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 格式:ppt
- 大小:3.37 MB
- 文档页数:25
苏教版数学六上《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练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上《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练习》这一课时,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百分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五年级时已经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对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已经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以及如何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方法。
2.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以及如何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练习法:通过适量、多层次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相关的生活情境和练习题目。
2.练习题:准备一些实际问题,供学生练习使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情境,如购物、运动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问题中隐含的数学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讲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方法,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演示。
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个方法。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7课《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7课《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是一节实用性很强的课程。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材通过简单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对于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以及如何运用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本节课的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以及如何运用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方法。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2.案例分析:呈现一个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并求出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3.方法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方法。
苏教版数学六上《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练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上《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练习》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方法。
通过实际问题练习,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方法,并在实际问题中加以运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已经掌握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方法,具备一定的数学运算能力。
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要求,需要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提高。
同时,学生需要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方法。
2.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方法。
2.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和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和方法。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例,发现规律,总结方法。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练习法:通过适量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实例和问题,方便学生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
2.练习题: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小组讨论工具:准备一些卡片、笔等工具,方便学生分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生活情境,如超市促销活动,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求一个商品比另一个商品多(少)百分之几?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练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练习》一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通过具体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要进一步引导他们理解百分比的含义,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方法,并能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以及理解百分比的含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丰富的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交流,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巩固拓展法:通过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练习一、教材归纳在六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中,学生已学习了百分数的基本概念、百分数的意义和应用以及百分数的四则运算。
在此基础上,学生将开始学习如何通过实际问题计算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掌握这一知识点对于日常生活中的购物、预算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实用性。
二、知识点解析1. 概念解析“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指的是,在已知两个数的基础上,计算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
假设两个数分别为A和B,那么通过以下公式可以求得A比B多/少百分之几:(A-B)/B × 100%其中,(A-B)表示A比B多/少的数值,B表示基数,100%表示基数。
2. 具体计算例如,小明在某家商场购买了一件原价为120元的衣服,但是这家商场正在举行打折活动,将商品以九折的价格出售。
这时,小明想知道他享受了多少折扣,并且实际花费了多少钱。
首先,我们可以计算出小明购买该衣服所享受的折扣为:(120-120×0.9)/120 × 100% = 10%其中,120-120×0.9表示小明实际支付的金额,结果为12元;120表示原价,即基数。
因此,小明购买该衣服时享受的折扣为10%。
类似地,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上公式计算其他实际问题,如计算优惠券的折扣、计算银行利率等。
三、实际应用除了以上简单的小学数学计算外,掌握类似的数学知识对于个人的家庭预算和财务管理等方面也十分有用。
例如,在考虑购房时,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每个月的还款额以及月收入比例等知识点,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生活、理财计划等。
四、拓展延伸除了以上应用,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是一种基本的数据比较方法,该方法涉及到的数学知识也包含了比例、比率等复杂的概念。
因此,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他实际问题,如市场占有率、人口增长率、污染指数等,从而丰富自己的数学知识储备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6.7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百分之几”的概念与用法;2.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方法;3.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百分之几”的概念;2.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方法;3.能够运用所学内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材;2.教学课件;3.白板、粉笔、橡皮、尺子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小明昨天有20元钱,今天买了一些东西,花了10元,这样他还剩下多少钱呢?”2.新课教学(30分钟)2.1 什么是“百分之几”百分之几就是表示一个量占总量的比例,用百分数表示。
例如:“班级有50个学生,其中35个是男生,用百分数表示就是35÷50×100%=70%”。
2.2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方法以求让80加上几等于100为例,可以列出以下式子:80+80x%=100,然后解方程x=0.25,即80比100少25%。
同理,如果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只需要把上述式子改成另一个数加上多少等于第一个数的形式,然后解方程即可。
2.3 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举例:小明的体重是50kg,小李的体重是40kg,问小明的体重比小李的体重多百分之几?解:设小明的体重比小李的体重多x%,则可以列出以下式子:40+40x%=50,然后解方程得x=0.25,即小明的体重比小李的体重多25%。
3.练习(15分钟)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册上相应的练习题。
4.总结(5分钟)通过对比学习前后的知识差距,总结掌握的知识点和方法,并给予肯定以及相应的反馈。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方式注重互动,引入实际问题能够获得学生的兴趣点,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而且,课堂上老师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进一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一、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比较两个数量大小的情况,而这些数量可能是身高、体重、收入、年龄等等。
在比较数量的时候,百分比的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如何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并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详细解析。
二、正文2.1 什么是百分比?百分比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概念,它是指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多少部分,通常以百分数形式表示。
百分数是用百分比符号“%”表示,它表示一个数与另一个数的比值,乘以100之后的结果。
2.2 如何计算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假设有两个数a和b,如果要计算a比b多(少)百分之几,需要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百分数 = (a-b)/b * 100%其中,a代表当前数值,b代表原始数值。
如果百分数为正数,就表示a比b多这么多百分比;如果百分数为负数,就表示a比b少这么多百分比。
下面我们通过实际例子来解释这个公式。
2.3 实际例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需要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
现在假设有两种商品,它们的价格分别为100元和80元。
我们可以使用上面的公式来计算商品1的价格比商品2多百分之几。
首先,我们将a和b分别代入公式中:百分数 = (100-80)/80 * 100%接下来,我们进行计算:百分数 = 20/80 * 100%百分数 = 0.25 * 100%百分数 = 25%因此,商品1的价格比商品2多25%。
假设我们再比较另外两个商品,一个的价格是150元,另一个的价格是120元,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它们之间差距的百分比:百分数 = (150-120)/120 * 100%百分数 = 30/120 * 100%百分数 = 0.25 * 100%百分数 = 25%由此可见,商品1的价格比商品2多25%,商品3的价格比商品4多25%。
2.4 总结通过以上的实际例子,我们可以发现,计算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无需太多复杂的计算,只需要按照上述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即可。
南京力学小学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第7课《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 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是南京力学小学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第7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分数、百分数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耐心引导,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求解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方法。
2.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探索中掌握求解方法。
4.巩固练习法:通过适量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生活实例和数学问题。
2.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小组讨论材料:准备相关材料,便于学生分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生活实例:小明体重增加了2千克,问小明体重增加了多少百分之几?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类似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