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疾病CT、MRI诊断
- 格式:doc
- 大小:73.00 KB
- 文档页数:15
内分泌科专科指标一、甲状腺指标1.促甲状腺激素(TSH):用于诊断甲状腺功能的亢进和减退。
2.游离甲状腺素(FT4):反映甲状腺功能的灵敏指标。
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用于评估甲状腺功能状态。
二、肾上腺指标1.血尿皮质醇:反映肾上腺皮质功能的重要指标。
2.醛固酮:评估醛固酮水平,用于诊断原发性或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3.24小时尿儿茶酚胺:检测儿茶酚胺代谢产物,用于诊断嗜铬细胞瘤等。
三、性腺指标1.睾酮:男性性激素的主要指标,用于诊断性腺功能减退等。
2.雌二醇:女性卵巢分泌的雌激素,用于监测女性生殖系统功能。
3.促性腺激素(FSH、LH):用于评估卵巢功能和诊断月经失调等。
四、糖尿病指标1.空腹血糖(FBG):反映空腹状态下血糖水平。
2.餐后2小时血糖(PBG):评估餐后血糖控制情况。
3.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近8-12周平均血糖水平。
五、内分泌腺体影像学检查1.甲状腺超声:评估甲状腺形态、大小及有无结节等。
2.肾上腺CT或MRI:诊断肾上腺肿瘤、增生等疾病。
3.性腺超声:评估男性睾丸、女性卵巢等生殖器官形态。
六、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疾病相关抗体检测1.抗甲状腺抗体(ATA):如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
2.抗肾上腺抗体:如醛固酮受体抗体等。
3.抗性腺抗体:如抗精子抗体(AsAb)、抗卵巢抗体(AoAb)等。
七、生殖系统指标1.精液分析:评估男性生育能力及生殖系统健康状况。
2.宫颈粘液检查:了解女性生殖道健康及排卵情况。
肾上腺疾病CT、MRI诊断检查方法】(一)CT检查检查前一小时,口服1.5 %泛影葡胺500ml以充盈胃肠道。
一般病人,肾上腺CT扫描需要作平扫及增强扫描,可静脉内注入60%泛影葡胺或非离子型对比剂100ml, 一般在注射后30秒开始CT增强扫描。
扫描:层厚5mm间隔5mm较小的肾上腺肿物可作 1.5 - 3mn薄层扫描。
扫描自剑突开始。
窗宽300- 500, 窗位40,对比增强扫描可根据病情需要。
(二)MRI检查在大多数的关于肾上腺的MRI成像中,常采用自旋回波序列的T1WI与T2WI,层厚3- 10mm现在常用快速自旋回波的T2WI代替常规自旋回波扫描以降低采样时间,减少运动伪影,以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
具有相对T2WI的快速梯度回波(TR/RE: 60/30ms,翻转角:15o角)可以代替自旋回波的T2WI序列。
此项技术的优点是缩短采样时间,允许屏住呼吸扫描,提高图像质量。
在这些脉冲序列中,正常的肾上腺与肝脏相比呈等或低信号。
如果采用脂肪抑制技术,在T1WI肾上腺与肝脏相比为等信号,在T2WI上为高信号。
脂肪抑制技术的优点是降低噪声,器官轮廓变得清晰锐利,降低呼吸运动所致的伪影,消除化学位移伪影,扩大灰阶,强化组织对比的微小差别。
缺点是每次采样的层面减少,在全部图像中有可能脂肪抑制不均匀。
肾上腺腺瘤和结节样增生均含有大量脂肪,而转移和嗜铬细胞瘤不含或含极少量的脂肪。
因此建议使用同相位(phase in )和反相位(phase out )的梯度回波化学位移成像来鉴别腺瘤(含脂肪)与非腺瘤性病变(无脂肪)。
在1.5Tesla的MRI成像系统中(64MHZ,脂肪与水自旋的频率差别为224Hz。
因此,在激发脉冲后每个2.24ms,就会出现一个脂肪与水的相位周期。
在这个间隔中,脂肪与水的自旋不断地处于相位一致或相位相反的状态下,相位相反图像的信号强度取决于组织内脂肪与水含量的比例。
与不含脂肪的组织相比,含脂肪的组织在相位相反图像上表现为低信号。
CT、MRI、PET三种检查的比较CT(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主要是利用X线断层扫描,电光子探测器接收,并把信号转化为数字输入电子计算机,再由计算机转化为图像,是一种无痛苦、无损伤的辅助检查工具。
CT的特点:具有检查方便、安全、无痛苦、无创伤的特点。
图像清晰、分辩力高、解剖关系明确、病态显影清楚。
与MRI比较起来,CT的优点主要在于对骨性疾病、早期脑出血的显示优于MRI,同时成像速度快,器官的运动伪影较小,CT的优势还在对肺部、肝脏的检查,MRI(磁共振)主要看软组织病变,看脑质的问题,无论是看肿瘤性病变还是血管性病变,核磁共振的效果均远好于CT。
但CT在看颅骨和钙化性病灶方面优于核磁共振。
CT价格低廉,对人体有一点危害。
磁共振成像(MRI)是根据有磁距的原子核在磁场作用下,能产生能级间的跃迁的原理而采用的一项新检查技术,对人体无害。
MRI检查安全。
MRI对脑内低度星形胶质细胞瘤、神经节、神经胶质瘤、动静脉畸形和血肿等的诊断确认率极高。
MRI能清楚地显示癫痫患者的脑萎缩,对脑实质和脑脊液的显示度极好。
MRI与CT比较,其主要优点是:1.对脑组织无放射性损害,也无生物学损害2.可以直接做出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和各种斜面的体层图像3.没有CT图像中那种射线硬化等伪影4.不受骨像干扰,对后颅凹底和脑干等处的小病变能满意显示,对颅骨顶部和矢状窦旁、外侧裂结构和广泛转移的肿瘤有很高的诊断价值5.显示疾病的病理过程较CT更广泛,结构更清楚。
能发现CT显示完全正常的等密度病灶,特别能发现脱髓鞘性疾病、脑炎、感染性脱髓鞘、缺血性病变及低度胶质瘤。
6.对神经、血管、肌肉等软组织成分显示明显优于CT。
其主要缺点为:1.和CT一样,MRI也是影像诊断,很多病变单凭MRI仍难以确诊,不像内窥镜可同时获得影像和病理两方面的诊断;2.对肺部的检查不优于X线或CT检查,对肝脏、胰腺、肾上腺、前列腺的检查不比CT优越,但费用要高昂得多;3.对胃肠道的病变不如内窥镜检查;4.体内留有金属物品者不宜接受MRI。
十五、肾上腺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一、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一、【概述】儿茶酚胺增多症(hypercatecholaminemia):由于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与肾上腺髓质增生的共同特点是肿瘤或肾上腺髓质的嗜铬细胞分泌过量的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或多巴胺),而引起相似的临床症状,统称为儿茶酚胺增多症。
嗜铬细胞瘤( pheochromocytoma,PHEO ):起源于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的肿瘤,合成、存储和分解代谢儿茶酚胺,并因后者的释放引起症状。
副神经节瘤(paraganglioma,PGL):起源于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的肿瘤,包括源于交感神经(腹部、盆腔、胸部)和副交感神经(头颈部)者。
前者多具有儿茶酚胺激素功能活性,而后者罕见过量儿茶酚胺产生。
2004年,WHO的内分泌肿瘤分类[1]将嗜铬细胞瘤定义为来源于肾上腺髓质的产生儿茶酚胺的嗜铬细胞的肿瘤,即肾上腺内副神经节瘤;而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节来源者定义为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
目前比较统一的观点是嗜铬细胞瘤特指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而将传统概念的肾上腺外或异位嗜铬细胞瘤统称为副神经节瘤。
恶性嗜铬细胞瘤(malignant pheochromocytoma):WHO的诊断标准[1]是在没有嗜铬组织的区域出现嗜铬细胞(转移灶)如骨、淋巴结、肝、肺等。
局部浸润和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均不能用于区分嗜铬细胞瘤的良恶性。
二、【临床表现】高血压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发生率约80%~90%[28]。
50%~60%为持续性,40%~50%为发作性,10%~50%可出现体位性低血压,5%血压正常。
可伴有典型的头痛、心悸、多汗“三联征”,其发生率为50%以上[29]。
伴有血糖增高的发生率约40%。
部分患者可能会以心肌病、高钙血症、血尿、糖尿病、库欣综合征、肠梗阻、甚至视力下降等原因就诊[30];家族性PHEO/PGL可以相关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为主要表现:如MEN-2(甲状腺髓样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多发粘膜神经瘤)、VHL病(视网膜和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肾囊肿或肾细胞癌、胰腺囊肿或肿瘤、附睾囊腺瘤)、NF-1(皮肤多发神经纤维瘤、色斑、虹膜“利舍结节”)、家族性PHEO-PGL综合征(头颈部副交感神经副神经节瘤、嗜铬细胞瘤、交感神经副神经节瘤)等[2, 5, 31, 32]。
肾上腺疾病诊断治疗指南1、嗜铬细胞瘤【诊断】(一)、嗜铬细胞瘤的主要表现是高血压,可伴有典型的头痛、心悸、多汗“三联征”,其发生率为50%以上。
伴有血糖增高的发生率约40%。
(二)、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主要是根据临床表现对可疑病人的筛查、定性诊断、影像解剖和功能定位诊断等。
可疑病例的筛查指征:1、伴有头痛、心悸、大汗等“三联征”的高血压;2、顽固性高血压;3、血压易变不稳定者;4、麻醉、手术、血管造影检查、妊娠中血压升高或波动剧烈者,不能解释的低血压;5、PHEO/PGL家族遗传背景者;6、肾上腺偶发瘤;7、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
(三)、定性诊断1.24小时尿CA 仍是目前定性诊断的主要生化检查手段。
敏感性84%,特异性81%,假阴性率14%。
结果阴性而临床高度可疑者建议重复多次和/或高血压发作时留尿测定,阴性不排除诊断。
2.血浆游离MNs:包括MN和NMN。
3.24h尿分馏的MNs 须经硫酸盐的解离步骤后检测,故不能区分游离型与结合型,为二者之和。
(四)、定位诊断主要是 CT 和 MRI。
(五)、术前药物准备主要包括1.控制高血压;2.控制心律失常;3.高血压危象的处理【治疗】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
对定性诊断不明确的肿物,手术探查需在α-受体阻滞剂充分准备后进行。
术后处理 ICU监护24~48小时,持续的心电图、动脉压、中心静脉压等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心血管和代谢相关并发症。
术后高血压、低血压、低血糖较常见,应常规适量扩容和5%葡萄糖液补充,维持正平衡。
2、皮质醇增多症【诊断】(一)、皮质醇增多症的不同病人临床表现各异,满月脸、水牛背、皮肤紫纹为最经典表现,体重增加和向心性肥胖是最常见的体征。
(二)、皮质醇增多症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前者主要了解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系的功能状态,后者注重垂体和肾上腺形态学变化。
(三)、诊断标准1、如果临床表现符合CS,24h-UFC>正常上限的5倍,无需其他检查即可确诊。
X线、CT、MRI到底有什么区别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也带动了医学影像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例如目前比较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技术有X线、CT和MRI等。
然而普通大众对于以上影像学技术并不了解,在面对纷繁复杂的诊断技术往往不知所措,甚至眼花缭乱,更不知孰高孰低,也不知道这些影像学技术到底有何区别,在疾病诊断中该如何选择?以下笔者就针对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的X线、CT、MRI进行简要介绍。
X线、CT、MRI的成像原理是什么?这三种技术是对临床疾病患者进行诊断的常用方法,然而三种技术手段存在很大差别,尤其是成像原理方面差异较大,所以在进行疾病的诊断中其侧重点各不相同。
以下就假设我们需要对苹果进行成像拍摄,从而对这三种影像学技术成像原理进行一一分析:X线:X线其实是指X射线,这是一种能量极高且波长极短的电磁波,在运用中X线具备极强的穿透性,能够穿透人体组织。
但是大家都知道我们人体组织不同部位在厚度及密度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X线穿透人体组织的过程中所吸收的程度也会存在差别,那么通过显像处理之后便能够得到具有差异化特点的影像图。
例如,X线在对苹果拍摄的过程中可以穿透苹果内部观察到内部结构,运用X线所拍摄的图像呈现为黑白色,通过观察图片可以区分苹果内部的水分、果肉以及果核;CT:CT技术其实是基于X线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CT技术通过利用X 线光束对于机体组织的某一部分层面实施扫描。
X射线穿透人体组织的过程中就会有部分射线被人体组织所吸收,另有一部分射线能够穿透组织并被检测器所接收最终产生信号。
由于我们人体的组织在疏密程度方面存在差异,而X线具有的穿透能力也各不相同,检测器所能够接收到的信号也会出现差异,再利用计算机系统对于这些数字信息进行转化和处理并最终呈现为图像,也就是横断面图像。
例如在对苹果进行CT拍摄时可以观察到内部结构,所呈现出的是苹果横断图像;MRI:MRI是指磁共振成像,是通过磁振造影的基本原理将患者放置在静磁场内,再通过无线电波脉动对区域磁场进行影响和改变,最终人体组织当中存在的氢原子核会形成共振现象,并诱发磁距的讯号发生改变。
肾上腺位于肾周间隙内、体积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结构复杂,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之一,其功能状态与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密切相关[1]。
目前,超声和CT 扫描为肾上腺疾病的常规诊断方法,但是CT 与超声的图像类型单一,且图像对比度低于MRI 检查[2]。
MRI 扫描可以更直观的观察肾上腺的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肾上腺疾病诊断以及制定手术方案具有一定的价值[3]。
该研究为了探讨MRI 薄层扫描对肾上腺疾病的价值及优势,对2010年6月—2011年6月期间的25例肾上腺疾病患者进行MRI 检查并与病理资料进行了对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在该院接受肾上腺MRI 检查的患者25例,其中男16例,女9例。
年龄范围33~78岁,平均年龄(56.5±8.6)岁。
其中,肾上腺腺瘤11例,肾上腺转移瘤9例,肾上腺皮质增生5例。
所有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肥胖,血压升高以及月经失调等。
1.2方法采用西门子1.5ANAVTO MRI 进行检查,肾上腺扫描使用腹部4通道相控阵体线圈,25例患者均仰卧于MRI 机床上,上肢上举,在扫描时患者需屏住呼吸。
先行MR 平扫,常规横断面和冠状面扫描,扫描参数为:冠状面:True FISP 2D:TR=4.1ms,TE=2.0ms,视野(FOV):350cm×350cm,层厚:3mm,间距:1mm,扫描时间20s。
横断位:HASTE 2D(T2WI):TR=1200ms,TE=90ms,FOV:270cm×360cm,层厚:3mm,间距:1mm,扫描时间40s;FLASH 2D(T1WI):TR=180ms,TE=4.5ms,FOV:270cm×360cm,层厚:3mm,间距:1mm,扫描时间25ms;FLASH 2D(T1WI 脂肪抑制序列):TR=180ms,TE=3.0ms,FOV:270cm×360cm,扫描时间20s;HASTE 2D(T2WI 脂肪抑制序列):TR=1200ms,TE=75ms,FOV:270cm×360cm,层厚:3mm,间距:1mm,扫描时间28s。
MRI薄层扫描诊断肾上腺疾病的价值及优势目的探讨MRI薄层扫描对肾上腺疾病的诊断价值及优势。
方法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肾上腺疾病患者2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MRI薄层扫描,观察并分析MRI薄层扫描的影像资料,然后与病理资料相对照。
结果肾上腺腺瘤11例,肾上腺转移瘤9例,肾上腺皮质增生5例。
所有疾病均与病理资料完全符合。
结论通过MRI检查能直接观察肾上腺中的病变情况,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为肾上腺疾病影像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建议大范围临床推广。
标签:肾上腺;MRI薄层扫描;肾上腺疾病肾上腺位于肾周间隙内、体积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结构复杂,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之一,其功能状态与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密切相关[1]。
目前,超声和CT 扫描为肾上腺疾病的常规诊断方法,但是CT与超声的图像类型单一,且图像对比度低于MRI检查[2]。
MRI扫描可以更直观的观察肾上腺的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肾上腺疾病诊断以及制定手术方案具有一定的价值[3]。
该研究为了探讨MRI薄层扫描对肾上腺疾病的价值及优势,对2010年6月—2011年6月期间的25例肾上腺疾病患者进行MRI检查并与病理资料进行了对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在该院接受肾上腺MRI检查的患者25例,其中男16例,女9例。
年龄范围33~78岁,平均年龄(56.5±8.6)岁。
其中,肾上腺腺瘤11例,肾上腺转移瘤9例,肾上腺皮质增生5例。
所有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肥胖,血压升高以及月经失调等。
1.2 方法采用西门子1.5ANA VTO MRI进行检查,肾上腺扫描使用腹部4通道相控阵体线圈,25例患者均仰卧于MRI机床上,上肢上举,在扫描时患者需屏住呼吸。
先行MR平扫,常规横断面和冠状面扫描,扫描参数为:冠状面:True FISP 2D:TR=4.1 ms,TE=2.0 ms,视野(FOV):350 cm×350 cm,层厚:3 mm,间距:1 mm,扫描时间20 s。
CT与MRI的诊断区别有哪些?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疾病的检查出现很多新的方式,比如CT 与MRI,这些都是疾病诊断中的重要设备,对提升疾病的治愈率有很大的效果。
那么CT与MRI在诊断上到底有哪些区别呢?下面就对二者的不同进行细致的了解吧!CT与MRI是什么?首先就要对CT与MRI是什么进行了解。
第一,CT。
CT检查在当下是一项较为先进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是在精确准直的X线束、γ射线、超声波等的利用下,对人体的一些部位进行断面扫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扫描时间快与图像清晰的特点,能够对人体的多种疾病进行检查。
第二,MRI。
MRI是核磁共振成像的简称,這样一说很多人应该会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但是MRI的工作原理又是什么呢?在核磁共振原理的应用下,依据所释放的能量在物质内部不同结构环境中不同的衰减,在电磁波的作用下,可以形成人体内部的结构图像。
MRI在实际应用中不会对人体造成电离辐射损伤,能对肝部恶性与良性的肿瘤进行有效的区别。
CT与MRI的诊断区别有哪些?(一)平扫和造影增强扫描实际CT检查中较常使用到的两种手段。
平扫就是在不用造影增强的方式下进行的扫描,一般会应用到较大组织(肺、骨骼)的检查。
增强扫描一般会对人体多数的脏器与组织的肿瘤进行检查。
再利用增强扫描进行检查时,需要将碘剂在高压注射之后再进行扫描。
当碘的浓度在血液中升高,这时器官与病灶中碘的浓度就会发生变化,并且出现差距,这时就会在不同的密度下,对病能更加清晰的彰显。
肿瘤患者胸腹部检查一般会应用到CT,在胸部CT检查的使用下,能对肺部的结构进行清晰的观察,这时就能对发生病变的胸部疾病进行检查,尤其是对一些早起肺癌的诊断中,胸部CT具有良好的效果。
CT检查的优点与缺点优点:CT检查具有很多优点,扫描速度较快,也方便使用;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能对组织的CT值进行定量测量;CT在成像上也有较大的优势,较为清晰并且能对结构关系进行合理的明确;CT能提供没有组织重叠的横断面图像,并可进行不同平面的重建;为增强扫描可以使用造影剂,这就能对病变进行有效的发现,能帮助医生对患者进行诊断。
肾上腺疾病CT、MRI诊断检查方法】(一)CT检查检查前一小时,口服1.5%泛影葡胺500ml以充盈胃肠道。
一般病人,肾上腺CT扫描需要作平扫及增强扫描,可静脉内注入60%泛影葡胺或非离子型对比剂100ml,一般在注射后30秒开始CT增强扫描。
扫描:层厚5mm,间隔5mm,较小的肾上腺肿物可作1.5-3mm薄层扫描。
扫描自剑突开始。
窗宽300-500,窗位40,对比增强扫描可根据病情需要。
(二)MRI检查在大多数的关于肾上腺的MRI成像中,常采用自旋回波序列的T1WI与T2WI,层厚3-10mm。
现在常用快速自旋回波的T2WI代替常规自旋回波扫描以降低采样时间,减少运动伪影,以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
具有相对T2WI的快速梯度回波(TR/RE:60/30ms,翻转角:15º角)可以代替自旋回波的T2WI序列。
此项技术的优点是缩短采样时间,允许屏住呼吸扫描,提高图像质量。
在这些脉冲序列中,正常的肾上腺与肝脏相比呈等或低信号。
如果采用脂肪抑制技术,在T1WI肾上腺与肝脏相比为等信号,在T2WI上为高信号。
脂肪抑制技术的优点是降低噪声,器官轮廓变得清晰锐利,降低呼吸运动所致的伪影,消除化学位移伪影,扩大灰阶,强化组织对比的微小差别。
缺点是每次采样的层面减少,在全部图像中有可能脂肪抑制不均匀。
肾上腺腺瘤和结节样增生均含有大量脂肪,而转移和嗜铬细胞瘤不含或含极少量的脂肪。
因此建议使用同相位(phase in )和反相位(phase out)的梯度回波化学位移成像来鉴别腺瘤(含脂肪)与非腺瘤性病变(无脂肪)。
在1.5Tesla的MRI成像系统中(64MHz),脂肪与水自旋的频率差别为224Hz。
因此,在激发脉冲后每个2.24ms,就会出现一个脂肪与水的相位周期。
在这个间隔中,脂肪与水的自旋不断地处于相位一致或相位相反的状态下,相位相反图像的信号强度取决于组织内脂肪与水含量的比例。
与不含脂肪的组织相比,含脂肪的组织在相位相反图像上表现为低信号。
Tsushima等人建议用FLASH(快速小角度激发)进行呼吸抑制扫描,TR为100ms,在相位相反成像中,TE为11ms,在相位一致成像中,TE为13ms,翻转角度为20º。
Mitchell等人采用相位相反成像的梯度回波的扫描参数为翻转角:90º,TR:59-142ms/TE:2.3-2.5ms。
团注法注射对比剂后采用屏气的动态多层快速梯度回波MRI成像具有较高的图像质量,并且可以观察注射对比剂后的功能过程。
它可以可靠地显示和定性肾上腺肿物,对腺瘤、转移、嗜铬细胞瘤的鉴别具有统计学的重要意义,虽然在这些病理改变中亦有相互重叠的表现。
动态MRI成像可用梯度回波序列,参数为TR:30ms,TE:15ms,翻转角度70º。
冠状面成像可以同时显示肾上腺、肝脏、肾。
静脉注射钆复合物0.1mmol/kg 体重,15分钟后应重复成像。
【MRI成像组织鉴别】最常用的明确肾上腺占位性质的MRI扫描技术是动态造影增强扫描、化学位移成像。
(一)动态造影增强MRI成像常根据非腺瘤病变的特点,即灌注增多及毛细血管渗透性紊乱,Krestin等人认为腺瘤可以和转移性病变、原发性恶性肿瘤、嗜铬细胞瘤、淋巴瘤鉴别开。
腺瘤仅显示轻度的强化(信号增加不到二倍),10分钟内恢复到最初的信号强度。
非腺瘤样病变信号强度增高超过二倍以上,持续于高信号水平超过15分钟。
观察52例肾上腺占位病人,与注射造影剂前的MRI图像结合,动态造影增强的MRI图像的敏感性可达100%,特异性可达91%。
近来的对比研究对此结果提出置疑。
Reinig等人的研究显示动态造影增强在疾病的鉴别中极其不敏感。
Korobkin等人的另一组研究也显示在腺瘤样和非腺瘤样肾上腺占位的信号增强的强度无明显差异。
虽然快速梯度回波的动态造影增强对肾上腺占位的鉴别无太大帮助,但高质量的呼吸抑制量成像有助于显示后腹膜解剖。
(二)化学位移成像近年来,人们在依据脂肪含量不同上行MRI成像以确诊肾上腺占位这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很多尝试。
化学位移成像作为鉴别参数的基础是:大多数肾上腺腺瘤与肾上腺转移相比,前者含有大量的细胞浆脂质,后者含的很少或不含。
在磁场中脂质的质子与水的质子的进动频率不同。
因此脂质和水的质子的相位一致和相位相反的循环是有周期性间隔的。
在1.5T场强时,周期为2.3msec;在0.5T场强时,周期为6.3msec。
化学位移MRI成像是基于肾上腺腺瘤的脂肪含量相对高,这也是肾上腺腺瘤与其它肾上腺病变区别的一个特点。
现在已经使用数种化学位移成像技术,在鉴别腺瘤样与非腺瘤样肾上腺病变时,诊断的精确度不同。
Tsushima等人报道在使用信号强度指数时,化学位移成像在1.5T场强中效果最好。
他们假设腺瘤的信号强度指数大于5%,转移瘤和嗜铬细胞瘤的信号强度指数小于5%。
使用这一标准鉴别腺瘤与非腺瘤样病变的准确率达100%。
如此令人满意的结果反映了所用技术的简单性。
有两项近期的研究比较了肾上腺病变的鉴别参数特点,包括组织对比增强、化学位移。
结果证实化学位移成像在鉴别腺瘤与非腺瘤样病变中的优越性。
【解剖】肾上腺位于腹膜后,双肾内上方,第一腰椎体两侧。
右肾上腺比左肾上腺高。
肾上腺重约5克,头尾长径约4-5cm。
在形态学上,肾上腺分为一个位于前内侧的体部和两个位于后部与后外侧的肢。
肾上腺的外型变化较大,最常见的外型是倒置的“V”型或“Y”型。
肾上腺两肢的边缘为凹型或直型,厚度不超过10mm。
右肾上腺:其位于右肾上极的上方,下腔静脉的正后方,肝右叶后段的内侧,膈肌脚的外侧。
右肾上腺静脉短,直接引流入下腔静脉。
内侧,右膈脚与右肾上腺内肢平行。
如患者消瘦,后腹膜脂肪少,有时右肾上腺与附近的肝、膈脚难以分开。
多数右肾上腺在右肾上极1-2cm以上,其远侧,在肾血管之上。
右肾上腺在脊椎体侧方1cm,椎体前缘0.5-1cm。
右肾上腺横断面为线条状、短倒V形、K形、一字横形、长倒V形与X形。
与膈脚平行,高分辨CT可示肾上腺体部为倒V形,右侧外肢比内肢为短。
左肾上腺:其位置稍低于左肾上极,位于其上极的前内侧,膈肌脚的外侧,腹主动脉的后外侧,脾静脉和胰尾的后内侧。
左肾上腺形态各异,多数横断面CT检查为倒V形或Y形,也可为线形、三角形、半月或V 形。
体部分成内、外肢,可能外肢较长。
肾上腺边缘光滑。
【肾上腺疾病】一、皮质醇症皮质醇症即皮质醇增多症,又称柯兴氏综合征,是最常见的肾上腺皮质疾病,由于肾上腺皮质长期分泌过量皮质醇引起。
病因有:肾上腺皮质自主分泌皮质醇的肿瘤;垂体或其它脏器分泌过量ACTH使双肾上腺皮质增生,从而分泌过量皮质醇。
(一)Cushing氏病:大多有分泌ACTH垂体微腺瘤。
(二)异位ACTH综合征:垂体以外肿瘤分泌大量ACTH使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分泌过量皮质醇,最常见是小细胞肺癌,约占50%;约10%为胸腺瘤,包括类癌或癌;10%为胰岛细胞瘤;5%为支气管类癌;还有甲状腺髓样癌、嗜铬细胞瘤、神经节瘤、副神经节瘤、神经母细胞瘤、胃肠恶性肿瘤、卵巢或睾丸恶性瘤。
(三)肾上腺皮质肿瘤:肿瘤以外肾上腺呈萎缩状态。
肾上腺腺瘤只分泌皮质醇,肾上腺雄性激素分泌常低于正常。
腺癌在分泌大量皮质醇同时还分泌相当大量的雄性激素。
【病理】1.柯兴氏病:大部分病人(76%)表现双侧肾上腺皮质弥漫增生,比正常肾上腺大。
镜下,内侧为增宽的致密细胞,外带为透明细胞,最外层球状带一般正常。
约79%柯兴氏病患者表现双侧肾上腺皮质结节性增生。
小至肉眼未能觉察,这种结节含透明细胞呈条状或索状分布。
2.异位ACTH综合征:表现和柯兴氏病相同,双肾上腺皮质弥漫或结节样增生。
3.肾上腺皮质肿瘤:良性腺瘤直径2-4cm,形状圆形或椭圆形,外有完整包膜,切面很少有坏死或出血,因此质地均匀。
腺瘤黄色部分细胞和正常肾上腺束状带相似,棕色部分和网状带致密细胞相似。
腺瘤周围肾上腺萎缩,这是和结节性增生及正常功能肾上腺结节的重要区别。
肾上腺皮质癌较大,一般超过100克,形状不规则,分叶,外面没有完整的包膜,切面常有出血或坏死,囊性变也不少见。
腺癌细胞多象致密细胞,细胞排列为大的巢状、片状。
细胞及胞核大小不一,多形性明显。
肿瘤在较早时,可向周围淋巴结、纵隔淋巴结、骨、肺及肝等转移。
肿瘤周围及对侧肾上腺处于萎缩状态。
【影像学检查】CT表现皮质醇患者后腹膜脂肪多,易显示肾上腺。
1.肾上腺腺瘤:大小约1-4cm直径,圆形、椭圆形或葫芦状,边缘光滑,包膜完整,密度均匀,与肾上腺几乎等密度,CT值30-50Hu,有轻度对比增强,约15-20Hu。
2.肾上腺皮质癌:形态不规则,分叶状,大小约在7cm以上,对比增强明显,密度不均匀。
肿瘤可侵及膈肌角,有局部淋巴结转移或肝转移,呈不规则多发低密度结节。
病程进展快。
3.肾上腺皮质增生:双侧肾上腺弥漫增生70%,呈长、粗、弯曲、结节或三角形,边缘平直而略凹陷约33.3%,局部圆形隆起结节,与肾上腺不能分开;约16.7%CT表现无异常。
CT值测量:与肾上腺等密度83.3%,略高12.5%,略低4.2%。
肾上腺测量简图:肾上腺右左体部内肢外肢体部内肢外肢10.5mm 4.5mm 4mm 12.5mm 5mm 5mm手术前CT定位正确率83.3%。
MRI诊断Cushing综合征患者成像的目的是鉴别肾上腺增生和肾上腺肿瘤。
绝大多数的Cushing综合征的患者(85%)都有或多或少的肉眼可见的双侧肾上腺增生,而只有10%为良性肾上腺腺瘤,5%为肾上腺皮质癌。
由于在CT与MRI上,增生的肾上腺腺体外形多正常或仅有轻度体积增大,其三角形外形保持不变;而Cushing 腺瘤都大,直径可达2-5cm,因此这两种病变的鉴别较容易。
由于CT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既使不增大的腺体也能显示,因此CT是Cushing综合征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
而唯一的鉴别难点是有单个大结节的结节性增生与真性肾上腺腺瘤之间的鉴别。
然而结节性增生患者的血浆ACTH水平一般升高,腺瘤患者的ACTH水平多受抑制或降低。
三分之一产生皮质激素的肾上腺肿瘤是恶性的,绝大多数的高功能性肾上腺癌都表现为Cushing综合征。
因为Cushing综合征患者的肾上腺肿物如果大于6cm,一般都是恶性的,而不必行其它影像学检查。
MRI 只作为CT的辅助诊断方法,它可以显示病变的确切部位、范围和肿块的关系,具有明显的对比增强,对比剂排空较慢。
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CONN氏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体内醛固酮分泌增加引起肾素分泌被抑制的综合征,在高血压病中占0.05-2%。
【影像学检查】CT诊断(一)肾上腺皮质腺瘤发生在肾上腺皮质球状带产生和分泌醛固酮的良性肿瘤,称醛固酮瘤,单侧单个肿瘤占95%,双侧或多发占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