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深圳二模理综卷
- 格式:doc
- 大小:492.02 KB
- 文档页数:14
2011年深圳二模物理试题及答案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并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B.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卢瑟福发现了质子和中子D.玻尔理论成功解释了所有原子的光谱14.关于放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产生放射线的过程是原子核的裂变过程B.放射性同位素可以作为示踪原子C.各种放射线都是电磁波D.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随时间的增加而变短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被压缩的物体其分子之间只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B.分子间距离增大则分子势能一定变大C.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D.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16.如图,某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现对物体施加一不断增大的竖直向下的力F,则A.物体受到的支持力不断增大Array 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C.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断增大D.当F增大到某一值时物体开始沿斜面下滑17.关于人造地球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运行的轨道半径变大其周期变小B.同步卫星只能在距地面一定高度的赤道上空运行C.人造卫星在轨道上运行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D.所有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速度都大于第一宇宙速度18.在距水平地面一定高度的某点,同时将两物体分别沿竖直方向与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两物体A.都是匀变速运动B.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不同C.一定同时落地D.竖直方向的位移相同19.一电子仅受电场力作用,从高电势处移动到低电势处,则A.电场力对电子做正功B.电子的电势能减少C.电子的动能减少D.电子的动能和电势能的总和保持不变20.如图,足够长的光滑导轨倾斜放置,其下端连接一个灯泡,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导轨和导线电阻不计),则垂直导轨的导体棒ab 在下滑过程中A .受到的安培力方向沿斜面向上B .受到的安培力一直增大C .导体棒的机械能一直增大D .克服安培力做的功等于灯泡消耗的电能21.闭合回路由电阻R 与导线组成,其内部磁场大小按B -t 图变化,方向如图,则回路中 A .电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B .电流强度越来越大C .磁通量的变化率恒定不变D .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越来越大34.(18分)(1)(4分)如图所示的装置由气垫导轨、两个光电门、滑块和沙桶等组成。
有关细胞学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是由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共同创立的。
B.细胞是所有有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细胞只能由细胞分裂而来。
D.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首次观察到真正的活细胞的科学家是()
A. 詹森B.罗伯特·胡克C.列文·胡克D.施莱登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荷兰人詹森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显微镜。
B.罗伯特·胡克用自己制作的显微镜观察到了木栓薄片中真正的细胞。
C.罗伯特·胡克的发现开创了细胞研究的新领域。
D.列文·胡克首次观察到了真正的活细胞,对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根据细胞学说,所有的细胞来源于()
A.先前存在的细胞的分裂B.各种化学元素重新合成的
C.各种化合物重新合成的D.培养皿中培养
4、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哪一项除外()
A.变形虫B.水稻 C.细菌 D.乙脑病毒
5、有关细胞学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是由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共同创立的。
B.细胞是所有有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细胞只能由细胞分裂而来。
D.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6、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一事实说明()
①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②生物界的统一性
③各种生物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④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单位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2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至4页,第II卷5至12 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3)第I卷共21小题,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l Cl2 N14 016 Na23 Mg 24 A1 27S 32 C1 35.5 Cr52 Fe 56 Cu 6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l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A.进行ATP的合成B.进行mRNA的合成C.存在血红蛋白D.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2.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
若在该实验过程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A.甲<乙,被动运输B.甲>乙,被动运输C.甲>乙,主动运输D.甲=乙,主动运输3.将生长状态一致的同一品种玉米植株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培养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有淀粉积累;乙组培养在光照较弱的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检测到淀粉。
乙组来检测到淀粉的原因是A.叶片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B.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低,没有淀粉的积累C.维管束鞘细胞没有与淀粉合成相关的酶D.维管柬鞘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4.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5.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
2011年高考理综全国卷二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本试卷分第Ⅰ Ⅰ 卷 (选择题选择题) ) 和第和第Ⅱ Ⅱ 卷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 两部分两部分。
第Ⅰ 卷 1至 4页 , 第Ⅱ 卷 5至 12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 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答题前, , 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 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 并贴好条形码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请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 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 . . . . . . . 。
3. 第Ⅰ 卷共 21小题,每小题 6分,共 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 :H 1C 12N 14O 16Na 23Mg 24Al 27S 32Cl 35.5Cr 52Fe 56Cu 6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复合题目要求的。
1. 1.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 A. A.进行进行 ATP 的合成 B. B.进行进行 mRNA 的合成 C. C.存在血红蛋白存在血红蛋白 D. D.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 2. 2.将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0.3g ∕ mL 的蔗糖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的蔗糖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知道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知道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
深圳市高级中学2011 届第二次高考模拟试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满分: 300 分时间:150分钟)150本试卷分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三个部分。
满分300 分。
考试时间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据号、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
用2B 型铅笔把答题卡上试室号、座位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够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定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定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地域内的相应地址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尔后再写上新的答案;禁止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定保持答题卡齐整。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 小题,每题 4 分,共 64 分。
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吻合题目要求)1.以下各项中,组成生物体的活细胞都拥有的是A.细胞周期B.选择透过性膜C.细胞分化D.遗传物质DNA2.以下列图为某同学建构的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模型图,其中建构正确的选项是:3.相关生物遗传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基因型为AaBb(基因独立遗传)的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不能够产生四种精巧胞B.多细胞生物体内一个基因型为aa 的细胞突变成Aa,能够不表现 A 所控制的性状C.常有的植物单倍体育种就是指是花药离体培养D.有丝分裂产生的两个细胞遗传物质能够不完满相同4.生物代谢的相关描述,合理的为A.人体激烈运动产生的CO2来自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1818C.绿色植物只要光合作用就能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D.无呼吸作用植物尚能存活,无光合作用植物不能够存活5.以下列图甲是某新建人工湖泊的生物类群关系。
以下解析错误的选项是。
图甲图乙A.该食品网中反响的种间关系有捕食和竞争B.合理保护使水禽等动物数量则水草等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增加C.研究该湖泊中能量流动就是研究图甲中各营养级的能量流动状况D.图乙结果反响的研究实验课题是“贝类对藻类种群密度的影响”6.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11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2011.4本试卷共12页,41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首先检查答题卡是否整洁无缺损,监考教师分发的考生信息条形码是否正确;之后务必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学校、姓名和考生号。
同时,将监考教师发放的条形码正向准确粘贴在答题卡的贴条形码区。
请保持条形码整洁、不污损。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不按要求填涂的,答案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满分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下表是某地(22°N,114°E)不同日期正午太阳高度。
据此判断,一年中该地在M日出现的现象是A.白昼最长B.正午影长最短C.气温最高D.气压最低2.图1所示的手机功能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 B.RS和GPSC.GPS和GIS D.RS和GIS图13.图2是某国人口增长走势及预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时期人口平均寿命最长B.②时期社会养老负担最重C.③时期人口总量开始减少D.④时期人口总量达到最多图24.下面是两幅卫星云图(箭头表示气流方向),根据云层运动状态判断正确的是甲图3 乙A.图甲——北半球反气旋B.图乙——北半球气旋C.图甲——南半球反气旋D.图乙——南半球气旋5.图4是四地传统民居景观,最能反映当地高温潮湿气候特点的是,①②③④图4A.①B.②C.③D.④读2008年我国部分省区人均产粮和人口数量坐标图(图5),完成6~7题。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3.(2011广东理综·13)如图3所示,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柱不脱落,主要原因是A.铅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B.铅柱受到大气压力作用C.铅柱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D.铅柱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答案】D【解析】考查分子力、大气压力、万有引力之间的区别。
选D14.(2011广东理综·14)图4为某种椅子与其升降部分的结构示意图,M、N两筒间密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M可沿N的内壁上下滑动,设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在M向下滑动的过程中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B.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小C.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大D.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答案】A【解析】由热力学第二定律△U=Q+W,Q=0,W>0,△U>0.选A15. (2011广东理综·15)将闭合多匝线圈置于仅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中,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关于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线圈的匝数无关 B.穿过线圈的磁通量越大,感应电动势越大 C.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越大 D.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始终相同 【答案】C 【解析】由E =tBNS t N ∆∆=∆∆φ,AB 错,C 正确。
B 原与B 感的方向可相同亦可相反。
D 错。
选C16. (2011广东理综·16)如图5所示的水平面上,橡皮绳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两根弹簧,连接点P 在F 1、F 2和F 3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F 1>F 2>F 3 B.F 3>F 1>F 2 C.F 2>F 3>F 1 D.F 3>F 2>F 1【答案】B【解析】由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及三角形知识得B 正确。
广东省2011届高三全真高考模拟试卷(二)理科综合本试卷共36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 1 C 12 N 14 O16 Na 2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
共6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都不含胆固醇B.载体蛋白平铺在细胞膜的内外表面C.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D.细胞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2.生物群落的结构组成是指A.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 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C.食物链和食物网D. 群落中生物的空间配置状况3.选择研究遗传的方式的实验生物应具有A.有较长的寿命 B.可产生较大量的子代C.有较长的生长周期 D.可产生大量的可遗传变异4.下图为DNA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图中依次表示限制性内切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解旋酶作用的正确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5.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下列不正确的是A.切除小白鼠的垂体后,其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含量减少B.饭后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糖浓度下降C.激素、酶和抗体发挥作用后立即被灭活D.水的平衡、体温等稳定,都与下丘脑有关6.以下四项中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A.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CO2含量的变化B.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C.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D.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7.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氧化物酸或碱盐+O 2+H 2OA .硫B .硅C .铜D .铁8.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mol 羟基中电子数为10A NB .常温常压下W W W K S 5 U .C O M ,22.4L 乙烯中C H —键数为4A NC .在反应中,每生成3mol 2I 转移的电子数为6A ND .常温下,1L0.1 mol·L -1的43NH NO 溶液中氮原子数为0.2A N9.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A .X 、Y 元素的金属性:X<YB .Y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C .一定条件下,Z 单质与W 的常见单质可直接生成ZW 2D .一定条件下,W 单质可以将Z 单质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 10.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甲烷、乙烯和苯都能与溴水反应B .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Na 2CO 3溶液鉴别C .蔗糖、葡萄糖和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D .苯不能使KMnO 4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11.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12A .31.010mol/L -⨯盐酸的pH 3.0=,81.010mol/L -⨯盐酸的pH 8.0=B .在醋酸溶液的pH a =,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 b =,则a b >C .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4NH Cl 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 7<D .若1mL pH 1=的盐酸与100mL NaOH 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 7=则NaOH 溶液的pH 11= 13.原子处于基态时最稳定,处于较高能级时会自发地向低能级跃迁。
2011深圳市一模生物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化合物或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细胞都含有溶酶体、叶绿体和内质网 B .毛霉、青霉和酵母菌都含有核膜和线粒体 C .生长素和干扰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氨基酸D .麦芽糖、蔗糖和半乳糖都是由两个单糖结合形成 2.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某个体遗传物质的遗传信息在该个体中均被表达B .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酸或核糖核酸C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都遵循中心法则和分离定律D .1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中遗传物质可能互不相同 3.静息时,大多数神经细胞的细胞膜( )A.对阴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氯离子大量流出膜外B.对阳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钠离子大量流出外C.对钠离子通透性比较小,对钾离子通透性比较大D.对钠离子通透性比较大,对钾离子通透性比较小4.下列有关实例或现象及所对应的推测或解释中,错误的( )5.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时( )A .细胞生长,核糖体的数量增加,物质交换效率增强B .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但mRNA 有变化C .细胞癌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多个基因发生突变D .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6.下列遗传系谱图中, 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 甲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用A 或a 表示, 乙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用B 或者b 表示, 分析正确的是 ( )A .I 2的基因型 aaXB X B 或aaX B X bB .II 5的基因型为BbX A X A的可能性是1/4 C .Ⅳn 为患两种遗传病女孩的概率为1/32 D .通过遗传咨询可确定Ⅳn 是否患有遗传病 二、双选题24.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DNA 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中,可以用甲基绿代替二苯胺检测B.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性糖时,可以用葡萄汁代替苹果或梨匀浆C.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可用表皮细胞代替根尖细胞D.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微生物接种的常用方法25.有关突变和基因频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突变可以改变核苷酸序列,不能改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B.经过基因突变后,原有的等位基因关系可能发生改变C.某人群的女性中正常者占99.5%,则色盲基因的频率为0.5%D.自然界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三、非选择题26.(16分)下面是蓝藻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该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其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自(物质)(2)从同化作用看,蓝藻与硝化细菌的主要(3)区别是,从生态系统的组成看,它们均属于。
深圳市2011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2011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本试卷共10页,包括六个部分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甄选/箴言聒噪/恬淡干劲/强劲B.缄默/信笺谄媚/胡诌屏障/屏除C.掠影/虐待舐犊/胼胝稽查/稽首D.羁绊/亟待校正/比较装载/记载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是,既称为小品文,它必须短小精悍,言简意赅。
相对地说,篇幅不宜太长。
乐毅的《报燕惠王书》和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以及诸葛亮的《出师表》和李密的《陈情表》,不能不说是肺腑之言和性灵之作,但由于它们的篇幅长,就不能算作小品文。
有的文章虽短,而且具有一孔之见,如柳宗元的《读论语》和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可是在篇中毕竟过多地诉诸理性而不是感情的自然流露,当然也不能居于小品之列。
A.短小精悍B.言简意赅C.肺腑之言D.一孔之见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每天,全球有5.5亿用户操着75种不同的语言在Facebook上评价、浏览、分享,全部用户每月耗费在这个社交网站上的时间总计高达7000亿分钟。
B.据估计,日本地震和海啸可能造成大约1万余人死亡,40万人无家可归,1669家企业遭受重创,日本这个世界第三大经济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C.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1973号决议决定,为了保护利比亚平民安全,除以人道主义救援目的和负责撤离外国侨民的飞机外,禁止所有飞机在利比亚领空飞行着陆。
D.两会前夕约会网友,已经成为温家宝总理的惯例。
2011年2月27日上午,他通过中国政府网、新华网,第三次与网民在线交流。
4.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当社会上流传着一片暴露个人隐私的光碟时,我感觉到被观看者内心的孤独感,在那样的时刻,她会跟谁对话?她有可能跟谁对话?她现在在哪里?她心里的孤独是什么?这些问题在我心里旋绕了好久。
2011年深圳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综)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 14O16S 32I 127 Cl35.5Al27 Ca 40Cu 64Fe 56K 39 Mg 24Na 23 Zn 65Ag 108第I卷(选择题共118分)一、单项选择题1、如果破除细胞骨架,动物蛋白的分泌速度会明显降低。
由此可推知细胞骨架A.是一种膜性细胞器B.有助于囊泡的运输C.能促进A TP的合成D.可作为细胞板的原料2、有关科学史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学说是罗伯特·虎克和施旺共同提出的B.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温特发现了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D.萨顿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3、下表列出了两个杂交组合及后代染色体的数目,相关说法正确的是一二杂交组合狮(38)虎(38)白菜(20)甘蓝(20)后代狮虎兽(38)白菜-甘蓝(20)A.狮与虎能交配产生狮虎兽,无生殖隔离B.狮虎兽个体间能正常交配产生可育后代C.体细胞杂交获得的“白菜-甘蓝”可育D.植物多倍体只能通过体细胞杂交获得4、2010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试管婴儿之父”——罗伯特·爱德华兹,以奖励他创立了体外受精技术。
该技术没有涉及的过程是A.精子的获能B.卵母细胞的培养C.细胞核移植D.胚胎的早期培养5、下丘脑可通过神经支配肾上腺髓质细胞合成肾上腺素,促进糖原分解并升高血糖,促进脂肪分解。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细胞之间存在信息传递过程B.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有协同作用C.肾上腺素能使机体耗氧量增加D.肾上腺素能加速血糖转化为脂肪酸6、图示一个家族中某种基因遗传的传递情况,若号个体为纯合子的概率是1/2,则该病最可能遗传方式A.细胞质遗传B.Y染色体遗传C.X染色体隐性遗传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乙醇生成的一种新化合物B .淀粉、纤维素完全水解的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C .鸡蛋清中加入CuSO 4溶液会产生盐析D .煤油是石油的分馏产品,可用于保存少量金属钠 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向明矾溶液加入过量氨水:Al 3++4OH - == Al(OH) 4-B .碳酸钙溶于稀盐酸:CO 32-+2H + == H 2O+CO 2↑C .铜与稀硝酸反应:3Cu +2NO 3-+8H +== 3Cu 2++2NO ↑+4H 2OD .一小块钠投入到CuSO 4溶液中:2Na +Cu 2+== Cu +2Na +9、第三周期元素X 、Y 、Z ,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X 2O 、Y 2O 3、ZO 2,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A .原子半径X <Y <Z B .三种元素中X 的金属性最强 C .Y(OH)3能与NaOH 溶液反应 D .ZO 2可制造光导纤维 10、下列实验Ⅰ~Ⅳ中,正确的是A .实验Ⅰ: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B .实验Ⅱ:除去Cl 2中的HClC .实验Ⅲ:用水吸收NH 3D .实验Ⅳ:制备乙酸乙酯 11、某条件下,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 2(g)+3H 2(g)CH 3OH(g)+H 2O(g);ΔH <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高效催化剂,可使CO 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B .单位时间内消耗CO 2和H 2的物质的量比为1∶3时,反应达到平衡C .及时分离出CH 3OH 和H 2O 可提高CO 2和H 2的转化率D .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12、镁钼蓄电池的总反应为:x Mg +Mo 3S 4 Mg x Mo 3S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放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 .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Mg -2e -== Mg 2+C .充电时Mg 2+向阳极移动 D .充电时Mo 3S 42x- 发生还原反应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Ⅰ饱和 NaClCl 2→(含HCl)→ⅡNH 3→ H 2OⅢ乙醇、乙酸NaOH溶液 Ⅳ放电 充电A.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并成功解释了光效应现象B.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卢瑟福发现了质子和中子D.玻尔理论成功解释了所有原子的光谱14、关于放电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产生放射线的过程是原子核的裂变过程B.放射性同位素可以作为示踪原子C.各种放射线都是电磁波D.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随时间的增加而变短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被压缩的物体其分子间只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B.分子间距离增大则分子势能一定变大C.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D.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16、如图,某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现对物体施加一不断增大的竖直向下的力F,则A.物体受到的支持力不断增大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C.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断增大D.当F增大到某一值时物体开始沿斜面下滑二、双项选择题17、关于人造地球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运行的轨道半径变大其周期变小B.同步卫星只能在距离地面一定高度的赤道上空运行C.人造卫星在轨道上运行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D.所有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速度都大于第一宇宙速度18、在距水平地面一定高度的某点,同时将两物体分别沿竖直方向与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两物体A.都是匀变速运动B.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不同C.一定同时落地D.竖直方向的位移相同19、一电子仅受电场力作用,从高电势处移动到低电势处,则A.电场力对电子做正功B.电子的电势能减少C.电子的动能减少D.电子的动能和电势能的总和保持不变20、如图,足够长的光滑导轨倾斜放置,其下端连接一个灯泡,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导轨和导线电阻不计),则垂直导轨的导体棒ab 在下滑过程中A .受到的安培力方向沿斜面向上B .受到的安培力一直增大C .导体棒的机械能一直增大D .克服安培力做的功等于灯泡消耗的电能21、闭合回路由电阻R 与导线组成,其内部磁场大小按B-t 图变化,方向如图,则回路中 A .电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B .电流强度越来越大 C .磁通量的变化率恒定不变 D .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越来越大22、对0.1 mol ·L -1NH 4Cl 溶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c (Cl -)>c (NH 4+)>c (OH -)>c (H +) B .c (NH 4+)+c (H +)= c (OH -)+c (Cl -) C .适当加热该溶液后,水的离子积K W 增大 D .加水稀释后溶液的pH 减小 23、设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mol O 3中电子总数为24 n AB .1L 0.1 mol ·L -1Al 2(SO 4)3溶液中Al 3+总数为0.2n AC .常温常压下,22.4L SO 2和O 2的混合气体中氧原子总数为2n AD .5.6g Fe 与足量Cl 2反应时转移电子总数为0.3n A 24、通常,需要借助光学显微镜才能完成的实验有A .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细菌计数B .探究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液浓度C .对大蒜根尖细胞进行染色体计数D .调查和统计土壤特种的丰富度 25、关于图中甲、乙和丙所示内容及分析,正确的是选项 内容 分析 A 人体内环境的主要成分和物质移动方向 丙为细胞内液 B 呈递抗原的细胞和途径 乙产生抗体 C 生物群落的成分和能量移动方向 丙为分解者D三种生物构成的两条食物链乙与丙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82分)三、非选择题(26. (16分)I. 在一块土地上按照一定的行、株距和占地的宽窄比例种植不同种的农作物,叫间作套种。
据表分析。
甲丙乙品种水稻玉米人参光饱和光照强度*(klx)40~50 30 4~5生活环境水生陆生陆生*当达到某一光强度时,植物光合速率就不再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光饱和现象。
(1)表中能进行间作套种的两个品种是,依据的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主要是。
(2)作物栽培需要“正其行,通其风”。
“通风”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光合作用的过程。
“土不翻,苗不欢”,原因是“松土”能。
但大面积的松土也能带来等环境问题。
Ⅱ.取大小和活力基本一致的绿豆种子3000粒,随机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放置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培养,乙组在黑暗中培养。
待种子萌发时,每天同一时刻抽取50粒(颗)测量其干重,结果大致如图所示。
(3)实验中的无关变量有(答两点即可)。
(4)曲线显示的是光照条件下培养时干重变化的情况,M点表示的生理意义是。
27.(16分)图示某雄性昆虫细胞内染色体组成及相关基因的位置,其中A控制长翅,a控制残翅。
据图回答。
(1)图示细胞的名称为,细胞中含有个染色体组,是等位基因;染色体在细胞内移动时,需要依靠发出的星射线牵引。
(2)该昆虫只有在B、H同时存在时才表现出红眼,否则为白眼。
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
若只考虑图中所表示的基因的遗传,该昆虫产生的配子有种。
(3)若该昆虫产生的后代因为细胞中出现a和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而发生性状改变,其变异类型是;若A和a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其变异类型可能是。
28.(16分)图甲表示乙烯促进离层细胞合成和分泌酶X的过程,酶X能够水解离层细胞的细胞壁导致叶柄脱落。
图乙表示叶柄离层细胞两侧(近基端和远基端)的生长素浓度与叶片脱落关系。
请回答。
(1)图甲中a表示的过程是,需要的原料是,b过程需要的工具是。
(2)酶X 是 ,参与酶X 合成和分泌过程,但不含核酸的细胞器有 。
(3)与乙烯上述作用类似的植物激素是 。
(4)当远基端生长素浓度 近基端生长素浓度时,叶柄脱落。
已知生长素在叶柄内是从远基端向近基端进行极性运输,通过对上图分析,该运输过程对乙烯的合成有 作用。
29.(16分)下列是对土壤微生物开展探究活动的三个案例,请在相应的空白处作答。
(1)案例Ⅰ:探究落叶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是否发生腐烂(分解)。
设计思路:组别 对照组 实验组处理情况 不做处理的带落叶的土壤进行过处理的 带落叶的土壤将等量的带落叶的土壤,用带有编号的相同的塑料袋分别包扎好,并埋在 5cm 深的土壤中对实验组土壤应该进行 处理,尽可能排除 的作用。
(2)案例Ⅱ: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
实验步骤:①将取自农田的土壤制成土壤浸出液,放在烧杯中静置一段时间。
②另取两只烧杯,编号为A 、B ,放入等量的淀粉糊。
在A 烧杯中加入30mL 土壤浸出液,B 烧杯中加入 。
③在室温条件下放置7天后,从A 烧杯中取20mL 溶液,分别加入A1和A2两支试管各10 mL ;从B 烧杯中取20mL 溶液,分别加入B1和B2两支试管各10 mL ;④在A1和B1中加入碘液;在A2和B2中加入 ,并进行 处理 。
⑤观察各试管的 ,记录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