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讲解模板:全肘关节置换术
- 格式:ppt
- 大小:242.50 KB
- 文档页数:38
人工肘关节置换术解放军第八一医院手术室齐进一、人工肘关节置换术的概念人工肘关节置换手术是指用人工肘关节代替损坏肘关节。
人工肘关节假体一部分固定在上臂的肱骨中,假体的另一部分固定在前臂的尺骨中。
然后将两部分以轴承连接,以允许人工肘关节屈曲。
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减轻患者疼痛、恢复肘关节功能以满足正常生活的需要。
二、肘关节解剖肘关节由肱骨下端和桡骨上端、尺骨构成肘关节:即肱尺关节、肱桡关节、桡尺近侧关节血管: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神经:尺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韧带:桡侧副韧带、尺侧副韧带、桡骨环状韧带三、手术适应症1、类风湿性关节炎是最常见的手术适应症,病人常有严重的疼痛和活动受限2、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3、双肘关节强直4、创伤性关节炎5、肘关节置换翻修四、术前准备1、麻醉和体位麻醉: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或全麻体位:侧卧位或仰卧位患肢弯曲置于胸前2、物品准备(台上)(1)大扩创包、手术衣、骨科敷料包、股骨特殊器械、克氏针、吸引起头、驱血带(2)22号大刀片(2个)、15号刀片、抗碘膜、手套、电刀、吸引器皮管、导尿包,纱布、无菌绷带(3)骨蜡、微乔线(0#,2-0#)、手雷、脉冲枪(4)等渗冲洗液、止血带、石膏纸棉、绷带(5)电锯电钻、骨水泥、假体、厂家器械3、物品准备(巡回)(1)侧卧位体位垫,腰托及螺丝,搁手架及螺丝,约腿带,医生护目镜,登记本,内植入表,厂家器械登记本,碘伏,酒精(2)手术选择在百级手术间,控制房间人数,限制人员走动,减少开关门次数(3)术前一日访视护士去病房访视病人,做好术前宣教,术日早上巡回护士到麻醉恢复室核对病人无误后推病人至手术间,接心电监护,给予第一组抗生素,安全核查过后协助麻醉医生麻醉,协助手术医生摆好体位,连接电刀,吸引器,电动止血带等设备五、手术步骤及配合1、洗手护士提前15min上台,整理好物品后与巡回护士清点用物,协助手术医生消毒、铺单2、手术医生在台上为患肢驱血,巡回护士调节止血带压力为40Kpa,为止血带充气3、以肘后尺骨内上髁外侧为中点行15厘米左右的切口,游离尺神经,用橡皮条牵拉向内侧,湿纱布覆盖保护,钝性分离肌肉,切开关节囊。
人工肘关节置换术健康教育一、人工肘关节置换术的定义人工肘关节置换手术是指用人工肘关节代替损坏肘关节。
人工肘关节假体一部分固定在上臂的肱骨中,假体的另一部分固定在前臂的尺骨中。
然后将两部分以轴承连接,以允许人工肘关节屈曲。
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减轻患者疼痛、恢复肘关节功能以满足正常生活的需要。
二、手术适应症1、类风湿性关节炎是最常见的手术适应症,病人常有严重的疼痛和活动受限2、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3、双肘关节强直4、创伤性关节炎5、肘关节置换翻修三、治疗方法手术治疗四、护理(一)体位护理患者术后取平卧位,绝对禁止左侧卧位,避免肘关节局部受压和杠杆作用使关节脱位。
患肘给予石膏固定伸直位抬高患肢,3天后改为支具固定,睡眠时不可将支具摘下,2月后肘关节稳定,可自由卧位。
(二)预防并发症的护理1、伤口感染感染是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
术前注意伤口处皮肤不要破溃;高龄患者,自身免疫力差,术中及术后给予抗菌素预防感染;保持引流通畅;保持切口皮肤的清洁、干燥,换药时注意无菌操作,观察伤口有无红、肿、热、痛等现象;多食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
2、关节脱位脱位是关节置换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术前告知患者保持正确体位的重要性,加强防范意识;在麻醉清醒前患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避免粗暴搬动患者造成脱位。
患者半坐位时用颈腕吊带置肘关节屈肘 90°功能位悬吊于胸前,禁止术侧大范围活动,指导患者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患者未发生脱位。
(三)功能锻炼1、术后7 d内: 术后当天,尺神经损伤是人工肘关节置换常见的并发症,术后第一时间应观察尺神经功能,肘关节用三角巾悬吊于胸前, 患肢做重复简单掌指关节活动 ,1 0 min / 次 , 3次 / d。
术后1 ~ 3 d,指导患者进行肘关节活动度的训练。
肘关节轻微活动 < 30°,做被动患肘伸展、屈曲 ,同时做主动握拳、松拳等活动 , 10 min / 次,3次 / d。
. 手术步骤患者应该舒适地侧卧位而方便后面的术者手术操作,同时有利于病人及麻醉,在普通麻醉及手术情况下可以进行麻醉诱导,一种固定软垫可以确保牢固的侧卧位,后背及腹部使用一种特殊的软垫固定,一个向右成角的垫安放在肩关节上方,前臂弯曲放在垫上并与通过一个夹板系在患者的头部附近,这样允许肘关节在术中可以进行多方位的活动,便于术中操作切口:肘关节后侧切口,于尺骨鹰嘴水平略向桡侧弯曲,沿尺骨边缘向下,向上达到肱骨下段的中部,从前臂到上臂钝性分开皮下组织,这样可充分显露肱骨髁部分,如果有炎性改变,则可以切除鹰嘴滑囊,有两种方法可以进入关节内部,在三头肌的肌肉与肌腱交界部位切开以便清除的显露关节,这种方法较为实用,如果关节僵硬和疤痕形成,例如以前关节有过较大的手术,于较近的位置行三头肌桡侧切开腱与肌肉交界处,这样伸肌的连续性得到保护沿着三头肌的肌肉与肌腱交界部分切开,并沿着同一个方向向前臂分离腱性组织,其宽度为尺骨脊两侧1.0cm,在尺骨侧要注意保护尺神经.锐性切开三头肌肌腱与其下的肌肉连接并游离显露尺骨鹰嘴,从中间切开三头肌的肌肉部分并向近端延伸,在尺骨部分用骨膜剥离子分开尺骨两侧的肌肉用浸有盐水的纱布包绕游离的三头肌腱并用线扎上翻转固定在尺骨背侧显露尺神经但不需要全部游离,只在尺神经沟处骨膜下游离尺神经,分离神经时需要与神经鞘一起游离并直至尺神经进入肌肉组织,尺神经可以轻轻的牵开以便更好的显露肱骨上髁从肱骨内上髁上于骨膜下切断关节囊韧带,于肱骨内上髁上切断肘肌及桡侧腕伸肌,三头肌的腱性止点,肘关节前面的关节囊用剥离子分开于肱骨内上髁处,骨膜下剥离关节囊韧带,并切断前臂屈肌腱于肱骨内上髁的止点,腹侧关节囊用剥离子分开从切开的三头肌向近端延伸,前臂屈伸肌群从肱骨内外上髁剥离后关节的后部及两侧就完全显露出来.必须充分显露肘关节以便置入假题,必须使肱尺关节容易的脱位,如果肱骨远端的腱性部分于肱骨髁的分离不足,则必须分离关节囊于内侧止点的延伸部分桡侧入路用于关节置换术则可以保持伸肘装置的连续性,这种入路尤其适合肘关节稳定性严重不足,例如严重风湿性的关节损害,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以恢复关节功能,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尤其是对于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同一个皮肤切口,三头肌于肌肉与肌腱交界处切开,同一方向,于鹰嘴和外髁之间切口关节囊,继续向下在背侧尺骨脊桡侧约1.0cm切口深筋膜桡侧关节囊及前臂伸肌腱止点于外髁上骨膜下尽可能远的剥离,同时剥离肘肌及三头肌于外髁上的止点,对于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则关节滑膜必须给予切除,这样才能逐渐显露关节的各个部分,同时清除鹰嘴窝内的脂肪组织.关节的桡侧部分显露出来以后,前方的关节囊要剥离分开,通过转动前臂使关节脱位,用拉勾牵开尺骨则尺神经即可显露,骨膜下锐性切开尺神经沟,尺神经及神经鞘一起牵向侧方骨膜下切开尺背侧韧带的止点及前臂屈肌腱于肱骨内上髁上的止点,并切断腹侧的关节囊止点一旦关节被充分的显露,则可进行尺桡骨假体安放点的操作,为了尺骨的开髓则需要切断尺骨鹰嘴尖端朝向关节的部分首先用一个开口器于尺骨鹰嘴半月行关节面上开口,为了使开口器能正确进入尺骨髓腔纵轴方向上,开口器首先应该有一个小角度的倾斜.用开口器扩大开髓点,然后用纽钻首先沿着原来倾斜的角度进入并逐渐抬起以便钻头能垂直进入尺骨髓腔纵轴钻头逐渐抬起过程中于鹰嘴半月形关节面上扩大并形成纵形的凹槽使用往复锯于尺骨远端进行截骨,第一刀于尺骨冠状面上沿尺骨纵轴方向进行截骨,第二刀垂直于第一刀截骨,厚度较第一刀薄三分之一.桡骨小头在头与颈结合部适当的位置给予切除根据病人的情况和手术医生的要求是否需要截除桡骨小头。
肘关节置换手术健康教育规范模板
肘关节置换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用于治疗肘关
节疾病和损伤。
为了确保手术成功和术后康复,对患者
进行肘关节置换手术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本文提供了肘
关节置换手术健康教育规范模板,以帮助医生和医护人
员提供全面的教育指导和支持。
患者与医生面对面交流,解释手术的目的、过程和
风险。
提供详细的信息手册,包括手术前注意事项、麻醉、术后康复、可能的并发症等内容。
鼓励患者与家人提问,解答任何疑虑和困惑。
要求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和测试,以确保手术的可行
性和安全性。
口服药物和麻醉前禁食禁水的时间要求。
对患者进行术前洗浴和消毒指导。
麻醉师向患者解释麻醉过程,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术中医护人员注重手术区域的护理,确保手术的无菌环境和安
全性。
在手术进行过程中适时向患者和家属提供术中情况的反馈。
医生向患者和家人解释手术的效果和术后护理的重
要性。
提供术后康复指导,包括关节功能锻炼、生活惯调整、伤口护
理等内容。
患者术后复诊和随访的安排。
告知患者可能的并发症和风险,提供解决方案和应
对措施。
纪录患者的术前情况、术中操作和术后康复,以备不时之需。
患者术后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联系医生并提供指导。
肘关节置换手术健康教育规范模板有助于医生和医护人员在肘关节置换手术过程中提供全面的健康教育指导和支持,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医生和医护人员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以最大程度满足患者的需求和期望。
全肘关节置换成功案例
全肘关节置换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手术,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而成功案例则需要医生的精湛手术以及患者的合作与努力。
下面就围绕一例“全肘关节置换成功案例”进行阐述。
第一步:手术前的准备工作
患者在选择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身体各项指标基本正常。
医生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分析手术方案,并向患者介绍手术的风险和效果。
在确定手术计划后,医生需充分准备手术所需的器械、药品等。
第二步:手术操作
手术由熟练的外科医生和麻醉医生联合进行。
在全身麻醉的情况下,医生会通过手术切口将关节组织暴露出来,并将受损的关节部分彻底清除,然后再进行骨折复位等手术操作。
最终,医生会将人造关节植入患者的肘部,并将肘部缝合,封闭伤口。
此时,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妥善的护理,并定期进行随访,了解手术效果。
第三步:术后康复
手术后,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使患者的肌肉恢复力量,同时加快切口部位的愈合。
康复训练时间较长,涉及到生理和心理的综合训练。
患者需要在医生的帮助下,缓慢地回归日常生活,控制运动的频率和强度,避免复发或再次受伤。
最终,这位患者在医生的治疗与护理下,克服了手术带来的各种困难,成功完成了全肘关节置换手术,并得到了满意的手术效果,恢复了原本的活动能力,重新获得了新生。
总之,全肘关节置换是一项高难度的手术,需要专业的医生进行操作,而成功的关键在于患者与医生的合作,加上科学、系统的康复训练。
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患者重新拥有健康和自由。
『8分钟创伤』全肘关节成形术治疗肱骨远端骨折本文为作者整理全肘关节成形术(TEA)是有一定难度的手术技术,掌握相关的适应证和手术技巧对于医生来说是必备基础。
今天,就来了解一下全肘关节成形术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技巧。
适应证•经仔细选择的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行全肘关节成形术(TEA)可以获得优良的结果。
•老年患者通常骨质较差或合并骨质疏松,从而导致行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出现固定不牢固及机械性失效。
此外,关节内粉碎骨折和关节软骨碎片可能妨碍解剖复位。
因此,全肘关节成形术的理想适应证是那些合并肱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老年患者。
•肱骨远端骨折患者如伴有潜在的类风湿关节炎或之前存在有关节疾病,最好一期行全肘关节成形术。
•在决定行一期全肘关节成形术还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时,几个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包括:•关节内粉碎程度和软骨碎片情况•患者的生理年龄及功能要求•原有的关节疾病或潜在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情况和骨质疏松程度•手术医生对全肘关节成形术的经验及熟练程度•以下情况需注意:•年轻患者对功能要求较高•分级较高的开放性骨折(GustilioⅡ级和Ⅲ级)•较少的软组织覆盖或皮肤缺损•出现感染迹象•对全肘关节成形术不熟练检查/影像•通常过于关注明显的损伤,肩部及腕部也应当进行检查。
•应当全面查看皮肤,以免遗漏开放性伤口。
•淤血及畸形通常较为明显。
•仔细进行神经损伤的评估,包括尺神经、桡神经及正中神经的运动及感觉功能的评估是极为重要的。
•可以触诊远端肢体的脉搏及评估毛细血管征来判断上肢的血管损伤情况。
•前臂骨筋膜室压力情况也应当进行评估。
•通常选择普通X线片进行最初的影像学检查。
•标准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检查对于大多数病例已足够。
▲ 一68岁肱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术前Ⅹ线片,正位X 线片(图A)和侧位Ⅹ线片(图B)•判断骨折移位程度、成角情况、关节内粉碎程度及骨质情况是非常重要的。
•额外的应力位X线片或CT检查在进行病例选择时可能需要特别是当选择行全肘关节成形术时,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并非是必需的。
人工全肘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人工全肘关节置换术是用生物材料或非生物材料制成关节假体,植入人体替代病损的关节结构的一类手术方法,全肘关节置换术后绝大多数功能有明显改进,疼痛明显缓解,近年来,随着生物工程材料的发展和手术技巧的逐步完善,人工关节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髋、膝关节的治疗,而人工肘关节是比人工膝关节更新的一种关节置换术。
目前国内已报道很多经手术后恢复肢体功能成功病例。
术后精心的护理与正确的康复指导可促进病人肢体功能的恢复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增强手术效果。
1、术前护理1.1 心理护理由于意外创伤及长期的关节疼痛使患者承受精神和肉体上的痛苦, 缺乏相关知识,再加上手术费用高及担心手术时发生意外, 术后产生并发症及远期效果等, 患者存在烦躁、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
并提出有关假体的性能和愈合后的功能活动及远期效果等问题,护士需耐心讲解手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疗效、优点,同时指出只要术后积极配合治疗、训练,肘关节的功能基本能恢复,假体不会松动,生活能自理,使患者了解有关疾病防治、护理、愈合及功能锻炼重要性的知识,从而消除顾虑,树立信心。
1.2 术前准备术前1d 常规备皮、禁食12 小时、禁水8 小时。
术前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加强营养,增强体抵抗力,以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做好术前检查及配血工作,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减少术后感染是肘关节置换术成功的关键之一,有皮肤感染的患者积极采取措施,尽早处理。
入院后指导患者做肱二、肱三头肌的收缩练习,每天3 次,每次20min。
2、术后护理2.1 一般护理术后保持患肢于功能位,肘关节屈曲45~60°以利于伤口的愈合,术后1周于重新石膏固定肘关节屈曲90°,持续3~6周。
抬高患肢,高于心脏15cm,以利于消肿,防止静肪回流障碍,减轻患肢疼痛。
观察患肢皮温、色泽、感觉、运动、肿胀及伤口敷料渗血情况,警惕有无手指麻木、肢体青紫、切口出血等神经血管损伤症状出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处理。
全肘关节置换成功案例
在医学领域,全肘关节置换手术是一种高难度的手术。
它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高技术的医疗设备和先进的手术技术。
然而,在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全肘关节置换手术已经成为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下面就是一位成功进行全肘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的案例。
这位患者是一名45岁的男性,他在工作时不慎摔下,致使右臂骨折并伴随
肘关节强度疼痛。
经过多次尝试保守治疗,疼痛并没有得到缓解,他被推荐进行全肘关节置换手术。
手术进行了3个小时,医生成功的取出了患者的右臂肘关节,并安装了一枚人工关节。
手术后,医生要求患者进行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以恢复手臂的功能。
几个月后,患者开始感觉到肘关节的运动越来越自由,疼痛感也逐渐减轻。
他可以进行更多的活动,比如开车、举重等。
现在,已经一年多过去了,他的手臂已经完全康复,他可以像以前一样进行各种活动了。
这个成功案例说明了全肘关节置换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当然,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来做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