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站高铁区域城市设计及产业规划研究教学提纲
- 格式:doc
- 大小:14.23 MB
- 文档页数:24
广州南站地区枢纽新城交通规划研究余二威;徐士伟【摘要】针对国内缺乏枢纽新城地区交通规划的实践经验和规范指导,文中以广州南站地区交通规划为例,通过对国内外经验的总结研究以及模型测算,提出交通发展目标、理念和策略,勾勒了地区发展的交通网络,并提出了枢纽布局、交通组织和公共交通系统等枢纽新城交通规划.【期刊名称】《交通科技》【年(卷),期】2012(000)001【总页数】3页(P92-94)【关键词】枢纽新城;广州南站;交通枢纽;交通规划;轨道交通【作者】余二威;徐士伟【作者单位】广州新地交通咨询有限公司广州 510030;广州新地交通咨询有限公司广州 510030【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中国高速铁路的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以高速铁路为轴线,综合交通枢纽站为集聚点,沿线地区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
高铁站点是多种交通方式的汇集地,不仅是对外交通的枢纽,更是对内交通的重要节点,以高铁站点为核心,尽快整合长途客运站、公交站等不同交通方式,力求实现城际交通与市内交通、铁路与公路的无缝换乘,是当前城市交通规划研究面临的新课题。
通过对周边地区路网及公共交通系统的完善,以带动枢纽周边地区的开发与发展,最大限度地释放出高铁效应,随着周边开发和发展逐步形成一个新的枢纽新城。
广州南站地区是我国枢纽新城的典型代表,笔者从广州南站地区的交通规划目标和策略出发,阐述了广州南站地区立体化交通枢纽、完善的集疏运系统、公共交通系统、舒适绿色的交通系统方案,对枢纽新城的交通规划进行了研究探讨。
1 广州南站地区地理位置及客流预测广州南站选址于番禺区西北部钟村镇石壁村,地处广佛都市圈地理中心,北距广州珠江新城18km,西到佛山禅城区18km,距离南沙新区45 km、白云机场45km,联系珠三角东、西两翼都市经济核心密集区。
根据需求预测与换乘方式研究,预计广州南站2020年铁路发送量为8 500万人/年,2030年旅客发送量为13 000万人/年,平均日发送量为35万人,高峰小时旅客发送量为3.3万人。
简介南站地区整体规划范围为36.1平方公里,核心区为4.5平方公里。
其主要功能是交通服务,其次是商务、商贸功能,并包括部分城市服务功能(如商业、酒店、旅游购物等)和文化、体育、教育、医疗、住宅、公寓、办公、研发等。
居住功能为辅助功能。
定位——交通枢纽打造核心商务区广州南站地区的规划结构为“一带、两轴、三区”,“一带”-是指由东至西联系汉溪长隆、南站、佛山的“广佛发展带”。
“两轴”——一是指以南站为核心,东西延伸发展的“生产服务轴”;二是以市民中心为核心,向南北分别联系TOD商业中心,文化中心与体育中心的“生活发展轴”。
“三区”-以汉溪大道和广明高速为界形成的“北部和南部村镇综合发展片区”以及“中部城市发展片区”。
其中,中部城市发展区是规划的重点,包括南站核心商贸区、西部商务办公区以及东部生活服务区。
交通规划特色在区域交通规划方面,规划提出“汇聚广佛、承载两翼”的交通策略,打造广佛一体综合交通网络。
构建具有国际水准的华南客运交通枢纽空间形态特色——“超级TOD”模式与地下综合开发在城市形态方面,规划提出“超级TOD”模式——即在南站大楼500-2000米范围内,采用大疏大密的空间组织形式,高密度路网、大型绿化广场、沿路绿化带等开敞空间,确保地区交通疏解能力。
另一方面在开发地块中,采用高开发强度、多样化的物质形态以及高品质的空间设计,硬核区地块净容积率为8~12左右。
沿未来轨道交通站点及多处大型公交站点500~800米范围内布置高强度商务、商业及居住功能,形成TOD模式主导的地区中心。
地下空间开发——南站有非常好的地下空间开发条件,将建成一个中轴广场,广场长约1公里,宽约100~200米,呈喇叭状向飘峰山展开,是一个集地上二层、地面、地下整体利用的多维立体型广场。
加强南站大楼、中轴广场及周边一线地块地下交通联系,实现多种交通立体换乘,缓解地面交通压力。
同时分析人流特征、结合换乘中心充分开发地下空间,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容量,加强中心地区的集聚作用,形成地区统筹的立体开发模式。
1312017年第12期第33卷广州站交通枢纽片区交通规划与城市设计一体化规划探究□ 王其东[摘 要]铁路枢纽周边片区不仅是城市重要的交通功能片区,还是城市重要的公共节点,作为交通主导地区,对交通组织、景观环境等较城市一般地区有更高的要求。
文章以广州站交通枢纽片区为例,基于对交通站场周边地区现存问题的分析,从站场周边功能安排、城市与站场的一体化衔接、周边开发和门户形象塑造等方面提出了交通规划与城市设计一体化规划方案,推动了广州站周边地区城市功能的完善。
[关键词]交通主导地区;交通规划与城市设计;一体化规划;广州站[文章编号]1006-0022(2017)12-0131-05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引文格式]王其东.广州站交通枢纽片区交通规划与城市设计一体化规划探究[J].规划师,2017(12):131-135.Integration Of Traffic Planning And Urban Design Of Transport Hub Area Of Guangzhou Railway Station/Wang Qidong[Abstract] Transport hub area is the important traffic and public space with a high demand for traffic organization and landscaping. The paper takes the transport hub area of Guangzhou railway station as an example,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station vicinity, and makes an integration plan which includes the function design, link of city and station, surrounding develop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gateway image, improves the urban function of station vicinity.[Key words] Traffic area, Traffic planning and urban design, Integration planning, Guangzhou station0引言交通主导地区相比城市一般片区,对交通规划组织的要求更高;作为交通枢纽,其往往还是城市门户地区,对景观环境、城市风貌、建筑风格和街道品质等的要求也很高。
(2023)广州南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课件(一)(2023)广州南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课件项目背景•所在地:广州市南沙区•项目概述:规划项目占地面积约3000亩,总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项目意义:将成为广州市南部一个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推动南沙区形成以广深港高速铁路为骨干的交通新格局项目目标•建设规模:南沙站为成片建筑,总建筑面积约7.4万平方米•终端旅客服务能力:高峰日发送旅客为3万人次•设备设施:配备一座规模较大的客运站,4个岛式高架站台,支持16辆动车组同时停靠项目特色•设计理念:将南沙站打造为世界级铁路交通枢纽,融合多种元素,成为南沙区城市发展的核心基础设施•设计风格:简洁、现代、实用、优雅•客户需求:为旅客提供舒适、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项目方案•设计草案:分别由多家著名设计公司参与设计,最终由中国建筑设计院选定方案•建筑风格:以白色和灰色为主调,曲线流畅,展现现代感•设备配置:引入最新的科技产品,构建高效、智能的终端服务系统项目投资•总投资:116.9亿元•融资方式:政府财资、商业银行贷款、PPP模式•预计收益:项目建成后,将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和税收贡献项目进展•项目启动时间:2019年11月•项目设计时间:2020年3月至2021年8月•预计建设时间: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项目目前进度:已完成规划设计,进入招标、建设等后续阶段项目评估•项目优势:有利区位、政府支持、重点规划、广阔市场•项目劣势:施工难度大、环境保护要求高、成本较高•市场前景:广州南站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提升南沙区及周边地区的交通运输效率,同时也有助于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
项目风险•投资风险:总投资较大,且需要较长的回收周期•施工风险:南沙区地质状况复杂,施工难度较大•经营风险:由于铁路运输的特殊性,需面对市场供求变化、车票价格波动等风险项目管理•领导机构: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广州市政府、南沙区政府•项目管理机构:成立专门的南沙站建设管理机构,负责项目建设和经营管理•技术支持:聘请国内外专业设计和建设团队提供专业技术支持项目影响•地区影响:成为南沙区一个重要的标志性建筑,将极大促进南沙区的发展和建设•社会影响:将为更多的旅客提供便捷的外出交通方式,推动城市交通事业的发展•经济影响:预计项目运营后,每年将为当地创造100亿元以上的经济效益结语综合来看,广州南站项目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和市场前景,是南沙区构建现代高效公共交通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南沙区城市发展和提高城市功能的关键性工程之一。
广州南站规划设计周建喜【摘要】Principles for selecting the location of station were suggested according to the city planning of Guangzhou; the station address was fixed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field conditions, extent of passenger attraction, city planing, traffic connection and project investment etc.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planning map of Guangzhou railway hub and the connection lines of the station, the station scale was determined, the plan layout of the station, function division of vehicle yard, elevation design of the station were put forward, the scale of station buildings and passenger flow line design were clarified, the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iques were expounded, the traffic connection plan was put forward. Summation of the features of Guangzhou south station will be helpful for the design of large scale passenger stations.%根据广州市城市规划,对车站地理位置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车站选址原则,通过对场坪条件、客流吸引范围、城市规划、交通衔接和工程投资等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确定车站站址,根据广州铁路枢纽总图规划及车站各衔接线路情况确定车站规模,提出车站平面布置形式、车场分工、车站立面设计方案,明确站房建筑规模及旅客流线设计,阐述新技术的使用,提出交通衔接规划.通过广州南站车站特点归纳,对大型铁路客运站设计有借鉴意义.【期刊名称】《铁道标准设计》【年(卷),期】2011(000)008【总页数】5页(P126-130)【关键词】广州南站;设计;规划【作者】周建喜【作者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43006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911 概述新广州站又称广州南站,衔接武广客运专线、广深港客运专线、广珠城际铁路、贵广铁路及南广铁路,是广州铁路枢纽中最主要的客站。
广州南站高铁区域城市设计及产业规划初步研究杨宝民米韶莹作者简介杨宝民,深圳新摩尔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清华大学商业地产总裁班主讲教授。
米韶莹,诺丁汉大学建筑学硕士,祈福地产集团设计部副总经理前言高铁广州南站区域城市设计和控制性规划于2010年完成编制。
广州南站地区整体规划设计范围36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4.5平方公里。
早前规划定位为华南地区综合客运交通枢纽;以商务、商贸为主导功能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目前调整后的规划定位变成:华南商贸中心,枢纽乐享活城·岭南魅力之窗,面向珠三角、辐射南中国的现代化综合新城。
作者依托深圳新摩尔商业管理公司服务长沙、长春和青岛高铁区域产业规划和城市设计以及土地一级开发顾问服务的经验,对广州南站区域进行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初步的建议,希望今后能够在番禺区委区政府支持下深入研究番禺区的产业规划和城市发展战略。
一、高铁广州南站产业规划建议广州南站地区建成后,该地区将容纳35万人,其中居住人口14.4万人,就业人口20.6万人。
整体城市设计将南站地区分为南站核心商贸区、西部商务办公区、东部生活服务区、3个村镇综合发展区,提升广州南部的文化、教育、体育、医疗卫生等地区服务职能,形成以车站商务为核心的活力新城。
广州南站规划范围约36平方公里,可开发利用土地面积约18平方公里。
图1广州南站区域规划图番禺区政府提出广州南站地区重点发展商业贸易、商务服务、专业会展博览和休闲旅游四大主导产业图2番禺区政府提出的产业规划布局图广州南站产业规划需要突出自己的高铁卫星城特点,突出生态型商务办公,让更多的番禺居民就近工作,减轻广州主城区的交通压力。
广州南站产业规划需要结合番禺产业基础,与老城区产业有所区别,要服务周边的卫星城,特别是东部区域的镇区。
作者结合调研,提出广州南站产业规划的具体意见。
(一)服装产业规划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广东拥有3万多服装企业,形成了26个服装产业集群,服装产量占全国服装产量的4分之一,仅流花商圈就拥有34个服装专业市场,成为世界最大的服装生产基地和流通基地。
高铁枢纽地区发展研究——以广州南站地区为例肖健,李福映摘要:在新发展背景下,全国各地兴起“高铁新城建设热”。
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国内外案例研究寻求高铁枢纽经济发展背后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城市原来中心区功能外溢及其背后的区域经济需求是高铁站点周边地区开发能否获得成功的根本因素,同时站点地区和城市中心区的便捷联系、适度的功能混合等对高铁站点开发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其次本文对高铁枢纽地区的产业空间布局规律——包括圈层理论、圈层范围和相关重点产业发展特征进行识别研究。
最后我们选取广州南站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前文高铁枢纽地区的规律经验对南站地区进行圈层划分、产业布局方面的策略说明。
关键词:高铁枢纽地区,发展逻辑,产业空间布局,广州南站以往的城市发展主要是依靠高快速路、港口来组织生长,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尤其是城市走向区域化的过程中,信息流、服务流对一个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成为新一轮城市发展的重要依托。
通过人的快速流动和商务信息的集聚来组织生产关系,已经成为城市走向区域多中心的发展的关键。
而高铁枢纽具有对人流的快速中转,商务信息的快速交换的特点,在抢占区域经济,发展商务经济占据了很大的优势。
到目前为止国内已经有36座新城拔地而起,这其中很多新城试图打造高铁商务区做为副中心来带动城市发展。
实际上高铁枢纽发展背后是有一定的逻辑支撑的,需要一些关键因素的培育。
1 高铁枢纽经济发展背后的内在逻辑1.1国外案例研究我们选取了国外开发成功的高铁枢纽地区进行研究,探寻高铁枢纽发展起来的关键因素。
研究发现,城市原来中心区功能外溢及其背后的区域经济需求是高铁站点周边地区开发能否获得成功的根本因素。
例如新宿站开发的成功是因为其处于世界上经济最活跃的城市带。
即使规划在功能和结构层面出现一些问题,这种大背景下的经济动力也会推动项目实现成功。
阿姆斯特丹泽伊达斯枢纽也是在中心区功能相对饱和,交通拥挤、建筑高度密集的情况下,政府通过引导建立起来的商务副中心(图1)。
.广州南站调研报告.目录一、广州南站情况简述 (2)(一)广州南站区位分析 (2)(二)现实意义 (2)(三)设计理念 (3)(四)建筑规模 (4)二、一层及三层分析 (5)三、缺点简述 (11)(一)视线阻碍 (12)(二)停车、标志及卫生问题 (13)四、关于广州南站地下空间规划 (14)一、广州南站情况简述(一)广州南站区位分析广州南站是客运特等站,又称新广州站或广州新客站,前称石璧站,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壁街石壁村,是一个大型现代化铁路客运站,是一个功能全面的多模块交通枢纽设施。
广州南站位于珠三角地区的核心地带,坐落于广州市与佛山之间,距离广州市中心17公里,于2004年12月30日动工兴建,并于2010年1月30日(即2010年春运前)建成启用。
广州南站与广州站、广州东站和广州北站共同形成由中国铁道部规划的全国铁路四大客运中心之一——广州铁路客运枢纽。
作为广州的高铁枢纽,广州南站是京港高铁、贵广高铁、南广高铁、广珠城轨、广佛肇城际轨道交通、广佛环线的交汇点,并且是武广客运专线和广深港客运专线的三个始发站之一,也是广珠城际轨道交通的三个始发站之一,另外也建有三眼桥联络线连接既有的广州站、广州东站及广州西站等。
(二)现实意义广州南站是铁道部和广东省合作加快铁路建设的重点工程,是京广高铁武广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缓解广州春运压力,优化城市轨道交通布局,完善区域旅客运输结构,扩大运输能力,缓解广州客运枢纽能力紧张局面,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设计理念广州南站以“芭蕉叶”为造型,充分体现广东岭南文化特色。
按照代化大型客站“功能性、系统性、先进性、文化性、经济性”的建设新理念,广州南站站房与站场融为一体,为旅客提供方便舒适的乘车环境和人性化的服务设施。
旅客流线简洁明快,高速铁路旅客“上进下出”,城际铁路旅客“下进下出”,交通流组织快速便捷,实现“双十目标”:十分钟内可换乘公交、地铁;十分钟内接驳高速公路。
48大型高铁枢纽优化提升研究 ——以广州南站为例Research on Optimization of Large-ScaleHigh-Speed Railway Hub—T ake Guangzhou South Railway Station As an Example 杜洪涛1,徐士伟2,王 帅21.广州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第一作者简介杜洪涛(1970—),男,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副总经理,从事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Email : g zdht0627@摘 要:该文总结广州南站综合枢纽现状存在的问题,参考国内外大型高铁枢纽规划建设经验,以满足旅客出行需求、提升出行体验为核心,提出枢纽优化提升目标和对策,并针对性提出优化提升方案,可为国内其他大型综合枢纽的规划设计及优化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综合交通枢纽;优化;目标;对策;方案A b st r 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Guangzhou south railwayhub. With reference to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of large-scale high-speed railway hub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paper proposes the optimizationtarget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satisfy the passengers’ need and experience. The hub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lanning,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other large-scale integrated hubs in China.Ke y wo r ds :Integrated transportation hub; Optimization; Target; Countermeasure; Solution0 引 言广州南站作为我国第一代高铁枢纽,站台规模为15台28线,引入了4条高铁,分别为武广高铁、南广高铁、贵广高铁、广深港高铁,规划还引入3条城际、4条地铁线路,原规划设计远期旅客发送量35万人次/日[1]。
高铁建设方案与规划策略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出行方式的要求日益提高,高铁作为一种快速、安全、方便的交通工具,逐渐成为现代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铁的建设方案与规划策略研究,是确保高铁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运营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高铁建设的背景和意义、建设方案的制定、规划策略的分析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高铁建设的背景和意义高铁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方式,具有速度快、运营稳定、安全性高等特点,对于现代化城市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高铁的建设不仅可以加快人们的出行速度,提高交通效率,还可以促进城市之间的联系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同时,高铁的建设还可以减少对传统交通方式的依赖,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环保意义。
二、建设方案的制定高铁建设方案的制定是高铁项目顺利实施的基础。
在制定建设方案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线路选择、站点布局、技术标准、投资规模等。
首先,线路选择是建设方案中的关键环节。
需要综合考虑地形地势、地质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线路。
其次,站点布局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站点的布局需要根据城市规划和交通需求来确定,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周边地区的居民。
此外,技术标准和投资规模也是制定建设方案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
三、规划策略的分析规划策略的分析是高铁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规划策略分析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市场需求、投资回报、运营模式等。
首先,市场需求是进行规划策略分析的基础。
需要对目标市场进行调研,了解市场需求的情况,以便制定出合理的规划策略。
其次,投资回报是规划策略分析的重要指标。
需要对高铁项目的投资成本和预期收益进行评估,以便确定项目的可行性。
最后,运营模式是规划策略分析的关键环节。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营模式,以便确保高铁项目的顺利运营。
四、高铁建设的挑战和前景高铁建设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资金压力、技术难题等。
高铁项目的投资规模庞大,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这对于一些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来说是一个挑战。
广州南站地区城市设计2010年11月9日,叶浩军副局长在局附七楼会议室主持召开《广州南站地区城市设计》媒体见面会,向驻穗各新闻媒体记者详细介绍了广州南站地区城市设计编制的背景及广州南站地区的发展定位、交通规划、城市设计的特色等相关情况,会同编研中心副主任陈勇、交通研究所所长贺崇明等领导回答记者提问。
《广州南站地区城市设计》规划编制完成附:新闻背景材料广州南站:将成中国六大铁路客运枢纽之一——《广州南站地区城市设计》规划编制完成广州火车南站于今年1月30日投入使用,从广州南站出发乘高铁到长沙不用2个小时,到武汉也只要3个小时。
9月28日起,广州地铁2号线延伸到广州南站,实现广州市区和高速铁路网的无缝链接,珠三角地区实现全程公交北上湘鄂。
广州南站高铁开通,给我们的生活的带来了许多便利。
从前,我们要花一天甚至更多时间办的事情,现在只要一个小时。
有媒体报道说,广州南站已经让“朝饮珠江水,午食武昌鱼,晚品羊城茶”由梦想变成了现实。
目前,广州南站已经开通武广专线,今后将逐步开通贵广铁路、南广铁路、广深港客运专线和广珠城际铁路。
高铁除了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我想,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是广州南站地区未来是什么样子?它的发展定位是怎样的?我希望通过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来解答这个问题。
一、高水平设计团队打造南站地区规划2003年11月,广州南站选址于番禺区石壁街。
2004年4月,广州市规划局组织了“广州铁路新客站(南站)地区概念规划方案国际咨询活动”,邀请了国内外交通、规划方面知名的设计机构进行方案咨询,并通过专家评审确定以美国RTKL公司和WHL工程顾问公司(联合体)方案、英国阿特金斯集团和广州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联合体)方案作为深化工作的基础框架。
2006年6月,市规划局组织完成“广州铁路新客站(南站)地区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9年3月,为贯彻落实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强化广佛同城深度融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提升广州在华南地区客运铁路枢纽战略地位,奠定广州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地位,根据市政府要求,广州市规划局重新组织编制《广州南站地区城市设计》,对上一轮规划进行修编,邀请了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所、天津市城市规划研究院和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三家单位共同负责该项规划工作。
高铁站点设计与规划研究高铁的迅速发展对现代城市交通以及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高铁站点作为高铁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与规划对于高铁运输的安全、高效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高铁站点的设计和规划进行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以及提升城市的交通便利性。
首先,高铁站点的选址是设计和规划的基础。
在选址时,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包括城市规划、土地利用、交通状况等等。
选址应当考虑到高铁站点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尽量选择对城市的整体交通方便,并且将高铁与其他交通方式衔接紧密的地区作为站点。
其次,高铁站点的设计应当遵循人性化原则。
在站点内部,应当设置充足的候车区域、舒适的座椅以及便利的商业设施等,以提高旅客的出行体验。
同时,应当考虑到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的需要,在设计上予以照顾,确保每个人都能够方便地使用高铁站点。
此外,高铁站点的规划要与城市的整体交通规划相衔接。
在规划中,应当考虑到高铁与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方式的连接,使得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切换更加便捷。
此外,还应当考虑到高铁站点对周边道路交通的影响,避免因为站点引起的交通堵塞问题。
另外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是高铁站点的空间利用。
由于城市空间有限,高铁站点的规划对于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在设计中,可以考虑使用立体交通枢纽的概念,将地上和地下的交通系统互相连接,实现空间的充分利用。
此外,在站点周边可以规划商业和休闲设施,以提升站点的综合利用价值。
最后,高铁站点的设计和规划应当注重环境保护。
在设计上应该充分考虑到站点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噪音和振动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同时,可以考虑在站点周边种植树木和花草,打造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提升人们在站点周边的舒适感。
综上所述,高铁站点的设计和规划对于高铁运输的安全、高效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在设计和规划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选址、人性化设计、交通规划、空间利用以及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提升城市的交通便利性,并且尽可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广州南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一、前言 (3)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4)1.3 研究范围与方法 (5)二、广州南站项目概况 (6)2.1 地理位置与交通优势 (7)2.2 项目历史发展与现状 (8)2.3 项目定位与功能规划 (10)2.4 投资规模与资金来源 (11)三、市场需求分析 (12)3.1 客流量预测 (13)3.2 货物运输需求分析 (14)3.3 旅客服务需求分析 (15)3.4 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16)四、技术可行性分析 (18)4.1 建筑工程技术 (19)4.2 电气与自动化系统 (21)4.3 信息与通信系统 (23)4.4 节能环保技术 (24)五、经济可行性分析 (26)5.1 财务效益评估 (27)5.2 不确定性分析 (28)5.3 敏感性分析 (30)5.4 经济评价结论 (31)六、社会可行性分析 (32)6.1 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34)6.2 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35)6.3 对文化教育的影响 (36)6.4 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37)6.5 社会支持与参与 (38)七、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39)7.1 风险识别与评估 (41)7.2 风险应对策略 (42)7.3 风险监控与报告机制 (43)八、结论与建议 (44)8.1 结论总结 (46)8.2 建议与展望 (47)8.3 实施计划与时间表 (48)一、前言广州南站项目作为地区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旨在对广州南站项目进行全面的分析,以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实用性和长远发展的可持续性。
本研究报告结合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对广州南站项目的必要性、市场需求、建设规模、技术方案、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交通需求的日益增长,广州南站项目不仅关系到城市交通网络的完善,更对地区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优化和民生改善产生深远影响。
广州南站规划广州南站是广州市规划建设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占地面积约5平方公里。
该站规划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广州市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并提升广州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形象和综合竞争力。
广州南站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高铁站、地铁站、广州大道、广明城际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的建设。
其中,高铁站作为广州南站的核心工程,将成为连接广州与全国各地的重要交通枢纽。
高铁站的建设将大大提升广州南站的交通能力和服务水平,方便广州市民出行,也方便外地游客来广州旅游。
广州南站规划建设还包括地铁站的建设,将与高铁站相互衔接,形成便捷的交通网络。
地铁站的建设将为广州南站的出行提供更多的选择,方便广州市民和外地游客的出行,减少交通拥堵,提高出行效率。
广州南站规划建设还涉及到广州大道、广明城际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的建设。
广州大道作为广州南站的主要出入口道路,将根据交通流量规划建设合理的道路线路和设施,以确保交通的顺畅。
广明城际轨道交通是连接广州南站与广明新区的重要交通线路,将缩短广州南站与广明新区之间的距离,方便两地的交通往来。
高速公路的建设将进一步提高广州南站的交通效益,方便广州市民和外地游客的出行。
广州南站规划建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配套设施的建设。
规划建设中将建设物流园、商业中心、办公楼、宾馆、酒店等配套设施,以满足广州南站及周边地区不同需求的人群。
这些配套设施将为广州南站的乘客提供便利和舒适的服务,提升广州南站的综合竞争力和服务水平。
总体来说,广州南站的规划建设将极大地改善广州市的交通状况,提高广州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形象和综合竞争力。
广州市民和外地游客都将受益于广州南站的建设,享受到更加便捷和高效的交通服务。
广州南站的建设也将促进广州市与其他城市的互联互通,推动广州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广州南站高铁区域城市设计及产业规划初步研究杨宝民米韶莹作者简介杨宝民,深圳新摩尔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清华大学商业地产总裁班主讲教授。
米韶莹,诺丁汉大学建筑学硕士,祈福地产集团设计部副总经理前言高铁广州南站区域城市设计和控制性规划于2010年完成编制。
广州南站地区整体规划设计范围36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4.5平方公里。
早前规划定位为华南地区综合客运交通枢纽;以商务、商贸为主导功能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目前调整后的规划定位变成:华南商贸中心,枢纽乐享活城·岭南魅力之窗,面向珠三角、辐射南中国的现代化综合新城。
作者依托深圳新摩尔商业管理公司服务长沙、长春和青岛高铁区域产业规划和城市设计以及土地一级开发顾问服务的经验,对广州南站区域进行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初步的建议,希望今后能够在番禺区委区政府支持下深入研究番禺区的产业规划和城市发展战略。
一、高铁广州南站产业规划建议广州南站地区建成后,该地区将容纳35万人,其中居住人口14.4万人,就业人口20.6万人。
整体城市设计将南站地区分为南站核心商贸区、西部商务办公区、东部生活服务区、3个村镇综合发展区,提升广州南部的文化、教育、体育、医疗卫生等地区服务职能,形成以车站商务为核心的活力新城。
广州南站规划范围约36平方公里,可开发利用土地面积约18平方公里。
图1广州南站区域规划图番禺区政府提出广州南站地区重点发展商业贸易、商务服务、专业会展博览和休闲旅游四大主导产业图2番禺区政府提出的产业规划布局图广州南站产业规划需要突出自己的高铁卫星城特点,突出生态型商务办公,让更多的番禺居民就近工作,减轻广州主城区的交通压力。
广州南站产业规划需要结合番禺产业基础,与老城区产业有所区别,要服务周边的卫星城,特别是东部区域的镇区。
作者结合调研,提出广州南站产业规划的具体意见。
(一)服装产业规划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广东拥有3万多服装企业,形成了26个服装产业集群,服装产量占全国服装产量的4分之一,仅流花商圈就拥有34个服装专业市场,成为世界最大的服装生产基地和流通基地。
2006 年广东省服装总量为 461406 万件,同比增加 9.83%, 占全国比重 27.14% 。
广州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和商品集散地 , 其服装产业紧紧依托着以珠三角地区为主的产业基地 , 连续多年保持着中国最具规模的产业优势,年产值 350 多亿元的广州纺织服装业 , 有力地促进了广东服装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华南以及泛珠三角地区服装业的发展。
2013年广州服装产业年产值达到2000亿元亿元以上。
2013年深圳服装全行业实现产值1800多亿元,出口总值超过80亿美元。
深圳服装有相当部分服装通过广州对外批发,广州是国内重要的服装批发中心。
至2012年底,东莞市虎门镇有服装服饰生产加工企业2300多家,生产面积274万平方米,从业人员超过20万,年工业总产值约300亿元;现有服装服饰市场区域约7平方公里,经营面积230多万平方米,有40个专业市场、1.5万经营户,年销售额约600亿元。
2013年虎门600多家童装企业年产值约50亿元,年销售额为96.85亿元,年产值、年销售额以及企业数量均占虎门服装业的1/4,畅销品牌有100多个,在国内业界具有较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建议广州南站重点发展创意产业,服装面料研发和服装设计作为一个重点。
建议鼓励大型服装企业在南站商务区创立服装设计中心和服饰博物馆等,在教育区预留中外服装大学办学用地。
不仅服务广州服装产业,而且要支持虎门服装产业做强和升级。
(二)电子信息产业规划电子信息产业是广州市的战略支柱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和竞争优势。
“十一五”取得的成绩(1)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十一五”期间,广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年均增长率17%,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2008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2010年实现产值1802亿元,比2006年增长了121%。
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5.0%,占三大支柱产业的27.1%。
2011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2024亿元,迈上2000亿元台阶。
(2)结构调整初见成效通过实施电子信息产业重大专项,形成了平板显示、宽带移动通信、数字音视频三大高端产业集群。
2010年,新型平板显示、宽带移动通信等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占全市电子信息产业的比重达到55%,增速达36.4%,成为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增长的主力军。
(3)自主创新能力有所增强“十一五”期间,广州市加大了对信息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承接了一批国家“核心元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和基础软件”、“新一代无线宽带移动通信”等科技重大专项,集聚了DRA、AVS等一批国家级标准,获批移动通信、数字家庭等国家级工程中心。
涌现出了广州无线电集团、京信通信、杰赛科技、威创视讯、国光电器、鸿利光电等一批自主创新型骨干企业,电子信息领域的上市公司超过12家。
广州十二五电子信息产业规划布局结合广州市现有产业基础和城市功能区定位,建立“1+6”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集聚区,即以广州开发区科学城为核心集聚区,同时在番禺、花都、天河、南沙、增城、荔湾构建一批产业基地和特色园区。
(1)一核广州科学城。
重点以广州开发区科学城、知识城为主体,大力发展新型平板显示、新一代通信技术、物联网,软件和现代信息服务业,优化计算机整机制造业升级等,依托省平板显示产业基地建设、物联网产业基地、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战略新型产业基地建设,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基地和创新基地。
(2)六基地中2.1、番禺数字家庭产业基地。
依托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数字家庭研发设计、制造、媒体运营、内容服务,引进一批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数字家庭和数字视听企业总部、研发和运营机构,打造国际数字家庭产业和创新高地。
依托国家现代服务业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基地,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设计,打造成为华南地区集成电路设计产业高地。
2.2、花都声光电产业基地。
2.3、天河软件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
以天河智慧城核心区(天河软件园)为重点,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集聚区。
重点发展信息通信增值服务、数字内容创意、软件服务外包、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2.4、南沙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依托南沙电子信息产业园重点发展新型显示、电子元器件、数据保税业务和以LED芯片生产为龙头的半导体照明产业;依托南沙资讯科技园引进和培育一批面向港澳和珠三角地区,以研发、检测、设计等为主的电子信息企业和软件外包服务企业。
2.5、增城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依托省LED产业基地、省光伏产业园、电子商务及物联网产业园,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LED、汽车电子、数据服务、电子商务、物联网等高技术产业,打造广州东部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区。
”2.6、荔湾光电科技产业基地。
依托大坦沙光电科技产业园重点发展半导体发光器件、LED照明产品、集成电路、太阳能光伏、液晶显示等产业,致力于打造成为全国平板显示产业基地及集研发、培训、检测认证、会议展览、物流信息、采购销售于一体的产业中心。
广州在电子信息产业龙头企业自主创新和发展规模方面缺乏类似深圳华为这样的龙头企业,今后番禺区政策可以加大电子信息产业方面企业自主创新方面的扶持政策力度,鼓励创业,宽容失败,鼓励诞生类似华为这样的龙头创新电子科技企业。
建议广州南站区域设立电子信息研发中心和展示贸易中心,密切和深圳以及东莞的产业分工合作。
过去番禺居住地产发展较快,企业总部相对较少,广州南站开通后,番禺的区位优势凸显,总部经济对于促进番禺经济和文化发展意义重大。
建议广州南站区域积极吸引金融、电子信息和服务等企业总部来南站区域发展,出台促进政策,对于年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的各类企业总部,建议给予2000万元奖励。
(三)广州南站和番禺教育产业专题研究番禺区现有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广东艺术职业学院。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最出名的是番禺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番禺距离广州大学园很近,今后可以充分利用大学城优势。
目前,学校拥有玩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网络技术、金融管理与实务、装潢艺术设计、酒店管理、珠宝首饰工艺及鉴定等6个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9个省级示范性专业和6个市级示范性专业;建议番禺区政府协调相关院校和欧洲一流服装设计学院合作,设立服装设计专业。
重点和如下服装设计大学合作,创办广东一流的服装设计专业。
1.法国高级时装设计学院ESMOD1841年,法国时装设计大师阿列克斯拉维涅(ALEXIS LAVIGNE)先生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时装学院-法国ESMOD高级时装艺术学院,阿列克斯拉维涅先生是著名的服装卷尺和女子模特(人台)发明家。
图3 ESMOD从那时起,ESMOD学院就已经成为全球纺织服装行业中最为重要的培训中心之一。
作为一所历史悠久、贡献卓著的时装学院,ESMOD 在整个行业中声名显赫,被称为“时装界的哈佛”。
2.马兰欧尼时装设计学院马兰欧尼时装设计学院坐落于世界时装之都—意大利米兰,它是第一所被意大利教育部认可的专业时装艺术院校。
2002年学院在另外一个世界时装大都市伦敦设立了分校。
1935年意大利著名的时装设计师和服装教育专家Giulio Marangoni先生创办了马兰欧尼时装设计学院,学院位于市中心的米兰大教堂附近。
建校至今60余年,马兰欧尼学院已成功培育了25,000名时装设计人才,其中包括国际知名的D&G的创办人Dolce先生和Moschino先生。
马兰欧尼学院对意大利的时装产业的发展功不可没,意大利时装业就是马兰欧尼学院强大的后盾。
这是该学院的传统也是其优势。
每年超过1000名来自全球52个国家的学生到马兰欧尼学习时装和相关课程。
图4 Dolce & Gabbana创始人(多梅尼科·多尔切)国际声誉:今天的马兰欧尼学院被誉为意大利最为著名的时装学院以及世界前三位的专业时装院校之一。
建议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建议广州市政府考虑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等和美国MIT等著名院校合作,利用专项教育经费或者至少筹集5000万美元,聘请50名电子信息方向一流教授和博士来广州大学任教和企业研究。
二、汉诺威火车站城市规划案例德国汉诺威是世界知名的会展城市,拥有大型国际会展中心,火车站和机场设计具有自己的特色,在生态规划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汉诺威举办了2000年世界博览会,汉诺威和广州具有较多类似的特征。
图5汉诺威火车站区域规划图城市设计特点如下:1.铁路,地铁,公共汽车交通无缝衔接,共同服务城市交通,满足大型会展要求。
2.注重生态规划优先,保留较大规模绿地和水面。
注重垃圾处理和雨水收集处理。
3.注重能源高效率利用,合理利用太阳能系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