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脏并发症
- 格式:ppt
- 大小:1.42 MB
- 文档页数:51
血液透析并发症应急预案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方法,但是在透析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需要进行应急处理。
本文将介绍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常见类型和相应的应急预案。
1. 血液透析中的血管并发症血液透析需要通过血管通路进行,因此与血管相关的并发症较为常见。
常见的血管并发症包括血栓形成、出血和感染。
(1) 血栓形成如果血液透析中的通路存在血栓,将会影响透析效果并增加并发症的风险。
当患者出现血栓形成的迹象时,应及时处理。
应急预案包括采取血栓溶解药物治疗或进行介入手术。
同时,患者需遵循医生的建议,控制血液凝结功能和遵守用药规定。
(2) 出血血管通路周围可能会出现出血现象,如果出血量较小,可以用纱布进行直接压迫止血,并保持休息和位移的姿势;如果出血量较多,应立即停止透析,迅速就医。
(3) 感染血液透析过程中的患者易受感染,这主要是因为透析装置与造管口等存在外界的微生物感染风险。
在预防感染的同时,当感染发生时,需要尽早发现和及时处理。
应急预案包括进行血液和尿液培养,以明确感染源,并实施相应的抗感染治疗。
此外,还需加强卫生宣教,提醒患者保持通路清洁,定期更换造管等。
2. 血液透析中的心血管并发症血液透析通过机械方法替代肾脏功能,但因为透析本身会改变患者的体液平衡和代谢状态,所以容易引发心血管并发症。
(1) 高血压在透析中,患者可能会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
当患者出现严重高血压时,应立即采取降压治疗,包括给予降压药物、减少透析液中的钠浓度等。
(2) 心律失常透析过程中出现心律失常的可能性较高,需要及时判断类型和病因,并进行相应治疗。
应急预案包括监控心电图、给予适当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或进行电复律。
(3) 心肌梗塞血液透析过程中心肌梗塞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血压波动、缺氧等因素导致。
当患者出现心肌梗塞症状时,应立即停止透析,进行心肌保护治疗,并及时就医。
3. 血液透析中的代谢性并发症血液透析会改变患者的体液平衡和代谢状态,导致一些代谢性并发症的发生。
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血液透析是一种帮助肾脏疾病患者排泄体内多余水分和废物的治疗方法。
然而,长期进行血液透析会增加患者出现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对于患者来说,减轻、预防心血管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
心血管并发症是指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生的疾病,这些疾病包括高血压、心肌病、冠心病、心力衰竭、热休克、心律失常等。
这些疾病的发生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因此,患者及其家人需要特别关注和预防心血管并发症。
首先,患者应该定期复查。
血液透析患者每三个月需要进行一次完整的身体检查,如果需要,还需要进行其他专科的检查,如心脏、眼科等。
患者还需要通过饮食、运动、舒适的睡眠和避免吸烟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其次,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压。
高血压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问题之一,高血压会增加患者患上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
因此,患者需要在每次透析前定期监测血压,并记录下来,以便及时处理。
接下来,患者需要注重饮食。
透析病人的饮食控制至关重要。
饮食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治疗需要定制,如限制食盐摄入,避免过多的蛋白质和磷酸盐等进食。
此外,患者可以适当地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来保障身体的健康。
最后,患者应该坚持适量的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患者增强心、肺系统的功能,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运动可以选择自行散步等低强度的活动,但要注意运动时间和强度,防止过度疲劳。
总之,血液透析患者预防和治疗心血管并发症非常重要。
定期身体超级、监测血压、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可以帮助患者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提高身体健康。
此外,患者还要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以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健康的心态。
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心律失常处理原则和药物选择心律失常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可以在透析间期或透析过程中发生,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透析患者常见心律失常类型包括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室性心律失常及房室传导阻滞等。
需要紧急处理的心律失常包括:①快速型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快速房颤、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简称室颤)等;②缓慢型心律失常:二度Ⅱ型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窦性心动过缓或频发窦性停搏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阿-斯综合征的患者。
一、处理原则(一)透析间期心律失常1.明确心脏基础疾病: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肌淀粉样变及心脏瓣膜病等。
2.查找病因与诱发因素(1)电解质紊乱:高钾血症、低钾血症、低镁血症、低钙血症。
(2)新发冠脉事件:尤其是心肌梗死。
(3)其他原因:包括颈内静脉导管置入右心房过深;服用引起Q-T间期延长的药物,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氟康唑)、西那卡塞、他克莫司、苯二氮䓬类药物、米多君及抗抑郁药物等。
3.药物治疗:对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心律失常,应立即处理病因与诱因,尽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
4.特殊治疗(1)电解质紊乱导致的心律失常,应积极纠正电解质紊乱,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应紧急血液透析治疗。
(2)快速心律失常可能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应尽快电复律,并在心脏专科医师协助下开展其他治疗。
房室传导阻滞二度Ⅱ型以上、严重窦性心动过缓以及窦性停搏大于3s的患者可考虑安置心脏起搏器;频发室性期前收缩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行射频消融;多发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安置埋藏式心脏除颤仪等。
(二)透析中心律失常1.尽快明确心律失常类型及原因(1)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明确心律失常类型,给予心电血压监护。
(2)急检血电解质,血气分析;疑似心肌梗死的患者,应急检肌钙蛋白等心肌损伤标志物。
2.常见诱因及紧急处理(1)高钾血症或伴有酸中毒患者,应避免纠正酸中毒、降钾过快,引发或加重心律失常。
血液透析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欧传厢一、血管通路并发症及预防措施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重要通路,如动静脉瘘或血管内置管。
通路问题是血液透析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血栓形成、感染、狭窄等,这些问题会影响透析的效果。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检查通路,避免使用受损的通路,注意通路的保养和清洁,避免感染。
血管通路是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必要手段,但是血管通路的建立和使用也会伴随一些并发症,包括:(1)感染:血管通路周围皮肤感染、血行感染等。
感染可导致局部红肿、疼痛,甚至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2)血管狭窄:长期使用血管通路可能会导致血管狭窄,影响血液流动,从而影响透析效果。
(3)血管瘤:血管通路过度使用后,血管可能会扩张形成血管瘤,从而影响透析治疗。
(4)凝血:血管通路周围的血液凝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透析治疗。
为预防这些并发症,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保持血管通路清洁:每次透析前,保持血管通路周围干净卫生,避免感染的发生。
(2)定期检查血管通路:定期检查血管通路的通畅性和血流速度,及时发现血管狭窄等异常情况,保证透析效果。
(3)避免过度使用血管通路:减少血管通路的使用频率和时间,避免血管瘤和凝血的发生。
(4)注意饮食和药物:透析患者需要注意饮食和药物的控制,避免不必要的药物和不良食品对血管通路的影响。
(5)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及时发现血液问题,避免血液凝固的发生。
二、低血压并发症及预防措施低血压是血液透析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可能会导致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预防措施包括:透析前及透析过程中注意监测血压,调整透析液的温度和浓度,避免过多的液体和钠离子的丢失,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可以避免低血压的发生。
(1)避免长时间站立:长时间站立会促使血液往下流,导致低血压,所以要经常活动,休息一下。
(2)避免突然站起来:如果从坐位或躺位突然站起来,会导致血压骤降,引起眩晕和晕厥,因此应该缓慢起身。
(3)衣服不要过紧:过紧的衣服会阻碍血液循环,引起低血压。
透析患者的心力衰竭接受透析治疗的析友常常有活动后气促、出汗、心率增快。
有的病友甚至有夜间喘憋、不能平卧、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
这是怎么了呢?出现这些症状的原因之一就是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最早的症状是夜间憋气。
患者白天自如活动没有症状,当夜间平卧入睡后,出现呼吸困难而憋醒,坐起来后憋气慢慢缓解。
也有的病人平卧位出现干咳,坐起后缓解。
这是因为平卧位时从静脉系统流到右心的血液量增加,但由于心力衰竭,左心不能把血液有效泵出,因此导致肺部淤血,影响呼吸而出现呼吸困难、憋气和干咳或咯粉红色泡沫痰。
心力衰竭严重时即使坐位也有呼吸困难。
透析病人出现心力衰竭最主要有两个原因,即心肌损害和容量问题,而这两个原因是可以预防的。
控制不良的糖尿病、高血压、贫血、钙磷代谢紊乱、炎症、营养不良、继发性甲状旁腺素功能亢进等可导致心肌细胞损害,导致心肌收缩无力和心力衰竭。
而心肌细胞是不可再生的,一旦损害不能修复,因此积极控制这些不良因素是预防心力衰竭的有力措施。
透析病人出现心力衰竭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容量负荷过重。
患者因残余肾功能极少甚至没有而表现为无尿或少尿,摄入的水分以及固体食物代谢产生的水分除了部分经皮肤和呼吸排出体外,剩余部分则直瑾潴留在体内,导致体重逐步升高。
潴留在体内的水分导致血容量扩张,回心血量增加导致的肺淤血,严重时出现憋气症状。
这种状况在血泸透析患者透析前夕达到高峰,出现夜间不能平卧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控制透析间期的水分摄入对预防心力衰竭十分重要。
心血管疾病是慢性维持性透析患者的主要并发症。
当患者开始透析时,有相当多的患者已经出现心血管疾病。
其中最常见的是心力衰竭,约占35%。
随着透析时间延长,每年新发生的心力衰竭约占全部血液透析病人的7.6%。
心力衰竭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必须积极预防和治疗。
透析析友面对心力衰竭,还是有很多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的,比如:1. 限制血容量波动:限制水钠摄入量,行血液透析的患者每天体重增长不大手1公斤,可减少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
血液透析是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有效治疗方法,但是,其治疗过程并非绝对安全,在血透过程中可以发生许多并发症,有些除发症甚至可以危及生命。
低血压(30~60%)肌肉痉挛(5~20%)恶心、呕吐(5~15%)头痛(5%)胸痛、背痛(2~5%)搔痒(5%)发热、寒战(小于1%)一、低血压发生率30%~60%。
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循环血容量的急剧变化。
透析与超滤的患者血浆容量下降>15%即可产生低血压;而单纯进行超滤血浆容量即使下降20%仍耐受良好。
1.血容量过低的常见原因:超滤速度波动高潮滤率(透析间期体重增加失控)干体重过低透析液钠浓度过低治疗对策:使用容量超滤装置避免透析间期体重增加失控合理的干体重合理的透析液钠浓度钠曲线透析、红细胞压积监测2.血管张力异常:醋酸盐透析透析液加温过高进食(脾脏血管扩张)组织缺血(贫血、腺苷介导)植物神经调节异常(糖尿病)降压药物治疗对策:透析液温度设定避免透析期间进食避免组织缺血,减少腺苷形成纠正贫血和维持合理的红细胞压积口服Midodrine降压药物的调整3.心功能异常:舒张功能异常:缺血性心脏病、左室肥厚心率下降:年老、尿毒症植物神经病变、药物收缩功能下降: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肌钙化、瓣膜病变、淀粉样变治疗对策:改善心室肌顺应性改善心肌收缩力和提高心室率合理的透析液钙浓度4.其他少见/严重并发症:心包填塞心肌梗塞隐性出血败血症心律失常透析器反应溶血、空气栓塞治疗对策:及时发现及处理5.透析膜反应目前缺乏证据治疗措施:体位补充血容量降低血流速度减低超滤速度吸氧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预防措施:容量超滤透析机限制盐摄入及每天体重增加合理干体重合理的透析液钠浓度配方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碳酸盐透析合理的透析液温度合理的红细胞压积避免进食影响血液容量监测口服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0 23:22:47编辑过] 2007-1-10 23:18:00。
血液透析5大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方法血液透析属于一种血液净化技术,简单地说就是“洗肾”,通过将血液中的废物以半渗透膜除去,能够达到清除人体内代谢废物、排出体内多余水分、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的效果,对于肾功能的恢复治疗上能够发挥重要作用,而且该方法在操作起来也较为安全、易行,因此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基于此,本文就血液透析的5大常见并发症和预防方法进行科普,以此为参考。
血液透析图一、血液透析的5大常见并发症是什么?血液透析的5大常见并发症包括透析失衡综合征、心血管并发症、肾性骨营养障碍、首次使用综合征(过敏反应)以及肌肉痉挛这五种。
其中透析失衡综合征属于血透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像这种透析失衡的情况往往出现在首先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和诱导透析的情况下,由于透析不充分且间隔时间过长,导致出现透析失衡的情况,大多发生于每次透析结束之前或结束之后不久,另外像低血糖、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脑组织钙过高的患者等都是透析失衡综合征的易发群体,在出现透析失衡综合征的情况下一般会出现血压升高、恶心呕吐、疲乏和焦躁不安等非特异性临床症状,而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则会出现定向障碍、嗜睡昏迷以及抽搐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精神障碍,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其次是心血管并发症,作为目前对透析肾患者生存率和致残率影响最大的并发症,其患病的死亡风险远高于同龄段肾功能正常的群体,而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原因包括高血压、酸中毒、电解质紊乱以及贫血等等,都属于常见该病症常见的诱发因素,而患者在出现心血管并发症的情况下,常常会表现出气短、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另外是肾性骨营养障碍,该病症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时,维生素D代谢障碍以及酸碱平衡紊乱等因素引起的一种骨病,在出现肾性骨营养障碍情况下患者一般会出现骨、关节酸胀的情况,而且腰背部、下肢多处存在疼痛难忍的情况,更甚者存在骨骼畸形等而且还极其容易发生骨折问题;与此同时是首次使用综合征的过敏反应,一般是在透析开始后到30分钟之内,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荨麻疹、腹部绞痛、窒息濒死感觉等等,而在出现该症状的情况下需要立即停止透析;最后是肌肉痉挛也就是常说的“抽筋”,由于患者存在低钙血症、肉毒碱缺乏以及缺氧等症状,导致出现肌肉痉挛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