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山泉微博公关评述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农夫山泉“标准门”事件的危机公关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农夫山泉“标准门”事件的危机公关处理策略及其效果。
农夫山泉作为中国知名的饮用水品牌,其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一直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关注。
然而,近年来农夫山泉因涉及“标准门”事件而陷入舆论漩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公关危机。
本文将通过梳理事件的来龙去脉,分析农夫山泉在危机公关中的应对策略和表现,探讨其成功与不足之处,以期为企业危机公关提供借鉴和启示。
在概述部分,本文将首先介绍农夫山泉“标准门”事件的基本情况和背景,包括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涉及的主要人物和事件经过等。
接着,本文将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明确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为后续研究提供清晰的方向和依据。
本文将提出研究的主要观点和预期结果,以便读者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农夫山泉在危机公关中的应对策略和效果,为企业危机公关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我们也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和探讨,能够促进企业危机公关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提升,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履行贡献一份力量。
二、农夫山泉“标准门”事件概述农夫山泉“标准门”事件是近年来中国饮料行业乃至整个消费品市场备受关注的一次公关危机。
事件源于农夫山泉公司在一款饮用水产品的宣传中,声称其产品符合“天然矿泉水标准”,而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广泛争议。
该事件不仅涉及到了农夫山泉公司的商业信誉和品牌形象,更引发了公众对于饮用水安全标准、企业责任以及监管漏洞等问题的深度思考。
事件起源于农夫山泉公司在一款新产品的推广中,强调了其产品的水源地优质、天然无污染,并声称产品符合“天然矿泉水标准”。
然而,这一声明随即引发了行业内其他企业的质疑,指出农夫山泉所声称的标准并非国家强制性标准,而仅是企业自我设定的标准。
随着事件的发酵,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和媒体开始关注这一问题,质疑农夫山泉的宣传是否真实、合法,以及是否存在误导消费者的嫌疑。
砒霜门――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公关案例主办单位: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一、项目背景:浙江千岛湖养生堂饮用水有限公司(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于1996年9月在浙江省建德市千岛湖畔成立。
2000被授予“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 荣誉称号和“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热心赞助商”荣誉称号。
2003年9月农夫山泉天然水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中国名牌”产品。
2002年农夫山泉天然水的总产量达61万吨,居全国饮料企业产量第四位。
农夫山泉的产值不断递增,每年上一个台阶。
2003年公司推出农夫果园混合果汁饮料,2004年推出尖叫系列功能饮料,2005年又推出新概念茶饮料农夫汽茶。
农夫山泉坚持纯天然理念,从不使用一滴城市自来水。
农夫山泉目前拥有四个主要水源基地:浙江千岛湖,南水北调基地湖北丹江口,广东万绿湖,以及吉林省靖宇县的长白山,前三者均为地表水库水水源,第四个为天然矿泉水水源。
企业在市场开拓过程中,开发与对手有明显差异的产品是非常重要的,但与此同时,广泛宣传这种差异,进而让消费者认同这种差异更为重要。
农夫山泉的崛起,可以说是肇始于“农夫山泉有点甜”的广告,“农夫山泉有点甜”的声音飞越千山万水,传遍大江南北,迅速打响品牌知名度。
经过近二十年发展,农夫山泉被国际专业市场调研机构公布为最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成为国内消费品最受欢迎的六大品牌之一,农夫山泉是其中唯一的本土品牌。
二、项目调查:1、起因:2209年中国饮料行业巨头——农夫山泉多少有些流年不利,还未完全摆脱6月份的“水源门”和8月的“捐款门”,短短半年不到,11月底农夫山泉又深陷“砒霜门”。
三重门就像是以连环的生死劫,考验着农夫山泉。
2009年11月,海南省海口市工商局在对该市部分批发市场、商场、农贸市场、超市等销售的各类饮料食品进行抽样初检后,发现农夫山泉广东万绿湖有限公司生产的3[4]0%混合果蔬(生产日期:2009年6月27日,规格:500毫升/瓶)、农夫山泉广东万绿湖有限公司生产的水溶C100西柚汁饮料(生产日期:2009年8月16日,规格:445毫升/瓶)、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生产的蜜桃多汁(生产日期:2009年8月22日,规格:250毫升/瓶)中成分超标,超标的成分是总砷。
第一章农夫山泉危机公关应对分析一、回顾“质量门”和“标准门”事件2013年3月8日,消费者李女士向21世纪网投诉,称其公司购买的多瓶未开封农夫山泉380m1饮用天然水中出现很多黑色的不明物。
发现这些水中的黑色不明物后,消费者李女士曾与农夫山泉联系,农夫山泉表示产品合格但未解答黑色不明物为何物。
3月18日,21世纪网报道指出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依据的浙江地方标准(DB33/383-2005)对肉眼可见物的规定是不得检出,’而实际上此批次的水出现大量可以用肉眼看到的黑色悬浮不明物。
3月25日,21世纪网曝光农夫山泉取水点周边水域岸上,遍地生活垃圾,包括大量疑似医用废弃药瓶。
根据报道细节“农夫山泉胡家岭厂区谢绝了21世纪网的入厂参观请求”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农夫山泉的高层及公关团队坚持此前的态度。
当晚农夫山泉通过其官方微博发表了“关于丹江口岸边杂物的说明”,表明不整洁区域距离其公司取水口下游约1. 4公里,对取水质量并无影响。
声明表示,农夫山泉取水口源水符合DB33/383-2005《瓶装饮用天然水》天然水源水质量要求。
4月8日,21世纪网报道执行的产品标准为浙江省地方标准,与旧的浙江标准及广东标准相比,浙江省地标放松了对部分有害物质的含量要求,允许霉菌和酵母菌的存在。
‘4月11日,浙江质监局为瓶装水正名的报道见诸报端。
《京华时报》在财经版块以半版篇幅报道此事,并在评论版头条以《引用水标准不是橡皮筋》为题发表了评论文章。
4月12日,该报将((协会确认农夫山泉标准不及自来水》称农夫山泉回应质疑时避谈有害物质指标宽松。
由此,农夫山泉“质量门”正式升级到“标准门”,《京华时报》成为了与农夫山泉第二轮对峙的最主要对手。
从21世纪网到《京华时报》,权威的财经网站和北京影响力巨大的综合性日报先后成为农夫山泉的主要对手。
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出现了若干个有关于饮用水质量标准的版本,这是媒体与企业争议的焦点,但却迟迟无法得到行业监管部门的权威声音。
浅谈农夫山泉事件公关处理一、事件综述农夫山泉事件无疑是2013年上半年一起广受关注的食品安全事件。
而这起事件源于一起消费投诉,或者说是产品个案问题。
其实按传统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则出发,事情早已烟消云散,农夫山泉也能继续保持其瓶装饮用水的龙头老大的地位,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深陷泥潭。
但是由于农夫山泉一开始疏于应对,后来京华时报介入后,事件如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使农夫山泉公司无法应对。
回顾整个事件,是由今年3月,有消费者反映其购买的农夫山泉中出现黑色不明物,这成为农夫山泉“质量门”事件的开始。
3月8日下午,李女士把一箱(24瓶)未开瓶的农夫山泉380ml装的饮用天然水送到21世纪网办公室。
24瓶中多多少少都能够看到黑色的悬浮不明物,其中有13瓶非常明显,这些水来自农夫山泉湖北丹江口有限公司,生产日期为2012年10月30日。
根据消费者反映的实际情况,3月14日,21世纪网发布第一篇文章《农夫山泉有点悬:水中现黑色不明物5年来屡被投诉》。
3月15日,农夫山泉发布《就农夫山泉瓶装水含细小沉淀物的说明》,以其对此农夫山泉回应称:含有天然矿物元素的瓶装水在运输储存过程中有时会受到温差等影响而析出矿物盐,并不影响饮用。
3月22日,中国广播网报道有消费者投诉农夫山泉瓶中有不少棕红色的漂浮物。
经销商在未取走问题样品的情况下,回复表示自己是从湖北丹江口工厂进的货。
经过厂家检测得出的结果是:棕红色的不明物质为矿物质析出所致,水可以正常饮用。
农夫山泉总裁办主任在接受采访时也坚称:农夫山泉生产工艺肯定没有问题。
3月25日上午,21世纪网发布题为《农夫山泉丹江口水源地上演“垃圾围城”水质堪忧》的报道中称,在农夫山泉取水点周边水域岸上,遍是各种各样的生活垃圾,还有大量疑似医用废弃药瓶。
对此,农夫山泉回应:媒体所报道的不整洁区域距离其公司取水口下游约1.4公里,对取水质量并无影响。
3月28日,21世纪网发布调查稿件《农夫山泉水源地调查二:藏污纳垢或因选址不佳》。
农夫山泉公关失败案例农夫山泉的标准门事件,无疑会入选2013年危机公关的经典案例,可惜,是失败的案例。
我们无意对农夫和其公关对象之间的对错进行评判,只是对农夫的应对策略,进行梳理。
我们可以形象地把这件事理解为,农夫一开始是疏于应对,后来京华时报介入后,发现事已经不在掌握,于是急眼了,事越闹越大。
简单说起来,事件的起因不过是消费投诉,或者说产品个案问题,即使后来演进成标准门事件,标准事件本来是个专业问题,可以合理地与标准制定和管理部门"分享"责任,农夫山泉的出发点,其实按传统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则出发,事件早已烟消云散,农夫也会在夏天的水季里畅享品牌成果,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深陷泥潭。
因为,自始至终,不管是有关部门、行业、媒体还是其他各方,并没有否认农夫品质--标准低不等于品质低,一箱产品问题不等于全有问题。
可是,农夫在自3月14日以来的将近2个月,自4月12日以来也已经将近1个月的时间里,公关应对有方案,有执行,却一再失分,危机时间一再拉长,危机损失越来越大,危机程度越来越深,为什么?对农夫的一连串令人讶异的作为,不免叹息。
用危机公关的HACCP理论体系一一对照,原因简单清晰,是因为农夫在应对中,缺乏准确的危害分析,和找对核心的关键环节,并进行有分寸的把握。
相反,农夫山泉,是经过三次自杀式的公关,把自己拖进了无法回头的艰难境地。
下面来一一分析一下。
为更简单清晰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我们先把农夫这次危机,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3.15前阶段,称为媒体介入前阶段,即21cn网站刊登《农夫山泉有点悬:水中现黑色不明物5年来屡被投诉》之前;第二阶段是3.15危机阶段,也可以称为媒体介入阶段,时间是从3月14日21cn网站刊登《农夫山泉有点悬:水中现黑色不明物5年来屡被投诉》起;第三阶段是媒体爆发阶段,以4月11日《京华时报》介入,"农夫标准不如自来水"为标志,进入"标准门"阶段。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危机公关的新思路以“农夫山泉标准门事件”为例一、本文概述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和普及,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这使得企业危机公关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以“农夫山泉标准门事件”为例,深入探讨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危机公关的新思路。
本文首先将对新媒体环境进行概述,分析新媒体的特点及其对危机公关的影响。
接着,将详细回顾“农夫山泉标准门事件”的经过,揭示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提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危机公关的新思路,包括危机预警机制的建立、危机应对策略的制定、危机后的品牌修复等方面。
本文将总结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危机公关的关键要素,为企业在未来面对类似危机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危机公关的挑战与机遇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企业危机公关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以“农夫山泉标准门事件”为例,我们可以看到,新媒体的即时性、互动性、广泛传播性等特点,使得危机事件的曝光速度、影响范围、处理难度都大大增加。
挑战方面,新媒体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使得信息传播难以控制,一旦危机事件发生,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引发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
如农夫山泉标准门事件发生后,网络上出现了大量关于其产品质量、企业责任的质疑和批评,给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声誉带来了极大的损害。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速度快、范围广,也使得企业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反应,否则很容易错失危机处理的最佳时机。
然而,新媒体环境同时也为企业危机公关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新媒体为企业提供了一个与消费者直接沟通的平台,企业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短视频等渠道及时发布信息、回应质疑,有效缓解消费者的不满情绪。
在农夫山泉标准门事件中,企业就通过官方微博等平台发布了详细的检测报告和说明,向消费者展示了其产品的合格性和安全性,有效减少了消费者的疑虑。
新媒体的互动性使得企业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反馈,为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改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农夫山泉成功公关案例概述农夫山泉作为中国饮料行业的知名品牌,通过其成功的公关案例成为了行业的标杆。
本文将对农夫山泉的成功公关案例进行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和策略。
公关案例一:品牌危机管理与危机公关1.1 事件背景在2018年,农夫山泉被曝光使用非饮用水源作为生产原料,引发了公众对其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的担忧。
1.2 危机公关策略农夫山泉迅速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应对危机: - 通过正面回应,承认并道歉; - 迅速启动内外部调查,公布调查结果; - 深入挖掘问题根源,追究责任; - 采取补救措施,如停产整改、加强饮用水源管理等; - 加大对外沟通力度,积极回应媒体和公众关注。
1.3 危机公关成效通过上述措施,农夫山泉的公关策略有效地缓解了公众对品牌的担忧,树立了公众对品牌的信心。
品牌在危机中没有受到过大的损失,消费者对其产品的认可度和购买意愿未受到明显影响。
公关案例二:社会责任与公益活动2.1 农田水利工程农夫山泉积极参与农田水利工程,通过资金支持和技术援助,为农村地区的农田灌溉和农业生产提供便利。
2.2 乡村振兴计划农夫山泉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计划,投资兴办农村旅游项目,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2.3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农夫山泉注重环保与可持续发展,致力于水资源保护和循环利用。
通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建设水源地保护区,减少对自然水源的依赖。
2.4 公益活动农夫山泉经常组织和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如支持贫困地区儿童教育、抗击自然灾害等,以回馈社会,提升品牌形象。
公关案例三:品牌推广与营销策略3.1 大规模广告投放农夫山泉通过大规模广告投放,将品牌广告覆盖到全国范围内,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曝光度。
3.2 卫视冠名与赞助农夫山泉冠名了多档热门卫视综艺节目,通过赞助和冠名使得品牌与大众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并提升品牌价值。
3.3 社交媒体推广农夫山泉积极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开展推广活动,通过与粉丝互动和用户生成内容的方式,增加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和黏性。
农夫山泉微博公关评述
作者:黄凌梅
来源:《今日湖北·下旬刊》2013年第07期
摘要 2010年随着微博的兴起,微博发布信息的快速性、广泛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人们进入了“微时代”。
微博的低门槛、广受众、快传播等特点,很多企业将其作为新的公关平台和营销市场。
微博作为一个“扩音器”,一方面可以让公共危机的范围扩展的无边无界,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化危机为转机,不同的主体利用微博产生了不同的公关效果。
本文将以近期备受关注的农夫山泉标准门事件展开评述。
关键词微博公关农夫山泉
2013年4月10日,京华时报道了一篇关于“农夫山泉生产指标不如自来水”的新闻,一时间舆论哗然,然而,在陷入“标准门”之后,农夫山泉一直保持沉默,2013年4月11日终于在其官方微博作出郑重声明: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的产品品质始终高于国家现有的任何饮用水标准,远远优于现行的自来水标准。
农夫山泉产品的砷、镉含量低于检测限值,含量低至无法检出无法检出。
霉菌和酵母菌亦均无法检出。
时至今日,关于农夫山泉的热议仍然不减,但舆论倾向可以明显看出社会公众仍然对该企业的产品持质疑态度,这样一个公关结果无疑说明,农夫山泉的微博公关是失败的,至少是不成功的,没有起到提升企业形象的作用。
本文将以农夫山泉针对“标准门”事件的微博公关展开评述。
我认为,农夫山泉此次“标准门”事件的微博公关有很多失败之处,如下:
第一,没有及时作出回应,反应沉默,丧失了最佳的公关时机,在公关活动中使自己处于被动地位。
在新闻报道当天即4月10日,公众已将自己的注意力移至此次标准门事件,而当天农夫山泉却是一片沉默,到了第二天即4月11日才通过新浪官方微博首次回应此次事件。
在网络时代,特别是微博时代,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和不可控性足以是使企业在短短的时间,短短的140字中摧毁。
危机公关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速度第一。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在危机出现的最初24个小时内,消息会象病毒一样,以裂变的方式迅速传播,危机发生后能否首先控制住事态,使其不扩大、不升级、不蔓延是公关的关键。
在此方面,与农夫山泉的回应态度截然不同的是2012年麦当劳遭央视曝光后的微博公关。
从央视315晚会开播到持续的三个小时中,被曝光的品牌中,麦当劳第一个站出来回应,它的官方微博被互联网和各大媒体广泛转发,这就为其公关做足了铺垫,也给了他们一个最大范围免费扩散反映和弱化负面反应的机会,而且,速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态度和重
视度。
农夫山泉却是一天后才在微博上表态,它的沉默态度扩大了此新闻的负面影响,也树立了其不负责任的企业形象。
第二,公关内容不恰当。
在4月11日的官方微博回应中,农夫山泉的回应内容却是让人更加失望,声明内容“高于任何国家水质量标准”“幕后策划是华润集团” 、“请媒体和消费者自己做出评判”。
在第一个官方回应微博中,农夫山泉做的不是主动承担责任明确态度,而是鼓吹自己的产品没有问题,高于任何国家标准,这是赤裸裸的护短行为。
在危机时刻,即使这是事实,公众也会持怀疑态度,更何况此时的鼓吹无凭无据,措辞不当,极易导致公众的反感;另外,农夫山泉此时做的不是反省自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而是空穴来风得爆料此事件幕后策划是其竞争对手“华润”,从而为了摆脱责任,而这一行为亦是不明智的。
此时,关注的焦点是农夫山泉的水质量问题,而农夫山泉却避重就轻得说这是竞争对手的阴谋,对其恶语相向,自己给自己戴上了“狗急乱跳墙”的帽子,这无疑是把自己推向公众舆论的对立面,陷自身与困境;并且,农夫山泉还在微博上与京华时报展开激战,这是极不明智的做法。
企业在处于危机漩涡时,是媒体和公众的焦点,此时企业应该尽快与媒介联系,真诚与公众沟通,说明事实真相,挽回组织形象,而农夫山泉却反其道而行之。
而早在一年前,麦当劳的微博公关体却早早得为尔后的微博公关树立了榜样。
在麦当劳的微博公关中,没有指责媒体和公众,更多的是反省自身,向公众致歉。
第三,微博公关态度激烈不够诚恳。
面对媒体和公众,态度最大。
人们会原谅一个犯错误的孩子,但不会原谅一个不趁人错误的孩子。
每个公众主体面对媒体时,应该总记得一件事:第一是态度,第二是态度,第三还是态度。
以麦当劳的微博公关为例,在出现危机时,其态度诚恳不失风度,在定性为操作阶段的问题后便立即向公众致歉并感谢和欢迎监督,并且主动暂停营业,博得网友的信赖和好评,挽回了自身的形象。
然而,农夫山泉的回应微博自始至终都是理直气壮,没有半丝的歉意,难以让受众理解和谅解,无论是此次的“标准门”事件还是之前的虫卵、茶叶颜色、抄袭等一系列的的负面新闻,农夫山泉自始至终从未主动向公众表示歉意而是一直坚称什么问题都不是自己产品的问题,这严重降低公众对其的评价。
以上三点只是其公关败笔中的一部分,时至今日,由于没抓住公关最佳时机、没有掌握公关的技巧,农夫山泉仍然身陷“标准门”难以树立良好形象博得公众信任,特别是在这个食品安全堪忧的特殊时期,近期,农夫山泉推出一个邀请公众参与到其活动中来重塑形象,然而,公众反应冷淡,这也都是前期公关不成功的后遗症。
微博在组织公关中起到“扩音器”的作用,用得好得话可以化危机为转机,用得不好则会使组织面临难以挽回的危机,因此,企业应该注重微博公关,形成公关体系并把握微博公关的要点,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发挥正效果。
参考文献:
[1]崔洪波.麦当劳在315晚会曝光后微博公关案例分析.http:
///html/Article/2012/0316/20120316163532435.shtml.
[2]农夫山泉“标准门”始末.京华时报.http:///bjyw/2013-05/06/c_115647402.html.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