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讲(唐代散文与韩柳古文运动)古代文学 北大使用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10.50 KB
- 文档页数:23
韩柳古文运动韩柳古文运动一.什么叫做“古文运动”唐代古文运动是一次散文的文体文风的改革,自内容言是明道载道,把散文引向政教之用,和当时的政治形势有密切的关系;自形式言,是由骈体而散体,是散文自身发展的一种要求。
这是一次有目的、有理论主张、有广泛参与者并且有深远影响的文学革新。
今人习惯上把它称为“古文运动”。
何谓古文?古文就是古典散文是与骈体文相对的一种散文文体。
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
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先秦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
古文的特点是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不受格式拘束,有利于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
何谓骈文?骈文,文体名。
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
全篇以双句(即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声律和藻饰。
其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者,又称四六文。
如王勃的《滕王阁序》。
骈文具有声韵优美整齐,注重艺术性的优点,但后来的骈文由于追求这种形式美,影响了表情达意,形成不良的浮艳文风。
唐宋的“古文运动”就是为纠正这种不良倾向而发起的。
骈文.doc二.唐代“古文运动”的兴起、高潮、衰落三个时期兴起:盛唐后期。
代表人物:元结李华萧颖士独孤及梁肃柳冕权德舆高潮:中唐时期代表人物:韩愈柳宗元衰落:晚唐时期代表人物:此时古文领域已没有力能抗鼎的领袖人物,剩下的都是一些韩门弟子如李翱孙樵等三、中唐时期的古文运动中唐时期的古文运动主要领导人是韩愈与柳宗元。
思想基础:唐代的古文运动主要的思想基础是儒家思想。
在中唐时期出现了一股复兴儒学的思潮,韩愈、柳宗元将复兴儒学的思潮推向高峰。
但须注意的是二人在复兴儒学的问题上有着不同的主张。
韩愈最突出的主张是重新建立儒家的道统,越过西汉以后的经学而复归孔孟。
他以孔孟之道的继承者和捍卫者自居。
★柳宗元也是重新阐发儒家义理的重要理论家,与韩愈有所不同的是,他对所谓儒家“道统”没有多大兴趣,也不排斥佛教,他更重视的是,乃是源于啖、赵学派不拘空名、从宜救乱的经世儒学。
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史(31)古文运动与韩柳从汉朝末年开始,有一种文体逐渐形成,到南北朝的时候,逐渐成熟,占据了主要的地位,这种文体,就是骈文pián wén。
为什么叫骈文呢?骈这个字本来的意思,就是两马并驾,后来引申出了并列、对偶的意思。
这样,咱们就明白了,骈文里面,讲究的就是用对偶句,而且以四字六字与四字六字相对,所以,它就又有了个名字:四六文。
这种文体讲究声律的调谐、用字的绮丽、辞汇的对偶和用典故,看起来非常的华美,读起来又朗朗上口,很有韵律。
但是它也有缺点,就是在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时候,受到了很多限制。
咱们读一下名篇《哀江南赋》的片段,来感受一下: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项籍用江东之子弟,人惟八千;遂乃分裂山河,宰割天下。
岂有百万义师,一朝卷甲;芟夷斩伐,如草木焉!江淮无涯岸之阻,亭壁无籓篱之固。
头会箕敛者合从缔交;锄耰棘矜者因利乘便。
将非江表王气,终于三百年乎?跟它相反的一种文体,就是散文。
散文的代表,咱们之前说过,像《史记》里的文章啊,像诸子百家的文章啊,都是散文。
散文的特色,是文字质朴自由,句子有长有短,不受格式的约束,有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
这可惜,随着骈文的兴起,散文受到的重视越来越少,人们在写文章时,追求的都是华丽的辞藻,和谐的音律等表面的东西,文章的实际意义越来越少。
这时候,就有人觉得不能忍受了,要改变这种文风,他们发起了古文运动,提倡学习先秦时期的古文,提倡文以载道(文章要蕴含道理,要有意义。
)这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咱们今天要说的,韩愈和柳宗元。
韩愈,字退之。
愈是超过的意思。
超过了就要退回来。
这就是古人起名字的智慧。
因为韩愈自称自己是昌黎人,所以后来人们也叫他韩昌黎。
他死后朝廷给的谥号是“文”,于是韩文公的叫法就又出现了。
韩愈是个苦孩子。
三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好在他有个哥哥,还能够抚养他。
可惜啊,他的哥哥年纪轻轻也死了,年少的韩愈只好跟着嫂子相依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