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干预汇总
- 格式:docx
- 大小:15.51 KB
- 文档页数:9
高血压病患中医养生保健方案
引言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会造成严重影响。
中医养生保健方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可以帮助高血压患者调整身体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医养生保健方案,帮助高血压病患者管理自己的健康。
方案一:饮食调理
高血压病患者应注意饮食惯的调理,以促进身体健康。
以下是一些饮食调理的建议:
- 控制盐的摄入:减少对食盐的使用,避免食用过咸的食物。
- 多吃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对降低血压有很好的效果。
- 限制咖啡因摄入:咖啡因会导致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应减少咖啡因的摄入量。
方案二:生活惯调整
改变生活惯也是管理高血压的重要一环。
以下是一些生活惯的调整建议:
- 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工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 适量的运动:进行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控制血压,如散步、慢跑、太极等。
方案三:中医保健方法
中医保健方法是中医传统的疗法,可以帮助高血压患者缓解症状。
以下是一些中医保健方法的建议:
- 中药调理: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一些中药进行调理,有助于降低血压。
-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可以刺激身体的经络,促进血液循环,从而缓解高血压患者的症状。
- 中医按摩:中医按摩可以舒缓身体的不适感,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
结论
通过饮食调理、生活习惯调整和中医保健方法的综合应用,高血压病患可以有效管理自己的健康。
然而,本方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应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来定。
请高血压患者在尝试中医养生保健方案之前,先咨询医生意见。
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分析一、中医情志护理的基本概念中医情志护理是中医学理论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其核心观点是“情志致病”。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情志活动对健康起着重要作用,情志和脏腑有密切的关系,情志的失调会导致脏腑功能紊乱,从而引发疾病。
中医情志护理的核心是调节患者的情绪、疏导患者的压力、维护患者的心理健康。
二、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高血压病是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全身性疾病,病因复杂,常见的包括情志失调、饮食过咸、肥胖、缺乏运动等因素。
中医认为,高血压的发生与情志失调密切相关,情志的刺激会导致气机郁结,使得肝气不舒,从而引发气滞血瘀,最终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中医情志护理在高血压病的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
1. 疏导情绪、舒缓压力中医情志护理以舒缓患者的情绪、疏导患者的压力为核心内容。
通过情绪调理、心理疏导等措施,帮助患者理清思绪、放松心情,避免情志的失调给身体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对高血压病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2. 调理脏腑、平衡气血中医认为,情志失调会导致脏腑功能紊乱,进而引发疾病。
中医情志护理在调理脏腑、平衡气血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运用中医调理方法,如针灸、按摩、草药等,调节患者的气血,维护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高血压病的目的。
3. 健全防治体系、促进康复中医情志护理干预不仅可以对患者进行具体的护理操作,更重要的是树立健全的防治体系,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改善生活方式。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讲解健康知识、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饮食调理等方式,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四、结语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疏导情绪、调理脏腑、促进康复等措施,中医情志护理可以有效帮助患者舒缓压力、维护心理健康,对高血压病的防治起到积极作用。
护理人员在日常实践中应加强对中医情志护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提高护理水平,为高血压病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护理服务。
高血压病中医药干预方案中医古文献中无高血压病的名称·但有矣高血压病症状的记载,散见于“眩晕头痛”、“肝阳”、“肝风”、“中风”等论述中。
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诸病源候论》说:“肝气胜为血有余,则病目赤善怒·逆则头晕·耳聋不聪「这些论述对现代防治高血压病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高血压的预防(一)合理膳食:以低糖、低脂、优质高蛋白质和高纤维素为原则。
减少膳食高糖、高脂防、高胆固醇食物(动物内脏、蛋黄、蟹黄、就鱼、沙丁鱼、脑髓、鱼卵等)·提倡多食牛羊肉禽肉、鱼肉、豆制品和奶制品这些优质蛋白质,因为膳食鱼类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负相矣,较高的膳食鱼类及海产品,尤其对舒张压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食富含钾的蔬菜和水果(香蕉、苹果、柑橘)·增加钙的摄入量,提倡多食奶制品、豆制品和海产品·因为钙与血压水平呈负相矣。
低盐饮食,少吃咸菜及腌制品。
少饮可乐、雪碧等含糖量高的饮料·提倡饮用绿茶。
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提倡多吃海藻类和食用菌类(香菇、蘑菇、喉头姑、银耳、黑木耳和茯苓)·提倡多吃一些杂粮和薯类。
粗细均衡搭配,做到有粗有细,不甜不咸,吃好早中餐,晚餐不宜太饱(二)控制体重:体重和体重指数与血压水平存在明显正相矣,它与肥胖有着先天的“亲密”联系·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的常见危险因素。
(三)戒烟限酒:烟草中尼古丁能引起小动脉痉挛·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因此应不吸烟及尽早戒烟。
同时有研究显示随着饮酒量的增加,高血压病志病率逐渐增加·平均比非饮酒组高0.55倍。
(四)适量运动:坚持有恒、有序、有度·即长期规律的、循序渐进的、按个人具体情况进行的适量适度运动对健康有利,应避免高强度、大运动量的运动·只有低强度长时间的运动主要消耗脂防·而高强度的运动主要利用糖原,增进食欲明显,不利于饮食控制。
高血压患者中医药保健指导方案高血压,听起来就让人觉得头疼。
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中医药在这方面可以帮上大忙。
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如何通过中医药保健来管理高血压。
一、生活方式的调整1. 饮食习惯饮食对高血压的影响可不小。
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像是菠菜、香蕉、苹果,这些都是天然的“降压药”。
而咸食,像泡菜、咸鱼,最好还是少碰。
中医讲究“药食同源”,像大枣、枸杞,这些补血养心的食材,不妨常常加入到你的餐桌上。
2. 适量运动运动是控制高血压的另一个重要法宝。
每天快走半小时,真心能让人心情大好。
中医提倡“动则生阳”,简单的散步、太极、瑜伽,都是不错的选择。
其实,运动并不一定要多剧烈,轻松愉快就好,运动也要讲究个“持之以恒”。
二、中医调理的方法1. 针灸疗法针灸,在中医里可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帮助调节身体的气血。
像内关、合谷这些常用的穴位,能有效帮助降低血压。
不过,选择合适的针灸师也很重要,找到一个靠谱的师傅,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2. 中药调理中药的调理更是高血压患者的福音。
比如,天麻、杜仲,这些药材都有降压的作用。
不过,记得在使用中药之前,最好咨询专业的中医师。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适合的方子也不一样,没必要跟风。
3. 心理调节心态也是关键。
有些人因为工作压力、家庭琐事,导致心情低落,进而影响血压。
中医强调“心为君主”,保持愉快的心情,才能促进身体健康。
可以试试冥想、深呼吸,或者听听音乐,放松心情,都是不错的选择。
三、定期监测1. 血压监测定期监测血压很有必要。
建议每周量一次,了解自己的血压波动。
可以使用电子血压计,简单又方便。
如果发现异常,及时咨询医生,别耽搁。
2. 记录生活记个小本子,记录每天的饮食、运动和情绪变化,能让你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身体。
这样不仅能发现问题,还能帮助调整生活方式,做到心中有数。
四、总结高血压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咱们如何去应对。
中医药提供了丰富的调理方案,结合饮食、运动、针灸、中药,效果会更好。
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分析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与遗传、生活方式、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中医情志护理干预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析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作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一、情志对高血压的影响在中医理论中,情志对人体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情志无常、过激、过度、郁结不舒等都可能导致气机不畅,从而影响脏腑功能,加重病情。
在高血压病患者中,情志不稳定往往是引发高血压的因素之一。
患者常常因为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家庭矛盾等导致情志不畅,使得血压升高,病情加重。
情志护理在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中医情志护理干预措施1. 情志舒畅、心情愉悦中医认为,心情舒畅可以调畅气机,有利于血脉通畅,可以起到降压的作用。
护理人员需要通过耐心的沟通、关心患者、引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娱乐活动等,使患者心情舒畅、愉悦。
2. 情志抒发、疏导郁结高血压病人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烦心事,这些事情如果不能及时排解就会导致情志不畅,加重病情。
护理人员可以采用一些疏导情志的方法,如倾听患者的心声、引导患者进行情感宣泄、进行心理疏导等。
3. 合理饮食、调理情志中医认为,饮食与情志息息相关,过食辛辣刺激食物、过量饮酒等都可能导致情志不畅,加重高血压病情。
在护理干预中,护理人员需要教育患者进行合理饮食,避免过食刺激食物,保持心情愉悦。
4. 起居调摄、维护情志中医强调起居调摄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合理的作息、居室环境对保持情志舒畅具有重要作用。
护理人员需要引导患者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有利于患者情志的维护。
5. 运动保健、调畅情志适当的运动有助于舒畅气机、畅通经络,从而有助于调畅情志。
护理人员可以引导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情志抵抗力。
三、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在高血压病患者中的应用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在高血压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逐渐得到认可。
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干预
中医健康干预对高血压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和辅助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
医健康干预方法:
1. 饮食调理:中医认为高血压与肝火旺盛有关,因此应调理肝火。
患者应避免
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清淡、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
2. 中药治疗:中医常使用一些具有降压作用的中药,如天麻、丹参、山楂等。
这些中药可以通过调节体内的气血运行和平衡阴阳来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3.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节
体内的气血运行,从而起到降压的作用。
常用的穴位有合谷、内关、太冲等。
4.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可以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和经络来调节体内的气血运行,缓解血压升高的症状。
常用的按摩穴位有风池、内关、涌泉等。
5. 气功练习:气功是一种通过调节呼吸和运动来调整体内能量的方法,可以帮
助患者放松身心,平衡体内的阴阳,从而起到降压的作用。
常用的气功练习有四正气功、五禽戏等。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健康干预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因人而异,不同的患者可能
会有不同的反应。
因此,在接受中医健康干预之前,建议患者先咨询专业的中医医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
同时,中医健康干预不能替代西医的治疗方法,患者仍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
铁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干预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属身心疾病之一,中医对高血压的预防、治疗及康复各个阶段均有其优势点和优势环节,特别是将中医药理论、技术应用于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管理,具有广阔的前景。
对于正常高值血压,食疗、导引、养生功法等可使平均血压下降。
对高血压病人,食疗、导引及养生功法助于血压的控制,配合中药内服,能使部分患者血压恢复正常,对顽固性高血压及合并有较多症状的患者,中医药方法可起到减轻症状,协助降压,减少减缓靶器官损伤的作用,从而起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作用。
一、常用中成药及代茶饮推荐方高血压常见辨证分型参照附表1.阴虚阳亢证1.1 中成药:脑立清胶囊,重镇潜阳,平肝熄风。
每次3粒,每日2次,疗程4周。
牛黄降压丸,平肝潜阳,清热化痰。
每次1-2丸,每日2次,疗程4周。
杞菊地黄丸,滋补肝肾,每次5粒,每日2次,疗程4周。
1.2 茶饮:菊花茶:白菊花、绿茶,开水冲泡饮服。
苦丁桑叶茶:苦丁茶、菊花、桑叶、钩藤各适量,开水冲泡饮服。
菊楂决明饮:菊花,生山楂片,草决明子各适量。
开水冲泡饮服。
1.3 推荐食物:芹菜、绿豆、绿豆芽、莴苣、西红柿、菊花、海蛰、山楂、荠菜、西瓜、茭白、茄子、柿子、胡萝卜、香蕉、黄瓜、苦瓜、紫菜、芦笋。
1.4 推荐食疗方:葛根粥:葛根、粳米、花生米,加适量水,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1小时,分次食用。
菊花粥:菊花摘去蒂,上笼蒸后,取出晒干或阴干,然后磨成细末,备用。
粳米淘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半成熟,再加菊花细末,继续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
每日两次,晚餐食用。
2.气血两虚证2.1 中成药:归脾丸,益气养血,安神。
每次1丸,每日2次,疗程2周。
2.2 茶饮:龙眼红枣茶:龙眼肉,红枣,白糖适量,开水冲泡饮服。
党参红枣茶:党参,红枣,茶叶各适量。
开水冲泡饮服。
亦可将党参、红枣、茶叶加水煎沸3分钟后饮用。
2.3 推荐食物:大枣、银耳、芝麻、桑椹。
高血压病稳定患者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
其形成有遗传、环境、饮食、起居、情志等方面的因素,从中医学角度来看,主要可以从起居、饮食、情志、运动等方面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进行自我调养。
一、生活调养原则:顺应四时,调节阴阳。
措施:①春季肝气当令,万物生发,血压易偏高,应多做户外活动,注意戒怒。
②夏季炎热,暑湿为邪,注意饮食勿过油腻及生冷,勿使大汗伤津。
③秋季干燥,阴虚之人当注意勿使津伤阴亏。
④冬季寒冷,肾阳不足之人当注重保护阳气,宜足浴。
⑤定时监测血压。
⑥作息规律。
二、饮食调养原则:清淡、均衡,低盐、低脂食材:高血压患者在季节变换中要少吃酸性食品,多吃能补益脾胃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水果、干果等;多吃韭菜、菠菜、荠菜和葱等新鲜蔬菜,能有效降低胆固醇,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积,利于血压的调控;多吃甘温食物,如大枣、花生、玉米、豆浆等。
1、药膳推荐:1)菊花玫瑰百合粥(气郁质、血瘀质)粳米淘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半成熟,再加菊花、玫瑰花百合细末,继续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
每日两次,晚餐食用。
2)归芪蒸鸡(气虚质)炙黄芪,当归,嫩母鸡 1 只。
将黄芪、当归装入纱布袋,口扎紧。
将鸡放入沸水锅内氽透、捞出,用凉水冲洗干净。
将药袋装入鸡腹,置于蒸盆内,加入葱、姜、盐、黄酒、陈皮、胡椒粉及适量清水,上笼隔水蒸约 1 小时,食时弃去药袋,调味即成,佐餐食用。
3)绿豆海带粥(湿热质、阴虚)绿豆、海带、大米适量。
将海带切碎与其它2味同煮成粥,可当晚餐食用。
首乌豆枣香粥何首乌加水煎浓汁,去渣后加粳米、黑豆,黑芝麻,大枣 3—5枚、冰糖适量,同煮为粥,服用不拘时。
4)杜仲羊肾汤(阳虚质)杜仲,五味子,羊肾,姜、葱、盐、料酒适量。
杜仲、五味子洗净包好,加水煮约 1小时后加入羊肾片(已去筋膜) ,加姜等调料再煮 30分钟,去药包调味即成。
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干预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属身心疾病之一,中医对高血压的预防、治疗及康复各个阶段均有其优势点和优势环节,特别是将中医药理论、技术应用于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管理,具有广阔的前景。
对于正常高值血压,食疗、导引、养生功法等可使平均血压下降。
对高血压病人,食疗、导引及养生功法助于血压的控制,配合中药内服,能使部分患者血压恢复正常,对顽固性高血压及合并有较多症状的患者,中医药方法可起到减轻症状,协助降压,减少减缓靶器官损伤的作用,从而起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作用。
一、常用中成药及代茶饮推荐方高血压常见辨证分型参照附表1. 阴虚阳亢证1.1 中成药:脑立清胶囊,重镇潜阳,平肝熄风。
每次3粒,每日2 次,疗程4 周。
牛黄降压丸,平肝潜阳,清热化痰。
每次1-2 丸,每日2 次,疗程 4 周。
杞菊地黄丸,滋补肝肾,每次5粒,每日2 次,疗程4 周。
1.2 茶饮:菊花茶:白菊花、绿茶,开水冲泡饮服。
苦丁桑叶茶:苦丁茶、菊花、桑叶、钩藤各适量,开水冲泡饮服。
菊楂决明饮:菊花,生山楂片,草决明子各适量。
开水冲泡饮服。
1.3 推荐食物:芹菜、绿豆、绿豆芽、莴苣、西红柿、菊花、海蛰、山楂、荠菜、西瓜、茭白、茄子、柿子、胡萝卜、香蕉、黄瓜、苦瓜、紫菜、芦笋。
1.4 推荐食疗方:葛根粥:葛根、粳米、花生米,加适量水,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1 小时,分次食用。
菊花粥:菊花摘去蒂,上笼蒸后,取出晒干或阴干,然后磨成细末,备用。
粳米淘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半成熟,再加菊花细末,继续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
每日两次,晚餐食用。
2. 气血两虚证2.1 中成药:归脾丸,益气养血,安神。
每次1 丸,每日2 次,疗程2 周。
2.2 茶饮:龙眼红枣茶:龙眼肉,红枣,白糖适量,开水冲泡饮服。
党参红枣茶:党参,红枣,茶叶各适量。
开水冲泡饮服。
亦可将党参、红枣、茶叶加水煎沸 3 分钟后饮用。
2.3 推荐食物:大枣、银耳、芝麻、桑椹。
2.4 推荐食疗方:当归炖猪蹄:将猪蹄洗净切成大块,在开水中煮两分钟,去其腥味,捞出。
然后再在锅内加水烧开放入猪蹄,加入当归及调料适量,用旺火烧开,改用文火煮至猪蹄熟烂。
归芪蒸鸡:炙黄芪,当归,嫩母鸡1 只。
将黄芪、当归装入纱布袋,口扎紧。
将鸡放入沸水锅内氽透、捞出,用凉水冲洗干净。
将药袋装入鸡腹,置于蒸盆内,加入葱、姜、盐、黄酒、陈皮、胡椒粉及适量清水,上笼隔水蒸约1 小时,食时弃去药袋,调味即成,佐餐食用。
3. 痰瘀互结证3.1 中成药:愈风宁心片,活血化瘀,通络定眩。
每次 5 片,每日 3 次,疗程4 周。
3.2 茶饮:降脂益寿茶:荷叶、山楂、丹参、菊花、绿茶各适量,开水冲泡饮服。
陈山乌龙茶:陈皮、山楂、乌龙茶各适量,开水冲泡饮服。
3.3 推荐食物:白萝卜、紫菜、白薯、玉米、花生、洋葱、木耳、山楂、海带、海蛰、大蒜、冬瓜3.4 推荐食疗方:马兰头伴海带:马兰头洗净,用沸水烫至色泽泛青,取出后沥水,切成丝备用。
海带用温水浸泡12 小时洗净,用沸水烫10 分种,取出切成丝,与马兰头同伴,加盐、味精、糖、麻油拌和均匀,佐餐用。
绿豆海带粥:绿豆、海带、大米适量。
将海带切碎与其它味同煮成粥,可当晚餐食用。
4. 肾精不足证4.1 中成药:健脑补肾丸,补肾益精,口服,一次15粒,一日2 次;4.2 茶饮:杞菊茶:枸杞子、白(杭)菊花、绿茶各适量,开水冲泡饮服。
黑芝麻茶:黑芝麻、绿茶各适量,开水冲泡饮服。
4.3 推荐食物:银耳、枸杞子、黑枣、核桃仁、海参、淡菜、芝麻。
4.4 推荐食疗方:桑椹粥:桑椹、粳米各适量,煮成粥,可早晚2次分服。
首乌豆枣香粥:何首乌、加水煎浓汁,去渣后加粳米、黑豆,黑芝麻,大枣3〜5枚、冰糖适量,同煮为粥,服用不拘时。
5. 肾阳亏虚证5.1 中成药:金匮肾气丸,温肾散寒。
每次2丸,每日2 次,疗程4 周。
5.2 茶饮:杜仲茶:杜仲、绿茶各适量。
用开水冲泡,加盖5 分钟后饮用。
胡桃蜜茶:胡桃仁、茶、蜂蜜各适量。
将胡桃仁捣碎,与茶、蜂蜜共放入茶杯中,开水冲泡代茶饮。
5.3 推荐食物:韭菜、芝麻、胡桃仁、龙眼肉、羊肉、狗肉、鹿肉。
5.4 推荐食疗方:复元汤:淮山药、核桃仁、瘦羊肉、羊脊骨、粳米、葱白各适量,先羊脊骨半小时,加羊肉煮开,撇去浮沫,再加生姜、花椒、料酒、胡椒、八角、食盐即可。
杜仲羊肾汤:杜仲,五味子,羊肾,姜、葱、盐、料酒适量。
杜仲、五味子洗净包好,加水煮约1 小时后加入羊肾片(已去筋膜),加姜等调料再煮30 分钟,去药包调味即成。
6. 冲任失调证6.1 中成药:坤宝丸,滋补肝肾,镇静安神,养血通络。
口服,一次50 粒,一日2 次。
6.2 茶饮:归杞梅花茶:当归、枸杞子、白梅花各适量,开水冲泡代茶饮。
以上所有的中成药、代茶饮及食疗方仅为推荐服用,中医为辨证施治,强调个体化,因此社区医师在为患者做推荐时切勿盲目,对于某些不宜长期大量服用的药物请告知患者,以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二、常用中医针灸保健疗法1. 耳穴疗法1.1 材料:一般常选用生王不留行。
1.2 选穴:降压沟、降压点、肝、皮质下、高血压点(图)等,1.3 操作方法:将王不留行置于相应耳穴处,用胶布固定,每穴用拇、食指对捏,以中等力量和速度按压30~40 次, 达到使耳廓轻度发热、发痛。
疗程:两耳穴交替贴压,3-5 天一换,14 天1 个疗程。
2. 体穴按压:2.1 原理:对于高血压病患者可辨证施穴,穴位按压可起到以指代针、激发经络、疏通气血的效果。
2.2 选穴:阴虚阳亢证者可选用太冲、太溪、三阴交、风池、内关;气血两虚证者,可选用气海、血海、中脘、太阳、合谷、足临泣等。
痰瘀互结证,可按压中脘、丰隆、足三里、头维、血海、公孙;肾精亏虚者,可选用肾俞、命门、志室、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肾阳亏虚证者,可选用关元、百会、足三里、三阴交、神阙、大椎;冲任失调者,可选用关元、中极、归来、三阴交、蠡沟、中都。
2.3 方法:用指尖或指节按压所选的穴位,每次按压5-10 分钟,以有酸胀感觉为宜,14 天1 个疗程。
三、推荐中医足浴疗法1、基本原理及要求1.1 原理:泡脚水选用温热(热水),通过温热刺激使腿及全身毛细血管扩张,周围血液分布增多,循环阻力减少,全身血压也随之下降。
可以减轻高血压的症状。
1.2 材料:足浴盆或桶尽量选用木质的为好,桶高应不小于40cm,泡脚水选用温热(热水),水温为40°。
1.3 足浴时间:泡脚可每天2 次进行,下午与晚间各1 次,每次30-40 分钟。
1.4 方法:双足浸泡,尽量让水没过足踝(有足浴桶者可至膝以下),水温保持在40°。
2、中药配方:阴虚阳亢证者可选用磁石降压方:磁石、石决明、当归、桑枝、枳壳、乌药、蔓荆子、白蒺藜、白芍、炒杜仲、牛膝各6g,独活18g。
将诸药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温时足浴,每日1次,每次10〜30分钟,每剂药可用2〜3次;痰瘀互阻证,可法夏三皮汤:法半夏、陈皮、大腹皮、茯苓皮各30g。
水煎取汁,待温时足浴,每次15〜30分钟,每日2次,每日1 剂,连续3〜5 天。
肾精亏虚者,可选用杜仲木瓜汤:杜仲、桑寄生、木瓜各30g。
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用毛巾蘸药液热熨腰痛部位,待温时足浴,每日2次,每次10〜30分钟,每日1 剂,连续3〜5 天。
肾阳亏虚证者,可选用杜仲木瓜汤:杜仲、桑寄生、木瓜各30g。
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用毛巾蘸药液热熨腰痛部位,待温时足浴,每日2次,每次10〜30分钟,每日1 剂,连续3〜5 天。
冲任失调者,可选用三藤汤:香瓜藤、黄瓜藤、西瓜藤各30g。
水煎取汁,候温足浴,每日2次,每次10〜15分钟,每日1 剂,连续7〜10 天。
附:高血压足浴通用方——邓铁涛教授“浴足方”怀牛膝、川芎各15g,天麻、钩藤(后下)、夏枯草、吴茱萸、肉桂各10g。
上方加水2000ml煎煮,水沸后10分钟,取汁趁温热浴足30 分钟,上、下午各1 次,2-3 周为1 疗程。
四、季节更替养生中医理论中有“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季节更替时天气变化无常,如夏秋交替,冷热更迭,患者容易因气候突变而加重病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目眩、心悸等症状。
中医重在治未病,如能在气候多变的季节根据患者的个体特点在情志、饮食及运动方面加以调节,则可能起到比服用药物更好的效果。
由此说来,中医保健尤为重要。
1. 情志调摄人顺应四季变化规律,遵循四季养生法则,调摄情志,精神乐观、心境清净。
孙思邈在《千金方〃养性》中告诫人们“莫忧愁、莫大怒、莫悲恐、莫大惧莫大笑、勿汲汲于所欲,勿悁悁怀忿恨……若能勿犯者,则得长生也。
”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花鸟虫鱼,均可益人心智、怡神养性,有助于高血压病的调治。
2. 平衡饮食高血压患者在季节变换中要少吃酸性食品,多吃能补益脾胃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水果、干果等;多吃韭菜、菠菜、荠菜和葱等新鲜蔬菜,能有效降低胆固醇,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积,利于血压的调控;多吃甘温食物,如大枣、花生、玉米、豆浆等。
3. 运动调治高血压患者在季节变换中应当遵循“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以静为主”的原则。
坚持户外锻炼,以户外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锻炼等节律慢、运动量小、竞争不激烈,且不需要过度低头弯腰的项目为宜,并以自己活动后不觉疲倦为度。
4. 顺应季节在季节变化中,通过顺应四时变化,调整阴阳,使人与自然相和谐,从而达到阴平阳秘,养生保健之功效,使高血压患者在四季更替的过程中泰然自处,血压平稳少波动。
春季肝气当令,万物生发,血压易偏高,应多做户外活动,注意戒怒;夏季炎热,暑湿为邪,注意饮食勿过油腻及生冷,勿使大汗伤津;秋季干燥,阴虚之人当注意勿使津伤阴亏;冬季寒冷,肾阳不足之人当注重保护阳气,宜足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