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
- 格式:ppt
- 大小:851.50 KB
- 文档页数:19
第十章第三节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考点1.阿基米德原理例 1.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玻璃杯和水测量石块与木块的密度,他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方案并按顺序完成了甲、乙、丙、丁、戊的实验操作,根据图中容,完成以下分析:(1)分析步骤甲中测力计示数,石块受重力N;(2)对比两步骤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知木块的质量;(3)小明对比分析步骤甲和乙的测力计示数,石块所受浮力为N,石块的体积为m3,密度为kg/m3;(4)小明分析丁、戊两步骤中弹簧测力计示数,木块浸没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为N,木块体积为m3木块的密度为kg/m3(5)小勇却认为小明所测木块密度的方案中有缺限,实验中只用完成甲、乙、丙、丁的操作就可以了,且得到的结果更准确.你认为小勇的看法(“合理”或“不合理”).按小勇的方案测出木块的密度将比小明所测得的密度值(“大”或“小”)一些,原因是:小明实验方案中所测得的木块浮力偏(“大”或“小”).(g取10N/kg)练习 1.三个相同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另一端分别与三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球相连,向容器倒入某种液体,待液体和球都稳定后,观察到如下图的情况,乙球下方弹簧长度等于原长,这三个球受到浮力的大小关系是(选填字母);A.F甲<F乙<F丙B.F甲>F乙>F丙C.F甲=F乙=F丙这三个球的密度大小关系是(选填字母)A.ρ甲<ρ乙<ρ丙B.ρ甲>ρ乙>ρ丙C.ρ甲=ρ乙=ρ丙其中球(选填“甲”“乙”“丙”)的密度与液体密度相同.例2.如下图,将盛有适量水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把系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铁块慢慢地浸入水中(水未溢出),观察铁块从刚开始浸入水中到完全浸在水中的实验现象,并对一些物理量做出了如下判断:①铁块受到的浮力变大;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③桌面受到的压力变大;④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大.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练习2.如下图,弹簧测力计下端悬挂一高度为L、质量为m的圆柱体,它在水中受到最大浮力为mg/2,圆柱体下表面刚刚与水面接触到全部浸没后,测力计示数F拉与圆柱体所受的浮力F浮分别与浸入水中深度h关系图正确的是()例3.水平桌面上的大烧杯装有水,轻轻放入一个小球后,从烧杯中溢出200g的水,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小球的体积一定等于200cm3B.小球的质量可能小于200gC.小球所受浮力可能大于1.96ND.水对烧杯底的压强可能减小练习3.两手分别拿着一个小木块和一个大石块浸没在水中,同时松手,小木块上浮,大石块下沉.比较松手时两者所受的浮力()A.木块受的浮力大B.石块受的浮力大C.两者受的浮力一样大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例4.把三个体积相同的球,分别放入煤油、水和水银中,受浮力最大的是在中的球;受浮力最小的是在中的球.练习4.三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A、B、C,分别静止在不同深度的水里,以下说确的是()A.A球所受的浮力最大B.A球所受的浮力最小C.C球所受的浮力最大D.C球所受的浮力最小考点2.浮力的计算例5.如下图,Q为铜制零件,其上部为边长L=0.2m的立方体,下部为边长l=0.1m的立方体.Q的下表面与容器底部粘合,且水面恰好与Q上表面相平,则零件所受的浮力为(g取10N/kg)()A.0NB.20NC.60ND.80N练习5.如下图,在容器中放一个上、下底面积均为10cm2、高为5cm,体积为80cm3的均匀对称石鼓,其下底表面与容器底部完全紧密接触,石鼓全部浸没于水中且其上表面与水面齐平,则石鼓受到的浮力是()(取g=10N/kg)A.0B.0.3NC.0.5ND.0.8N例6.(多项选择)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实心小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8N.把实心小球浸没在密度为0.8×103kg/m3的油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6N,以下说确的是()(g取10N/kg)A.小球受到的浮力是2NB.小球的质量是0.8kgC.小球的体积是2.5×10-4m3D.小球的密度是3.2×103g/cm3练习6.将重为20N的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金属块体积的1/4浸入水中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8N,当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并与杯底接触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能变为()A.18NB.16NC.14ND.10N例7.在以下图所示的甲图中,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
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重力关系的探究以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为题,本文将探讨浮力的概念、浮力与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以及浮力对物体的影响。
我们来了解一下浮力的概念。
浮力是指液体对浸泡或浮在其中物体的支持力,是由于液体的压力差所产生的。
当物体浸泡在液体中时,液体会对物体施加一个由下往上的压力,这个压力就是浮力。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重力有关。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大小。
液体的重力是指液体对物体施加的一个向下的力,大小等于物体在液体中的重量。
因此,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重力相等。
浮力对物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浮力可以使物体浮在液体表面上。
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其重力,物体就会浮在液体表面上。
这就是为什么轻木块可以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其次,浮力还可以减轻物体在液体中的有效重量。
由于浮力的存在,物体在液体中的重力减少了,所以我们在水中会感觉轻松一些。
最后,浮力还可以使物体浸泡在液体中的部分得到支持。
当物体只有一部分浸泡在液体中时,浮力会对浸泡部分施加一个由下往上的支持力,使物体保持平衡。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会用到浮力的原理。
例如,潜水艇的浮沉控制就是利用浮力的原理来实现的。
潜水艇内部有一些可以充气或排气的容器,当充气时,容器内的气体体积增大,密度减小,从而使潜水艇的总密度小于水,浮力大于重力,潜水艇就能浮起来;当排气时,容器内的气体体积减小,密度增大,使潜水艇的总密度大于水,重力大于浮力,潜水艇就能沉下去。
总结一下,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重力相等。
浮力可以使物体浮在液体表面上,减轻物体在液体中的有效重量,并支持物体浸泡在液体中的一部分。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利用浮力的原理来实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和实验。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浮力的概念以及浮力与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
同时,也能够认识到浮力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探究浮⼒的⼤⼩跟哪些因素有关《探究浮⼒的⼤⼩跟哪些因素有关》⼀、教材分析《探究浮⼒的⼤⼩跟哪些因素有关》是⼈教版⼋年级物理下册第⼗章《浮⼒》第⼀节中的实验。
它安排在什么是浮⼒和浮⼒的⼤⼩之后,有利于学⽣在掌握浮⼒的概念和浮⼒的⼤⼩之后去思考浮⼒的⼤⼩与什么因素有关,符合学⽣认识事物的规律。
该实验是在学⽣认识了浮⼒、浮⼒产⽣的原因之后对浮⼒相关知识的进⼀步探究,是对认识浮⼒⼤⼩的延续,⼜为后续《阿基⽶德原理》做了很好的铺垫。
所以,本节实验起着着承上启下的作⽤。
⼆、学情分析⼋年级学⽣通过⼀个多学期的学习,已经经历了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理想模型法、等效替代法等⼀些物理学中常⽤的科学探究⽅法,有了初步的物理探究思想。
通过半年多的物理课的学习,也经历了简单的探究实验的过程,对如何⽤应⽤科学的探究⽅法有了⼀定的认识。
但同时学⽣的抽象思维能⼒尚未成熟,好奇⼼强,所以做⼀些有趣的物理实验可以激发孩⼦们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使学⽣能进⼀步理解并掌握⼀些简单的科学实验⽅法。
三、教学⽬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浮⼒⼤⼩跟那些因素有关系。
过程与⽅法:经历探究浮⼒的⼤⼩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学习使⽤控制变量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2.培养学⽣乐于探索⽣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
3.培养学⽣⼤胆猜想、在实验过程中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探究浮⼒的⼤⼩跟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探究浮⼒的⼤⼩跟哪些因素有关及其探究实验操作过程。
五、实验器材及思路实验器材:弹簧测⼒计、圆柱体⼀个、塑料圆桶(两个)、⽔(若⼲)、细线(若⼲)、⾷⽤盐(⼀袋)。
实验思路:1.把圆柱体悬挂在弹簧测⼒计上,将其逐渐浸⼊⽔中(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增⼤),观察测⼒计⽰数的变化。
2.圆柱体完全浸没后,增⼤物体浸⼊⽔中的深度,观察测⼒计⽰数的变化。
3.把圆柱体悬挂在弹簧测⼒计上,分别浸没⼊⽔和盐⽔中,观察测⼒计⽰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