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毒素标准检测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184.50 KB
- 文档页数:5
呕吐毒素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为了规亲和柱净化样本中呕吐毒素的操作流程,特制订本操作规程。
2、围本标准适用于粮食、饲料、食品中呕吐毒素的检测。
3、检出限和定量限5.1 原理测定的基础是抗原、抗体反应,抗体连接在柱体,样品经过提取、过滤后,缓慢的通过呕吐毒素免疫亲和柱,在免疫亲和柱毒素与抗体结合,之后洗涤免疫亲和柱除去没有被结合的其他无关物质。
用甲醇洗脱呕吐毒素,然后注入到分析仪器中用于检测。
5.2 溶液配制5.2.1 PBS缓冲液:称取8.0g 氯化钠,1.2g磷酸氢二钠,0.2g磷酸二氢钾,0.2g氯化钾,用990m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溶解,用浓盐酸调节pH至7.0,再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定容至1L。
上述PBS缓冲液用于样品的提取、稀释,以及亲和柱的清洗。
5.2.2 呕吐毒素标准工作液:先用色谱级甲醇将高标稀释到5ppm,再用水将其稀释到1ppm,此时标品的溶剂为20%甲醇,然后再用20%甲醇将标准品梯度稀释到500ppb、200ppb、100ppb、50ppb。
5.3 样品前处理5.3.1 玉米、小麦、面粉、配合饲料、浓缩料、精补料等吸水性较小的样本----将样品粉碎,称取25g样品,加入5g聚乙二醇,加入125mL蒸馏水;----高速均质(≥10,000r/min)1min(或用摇床200r/min~300r/min剧烈振荡20min);----用快速定性滤纸过滤,收集滤液;----滤液再用微纤维滤纸过滤,并收集滤液作为上样液;----取2.5mL上样液过免疫亲和柱净化。
稀释倍数:25.3.2 麸皮、豆皮、玉米胚芽粕、米糠等吸水性较强的样本----称取10g样品,加入100mL蒸馏水;----高速均质(≥10,000r/min)1min(或用摇床200r/min~300r/min剧烈振荡20min);----用快速定性滤纸过滤,收集滤液;----滤液再用微纤维滤纸过滤,并收集滤液作为上样液;----取5mL上样液过免疫亲和柱净化。
小麦呕吐毒素标准小麦呕吐毒素(DON)是一种由镰刀菌属真菌产生的毒素,主要存在于小麦、玉米等谷物中。
它对人体和动物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各国对小麦呕吐毒素的含量都有严格的标准。
本文将介绍小麦呕吐毒素的相关标准,以及对标准的解读和应用。
一、国际标准。
国际上对小麦呕吐毒素的含量限制主要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制定。
根据国际标准,小麦及小麦制品中的DON含量不应超过每公斤1毫克。
二、中国标准。
中国对小麦呕吐毒素的含量也有明确的规定。
根据中国国家标准,小麦及小麦制品中的DON含量不应超过每公斤1毫克。
此外,中国还对不同等级的小麦制品中的DON含量进行了具体的限制,以保障食品安全。
三、标准的解读。
小麦呕吐毒素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护人体健康,减少食品中毒素的风险。
高含量的小麦呕吐毒素会对人体的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长期摄入还可能导致慢性中毒。
因此,严格控制小麦制品中的小麦呕吐毒素含量对于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四、标准的应用。
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企业应严格按照国际和国家标准对小麦及小麦制品进行检测,确保其小麦呕吐毒素含量符合规定。
同时,消费者在购买小麦制品时,也应选择有质量保证的产品,避免因小麦呕吐毒素超标而对健康造成风险。
五、结语。
小麦呕吐毒素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保障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各国和地区应加强监管,确保小麦及小麦制品中的小麦呕吐毒素含量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增强他们对小麦呕吐毒素风险的认识,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总之,小麦呕吐毒素标准的制定和执行,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做到从源头上控制食品安全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增加大家对小麦呕吐毒素标准的了解,引起更多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
呕吐毒素在小麦及面粉等农副产品中的检测方法呕吐毒素又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是单端孢菌素烯烃中的一种。
作为一种常见的真菌毒素,呕吐毒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小麦等粮谷类农作物中,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着较高的污染率。
小麦一旦被呕吐毒素产毒霉菌株污染,在适宜生长环境(水分活度Aw>0.87)中,产毒菌株会迅速生长,产生呕吐毒素,而小麦中的呕吐毒素又会随小麦粉的生产过程带入到面粉中,严重威胁人体健康。
呕吐毒素属于剧毒或中等毒物,对人有很强的毒性,当人摄入了被呕吐毒素污染的食物后,会导致厌食、呕吐、腹泻、发烧、站立不稳、反应迟钝等急性中毒症状,严重时损害造血系统造成死亡。
由于DON的严重影响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规定食品中呕吐毒素安全标准是1000ug/kg,而欧盟制定的限量标准相对较严,谷粉及玉米粉中允许限量750ug/kg 。
我国2013年国家风险监测计划已将小麦和面粉中呕吐毒素含量的检测列为重点。
呕吐毒素的检测标准1、大麦、小麦、麦片、小麦粉≤1000ug/kg2、玉米、玉米面(渣、片)≤1000ug/kg3、大米、小米、高粱米、大麦米、黍米≤1000ug/kg4、米粉、汤圆粉、面条、饺子皮、馄钝皮、烧麦皮、面糊、面筋、八宝粥罐头≤1000ug/kg呕吐毒素检测方法的国标(1)GB/T23503-2009《食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测定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2)GB/T5009.111-2003《谷物及其制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测定》第二法免疫测定法(ELISA)呕吐毒素检测方法的行标LS/T6113-2015《粮油检测粮食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测定胶体金快速定量法》呕吐毒素商检推荐行业标准SN/T《1571-2005进出口粮谷中呕吐毒素检验方法液相色谱法》测定呕吐毒素的常用方法如:济南痕量生物提供的胶体金定性卡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法、胶体金定量卡法。
玉米呕吐毒素检测国家标准
玉米呕吐毒素(Fumonisins)是一类由真菌产生的毒素,主要存在于玉米及其制品中。
这些毒素对人类和动物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对其进行检测并制定国家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玉米呕吐毒素的检测国家标准主要包括对玉米及其制品中玉米呕吐毒素的限量要求、检测方法和技术要求等内容。
国家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防止玉米呕吐毒素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首先,国家标准对玉米及其制品中玉米呕吐毒素的限量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限量要求的制定是基于对玉米呕吐毒素毒性的评估和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的分析,确保了人们在食用玉米及其制品时不会受到玉米呕吐毒素的危害。
其次,国家标准对玉米呕吐毒素的检测方法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要求。
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因此国家标准对检测方法的选择、样品处理、仪器设备和操作流程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此外,国家标准还对玉米呕吐毒素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规定,包括对检测人员的资质要求、实验室条件和质量控制要求等方面。
这些技术要求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从而保障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总的来说,玉米呕吐毒素检测国家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防止玉米呕吐毒素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国家标准的实施需要相关部门和企业严格遵守,确保玉米及其制品中玉米呕吐毒素的含量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玉米种植、加工和贮存环节的监管,从源头上减少玉米呕吐毒素的污染,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
玉米呕吐毒素检测国家标准玉米呕吐毒素(Fumonisins)是一种由真菌产生的毒素,对人畜均有一定的毒性。
因此,对玉米呕吐毒素的检测十分重要。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我国制定了玉米呕吐毒素检测的国家标准,以规范检测方法和限量要求,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国家标准规定了玉米呕吐毒素的检测方法和限量要求。
首先,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等,这些方法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出玉米中的呕吐毒素含量。
其次,国家标准对玉米呕吐毒素的限量要求也进行了明确规定,以保证玉米及玉米制品中呕吐毒素的含量在安全范围内。
在实际检测中,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首先,要选择合格的检测设备和试剂,严格按照检测方法进行操作,避免外部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其次,对样品的采集、保存和处理也要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避免样品受到污染或变质,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最后,对检测结果进行合理解读,确保检测结果符合国家标准的限量要求。
玉米呕吐毒素检测国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玉米及玉米制品的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才能有效防止玉米中呕吐毒素超标的情况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因此,各相关单位和个人都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标准,确保玉米呕吐毒素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玉米呕吐毒素检测国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食品安全、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各相关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高度重视,严格遵守国家标准的要求,确保玉米及玉米制品中呕吐毒素的含量在安全范围内。
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
呕吐毒素快速检测试纸条使用说明书【产品简介】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又称呕吐毒素(Vomitoxin),本产品为呕吐毒素胶体金快速检测卡,用于定性检测谷物样品中呕吐残留,整个检测过程只需要5分钟,检测卡灵敏度为250ng/ml(2 50ppb)。
谷物样品的检测限为1μg/ml(1ppm)。
【检测原理】基于竞争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检测液中如果含有呕吐毒素,其浓度又高于检测试纸的灵敏度,则会与试纸卡上的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使应该在试纸上出现的红色T线不显色,结果判为阳性。
反之为阴性。
【适用范围】快速筛查粮食或饲料中呕吐毒素是否超标以及食物中毒发生后快速筛查中毒因子是否为呕吐毒素。
【包装组成】●呕吐毒素胶体金法检测卡(40份)●一次性塑料滴管(40支)●塑料一次性手套(5只)●使用说明书(1份)【样品处理】1.取5g以上有代表性的粉碎后的谷物样品(过20目筛),准确称取0.5g均匀粉碎试样,加入到配套的15 ml离心管中。
2.向离心管中准确加入纯净水和乙酸乙酯各2mL,将瓶塞盖紧密封,用力振荡5分钟,4000rpm离心1分钟(备注:如实验室没有大离心机设备,可以用小离心管取1.5ml上清液,用小离心机离心)。
3.用吸管取0.6mL上清液到小玻璃杯中,吹干滤液,然后用0.3ml体积稀释液复溶杯底固体。
此溶解液即为检测液.4.取出试纸,开封后平放在桌面,用滴管向试纸孔缓慢而准确地逐滴加入3滴检测液。
5.5~10分钟判断结果,半小时后的结果判读无效。
【结果判断】阴性(-):C、T线均显色。
表示样品中不含有待检测物质或其浓度低于检测限。
阳性(+):检测T线不显色,则表示样品中待检测物质浓度高于检测限。
无效:质控C线未显色,表明操作过程不正确或试纸条已失效。
【贮存条件及有效期】2-30℃,密封干燥,检测卡保存时间18个月,乙酸乙酯为易挥发性有机溶剂,保存为12个月。
真菌毒素胶体金检测试纸基于抗原抗体的免疫原理,利用纳米胶体金层析技术,在真菌毒素的现场检测时具有以下优势:1) 单个样品即可检测,无需仪器设备,特别适合现场检测;2) 灵敏度高: 免疫层析法可检出量可达ng级,ELISA法最低检出量可达pg级,并可定量测定。
国标饲料中呕吐毒素的测定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对国标饲料中呕吐毒素的测定方法进行解释和说明。
呕吐毒素是一类在饲料中常见的有害物质,对饲料以及食用动物的健康具有严重影响。
因此,准确测定饲料中呕吐毒素的含量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农业生产者采取相应措施保障畜禽养殖的健康与安全。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引言、饲料中呕吐毒素的测定、测定结果解读和分析、实验室内呕吐毒素测定步骤和注意事项介绍、结论与未来展望。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提供背景信息和文章结构,并明确本文的目的。
1.3 目的本文旨在解释和说明国标所规定的饲料中呕吐毒素的测定方法。
首先,我们将介绍呕吐毒素的定义、特点以及其对于饲料和动物健康可能造成的影响。
其次,我们将详细介绍不同的呕吐毒素测定方法,并讨论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接着,我们将解释常见呕吐毒素测试指标与标准之间的关系,并探讨测定结果与质量控制的相关性。
最后,我们将介绍在实验室内进行呕吐毒素测定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国标规定的饲料中呕吐毒素的测定方法,并对结果进行正确解读和分析。
以上是对“1. 引言”部分内容的详细清晰撰写。
2. 饲料中呕吐毒素的测定2.1 呕吐毒素的定义和特点呕吐毒素是一类由细菌或真菌产生的有害化合物,可以存在于不合格或受污染的饲料中。
呕吐毒素具有强烈的毒性,能够对动物的消化系统造成损害,并导致呕吐、腹泻等严重症状。
其化学结构多样,常见的包括玉米赤霉烯酮、黄曲霉素等。
因此,准确测定饲料中呕吐毒素含量对于保证动物健康和饲养业发展至关重要。
2.2 呕吐毒素对饲料及动物健康的影响在饲料中存在过高的呕吐毒素含量会导致多种问题。
首先,它会直接危害动物消化系统,引起胃肠道疾病如胃溃疡、肠道出血等症状。
其次,高水平的呕吐毒素摄入还会降低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从而影响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
此外,呕吐毒素还可能对动物的免疫系统和抗氧化能力造成损害,增加感染和疾病的风险。
附件2食品中呕吐毒素的快速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KJ201702)1范围本方法规定了食品中呕吐毒素的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谷物加工品及谷物碾磨加工品中呕吐毒素的快速测定。
2原理样品中呕吐毒素与胶体金标记的特异性抗体结合,抑制抗体和与检测卡中检测线(T线)上呕吐毒素-BSA偶联物的免疫反应,从而导致检测线颜色深浅的变化。
通过检测线与控制线(C 线)颜色深浅比较,对样品中呕吐毒素进行定性判定。
3试剂和材料除另有规定外,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二级水。
3.1试剂3.1.1提取液:水或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卡专用提取液。
3.1.2甲醇。
3.2参考物质呕吐毒素参考物质的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AS登录号、分子式、相对分子量见表1,纯度≥99%。
表1呕吐毒素参考物质的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AS登录号、分子式、相对分子量注:或等同可溯源物质。
3.3标准溶液配制准确称取适量呕吐毒素参考物质(精确至0.0001g),用甲醇溶解,配成0.10mg/mL的标准储备液,-20℃保存,有效期3个月。
3.4材料3.4.1呕吐毒素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卡。
3.4.2中速定性滤纸。
3.4.3滤膜:0.45µm水相滤膜。
4仪器及设备4.1天平:感量分别为0.01g和0.0001g。
4.2粉碎机。
4.3样品筛:0.9mm。
4.4漩涡混合器:1500rpm/min。
4.5移液器:100μL,200μL,1.0mL。
4.6恒温装置:37.0℃±2.0℃。
4.7环境条件:温度15-30℃,湿度≤80%。
5分析步骤5.1试样制备样品粉碎:将待测样品粉碎,过0.9mm样品筛,充分混合均匀,备用。
5.2试样提取准确称取粉碎混匀样品5.0g于离心管中,加入25.0mL水或专用提取液(3.1.1),漩涡混合器(4.4)提取5min,静置1min,中速定性滤纸(3.4.2)过滤,滤液用0.45µm水相滤膜(3.4.3)过滤,将滤液稀释至检测卡(3.4.1)检测范围内,混匀,即得待测液。
饲料中呕吐毒素(DON)荧光定量8min快速检测系统,国粮局权威验证一、呕吐毒素危害及检测方法介绍呕吐毒素作为一种常见的真菌毒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小麦等粮谷类农作物中,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着较高的污染率,小麦一旦被呕吐毒素产毒菌株污染,在适宜生长环境(水分活度Aw>0. 87)中,产毒菌株会迅速生长,产生呕吐毒素,而小麦中的呕吐毒素又会随小麦粉的生产过程带入到面粉中,严重威胁人体健康。
我国2013 年国家风险监测计划已将小麦和面粉中呕吐毒素含量的监测列为重点。
目前呕吐毒素的检测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即确认方法和快速方法。
确认方法主要基于理化仪器设备,如薄层色谱法(TLC)、气相色谱法(GC)、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和各种联用技术如气质联用(GC-MS)、液质联用(HPLC-MS)等;快速方法主要是基于免疫化学基础上的免疫分析方法如免疫亲合柱-荧光检测(IAC-FLD)、酶联免疫吸附法(ELl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等。
结果准确、法定认可是理化方法最大的优点,但是仪器设备价格昂贵,前处理过程复杂、操作繁琐、效率低,成本极高,因此不适用于大规模样本的筛查和日常的内控检测,一般仅用于最终的确证。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方法和胶体金快速检测卡是企业常用的快速检测方法,但也均存在各自的优缺点:ELISA 方法能灵敏度相对较高,且能定量检测,但操作过程相对复杂,对环境和人员要求高,环境干扰因素复杂,重复性较差;胶体金检测卡可以满足现场快速的要求,能在5-10min内快速测定,但是只能定性,且灵敏度较低,肉眼观察主观性较强,重复性差。
二、饲料中呕吐毒素国家残留限量标准引自:《GB 137078-2017 饲料卫生标准》。
三、上海飞测饲料中呕吐毒素荧光定量快速检测系统上海飞测生物基于全球领先的荧光定量FPOCT技术平台,开发了呕吐毒素荧光定量快速检测系统,该系统结合了胶体金快速、酶联免疫定量以及色谱法准确的特点,可在8min内快速准确定量的测定出饲料中的呕吐毒素的含量,样品前处理简单(仅需7min),操作简便,只需一步加样,无需标准品,无需做标准曲线,采用荧光免疫定量分析仪读数,结果准确可靠且可现场打印,准确性高度符合HPLC法的检测结果,为呕吐毒素的快速检测和控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适用于各类饲料加工企业、检测机构及政府相关监管部门。
呕吐毒素行业检测标准
呕吐毒素是一种有毒物质,主要存在于谷物、豆类等食品中。
其行业检测标准主要是为了确保食品安全,防止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检测标准:
1.检测方法: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质谱联用技术等。
2.检测限:检测限是指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能够被准确检测出的最低浓度。
呕吐毒素的检测限通常为0.1ppb。
3.检测范围:呕吐毒素的检测范围应覆盖所有可能含有该毒素的食品。
4.检测结果的判定:如果检测结果超过了规定的安全限值,那么食品就被认为是含有呕吐毒素的,不能被食用。
5.样品的保存和处理:在进行检测之前,样品需要被正确地保存和处理,以避免呕吐毒素的降解或挥发。
6.设备和人员的资质:进行呕吐毒素检测的设备和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7.定期的质量控制: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应定期进行质量控制,包括设备的校准、人员的培训等。
以上是呕吐毒素行业检测标准的一些基本内容,具体的标准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以及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有所不同。
呕吐物采样流程标准
呕吐物采样流程标准如下:
1. 观察样品,对有固体颗粒、乳糜、凝固等状态的样品,先挑去或沉淀,并确保不触动未沉淀物,以便留作病理诊断之用。
2. 用吸管(尖端附有滤膜)吸取样品,放入试管中。
3. 试管内加入适量生理盐水,充分混匀,使样品充分溶解。
4. 加入适量消化液,使样品充分溶解。
5. 加入适量消化液,使样品充分溶解。
6. 加入适量消化液,使样品充分溶解。
7. 加入适量消化液,使样品充分溶解。
8. 用吸管吸取上清液,用滤纸过滤后弃去。
9. 加入适量消化液,使样品充分溶解。
10. 用吸管吸取上清液,用滤纸过滤后弃去。
11. 用吸管吸取上清液,用滤纸过滤后弃去。
12. 用吸签取适量消化液,放入试管中。
13. 用吸管吸取上清液,用滤纸过滤后弃去。
14. 将消化液及沉淀物一起送检。
15. 观察样品,对有固体颗粒、乳糜、凝固等状态的样品,先挑去或沉淀,并确保不触动未沉淀物,以便留作病理
诊断之用。
猪料中呕吐毒素标准
一、含量要求
猪料中呕吐毒素的含量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法规和标准,一般应低于1mg/kg。
对于不同种类和用途的猪料,其呕吐毒素含量要求可能有所不同,应遵循相关规定。
二、检测方法
呕吐毒素的检测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法、免疫分析法和色谱分析法等。
其中,色谱分析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是常用的检测方法。
应定期对检测设备进行校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三、原料控制
1.选用优质原料,避免使用霉变或受潮的原料。
2.对原料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原料中呕吐毒素含量符合标准。
3.建立原料供应商评价机制,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价,确保供应商的质量保
证能力。
四、生产过程控制
1.严格控制生产环境的湿度和温度,避免生产过程中出现霉变现象。
2.定期清理设备,保持设备的清洁卫生。
3.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进行监控,确保生产过程符合标准要求。
五、标识与追溯
1.对猪料进行标识管理,明确标识产品的品种、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2.建立追溯体系,对猪料的原料、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全程追溯管
理,确保产品的可追溯性。
六、监控计划
1.制定猪料中呕吐毒素的监控计划,定期对产品进行抽检。
2.对监控结果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3.定期对监控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监控结果的准确性。
七、应急措施
1.针对猪料中呕吐毒素超标等突发情况,制定应急预案。
2.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如封存、销毁问题产品等,防止问题扩大。
饲料呕吐毒素国家标准
饲料呕吐毒素是指一类能够引起动物呕吐的有毒物质,对动物的健康和生长发
育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保障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我国制定了饲料呕吐毒素国家标准,以规范饲料生产和使用,保障动物健康和食品安全。
国家标准对饲料呕吐毒素的限量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主要包括对各类饲料呕
吐毒素的检测方法、限量标准、使用范围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其中,对玉米、小麦、水稻、大豆等主要饲料原料中饲料呕吐毒素的限量标准做了具体规定,以及饲料添加剂、预混料、浓缩饲料、全价料等饲料中饲料呕吐毒素的限量标准也有详细规定。
在饲料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饲料
中饲料呕吐毒素的含量不超过规定的限量标准。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畜禽养殖过程中动物的健康和生长,同时也能保障畜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
饲料呕吐毒素国家标准的实施不仅对饲料生产企业有着明确的要求,同时也对
养殖户和相关监管部门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饲料生产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原料的采购、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养殖户必须选择合格的饲料,并按照规定的投喂量和方法进行饲养;监管部门则需要加强对饲料生产企业和养殖户的监督检查,确保饲料中饲料呕吐毒素的含量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总之,饲料呕吐毒素国家标准的实施对于促进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保障动
物健康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各相关方必须切实履行自己的责任,共同遵守国家标准的要求,确保饲料中饲料呕吐毒素的含量不超过规定的限量标准,为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食品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饲料呕吐毒素检测国家标准
饲料是畜禽养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而饲料中的毒素问题一直是困扰养殖
业的重要难题。
毒素对畜禽的健康和生长发育会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建立饲料呕吐毒素检测国家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饲料呕吐毒素检测国家标准的建立可以保障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通
过对饲料中毒素的严格检测,可以有效预防毒素对畜禽的危害,保障畜禽的生长健康,提高养殖业的生产效益。
同时,建立国家标准也可以规范饲料生产企业的生产行为,促进饲料行业的健康发展。
其次,饲料呕吐毒素检测国家标准的建立可以保障人类食品安全。
畜禽是人类
的重要食品来源,而饲料中的毒素会通过畜禽体内的积累转移到人类食品链中,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建立严格的国家标准可以有效防止毒素通过食品链传播,保障人类食品安全。
另外,饲料呕吐毒素检测国家标准的建立可以提高我国饲料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国际市场对食品安全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建立严格的国家标准可以提升我国饲料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饲料产品出口,推动饲料行业的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建立饲料呕吐毒素检测国家标准对畜禽养殖业、食品安全和饲料行
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快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为我国饲料行业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玉米呕吐毒素国家标准玉米呕吐毒素是一种由镰刀菌产生的毒素,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我国制定了玉米呕吐毒素国家标准,对玉米及其制品中的呕吐毒素含量进行了严格规定。
本文将对玉米呕吐毒素国家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首先,玉米呕吐毒素国家标准明确了玉米及其制品中呕吐毒素的限量要求。
根据标准规定,玉米及其制品中呕吐毒素的含量不得超过一定的限量,以确保食品安全。
这一严格的限量要求,对于生产企业来说是一种责任,也是对消费者的一种保障。
其次,标准还规定了对玉米呕吐毒素的检测方法和技术要求。
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标准明确了检测方法和技术要求,包括取样方法、检测设备、检测步骤等内容。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才能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为生产和消费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标准还对玉米呕吐毒素的监测和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
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玉米呕吐毒素监测和管理制度,加强对原料玉米的质量控制,防止呕吐毒素超标。
同时,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玉米呕吐毒素的监测和抽检工作,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置,保障食品安全。
总的来说,玉米呕吐毒素国家标准的出台,对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生产,加强对原料玉米的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消费者在购买玉米及其制品时,应选择正规渠道的产品,注意查看产品的检测报告,保障自身的健康安全。
总之,玉米呕吐毒素国家标准的制定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举措,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全社会各方共同遵守和执行相关标准,共同维护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饲料原料呕吐毒素标准
咱今天就来说说饲料原料呕吐毒素标准这事儿啊!你想想看,这饲料就像是动物们的食物,要是这食物出了问题,那动物们能健康成长吗?肯定不行啊!
呕吐毒素就像是一个隐藏的小恶魔,要是不注意,它就会在饲料里捣乱。
咱得知道,这个标准可不是随便定的呀!就好比咱人吃饭得讲究个干净卫生、营养均衡,动物们也一样啊!
如果饲料里的呕吐毒素超标了,那后果可严重了。
动物们吃了这样的饲料,可能就会生病,会不舒服,就像人吃坏了肚子一样。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动物们不健康,那咱们养殖的成果不就大打折扣了吗?
你说这呕吐毒素标准是不是特别重要?就好像是给饲料质量上了一道保险一样。
要是没有这个标准,那市场不就乱套了吗?各种质量参差不齐的饲料都冒出来了,我们怎么能放心呢?
咱再想想,要是我们养的小鸡小鸭小猪吃了不好的饲料,长不大或者不健康,那我们不是白费力气了吗?这就好像我们精心培育一朵花,天天浇水施肥,结果因为土壤有问题,花就是不开,那多让人郁闷啊!
所以啊,这个饲料原料呕吐毒素标准一定要严格遵守。
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和大意。
这不仅是对动物们负责,也是对我们自己负责呀!那些生产饲料的厂家,更得把好关,不能为了降低成本就不管质量了。
而且啊,我们作为养殖户,也要多长个心眼,不能随随便便就买那些来路不明的饲料。
要选择正规的、有保障的产品。
不然到时候出了问题,后悔都来不及。
你说这呕吐毒素标准是不是得重视起来?它关系到动物们的健康,也关系到我们的利益。
我们可不能让这个小恶魔在饲料里兴风作浪啊!大家都行动起来,一起把好饲料质量关,让我们的动物们吃得放心,长得健康!这样我们的养殖事业才能越来越好,不是吗?。
小麦呕吐毒素国标小麦呕吐毒素是指一种由真菌产生的毒素,也被称为谷物中毒素或镰刀菌素毒素。
它主要存在于小麦、大麦和玉米等谷物中,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国家标准来监管小麦呕吐毒素的含量。
小麦呕吐毒素的国标主要有两个方面:最大容许残留限量和食品安全指标。
最大容许残留限量是指对小麦中呕吐毒素的含量进行限制。
这个限量是按照合理的健康风险评估确定的,以保证消费者在食用小麦制品时不受到过高的毒素暴露。
各国根据自身国情和科学研究制定了相应的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也提供了相关的建议值作为参考。
食品安全指标是针对小麦呕吐毒素对人体健康带来的潜在风险而制定的。
这些指标可以包括对呕吐毒素的毒性评价、长期暴露的健康风险评估以及暴露途径的监测和控制等。
这些指标的制定是基于对毒素的深入研究和对食品安全保护的需求,以促使食品企业严格控制产品中呕吐毒素的含量,确保其在安全范围内。
各国还通过实施科学有效的监测体系和风险评估方法,不断完善和更新国家标准,以追踪和控制小麦呕吐毒素的风险。
标准化的监测方法和评估指标可以帮助食品生产者和食品监管机构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并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小麦呕吐毒素国标的制定是为了确保小麦制品的质量和安全,减少消费者的健康风险。
各国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科学研究不断完善和更新国家标准,并通过监测和评估等手段来控制和管理小麦呕吐毒素的含量。
这些国标的制定对于提高食品安全质量、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食品生产者也要严格按照这些国标进行生产,并进行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的合格率和安全性。
小麦呕吐毒素的国标对于确保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各国应继续加强科学研究和监管措施,完善和更新相关标准,为消费者提供质量可靠、安全可口的小麦制品。
呕吐毒素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为了规范亲和柱净化样本中呕吐毒素的操作流程,特制订本操作规程。
2、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粮食、饲料、食品中呕吐毒素的检测。
3、检出限和定量限
项目
岛津安捷伦
样本检出限
(µg/kg)
样本定量限
(µg/kg)
样本检出限
(µg/kg)
样本定量
限(µg/kg)
DON 12.96 36.72 151 503 部门名称部门职责
质量管理部1、负责本制度的实施。
2、负责本制度的监督执行。
5.1 原理
测定的基础是抗原、抗体反应,抗体连接在柱体内,样品经过提取、过滤后,缓慢的通过呕吐毒素免疫亲和柱,在免疫亲和柱内毒素与抗体结合,之后洗涤免疫亲和柱除去没有被结合的其他无关物质。
用甲醇洗脱呕吐毒素,然后注入到分析仪器中用于检测。
5.2 溶液配制
5.2.1 PBS缓冲液:称取8.0g 氯化钠,1.2g磷酸氢二钠,0.2g磷酸二氢钾,0.2g氯化
钾,用990m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溶解,用浓盐酸调节pH至7.0,再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定容至1L。
上述PBS缓冲液用于样品的提取、稀释,以及亲和柱的清洗。
5.2.2 呕吐毒素标准工作液:先用色谱级甲醇将高标稀释到5ppm,再用水将其稀释到
1ppm,此时标品的溶剂为20%甲醇,然后再用20%甲醇将标准品梯度稀释到500ppb、200ppb、100ppb、50ppb。
5.3 样品前处理
5.3.1 玉米、小麦、面粉、配合饲料、浓缩料、精补料等吸水性较小的样本
----将样品粉碎,称取25g样品,加入5g聚乙二醇,加入125mL蒸馏水;
----高速均质(≥10,000r/min)1min(或用摇床200r/min~300r/min剧烈振荡20min);----用快速定性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滤液再用微纤维滤纸过滤,并收集滤液作为上样液;
----取2.5mL上样液过免疫亲和柱净化。
稀释倍数:2
5.3.2 麸皮、豆皮、玉米胚芽粕、米糠等吸水性较强的样本
----称取10g样品,加入100mL蒸馏水;
----高速均质(≥10,000r/min)1min(或用摇床200r/min~300r/min剧烈振荡20min);----用快速定性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滤液再用微纤维滤纸过滤,并收集滤液作为上样液;
----取5mL上样液过免疫亲和柱净化。
稀释倍数:2
5.3.3 酒类
----取脱气的酒类样品(含二氧化碳的酒类样品,使用前先搅拌或超声脱气)或不含二氧化碳的酒类样品25g,用PBS缓冲液定容至100mL;
----高速均质(≥10,000r/min)1min(或用摇床200r/min~300r/min剧烈振荡20min);----用快速定性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滤液再用微纤维滤纸过滤,并收集滤液作为上样液;
----取2mL上样液过免疫亲和柱净化。
稀释倍数:2
5.3.4 酱油、醋、酱及酱制品
----取样品25g,用PBS缓冲液定容至100mL;
----高速均质(≥10,000r/min)1min(或用摇床200r/min~300r/min剧烈振荡20min);----用快速定性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滤液再用微纤维滤纸过滤,并收集滤液作为上样液;
----取2mL上样液过免疫亲和柱净化。
稀释倍数:2
5.4 净化
----取出免疫亲和柱,将上方塞子取出斜剪断,再插回亲和(3mL的免疫亲和柱去掉上方塞子,安装上转接头,将转接头另一端与注射器固定后使用)
----将柱子与气控操作架上的注射器连接固定,取适量处理后的溶液上样;
----去掉亲和柱下方堵头,调节开关,使液体以1~2滴/秒的速度流出;
----待液体排干后,方法5.3.1中的样品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洗涤2次,每次10mL,其余样品首先用0.1%Tween-20水溶液洗涤10mL,再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洗涤10mL,流速2~3滴/秒;
----待液体排干后,上样1mL甲醇,流速1滴/秒,收集洗脱液并在50~60℃加热条件下N2气吹干,然后用1mL流动相(20%甲醇)复溶;
----复溶液用0.22μm微孔滤器过滤后转移至样品瓶中用于HPLC分析。
* 每次上样前都要将上次液体完全排干。
5.5 液相测定
5.5.1 液相色谱条件
C18柱:250mm(长)×4.6mm(直径),填料粒径5μm;
流动相:20%甲醇
流速:1.0 mL/min;
柱温:40℃;
进样体积:50µL
紫外检测器:218nm
5.5.2 色谱定量
分别取相同体积样液和标准工作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测定试样的响应值(峰高或峰面积),以标准品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做标准曲线,将未知样本中呕吐毒素的峰面积带入标准曲线,得到试样中呕吐毒素的浓度,标准品色谱图参考下图:
数据文件名:DON-500ppb.lcd 样品名:DON-500ppb
0.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min
0.00.5
1.0
1.5
2.0
mV
检测器A 218nm D O N
附图:DON-500ppb 标准品液相图谱
5.6 注意事项
----使用前,免疫亲和柱需回至室温(22~25℃)。
----亲和柱2~8℃储存,不得冻存。
----不要使用过了有效日期的免疫亲和柱。
----取样量:根据需要可以适当增加或减少取样量,注意提取液量要相应改变。
----柱容量:2000ng ,当样本中待检毒素的含量除以稀释倍数高于柱容量时,需要适当 降低上样液的体积,重新检测。
----pH :亲和柱的上样溶液pH 需在6~8之间,若偏离此范围需要用盐酸或氢氧化钠调 节pH 。
----由于样本中呕吐毒素的含量普遍较高,如果计算后样本含量大于4mg/kg 时,表示已 经超过亲和柱柱容量,需要适当降低上样液的体积,重新检测。
----上机检测时的溶剂与流动相保持一致可以消除溶剂效应的影响。
----呕吐毒素可致癌,应戴手套操作。
----使用过的容器及标准品溶液最好用次氯酸钠溶液(5%V/V )浸泡过夜。
6、
相关文件
《免疫亲和柱检验标准》 《免疫亲和柱检验操作规程》 《岛津液相色谱仪标准操作规程》 《安捷伦液相色谱仪标准操作规程》 7、
相关记录 N/A 8、
附件 N/A 9、
修改历史记录
编号变更类型修改条款及主要内容修改人修改日期01 A N/A 魏丹丹2016.2.25 变更类型:A –新起草M - 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