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在身边——走好青春每一步
- 格式:ppt
- 大小:2.99 MB
- 文档页数:27
“学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主题班会——法在身边——走好青春每一步1505班黄玉群【活动背景】做好法制宣传活动,举行“学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主题班会,积极响应号召。
【活动目的】1.通过班会,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完善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2.引起学生的现实关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将校内法制教育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学生自觉地提高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社会认识能力。
【活动方式】班干部主持,师生共同参与,以讲解、朗诵、讨论、竞赛等形式展开。
【活动要求】注重人人参与,讲究活动秩序,联系实际。
【主持人】【活动地点】1505班教室【活动过程】一、主持人开场导语,说明对中职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意义。
学习法律是社会进步对个人的外在要求。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法制建设的逐渐完善,人们的生活与法息息相关。
学法、守法、用法成为社会的一种风尚,不懂法、不学法的人在现今社会将寸步难行,无法立足,因此,在学生中开展法制教育是社会对人的要求。
尊法守纪是保护每个人个人利益的保障。
为此我们开展主题为“学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的主题班会。
二、《宪法》法律知识简介(学生10人)主持人:《宪法》共四章: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10名学生带领同学们学习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三、案例结合,讨论法律案例主持人:同学们,法律离我们并不遥远,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许许多多鲜活的事例已然清楚地告诉我们,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学法,懂法,用法,是青少年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学们都有十七、八岁了,相信大家都会判断是非对错,可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未成年人因为一时的糊涂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呢?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率有升没减,面对这个沉重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去深思呢?案例一:据《闽西日报》报道:2005年6月26日中午,某中学生林某因与同年级同学钟某发生矛盾后斗殴,当晚8时许钟某纠集同学挟持林某到校外一小巷内,将林某打倒在地。
法_在_身_边――_走好青春第一步[中学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法在身边―― 走好青春第一步双村中心学校主题班会李天麟触目惊心:据统计,在我国,25周岁以下的人犯罪占犯罪总数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产生的少年犯人数竟高达15万。
这些犯罪行为的形成,除了受某些外界因素影响外,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法律词典违法――指违反法律规定,危害国家、社会和公民利益,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
通常表现为对正常社会秩序的破坏,对公民人身权利和公私财产等合法权益的侵犯,犯罪――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法律是治国的工具江泽民主席指出:“以法治国,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要求。
”你知道的法律有哪些?《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婚姻法》《继承法》《兵役法》《经济合同法》《环境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交通管理法规》常见的违法行为1、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包括: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私财物妨害社会管理秩序2、违反交通管理法规的行为3、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4、违反环境保护法的行为5、民事侵权的行为常见的违法行为:1、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指出下列行为,属哪种违反行为?包括: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私财物妨害社会管理秩序2、违反交通管理法规的行为3、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4、违反环境保护法的行为5、民事侵权的行为1、在电影院、公共汽车站等场所起哄、吵闹、滋事、斗殴。
2、扰乱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妨碍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3、故意损毁、移动施工路段覆盖物、标志、围栏,妨害公共安全。
4、偷窃、勒索少量公私财物。
5、故意损毁路灯、邮筒、公用电话等设施。
6、破坏草坪、花卉、树木。
7、使用音响器材音量过大,不听劝阻。
踏好青春的每一步一、标题:踏好青春每一步二、目的:1、认知: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了解一些必要的法律知识,能用所学的法律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对学法重要性的认识。
2、情感:让学生了解法制的重要性,联系实际,认识法在身边,同时通过主题班会的开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对法制建设的热情。
3、行为: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明白法律是和我们生活密不可分的,我们应该把“法律意义”四个字真正融入学习和生活之中,努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走好青春每一步!三、节目设计:1.主持人开场白:主持甲:“人之初,性本善。
”但是,为什么已有富裕的生活还要去诈骗钱财?为什么美丽的孔雀折断了翅膀?主持乙:为什么年轻的生命却选择了另外一个世界?为什么采摘“青苹果”会付出血的代价。
主持甲:为什么天真无暇的少女变的灵魂扭曲?为什么网络天才充当了网络“黑客”?为什么青春的歌声却那样凄凉,悲切……主持乙:舐犊之情带来种种后果,法律面前岂敢以身像试?未成年人犯罪现象绝不可忽视,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刻不容缓。
主持丙:历史正悄悄地把社会推进到一个法律控制的时代。
法律的触角正扎实地伸向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经济、文化、民主、家庭……主持丁:当今时代,法律即是社会关系的调整器,经济发展的杠杆,也是政治罪恶的利剑和保障公民民主权利的盾牌。
主持丙:饱经沧桑,历经坎坷而富有创造精神的中国人民终于认识到国家需要法制,人治是一场灾难; 法律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主持丁:效率、改革、法制已经成为人们最感兴趣,谈论最多的话题,人们开始寻觅法律思想的精神食粮。
主持甲:深沉思索中迸发的精彩而绝妙的论述。
主持乙:堪称法律思想的火花,法律语言的警句、法律文章的精华。
主持丙:下面我们宣布,合:09信息2班“踏好青春的每一步”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主持丁:请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到场的各位领导。
2.“畅谈”对法律的理解,以及学法的意义:主持乙:同学们,法律离我们并不遥远,发生在我们身边许许多多鲜活的事例已清楚地告诉我们法律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法在身边走好青春第一步
随着社会的发展,同时也给青少年的生活造成巨大冲击,很多未成年人没能抵住诱惑最终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据统计,在我国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产生的少年犯人数竟高达15万。
作为石灶小学九年级这群特殊的孩子,很多同学身上存在着旷课、夜不归宿;打架斗殴、辱骂他人等不良行为,有的存在偷窃、故意毁坏财物等不良行为。
为增强学生法律意识,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2014年12月1日上午第一节,我班召开“法在身边”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班会由汪林同学主持,全体学生及班主任教师参与此次班会。
班会议程:
1、汪林给全班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讲解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场所。
3、讨论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因素。
让同学们对法律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反思自身的行为,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学生和好公民。
小结:
1、十条不良行为习惯。
2、强调“慎交友、立大志、善慎独、敢维权、要坦白”。
3、只有我们每个人学会交益友,有远大的志向,同时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力、有主见,我们定会有个阳光的明天。
4、当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时要敢于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
5、面对自己的过失也要敢于承担责任。
6、班主任提出自己的希望:希望大家勤奋学习、严格要求自己、抵制不良诱惑健康成长;同学之间应当团结友爱,互学互助,共同进步。
此次法制教育主题班会,同学们既学到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也意识到,学习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杜绝不良行为甚至是严重不良行为,走好青春第一步的重要性;懂得了学法、用法、提高法律意识,做一个文明守法的公民,是每一个学生的责任。
走好青春每一步——法制在我心中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法制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掌握常见的法律知识;3.强化对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法律规则的遵守;4.激发学生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法制?–法制的定义;–法律对于社会的重要作用。
2.常见的法律知识–宪法和法律的区别与联系;–常见的刑法、民法、行政法知识;–法律所保护的权益。
3.培养法律意识和法律规则遵守–遵守法律的重要性;–培养法律意识的方法;–预防和解决法律纠纷的途径。
4.参与公共事务–了解社会公共事务;–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意义;–学生参与公共事务的方式和途径。
三、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 - 向学生介绍主题班会的目的和意义; - 提问:你对法制有什么了解?Step 2: 什么是法制?(15分钟) - 讲解法制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法律对于社会的作用。
Step 3: 常见的法律知识(25分钟) - 分组展示: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类法律知识的介绍; - 教师补充和解答学生提问。
Step 4: 培养法律意识和法律规则遵守(20分钟) -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要遵守法律,以及如何培养法律意识; -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Step 5: 参与公共事务(25分钟) - 讲解社会公共事务的定义和意义; - 分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分享自己参与公共事务的体验和感受; - 整理讨论结果,学生进行总结发言。
Step 6: 总结和小结(10分钟) - 教师总结本次班会的内容和目标; - 学生发表感想和心得。
四、教学评价1.学生的观点表达能力;2.学生分组讨论的合作能力;3.学生对法制的理解和对公共事务的态度。
五、教学反思本次主题班会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通过方法多样的教学过程,学生不仅了解了法制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