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语文教材梳理-九年级上册现代文
- 格式:doc
- 大小:516.20 KB
- 文档页数:19
记叙文阅读知识集结知识元记叙文阅读知识讲解◎记叙文阅读知识点与各题型解题方法一、记叙文阅读知识点1.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记叙顺序:(1)顺叙: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来写,记叙文中最常见的方式。
(2)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最重要的片段提到文章开头来叙述,然后再从事件开头,按事件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①使叙述有波澜;②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
作用:补充交代或说明,使叙述更完整,使文章更充实。
(4)补叙:在行文中用两三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做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
作用:①更好地表达主题,使文章完整;②行文跌宕起伏,出人意料。
3.记叙的线索:(1)以时间为线索;(2)以事件为线索;(3)以地点的转移为线索;(4)以某人或某物为线索;(5)以感情为线索;(6)以见闻为线索。
二、记叙文阅读概括题解题方法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解题方法:(1)审题,确定题型;(2)根据文章题干确定本题的答题区域;(3)在答题区域内提取相关信息(人物的动作与情感、事件的经过与结果);(4)将提取出来的信息整合,基本答题模式:①人+事+情感+结果(以人为主);②时间+地点+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以事件为主)。
2.概括人物性格与情感。
解题方法:(1)审题,确定题型;(2)根据题干确定本题的答题区域;(3)在答题区域内提取相关信息(情感词、对人物的一系列正侧面描写);(4)将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归纳。
3.概括文章主旨。
解题方法:(1)审题,确定题型;(2)注意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过渡句、中心句、总结性的句子等;(3)结合人物与文章内容概括。
4.表格类概括题。
解题方法:(1)审题,确定题型;(2)概括内容参照题型1,同时注意表格内的其它信息,仿照其它内容的格式整合答案(不要求完全仿照,只要答题点不丢失即可);(3)概括情感参照题型2,同时注意表格内其它信息。
2021年中考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总结一、基础知识及答题格式归类二、相关知识积累(一)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
拟人(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便于抒情;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利于表达作者情感。
夸张:使表达的情感更为强烈;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引发人们的想象。
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内容上表意凝练,概括力强,抒情酣畅。
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加强语气;叙事透辟,条理清晰,长于抒情。
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增强表达效果,突出主旨。
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释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设问:自问自答,突出文章内容;吸引读者,引发读者思考。
反问:增强语气,强化情感。
引用:增强文章历史文化底蕴;丰富文章内容;增强表达效果和说服力。
双关:使语言幽默;适应语境需要,使表达含蓄曲折,增强文章表现力。
反语:正话反说,显得幽默讽刺。
(二)表现手法及其作用象征:引申事理,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激发联想,感染力强。
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特点,强化思想感情;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使文章曲折含蓄。
抑扬(先抑后扬,先扬后抑):引发好奇,使文章曲折有波澜;感情铺垫,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情感。
托物言志:在对事物的描绘过程中寄托作者的个人情感和理念。
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虚实结合: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刻画人物性格更鲜明,凸显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的揭示主旨。
动静结合:以静衬动或以动衬静,起烘托作用。
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具震撼力。
渲染烘托: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
说明: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举列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
议论:议论文的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论证方法有举例/事实论证;道理/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2021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梳理文章行文思路考点分析1.考点解读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表达思想的路线和途径。
理清行文思路是整体阅读一篇文章的前提,是对文章进行深层理解的基础。
在回答行文思路时,应该把文章结构、写作方法、段落大意等方面融合在一起。
2.命题形式(1)请根据提示(或示例)理清本文作者(人物)心理发展变化(情感变化的过程)。
(2)请根据提示(或示例)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
(3)文章(××段)的论证思路(论证过程)是怎样的?3.解题思路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抓住时间标志。
有的文章是按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的,对于这类文章,我们要抓住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分出不同阶段,从而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2)抓住地点转移。
有的文章是按地点转移来安排材料的,对于这类文章,我们要抓住表示地点转移的词语,分出不同地域,从而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3)抓住情节转换。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这个过程,我们可以按“起因——经过——结果”这样的思路来分析;也可以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样的思路来分析。
(4)抓住角度变化。
有的文章按描写对象的不同而运用不同的描写角度,对于这类文章,把握了角度变化,也就把握了作者的行文思路了。
(5)抓住情感变化。
有的文章在行文的过程中,或隐或显地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果能理清作者情感的变化,行文的思路也就理清了。
(6)梳理段(句)与段(句)之间的关系,归纳出全文(语段)的论证过程。
对于表态、看法、观点、结论等之类的文字,在分析时可直接引用或提炼。
4.答题模板(1)记叙文:①按照顺序/地点/情节/情感要素梳理出行文思路。
②根据示例摘取或概括符合要求的词语或短语。
(2)议论文:①论点在开头。
首先提出……观点,接着用……事例或名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的结论/发出……号召。
②论点在结尾。
首先,列举……事例/引用……;然后,从……角度/运用……论证方法对……进行了论证;最后,得出了……结论,证明了……论点。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本涉及的现代文阅读知识点盘点情节1.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
2.考查小说情节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3.这里为什么细写“……”情节?答题思路:内容上:写出……(概括意思)解释了……悬念;表达了……感情(营造了……氛围);塑造了(突显了)某人……形象;揭示了……主旨(或反映了……社会现象)暗示了……象征了……结构上(略)(句段作用)4.揣摩人物心理5.小说或戏剧冲突及其作用答题思路:1.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情节做铺垫。
2.塑造了人物……的形象(体现了……性格)3.营造了……社会环境。
4.揭示了……的主题。
5.使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人物1.点评人物形象P942.某个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次要人物、主要人物、“我”)主要人物的作用:①塑造了……形象。
②表现了……主题。
③反映了……现象。
次要人物的作用:①侧面衬托《母爱的对峙》中,“我”面对饿狼瑟瑟发抖,反衬母亲的勇敢无畏。
②线索人物,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最后一课》通过写小弗朗士的所见所闻所感,串起所有的材料,体现老师的爱国情怀。
③渲染氛围,奠定基调。
例如《儒林外史》中那些送米送鸡送蛋的乡邻们,营造了一种趋炎附势的世风。
④画龙点睛,深化主题。
《种春风》中,通过“我”想到的“种春风”的歌词,点明了“关爱别人,并把这种爱心传递给每个人”的主旨,并深化文章的主旨。
3.体会人物的多重性和复杂性环境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答题思路:文意:①写出了……的景象。
情节结构:②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③渲染……的气氛。
④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
人物:⑤烘托(人物)……的心情。
⑥衬托(人物)……的性格/品质/形象。
主题:⑦深化……的主题。
⑧象征……或暗示……。
主题1.把握小说的主题答题格式:①文章通过叙述……的事件,表达某种情感。
②文章塑造了一个……的人物形象,赞美某种精神或对某种现象的反思或批判。
③文章通过叙述……,揭示某种哲理。
④文章通过叙述了……的事件,反映了一种……的现象,弘扬赞颂或揭露抨击了一种……的风气,表达了作者……的观点态度,主张或者一种什么愿望、呼吁。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全册现代文课下注释整理(说明:整理的这些资料,可以用于整理习题用。
其中需要重点掌握的注释,已经用红色标出。
)第一单元1、《沁园春·雪》毛泽东①选自《毛泽东诗词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②【北国】指我国北方。
③【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一片。
莽莽,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
④【滔滔】指黄河波涛滚滚的样子。
⑤【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原,作者自注:“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
”蜡象,白色的象。
⑥【天公】指天。
⑦【须】等到。
⑧【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⑨【妖娆】娇艳美好。
⑩【折腰】弯腰行礼,这里是倾倒的意思。
①【秦皇汉武】指秦始皇嬴政(前259一前210)和汉武帝刘彻(前156一前87)。
②【输】和下文的“逊”都是“差、失”的意思。
③【文采】这里的“文采”和下文的“风骚”,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
④【唐宗宋祖】指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和宋太祖赵匡胤(927-976)。
⑤【天骄】天之骄子。
⑥【成吉思汗】即元太祖铁木真(1162-1227)。
⑦【弯弓】拉弓。
⑧【雕】一种猛禽。
⑨【俱往矣】都过去了。
俱,都。
⑩【风流人物】这里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作者自注:“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
”2、《我爱这土地》艾青①选自《艾青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诗人。
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赞歌》《向太阳》等。
3、《乡愁》余光中①选自《余光中选集》第一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余光中(1928-2017),生于江苏南京,台湾诗人、散文家。
4、《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①选自《林徽因诗文集》(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林徽因(l904-1955),福建闽侯(今福州)人,建筑学家、文学家。
九年级上册现代文部分一、字词积累第一单元1. 字音字形惟余莽莽.(mǎng)顿失滔滔红装素裹.(guǒ)妖娆.(ráo)’13贵阳折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风骚.(sāo)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hán) 可汗’14毕节风流人物田圃.(pǔ) 留滞.(zhì) 温声细语喧嚷(rǎnɡ)’14黔西南润如油膏.(gāo)襁褓..(qiǎng bǎo)2. 词语解释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惟余,只剩。
莽莽,这里是无边无际的意思。
顿失滔滔:指黄河因结冰而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蜡象,白色的象。
原,作者自注指秦晋高原。
红装素裹’15黔东南: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这里指红日照耀着大地。
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这里指白雪覆盖着大地。
(注意:不能用来形容出嫁女子的妆容。
) 妖娆:娇艳美好。
折腰:鞠躬,倾倒。
一代天骄’15黔东南:指称雄一世的人物。
风流人物:这里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注意:不能误解为生活不检点的人。
) 留滞:即滞留,停留不流通。
襁褓:包裹婴儿的布或被。
第二单元1. 字音字形敬业乐.(lè)群断章取义’13贵阳理至易明言行相顾旁骛.(wù)③佝偻..(gōu lóu)亵渎..(xiè dú)②骈.(pián)进’14贵阳强聒.(guō)不舍③陨.落(yǔn)②弥.(mí)留之际灵柩.(jiù)媚上欺下凌.(líng)驾孤军奋战黎民百姓恼.(nǎo)羞成怒睿.(ruì)智恪.(kè)尽职守廓.(kuò)然无累重蹈.(dǎo)覆辙④凭.(píng)吊涕.(tì)泗横流谀.(yú)词自知之明扶掖.(yè) 气吞斗牛’13贵阳枘凿..(ruì záo)’14黔南忐忑..(tǎn tè) 化为乌有无与伦比怒不可遏.(è)③一抔.(póu)黄土②2. 词语解释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九年级上册现代文第一单元莽.莽(mǎnɡ ) 分.外(fèn) 沁.园春(qìn)妖娆.(ráo) 稍逊.(xùn) 成吉思汗.(hán) 折.腰(zhé) 今朝.(zhāo) 红装素裹.(ɡ uǒ) 风sāo(骚) 天jiāo(骄) 顿失tāotāo(滔滔) 嘶.哑(sī) 喉.咙(hóu) 腐.烂(fǔ)吹刮.(ɡuā) 汹涌.(yǒnɡ) 羽.毛(yǔ)邮.票(yóu) 窄.窄(zhǎi) 矮矮.(ǎi)浅.浅(qiǎn) 一枚.(méi) 大陆.(lù)乡chóu(愁) 坟mù(墓) 海xiá(峡)娉.婷(pīnɡ ) 鲜妍.(yán) 黄昏.(hūn)冠冕.(miǎn) 柔嫩.(nèn) 呢喃.(nán)轻línɡ (灵) é(鹅)黄fú(浮)动丰润.(rùn) 沉醉.(zuì) 忧戚.(qī)枉.然(wǎnɡ ) 摇曳.(yè) 飘逸.(yì)bó(勃)发màn(漫)游jì(寂)静nínɡ (凝)望róu(揉)过chì(翅)翼第二单元蛀.虫(zhù) 容赦.(shè) 禅.师(chán)旁骛.(wù) 羡.慕(xiàn) 骈.进(pián) 佝.偻(ɡ ōu) 亵.渎(xiè) 强聒.不舍(ɡ uō) 秘jué(诀) 浪dànɡ (荡) wànɡ (妄)想tuǒ(妥)当杜jué(绝) jiǎn(拣)择赞誉.(yù) 恍.若(huǎnɡ) 琉.璃(liú)惊骇.(hài) 瞥.见(piē) 箱箧.(qiè)赃.物(zānɡ ) 珐.琅(fà) 制裁.(cái)jié(劫)掠绸duàn(缎) jiǎn(剪)影奇jì(迹) 晨xī(曦) 震hàn(撼) 贸.然(mào) 尴尬.(ɡ à) 恪.守(kè)箴.言(zhēn) 汲.取(jí) 遵循.(xún)自持.(chí) hán(涵)养xián(贤)达絮.絮叨叨(xù) 随机应.变(yìnɡ ) 一意孤.行(ɡū)自吹自léi(擂) 矫róu(揉)造作附yōnɡ (庸)风雅大发雷tínɡ (霆) 随心所yù(欲) 宽宥.(yòu)游弋.(yì) 轻觑.(qù) 麾.下(huī)广袤.(mào) 赘.余(zhuì) 困厄.(è)驰骋.(chěnɡ ) 濡.养(rú) 惊hài(骇)窗línɡ (棂) 自惭形huì(秽) tān(坍)塌chù(矗)立抽丝剥jiǎn(茧)第四单元阴晦.(huì) 鄙.夷(bǐ) 应酬.(chou)惘.然(wǎnɡ ) 恣睢.(suī) 折.本(shé)隔mó(膜) xiāo(萧)索祭sì(祀)伶lì(俐) è(愕)然chī(嗤)笑shì(世)面拮据.(jū) 栈.桥(zhàn)别墅.(shù) 褴褛.(lǚ) 阔绰.(chuò) 煞.白(shà) 糟tà(蹋) 端xiánɡ (详) 恭wéi(维) 与日jù(俱)增郑重其shì(事) 狗吠.(fèi) 旧茬.(chá) 抠.根(kōu)家底.(dǐ) 觅.食(mì) 嬉.闹(xī) 撩.逗(liáo) 掺.杂(chān) 洼.地(wā) 戳.破(chuō) 空旷.(kuànɡ ) 歇.斯底里(xiē) chuī(炊)烟ɡ uāi(乖)巧qū(驱)除lián(镰)刀温shùn(顺) 重dié(叠)第五单元搽.粉(chá) 玄.虚(xuán) 前仆.后继(pū) 渺.茫(miǎo) 诓.骗(kuānɡ ) 舍.身求法(shě) 省.悟(xǐnɡ ) 诬蔑.(miè) 自欺欺.人(qī) 麻zuì(醉) cuī(摧)残huái(怀)古伤今lǒnɡ (笼)罩不足为jù(据) mái(埋)头苦干虚妄.(wànɡ ) 盲.从(mánɡ ) 折.扣(zhé)流俗.(sú) 停滞.(zhì) 譬.如(pì)凶xiǎn(险) 视chá(察) 轻xìn(信)shú(塾)师mò(墨)守懒duò(惰)汲.取(jí) 压榨.(zhà) 根深蒂.固(dì)机械.(xiè) 驾驭.(yù) 锲.而不舍(qiè)tàn(探)求chuànɡ (创)意zīzī(孜孜)不倦中.伤(zhònɡ ) 懒惰.(duò) 自暴.自弃(bào) 遁.词(dùn) 豢.养(huàn) 走投.无路(tóu)nuò(懦)夫鲁dùn(钝) 画龙点jīnɡ (睛) 灌ɡ ài(溉) 繁zhí(殖) 山qiónɡ (穷)水尽第六单元嗔.怒(chēn) 干.系(ɡ ān) 逞.能(chěnɡ ) 颠.倒(diān) 勾.当(ɡ òu) 聒.噪(ɡuō)xiē(歇)息怨chànɡ(怅) 分xiǎo(晓) 腆.着(tiǎn) 作揖.(yī) 不省.人事(xǐnɡ ) 见教.(jiào) 星宿.(xiù) 不由分说.(shuō)桑梓.(zǐ) 侥.幸(jiǎo) 唯.唯连声(wéi)盘chɑ n(缠) 心qiào(窍) jǐn(谨)具贺仪殆.(dài) 拜谒.(yè) 叩.门(kòu)疏.懒(shū) 愧赧.(nǎn) 纶.巾(ɡ uān) 鼎.足(dǐnɡ ) 鄙.贱(bǐ) 茅塞.顿开(sè)失lǐ(礼) ào(傲)慢如雷ɡ uàn(贯)耳ɡ ōnɡ (躬)耕荒wú(芜) 思xián(贤)如渴cì(赐)教倾tuí(颓) dān(箪)食壶浆调.停(tiáo) 发怔.(zhènɡ ) 筵.席(yán)沉甸.甸(diàn) chà(岔)气促xiá(狭)pī(砒)霜★全国大数据告诉你高频热考成语1. 司马迁研读各家史著,搜罗天下遗文轶事,断章取义....,终于写成了《史记》。
【2019·齐齐哈尔中考】【判断】错误【分析】“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贬义词,用在此处色彩不当。
2.近日,国务院大督查第二批核查问责不作为情况又公之于众,不断加大的问责力度让为官不为者如坐针毡....,推动着工作的真落实,让群众真正受益。
【2020·临沂中考】【判断】正确【分析】“如坐针毡”意思是像坐在有针的毡子上一样,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3. 在我国第二艘航母的设计建造过程中,工程师们充分发扬锲.而不舍...的工匠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019·安顺中考】【判断】正确【分析】“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符合语境。
4.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2020·德州中考】【判断】正确【分析】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
句中用来形容诗书画印的结合。
5. 科学家袁隆平长期深入水稻生产实际,持之以恒....进行科学研究,这种敬业奉献精神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
【2018·无锡中考】【判断】正确【分析】“持之以恒”形容长久坚持下去。
和语境相符。
6.使用公筷公勺成为潮流,倍受市民推崇,这种“新食尚”不言而喻....地成为时下餐桌文化。
【2020·新疆建设兵团中考】【判断】错误【分析】“不言而喻”的意思是不用说就能明白。
形容道理很明显。
这里用来形容饮食风尚不恰当,对象错误。
7. 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
【2018·广安中考】【判断】正确【分析】“富丽堂皇”形容房屋宏伟豪华。
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
符合语境。
8.他的学习成绩非常好,考上大学应该是十拿九稳....的事。
【2018·天水中考】【判断】正确【分析】“十拿九稳”比喻很有把握。
符合语境。
9.今年,《中国诗词大会》卷土重来....,再次带领大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2019·扬州中考】【判断】错误【分析】“卷土重来”多指遭到失败以后再组织力量,是贬义词。
褒贬误用。
10.封建迷信思想在某些人心中还是根深蒂固....的,要改变这个现状还需更多时日。
【2018·怀化中考】【判断】正确【分析】“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符合语境。
11.着眼薄弱环节,注重查遗补漏,我市完善物资储备,加强应急演练,未雨绸缪....打响城市防汛战,确保港城安全度过汛期。
【2020·连云港中考】【判断】正确【分析】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
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意外的事发生。
与语境相符,使用正确。
12.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积淀丰厚【2019·盐城中考】【判断】正确。
【分析】“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符合语境。
★全国大数据告诉你高频热考文学常识1.《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艾青,诗人。
主要诗集有《大堰河》《火把》等。
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赞歌》《向太阳》等。
2.《乡愁》的作者是余光中,诗人、散文家。
生于南京,后居台湾,被尊为台湾诗坛祭酒。
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