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论语》
- 格式:ppt
- 大小:8.82 MB
- 文档页数:70
名著导读《论语》知识要点及练习、答案名著导读《论语》知识点及练题《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由XXX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XXX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XXX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XXX,名丘,字XXX,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被后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等,“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六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礼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1、“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子罕》)翻译:我小时候生活艰难,所以会干一些粗活。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翻译: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研究,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3、“XXX,臣臣,父父,子子。
”(《颜渊》)翻译: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
4、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翻译: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得仁心就很少了。
5、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雍与》)翻译:伶俐的人快乐喜爱水,有仁心的人快乐喜爱山;伶俐的人好动,有仁心的人喜静;伶俐的人快乐,有仁心的人长命。
6、XXX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翻译:XXX问XXX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XXX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7、XXX问政。
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颜渊》)翻译:子XXX如何治理政事。
XXX说:“居于官位不懈怠,执行君令要忠实。
名著导读《论语》知识点及练习题《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被后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等,“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六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礼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1、“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子罕》)翻译:我小时候生活艰难,所以会干一些粗活。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翻译: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颜渊》)翻译: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
4、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翻译: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得仁心就很少了。
5、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雍与》)翻译:聪明的人爱好水,有仁心的人爱好山;聪明的人好动,有仁心的人喜静;聪明的人快乐,有仁心的人长寿。
6、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翻译:子贡问孔子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7、子张问政。
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颜渊》)翻译: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
孔子说:“居于官位不懈怠,执行君令要忠实。
”8、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课题】:名著导读——《论语》【教学目标】1.了解关于孔子和《论语》的基本知识。
2.了解并体会孔子的儒家思想。
3.了解并体会读经、诵读的意义,感受国学、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4.试诵读并体悟例文《论语》为政第二。
5.指导学生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重、难点:读《论语》知儒家思想。
【教学方法】朗读法、提问法、合作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教具】课本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畅所欲言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必须阅读古诗文名著名篇。
但在中国文化形成过程中影响最大的是什么?可以说是儒家学说,包括《论语》这部经典。
《论语》等书是读书人求仕做官的必修课本,是知识分子的思想言行基础,而且影响到整个社会生活,内容包括伦理道德、教育体制、民间习俗等方面的思想。
因此,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必要读一读《论语》。
1.走近孔子学生自由谈所知道的孔子和《论语》,老师补充介绍孔子生平、孔子及其弟子和《论语》。
(1)孔子的生平: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孔子一生富有政治理想,推行礼治德政,其学说核心为“仁”。
自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我国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
(2)孔子的主要活动:生于(公元前551),生有异质,学无常师。
尝问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
聚徒讲学,广收门徒,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相传有弟子3000人,精通六艺的72人;又从事政治活动,年过五十由鲁国中都宰提升为司寇、大司寇,之后又摄鲁国相事。
其后不用,55岁遂周游列国,年六十八返鲁。
返鲁后直到73岁去世前,专心从事古代文献整理与传播工作,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
卒于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七十三。
(3)孔子及其弟子:颜渊、子路、子贡、曾参等生平事迹介绍。
(4)孔子成就及对世界的影响:成就:删诗书,定礼乐,创儒学,传经艺,师表万世; 赞周礼,写春秋,立杏坛,育才德,桃李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