁移阅读、联系生活思考;有交流表达方面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积累、模仿或创编。
教材中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提示学生读书交流的话题还有很多,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思考。
教材的第二部分,从交流前、交流时、交流后三个环节具体指导学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交流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教材提示学生做好两项准备:一是选择一两个大家感兴趣的、值得讨论的话题;二是围绕话题准备交流的具体内容。
教材又提示学生可以从三个方面准备交流的具体内容:一是“借助批注梳理思路,深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观点”,启发学生有条理地、深入地去表达;二是“要以内容为依据,从书中找出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有理有据地表达;三是“要勇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交流时,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
教材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准确地理解别人的想法”;二是“对于不同的想法,想想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通过这两个要求,引导学生要听懂别人的想法,尊重别人的想法;既要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又要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交流后,引导学生及时进行总结。
教材提示学生可以从自己对这本书有什么新想法等角度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在交流分享中形成新的认知。
教材中的“小贴土”提示了本次口语交际的两个要点:一是“引用原文说明观点,使观点更有说服力”,引导学生表达的时候要有理有据,让别人理解和接受自己的观点;二是“分辨别人的观点是否有道理,讲的理由是否充分”,引导学生倾听的时候要思考别人讲的理由是什么,分辨别人的观点是否也有理有据。
部编(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第二单元《口语交际二》带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简单的指示和提问;2.能够用简短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3.学会礼貌用语,能够进行简单的交际。
二、教学重点1.学会使用礼貌用语;2.能够用简短的句子进行交流。
三、教学难点1.能够准确理解简单的问题;2.能够流利地用口语回答问题。
四、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口语交际二》;2.教学PPT;3.学生课前作业答案;4.笔记本和黑板。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复习导入(5分钟)老师向学生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状态。
第二步:新课讲解(15分钟)1.老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重点讲解本单元《口语交际二》的内容;2.师生一起阅读课文,解释生词和句子,确保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3.讲解礼貌用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在交际中使用礼貌用语。
第三步:语言实践(20分钟)1.老师设计一些情景对话,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练习使用礼貌用语;2.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口语练习,模拟真实情景进行对话练习;3.老师在实践中及时纠正学生的语言错误,帮助学生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第四步:小结反思(10分钟)1.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应用所学内容;2.学生发表对本节课学习的感想和体会,老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口语练习;3.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并提出下节课的学习任务。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了多种口语练习,帮助学生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在使用礼貌用语时还存在困难,下节课需要加强相关训练。
同时,学生在角色扮演活动中表现积极,但有些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语速较快,导致表达不清晰,需要加强口语训练。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可以看到学生在口语交际能力上有所提高,但仍需持续加强口语训练,让学生更加自信和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实践性训练,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口语表达技巧。
小升初语文基础知识期末专项复习——口语交际(2)(有答案解析)班级姓名一、口语交际。
清明节,是缅怀先烈、祭祀祖先的节日,但也是森林火灾的高发期。
为此,学校决定开展以“森林防火,文明祭扫”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下午一点钟,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徒步来到长城公园,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开展了缅怀革命先烈的活动。
1、请你拟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标语,增强同学们的森林防火意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更好地普及森林防火知识,请为学校提两条可行的活动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主题交流。
(4分)在一次讲故事比赛中,青青和丹丹两个人都进入了决赛,最终,青青获得了一等奖,而丹丹却因发挥失常没有获得奖项。
如果你是青青,面对没有得奖的好朋友丹丹,你将如何安慰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口语交际。
平平在阳台上浇花,楼下的刘阿姨说:“平平,你真爱美呀,我刚晒的被单上也锦上添花了。
”刘阿姨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你是平平,你会怎样幽默而不失真诚的回答刘阿姨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小明吃完饭走出学校食堂,习惯地用餐巾纸把自己的嘴巴擦了擦,随手将纸扔在了地上,同学小涛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哩!”小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随即将纸拾起来,扔进了食堂外面的垃圾箱。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口语交际
一、问候与寒暄
1. 你好!最近过得怎么样?
2. 早上好!今天天气很不错,你觉得怎么样?
3. 下午好!今天的课程有什么有趣的内容?
4. 晚上好!你今天参加了什么活动呢?
二、询问信息与打听情况
1. 你最喜欢的学科是什么?为什么喜欢?
2. 你有什么特长或者爱好?
3. 你在校园里有什么特别的经历?
4. 你觉得学校生活中有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描述与解释
1. 那本书是怎么样吸引你的?
2. 你在实践中遇到什么问题?
3. 你是怎么解决问题的?
4.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四、请求帮助与提供帮助
1. 你能帮我找一下我的铅笔吗?
2. 我可以借一下你的钢笔吗?
3. 你需要我帮忙做什么吗?
4. 如果你有困难,可以随时来找我。
五、询问感受与评价
1. 你对今天的课程有什么感受?
2. 你觉得今天的活动怎么样?
3. 这本新书你觉得怎么样?
4. 你对这次考试的结果满意吗?
六、道歉与感谢
1. 对不起,我迟到了。
是因为遇到了交通堵塞。
2. 非常感谢你的帮助,我真的很感激。
3. 我非常抱歉给你带来了麻烦,下次我会注意的。
4. 谢谢你愿意听我说这些,我觉得很轻松。
课题口语交际(导游)
重点:简单说说自己所想的话。
难点:书面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步骤及教学内容一、课件引入,激发兴趣
1、学生欣赏,谈看后的感受。
2、还知道哪些地方的风光呢?指名说
3、看来你看到的还真不少,不过,我们都不可能像小明那样把自己看到的拍摄下来给大家看。
二、创设情景,互相交流
1、出主意:如何才能让我分享到你看到的。
2、把刚才说的归纳出来。
3、交流要求:
(1)、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
(2)、把景点最美的地方介绍清楚。
三、展示交流。
1、评价:介绍得怎么样?
2、对于你介绍到的景点,还有哪些问题想知道得更清楚?
5、老师扮作记者现场采访:被评为“最佳导游”有何感想?你这些知识是从哪里来的?
四、小结
个人创意增减:
1、读题目要求,明确口语交际的内容。
2、准备好风景名胜的资料。
3、展示资料:说自己介绍的风景名胜是哪里。
我们去旅游
导游(介绍风景名胜)游客(可以随时提问)
语言优美、态度大方文明有礼
声音响亮、热情有礼注意安全
表达清楚。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目标1.学习根据主题写简明的演讲稿,在写的过程中了解演讲稿的文体特点和写演讲稿的基本方法与规律。
2.培养围绕主题选择、处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安排、组织写作素材的能力。
3.能将搜集到的材料,用比较合适自己的方式与同学交流分享,养成乐于、敢于、善于与人交流观点的习惯。
4.在活动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进一步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找几篇比较优秀的演讲稿,印发给学生。
2.本单元学习开始就布置综合性学习任务:围绕“爱祖国”这个主题,搜集爱国诗篇(或散文)配乐朗诵,寻找爱国人士的足迹,了解身边的爱国人物,编写以爱国为主题的手抄报,阅读和爱国有关的书籍。
第一课时朗读片段,感受演讲稿的魅力1.演讲稿导入。
教师将一段演讲稿展示在屏幕上,声情并茂地读给学生听(如果能做到讲,则更好),让学生以比较直观地感受演讲的魅力。
有一位母亲比母亲更亲,那便是──中国。
可记得这一位“母亲”?她飘散的长发是千万条悠悠贯穿的河川;她的背脊,虽老迈仍硬朗,是五岳,是阴山,是祁连,是……那宽大而慈爱的脸膛,是青藏连接云贵吧!她伸展的手臂从东北的谷仓,到长江的沿岸,到珠江的三角洲,那一片无尽的沃土,是她温暖的双手。
啊!母亲!您的胸膛隐藏着多少灿烂的血泪史。
曾经,你骄傲过,自豪过;也曾经,你黯然伤神过,愤怒过。
在宇宙无垠的岁月里,您孕育了长青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万万属于您的孩子。
2.师:同学们,听了刚才这段话,你有什么感觉?(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很感人、很亲切、很有感染力等)3.发现特点。
师:刚才大家谈得很好,这的确是一篇让人热血沸腾的文字,读着它,我们心潮澎湃,一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从我们的心头升腾而起。
接下来,老师将这篇文章的下半部分发给大家,读了之后,请说说,这篇文章和以前我们读到的文章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有哪些一样的地方?下发完整的演讲稿供学生阅读爱我中华情于玉光同学们:(一二两段见上文)这一群“母亲”的孩子,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中国人。
他们也有许多共同的特征──崇尚自由,爱好和平,追求真理,注重礼仪。
他们含蓄而诚恳,勤俭而乐天,在他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绚丽的色彩──金黄、翠绿、朱红、靛蓝。
他们向往自然,爱恋自然,对于万物有着浓浓的情谊。
李白躺在床上,看见窗外的月光,因而想起自己的故乡,“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将个人的感情与自然融合为一,凝结成一种潇洒而美丽的诗情。
李白多情,白居易也多情。
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相爱,原来是一种平凡的男女爱恋,但是经过香山先生巧妙的构思,精致的渲染,便成了一段富于色彩的传奇故事,“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多么令人肝肠寸断的诗句!道尽天下有情人共同的期盼。
王维独居空山幽谷,却不觉孤寂,浑然有万物皆我友朋的情怀,“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使自己的生活艺术化、情趣化,不也正是古今人人所追求的吗?南国情柔,北国情壮,万里长空下,一片碧绿的草原,风吹草浪,几只巨鹰旋空而鸣,“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其实,月儿本无情,群山之所以予人娴静,草原之所以予人壮丽之感,都是因为多情的人赋予它们生命,使它们鲜活,使它们富丽。
“母亲”的孩子啊!可忆起北平的紫禁城,湖南的岳阳楼,青海的凄寒,西湖的柔美,长江的浩浩,黄河的滔滔?骨肉同胞情,激起了“母亲”每一个孩子的热血、热泪、热情,让正义之血喷涌吧!让自由之泪洒落吧!让真理之情坚定吧!4.学生读完后谈谈和其他文章不同之处:预设:和其他文章不同的:没有一个确定的人物;没有故事情节;也不写景色;以表达情感为主;就好象和我们在谈话……和其他文章相同的:有题目;分段写;有重点;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感情……在讨论的基础上,了解演讲和演讲稿的特点。
演讲就是,一个人围绕一个话题,用讲述的方式在公开场合把自己的观点传达给别人。
你听过演讲吗?在什么地方听过?(举行婚礼、饭店开业、大厦落成、开学典礼、学校里的报告。
)是的,这些演讲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在公开场合发表自己的观点。
5.提出学习任务:演讲可以分为有准备的演讲和即兴演讲。
有准备的演讲一般需要预先写演讲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写演讲稿。
(板书:学写演讲稿)如果不想写演讲稿,也可以从自己读过的描写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文章或书籍中,选择最能打动自己的一篇(一本)写一篇读后感,要表达真情实感。
(这项任务老师就不作具体的指导了)回顾综合性学习成果,学写演讲稿1.引导确定主题。
写演讲稿,首先要围绕着主题。
请大家快速默读“口语交际·习作二”提示的第一段,想想,这次演讲的主题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板书:祖国在我心中)2.相信通过两个多星期的综合性学习,我们一定对“祖国”这两个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相信大家也一定有很多话想说,我们用演讲稿的形式把它写出来。
3.演讲稿一般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请大家默读习作提示第二段。
4.生默读后在小组交流,然后在班级交流,教师梳理,演讲稿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开头:根据听众写上适当的称呼,拉近听讲者距离;中间:用具体的材料把观点说清楚,这是演讲稿的主体;结尾:用简洁有力的话点明主题,发出号召;5.接下来,我们分步来完成演讲稿。
先请同学想想,我们这次的演讲稿听的对象是谁?(同学)那么在演讲稿开头怎么写?(“亲爱的同学们”或者“各位同学”。
)6.演讲稿最难写的就是第二部分,其实只要掌握它的规律,演讲稿也并不神秘,同学们写作起来也不会很困难的。
我们再来研究演讲稿主体部分的要求:然后写演讲的主要内容,注意结合具体的材料,把要表达的观点说清楚师:请大家说说,通过研究,你发现了什么?(从这句话我们不难发现,写演讲稿子,首先要有观点;其次用具体材料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7.接下来,就让我们围绕着“祖国在我心中”亮出自己的观点吧。
其实,亮观点很简单,你只要围绕着“祖国”说一句话就行了。
先小组中说,看哪组同学说得最多。
(学生分小组说一句带有“祖国”的话。
)8.交流。
请学生说一句关于“祖国”的话,说完后,教师简单梳理并板书。
举例:祖国风光秀丽;祖国历史悠久;祖国人才辈出;祖国科技发达;祖国发展日新月异;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祖国还很落后;祖国建设需要更多人才;祖国一定会腾飞;祖国的汉字有魅力;祖国的古诗是瑰宝;祖国人民崇尚自由;……9.黑板上写出来的话,就是观点。
那么怎么让别人觉得你的观点很有说服力呢?这就需要借助一些材料了。
比如说“祖国科技发达”,我们可以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现代的火箭技术,说到神州五号、神州六号,还可以举一些名人的话来增强表现力。
10.范文引路。
教师出示一段演讲稿,看看作者是怎么写我想说又不愿说,我也曾看到祖国的孱弱,在圆明园烧焦的废墟之上,我看祖国是一滩血;在邓世昌勇猛的“致远舰”上,我看祖国是一团火。
但我的祖国没有沉没,在亚细亚的东部,用宽厚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将炎黄子孙揽于怀中,用茅草和土砖修复残缺的岁月,用野菜和稀粥喂养饥饿的生活。
中山先生,在黑夜里开始规划治国方略,毛泽东,在贫瘠的土地上,支撑民族的血肉与骨骼;邓小平,把饱经沧桑的瞳仁放大,指引多灾多难的祖国,从世纪的风雨中神奇地走过!讨论:这段话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祖国饱经磨难却依然坚强)用了那些具体材料?(磨难:圆明园,邓世昌;坚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11.学生选黑板上“祖国……”的一个句子,用一些具体的材料将一句话展开为一段话。
(时间8分钟左右)第二课时交流演讲稿片段1.用实物投影(或者口头读),展示三位学生的演讲稿片段──这三个演讲片段,分别代表写得比较好,写得一般和需要改进之处比较多的,以有没有用具体材料将观点讲清楚为标准来评价。
2.集体修改需要改进的演讲稿片段。
(展示写具体的过程,让全体学生知道怎么修改。
)3.修改自己的演讲稿片段。
4.再次请5-6位学生读自己的演讲稿片段。
合成完整的演讲稿1.师:刚才我们以一个片段为例子,谈了怎么样将观点写具体。
其实,一篇好的演讲稿子,也许不仅仅只是一个观点,有可能有一组观点。
比如,要想写写祖国值得我们深深热爱,那么,我们就可以有很多方面来写,大家看看黑板上的这些材料,哪些可以说明祖国值得我们自豪?祖国祖国风光秀丽;祖国文化灿烂;祖国人才辈出;祖国科技发达;祖国发展日新月异;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祖国的汉字有魅力;祖国的诗歌是瑰宝;祖国人民崇尚自由;……2.请大家选择上面观点中的两个内容,也可以自己再补充(这两方面内容要和刚才写的那分内容联系比较紧密),用上节课学到的将观点写具体的方法,把其它两个观点写具体。
3.学生继续写演讲稿子。
(时间1 2分钟左右)4.写完后就几位同学的习作进行交流、评价。
5.指导将结尾写好。
师: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好的结尾,对于演讲稿非常重要。
请大家欣赏这两个演讲稿子的结尾:“母亲”的孩子啊!可忆起北平的紫禁城,湖南的岳阳楼,青海的凄寒,西湖的柔美,长江的浩浩,黄河的滔滔?骨肉同胞情,激起了“母亲”每一个孩子的热血、热泪、热情,让正义之血喷涌吧!让自由之泪洒落吧!让真理之情坚定吧!──号召式结尾这是一个除旧立新的祖国。
这是一个沸腾上升的祖国;这是一个如日中天的祖国。
我的话语多得成一部历史,我的话语多得可组成一片星河,但是说得最多最动情的一句,便是──腾飞吧祖国,祖国吉祥,吉祥祖国。
──总结式结尾教师补充其他形式的:自然结尾,留有思索余地的结尾等。
6.学生写结尾。
7.请两个同学将完整的稿子读出来。
8.为自己的演讲稿加一个好标题。
(参考题目:《我爱祖国》《腾飞吧,巨龙》《我自豪,我是中国人》《我们都有一个家》《祖国,我的母亲》《生我养我的这块土地》)9.交流标题。
从语言方面修改演讲稿1.指出演讲稿的特殊性──主要以听为主的文字。
2.下发一篇关于演讲稿语言方面的要求,学生阅读。
让语言更有演讲的魅力写作演讲稿,在语言上应注意以下问题。
要口语化,通俗易懂。
听众能否听懂,要看演讲者是不是讲得好,更要看演讲稿是不是写得好。
演讲稿写完后,要念一念,听一听,看是不是“上口”“入耳”。
如果使用的语言,讲出来谁也听不懂,演讲就失去了听众,也就失去了演讲的意义。
这就需要进一步修改演讲稿。
要生动感人。
好的演讲稿,语言要生动。
怎样使语言生动呢?可以用名言格言增强说服力。
还可以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增强表现力。
这样,可以使演讲的气氛轻松和谐,吸引听众。
3.教师以一篇书面化语言较明显的演讲稿为例子,谈谈怎么样修改文章的语言。
4.学生修改自己的演讲稿。
5.分小组交流修改后的完整的演讲稿。
第三课时活动前,将学生分成四大组,每组以某个爱国人士的姓名来命名这个小组。
活动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评委可以请同班其他学科老师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