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核集团风电,光伏,燃气三连供建设内容
- 格式:docx
- 大小:36.44 KB
- 文档页数:1
科技成果——三联供技术适用范围适用于大型或超大型数据中心、医院、宾馆、商场等大型公共建筑、区域能源供应等领域。
技术原理三联供的基本技术原理:指以天然气为主要燃料带动燃气轮机、微燃机或内燃机发电机等燃气发电设备运行,产生的电力供应用户的电力需求,系统发电后排出的余热通过余热回收利用设备(余热锅炉或者双效澳化惺机组等)向用户供热、供冷。
通过这种方式大大提高整个系统的次能源利用率,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
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在80%以上,与传统集中式供能方式相比,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具有能效高、清洁环保、安全性好、削峰填谷、经济效益好等优点。
工艺流程图技术参数3台输出电功率为2000kW的燃气发电机组,3台制冷量为2300kW的烟气热水型澳化惺冷机,并配套相应的冷却泵、冷冻泵、冷却塔、水处理等循环系统。
年发电量3888万kWh,年供电量3729万kWh,年制冷量160963GJ。
适用条件需要稳定的天然气供应,有稳定的电源及冷源需求量。
限制条件需要有持续稳定的冷源需求量,否则达不到最佳的运行效率。
技术效果项目正式投产后年发电量3888万kWh,年供电量3729万kWh,年制冷量160963GJ,每年可减少CO2排放1.76万。
三联供年耗天然气1022.6万Nm3;天然气热值为33.812MJ/Nm3;总能耗为:1022.6×33.812=34576.15(万MJ)=11811.2(标准煤);三联供年供电量3729.12万kWh,年供冷160963.2GJ。
按燃煤电厂供电、供热煤耗计算:供电耗标准煤:3729.12×323=12045.05(标准煤)(323g/kWh为供电标准煤耗);供冷标煤准耗:160963.2×0.04=6348.53(标准煤)0.04kg/MJ为供热标准煤耗〉;则总能耗为:12045.05+6348.53=18393.58(标准煤)。
三联供年节约标准煤量:18393.58-11811.2=6582.38(标准煤)。
分布式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分布式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是一种将燃气能源进行有效利用的技术,能够同时提供冷、热和电能源。
这种技术通过灵活的设备配置和优化的能源管理,将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同时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在分布式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中,燃气被转化为电力、热能和冷能。
具体而言,燃气通过内燃机或燃气轮机产生电力,同时也产生热能,这些热能可以用于加热建筑物或生产过程中的蒸汽。
此外,燃气中的废热可以通过吸收式制冷机等冷能设备转化为冷能,用于空调或工业过程中的冷却。
分布式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具有多项优势。
首先,它能够充分利用燃气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相比于传统的电力供应方式,该技术能够更高效地将燃气能源转化为电力。
同时,废热能够被充分利用,不仅降低了能源消耗,还减少了废物排放。
其次,该技术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设备配置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能够适应不同规模的供暖或制冷需求。
此外,该技术也能够应对电力中断的问题,起到备用电源的作用。
除了以上的优势之外,分布式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还有一些挑战需要克服。
首先,设备的投资成本较高,需要进行长期的经济评估。
其次,技术的运维和管理也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维护成本。
此外,该技术在一些地方可能受到政府政策和监管的限制。
总体而言,分布式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能源技术。
通过充分利用燃气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该技术可以为人们提供可靠而高效的能源供应。
然而,技术的投资成本和管理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以实现该技术的商业化和大规模应用。
分布式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在当今的能源领域备受关注。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对可再生能源的追求,这项技术成为了一个具有潜力的解决方案。
这篇文章将继续探讨分布式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的相关内容。
分布式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的核心是利用燃气能源,通过内燃机或燃气轮机产生电能,同时产生的热能可以为建筑物供暖或生产过程提供蒸汽,而废热则可以通过吸收式制冷机等冷能设备转化为冷能,用于空调或工业过程中的冷却。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浅析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化石能源的短缺,提高能源利用率和保护自然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目前我国建筑运行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约占27%。
根据近30年来能源界的研究和实践,普遍认为建筑节能是各种节能途径中潜力最大、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
天然气三联供系统以其能源利用效率高、节能环保、供电安全等优势逐步应用于建筑供能领域,实现了能源的多次利用和阶梯式供应。
与传统集中式供能技术相比,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具有诸多优势,主要为小型用户供给能源,其形式安全、可靠一、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产生背景中国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能源短缺及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开发新能源,调整能源结构,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一直是政府的发展目标。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全面的考虑其经济性、社会性以及生态性,在这种大的形势下,节能减排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成为我国在能源方面发展的主要对象。
国际上应对气候变化和治理空气污染一直呼声不断,近年美国页岩气的开发利用极大的增加了国际市场天然气的供应,我国自俄罗斯进口来的天然气及自身天然气的发展,使整个能源机构发生了变化,中国计划到2030年非石化资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提高到20%左右,燃气热电冷联供技术恰逢其时。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又称燃气热电冷联供系统,是一种建立在能源梯级利用概念基础上,将供热(采暖和供热水)、制冷及发电过程一体化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其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在70%以上,受到许多发达国家的重视并被称为“第二代能源系统”。
二、燃气冷热电联供的优势及应用燃气冷热电联供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利用方式,具有节能、减排、经济、安全、削峰填谷、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等多种不可替代的优势。
1)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运用能量梯级利用原理,先發电,再利用余热,体现了由能量的高品位到低品位的科学用能,且使一次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效益大幅度提高。
2)降低排放,保护环境:由于采用清洁燃料,大量减少了烟气中温室气体和其它有害成分,一次能源综合利用率的提高和当地的各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进一步起到减排效果。
燃气三联供系统简介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简称CCHP)是分布式能源的一种主要形式。
以天然气为主要燃料,带动燃气发电机组运行,产生的电力满足用户的电负荷,系统排出的废热通过余热利用设备向用户供热、供冷。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特点:(1)能源综合利用率提高大型天然气发电厂的发电效率一般为35%~55%,如果扣除厂用电和线损率,终端的发电效率只能达到30~47%,而三联供系统的燃气利用效率最高可达到90%左右。
(2)能源供应安全性高三联供系统一般采取并网方式设计,大电网与三联供发电机组互为备用,因此相当于用户增加了一路常用供电系统,提高了用户供电的可靠性。
常规的冷热空调系统一般由电制冷机组加燃气锅炉组成,采用三联供系统后可以使用发电机的余热供热,对用户来说相当增加了一套空调冷热源系统;对于使用电空调的用户相当于将原来的单一用电空调制冷变为可以同时用电和燃气,因此提高了用户的冷热供应可靠性。
(3)有良好的经济性由于电力供应日趋紧张,各地纷纷把实行峰谷电价政策作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有效手段。
以北京为例,北京目前实行的商业峰谷电价政策,平段电价为0.70元/kwh,高峰时间为1.32元/kwh,低谷电价为0.32元/kwh,因此采用传统电制冷除了增加大电网的负担以外,还使用户必须承担高额的运行费用。
而采用三联供系统利用发电后余热来供热供冷,整个系统能源效率提高,能源供应成本下降,在能源价格不断增长的形势下更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另外因为免除了电力远距离输配电损失,电力使用效率也增大。
(4)有良好的环保效益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在其完全燃烧及采取一定的治理措施后,烟气中NOX等有害成分远低于相关环保指标要求,具有较好的环保效益。
(5)电力和燃气双重削峰填谷随着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利用的比例逐步上升。
城市天然气基本用于采暖,冬夏城市的峰谷日差已经高达4~12倍。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作者:杨维希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年第01期摘要本文从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的概念、系统分类、特点(优越性)等全面地论述了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的分布式能源是洁净高效最具经济性的供能方式。
介绍了分布式供能理念的发展、国内外热电联供以及燃气冷热电三联供近年在国际和国内的发展状况,进而分析了国内市场的状况、政策环境和其广阔前景,以及自己对其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天然气应用分布式能源冷热电三联供中图分类号:TU996 文献标识码:A1三联供概念(1)燃气冷热电三联供。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是指以天然气为主要燃料带动燃气轮机或内燃机发电机等燃气发电设备运行,产生的电力满足用户的电力需求,系统排出的废热通过余热回收利用设备向用户供热、供冷;(2)梯级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经过能源的梯级利用使能源利用效率从常规发电系统的40%左右提高到80%左右。
(3)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是分布式能源的先进技术,是指将冷热电系统以小规模、小容量、模块化、分散式的方式布置在用户附近,可独立地输出冷、热、电能的系统。
分布式能源的先进技术包括太阳能利用、风能利用、燃料电池和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等多种形式,其中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因其技术成熟、建设简单、投资相对较低和经济上有竞争力,已经在国际上得到了迅速地推广。
2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分类(1)区域型系统。
主要是针对各种工业、商业或科技园区等较大的区域,设备一般采用容量较大的机组,还要考虑冷热电供应的外网设备,往往是需要建设独立的能源供应中心。
(2)楼宇型系统。
是针对具有特定功能的建筑物,如写字楼、商厦、医院及某些综合性建筑所建设的冷热电供应系统,一般仅需容量较小的机组,机房往往布置在建筑物内部,不需考虑外网建设。
(3)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设备。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所采用的发电设备主要有燃气轮机、燃气内燃机和燃气微燃机等,所采用的余热利用设备主要有余热锅炉以及蒸汽型吸收制冷机、热水型吸收制冷机和烟气型吸收式制冷机等。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及其应用情况信息来源:互联网更新日期:09-05-25分布式能源系统(DistributedEnergySystem)在许多国家、地区已经是一种成熟的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它以靠近用户、梯级利用、一次能源利用效率高、环境友好、能源供应安全可靠等特点,受到各国政府、企业界的广泛关注、青睐。
分布式能源系统有多种形式,区域性或建筑群或独立的大中型建筑的冷热电三联供(CombinedCoolingheatingandpowe r,简称CCHP)是其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方式。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是一种建立在能量的梯级利用概念基础上,以天然气为一次能源,产生热、电、冷的联产联供系统。
它以天然气为燃料,利用小型燃气轮机、燃气内燃机、微燃机等设备将天然气燃烧后获得的高温烟气首先用于发电,然后利用余热在冬季供暖;在夏季通过驱动吸收式制冷机供冷;同时还可提供生活热水,充分利用了排气热量。
提高到80%左右,大量节省了一次能源。
燃气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按照供应范围,可以分为区域型和楼宇型两种。
区域型系统主要是针对各种工业、商业或科技园区等较大的区域所建设的冷热电能源供应中心。
设备一般采用容量较大的机组,往往需要建设独立的能源供应中心,还要考虑冷热电供应的外网设备。
楼宇型系统则是针对具有特定功能的建筑物,如写字楼、商厦、医院及某些综合性建筑所建设的冷热电供应系统,一般仅需容量较小的机组,机房往往布置在建筑物内部,不需要考虑外网建设。
燃气热电冷三联供的特点1)与集中式发电-远程送电比较,燃气热电冷三联供可以大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型发电厂的发电效率一般为30%~40%;而经过能源的梯级利用cchp使能源利用效率从常规发电系统的40%左右提高到80~90%,且没有输电损耗。
热电产生过程就是天然气燃烧产生热量,然后通过能量转换得到电能或机械能。
天然气在燃气轮机或发动机中燃烧产生电能或机械能用于空气调节或压缩空气,泵水等,在这个过程中,热能没有浪费而被利用,并被广泛应用。
三联供系统的设置原则1、燃气发电机组选择目前用于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发电机组主要有小型燃气轮发电机组、燃气内燃发电机组及微型燃气轮发电机组。
小型燃气轮发电机组单台发电功率500KW-25000KW,多应用于几十万平米以上的区域供能项目或工业项目:燃气内燃发电机组单台发电功率2KW-18000KW,可应用于几千至几十万平米的楼宇或区域供能项目:微型燃气轮机发电功率30KW-600KW,多应用于几千至几万平米的楼宇供能项目。
本项目东区能源中心供能面积为84.2万平米,西区能源中心总供能面积约156.6万平方米。
就其建设规模来讲,采用燃气内燃发电机组和小型燃气轮机均可。
1.1、燃气内燃发电机组燃气内燃发电机组突出的优势是发电效率高、环境变化(海拔高度、温度)对发电效率的影响力小、所需燃气压力低、单位造价低,当然也有余热利用较为复杂、氮氧化物排放量略高的缺陷。
但燃气内燃发电机组利用在发电产业上,有其它原动机所不及的优点:单机能源转换效率高,发电效率最高可达46%,能源消耗率低。
地理环境造成动力输出影响最小,高温、高海拔下可正常运行。
发电负荷波动适应性强。
可直接利用低压或中压天然气进入燃气内燃发电机组燃烧。
但是燃气内燃发电机组的NOx的排放值较燃气轮机和燃气锅炉都高,其余热力高温烟气和高温缸套水,烟气转换为冷热的效率较高,但高温缸套水制冷时的COP只有0.75左右,偏低,燃气内燃发电机组每运行2000小时左右需要更换滤芯和机油,火花塞也需要定期更换,日常的运行保养较燃气轮机复杂。
日前国外较多的分布式能源看中燃气内燃发电机组发电效率高、发电出力衰减受特殊恶劣地理环境影响最小的优势,在20-100MW热电联产电厂或调峰电厂,以及楼宇式1-5MW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中都普遍安装燃气内燃发电机组。
尤其是北欧地区的城乡小区,冬季供热应用最广,在全球也广泛被各种工业客户用以热电联产。
燃气内燃发电机技术已很成熟,国际上有很多著名制造商。
一、三联供技术简介1、发展背景随着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发展,各种常规能源的大量消耗促使人们一方面不断探索利用太阳能、地热等各种可再生能源,另一方面更在积极寻求高效、环保的能源利用方式。
分布式能源是指将发电系统以小规模(数千瓦至50MW的小型模块式)、分散式的方式布置在用户附近,可独立地输出电能、热能或冷能的系统。
分布式能源中心作为大电网的补充,进一步加强了大电网的稳定性并有效减低了输电能耗,提高了一次能源利用率。
随着分布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天然气为主要燃料,推动燃气轮机或内燃机发电,再利用发电余热向用户供冷、供热的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已成为分布式能源的一种主要形式。
基本原理燃气冷热电三联产系统基本原理是温度对口、梯级利用,其原理图如图1所示。
首先洁净的天然气在燃气发电设备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用于发电做功,产出高品位的电能,发电做功后的中温段气体通过余热回收装置地回收利用,用来制冷、供暖,其后低温段的烟气可以通过再次换热供生活热水后排放。
通过对能源的梯级利用,充分利用了一次能源,提高了系统综合能源利用率。
图2 典型冷热电联产系统示意图2、系统特点1)能源综合利用率提高大型发电厂的发电效率为35%-55%,而冷热电三联供可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使燃料的利用效率(冷、热、电综合利用效率)达到80%左右。
有良好的环保效益天然气是洁净能源,烟气中NO x 等有害成分远低于相关指标要求,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
美国有关专家预测如果将现有建筑实施CCHP 的比例从4%提高到8%,到2020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减少30%。
2)电力和燃气双重削峰填谷目前城市天然气基本用于采暖,冬夏城市的峰谷日差已经高达近8倍。
用气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了天然气资源浪费以及输配管道、门站等天然气设施利用率的下降,引起供气成本增加和燃气价格上升。
冷热电联产夏季可以替代电空调制冷而节约大量电力,减小大电网负担。
因此,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热电冷联产系统具有燃气系统、电力系统双重调峰的作用。
燃气三联供耦合光伏系统运行策略优化
陈肖楠;裴东升;徐霆;徐忠球;金明
【期刊名称】《分布式能源》
【年(卷),期】2022(7)5
【摘要】为提高燃气三联供耦合光伏系统的运行能效,以上海市某办公大厦分布式项目为例,在综合考虑项目设备特性、峰平谷电价和项目发电成本等因素的基础上,首先建立系统性能评估及经济性测算模型,然后对不同边界条件下三联供与国网直供能系统的经济性进行分析比较。
最后结合大厦负荷现状,以系统综合运行费用为优化目标,确定冬、夏季典型日负荷工况下系统的运行策略。
结果表明:电价高峰、平段时,三联供系统均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电价低谷时当冬、夏季天然气价格分别高于3.69和3.99元/m3时直接用国网直供能运行费用更低。
优化后系统运行策略方案与常规方案相比,每年可减少运行费用190.42万元,二氧化碳排放量236.06t,经济及环保效益显著。
【总页数】9页(P30-38)
【作者】陈肖楠;裴东升;徐霆;徐忠球;金明
【作者单位】华能(上海)电力检修有限责任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K11
【相关文献】
1.基于线性规划算法的燃气内燃机三联供系统运行策略优化
2.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和地源热泵耦合系统优化
3.一种三联供和地源热泵耦合的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策略优化研究
4.冷热电三联供与分布式光伏联合优化及理想模糊决策方法
5.基于NSGA-Ⅱ光热光伏耦合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工程技术规程6 电力系统6.1 冷热电三联供电站与电网系统的连接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是“以热定电”为设计原则,采用“联网不上网”的并网方式。
冷热电三联供电站发电量仅占规划电负荷容量的1/3 ~1/2为宜,供电负荷容量不足部分由外网供给。
因此,电站的系统联络线采取“逆功率保护”措施和分别计量电量的方式,确保联供电站只受电,不向系统送电的原则。
三联供电站选择在10KV电压系统接入电网,在10KV电网上实现电力平衡,损耗最小,运行最经济。
发电机10KV母线或直配线可直供<1/2总规划电负荷的容量,其余负荷全部由系统供给。
如果规划负荷容量>15000千瓦,假设地区10KV供电系统满足不了规划供电负荷需求,则三联供电站需建设110KV/10KV或35KV/10KV降压变电站,发电机仍在10KV系统实现电力平衡。
实际工程中的二个接线实例:图1 某CHP站电气主接线图图2 某CHP站电气主接线图由于中、小型热电厂属于分布式电源等级的区网容量,当电厂联网运行后,发电机组将”跟随”区网系统运行,即其电压、频率等主要参数均取决于电力系统,除按区网调度和调峰需要外,不必随时进行调整,从而提高了运行的稳定性。
在联网运行的同时,必须考虑“解列”措施,以保证电力系统或发电机组发生故障时,能将故障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为此,电业部门往往要求把发电机出口断路器或进线断路器作为解列点,以便使电厂不会影响到系统;而用户为了提高规划区域的供电可靠性,往往根据不同的外供电系统考虑适当的联网点〔即解列点〕。
当发电机电压母线上的容量最大的一台发电机停机,或因供热负荷变动限制发电机组出力时,外网容量能满足发电机电压母线上的最大负荷需求。
当CHP站含联网变电站时,电压等级、容量、调节方式需经区网所在地的供电部门认定。
接线方案的选择。
1〕拟定2~3个可行的接线方案,并列出各方案中的主要电气设备进行经济比较,并从供电的可靠性、供电的质量、运行和维护的方便性以及建设速度等方面,进行充分的技术比较,最后确定一个最合理的方案。
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简介1、背景天然气是洁净能源,在其完全燃烧后及采取一定的治理措施,烟气中NOx等有害成分远低于相关指标要求,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
美国有关专家预测如果将现有建筑实施冷、热、电三联供(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简称CCHP)的比例从4%提高到8%,到2020年CO2的排放量将减少30%。
2、概念与优势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简单地说即为:天然气发电、余热供热、余热制冷。
相比于常规供能燃煤发电、燃气供热、电制冷,具有能源梯级利用,综合能源利用率高;清洁环保,减少排放CO2,SO2;与大型电网互相支撑,供能安全性高的优势及对燃气和电力有双重削峰填谷作用。
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动力装置,例如燃气轮机、燃气内燃机、斯特林发动机、燃料电池等,在发电的同时,其排放的余热被回收,用于供热或驱动空调制冷装置,如吸收式制冷机或除湿装置等,这种以天然气为燃料,同时具备发电、供热和供冷功能的能源转换和供应系统,就是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
相比传统的集中式供能,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是建立在用户侧的小型的、模块化的能源供给系统,避免了长距离能源输送的损失,为能源供应增加了安全性、可靠性和灵活性。
3、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分类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应用于商业、工业等各个领域,一般分为楼宇型和区域型两种。
楼宇型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规模较小,主要用于满足单独建筑物的能量需求(如医院、学校、宾馆、大型商场等公共设施)。
单独建筑物一天内的负荷变化较大,会出现高峰或低谷的情况,而系统的运行需要不断进行调整,与负荷需求相匹配。
因此,楼宇型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对设备的启停机及变工况运行性能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在系统集成方面,发电设备、热源设备、蓄能设备之间的优化设计以及与电网配合的优化运行模式也十分必要。
区域型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主要应用于一定区域内的由多栋建筑物组成的建筑群。
中国广核集团风电,光伏,燃气三连供建设内容
中国广核集团是中国国有企业,主要从事核电、风电、光伏和燃气等能源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
风电建设:
中国广核集团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风电项目的投资和建设。
风电是利用风能发电的一种清洁能源形式,对环境影响较小。
中国广核集团通过选址、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等全过程参与风电项目,确保项目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光伏建设:
中国广核集团积极参与光伏发电项目的投资和建设。
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通过光伏电池转化成电能的一种可再生能源形式。
中国广核集团通过选址、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等环节参与光伏项目,推动可持续能源开发和利用。
燃气建设:
中国广核集团也在燃气领域投资并进行建设工作。
燃气是一种清洁燃料,广泛应用于发电、供暖、工业生产等领域。
中国广核集团通过选址、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等环节参与燃气项目,为中国能源供应提供稳定可靠的燃气资源。
通过风电、光伏和燃气等三连建设,中国广核集团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清洁能源,并为中国的能源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