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天线接头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3
一、模拟信号端口1、AV端口/RCA接口AV端口是电视上最常见的端口之一.AV接口又称(RCA),是指一些设备通过自身携带的音、视频端子,连接AV线路将自身的数据图像声音等,输出到其它显示及视听设备上。
接口主要有AV复合端子,S—VIDEO端子,耳机接口等。
分为3条线,分别为:音频接口(红色与白色线,组成左右声道)和视频接口(黄色)。
AV接口在连接方面非常的简单,它通常采用RCA(俗称莲花头)进行连接,使用时只需要将带莲花头的标准AV 线缆与电视的3种颜色的接口对应连接即可。
AV接口主要在电视与DVD连接中使用的比较广。
AV接口优点:AV接口实现了音频和视频的分离传输,这就避免了因为音/视频混合干扰而导致的图像质量下降。
AV接口缺点:由于AV 接口传输的仍然是一种亮度/色度(Y/C)混合的视频信号,仍然需要显示设备对其进行亮/ 色分离和色度解码才能成像,这种先混合再分离的过程必然会造成色彩信号的损失,色度信号和亮度信号也会有很大的机会相互干扰从而影响最终输出的图像质量。
2、S端口S端子是应用最普遍的视频接口之一,其全称是Separate Video,也称为 SUPER VIDEO。
S端子实际上是一种五芯接口,由两路视频亮度信号、两路视频色度信号和一路公共屏蔽地线共五条芯线组成.S-Video连接规格是由日本人开发的一种规格,S指的是“SEPARATE(分离)”,它将亮度和色度分离传输,避免了混合视频信号传输时亮度和色度的相互干扰,所以从结构可见,它是用来将亮度和色度分离输出的设备。
通常显卡上采用的S端子有标准的4针接口(不带音效输出)和扩展的7针接口(带音效输出)。
S端口目前主要运用液晶电视中,目前大多数电视机顶盒都有配备S端口。
S端口与AV端口的区别:S端口不需要进行Y/C混合传输,也就无需再进行亮色分离和解码工作,而且使用各自独立的传输通道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视频设备内信号串扰而产生的图像失真,极大地提高了图像的清晰度.S端口的缺点:S端口输出的分辨率最高仅能达到1024*768的分辨率,因此不适合用于高清视频的传输。
常见天线接头介绍自从开始成为HAM,在倒腾车载苗子、手台外接天线、考虑装棒子这些问题中,常常遇到接口和馈线的选型方面的问题,特意整理了下网上淘来的这方面的介绍,供各位友台分享,希望有点帮助接头介绍接头型号说明现在我们将接头分有公头和母头公头即是“口母头即是“巧那么型号要如何组合呢,首先我们把常用的型号种类列出来:1、S L16接口;最早用于各种工程和早期的对讲机车载台中,该接口工艺简单,常用于普通的连线,优点是:结实耐用通。
2、L16接口;由SL16演变而来,该接口的防水防泄漏功能较好,现用于高端的机器中。
3、B NC接口;BNC接口又名为Q9,此接口拆装简易,现今用于监控、检测仪上等一些经常需要随时更换的设备上面。
4、TNC接口;由xx260、建伍378等年代的机器演变而来,现新出的机器已经不用了。
5、M OTO接口;是MOTOROLA公司为车载式电台设备研制的,曾流行过一个阶段,后多改为BNC接口,现仅存较老款的机器上才使用。
6、SMA接口;现阶段手持对讲机最常见的接口,已经很普遍下载(131.73 KB)2011-6-15 16:17下载(92.44 KB)2011-6-15 16:17★ ★ ★馈线常识★★★馈线参数下载(8.42 KB)2011-4-2 11:03业余操作一般限于小功率(小于100W)和低高频电压(小于1KV)。
通常不用考虑馈线的容量。
当使用功率超过100W的短波电台,则应选用较粗的馈线(例如一7),以避免发热。
常见的同轴线有50欧、75欧、100欧三种标称阻抗。
业余通讯常用50 欧,虽然它的效率不是最高的。
在选定了馈线阻抗(50欧)以后,最关键的是选择馈线的粗细,例如50-3、50-5、50-7 等等。
通常根据期望的馈线衰耗和线路造价综合考虑。
具体的作法是这样的:1、首先估测需要的馈线长度,并结合所用频率、所处位置、天线用途(用于普通电台还是中继台)等,确定天馈系统的总增益。
接口分类及焊法常用接口分类:1.卡农头(XLR):卡农头接口用于接平衡信号。
接法:1脚:屏蔽线;2脚:信号+;3脚:信号-。
2.大三芯(TRS):大三芯用于平衡信号的传输(功能相当于卡农头)或者用于不平衡的立体声信号的传输,如耳机。
接法:热端:信号+;冷端:信号-;接地端:屏蔽线。
3.大二芯(TS):大二芯用于单声道信号的传输,可以直接通过芯对芯,屏蔽层对屏蔽层的焊接与RCA、BNC等用于单声道的接头实现实现转换,只能传输费平衡信号。
接法:热端:信号+;接地端:屏蔽线。
4.莲花(RCA):莲花接头既可以传输音频信号,又可以传输普通的视屏信号。
接法:热端:信号+;冷端:地线。
5.VGA接口:VGA接口传输计算机等设备的显卡输出的模拟信号,也可以传输高清视屏信号,计算机内部以数字方式生成的显示图像信息被显卡中的数字/模拟转换器转换为R、G、B三原色信号和行、场同步信号,通过VGA电缆传输到显示设备中。
接法:1脚:红线的芯线;2脚:灰线的芯线;3脚:蓝线的芯线;4脚:蓝线;5脚:棕线;6脚:红线的屏蔽线;7脚:灰线的屏蔽线;8脚:蓝线的屏蔽线;9脚:悬空;10脚:外层屏蔽线;11脚:外层屏蔽线黑线;12脚:绿线;13脚:黄线;14脚:白线;15脚:黑线;金属外壳:外层屏蔽线。
6.BNC接口:主要用于同轴电缆的连接。
7.S端子接口:S端子也是非常常见的端子,其全称是Separate Video,也称为SUPER VIDEO。
S-Video连接规格是由日本人开发的一种规格,S指的是“SEPARATE(分离)”,它将亮度和色度分离输出,避免了混合视讯讯号输出时亮度和色度的相互干扰。
S端子实际上是一种五芯接口,由两路视频亮度信号、两路视频色度信号和一路公共屏蔽地线共五条芯线组成。
S端子是日本在A V端子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
从硬件结构来说,S端子实际上是一种五芯接口,由两路视亮度信号、两路视频颜色度信号和一路公共屏蔽地线共五条芯线组成(实际上还有与其配套的亮度、色度分离器)。
常见天线接头介绍天线是电磁波的一种辐射和接收装置,用于将电磁波的能量从传输介质(如电缆)转化为自由空间中的辐射电磁波,或者将自由空间中的辐射电磁波转化为传输介质上的能量。
天线接头是将天线与其工作频段内的设备连接的接口,它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着天线的工作效果。
1. SMA接头(SubMiniature version A):SMA接头是一种小型的RF接头,常用于高频应用中,特别适用于微波领域。
它有两种形式,分别称为SMA-J(针)和SMA-K(孔)。
SMA接头的特点是接触可靠、耐腐蚀、可重复连接和可分离。
因此,在频率范围高达18GHz的应用中,SMA接头的使用非常普遍。
2.N型接头:N型接头是一种常用于射频和微波领域的接头。
它具有较大的尺寸,适用于高功率的应用。
N型接头用于频率范围从DC到11GHz的应用,常见于无线通信和广播系统中。
N型接头的特点是抗干扰性好、操作简便、连接牢固可靠。
3. BNC接头(Bayonet Neill–Concelman):BNC接头是一种常见的低频电子信号接头,常见于低频信号传输和测试仪器中。
BNC接头使用两个固定销子进行连接,因此连接速度快、牢固可靠。
它广泛应用于电视、视频、监控和计算机网络等领域。
4. TNC接头(Threaded Neill–Concelman):TNC接头是一种在射频和微波领域中常用的连接器。
它是BNC接头的改进型,具有类似的特点,但增加了螺纹连接机构,以提供更牢固的连接。
因此,TNC接头通常用于需要频繁连接和分离的应用中。
5. SMA-APC接头(Angle Polished Connector):SMA-APC接头是一种应用于光纤通信领域的接头,常用于光纤设备间的连接。
它的光纤接触面经过斜面抛光,可以减少信号的反射损耗,提高光纤连接的质量。
SMA-APC接头具有精确的连接性能和稳定的连接质量,广泛应用于光纤通信系统中。
总结:天线接头是将天线与设备连接的接口,对天线的工作效果有直接影响。
光纤连接器接头介绍1. FC接头:FC(Fiber Connector)是一种常用的光纤连接器接头,它采用螺纹固定的结构,具有插拔次数多、连接可靠性高的特点,适用于长距离传输。
它在无源设备和光模块间连接时,常使用光缆连接线缆。
2. SC接头:SC(Subscriber Connector)是一种常用的光纤连接器接头,它采用直插式结构,具有体积小、插拔方便的特点,适用于密集布线。
它在数据机房和光模块间连接时,一般使用多模光缆或单模光缆。
3. ST接头:ST(Straight Tip)是一种较早期的光纤连接器接头,它采用圆形外壳和圆形插扣的结构,具有连接可靠、适用于粗光纤的特点。
它在局域网和多模光缆的连接中应用较多。
4. LC接头:LC(Lucent Connector)是一种小型化光纤连接器接头,它采用一个附加的SN (Subscriber Network) 板和引导组件,具有体积小、插拔方便的特点,适用于高密度布线。
它在数据中心和网线连接中应用广泛。
5. MU接头:MU(Miniature Unit)是一种小型化光纤连接器接头,它采用一个直插式结构,与SC相似,但尺寸更小。
它适用于高密度布线,尤其用于机架上的光模块连接。
6. MT-RJ接头:MT-RJ(Mechanical Transfer Registered Jack)是一种小型化光纤连接器接头,它采用一个联接插座和连接器组,具有体积更小、密集度更高的特点。
它适合于集成电路和板间互连。
除了上述常见的光纤连接器接头外,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光纤连接器接头,如MPO/MTP接头、LX.5接头等,它们适用于特定的应用场景,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高的密度。
在选择光纤连接器接头时,需根据具体应用需求进行选型。
若需要长距离传输且希望连接可靠,可选择FC接头;若需要高密度布线,可选择LC接头;若需要小型化和高密度布线,可选择MU接头或MT-RJ接头。
总之,光纤连接器接头是光纤通信中不可或缺的组件,它具有多种类型,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常用电视接口1、F头有线电视工程最常使用的连接方式。
分公制和英制两种,我国用公制。
做同轴电缆电缆无针F头时,先把同轴电缆线头的外护套去掉(根据F头尺寸),露出编织网(注意切开外护套不可损伤编织网)。
把编织网翻于外护套上,去掉铝箔和填充绝缘体,把F头的内导体与铝箔相接,F头的外导体与编织网相接,用力插入同轴电缆内,使芯线高出F头部分约3—5mm,用紧固环要轧紧。
2、射频(RF)接口天线和模拟闭路连接电视机常采用射频(RF)接口,射频接头也称竹节头。
作为最常见的视频连接方式,它可同时传输模拟视频以及音频信号。
由于需要进行视频、音频混合编码,信号会互相干扰,所以它的画质输出质量是所有接口中最差的。
3、复合接口复合接口一般使用音视频连线即A V线,共三条,一条黄色,传复合视频,另外两条传声音,一般将右声道用红色,左声道则用蓝色或者白色或黑色。
复合视频(Composite)通常采用黄色的RCA接头也称梅花头与梅花插座相连。
“复合”含义是同一信道中传输亮度和色度信号的模拟信号及同步信号,但电视机如果不能很好的分离这两种信号,就会出现虚影。
4、S端子S端子(S-Video)连接采用Y/C(亮度/色度)分离式输出,使用四芯线传送信号,接口为四针接口。
接口中,两针接地,另外两针分别传输亮度和色度信号。
因为分别传送亮度和色度信号,S端子效果要好于复合视频。
不过S端子的抗干扰能力较弱,所以S端子线的长度最好不要超过7米5、色差分量接口色差(Component)通常标记为Y/Pb/Pr,用红、绿、蓝三种颜色来标注每条线缆和接口。
绿色线缆(Y),传输亮度信号。
蓝色和红色线缆(Pb和Pr)传输的是颜色差别信号。
色差的效果要好于S端子,因此不少DVD以及高清播放设备上都采用该接口。
如果使用优质的线材和接口,即使采用10米长的线缆,色差线也能传输优秀的画面。
6、VGAVGA(Video Graphics Array)还有一个名称叫D-Sub。
无线AP、路由、网卡的天线和接口类型荟萃作者:Amic 日期:2006-04-22这里指的无线AP、路由、网卡都是指的802.11B和802.11g的设备既2.4G无线局域网所用的设备,简称无线设备,不包括GPRS、CDMA等上网设备。
一、SMA接口的天线。
图1 2 为 SMA的天线端和设备端的实拍图图3 4 为几种SMA接口的常见天线SMA的天线接口全称应为 SMA反级性公头(至于为什么这么叫我也不知道反正天线厂家的订单上是这么写的,E文是 SMA RP M) 就是天线接头是内部有螺纹的里面触点是针(无线设备一端是外部有螺纹里面触点是管)这种接口的无线设备是最最普及的 70% 以上的AP、无线路由和90%以上的PCI接口的无线网卡都是采用这个接口这个接口大小适中手持对讲机等设备也有不少是这个类型但里面的针和管却与无线设备相反的。
采用这个接口的无线AP和无线路由包括了大部分的民用设备。
TP-LINK、 DLINK、西门子、美国网件、COREGA、鹰泰、贝尔金等等品牌只要是天线可拆卸的基本上都用的这个接口。
图4 最上面的天线是PCI网卡和少数AP用的是2dbi的中间的是WET11用的最下边是是西门子2624用的后二个可能是增益略大没查到资料SMA的天线接口就应该是SMA,SMA和RP-SMA不同的。
SMA分为很多种,极性方面的差异一个叫“SMA”,另一个叫“RP-SMA”,他们之间的差别就是:标准的SMA是:“外螺纹+孔”、“内螺纹+针”RP-SMA是:“外螺纹+针”、“内螺纹+孔RP-SMA 还有西门子的2624 ,LINKSYS的WET11,其实真的有高人把市面上的常见的AP的天线接口都列出来,才是真正造福大家的。
我说的SMA天线接口只是泛指。
因为我单位的 350M的集群手台就是标准的SMA接口的。
二、TNC接口的天线。
图1 2 是天线和设备的实拍图图3 4 是常见的一种TNC接口的天线和 CISOC的备件:5dbi、 9dbi进口增益天线TNC的天线接口全称应为 TNC反级性公头英文是 TNC RP M ,比SMA要粗些,天线接头的外部与内部触点之间有一层金属屏蔽最典型的就是网络的老大CISCO和它的子品牌LINKSYS的绝大多数无线设备用这种接口目前发现例外的是二种无线网桥 WET11和WMP54G 它们是SMA的。
各类常用接头介绍--广移分公司技术部(射频篇)一、馈线接头(连接器)馈线与设备以及不同类型线缆之间一般采用可拆卸的射频连接器进行连接。
连接器俗称接头。
常见的射频连接器有以下几种:1、DIN型连接器适用的频率范围为0~11GHz,一般用于宏基站射频输出口。
2、N型连接器适用的频率范围为0~11GHz,用于中小功率的具有螺纹连接机构的同轴电缆连接器。
这是室内分布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连接器,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可以配合大部分的馈线使用。
3、BNC/TNC连接器BNC连接器适用的频率范围为0~4GHz,是用于低功率的具有卡口连接机构的同轴电缆连接器。
这种连接器可以快速连接和分离,具有连接可靠、抗振性好、连接和分离方便等特点,适合频繁连接和分离的场合,广泛应用于无线电设备和测试仪表中连接同轴射频电缆。
TNC连接器TNC连接器是BNC连接器的变形,采用螺纹连接机构,用于无线电设备和测试仪表中连接同轴电缆。
其适用的频率范围为0~11GHz。
4、SMA连接器适用的频率范围为0~18GHz,是超小型的、适合半硬或者柔软射频同轴电缆的连接,具有尺寸小、性能优越、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较长应用于AP、设备modem中的小天线中以及主机内部连线。
但是超小型的接头在工程中容易被损坏,适合要求高性能的微波应用场合,如微波设备的内部连接。
5、反型连接器通常是一对连接器:阳连接器采用内螺纹联接,阴连接器采用外螺纹联接,但有些连接器与之相反,即阳连接器采用外螺纹联接,阴连接器采用内螺纹联接,这些都统称为反型连接器。
例如某些WLAN的AP设备的外接天线接口就采用了反型SMA连接器。
二、转接头(转接器)用于连接不同类型接头,常用的有双阴头(用于两根馈线的对接等)、直角转接头(用于施工中避免转弯造成馈线损坏)、7/16转接头(用于基放等设备中DIN接头和N型头的对接)。
部分图解如下:三、馈线平常用到的主要有普通电缆(8D,1/2”,1/2”超柔,7/8,7/16”,13/8”)和泄漏电缆(13/8”,5/4”),8D,1/2”超柔馈线,柔软度高,因此主要用作跳线,个别情况在建筑结构复杂区域过弯,相对信号损耗较高。
常见天线接头介绍
常见天线接头介绍
自从开始成为HAM,在倒腾车载苗子、手台外接天线、考虑装棒子这些问题中,常常遇到接口和馈线的选型方面的问题,特意整理了下网上淘来的这方面的介绍,供各位友台分享,希望有点帮助
接头介绍
接头型号说明
现在我们将接头分有公头和母头
公头即是“J”口
母头即是“K”口
那么型号要如何组合呢,首先我们把常用的型号种类列出来:
1、SL16接口;最早用于各种工程和早期的对讲机车载台中,该接口工艺简单,常用于普通的连线,优点是:结实耐用通。
2、L16接口;由SL16演变而来,该接口的防水防泄漏功能较好,现用于高端的机器中。
3、BNC接口;BNC接口又名为Q9,此接口拆装简易,现今用于监控、检测仪上等一些经常需要随时更换的设备上面。
4、TNC接口;由马兰士260、建伍378等年代的机器演变而来,现新出的机器已经不用了。
5、MOTO接口;是MOTOROLA公司为车载式电台设备研制的,曾流行过一个阶段,后多改为BNC接口,现仅存较老款的机器上才使用。
6、SMA接口;现阶段手持对讲机最常见的接口,已经很普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馈线常识★★★
业余操作一般限于小功率(小于100W)和低高频电压(小于1KV)。
通常不用考虑馈线的容量。
当使用功率超过100W的短波电台,则应选用较粗的馈线(例如-7),以避免发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见的同轴线有50欧、75欧、100欧三种标称阻抗。
业余通讯常用50欧,虽然它的效率不是最高的。
在选定了馈线阻抗(50欧)以后,最关键的是选择馈线的粗细,例如50-3、50-5、50-7等等。
通常根据期望的馈线衰耗和线路造价综合考虑。
具体的作法是这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首先估测需要的馈线长度,并结合所用频率、所处位置、天线用途(用于普通电台还是中继台)等,确定天馈系统的总增益。
然后根据天线增益确定能够容忍的最大馈线衰耗。
天馈系统的总增益推荐为:144MHz中继站:4dB;144MHz基地台:3dB;430MHz中继站5dB;
430MHz基地台3d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容许的最大馈线衰耗和馈线的长度,求取馈线的容许衰减常数。
衰减常数=衰减量(dB)÷馈线长度(m)。
单位为分贝每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求得的容许衰减常数,查同轴电缆性能手册,选取在给定频率的衰减常数小于容许衰减常数的同轴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实际需要馈线长度至少30米,天线位于10楼顶,是一付8dB的玻璃钢天线,将用于非常重要的144MHz中继台。
那么,为了保证中继台的效果(可以根据需要的通讯距离核算总空中衰减,然后求算天馈系统的总增益。
业余条件下可查表1估算),需要天馈系统的总增益为4dB。
不考虑接插件的损耗,要求馈线衰耗小于8-4=4dB。
已知馈线长度为30米,得容许衰减常数为4÷30=0.133dB/m。
查电缆手册可知,SYV50-7型同轴电缆符合要求,所以,选择50-7的同轴线已经足够了。
例2:同例1,天线增益改为10dB,频率改为430MHz。
解:结合实际情况估算得天馈系统总增益取5dB,馈线衰耗要求小于5dB。
容许衰减常数为5÷30=0.167dB/m。
在430MHz,同样的馈线,衰耗将远大于144MHz。
查电缆手册,发现SYV50-12的馈线满足要求,故选用50-12馈线。
这种馈线较贵,如果经济不能承受,则只有选择50-9的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馈线的经验
从馈线的效果考虑,当然是越粗越好。
但是,越粗必然越贵,接插件的价格也不菲,处理起来更加麻烦。
所以,选择馈线,“合适”就可以了。
中继台等重要台站,必须保证效果,应当高标准严要求,选用粗一些的馈线。
根据许多人的经验,150MHz,7.5DB天线,馈线长度为10m时,选50-5;馈线长20m时,选50-7;30米选50-9。
用于一般业余电台,可以相应缩小一号(如果钱多的话,粗一点也无妨)。
430MHz的电台,可以使用增益很高的天线,对馈线衰耗的要求较150MHz低。
但是,同样规格的馈线,在430MHz的衰耗远大于150MHz,几乎是它的两倍。
所以,通常还要选择更粗一些的馈线。
国产SYV和SWY同轴电缆的衰减常数基本上是等价的,所以我们通常只说50-3、50-7
等,而不提它们的系列。
市场上销售的电缆,质量差异很大,价格差异同样很大。
50-5的电缆,有的卖4元一米,有的卖7元一米,进口的个别型号要卖40元一米。
实际上,4元的是可以达到GB的,7元的可能指标要更高一些(没被宰的前提下)。
我用过美国产的同轴线,大小等同于50-3,实际效果远好于国产50-5的线,难怪要卖20多元一米。
而充斥市场的劣质线,价格一般要便宜几角钱,效果却差到了极点。
买线千万不能图便宜。
至于多层屏蔽的电缆,一般用于频率较高的场合,在业余使用的144和430,意义不大,反而不易处理。
这里,我们没有考虑通讯机的情况和天线的高度。
许多时候,综合调整往往能弥补某一部分的不足。
下面是常用同轴线的衰减常数(估算值,略有误差),供选线参考。
型号频率150MHz 频率430MHz
50-3 0.242 0.365
50-5 0.165 0.253
50-7 0.124 0.195
50-9 0.100 0.161
50-12 0.086 0.142
50-15 0.070 0.119
本文来自: 济源论坛() 详细文章请参考:/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5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