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6《现代诗两首》课件2 (新版)语文版
- 格式:ppt
- 大小:1.61 MB
- 文档页数:25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6课《现代诗两首》导学案PPT课件教学设计课后反思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6课《现代诗两首》导学案PPT课件教学设计课后反思第6课现代诗两首教学目标1、了解两位诗人及其风格特点。
2、把握两首诗的基本思想和内容。
3、体会诗歌寄情于景、借物抒情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反复朗读。
把握两首诗的中心思想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难点:理解两手诗寄情于物、借物抒情的写法。
课时安排2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1、走进作者(请您查找作者的有关资料。
)2、字词积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焉支隘口蹲踞荒莽山巅焚起敕勒槐树蝉翼(2)多音字尽什便中应薄哪还(3)解释下列词语焉支:隘口:荒莽:山巅:3、整体感知(1)听读录音,初步感知诗的内容。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首诗,并想一想这首诗主要写的是什么,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梳理这首诗的结构。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分析诗歌内容【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具体分析诗中到底写了什么内容,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小组讨论交流)2、欣赏精彩片段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朗读全诗,说说作者通过哪些诗句表达了对祖国对故乡的一片深情。
(1)找出课文中凸显长城沧桑之感的最精彩的语句有。
(2)找出课文中最能抒发诗人感情的语句,并谈谈你对这些语句的理解。
(3)在诗人的梦中,故乡是什么?找出具体的诗句来谈谈。
3、感受诗歌技巧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及特色。
(小组讨论交流)四课堂小结第2课时一温故知新1、默写字词。
2、小组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1、走近作者(请你查找作者的有关资料)2、整体感知(1)听读录音,初步感知诗的内容。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首诗,并想一想这首诗主要写的是什么,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梳理结构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探究创作背景,欣赏诗歌内容【学生活动】学生通过查资料,相互交流,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然后归纳整理。
并通过多种阅读方式来探究诗歌的基本内容,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语文版初二语文下册第6课《现代诗两首》课文精讲6.《现代诗两首》课文精讲《长城谣》这是一首咏物抒怀、反观历史的抒情诗。
主体意象是长城,但诗中也有对黄河的思恋;抒情主线是表达对故乡的想念,但诗中也有对历史的观照和反思。
《一片槐树叶》这首诗写于1954年,当时诗人已远离大陆故土六年了,思乡之情与日俱增。
也许是一次偶然翻检旧书,夹在书中的一片槐树叶赫然跳入眼帘,由此触动了诗人感情中最敏锐的一根弦。
因此诗人的心灵颤栗了,他的感情掀起了波澜,因此他借这一片槐树叶尽情抒发了游子怀乡之情。
一、基础知识1.给红色的字注音。
焉支()隘口()蹲踞()焚起()敕勒()蝉翼()沾着()槐树()山巅()2.易误读的字音蹲踞jù 不读jū敕勒chì 不读shè 隘口&agrav e;i 不读yì沾着zhān 不读niǎn 蝉翼chán 不读dān3. 形近字┏焉:焉支┏踞:蹲踞┏敕:敕免┏沾:沾湿┗嫣:嫣红┗裙:衣裙┗蔌:野蔌┗粘:粘性4. 词语说明。
【隘口】狭隘的山口。
【冷眼】平复客观的态度。
【躯体】身躯;躯体。
【些微】一点儿。
【悲欢】泛指聚会、别离、欢乐、悲伤的种种遭遇。
5. 背记知识《长城谣》中较直截了当写自己虽身居他乡,却心系故国的诗句是“而黄河今夜仍旧_______,流进______。
”《一片槐树叶》表达游子思归之情的句子是“故国哟,啊啊,要到何年何月何日,才能____________,去享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6. 文学(文体)常识。
《长城谣》的作者_______,_________族女诗人。
蒙古名字是_____?_ _____。
1981年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她的第一本诗集《________________》,一年之内再版七次。
《一片槐树叶》的作者_________,原名________,1936年东渡日本,回国后与戴望舒等创办《__________》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